养生健康

降压药有耐药性吗 每天吃一次的降压药应该早晨吃还是晚上吃

降压药有耐药性吗 每天吃一次的降压药应该早晨吃还是晚上吃

因人而异,多数人可以在早晨吃。最好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如果夜间或者早晨血压高,可以晚上吃药;如果白天血压高,可以早晨吃药。如果天天应酬、晚上经常喝酒,最好早晨吃药,因为酒精对很多药物会产生影响。

护理高血压病人注意什么

一不要、不要把能否降血压作为判定好药的标准。降压不是评定药物疗效的唯一标准,也不是治疗高血压的唯一目的。降压的同时还需要能保护靶器官,无明显不良反应,不影响脂质代谢和糖代谢,这类药物才适合长期服用,才是最理想的药物。

二不要、不要盲信偏方,自行服药。临床上经常遇到有患者用偏方、验方治疗,乱吃药乱用降压器具,如降压枕头、降压手表之类的。

三不要、降压不要太快。血压下降过快、过低,很容易发生脑缺血、体位性低血压。

四不要、不要血压一降下来就马上停药。有人认为血压降下来以后就可以停药了,担心吃药的时间长了会产生耐药性。抗生素有耐药性,抗高血压药物是没有的。高血压是终身疾病,必须长期用药,所不同的是用药的量可以根据病情调整。

高血压患者用药存在三个误区

吃药时间因人而异

很多高血压病人都认为每天的降压药是越早吃越好。专家认为对于大多数高血压病人的确是越早吃越好,少数病人并非这样。每个病人都要根据自己的血压变化规律,掌握好吃药时间。

人体的血压变化在一天中基本遵循“两峰一谷”的规律。第一个血压高峰是上午6点至12点,第二高峰是下午4点至6点,血压低谷则出现在晚上睡着后。有一部分高血压患者早晨醒来后会出现血压的迅速升高,这被称作“晨峰现象”,对于这些病人每天的降压药是越早吃越好。少数高血压病人情况相反,是夜间入睡后血压升高,白天则血压相对平稳,对于这部分病人降压药应该放在晚饭后吃。

吃短效药不如选长效药

有些高血压病人认为短效降压药比长效降压药好。专家认为吃短效药不如选择吃长效降压药。短效降压药需要每天吃三次,每次服用都会引起血压的一次波动,长此以往对心脑血管系统都会造成不良影响。短效降压药需要每天吃三次,对服药者的要求也比较高。

目前高血压病人中一部分是中青年,他们的工作很忙碌,一忙就忘记吃药了。另一部分是老年人,他们的记忆力比较差,也常常会忘记吃药,或是吃了却想不起到底吃了没,这样便会造成漏服、多服、错服,这些都不利于血压的控制。

血压平稳也不能停药

坚持服用一段时间降压药后,会有部分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控制得很好。这时候,有的人担心长时间用药会产生依赖性,或担心药物副作用,而自行把降压药停了下来。专家认为,这种做法不可取。在轻度的高血压病人中,有20%—30%的人在血压控制后也许可以停药,但这并不能保证血压就不会反弹。

对于高血压病人,一般建议要终生服药。如果血压控制得很好,医生在进行评估后,可能会把病人的药量减至很低,比如每天半粒,甚至隔天吃半粒,而不建议病人完全停药。在临床中有些病人自行停药后不久就出现脑中风了,高血压病人自行贸然减药、停药会增大诱发心肌梗死、脑中风的风险。

降压药有耐药性吗 一种降压药能使血压降低多少

药物的降压幅度主要取决于当前的血压高低。例如,老王现在的血压是140/90 mmHg,用一种降压药后血压降低一般不会超过10/5 mmHg左右;老李现在的血压是180/110 mmHg,用药后血压有可能下降20/10 mmHg左右。这就是说,当前的血压越高,用药后血压下降幅度就越大。

降压药有耐药性吗 用药治疗后血压正常了能停药

如果用药前你的血压不是太高,并且近来你很注意运动、减重、少吃盐,用药几个月后可以试着停药,并且密切监测血压,部分病人停药后血压有可能不再升高。如果停药后血压再次升高,那就赶紧恢复用药,并且以后不要再试图停药了。

高血压治疗与护理方法有哪些呢

不要突然停药

有人认为血压降下来以后就可以停药了,担心吃药的时间长了会产生耐药性。抗生素有耐药性,抗高血压药物是没有的。高血压是终身疾病,必须长期用药,所不同的是用药的量可以根据病情调整。

服药之余不测血压

高血压用药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适当调整,如果服药之余不测血压,不能及时了解病情严重情况,无法达到更好的维持巩固的效果。

降压不要太快

血压下降过快、过低,很容易发生脑缺血、体位性低血压。

单一用药

高血压用药切忌单一用药,不过轻度高血压可以单一用药。但如果高血压问题严重的话,为了使药物发挥更好的效果,提倡联合用药,也可以抵消部分药物的不良反应。

频繁换药

有些高血压患者服用某种药物一段时间后看到没效果,马上换药,而且随意增加服药剂量,这是不明智的,因为降压药物均要在用药后的2周左右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乱用降压药

降压药一定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如果服药类型不对路,则降压效果不明显。总之,用药应遵从医生的指导。

睡前用药

睡前用药是高血压用药禁忌之一,这有可能导致脑血栓、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比较危险。因此高血压用药一定要在临睡前2小时服药。

降压药有耐药性吗 用降压药后会把舒张压降太低吗

收缩压很高舒张压高的不明显,用降压药后会不会把舒张压降的太低?有可能。但需要说明的是,收缩压与舒张压的下降幅度是不一样的,如果收缩压降低10 mmHg,舒张压可能降低5-6 mmHg,所以用药后虽然收缩压和舒张压都会下降,但舒张压下降的幅度比较小。

降压药有耐药性吗 一种降压药用久了需要更换吗

有人担心一种降压药永久了会出现副作用,所以要求换药。其实大可不必。降压药的副作用一般出现于用药几周到几个月之内,如果用了数年没有出现副作用,说明能够良好的耐受,只要血压控制满意就不必换药。

​老人降血压的7大错误

老人降压普遍存在一些错误认识,需要在这里纠正一下:

1、年纪大了,血压高点没关系,可以不治疗。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只要血压超过上面提到的标准,就需要控制,否则容易引起多个脏器的损害,死亡率高。

2、不测血压,仅凭自我感觉服药。这种情况非常危险,因为50%的高血压患者是没有症状的,等到有了症状才吃药,可能已经很危险了。建议35岁以上的人群,每年都要监测血压;血压控制稳定者,每周监测两次;血压尚未控制稳定者,每天都要测量。

3、血压下降缓慢,频繁换药。高血压是慢性病,治疗时应缓慢降压,理论上1 3个月内血压控制满意即可。如果血压偶尔有波动,建议临时再加用一些降压药,但不推荐反复换药。

4、有新的降压药上市,要去试试。药品的价格跟降压效果不成正比关系,而且每个患者的发病机制不同,所以降压药不是越贵越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5、使用时间长了,换换别的药。控制高血压的药物如果没有明显的副作用,血压又能控制满意,是可以长期使用的,没必要老换,否则机体容易产生耐药性。

6、睡前服用降压药。降压药物的使用时间,应该根据血压动态监测的结果决定,如果是夜间血压高,应该在晚上吃;如果是白天血压高,应该在早上吃;如果是凌晨血压高,应该使用长效降压药。一般人都是活动后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所以大多数患者都是白天血压高,如果不恰当地在晚上用药,反而容易引起低血压、器官供血不足,甚至脑血栓、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7、血压控制好了就停药。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高血压不是感冒,吃几天药,细菌杀灭了、病毒控制了,症状好转了,就不用吃药了。血压控制好了,那是因为药物作用的结果,但导致血压异常的身体因素依旧存在,所以一旦诊断,就需要长期服药

降压药可以经常更换吗

高血压患者在治疗中需要长期服降压药,当一种降压药服药时间长了,患者就会认为有耐药性,会产生副作用等不利影响,就想换药,其实这是一大治疗误区。

用了一种降压药,疗效满意,没有不良反应,就不应该调换。只有在用了该药后,疗效不佳或出现不良反应,医生才会给你换药。如果是降压疗效不够,血压未降到正常,但是没有不良反应,可能是剂量不足,就适当增加剂量。如果剂量已达足量,不能再增加,就要加另一种降压药,二药合用。如果有不良反应,且无法耐受,那就必须停用,改用其他类降压药。

调换降压药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原来你服用一种降压药,是经过几次门诊,医生已摸索出你的合适剂量,取得很好疗效,如果经常更换,那就要经常摸索剂量,不断调整。是否你对任何一种降压药都能取得同样的良好疗效,而又没有不良反应,也只能在实践中来显示,无法预测。这种不断调换,不断摸索剂量,有什么意义呢

另外,每个人对药物的适应性各不同,对别人效果好的药不一定对你合适。

使用降压药的目的就是使血压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延缓病情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拜新同作为一种长效降压药,降压作用缓慢温和,一般服用4-6周后才能显现出较好的效果。目前您使用拜新同血压控制良好且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因此建议不要随意更换。若病情需要换药也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可见,降压药是不能经常更换的。如果你想更换降压药,一定要找专业的医生来解决。由于每个人的高血压情况不同,所以吃的降压药种类也会有区别,患者之间也不要随意服用对方的降压药。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并不是说降压药种类不能换,关键是要在医生指导下正确更换。

相关推荐

正确的药时间

1、每天一次。在医生的处方上,的药被注明服药频率为“Qd”,老百姓看到大多一头雾水,其实这是拉丁语对“每天一次”的简称。这里要提醒大家,每天一次的药物最好固定时间,否则不但会使药效打折扣,还可能增加副作用的风险。比如,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或泼尼松,应在早餐后服用,这是因为人体内激素的分泌一定的规律,早晨血液中激素浓度最高,晚上最低,而在早晨服用激素类药物,能与人体的生理状态同步,可减少服药后的身体不适。另外,一些长效降压药也需要早上,以避免加大血压波动。 2、每天两次。简写为Bid。这类药物之所以分

降压药要注意什么 防停药综合征

些高血压病人服用降压药之后,看到自己的血压恢复的正常,就立即停药,然后没过几天血压又迅速回升,并且会出现出汗头痛以及失眠和容易激动等不良症状,其实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停药综合症。几乎所降压药物都会出现停药综合征,症状比较明显的药物甲基多巴和胡乙啶等药物。当出现停药综合征的时候,不仅会导致病情恶化,还会导致人体产生耐药性,甚至还会出现高血压危象。

为什么降压还会发生脑梗塞

刘老太因高血压而发生脑梗塞,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刘老太转危为安,出院回到了家中。为了及时观察刘老太的血压,家人专门为她购买了一台电子血压计,每天测量血压。前几天天气突然转凉,刘老太发现血压骤然上升,中午时分测量血压,血压值为180/110毫米汞柱。情急之下,刘老太加大了用药剂量至原先用量的3倍。果然,降压效果很好,到了傍晚,血压降至110/60毫米汞柱。然而,让家人始料未及的是,晚上8点左右,刘老太又出现了脑梗塞症状。于是家人立即打电话给医疗救护中心,把刘老太送到附近的一家三级甲等医院。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

长期降压药啥影响 心脑血管疾病

降压药导致的血管粘稠度增高,会导致血管栓塞,极易引发血栓、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脑卒中等情况,扩张血管型的降压药增加血管脆性,使血管弹性减弱的作用,容易导致脑溢血的情况,因此长期食用降压药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生成率。

降压药的六大误区

误区一:难受了才些病人把降压药当成止疼药、止咳药这样的“对症药”,出现头晕、头痛才会药,这种做法很危险。临床上,很多病人没明显症状,但高血压对健康的威胁并不会就此消除,因此,一旦被确诊为高血压,即使没症状也要药。此外,停停会导致血压忽高忽低,不但不利于血压稳定,还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误区二:跟风药 我曾遇到一个支气管哮喘病史的高血压患者,听朋友说β受体阻滞剂降压好,就自己买了,结果引起哮喘发作。患者本身心率就慢,药后心率只每分钟40来次,非常危险。还些患者不去看医生,自

降血压药服用误区

误区一:难受了才停停会导致血压忽高忽低,不但不利于血压稳定,还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误区二:宁可相信广告不肯相信医生 高血压患者应该咨询医生的意见,避免延误病情的同时也蒙受金钱损失。 误区三:来回换药 其实任何药治病都一个过程,降压太快的并不一定是好药。 误区四:老盯着副作用 其实,副作用只是对一些特殊患者或特殊情况做出的"特别提示",不是每个人都会碰到的。 时候药用得好,副作用也能成为治疗作用。比如以硝苯地平为代表的二氢吡啶类药物,在降压的同时可能会使心率增快,引起心悸 等副作用。

降压药饭前还是饭后 沙坦类降压药

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即沙坦类降压药物,多数不会受到食物影响,因此餐前餐后服药都可以。

老人使用降压药的九项注意

(1)应尽量采用非药物疗法,如确定需要的药物治疗时间,按阶梯治疗方案进行,避免一开始就使用猛烈的降压药物,要逐步降压。 (2)服用降压药,一定要在内科医生指导和监控下进行,不可擅自调整剂量或更换用药;如需更换药物时,不要突然撒换,要逐步减量,直到停药换用更为效的药物。 (3)用药要因人而异,尽量做到个体化。治疗方案一旦确立,要说服病人坚持长期服药,持之以恒;按医嘱用药,一次也不能忘记,即使血压已降至正常,症状完全消失,也应每天坚持用药。 (4)讲究服药时间。如果每天只服一次药,以早晨7时为最佳服药时间;

降血压的六大误区

1、灵丹妙药根治高血压 2、降压药物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 部分高血压患者认为,降压药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趁现在症状不重就不要用药,这种想法非常危险。血压升高后,心、脑、肾等多个器官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损害。血压控制得越早,越能预防靶器官受到伤害,其远期的预后越好。如果等到并发症出现,就已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后悔莫及了。 3、降压药物影响肝肾功能 些人由于担心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而不敢应用。实际上,的人服用降压药物可能会一定的不良反应,但相比高血压的致残、致死的严重后果而言,服用降压药物的

降压药什么时候最好

降压药什么时候最好?一般来说,我们每天的血压水平是规律波动的:24h两个血压高峰时间,即上午6~10时,下午4~8时(所谓的“勺型曲线”)。那么在这两个高峰前半小时服药,降压作用就会比较好。但也一些特殊情况,比如些患者凌晨血压升高,那么就需要在睡前加服药一次。但话又说回来了,大部分人夜间入睡时血压比白天下降20%左右,故睡前服用降压药,容易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造成心、脑、肾等的器官供血不足,所以是否睡前用药一定要在血压监测的基础上咨询您的医生。 降压药的剂型主要分短效作用、中效作用、长效作用药物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