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临产时不能有的心理有哪些
产妇临产时不能有的心理有哪些
分娩虽是生理现象,但分娩对于产妇确实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分娩应激既可以产生生理上的应激,也可以产生精神心理上的应激。产妇精神心理因素能够影响机体内部的平衡、适应力和健康。产科医生必须认识到影响分娩的因素除了产力、产道、胎儿之外,还有产妇精神心理因素。
相当数量的初产妇从亲友处听到有关分娩时的负面诉说,害怕和恐惧分娩,怕疼痛、怕出血、怕发生难产、怕胎儿性别不理想、怕胎儿有畸形、怕有生命危险,致使临产后情绪紧张,常常处于焦虑、不安和恐惧的精神心理状态。现已证实,产妇的这种情绪改变会使机体产生一系列变化,如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肺内气体交换不足,致使子宫缺氧收缩乏力、宫口扩张缓慢、胎先露部下降受阻,产程延长,产妇体力消耗过多,同时也促使产妇神经内分泌发生变化,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儿茶酚胺,血压升高,导致胎儿缺血缺氧,出现胎儿窘迫。
待产室的陌生和孤独环境,产房频繁叫嚷的噪音,加之产妇自身的恐惧以及宫缩逐渐变频和增强,均能减少子宫胎盘血流量,极易发生胎儿窘迫。在分娩过程中,产科医生和助产士应该耐心安慰产妇,讲解分娩是生理过程,尽可能消除产妇不应有的焦虑和恐惧心情,告知掌握分娩时必要的呼吸技术和躯体放松的技术,开展家庭式产房,允许丈夫、家人或有经验的人员陪伴分娩(Doula制度),以精神上的鼓励、心理上的安慰、体力上的支持,使产妇消除恐惧、焦虑情绪,精神状态良好,体力充沛,以便顺利渡过分娩全过程。陪伴分娩能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科干预率,缩短产程,减少围生儿病率及产科病率等,使顺产率提高。可见精神心理因素至关重要。
在临产前要注意什么
一忌怕
孕妇对分娩有程度不同的恐惧心理。这种不良的心理不仅会影响孕妇临产前的饮食和睡眠,而且还会妨碍全身的应激能力,使身体不能很快地进入待产的“最佳状态”。事实上,在现代医疗条件下,只要进行产前检查,分娩的安全性非常高。
二忌急
有些孕妇没到预产期就焦急地盼望能早日分娩,到了预产期更是终日寝食不安。她们不懂得预产期有一个活动范围,提前10天或拖后10天左右都是正常现象。
三忌粗心
一些孕妇大大咧咧,到了妊娠末期仍不在意。结果临产时常常由于准备不充分,而弄得手忙脚乱,这样很容易出差错。
四忌累
是指身体或精神上的过度劳累。到了妊娠期,活动应该适当减少,工作强度亦应适当减低,特别是要注意休息好,睡眠充足。
五忌懒
有些妇女怀孕早期担心流产,怀孕晚期害怕早产,整个孕期都不敢活动。有些孕妇则是因为懒惰而不愿意多活动。实际上,孕期活动量过少的产妇,更容易出现分娩困难。所以,孕妇在妊娠末期不宜生活得过于懒惰,也不宜长时间地卧床休息。
六忌忧
调查表明,孕妇在生活、工作上遇到较大的困扰,或者是发生了意外的不幸事件,都可使孕妇产前精神不振、忧愁、苦闷。这种消极的情绪可以影响顺利分娩。有些丈夫或公婆强烈盼望生育男孩,给产妇造成了无形的压力,也是出现难产的重要诱因之一。
七忌孤独
一般情况下,孕妇临产前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紧张心理,此时她们非常希望能有来自他人尤其是丈夫的鼓励和支持。所以,作为丈夫,在妻子临产前应该尽可能拿出较多的时间陪伴妻子,亲自照顾她的饮食起居,使她感到你在和她一起迎接着考验。这是丈夫对于妻子生产的最好帮助。
八忌饥饿
产妇分娩时消耗体力很大。因此产妇临产前一定要吃饱、吃好。此时家属应想办法让产妇多吃些营养丰富又易于消化的食物,切忌什么东西都不吃就进产房。
九忌远行
一般在接近预产期的前半个月后就不宜再远行了,尤其是不宜乘车、船远行。因为旅途中各种条件都受到限制,一旦分娩出现难产是很危险的事情,可能危及母子安全。
十忌滥用药物
分娩是正常的生理活动,一般不需要用药,也没有能使产妇腹痛减轻的药物。因此,产妇及亲属万不可自行其是,滥用药物,更不可随便注射催产剂,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先兆临产和正式临产有何区别
孕妇临盆前都会有一定的先兆,只要能够正确作出判断,就不会因为懵懂无知而酿成危机。正常情况下,大多数孕妇在预产期前后两周内会自动临产,发动分娩。在正式临产之前,常会出现一些临产的征象,称为先兆临产。先兆临产的出现时间因人而异,可以是几天或几周,其表现也可能因曾有阴道分娩史等情况而有所不同。因为先兆临产的表现与正式临产初期的表现不容易分清,因而许多缺乏经验的孕妇在先兆临产时就不断往医院跑,少数特别紧张的甚至提前住进医院待产,但在医院里的所见所闻反而加重了她们的心理负担,最后反而可能导致难产。另一方面,也有少数孕妇临产后没能及时住进医院,以致在家中或前往医院的途中就分娩了。因此,孕妇最好懂得先兆临产和正式临产的区别。
首先,二者的宫缩性质不同。先兆临产的宫缩为假宫缩,也就是在宫缩的同时子宫口并没有开张。孕妇通常只表现为不规律的腹部发硬,轻微疼痛,持续时间很短,且多在夜间明显,白天消失或减少。注射镇静剂后,假宫缩即可消失;但正式临产的宫缩,用药后不但不会停止,有时反而增强。其次,阴道排出少量血性分泌物并不是临产,这种情况叫见红,是先兆临产的另一个比较可靠的表现。一般地,见红后2~3天内即会正式临产。最后,正式临产前1~2周,孕妇还有一种轻松的感觉,这是因为胎头下降进入骨盆腔,使子宫底高度有所下降的缘故(但这种感觉在经产妇不太明显)。
经过短时间的先兆临产,孕妇即进入正式临产。此时,孕妇会感到腹痛变得频密,不但腹痛加强且有规律,大约3~5分钟一次,每次持续30~40秒钟。这时到医院检查,可发现子宫口开始扩大。从临产到子宫口完全开全(约10厘米),在初产妇需要10~12小时,经产妇也要6~7小时。在宫口开全以后,由于胎头已下降至盆底,压迫直肠,产妇此时会感到很强的便意,在宫缩时会自然地屏气,像解大便一样向下用力,协助子宫的收缩力推动胎儿娩出。此后,初产妇经过1~2小时,经产妇经1小时内,胎儿即可娩出。
因此,孕妇适宜的入院待产时间,应该在正式临产前夕,即宫缩开始变得有规律,大约5~6分钟一次宫缩的时候(经产妇产程较短,可适当提早入院)。另外,临产以后,如果宫缩时有便意,要立即躺上床并通知医生,千万不要上厕所,以免婴儿娩进厕盆。
临产前妈妈要做好哪些充足的准备
(1)孕妇临产前应在思想上做好准备。分娩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生理过程,多数产妇都能顺利完成分娩过程,只有少粉人会发生难产的现象。现代临床医学经验总结认为,孕妇的精神状态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产程的进展。如紧张、焦虑和恐惧等不良的情绪会使子宫收缩不协调或子宫颈口迟迟不扩张,由此延长产程。不良的心理状态,不仅会影响孕妇临产的衣食住行,还会妨碍全身应激能力,使身体不能很快地进入待产的“最佳状态”,因而会影响正常分娩。针对这种现象,应加强临产孕妇,尤其是高危临产孕妇的心理护理工作。所以,在临产之前,孕妇对分娩的过程和影响顺利分娩的各种因素应有一定的认识,在心理上和思想上都做好充分的准备,尤其是经过产前检查未发现什么毛病的孕妇,更应该树立自然分娩的信心。一方面孕妇应保持心情舒畅,高高兴兴地迎接分娩日子的到来,可通过欣赏一些优美的音乐,观赏一些美丽的风景画,观看一些可爱的东西,尽量使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排除一切精神干扰;另一方面临产孕妇应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坦然地面对分娩的考验。
(2)孕妇在临产前应该做好身体卫生。临近分娩的日子,孕妇身体也在逐天地发生变化,出现怕热、出汗多等现象,有些孕妇在临产前会出现血液或羊水污染的情况。为了预防交叉感染,保持身体的清洁,孕妇应坚持做到每天洗澡,必须采用淋浴,不可用浴盆方式洗澡,以防感染真菌、滴虫或其他致病菌。此外,勤换洗衣服、保持全身卫生,尤其是保持外阴清洁。
(3)孕妇在临产前预先准备卫生用品。一方面在临产前孕妇可能会出现见红、破水等情况;另一方面产后也会有恶露。因此,在临产之前应预先准备几包消毒的卫生纸和一定数量的消毒草纸垫床,以避免发生手脚忙乱的情况。
(4)孕妇临产前应广泛阅读产科方面书籍。不少孕妇由于缺乏分娩方面的生理知识,对分娩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为了迎接分娩,临产孕妇应认真阅读孕妇课程及产前、产后等方面的科普读物。此外,还可主动地向产科医生了解有关分娩的知识,做到心中有数。通过这些方式可进一步提高临产孕妇的思想认识,消除那些对分娩不利的恐惧心理,科学地掌握分娩时的一些技巧,以此鼓励自己,建立顺产的自信心,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体力应付分娩时的消耗,从而确保分娩顺利进行。
(5)孕妇在临产前不要独自外出。越是临近分娩的日子,孕妇应越加小心,为了提高产力,除了保证充足的营养外,还应放松心情,注意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避免劳累。此外,临产的孕妇不宜独自外出,在外出时最好由家人陪伴,尤其应避免长时间独自外出,以防突然临产。
(6)孕妇在临产前及及早准备好入院所需证件。临近分娩时,孕妇应及早准备好入院所需证件,如身份证、准生证、本人日常病历、孕期保健手册、献血证等证件。这样可以避免临产时延误时间,确保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7)孕妇在临产前应进行适度的活动。临近分娩的日子里,孕妇应进行适度的活动,一方面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进一步增强肌肉和韧带的弹性和柔软性,为分娩作准备;另一方面有助于消化,为分娩宫缩提供能源,有利于产程的进展。
(8)孕妇在临产前必须吃饱喝足。生产时,孕妇的子宫和腹肌的收缩运动需要食物供给热能,会出汗、消耗体液,需要供给充足的水分……因此,在分娩前几天,孕妇一定要吃好、休息好,养精蓄锐。在临产前,孕妇宜选择食用猪肉、白面、大米、红糖、禽肉、鸡蛋,以及含糖较多的水果,如西瓜、蜜桃、梨、荔枝等食物,有利于孕妇分娩。
怀孕早期吃什么好 最佳分娩食品
产妇分娩时需要足够的产力,而产力来源于食物,这时巧克力就在各种食物中脱颖而出了,美国产科医生称它为最佳分娩食品。巧克力营养丰富,热量多,100克巧克力含糖50克,且能在短时间内被人体吸收,并迅速转化成热能。巧克力的消化吸收速度为鸡蛋的5倍,对于急需热量的产妇来讲,巧克力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故产妇临产时吃几块巧克力,可望缩短产程,顺利分娩。
产妇临产的饮食安排
妇女妊娠分娩是一种再也自然不过的生理现象了,然而大多数情况下,当我们一看见孕妇有腹痛等分娩的先兆,就着急得不得了,往往在没有为孕妇准备好吃的,也没有为孕妇准备好用的之前,就匆忙地把孕妇送进了医院。产妇临产的饮食安排 初产妇从有规律性宫缩开始到宫口开全,大约需要12小时。
如果您是初产妇,无高危妊娠因素,准备自然分娩,可准备易消化吸收、少渣、可口味鲜的食物,如面条鸡蛋汤、面条排骨汤、牛奶、酸奶、巧克力等食物,让产妇吃饱吃好,为分娩准备足够的能量。否则吃不好睡不好,紧张焦虑,容易导致产妇疲劳,将可能引起宫缩乏力、难产、产后出血等危险情况。 临产时饮食要注意什么? 临产时,由于宫缩阵痛,有的产妇不够安静,而且又不吃东西,甚至连水也不喝,这是不好的。
临产相当于一次重体力劳动,产妇必须有足够的能量供给,才能有良好的子宫收缩力,宫颈口开全才有体力把孩子排出。不好好进食、饮水就会造成脱水引起全身循环血容量不足,当然供给胎盘的血量会减少,引起胎儿在宫内缺氧。 因此临产时产妇应进食高能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巧克力糖及自己喜欢的饭菜,如果实在因宫缩太紧,很不舒服不能进食时,也可通过输入葡萄糖、维生素来补充能量。
尤其在炎热的夏天,临产时出汗多,再不好好进食、喝水更容易引起脱水的情况的发生,为了孩子及产妇自己的健康临产时注意饮食是很必要的。 临产开始的标志 所谓临产,即分娩开始,正常初产妇预计在14~18小时内,经产妇在10小时左右宫口开全分娩。
临产的主要标志是子宫出现阵缩,所谓阵缩有以下特点: 规律的子宫收缩:两次子宫收缩间隔10分钟左右,持续至少30秒并有一定的强度,子宫收缩时手压腹部无凹陷。 子宫收缩使子宫颈管消失,子宫颈口逐渐扩张开:随子宫收缩的强度,胎儿头也下降。 子宫收缩有进展:在规律的子宫收缩开始后,子宫收缩间隔时间变短,持续时间延长,但在1分钟内。初产妇有以上的临床表现应立即入院准备分娩。
孕妇需要提前住院待产吗
经过产前检查,如发现孕妇有下列情况,应按医生建议提前入院待产,以防发生意外:
(1)孕妇患有内科疾病如心脏病、肺结核、高血压、重度贫血等,应提前住院,由医生周密监护,及时掌握病情,进行处理。
(2)经医生检查确定骨盆及软产道有明显异常,不能经阴道分娩者,应适时入院进行剖宫产。
(3)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或突然出现头痛、眼花、恶心呕吐、胸闷或抽搐者,应立即住院,以控制病情,避免恶化,待病情稳定后适时分娩。
(4)胎位不正,如臀位、横位,多胎妊娠,需随时做好剖宫产准备。
(5)对经产妇有急产史者,应提前入院,以防再次出现急产。
(6)有前置胎盘、过期妊娠者等,应提前入院待产,加强监护。
总之,对于有并发症的孕妇,医生会根据病情决定其入院的时间,孕妇及其亲属应积极配合,不可自作主张,以防意外发生。
孕妇临产时需注意什么(1)不少孕妇由于缺乏常识,对分娩有程度不同的恐惧心理。不良的心理,不仅会影响孕妇临产前的饮食和睡眠,而且还会妨碍全身的应激能力,使身体不能很快地进入待产的“最佳状态”,因而影口向正常分娩。事实上,在现代医疗条件下,只要进行产前检查,分娩的安全性几乎是百分之百。
(2)产妇分娩时消耗很大的体力。因此产妇临产前一定要吃饱、吃好。此时家属应想办法让产妇多吃些营养丰富又易于消化的食物,切忌什么东西都不吃就进产房。
(3)忌身体或精神上的过度劳累。到了妊娠期,活动应该适当减少,工作强度亦应适当减低,特别是要注意休息好,睡眠充足。只有这样才能养精蓄锐,使分娩时精力充沛。
(4)调查表明,孕妇在生活、工作上遇到较大的困扰,或者是发生了不幸的意外,都可使孕妇产前精神不振、忧愁、苦闷。这种消极的情绪可以影响分娩。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有些丈夫或公婆,强烈盼望孕妇生育男孩,给孕妇在心理上造成了无形的压力,也是出现难产的重要诱因之一。
预产期将近时的十项禁忌
一忌怕:孕妇对分娩有程度不同的恐惧心理。这种不良的心理不仅会影响孕妇临产前的饮食和睡眠,而且还会妨碍全身的应激能力,使身体不能很快地进入待产的“最佳状态”。事实上,在现代医疗条件下,只要进行产前检查,分娩的安全性非常高。
二忌急:有些孕妇没到预产期就焦急地盼望能早日分娩,到了预产期更是终日寝食不安。她们不懂得预产期有一个活动范围,提前10天或拖后10天左右都是正常现象。
三忌粗心:一些孕妇大大咧咧,到了妊娠末期仍不在意。结果临产时常常由于准备不充分,而弄得手忙脚乱,这样很容易出差错。
四忌累:是指身体或精神上的过度劳累。到了妊娠期,活动应该适当减少,工作强度亦应适当减低,特别是要注意休息好,睡眠充足。
五忌懒:有些妇女怀孕早期担心流产,怀孕晚期害怕早产,整个孕期都不敢活动。有些孕妇则是因为懒惰而不愿意多活动。实际上,孕期活动量过少的产妇,更容易出现分娩困难。所以,孕妇在妊娠末期不宜生活得过于懒惰,也不宜长时间地卧床休息。
六忌忧:调查表明,孕妇在生活、工作上遇到较大的困扰,或者是发生了意外的不幸事件,都可使孕妇产前精神不振、忧愁、苦闷。这种消极的情绪可以影响顺利分娩。有些丈夫或公婆强烈盼望生育男孩,给产妇造成了无形的压力,也是出现难产的重要诱因之一。
七忌孤独:一般情况下,孕妇临产前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紧张心理,此时她们非常希望能有来自他人尤其是丈夫的鼓励和支持。所以,作为丈夫,在妻子临产前应该尽可能拿出较多的时间陪伴妻子,亲自照顾她的饮食起居,使她感到你在和她一起迎接着考验。这是丈夫对于妻子生产的最好帮助。
八忌饥饿:产妇分娩时消耗体力很大。因此产妇临产前一定要吃饱、吃好。此时家属应想办法让产妇多吃些营养丰富又易于消化的食物,切忌什么东西都不吃就进产房。
九忌远行:一般在接近预产期的前半个月后就不宜再远行了,尤其是不宜乘车、船远行。因为旅途中各种条件都受到限制,一旦分娩出现难产是很危险的事情,可能危及母子安全。
十忌滥用药物:分娩是正常的生理活动,一般不需要用药,也没有能使产妇腹痛减轻的药物。因此,产妇及亲属万不可自行其是,滥用药物,更不可随便注射催产剂,以免造成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