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身上痒痒预示几种疾病

身上痒痒预示几种疾病

身上痒痒预示几种疾病

据记者调查,有超过七成人在生活中出现过不明原因的皮肤痒,其中老年人皮肤痒更高达九成;有六成人表示“痒的不厉害就不会去管”。

有三成人会“自己想办法止痒”(如使用药物),仅一成人会在“皮肤痒后到医院找出原因”;年轻白领因生活习惯、工作压力等,皮肤问题的出现明显呈上升趋势。

儿童因为大多无法正确表达,皮肤痒后很难找到原因。

28岁的莫女士最近就老觉得身上莫名其妙的痒,皮肤发干,大腿、小腿等部位甚至出现干裂、疼痛的症状,常会被挠出抓痕。莫女士说,这种不明原因的“痒痒病”时而发作,时而消失,让她很是苦恼。

刘大妈更是深有感触,“好多老年人都有身上痒的毛病,就像洗澡没洗干净似的,到了冬天尤其难受。”刘大妈说,大多数人都会忍着,也会一起交流止痒偏方。

专家表示,入冬以来,因皮肤瘙痒而来院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一些患者忍不住痒而不断搔抓,皮肤上已经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等继发损害。

还有部分患者由于在面部、腋窝和大腿根等皮肤很薄的地方使用了激素类药物,造成了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和继发性感染等损坏。”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黄种人中,皮肤处于健康状态的不到10%,处于病态的超过20%,处于亚健康状态者高达70%。瘙痒感是80%的皮肤病患者在陈述自我感觉时,最先描述的感受。

“来医院寻求医生帮助的毕竟是一少部分,很多人还是选择忍,或者根本没把痒当回事。”专家说。

美国相关专家说:“在专门研究了几十年关于‘痒’的课题后,我们发现让人们感觉到痒的原因至少有五十多种,最主要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单纯皮肤问题。“因为皮肤自身问题而感觉到痒有两种情况。”格伦·吉斯勒说。一种是没有原发性的皮肤损伤,多半是由于皮肤缺少水分而引起的。

就像现在处在干燥的冬季,很多人会觉得皮肤干痒、脱皮。另一种是皮肤本身就“病”了,皮炎、湿疹、牛皮癣等皮肤疾病大多都伴随着瘙痒。

中老年人皮肤退化。 中老年人因为皮肤萎缩变薄,含水量降低,皮脂腺及汗腺分泌减少,使皮肤失去润滑保护作用而显得干燥。

在寒冷的季节,干燥的气候又使皮肤粗糙,甚至表皮脱落,使皮内神经末梢更容易受刺激而发痒。老年人身体痒多是这个原因。

过敏

刘教授说:“临床上来变态反应科就诊的病人,1/3有皮肤痒的症状。”对饮食、花粉、尘螨等过敏,接触某些化学制剂,都有可能引起过敏,从而使皮肤感觉到痒。

这类痒,一般在停止接触过敏原后就会好转。

妇科炎症

女性如果发现外阴部瘙痒,要特别检查是否有滴虫、白色念珠菌感染等妇科炎症。调查显示,73%的女性在经期会觉得局部皮肤瘙痒,可能与卫生巾质量不佳或衣物过于紧身有关。

情绪紧张

抑郁、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都有可能造成局部或全身皮肤痒。B族维生素缺乏也容易引起皮肤瘙痒。

肝胆疾病

胡医生说:“许多系统性疾病也会引起皮肤瘙痒。”有研究显示,大约有40%—60%的肝胆疾病患者,在肝部不适、肝功能异常以及黄疸出现的时候就会出现皮肤瘙痒。

糖尿病

糖尿病人皮肤瘙痒的发生率高达15%—35%,约有10%的早期患者会出现全身性或局部性的皮肤瘙痒,而且比较顽固,外阴或肛门部症状最严重。

甲状腺功能异常

不管是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都可能出现皮肤痒的情况,但甲亢所致的瘙痒多发展缓慢,皮肤多干燥,在冬季会加重。

恶性肿瘤

某些肿瘤发生时会伴有皮肤痒,如淋巴系统、胃、肠、肝、卵巢和前列腺癌等。这种由肿瘤引起的痒大多较顽固,如果你的身体出现长时间无原因的瘙痒就需要引起重视了。

皮肤瘙痒暗示几种疾病

糖尿病。糖尿病人皮肤瘙痒的发生率高达15%—35%,约有10%的早期患者会出现全身性或局部性的皮肤瘙痒,而且比较顽固,外阴或肛门部症状最严重。

甲状腺功能异常。不管是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都可能出现皮肤痒的情况,但甲亢所致的瘙痒多发展缓慢,皮肤多干燥,在冬季会加重。

恶性肿瘤。某些肿瘤发生时会伴有皮肤痒,如淋巴系统、胃、肠、肝、卵巢和前列腺癌等。这种由肿瘤引起的痒大多较顽固,如果你的身体出现长时间无原因的瘙痒就需要引起重视了。

如果发现身上不明原因的痒,应该怎么做呢?刘光辉教授说,首先要辨别是否是接触了某些过敏原而产生的过敏现象。其次应该去皮肤科排除皮肤本身的问题,看看皮肤是否本身就“病”了。最后,如果因其他疾病发生皮肤瘙痒,应该及时针对病根展开治疗。

“在弄清原因之前,一定不要过于频繁地使用清洁性过强的碱性香皂,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激素类药物。”杨淑霞强调。在秋冬季节,人们身体的痒更多是由于皮肤缺乏水分造成的,特别是中老年人。如果是轻微的痒,不妨试试这几招:

不必每天洗澡。在秋冬季节可以不必每天洗澡,特别是中老年人。洗澡水温在40摄氏度左右即可,不宜过高。每次洗5—10分钟就可以。最好选择中性和弱酸性的沐浴液,甚至不使用沐浴液。

先擦润肤液再擦干身体。在浴后皮肤没有干透的情况下擦润肤液,能够使水分和营养更充分地被吸收。

养一缸金鱼给房间补水。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将暖气调低几度,用加湿器或养一缸金鱼来为房间补水,能减少因温度过高、空气干燥引发的皮肤瘙痒。

选择纯棉的贴身衣物。柔软、少刺激的衣服可以避免瘙痒进一步扩散,增加透气性,与皮肤接触后不会引起过敏。

隔夜茶水有效止痒。用温热的隔夜茶洗头或擦身,茶中所含有的氟可以迅速止痒,同时还能起到防治湿疹的功效。

多吃润肺生津的食物。冬季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和豆制品,能减少体内水分流失。还可吃些润肺生津的食物,如梨、百合、大枣、莲子、银耳等,不吃或少吃辛辣食物。富含维生素A、B族的食物也要多吃。

大便颜色预示疾病

绿色大便

绿色大便可以由很多原因引起,他们认为通常是食物被消化太快,也可能是吃大量的蔬菜或绿色食用色素引起的。在其他情况下,对茴香油过敏或者服用铁补充剂产生副作用也能引起此现象。

胆管阻塞引起胆汁短缺从而造成了白色大便。比如,胆结石可以阻塞胆管可能造成的白色大便。它还可能会引起胃痛,尿黄,黄疸。

黄色大便

黄色大便通常看起来很油腻,并且散发着臭鸡蛋的味道。当没被新陈代谢掉的脂肪存在大便里面时,黄色大便就可能发生。这是腹腔疾病的信号,有这种症状的人,都应该去看看医生。

黑色大便

有许多因素可以引起黑色大便。它可能是食用甘草或饮用黑啤酒造成的,也可能是服用铁补充剂引起的。然而,黑色大便也可能暗示着更严重的疾病,即可能是由肿瘤或溃疡引起的胃肠道上壁出血。如果黑色有由出血引起的,那粪便看起来就像焦油一样,并且充满着恶臭味。

鲜红色粪便也能暗示健康疾病。

其他颜色

红色粪便很常见,通常是由于食用甜菜根,西红柿和蔓越莓引起的。但是,它也可能暗示着肠道下壁低出血或痔疮。

饭后八感觉预示疾病

1.进食后不久又感觉饥饿,上腹时有隐痛,并吐酸水,稍吃些食物这些症状便会有所改善。有这类感觉可能有早期胃炎或胃溃疡存在。

2.吃油腻食物后,感到右上腹胀痛,并放射到右侧肩背部者,很可能患有胆囊炎或胆管疾病。

3.经常食欲不佳,大便稀薄,次数较多,稍吃油腻食物便会腹泻,这是由于胃肠功能减退,可能患有胃肠疾病的缘故。

4.突然感到食欲不振,不思饮食,厌食油腻,身体倦怠,小腿酸痛无力,尿色如浓茶,眼白发黄者,极有可能患有黄疸型肝炎。

5.食欲良好,但体重却逐渐减轻,并伴有乏力,怕热,多汗,易怒急躁,面红,眼球突出等,要警惕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可能。

6.进食后腹胀加重,平卧后方能减轻,常有嗳气,有时便秘或腹泻,身体较为消瘦者,很可能是胃下垂的表现。

7.食欲旺盛,甚至亢进,越吃越想吃,进食后常感口干,平时饮水多,小便亦多,但体重却不断减轻,这是糖尿病的特有症状。

8.有些人感到吞咽困难,甚至只能喝水或吃稀饭等汤食,有时连咽口水都感到有困难,身体逐渐消瘦,这提示食管癌的可能。

身上痒痒预示十种病

痒痒病”困扰很多人

据记者调查,有超过七成人在生活中出现过不明原因的皮肤痒,其中老年人皮肤痒更高达九成;有六成人表示“痒的不厉害就不会去管”,有三成人会“自己想办法止痒”(如使用药物),仅一成人会在“皮肤痒后到医院找出原因”;年轻白领因生活习惯、工作压力等,皮肤问题的出现明显呈上升趋势;儿童因为大多无法正确表达,皮肤痒后很难找到原因。

28岁的莫莉最近就老觉得身上莫名其妙的痒,皮肤发干,大腿、小腿等部位甚至出现干裂、疼痛的症状,常会被挠出抓痕。莫莉说,这种不明原因的“痒痒病”时而发作,时而消失,让她很是苦恼。刘大妈更是深有感触,“好多老年人都有身上痒的毛病,就像洗澡没洗干净似的,到了冬天尤其难受。”刘大妈说,大多数人都会忍着,也会一起交流止痒偏方。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杨淑霞表示,入冬以来,因皮肤瘙痒而来院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一些患者忍不住痒而不断搔抓,皮肤上已经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等继发损害。还有部分患者由于在面部、腋窝和大腿根等皮肤很薄的地方使用了激素类药物,造成了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和继发性感染等损坏。”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黄种人中,皮肤处于健康状态的不到10%,处于病态的超过20%,处于亚健康状态者高达70%。瘙痒感是80%的皮肤病患者在陈述自我感觉时,最先描述的感受。“来医院寻求医生帮助的毕竟是一少部分,很多人还是选择忍,或者根本没把痒当回事。”杨淑霞说。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神经科学教授格伦·吉斯勒说:“在专门研究了几十年关于‘痒’的课题后,我们发现让人们感觉到痒的原因至少有五十多种,最主要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单纯皮肤问题。“因为皮肤自身问题而感觉到痒有两种情况。”格伦·吉斯勒说。一种是没有原发性的皮肤损伤,多半是由于皮肤缺少水分而引起的。就像现在处在干燥的冬季,很多人会觉得皮肤干痒、脱皮。另一种是皮肤本身就“病”了,皮炎、湿疹、牛皮癣等皮肤疾病大多都伴随着瘙痒。

中老年人皮肤退化。中老年人因为皮肤萎缩变薄,含水量降低,皮脂腺及汗腺分泌减少,使皮肤失去润滑保护作用而显得干燥。在寒冷的季节,干燥的气候又使皮肤粗糙,甚至表皮脱落,使皮内神经末梢更容易受刺激而发痒。老年人身体痒多是这个原因。

过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同济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医师刘光辉教授说:“临床上来变态反应科就诊的病人,1/3有皮肤痒的症状。”对饮食、花粉、尘螨等过敏,接触某些化学制剂,都有可能引起过敏,从而使皮肤感觉到痒。这类痒,一般在停止接触过敏原后就会好转。

妇科炎症。女性如果发现外阴部瘙痒,要特别检查是否有滴虫、白色念珠菌感染等妇科炎症。调查显示,73%的女性在经期会觉得局部皮肤瘙痒,可能与卫生巾质量不佳或衣物过于紧身有关。

情绪紧张。抑郁、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都有可能造成局部或全身皮肤痒。B族维生素缺乏也容易引起皮肤瘙痒。

肝胆疾病。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胡立明说:“许多系统性疾病也会引起皮肤瘙痒。”有研究显示,大约有40%—60%的肝胆疾病患者,在肝部不适、肝功能异常以及黄疸出现的时候就会出现皮肤瘙痒。

糖尿病。糖尿病人皮肤瘙痒的发生率高达15%—35%,约有10%的早期患者会出现全身性或局部性的皮肤瘙痒,而且比较顽固,外阴或肛门部症状最严重。

甲状腺功能异常。不管是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都可能出现皮肤痒的情况,但甲亢所致的瘙痒多发展缓慢,皮肤多干燥,在冬季会加重。

恶性肿瘤。某些肿瘤发生时会伴有皮肤痒,如淋巴系统、胃、肠、肝、卵巢和前列腺癌等。这种由肿瘤引起的痒大多较顽固,如果你的身体出现长时间无原因的瘙痒就需要引起重视了。

如果发现身上不明原因的痒,应该怎么做呢?刘光辉教授说,首先要辨别是否是接触了某些过敏原而产生的过敏现象。其次应该去皮肤科排除皮肤本身的问题,看看皮肤是否本身就“病”了。最后,如果因其他疾病发生皮肤瘙痒,应该及时针对病根展开治疗。

“在弄清原因之前,一定不要过于频繁地使用清洁性过强的碱性香皂,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激素类药物。”杨淑霞强调。在秋冬季节,人们身体的痒更多是由于皮肤缺乏水分造成的,特别是中老年人。如果是轻微的痒,不妨试试这几招:

不必每天洗澡。在秋冬季节可以不必每天洗澡,特别是中老年人。洗澡水温在40摄氏度左右即可,不宜过高。每次洗5—10分钟就可以。最好选择中性和弱酸性的沐浴液,甚至不使用沐浴液。

先擦润肤液再擦干身体。在浴后皮肤没有干透的情况下擦润肤液,能够使水分和营养更充分地被吸收。

养一缸金鱼给房间补水。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将暖气调低几度,用加湿器或养一缸金鱼来为房间补水,能减少因温度过高、空气干燥引发的皮肤瘙痒。

选择纯棉的贴身衣物。柔软、少刺激的衣服可以避免瘙痒进一步扩散,增加透气性,与皮肤接触后不会引起过敏。

隔夜茶水有效止痒。用温热的隔夜茶洗头或擦身,茶中所含有的氟可以迅速止痒,同时还能起到防治湿疹的功效。

多吃润肺生津的食物。冬季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和豆制品,能减少体内水分流失。还可吃些润肺生津的食物,如梨、百合、大枣、莲子、银耳等,不吃或少吃辛辣食物。富含维生素A、B族的食物也要多吃。

皮肤瘙痒会预示哪些疾病

皮肤瘙痒是我们经常就会遇到的一个情况,在出现皮肤瘙痒现象的时候,有部分人只是简单的进行了抓挠,而对于皮肤瘙痒并不是很在意,但是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的疾病也会通过皮肤瘙痒而表现出来,皮肤瘙痒会预示哪些疾病?

1、很多皮肤瘙痒的人是因为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尤其是一些神经衰弱以及有脑水肿和脑肿瘤等疾病的患者,这些疾病会降低患者的中枢感受器止痒阈值,从而导致皮肤瘙痒的状况出现。

2、有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也会因为疾病而出现皮肤瘙痒的情况,这些患者大多数都是办哟全身性的皮肤瘙痒。

3、有一些恶性肿瘤的患者在患有肿瘤疾病的时候,也会因为肿瘤的癌细胞和代谢物刺激神经末梢,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全身性的皮肤瘙痒现象,尤其是胃癌以及肝癌患者,在初期的时候,就会感觉全身的皮肤出现瘙痒现象。

4、患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患者在疾病的后期也会出现皮肤瘙痒,这是因为这些患者的血液中尿毒素和尿素等代谢物无法排出体外,所以这些物质就会留在患者的体内,随着汗液排出,从而引起患者的全身性瘙痒。

5、消化系统疾病也会经常引起皮肤瘙痒的情况出现,尤其是肝胆疾病的患者,这些患者的血清和皮肤中胆盐浓度升高,刺激神经末梢而引起全身性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并不是简单的瘙痒现象,在出现皮肤瘙痒的时候,患者应当谨慎,以免是因为一些疾病而导致的,最好是到医院进行一下检查,发现疾病尽早的进行治疗,而一些是因为皮肤本身原因导致的皮肤瘙痒现象患者,可以通过日常的一些皮肤保养工作来减轻皮肤瘙痒的现象出现。

皮肤瘙痒暗示10种疾病

有研究指出,痒是比疼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感觉。有时痒能持续几个小时,让人浑身不自在,甚至辗转难眠。当“恼人的痒”频繁造访时,就是在给健康敲警钟了。

“痒痒病”困扰很多人

据记者调查,有超过七成人在生活中出现过不明原因的皮肤痒,其中老年人皮肤痒更高达九成;有六成人表示“痒的不厉害就不会去管”,有三成人会“自己想办法止痒”(如使用药物),仅一成人会在“皮肤痒后到医院找出原因”;年轻白领因生活习惯、工作压力等,皮肤问题的出现明显呈上升趋势;儿童因为大多无法正确表达,皮肤痒后很难找到原因。

28岁的莫莉最近就老觉得身上莫名其妙的痒,皮肤发干,大腿、小腿等部位甚至出现干裂、疼痛的症状,常会被挠出抓痕。莫莉说,这种不明原因的“痒痒病”时而发作,时而消失,让她很是苦恼。刘大妈更是深有感触,“好多老年人都有身上痒的毛病,就像洗澡没洗干净似的,到了冬天尤其难受。”刘大妈说,大多数人都会忍着,也会一起交流止痒偏方。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杨淑霞表示,入冬以来,因皮肤瘙痒而来院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一些患者忍不住痒而不断搔抓,皮肤上已经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等继发损害。还有部分患者由于在面部、腋窝和大腿根等皮肤很薄的地方使用了激素类药物,造成了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和继发性感染等损坏。”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黄种人中,皮肤处于健康状态的不到10%,处于病态的超过20%,处于亚健康状态者高达70%。瘙痒感是80%的皮肤病患者在陈述自我感觉时,最先描述的感受。“来医院寻求医生帮助的毕竟是一少部分,很多人还是选择忍,或者根本没把痒当回事。”杨淑霞说。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神经科学教授格伦·吉斯勒说:“在专门研究了几十年关于‘痒’的课题后,我们发现让人们感觉到痒的原因至少有五十多种,最主要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单纯皮肤问题。“因为皮肤自身问题而感觉到痒有两种情况。”格伦·吉斯勒说。一种是没有原发性的皮肤损伤,多半是由于皮肤缺少水分而引起的。就像现在处在干燥的冬季,很多人会觉得皮肤干痒、脱皮。另一种是皮肤本身就“病”了,皮炎、湿疹、牛皮癣等皮肤疾病大多都伴随着瘙痒。

中老年人皮肤退化。中老年人因为皮肤萎缩变薄,含水量降低,皮脂腺及汗腺分泌减少,使皮肤失去润滑保护作用而显得干燥。在寒冷的季节,干燥的气候又使皮肤粗糙,甚至表皮脱落,使皮内神经末梢更容易受刺激而发痒。老年人身体痒多是这个原因。

过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同济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医师刘光辉教授说:“临床上来变态反应科就诊的病人,1/3有皮肤痒的症状。”对饮食、花粉、尘螨等过敏,接触某些化学制剂,都有可能引起过敏,从而使皮肤感觉到痒。这类痒,一般在停止接触过敏原后就会好转。

妇科炎症。女性如果发现外阴部瘙痒,要特别检查是否有滴虫、白色念珠菌感染等妇科炎症。调查显示,73%的女性在经期会觉得局部皮肤瘙痒,可能与卫生巾质量不佳或衣物过于紧身有关。

情绪紧张。抑郁、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都有可能造成局部或全身皮肤痒。B族维生素缺乏也容易引起皮肤瘙痒。

肝胆疾病。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胡立明说:“许多系统性疾病也会引起皮肤瘙痒。”有研究显示,大约有40%—60%的肝胆疾病患者,在肝部不适、肝功能异常以及黄疸出现的时候就会出现皮肤瘙痒。

糖尿病。糖尿病人皮肤瘙痒的发生率高达15%—35%,约有10%的早期患者会出现全身性或局部性的皮肤瘙痒,而且比较顽固,外阴或肛门部症状最严重。

甲状腺功能异常。不管是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都可能出现皮肤痒的情况,但甲亢所致的瘙痒多发展缓慢,皮肤多干燥,在冬季会加重。

恶性肿瘤。某些肿瘤发生时会伴有皮肤痒,如淋巴系统、胃、肠、肝、卵巢和前列腺癌等。这种由肿瘤引起的痒大多较顽固,如果你的身体出现长时间无原因的瘙痒就需要引起重视了。

如果发现身上不明原因的痒,应该怎么做呢?刘光辉教授说,首先要辨别是否是接触了某些过敏原而产生的过敏现象。其次应该去皮肤科排除皮肤本身的问题,看看皮肤是否本身就“病”了。最后,如果因其他疾病发生皮肤瘙痒,应该及时针对病根展开治疗。

“在弄清原因之前,一定不要过于频繁地使用清洁性过强的碱性香皂,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激素类药物。”杨淑霞强调。在秋冬季节,人们身体的痒更多是由于皮肤缺乏水分造成的,特别是中老年人。如果是轻微的痒,不妨试试这几招:

不必每天洗澡。在秋冬季节可以不必每天洗澡,特别是中老年人。洗澡水温在40摄氏度左右即可,不宜过高。每次洗5—10分钟就可以。最好选择中性和弱酸性的沐浴液,甚至不使用沐浴液。

先擦润肤液再擦干身体。在浴后皮肤没有干透的情况下擦润肤液,能够使水分和营养更充分地被吸收。

养一缸金鱼给房间补水。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将暖气调低几度,用加湿器或养一缸金鱼来为房间补水,能减少因温度过高、空气干燥引发的皮肤瘙痒。

选择纯棉的贴身衣物。柔软、少刺激的衣服可以避免瘙痒进一步扩散,增加透气性,与皮肤接触后不会引起过敏。

隔夜茶水有效止痒。用温热的隔夜茶洗头或擦身,茶中所含有的氟可以迅速止痒,同时还能起到防治湿疹的功效。

多吃润肺生津的食物。冬季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和豆制品,能减少体内水分流失。还可吃些润肺生津的食物,如梨、百合、大枣、莲子、银耳等,不吃或少吃辛辣食物。富含维生素A、B族的食物也要多吃。

皮肤瘙痒都预示着哪些疾病

皮肤痒了大家可能就会想到用一些外用的药物治疗一下就好了,其实这样很有可能只是治标不治本,提起瘙痒人们就会认为是皮肤病。其实不然,顽固难治的皮肤瘙痒往往都是体内潜在疾病的表现。患以下疾病常常会使皮肤出现瘙痒症状。

维生素B2缺乏症:

常表现为皮肤易起鳞屑、瘙痒,伴有口角破裂,口腔及舌头发炎等。此外,缺乏维生素A或烟酸也可表现为皮肤瘙痒。

贫血:

贫血病前期往往有皮肤瘙痒症状,这主要是因皮肤组织出现营养障碍,上皮细胞功能降低,致使皮肤干燥、皱褶、萎缩。

肝胆疾病:

当黄疸不明显时,瘙痒往往是其先兆,发生黄疸后皮肤瘙痒可加重。这是因为胆盐在皮肤中沉积,刺激神经末梢所致。

甲状腺功能亢进:

表现为睡眠时皮肤瘙痒加重,其原因是由于皮肤血液循环加快,温度升高所致。

糖尿病:

体内血糖增高,机体防御病菌能力降低,易发生细菌、真菌感染,皮肤干燥,皮肤末梢神经受刺激而产生瘙痒。

妇产科:

月经异常、卵巢病变、霉菌感染、阴道滴虫等,常表现为局部皮肤瘙痒。

慢性肾功能衰竭:

肾损害使体内产生某些蛋白质衍生物,可引起皮肤瘙痒。

恶性肿瘤:

患有胃癌、食道癌、白血病、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时,往往有瘙痒的先兆。上述肿瘤切除后瘙痒可消失,而肿瘤复发时瘙痒又起。

脑动脉硬化、神经衰弱:

常发生阵发性瘙痒。

脑瘤:

当病变侵润第四脑室底部时,常引起剧烈持久性瘙痒,且局限于鼻孔部位。

相关推荐

如何通过皱纹的位置预示疾病

额头有皱纹,调整好心情 额头上的横向皱纹是压力与思考的积淀,经常闷闷不乐、急躁、孤僻,在面部表现出愁苦、紧张、拘谨的表情,这种表情牵动表情肌而产生纵向或横向的皱纹。应对方法:多做快乐的事,为自己缓解压力;经常用双手在额头轻轻舒展按摩。 脸颊有皱纹,注意少吃盐 脸颊是面部皮肤比较脆弱的地方,很容易看出血管方面的问题。如果平日摄入食盐量多,体内钠离子增加,就会导致面部细胞失水,从而造成皮肤老化,时间长了就会使皱纹增多。应对方法:这类人群最好调整饮食习惯,少吃盐,多吃清淡果蔬。同时,面部皮肤注意保湿。 眼周有皱

白带太少预示疾病发生

正常的白带是什么样的 白带,是女性阴道内排出的分泌物,通常情况下量少,白带呈现出白色,有时候会呈透明色,有时又会呈粘稠状,但一定是没有特殊气味的。 而不同时期女性白带分泌量也会有所改变,如果在这些时期仍然有白带少,那么则有可能属于异常情况。比如在每个有排卵期时,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女性都会有几天中,出现白带增多的现象,有时在来月经前的几天,也会有白带增多,与此同时,这些特殊的时期,白带也是呈现出透明状并且无味。白带的分泌量就是随着月经周期的改变而改变的,不断地进行循环。 白带太少是病吗? 专家也提醒女

宝宝的舌头能预示疾病

正常健康的宝宝的舌体应该是大小适中、舌体柔软、淡红润泽、伸缩活动自如、说话口齿清楚,而且舌面有干湿适中的淡淡的薄苔,口中没有气味。一旦宝宝患了病,舌质和舌苔就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其实,小舌头就像反映宝宝身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尤其是宝宝的肠胃消化功能更是在小舌头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妈妈对小舌头的变化能够有所了解,就能及早发现宝宝的异常,防患于未然。这样就可使宝宝减少生病,更加健康地成长。

这处发痒暗示疾病找上门

过敏 刘教授说:“临床上来变态反应科就诊的病人,1/3有皮肤痒的症状。”对饮食、花粉、尘螨等过敏,接触某些化学制剂,都有可能引起过敏,从而使皮肤感觉到痒。 这类痒,一般在停止接触过敏原后就会好转。 妇科炎症 女性如果发现外阴部瘙痒,要特别检查是否有滴虫、白色念珠菌感染等妇科炎症。调查显示,73%的女性在经期会觉得局部皮肤瘙痒,可能与卫生巾质量不佳或衣物过于紧身有关。 情绪紧张 抑郁、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都有可能造成局部或全身皮肤痒。B族维生素缺乏也容易引起皮肤瘙痒。 肝胆疾病 胡医生说:“许多系统性疾病

7种月经异常预示疾病

1.经量大 年轻女性多见的是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 功血有两种: 一种是青春期女孩性腺轴发育不完全,导致的无排卵或无周期排卵的功血,临床出现无规律失血或经量过大的症状,严重者引起贫血甚至出血性休克。 另一种是有排卵功血。有排卵就有月经周期,经血量大,每次多于80毫升 某些血液病影响凝血,也会导致月经失调及月经量多,如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 2.经量少,甚至是闭经 目前最常见的原因是多囊卵巢综合征,除了闭经、不孕,还伴有肥胖、多毛、痤疮等,有些患者合并糖尿病。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如

乳房疼痛一定是预示疾病到来吗

6种乳房疼痛为正常生理现象 1、青春期乳痛 一般青春期乳痛出现在9-13岁左右,这时要是乳房生长速度太快,就会发生乳痛。但是不要担心,这种现象不是病态的,一般在月经初潮后会自行消失。 2、流产后乳痛 流产后的妇女由于体内激素水平下降,使正在发育的乳房骤然停止生长,造成乳痛。 3、性生活后乳痛 要是女性朋友对于性生活不满足乳房的充血并未及时消退,也会出现胀痛症状。 4、孕期乳痛 孕期乳痛一般出现在怀孕40天左右,主要是因为胎盘、绒毛大量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和催乳素,致使乳腺增大,乳房胀痛,属于生理现象。处于孕

男性晨勃异常或预示疾病

晨勃是指男性在清晨4~7点,阴茎在无意识状态下,不受情景、动作、思维的控制而产生的自然勃起。目前关于晨勃的机理尚不明确。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男性身体每天的状态不同,晨勃也不尽一致,单凭有没有晨勃,不能判断男子性功能的好坏。但晨勃作为健康的参考标准之一,对男人来说依然很重要。很多疾病都能影响性功能及晨勃。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腰椎间盘突出等。但另外一些因素也可能影响晨勃: 年龄:正常情况下年龄对晨勃起决定因素。性成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晨勃次数逐渐频繁,持续时间也逐渐增长。30岁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晨

女性月经异常表现预示疾病

1、经量过大 年轻女性多见的是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即无器质性病变的月经失调。张璐芳解释说,功血有两种,其中一种是青春期女孩性腺轴发育不完全,导致的无排卵或无周期排卵的功血,临床出现无规律失血或经量过大的症状,严重者引起贫血甚至出血性休克。另一种是有排卵功血。张璐芳解释说,有排卵就有月经周期,经血量大,每次多于80毫升,往往是由于子宫内膜纤溶酶活性过高或前列腺素血管舒缩因子分泌失调引起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也会导致月经量大,并伴有严重的痛经。某些血液病影响凝血,也会导致月经失调及月经量

女性私处3种味道预示疾病

如果私处持续散发刺激性的气味,如腥臭味、腐臭味或特殊的气味,就可能出现了问题。 1、鱼腥味:由阴道嗜血杆菌引起的阴道炎,其白带通常都有一股特殊的鱼腥味,同时还可伴有阴道灼热、疼痛、瘙痒、外阴潮湿等症状。 2、腥臭味:阴道(白带)有腥臭味,主要考虑是患有一些厌氧菌感染、滴虫性感染或阴道嗜血杆菌感染的阴道炎。 3、恶臭味:当阴道或白带出现恶臭味时,常常是生殖道严重感染或肿瘤引起的,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有严重的子宫内膜炎、重度的宫颈糜烂、生殖道的恶性肿瘤等。特别是老年女性,如果白带出现恶臭味,而且颜色鲜红,往往是肿

男性晨勃异常或预示疾病

年龄:正常情况下年龄对晨勃起决定因素。性成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晨勃次数逐渐频繁,持续时间也逐渐增长。30岁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晨勃则会逐渐减弱或衰退。不过,一些老年人虽没有晨勃,但仍然可有满意的性生活。 睡眠:睡眠时间的充足与否、睡眠质量的好坏,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雄性激素分泌,从而对晨勃造成影响。 情绪:悲愤过度、抑郁等能使晨勃明显减少。 疲劳:过度疲劳,精神疲惫,也会影响晨勃。 药物:抗肿瘤药物、抗高血压药物、降糖药物、抗酸药物、镇静药物及中药中的知母、黄柏等,均能使晨勃降低;而人参、黄芪、鹿茸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