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治疗眼睑下垂的偏方

治疗眼睑下垂的偏方

中医方剂(一)

【辨证】脾肾虚损,气血失和,经脉失养。

【治法】补脾益肾。

【方名】温肾益脾汤。

【组成】党参20克,黄芪25克,芡实10克,金樱子10克,巴戟10克,仙茅25克,肉桂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树方。

中医方剂(二)

【辨证】肾脾气弱,筋脉弛缓,眼胞下垂。

【治法】益气补中,健脾助化。

【方名】补中益气汤加减。

【组成】党参12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6克,黄芪10克,当归10克,广皮3克,升麻3克,桔梗3克,苍术5克,晚蚕砂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刘炳凡方<眼睑下垂>

备注:此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女性应该怎么防止上眼皮下垂

很多女性都知道,上眼皮下垂严重影响面部形象,使人看起来老态,没有精神,时间过长,也会影响视力,给生活带来不便。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要想预防,就要明确病因,造成眼皮下垂的原因很多,先天后天都有,涉及眼科、神经科和内分泌科,发生在成年人身上的“重症肌无力”,这种病的先兆就是缓慢发生的眼睑下垂,要想改善,首先要进行治疗,再通过整形美容手术改变外观。上海武警医院整形美容的专家提醒,想通过上睑下垂矫正手术治疗眼皮下垂的求美者,首先自己要考虑出现眼皮下垂的状况是否与外伤、糖尿病、近期感染等病史有关,术前要做好各项常规检查,排除身体疾病的病因。否则就是做了矫正手术,病因不除,下垂的现象还会发生。

如何防止上眼皮下垂,对于后天生理上的变化引起的眼皮下垂,即年纪的问题加上过度疲劳所致,也许一段时间的忙碌之后,您就会觉得眼皮越来越重,这时就要注意休息,也要加强对眼部的日常保养。通过一段时间调理,下垂的情况会有所改善的,不要等到下垂严重才想起要治疗,那时,只能通过手术的方法来矫正了。

眼睑下垂不全是眼病

一天下午,门诊部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她是井冈山下的中年妇女,因为左眼的毛病,几经辗转,从乡到县再至地区医院,最后才经介绍来到我院脑系科。

这位妇女的病史并不复杂。平素健康的她,在一个夜晚突然头部胀痛、作呕,自服止痛药后入睡。可次日清晨起床后,却发觉左眼睁不开,眼睑下垂且视物不清。乡村医生给她按摩、热敷及使用了眼药,因没有效果,患者主动去了县医院。县医院眼科以为是炎症,加用了抗生素和针灸,依然认定是眼的局部病变而眼痛医眼。半个多月后,她因依然没有效果而转至地区医院,才被怀疑脑部疾患而来我院会诊。最后经脑血管造影确诊为左后交通动脉瘤,才算尘埃落定,柳暗花明。

眼睑下垂俗称“掉眼皮”,可发生于一侧或双侧,可缓慢进行亦可急转直下。由于睁不开眼且可并发视物不清、复视、眼胀等不适,故病人首诊多求助眼科医生。其实,这往往是个表象,有不少眼睑下垂并不是眼科“专利”,在眼科以外的内科、外科等科室诊治,才是“对号入座”。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眼睑下垂、复视、斜视、眼球转动障碍等,这一症状在其他疾病中也常常发生,容易引起混淆而耽误病情,所以应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

·与眼睑痉挛的鉴别

眼睑痉挛常为两侧对称,不能随意睁开眼睑;令其睁眼反而闭得更紧。眼球运动正常,眼轮匝肌肌力正常,抗胆碱酯酶药物试验阴性。本病病因不明,神经刺激可能为本病发病主要原因。重症肌无力也可以出现睁眼困难,但重症肌无力患者睁眼、闭眼都无力,常伴有复视、斜视、眼球活动不灵活等;而眼睑痉挛患者闭眼有力,常伴有畏光、流泪,症状无晨轻暮重。

·与老年性上眼睑下垂的鉴别

老年性上眼睑下垂,是因为有些老年人眼球后部脂肪组织瘦瘪,眼球稍后退,甚至手指尖可插入瘦削老人的眶缘内,眶隔筋膜松弛,眼睑变薄,但一般没有复视、斜视,没有朝轻暮重的特点,新斯的明试验阴性。

·与沙眼性上睑下垂的鉴别

严重的沙眼患者,睑结膜面乳头滤泡增生密布,细胞浸润,日久引起上睑的睑板慢性肥厚肿胀,酿成上睑下垂模样,翻眼皮较困难,睑结膜可有明显的老沙眼。眼睑下垂不会很重,多伴有沙眼并发症,眼球转动正常,无斜视、复视等症状,新斯的明试验阴性。

·与以眼睑下垂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的鉴别

糖尿病性睑下垂常见于患糖尿病的老年人,为突然发病的一侧眼睑下垂,常有患侧眶上区疼痛,还常有复视和眼球向内、上或下活动受限,但瞳孔大多正常,偶有瞳孔轻度散大,注射新斯的明无改善。是由于糖尿病所致的动脉硬化,供应动眼神经的血管缺血所引起,除采用降血糖措施外,还应按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经治疗3~4周大多可以治愈。

·与颅内动脉瘤所致的眼睑下垂的鉴别

颅内动脉瘤所致的眼睑下垂较严重,多为一侧性,常伴明显的瞳孔散大和眼球向内、上或下活动受限,新斯的明无改善。多为成年后发病,也可见于儿童。有的患者有发作性的偏头痛病史,常在某一次剧烈头痛后发生眼睑下垂,头痛缓解后眼睑下垂也减轻,甚至完全消失。脑CT扫描、磁共振检查和脑血管造影可发现颅内动脉瘤部位,颅内肿瘤的破裂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除剧烈头痛、呕吐外,常有颈项强直,甚至抽风、昏迷等。新斯的明试验阴性,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无效。

·与脑干病变引起眼睑下垂的鉴别

脑干病变引起眼睑下垂是指患者一侧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另一侧上下肢麻木、无力。这可能是脑干病变所致,注射新斯的明无改善。儿童常发于脑干肿瘤,老年人则多发于脑血管病,核磁共振可确诊,确诊,后可到神经外科找医生治疗,以免病情扩大造成残疾,甚至危及生命。

·与外伤性眼睑下垂的鉴别

外伤性眼睑下垂常见原因是眼睑撕裂伤、切割伤致提上睑肌及其腱膜部分或全部断离,造成部分或全部眼睑下垂。胎儿娩出、开眶手术、上斜肌手术、眼睑手术,操作不当可能损伤上睑Muller肌。眼部的钝挫伤和动眼神经损伤也会造成眼睑下垂,发生率占眼眶软组织损伤的13%,轻者经过治疗恢复功能,重者遗留永久性眼睑不能抬起,影响容貌,年幼者可导致弱视。此种眼睑下垂无时轻时重的特点,受其他因素影响小,新斯的明治疗无改善。

眼帘下垂要去医院哪个科室看

·属于外科处理的有:

颅内动脉瘤以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多见,常突然破裂、出血,血肿使同侧动眼神经受损麻痹而出现眼睑下垂。这时患者瞳孔扩大固定、视物难、头痛、呕吐、昏迷、颈硬等,用DSA、MRA可明确诊断。治疗要积极,可由神经外科实施介入治疗或开颅切除瘤体。

此病患者常误入眼科诊治,值得警惕。

脑干病变尤其是髓内肿瘤、血管疾患致动眼神经等核性或干性损害,患者出现一侧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另一侧肢体麻木、乏力和出现其他脑干相应水平损伤的表现。确诊依赖CT、MRI或DSA,治疗以手术或γ刀为主。

·属于内科治疗的有:

重症肌无力为肌源性眼睑下垂。它发展缓慢,双睑下垂多有时间差,晨轻晚重,一天之内可有波动。严重者眼球固定、四肢无力、吞食困难。确诊后可用免疫抑制疗法进行治疗。

糖尿病可突发眼睑下垂、重影、眶上疼痛,此时瞳孔正常。此系糖尿病的眼部并发症,查血糖便可明确。

由此看来,眼睑下垂并不全是眼科病。

眼皮下垂的病因

眼睑下垂的病因非常多,涉及神经科、眼科和内分泌科。眼睑下垂临床上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从生下后眼不睁,属动眼神经上睑提肌分支,或动眼神经核发育不全所致,有遗传性。后天性睑下垂,因动眼神经麻痹,或因沙眼、肿瘤、炎症和外伤、睑肥厚、损伤上睑提肌所致。眼睑下垂可累及双眼,也可为单眼,睑遮盖了瞳孔造成视物困难。发生于儿童的眼睑下垂主要以先天性单纯性眼睑下垂、下颌瞬目综合征、重症肌无力、外伤等多见。发生于成年人的眼睑下垂的主要原因包括重症肌无力、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甲亢性眼肌病、颅内动脉瘤压迫性眼睑下垂等。发生于老年人的眼睑下垂的主要原因包括老年眼腱膜退行性变、重症肌无力、脑梗后睑下垂、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等。

眼睑下垂身体发出的疾病信号

大部分人都是认为是身体衰老加上过度的疲劳而出现的,虽然身体生理上变化可以引起眼睑下垂原因之一,但是也不能排除是身体某些疾病预警信号。

首先,“重症肌无力”这种病的先兆就是缓慢发生的眼睑下垂。先是一只眼,后是另一只眼,早晨轻,晚上重,一天之内有明显的波动性。

其次,比较严重的还有颅内动脉瘤。如果你的眼睑下垂是一侧性、突然瞳孔散大,若伴有剧烈头痛、呕吐、抽搐、昏迷等,很可能是动脉瘤破裂引起了蛛网膜下腔出血,应立即到大医院神经科抢救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再次,突然一侧眼睑下垂,发病前常感患侧眼眶上区疼痛,有时看东西大多重影,瞳孔大多正常,这多半就是糖尿病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的表现信号。

还有脑干病变引起眼睑下垂。患者一侧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另一侧上下肢麻木、无力,这很可能是脑干病变所致。儿童常发于脑干肿瘤,老年人则多发于脑血管病。医院的核磁共振可确诊,确诊后可到神经外科治疗,以免病情扩大造成残疾,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当您发现自己的眼睑下垂时,除了做做美容外,还要给自己做个身体的健康检查,及早发现疾病及早治疗。

眼睑下垂是什么原因 有人一出生提眼睑肌发育就出问题

眼睑下垂也有人是先天性造成,眼睑下垂定义为上眼睑无法正常张开,也就是眼睑下垂盖住过多的黑眼球;正常人在轻松凝视正前方时,一般上眼皮约盖住虹膜1mm(毫米)之内,若是上眼睑高度比黑色瞳仁的上缘低于1mm以上,称为眼睑下垂。至于先天性眼睑下垂,多为在出生的时候,提眼睑肌的发育及功能就出现问题。

上眼睑下垂怎么治疗

一、营养神经

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500μg,肌内注射,1次/天,10日为1个疗程,或使用能量合剂:生理盐水500ml,三磷腺苷40mg,辅酶A,200U,静脉注射,1次/天;或0.5%葡萄糖500ml,三磷腺苷40mg,辅酶A,200U,胰岛素8U,静脉注射,1次/天。10日为1个疗程。

二、病因治疗

重症肌无力者,可用抗胆碱药物,如下肌内注射甲基硫酸新斯的明:每次0.25~1.0mg,1~3次/天;极量,5mg/d。溴吡斯的明,成人:口服,每次60~120mg,3~4次/天。后者的作用潜伏期和时效较新斯的明长.而效价少4倍,二者交替使用。

上眼睑下垂的偏方

偏方一

【组成】党参20克,黄芪25克,芡实10克,金樱子10克,巴戟10克,仙茅25克,肉桂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辨证】脾肾虚损,气血失和,经脉失养。

【治法】补脾益肾。

【方名】温肾益脾汤。

偏方二

【组成】党参12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6克,黄芪10克,当归10克,广皮3克,升麻3克,桔梗3克,苍术5克,晚蚕砂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辨证】肾脾气弱,筋脉弛缓,眼胞下垂。

【治法】益气补中,健脾助化。

【方名】补中益气汤加减。

偏方三

当归,川芎各10克,蜈蚣3条,蝉蜕,干草各6克,地龙10条(焙干),乌附片13克。

制作方法:先煎半小时,防风,钩藤,僵参各13克.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服。

眼脸下垂让患者看起来像是没有睡醒的情况,而且眼睛会比较肿大,所以在生活中发现眼脸下垂是比较简单的。对于眼脸下垂这种情况,后天性的症状是比较常见的,主要是因为患者没有正确的使用眼睛而导致的,所以患者应该要减少对于电脑和电视的使用。

左眼皮下垂有何症状

左眼皮下垂,发病前常感患侧眼眶上区疼痛,有时看东西大多重影,瞳孔大多正常。医生给患者注射新斯的明也无明显改善,而检测血糖增高,这就是糖尿病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的表现信号,确诊后及时给予降糖、营养神经的药物和活血中药的治疗,大多可在一个月左右时间治愈。

颅内动脉瘤引起眼睑下垂。动脉瘤引起的眼睑下垂也是一侧性、突然的,其临床表现为瞳孔散大。若伴有剧烈头痛、呕吐、抽搐、昏迷等,很可能是动脉瘤破裂引起了蛛网膜下腔出血,应立即到大医院神经科抢救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脑干病变引起眼睑下垂。患者一侧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另一侧上下肢麻木、无力,这很可能是脑干病变所致。

儿童常发于脑干肿瘤,老年人则多发于脑血管病。医院的核磁共振可确诊,确诊后可到神经外科找医生治疗,以免病情扩大造成残疾,甚至危及生命。 重症肌无力引起的眼睑下垂。这种眼睑下垂发展较缓慢,先是一只眼,后继发另一只眼。

临床症状表现为,早晨轻,晚上重,一天之内有较明显的波动性,医生给患者注射新斯的明药物30分钟后若有明显好转,则可确诊。确诊后应该积极采用免疫抑制疗法,否则不仅可双睑下垂、眼球固定,还可发展成四肢无力、吞咽困难、甚至呼吸困难等严重状况。 先天性眼睑下垂应手术矫正。

治疗眼睑下垂的偏方

眼睑下垂中药方剂

中医方剂(一)

【辨证】脾肾虚损,气血失和,经脉失养。

【治法】补脾益肾。

【方名】温肾益脾汤。

【组成】党参20克,黄芪25克,芡实10克,金樱子10克,巴戟10克,仙茅25克,肉桂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树方。

中医方剂(二)

【辨证】肾脾气弱,筋脉弛缓,眼胞下垂。

【治法】益气补中,健脾助化。

【方名】补中益气汤加减。

【组成】党参12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6克,黄芪10克,当归10克,广皮3克,升麻3克,桔梗3克,苍术5克,晚蚕砂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刘炳凡方<眼睑下垂>

眼睑下垂诊断详述

一、诊断

如系先天性,检查是否:①单纯性上睑下垂(提上睑肌功能减弱或消失);②上睑下垂合并上直肌功能减弱;③上睑下垂合并其他睑部畸形,如内眦赘皮等;④上睑下垂合并(Marcus-Gunn)下颌瞬目联带运动现象。

如系后天性,检查是否:①外伤性合并眼眶或颅脑损伤、或合并颈部交感神经损伤;②疾病性如重症肌无力;③机械性如沙眼性睑板浸润,或眼睑失去支撑力量,如无眼球。疑有重症肌无力时,可作新斯的明试验;疑有交感神经性下垂时,可作羟基苯丙胺试验。

应与下面的症状相鉴别诊断:

1.眼睑松弛眼睑松弛综合征(blepharochalasis syndrome),又称眼睑松解症(dermatolysis palpebrarum)、萎缩性眼睑下垂(ptosis atrophica),是一种少见眼睑疾病,以青少年反复发作性眼睑水肿为特征,有眼睑皮肤变薄,弹性消失,皱纹增多,色泽改变,可并发泪腺脱垂、上睑下垂和睑裂横径缩短等临床表现。1807年Beer首先对本病进行了描述,1896年Fuchs称其为眼睑迟缓症。因该综合征影响眼睑部容貌,是患者要求治疗的主要原因,对其临床表现、发病机制的了解有助于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

2.眼睑外翻眼睑外翻是睑缘离开眼球、向外翻转的反常状态。轻者睑缘于眼球离开,重者暴露睑结膜,甚至眼睑全部外翻。

同时也应该注意鉴别先天性和后天性的。

无特殊预防方式,注意眼部卫生,积极治疗眼部疾病。

二、分类

眼睑下垂分为完全性及部分性、单眼性或双眼性、先天性与后天性、真性与假性等不同类型。双侧眼睑下垂见于先天性上睑下垂、重症肌无力;单侧上睑下垂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白喉、脑脓肿、脑炎、外伤等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

眼睑先天性,就是从生下后眼不睁,属动眼神经上睑提肌分支,或动眼神经核发育不全所致,有遗传性。后天性睑下垂,因动眼神经麻痹,或因沙眼、肿瘤、炎症和外伤睑肥厚、损伤上睑提肌。可累及双眼,也可为单眼,睑遮盖了瞳孔视物困难,病人常耸眉,皱额,仰头形成一种特殊昂视姿态。如自幼发生此症,长期遮住瞳孔,容易成废用性弱视。眼睑下垂是许多疾病的早期症状,若对此症状掉以轻心,任其发展,不仅影响人面部的美观,有的病还会使人致残,甚至死亡。

老年人突然眼皮下垂要警惕糖尿病

糖尿病引起眼睑下垂老年人突然一侧眼睑下垂,发病前常感侧眼眶上区疼痛,有时看东西大多重影,瞳孔大多正常。医生给患者注射新斯的明也无明显改善,而检测血糖增高,这就是糖尿病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的表现信号。

颅内动脉瘤引起眼睑下垂表现为瞳孔散大。若伴有剧烈头痛、呕吐、抽搐、昏迷等,很可能是动脉瘤破裂引起了蛛网膜下腔出血,应立即到大医院神经科抢救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脑干病变引起眼睑下垂患者一侧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另一侧上下肢麻木、无力,这很可能是脑干病变所致。儿童常发于脑干肿瘤,老年人则多发于脑血管病。医院的核磁共振可确诊,确诊后可到神经外科找医生治疗,以免病情扩大造成残疾,甚至危及生命。

重症肌无力引起眼睑下垂这种眼睑下垂临床症状表现为,早晨轻,晚上重,一天之内有较明显的波动性,医生给患者注射新斯明药物30分钟后若有明显好转,则可确诊。确诊后应该积极采用免疫抑制疗法,否则不仅可双睑下垂、眼球固定,还可发展成四肢无力、吞咽困难、甚至呼吸困难等疾病的发生。

相关推荐

眼睑下垂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概述】 正常上眼睑的位置在上方角膜缘下1-2mm,下睑缘与下方角膜缘平行,上下睑缘之间的距离称为睑裂(palpebral fissure),西方人约9mm,东方人约7-8mm。当各种原因造成上睑缘位置低于上方角膜缘下2mm,以致上睑遮盖部分或者全部瞳孔引起视物障碍,称为上睑下垂(ptosis)。 病因 提上睑的肌肉主要是提上睑肌,其他协同肌还有额肌和Müller肌。提上睑肌受动眼神经支配,Müller肌受交感神经支配。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提上睑肌和Müller肌的功能减退或者丧失,都可导致不同程度的上睑下

眼睑下垂是什么病呢

首先,“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的典型症状就是肌肉易疲劳或无力,轻者表现为眼睑下垂、复视(看东西双影)、说话费力、吞咽困难和轻度肢体肌无力等。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和球麻痹(一种严重的神经症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症状晨轻暮重,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肌无力可逐渐发作或迅速发作,可完全恢复或部分恢复。 其次,比较严重的还有颅内动脉瘤。如果你的眼睑下垂是一侧性、突然瞳孔散大,若伴有剧烈头痛、呕吐、抽搐、昏迷等,很可能是动脉瘤破裂引起了蛛网膜下腔出血,应立即到大医院神经科抢救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再次,突然一侧眼睑

先天性上睑下垂该怎么办

上睑下垂的功能不全或丧失,以致上睑呈现部分或全部下垂,轻者遮盖部分瞳孔,严重者瞳孔全部被遮盖,不但有碍美观和影响视力,先天性者还可造成重度弱视。为了克服视力障碍,患者常紧缩额肌,借以提高上睑缘的位置,结果额皮横皱,额纹加深,眉毛高竖。双侧下垂者,因需仰首视物,常形成一种仰头皱额的特殊姿态。 先天性上睑下垂该怎么办 先天性上睑下垂是一种遗传性的上眼睑下垂症状,一般先天性上睑下垂不会并发其他眼部疾病。但是,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种类也是有很多的。 上额骨的皮肤及上额肌因年纪大而下垂松弛,外观看来也很像上睑下垂,不是

治疗眼睑下垂方法有哪些

1、肌源性上睑下垂(30%) 多见于重症肌无力症,常伴有全身随意肌容易疲劳的现象,但亦有单纯出现于眼外肌而长期不向其它肌肉发展的病例,这种睑下垂的特点是休息后好转,连续瞬目时立即加重,早晨轻而下午重,皮下或肌肉注射新斯的明0.3~1.5mg,15~30分钟后,症状暂时缓解。 2、交感神经性上睑下垂(25%) 为肌的功能障碍或因颈交感神经受损所致,如为后者,则同时出现同侧瞳孔缩小,眼球内陷,颜面潮红及无汗等,称为Horner综合征,动眼神经麻痹所致,多为单眼,常合并有动眼神经支配其它眼外肌或眼内肌麻痹。 3

做双眼皮的危害 眼睑下垂

切开双眼皮手术过大或过深,易造成上眼睑提肌断裂,不能有效地发挥功能,造成睁眼不全或睁不开眼睛,上眼睑下垂到约瞳孔水平,形成"术后眼睑下垂症",从而形成双眼皮手术的危害。

宝宝眼睑下垂怎么办

有很多宝宝出生之后,会出现一只眼睛睁不开的现象,不过这种现象等过几天后,可以睁开了,但是很小,很多家长都很着急。专家指出,其实,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为“上睑下垂”,若是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造成孩子弱视,而且手术越早效果越 上睑下垂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为先天性上睑下垂,主要的症状是上睑不能上提,患儿常紧缩额肌,如皱额、耸肩来助提睑, 重者需仰头视物,并且下垂超过瞳孔时,常可造成患眼弱视。若出现上睑下垂,应当尽早手术治疗。根据其发生的严重程度,矫正的时机也有所不同。如为重症先天性上睑下垂,上睑缘遮盖瞳孔1/2以

眼睑下垂辨证治法处方

辨证治法处方 辨证:痰热内蕴,腑气不通,络脉瘀阻。 治法:清热化痰,通腑活血通络。 处方:黄连导痰汤和牵正散加减。黄连6克,法半夏12克,茯苓12克,陈皮6克,枳实10克,胆南星12克,竹茹12克,蝉蜕6克,僵蚕10克,全蝎粉3克(冲服),蜈蚣1条,钩藤30克,酒军6克,蒲公英15克,赤芍15克,地龙6克。6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 左眼睑开合度明显增大,大便通畅,日1~2行,质软,咽喉稍充血,舌红,苔薄黄不腻,脉浮弦。 辨证:腑气已通,痰热已化,风热外袭,肝木偏亢,络脉瘀阻。 治法:清热平肝,活血通络

眼皮下垂是怎么回事?

眼皮下垂,又称上睑下垂,是指提起上眼睑的肌肉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以致上睑部分或完全不能上提,当双眼平视前方时,上眼睑遮盖角膜上缘超过2mm以上。提上睑的肌肉有提上睑肌和Müler氏肌,提上睑肌由动眼神经支配,Müler氏肌受颈交感神经支配,当这二个肌肉的功能不全或丧失时,就会出现上眼皮下垂。上睑下垂轻者可遮盖部分瞳孔,严重者则全部瞳孔被遮盖,不但有碍美观,而且还影响视力,为了克服视力障碍,患者常常要紧缩额肌,皱额耸眉以提高上睑位置,严重时则必须仰头甚至用手指抚起上睑才能视物。 上睑下垂临床表现: 患者属先

阳白的针刺方法 针刺阳白的作用主治

阳白为手足少阳,阳明,少阳,阳维五脉之会,《经穴解》云:“穴在眉上一寸,直瞳子。”该穴具有清头明目,祛风泄热的作用。现代常用于治疗前额痛,眉棱骨痛,目痛,目眩,眼睑瞤动,口眼歪斜,颈项强急,眼睑下垂,迎风流泪,眶上神经痛,眼睑下垂,近视,夜盲症,面神经麻痹等。

上睑下垂的手术时机

1.先天性上睑下垂 先天性上睑下垂又可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其手术时机各不相同。(1)单纯性上睑下垂:根据下垂的严重程度和对视力的影响,选择不同的时间治疗。一般情况下选择3-5岁时手术,重度上睑下垂可在1-2岁手术。(2)伴有眼外肌功能障碍的患者,因先进行斜视矫正后再行上睑下垂矫正手术。(3)上睑下垂综合征:小睑裂的患者,一般主张分次手术,以免影响手术效果。(4) 协同性上睑下垂:macus-gunn综合征有自愈倾向,如上睑下垂不是很严重,则随访观察,到发育成熟后上睑下垂仍存在者,可手术治疗。幼年时表现为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