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几个肺炎患者养肺的方法
介绍几个肺炎患者养肺的方法
1、捶背 健肺养肺
端坐,腰背自然直立,双目微闭,放松,两手握成空拳,捶脊背中央及两侧,各捶30次。捶背时,要从下向上,再从上到下,先捶脊背中央,再捶左右两侧。
2、旋摩胸胁 宣降肺气
取坐位或仰卧位,左右两手手掌分别贴于同侧胸胁,拇指相对,余四指朝下,左手作逆时针方向旋摩,右手作顺时针方向旋摩,在两侧胸胁移动各族摩30~50圈,至产生温热感为度。
3、拍打胸背 缓解胸闷
取站立位,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两手自然甩动,到体前的肘臂以肘带手,以手掌掌面拍击对例胸部,到背后的肘臂以肘带手,以手背叩拍对侧背部,拍打时身体要放松,呼吸要自然,不要憋气。初拍时,以及身体虚弱的,力量直轻,拍打时上身可以稍稍自然转动。
如何避免患上大叶性肺炎
如何避免患上大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又称,肺炎球菌肺炎。大多数大叶性肺炎患者都有状有突然寒战、高热、咳嗽、胸痛、咳铁锈色痰等症状,大叶性肺炎的出现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谁都不希望自己患上大叶性肺炎,接下来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下如何避免患上大叶性肺炎?
1、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人们预防大叶性肺炎的最有效的手段,科学家们1911年就开始研究对付它的疫苗,要研制疫苗最重要的是要搞明白病原菌及其致病的机理和成分,想办法生产出既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又安全的制品。
23效价肺炎球菌疫苗研制成功后,从实际应用的观察研究看,它不但对健康人和老年人有很好的保护效果,而且对那些患有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肺部疾病、大叶性肺炎等人群也有较好的保护效果。目前23效价肺炎球菌疫苗已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我国卫生部也于1996年批准在国内使用。
2、补锌
日益增加的研究数据显示,缺锌儿童患上大叶性肺炎以及因此死亡的风险更高,适当补锌不仅可以预防大叶性肺炎的发病率,而且有研究表明,在重症大叶性肺炎的急性发病期,补锌还能缩短病程,降低治疗失败率。
3、充足的营养
营养不足会令儿童的总体免疫力降低,因为要使免疫系统正常发挥作用,机体必须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能量。此外,营养不良的儿童呼吸肌较弱,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能力不足。因此,营养不良的儿童更易受大叶性肺炎侵袭。
4、学会腹式呼吸
通过腹式呼吸,可调动中下肺部肺泡,加强呼吸深度,可以改善大叶性肺炎,促使全身肌肉松弛,减轻支气管痉挛,缓解喘息症状。
5、坚持散步及慢跑锻炼
通过散步及慢跑的锻炼,可以改善和增强肺部呼吸功能,使肺泡能有足够的活动,有效地增强肺组织弹性,提高肺泡张开率,从而增加肺活量。
温馨提示:上文介绍了如何避免患上大叶性肺炎,相信大家都已经详细的了解了,希望小编的介绍能够给广大的大叶性肺炎患者带来帮助。
介绍九款润肺养肺茶
润肺茶
一、三叶润燥茶
材料:人参叶15g,龙利叶15g,枇杷叶15g,天花粉10g,麦冬15g,甘草6g
功效:清燥、润肺、止咳
适用:干咳、鼻咽干痛、失声
制法:1.头煎清水3碗煎至1碗;2.二煎清水2碗煎至半碗。
二、冬花枇杷茶
材料:款冬花12g,枇杷叶15g,蜂蜜适量
功效:清燥润肺、化痰止咳
制法:1.头煎清水3碗煎至1碗;2.二煎清水2碗煎至半碗。
三、桑菊枇杷茶
材料:桑叶15g,菊花20g,枇杷叶20g
功效:治疗及预防秋季感冒,疏散风热、润肺止咳
制法:1.头煎清水3碗煎至1碗;2.二煎清水2碗煎至半碗。
四、麦冬竹叶茶清心润肺茶
原料:麦冬竹叶茶的原料:麦冬15克、百合15克、竹叶四钱
做法:将上述原料混合,放入锅中,用1000毫升水煎煮。煮至约还剩一半儿水的时候就可以了。沥出汤汁后,于早晚各饮用一次。
五、二花杏仁茶
原料:旋复花5克,款冬花、杏仁各10克,少量红糖
做法:将旋复花,款冬花、杏仁各1,一同放入砂锅加水稍煎,去渣后放少量红糖,每日煎两服。此方有疏风散寒、宣肺通气的作用,适用于咯白痰的风寒咳嗽。
六、金菊润肺茶
用料:金银花、菊花各15克,桑叶20克,薄荷、甘草各3克。
作法:所有材料均放入锅中,冲水滚水略焖约15分钟即可倒出饮用。
功效:此道茶饮有镇定安神,治疗感冒、咳嗽的作用,并可消除胃部胀气,消化不良、咽喉肿痛等症状,有祛风散热、消除头痛、明目养肝的功效。
七、润肺止咳茶
原料:玄参、麦冬、桔梗各6克,乌梅、生甘草各3克。
做法:上药共置保温瓶中,用沸水适量冲泡,盖闷15分钟,代茶频饮。每日1剂。
功效:养阴敛肺,清咽止咳。慢性咳嗽,每易损伤肺阴或肺气,阴虚者要养阴,气虚者应补气。肺之气阴恢复,咳嗽才能治愈。方中玄参、麦冬养阴润肺;桔梗、甘草化痰止咳。乌梅能敛肺生津,《纲目》用它能治久咳不已。药理试验表明,乌梅的水煎液或乙醇浸液对一些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以及人型结核杆菌皆有显著抗菌作用。
主治:久咳不已,肺阴亏损,症见咽喉干燥,咳嗽剧烈,无痰,口干,舌红,或有潮热、盗汗。风寒咳嗽忌用。
八、桔梗甘草茶
材料:玄参、麦冬、桔梗各6克,乌梅、生甘草各3克。
功用:养阴敛肺,清咽止咳。
制法:上药共置保温瓶中,用沸水适量冲泡,盖闷15分钟,代茶频饮。每日1剂。
九、白木耳茶
将白木耳20g洗干净,加水和冰糖20g炖熟,再将茶叶5g用温水泡5分后取汁与入白木耳汤,搅拌均匀服用。有滋阴降火,润肺止咳之作用。
支气管肺炎的介绍
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是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是儿童住院的最常见原因,2岁以内儿童多发。支气管肺炎又称小叶性肺炎,肺炎多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及气候骤变时,但夏季并不例外,甚至有些华南地区反而在夏天发病较多。支气管肺炎最常由细菌、病毒或霉菌及肺炎支原体等病原引起,也可由病毒、细菌“混合感染”。病毒性肺炎以间质受累为主,细菌性肺炎以肺实质损害为主。肺组织炎症使呼吸膜增厚及下呼吸道阻塞而导致通气与换气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和气促。主要体征有呼吸增快、口周及指、趾端发绀,以及肺部中、细湿啰音。
肺炎患者常笑有助养肺
实践证明,笑能促进体内器官健康,不管是轻松微笑、会心之笑还是开怀大笑,都对身体有很大好处,中医也有“常笑宣肺”一说。肺炎患者要养肺,不妨就先从练习“笑”开始吧!
1、轻松微笑:发自肺腑的微笑可使肺气布散全身,使机体面部、胸部及四肢肌群都能得到充分放松。另外,肺气的下布还可使肝气平和,从而保持情绪稳定,对肝脏也大有好处。
2、会心之笑:会心之笑来自心灵深处,笑而无声,可使肺气下降与肾气相通,不仅有助于养肺,还能收到强肾之功。
3、开怀大笑:开怀大笑能够升发肺气,使肺吸入更多的氧气进入身体,同时呼出体内废气,加快血液循环。在做大笑运动时,首先伸开双臂,尽量扩张胸部,然后用腹部带动来呼吸,可以增加肺容量。
Tips:大笑之余试试“洗肺”
长期吸烟的人是肺炎的高发人群,在大笑之余可以通过吸入“雾化蒸汽”达到“洗肺”的作用,有效预防肺炎发生。可将热水倒入茶杯中,然后将鼻子对准茶杯吸气,每次10分钟左右,可早晚各一次。
肺炎的饮食注意什么
肺炎在这个季节最容易发作,所以很多人都说在春天的发生一定要注意肺炎这个病情,特别是在饮食的调理上要做好预防和治疗,保持自身呼吸道的保养,那么、肺炎的饮食注意什么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一起看看以下介绍。
肺炎的饮食注意什么?
肺炎的饮食调理禁食辛辣燥热、肥腻的食物,如辣椒、胡椒、炸油条、炒花生,发热期间,不宜食热量过高的食物,如虾、蟹、牛肉、鹅肉、咖啡、咖喱等。尤其是要禁烟戒酒,这都是肺炎的饮食大忌。
肺炎的饮食调理应以清淡、富有营养、容易消化为宜,勿过饱,以不饥饿为原则,多吃新鲜蔬菜,如青瓜、青菜、豆角、丝瓜等,多吃水果,如雪梨、苹果、香蕉。发热期间,宜进食流质或半流质,多喝水。恢复期可适当清补,如蔗汁淮山糊:淮山60克捣烂,蔗汁半碗或加梨汁、马蹄汁亦可,隔水炖熟食。或川贝母雪梨煲猪肺:川贝母15克,雪梨3个去皮切块,猪肺250克洗净切块,加冰糖少许,清水适量,慢火熬煮3小时后服食。
以上介绍的肺炎的饮食调理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了,除了以上介绍注意外,患者一定还要多多了解,因为肺炎的饮食有很多,每个患者的地域环境不同,所以针对自身病情的饮食一定要注意,最后希望广大患者及早对症治疗,及早康复。
肺炎患者养肺的4个小动作
1、拍打胸背——缓解胸闷
取站立位,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两手自然甩动,到体前的肘臂以肘带手,以手掌掌面拍击对例胸部,到背后的肘臂以肘带手,以手背叩拍对侧背部,拍打时身体要放松,呼吸要自然,不要憋气。初拍时,以及身体虚弱的,力量直轻,拍打时上身可以稍稍自然转动。
2、躬身撑体——调养肺气
端坐,全身放松,调匀呼吸。然后两脚自然交叉,躬身弯腰,两手用力支撑,使身体上抬3~5次为1遍。可根据自己体力反复做3~5遍。注意两臂支撑要用力,用力时宜闭息。
3、捶背——健肺养肺
端坐,腰背自然直立,双目微闭,放松,两手握成空拳,捶脊背中央及两侧,各捶30次。捶背时,要从下向上,再从上到下,先捶脊背中央,再捶左右两侧。
4、旋摩胸胁——宣降肺气
取坐位或仰卧位,左右两手手掌分别贴于同侧胸胁,拇指相对,余四指朝下,左手作逆时针方向旋摩,右手作顺时针方向旋摩,在两侧胸胁移动各族摩30~50圈,至产生温热感为度。
喘憋性肺炎的介绍
小儿喘憋性 肺炎 要看小儿本身 体质 的,你儿子太小。快的一星期就能好了,慢的要15天以上,现在听医生的继续治疗,我女儿比你大,跟你是同样的病。一星期就好了,刚昨天出院。这类病是小儿常见病,不用太担心。痰不出来,医生会用管子吸出来。家长多给小儿拍拍背,把痰打散!以后好了后,不要让他感冒,感冒很容易复发的!
喘憋性的肺炎,又称毛细支气管炎,是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的疾病,此病多发生于2岁以前的婴儿,其症状为喘憋,缺氧,临床上也发现其常累及肺泡系 因微小管腔易因粘性分泌物,水肿及肌收缩而发生梗阻.打针效果是不太好的,鉴于你最好带孩子到医院用抗感染,吸氧,扩张支气管,平喘为治疗原则是比较好的.
小儿病毒性肺炎介绍
小儿病毒性肺炎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的肺部炎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见于冬春季节,可暴发或散发流行。病毒性肺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干咳及肺浸润等;通过呼吸道传播,儿童患病比例为10%,易引发流行性感冒等并发症
病毒性肺炎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的肺部炎症。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大多见于冬春季节,可暴发或散发流行。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干咳及肺浸润等。病毒性肺炎的发生与病毒的毒力、感染途径以及宿主的年龄、免疫功能状态等有关。一般小儿发病率高于成人。
小儿病毒性肺炎以对症治疗为主,卧床休息,居室保持空气流通,注意隔离消毒,预防交叉感染。给予足量维生素及蛋白质,多饮水及少量多次进软食,酌情静脉输液及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等。原则上不宜应用抗生素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一旦明确已合并细菌感染,应及时选用敏感的抗生素。
当我们的孩子出现类似上述所说的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症状时,我们应该对症下药,使用市面上适用于小儿病毒性肺炎的儿童药物来给我们的孩子进行治疗,如果经过我们简单的治疗和护理,情况仍不见好转,则应及时前往正规的大医院对孩子进行治疗。
肺炎治疗方法介绍
治疗肺炎的最好方法是什么?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疾病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也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日常所讲的肺炎主要是指细菌性感染引起的肺炎,此肺炎也是最常见的一种。
治疗肺炎的最好方法是:
第一:全身支持疗法:包括充足的热量、营养、蛋白的摄入,维持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这种肺炎的治疗比较常见。
第二:抗菌药物治疗:
抗生素主要用于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及有继发细菌感染的病毒性肺炎。治疗前应作咽部分泌物或血液、胸腔穿刺液培养加药敏试验,以便于针对性选用有效药物。在病原菌未明,对未用过抗生素治疗的患儿,应首选青霉素,每次20~40万u,每日肌内注射2次,直至体温正常后5~7天为止。重症者可增加剂量2~3倍,静脉给药。
第三:治疗原发疾病及提高免疫力:如肿瘤所致的阻塞性肺炎,应积极控制原发病。这也是肺炎的治疗之一。
第四:对症治疗:充分休息、吸氧、排痰、退热等一系列肺炎的治疗。
肺炎要注意什么?
肺炎除了需要积极治疗外,日常也是应该多加注意的,才能让患者快点好起来,一般肺炎是需要注意下面这几点的:
1、在治疗期间不要再次着凉,吃凉的食物、喝凉水等,这样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刺激肺部,要选择适合的人体温度的食物进食。多注意休息,不要做剧烈运动哦。
2、要加强皮肤及口腔护理,尤其是汗多的病人要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并用热毛巾把汗液擦干,这对皮肤散热及抵抗病菌有好处。
肺穿孔的介绍
肺穿孔医学上叫‘肺泡破裂’,可以由肺结核、肺气肿等引起,也可能是先天性或由外伤(枪杀、刀捅或肋骨折断),此外长期吸毒也会引起肺穿孔。可以通过x光检查发现,会引发气胸,患者突然感到一侧胸有针刺样或刀割样疼痛,持续短暂时间后继发胸闷和呼吸困难,肺不张而不能呼吸,所以会死亡!
治疗:如果有一个小孔只会呼吸困难,不会危及生命,孔大了就要治了。
保守治疗(做个胸腔闭式引流) 查找穿孔原因及时抗菌治疗,(常见自发性的有肺气肿.肺结核.肺大疱等等,有些是外伤性)。
手术治疗,肺泡是可以修补的,还可以大叶切除术,能保住命。
肺炎的预防要点介绍
1、肺炎的预防要戒除吸烟,避免吸入粉尘和一切有毒或刺激性气体。这些行为是导致肺炎的重要原因,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这些方面的预防。
2、进食或喂食时,注意力要集中,要求患者细嚼慢咽,避免边吃边说,交食物呛吸入肺。这就是肺炎的预防方法。
3、平时注防寒保暖,遇有气候变化,随时更换衣着,体虚易感者,可常服玉屏风散之类药物,预防发生外感。这些肺炎的预防是比较常见的。
间质性肺炎会导致视力下降
视力下降的原因较多,引起视力下降的疾病也很多。视力下降的原因较多,引起视力下降的疾病也很多。那么间质性肺炎患者的视力是否受到影响呢?下面就为您介绍。
根据调查研究,眼睛是老得最快的器官之一。肺纤维化患者就会出现老花、视物不清。教授表示,由于现代人大多用眼过度,以至于不少人刚过30岁,就不幸中招。而随着眼睛衰老,白内障等可能致盲的疾病也会“找上门”。
专家介绍:肺纤维化患者用眼一段时间后,要注意让眼睛休息一下,可以用点人工泪液,或看看远处,以缓解视疲劳。西兰花、甘蓝、胡萝卜等蔬菜富含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在预防黄斑病变和白内障中能发挥重要作用。
所以间质性肺炎患者应该保护好自己的眼睛,不要在为你的身体“雪上加霜”了。
对新生儿肺炎患者的健康教育有哪些
对新生儿肺炎患者的健康教育:1. 指导家长参加患儿的生活护理,向家长示范给患儿更换体位及拍背的方法。2. 指导家长协助病情观察,发现异常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3. 介绍肺炎的预防措施:①合理喂养; ②多进行户外活动,加强体质锻炼;③注意保暖,避免着凉;④避免与呼吸道感染者接触; ⑤积极预防佝偻病、贫血、营养不良等疾病,及时治疗先天性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