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粉过敏怎样治疗 中医方剂治法一
花粉过敏怎样治疗 中医方剂治法一
药材:荆芥10g,防风10g,生石膏30g,连翘10g,白鲜皮15g,车前子15g,甘草6g
制法:把上药用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3-5日(注意中药需在中药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功效:荆芥可以发表,祛风,理血;防风祛风毒,此汤剂对于花粉过敏的患者有很好的疗效。
儿童春季花粉过敏症状有哪些
1花粉过敏史的人吸入这些花粉后,会产生过敏反应,这就是花粉过敏症。花粉过敏症的主要症状为打喷嚏、流涕、流眼泪,鼻、眼及外耳道奇痒,严重者还会诱发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心病(多发在夏秋季)。
2尽可能将假期安排在你的干草热季节,趁机避开。不妨考虑到海边度假,因为海风会使空气中几乎没有花粉,也可以考虑选择到一个没有诱发因子会引起你过敏的国家度假。 勿在室外晾衣
3现在仍然存在很多花粉过敏的人误以为自己得了感冒或者鼻炎,反复用抗感冒药物或鼻炎滴剂治疗,以致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所以,辨症正确是第一步。
中医能治好乳腺癌吗
中医方剂(一)
【辨证】肝郁气滞。
【治法】疏肝理气,攻坚破瘀。
【方名】调神攻坚汤。
【组成】柴胡15克,黄芩15克,苏子30克,党参30克,夏枯草30克,王不留行90克,牡蛎30克,瓜蒌30克,石膏30克,陈皮30克,白芍30克,川椒5克,甘草6克,大枣10枚。【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中医方剂(二)
【辨证】肝郁脾虚。
【治法】舒肝解郁,清热散结。
【方名】加味逍遥散。
【组成】甘草3克,当归3克,白芍3克,白术3克,茯苓3克,柴胡3克,桂皮2.1克,山栀2.1克。
【用法】上为粗末,水煎服。
中医方剂(三)
【辨证】血热炽盛,火毒伤阴。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泻火。
【方名】紫根牡蛎汤。
【组成】紫草根15克,牡蛎粉(包煎)15克,当归15克,赤芍9克,川芎6克,银花6克,升麻6克,黄芪6克,甘草3克,大黄适量(后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儿童花粉过敏能否根治
先来看传统的花粉过敏治疗方法,即服用抗组胺类药物,常见的抗组胺类药物有扑尔敏、息斯敏、敏克、开瑞坦等,这些药物能够较快地缓解孩子花粉过敏的症状,但是作用是暂时的,孩子再次接触花粉时还可能出现过敏症状。需要提醒各位妈妈的是,这类药物不可经常性给孩子服用,抗组胺类药物可能会地干扰孩子原本精确的内分泌体系,还会造成孩子肠道正常菌群失调,影响孩子肠道的吸收功能、维生素、各种微量无素的正常吸收。
其次是脱敏治疗。脱敏治疗是一种需要长时间坚持的过敏治疗法,对由花粉等因素引起的过敏性鼻炎有一定治疗帮助。舌下脱敏疗法一般两年,皮下注射脱敏疗法至少三年。皮下注射脱敏疗法前半年每周一次,而后两周一次到最后的一月一次,否则的话会前功尽弃或者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治疗。
想要根治过敏,需要找到诱发过敏的因子,通常花粉过敏并不是单纯对某一种物质的过敏反应,常见的花粉约有3000种,要准确地找到致病因子十分困难。
治疗颈椎病的偏方有哪些
中医方剂一
辨证:风寒血滞。
治法: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方名:芍葛汤。
组成:白芍30克,葛根20克,灵仙20克,白芷12克,秦艽12克,当归12克,川芎9克,细辛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医方剂二
辨证:风阳上扰,湿热内蕴。
治法:平肝熄风,清热祛湿。
方名:疏风养血汤加减。
组成:天麻10克,珍珠母30克,生白芍30克,生甘草15克,葛根12克,丹参20克,钩藤15克,银花藤20克,桑枝10克,秦艽12克,僵蚕10克,片姜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中医方剂三
辨证:寒湿兼血滞。
治法:散寒祛湿,活血通络。
方名:芍葛汤加味。
组成:白芍30克,葛根20克,灵仙20克,丹参15克,米仁15克,秦艽12克,白芷12克,当归尾12克,桂枝9克,细辛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花粉过敏与感冒怎么区分 治疗方式不同
花粉过敏:花粉过敏患者一般在出现过敏症状时采用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如鼻塞、痒、呼吸困难等,而最根本的是要进行脱敏治疗。
感冒:一般感冒患者在多休息、多喝水的同时,配合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即可。
荨麻疹的有效治疗方法有哪些
1、中医绿色熏蒸疗法:蒸疗法以全身皮肤为途径,用蒸汽热力作为传导媒介,方剂的渗透作用较强,能达全身各处。施恩中医院临床根据皮肤病各种证候、皮损特点,分别采用祛风止痒类、清热解毒类、活血化瘀类、温经通络类、止痒和润肤软皮类等方剂,对荨麻疹的治疗效果非常理想。
2、中医绿色制剂治疗:我院专家依据“绿色制剂,对症治疗”的原则,在病理、方剂配伍上,大胆创新,研制出对治疗各类过敏皮肤病有特效的纯中医制剂数十种,经临床使用效果显著,填补了我国在治疗过敏皮肤病领域的空白。
3、免疫脱敏渗透疗法:采用先进治疗仪器,检测出过敏原在进行脱敏治疗。德国BICOM2000生物共振治疗系统是过敏性疾病诊察与治疗的新选择,不仅能够免抽血、无创伤地进行迅速、正确的诊断过敏原,伴随能够检测出近500多种的过敏原,而且能够进行脱敏治疗,是集诊断与治疗于一体的国际通用的新型设备,解决了起因不明、治疗不彻底的湿疹、荨麻疹以及各类皮炎的治疗困难,是目前国内外检测过敏原的首选方法。
急性咽喉炎中药方剂
中医方剂(一)
【辨证】风热在表。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利咽。
【方名】疏风清热汤加减。
【组成】荆芥6克,防风6克,牛蒡子10克,甘草2克,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桑白皮10克,赤芍10克,桔梗10克,黄芩10克,天花粉10克,玄参10克,浙贝母10克,板蓝根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中医五官科学》。
中医方剂(二)
【辨证】胃腑热盛。
【治法】泄热解毒,利膈消肿。
【方名】清咽利膈汤。
【组成】连翘5克,栀子5克,鼠粘子5克,黄芩5克,薄荷5克,防风5克,荆芥5克,玄明粉(冲服)6克,金银花5克,玄参10克,大黄6克,桔梗5克,黄连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喉科紫珍集》
治疗胃窦炎中药方剂
〖辨 证〗气滞阻络。
〖治 法〗安胃,宁痛、散结。
〖方 名〗安胃煎。
〖组 成〗蒲公英20克,生白芍10克,生甘草6克,红花8克,徐长卿12克,陈皮8克,大贝母12克。
〖用 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 处〗袁正刚方。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中医方剂治疗胃窦炎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治疗胃窦炎的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辩证施治,最好是发现症状及时的治疗。以上的中药方剂希望能帮助到有这类症状的患者。
花粉过敏症状主要有哪些
花粉过敏症是指由花粉过敏而引起的呼吸道及眼部过敏表现,也是特异性个体对花粉的一种过敏反应.我国民间早有所谓“热伤风”之诊断,意为在春夏季节,天气炎热的时候,病人可能突然出现呼吸道的症状,这是我国对花粉过敏的早期观察与描述.在自然界中,植物花粉的传播方式可分为风媒花和虫媒花两类,由于花粉产量多,体积小,质量轻,容易借风力传播,所以,风媒花是造成花粉症的主要花粉源.花粉的季节性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春季型,夏季型,秋季型.花粉症与花粉密切相关,而两者又均与天气有直接关系,天气的变化对花粉症的发病有重要影响,花粉过敏症的表现有很多种,具体又可划分为以下三大类:花粉性鼻炎,花粉性哮喘,花粉性结膜炎.
花粉症的主要表现:有鼻痒,喷噎,鼻分泌物增多,鼻塞,流泪,咳嗽和哮喘等;可用抗组胺药,类固醇药治疗,也可用注射花粉浸液的办法进行脱敏治疗.
肝癌术后方剂
中医方剂一
【辨证】热毒炽盛。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
【方名】金黛散。
【组成】紫金锭6克,青黛12克,牛黄12克,野菊花60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日3次,每次3克。
【出处】《肿瘤临证备要》。
中医方剂二
【辨证】气滞血瘀。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方名】柴胡蚤休汤。
【组成】炒柴胡10克,蚤休15克,茯苓1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茜草10克,当归10克,郁金10克,制香附10克,黄芩15克,莪术15克,全瓜蒌20克,生鳖甲20克,虎杖20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浙江省中医院方。
中医方剂三
【辨证】气滞瘀阻。
【治法】清化湿热,祛瘀理气。
【方名】清化抗癌汤。
【组成】茵陈12克,山栀9克,三棱9克,莪术9克,山甲9克,广郁金9克,炒枳壳9克,生牡蛎30克,半枝莲30克,七叶一枝花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露蜂房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林宗广方<肝癌>
方剂四
肿瘤分型综合治疗体系
分型综合治疗适应症囊括了大部分肿瘤,如肝癌、胃癌、肺癌、食道癌、鼻咽癌、血管瘤、转移瘤、胶质瘤、脑膜瘤、颅内动脉瘤、肺腺癌、胸腔内肿瘤、肺鳞癌、纵膈肿瘤、乳腺癌、胆管瘤、肝血管瘤、肝囊肿、大肠癌、结肠癌、贲门癌、直肠癌、移行细胞癌、胰腺癌、脾破裂、胰岛细胞肿瘤、脾动脉瘤等。
中药治疗好处
1.早期肝癌的治疗中使用适当的中药能有一定的抑癌、抗癌作用。
2.肝癌在中医辨证论治中,大体上分为初、中、末期,肝癌的治疗原则为攻、补二法。
3.中药进行肝癌的治疗能增强免疫功能,具有类似非特异性免疫作用。
4.中药治疗与化疗、放疗同时应用,可具有三个方面的优势:
(1)减少化疗、放疗之副反应,使患者能耐受较大剂量的化疗和放疗。
(2)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如消化道出血等),相应提高肝癌的治疗生存率。
(3)减少成纤维母细胞的生成,预防或减少化疗、放疗后的组织纤维化。
乳腺癌中药方剂
中医方剂(一)
【辨证】肝郁气滞。
【治法】疏肝理气,攻坚破瘀。
【方名】调神攻坚汤。
【组成】柴胡15克,黄芩15克,苏子30克,党参30克,夏枯草30克,王不留行90克,牡蛎30克,瓜蒌30克,石膏30克,陈皮30克,白芍30克,川椒5克,甘草6克,大枣10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刘绍武方。
中医方剂(二)
【辨证】肝郁脾虚。
【治法】舒肝解郁,清热散结。
【方名】加味逍遥散。
【组成】甘草3克,当归3克,白芍3克,白术3克,茯苓3克,柴胡3克,桂皮2.1克,山栀2.1克。
【用法】上为粗末,水煎服。
【出处】《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七。
中医方剂(三)
【辨证】血热炽盛,火毒伤阴。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泻火。
【方名】紫根牡蛎汤。
【组成】紫草根15克,牡蛎粉(包煎)15克,当归15克,赤芍9克,川芎6克,银花6克,升麻6克,黄芪6克,甘草3克,大黄适量(后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简明中医妇科学》。
中医方剂(四)
【辨证】正气不足。
【治法】补气养血,健脾疏肝,化瘀解毒。
【方名】芪苡汤。
【组成】黄芪60克,党参30克,郁金15克,当归15克,旱莲草30克,白术20克,白芍15克,重楼10克,丹参30克,薏苡仁10克,料姜石6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