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腹泻这种病介绍
关于腹泻这种病介绍
腹泻病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是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一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且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呕吐、腹痛,重者可出现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和全身中毒症状。迁延性和慢性腹泻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免疫功能低下、生长发育落后等并发症。
不同病因引起的腹泻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和过程。连续病程在2周以内的腹泻为急性腹泻,病程2周~2月为迁延性腹泻,慢性腹泻的病程为2个月以上。
腹泻病的共同临床表现:
轻型腹泻:常由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起,起病可急可缓,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大便次数增多(3~10次/天),呈黄色或黄绿色,稀薄或带水,有酸味,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和泡沫。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大便镜检可见少量白细胞。
重型腹泻: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常急性起病,也可由轻型逐渐加重而来。腹泻频繁,大便每日十余次至数十次,多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亦可为粘液脓血便,常伴呕吐。有较明显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如脱水、酸中毒、低钾血症、低钙血症等)和全身中毒症状(包括烦躁、精神萎靡、嗜睡、面色苍白、高热或体温不升、昏迷、休克等)。
腹泻肛门痛的原因介绍
1.肛裂: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原因,很多人在拉肚子的时候,肛门受到粪便的刺激,发生溃疡和裂口的状况。痛感如刀割一般,并可伴有灼烧感,过程会持续几分钟,而且疼痛是周期性发作的。患者除疼痛灼烧感外,还会出现便血、便秘等情况,十分痛苦。
2.血栓性外痔:患者在排便时感觉有异物,这是由血栓引起的,若血栓较大,还会引起剧烈的疼痛。症见肛门周围的经脉血管破损,在肛门外皮下会出现青紫色圆形的硬节。
3.肛管皮肤擦伤:此种状况的病因较为特殊,如患者曾往肛门内插入异物、进行过同性恋的肛交等都会引起肛管皮肤受损,从而导致排便时强烈的疼痛。
4.直肠癌:直肠癌的早期会引起腹泻,但是此时是不会感到肛门疼痛的,至直肠癌中期时,肿块增大甚至破损后,就会发生肛门隐隐作痛,血便脓便等症状。
5.肛旁脓肿:发病初期肛门只是感觉到胀痛,脓肿形成之后疼痛感剧增。肛旁脓肿的情况有很多种,如直肠喉脓肿和结核性脓肿等。除了排便时肛门疼痛外,还有发热、寒战等病状出现。
6.外痔水肿:症见肛门边缘形成光滑、硬质的肿块,排便时感觉肛门坠胀和灼痛,若患者曾进行相关手术或排便过于用力可能患上此症。
7.肛门异物损伤:发病原因为患者曾吞咽鱼刺或骨片,异物残留于体内,导致肛管直肠损伤,如果异物在体内逗留时间过长,可能会引起局部感染。
广告导致拉肚子肛门疼的可能还有很多种,若患者痛感剧烈,建议最好到医院就诊。
腹泻的介绍
腹泻(diarrhea)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可因多种疾病而引起。正常人每天排便1次,排出粪便的量约200~400g。也有少数人每天虽排便2~3次,但粪便性状正常,则不能称为腹泻。腹泻一般是指每天大便次数增加或排便次数频繁,粪便稀薄或含有黏液脓血,或者还含有不消化的食物及其他病理性内容物。一般将腹泻分为急性腹泻与慢性腹泻两类,前者是指腹泻呈急性发病,历时短暂,病程在2~3周之内。而后者一般是指腹泻超过2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
轮状病毒性腹泻治疗 疗法介绍
轻症病人可以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盐液ORS),脱水严重者要给予静脉补液。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培菲康)、酪酸菌(米雅BM)等可以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腹泻症状。小儿可用米雅利桑爱儿A冲服。而思密达具有保护肠粘膜和吸附病毒的作用,成人和小儿均可适用。
婴儿腹泻症状介绍
在我们生活中,婴儿腹泻一般被分为轻型与重型之分。那轻型的时候有什么症状表现呢?重型的时候又有什么症状表现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1)轻型
起病可缓可急,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大便次数增多(3~10次/天)及性状改变;无脱水机全身酸中毒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常有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起。在佝偻病或营养不良患儿,腹泻虽轻,但常迁延,可继发其他疾病。患儿可表现为无力、苍白、食欲低下。大便镜检可见少量白细胞。
(2)重型
常急性起病,也可由轻型逐渐加重、转变而来,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中毒症状(发热、烦躁、精神萎靡、嗜睡甚至昏迷、休克)。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
1)胃肠道症状
患儿常常会出现呕吐的症状,而且呕吐严重者还会呕吐出咖啡色液体,而且也导致患儿食欲下降、腹泻频繁的情况,甚至有一些婴儿会出现血便的情况。
2)脱水
由于吐泻丢失液体和摄入量不足,使液体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量减少,导致不同程度脱水(见表1),由于腹泻患儿丧失的水分和电解质的比例不同,可造成等渗、低渗或高渗性脱水(见表2),以前两者多见。
3)代谢性酸中毒
一般与脱水程度平行。轻者无明显表现,重者可有面色灰白、口唇樱红、呼吸深快、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甚至昏迷。根据血C02CP分为轻度(18~13mmol/L)、中度(13~9mmol/L)、重度(<9mmol/L)。
4)低钾血症
多见于急性腹泻脱水部分纠正后,或慢性腹泻和营养不良伴腹泻者。临床表现为精神萎靡,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腹胀、肠鸣音减弱,心率加快、心音低钝;血清钾<3.5mmo1/L;心电图示T波增宽、低平、倒置,出现U波及心律失常。
5)低钙血症和低镁血症
活动性佝偻病患儿脱水酸中毒纠正后出现惊厥,应考虑低钙的可能,当用钙剂无效时,应考虑低镁的可能。血镁正常值为0.74~0.99mmol/L(1.8~2.4mg/dl),<0.58mmol/L(1.4mg/dl)可出现惊厥或手足搐搦。
介绍一些小儿腹泻的检查诊断
1、粪便常规检查:大便显微镜检查,注意有无脓细胞、白细胞、红细胞与吞噬细胞,还应注意有无虫卵、寄生虫、真菌孢子和菌丝。有时需反复几次才有意义,有助于腹泻病的病因和病原学诊断。
2、大便培养:对确定引起腹泻的病原体有重要意义。1次粪便培养阳性率较低,需多做几次,新鲜标本立即培养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3、大便乳胶凝集试验:对某些病毒性肠炎有诊断价值,如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等。有较好敏感性和特异性,对空肠弯曲菌肠炎的诊断有帮助。
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轮状病毒有高度敏感性、特异性。有助于轮状病毒肠炎和其他病毒性肠炎诊断。
5、聚丙烯酰凝胶(PAGE)电泳试验:此法可检测出轮状病毒亚群及不同电泳型,有助于轮状病毒分类和研究。
6、粪便还原糖检查:双糖消化吸收不良时,粪便还原糖呈阳性,pH值<6.0。还原糖检查可用改良班氏试剂或Clinitest试纸比色。继发性双糖酶缺乏远较原发性多见,原发性者以蔗糖-异麦芽糖酶缺乏最常见。
7、粪便电镜检查:对某些病毒性肠炎有诊断价值。如轮状病毒性肠炎、诺沃克病毒性肠炎等。
8、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病毒性肠炎白细胞总数一般不增高。细菌性肠炎白细胞总数可增高或不增高,半数以上的患儿有杆状核增高,杆状核大于10%,有助于细菌感染的诊断。
9、血培养:对细菌性痢疾、大肠埃希杆菌和沙门菌等细菌性肠炎有诊断意义,血液细菌培养阳性者有助于诊断。
10、血生化检查:对腹泻较重的患儿,应及时检查血pH、二氧化碳结合力、碳酸氢根、血钠、血钾、血氯、血渗透压,对于诊断及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11、其他:对迁延性和慢性腹泻者,必要时作乳糖、蔗糖或葡萄糖耐量试验,呼气氢试验(一种定量非侵入性测定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的方法,有条件可以应用),也可作纤维结肠镜检查;低钾血症者应做心电图检查;病程迁延者,营养障碍者及感染中毒症状重者,应做X线、B超检查。
介绍腹泻检查的标准
发病者常有不洁饮食(水)和(或)与腹泻病人、病原携带者、腹泻动物、带菌动物接触史,或有流行地区居住或旅行史;需排除致泻性的过敏原、化学药品暴露史及症状性、器官功能失调等非感染性腹泻病史。食(水)源性感染常为集体发病并有共进可疑食物(水)史;某些沙门菌(如鼠伤寒沙门菌)、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A组轮状病毒和柯萨奇病毒感染可在婴儿群体中引起暴发流行。
1.每日大便次数≥3次,粪便性状异常,可为稀便、水样便,黏液便、脓血便或血便,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食欲不振及全身不适。病情严重者,常并发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休克等,甚至危及生命。
2.已排除由血清群和血清群霍乱弧菌、志贺菌届、溶组织内阿米巴及伤寒沙门菌以及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所致的腹泻。实验室检查粪便常规检查实验室检查粪便常规检查粪便有性状改变,常为黏液便、脓血便或血便、稀便、水样便。
3.从粪便、呕吐物、血等标本中检出血清群和血清群霍乱弧菌、志贺菌属、溶组织内阿米巴、伤寒沙门菌以及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原体,或特异性抗原、特异性核酸片段检测阳性。
4.从粪便、呕吐物、血等标本中检出病原体,或特异性抗原、特异性核酸片段检测阳性。
总之无论任何疾病只有详细检查,才能正确的做出正确的诊断,最后才能做出正确的治疗。
腹泻有食疗的方法吗?求介绍
腹泻,有急性和慢性两种,可见于多种疾病。急性腹泻可见于急性胃肠炎、急性菌痢,慢性腹泻可见于慢性肠炎、慢性结扬炎、慢性痢疾等疾病。
1、 急性肠炎、痢疾引起的腹汛可用大蒜头5个, 煮熟,每天3次。有抗茵、消炎的作用。
2、慢性腹泻思者,必须少食油腻、渣多及辛辣刺激性食物,还可用食疗方:
①谁山药30克,煮成初状;鸡蛋s个,煮瓶去蛋白,将蛋黄捣烂,加入山药掘中调服.每天1次。
功效:健脾止泻,可用于慢性腹泻脾胃虚弱者,出现的大便糖稀,大便次数增多,腹胀、神疲乏力等症。
②白术120克,干姜6 0克,红枣(去核)250克,一起研末,制成饼,蒸熟,空腹当点心吃。
功效:该方能温中健牌,祛湿止泻,适用于慢性腹泻脾胃虚寒者,出现的腹部冷痛,喜温喜按,大使糖稀等症。
②猪腰子1对,洗净,切块划细花,加入补骨脂10克,水适量,文火煮1时后,加少量盐调味,分2次食用.隔天1次,连吃半月.
本方能温肾涩肠止泻,适用于慢性腹泻脾肾虚寒者,常见于黎明之时,肠鸣腹痛,随即腹泻,泻后腹痛缓解,伴有腰酸腿软、手脚冰凉等症。
不同原因、不同症状的腹泻要采用不同的食疗方法,希望上面的食疗方法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