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肺阳虚与肺气虚
如何辨别肺阳虚与肺气虚
肺阳虚与肺气虚如何区分
肺气虚,病证名。又称肺气不足。即肺的生理功能减弱。多由寒温不适,久咳伤气,悲伤不已,劳逸不当所致。症见咳喘无力,气短,动则益甚,痰液清稀,声音低怯,神疲体倦,面色晄白,畏风自汗,舌淡苔白,脉虚。治宜补益肺气。《灵枢本神》:“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
专家认为,肺阳虚是从肺气虚发展而来的,而当肺气虚发展成肺阳虚之后,前述症状更加严重,且有背寒怕冷,反复感冒等阳虚表现。如肺气虚与脾虚或肾虚同时存在,可出现浮肿,小便不利。
肺气虚如何治疗
(1)对本脏虚损、肺气不足。症见气短喘促,或咳嗽,声音低微,神疲乏力,血压偏低,面色淡白或自汗,舌淡苔白、脉虚无力者,当补益肺气。
宜用保元汤加五味子:人参9克、黄芪15克、生姜3克、五味子6克、炙甘草3克,加水煎煮,取汁,一日分2~3次服;或用开水浸泡,代茶饮。
也可用人参胡桃汤加五味子:人参9克、胡桃仁30克、生姜3克、五味子6克,加水煎煮取汁,一日分2—3次服。
(2)对易患风寒感冒,症见鼻塞、头昏头痛、恶风寒、疲倦乏力、舌苔薄白、脉浮无力者。
宜用玉屏风散加紫苏:黄芪15克、白术15克、防风12克、生姜6克、紫苏10克。加水煎煮取汁,1日分3次服。未患感冒,当益肺气固表,宜用玉屏风散(前方去紫苏)煎汤口服,1日2次。
或用玉屏风丸1次6克(或冲剂),1日2次。也可用北芪片1次4片,1日2次;或用人参北芪片,1次4片,1日2次。
(3)对虚寒性慢性鼻窦炎,症见头昏、恶寒、自汗等。当以补肺气为主,兼以通窍、解毒。宜用鼻通宁滴剂(含辛荑、苍耳子)滴鼻,1次1~2滴,1日2~3次。或用鼻通丸(含辛荑、不食草、白芷、薄荷、黄芩、甘草),1次1丸,1日2次。均加服北芪片。
(4)对肺气阴两虚兼肾阴不足,症见阴虚内热、舌红口干、干咳少痰、手足心发热、失眠盗汗、梦遗失精、大便干燥等症状。
治疗宜用补阴煎加减:生地15克、麦冬10克、天冬10克、北沙参10克、地骨皮10克、女贞子15克、天花粉6克、甘草3克。本方有滋肾润肺、清虚热止干咳的作用。
(5)对肺气虚兼肾阳不足,症见形寒而畏冷、清涕不收、小便频数、余沥不禁者。可补气温肾。
宜用保元汤:人参9克、黄芪15克、肉桂6克、生姜3克、炙甘草3克。加水煎煮取汁,口服1日2—3次。
从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肺阳虚是从肺气虚发展过来的,也可以说肺阳虚是肺气虚的恶化,所以朋友们对于肺阳虚可不能轻视了,如果你发现身体的不舒服加重了,那一定要好好治疗,这样才能保证拥有一个良好的身体。
阳虚脸色会是什么颜色
脸色通常比较黯淡。
阳虚指的是人体内阳气不足从而导致机能衰弱、代谢减退、机能反应低下的一种病理现象,一般来说可以将阳虚分为心阳虚、肝阳虚、脾阳虚、肾阳虚、肺阳虚等。
对于阳虚的患者来说,其脸色一般都比较黯淡,通常是脸色苍白、脸色苍黄或者是脸色暗黑,另外还会伴随着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腰膝酸软、小腹冷痛、手足冰凉、舌淡苔白等特征。
气虚和阴虚的区别 肺气虚
肺主气,司呼吸,当出现肺气虚时,会出现咳嗽气短、胸闷声怯等不适症状。
儿童哮喘的治疗
儿童哮喘的治疗,总的来讲发作期要平喘,要改善他的呼吸,平喘。缓解期主要是扶正,增强他的抵抗力,增强体质,比如说肺气虚,那我补肺气,肾气虚补肾气,脾气虚,脾虚我们就补脾,也根据实际情况肺阴虚,脾阳虚,肾阴虚,肾阳虚根据这些实际情况辨证用药。
儿童哮喘的发作期治疗:哮喘这个病发作起来很急,小儿发作以后我建议家长及时就医,就医时如果是轻型的,用一点点药很快能够平喘了,比如做雾化,高压泵雾化,适用于小孩。用了以后大概10分钟就能够下地。如果哮喘发作的比较严重,也是我们讲的西医讲的哮喘持续状态很严重的情况下,24小时症状都不能控制的话,情况比较严重,像这样的中度和重度的哮喘的患儿,需要送到医院,在医生和护士的帮助治疗下,尽快的缓解症状,解决哮喘。
中医对于儿童哮喘发作期的治疗,除了雾化治疗外,还会使用中药辨证施治。中医对哮喘进行辨证,发作期,重点辨寒热,辨他是寒性哮喘还是热性哮喘。如果是寒性哮喘,胃寒怕冷或者是流清鼻涕,打喷嚏,咳喘,舌苔是白的,脉是浮紧的,那我们就采取温肺散寒,止咳平喘的治疗方法。方药就是化痰的,主要是用一些宣肺化痰平喘的药物。常用药物有射干麻黄汤、麻杏石甘汤、小青龙汤等。这些方剂大概了解即可,具体要抓药还是要咨询专业的儿科医生,开具处方。
热性哮喘的临床表现是面红耳赤、发热、咳喘、有黄痰、舌苔黄的,或者厚,脉是浮紧的,我们治疗的方法是清肺行气,止咳平喘,化痰平喘。常用的方剂有定喘汤,定喘汤加减,根据个体的情况用药,同样还是要具体抓方抓药还是要医生开具处方。
儿童哮喘的缓解期治疗:哮喘缓解期它的病因病机病位主要是在肺脾肾三脏,根据这三脏的气虚、阴虚、阳虚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比如说气虚的话,肺气虚这一型它表现为面色无华、乏力、出汗、咳嗽、舌苔薄白、脉缓,中医治疗可以补肺益气,常常用人参五味子汤,如果出汗还可以加玉屏风散,或者是用六君子汤加减也可以,补肺益气。如果是脾肺虚,这种情况除了肺气虚以外,还兼有脾虚,脾虚就是吃饭不好、面色无华、出汗、疲劳、舌苔薄白、脉是缓的,我们在临床上可以用参苓白术散,或者是六君子汤,叫做排毒生津治疗方法,辨证如果是肾虚,我们就分肾阳虚和肾阴虚,如果是肺肾阳虚的话,它既有肺气虚的临床表现,也有肾阳虚的表现,肾阳虚表现怕冷,怕冷、乏力、面色无华,也有盗汗、出汗的情况,我们可以在临床上采取补益肾气的方法,可以用金贵肾气丸加味治疗,
脾肾阴虚的情况有脾虚的表现,表现为吃饭挑食,食欲不振 ,肾阴虚的情况有四肢灼热,就是手心脚心发热有盗汗,有面部颧骨这一块发热发红,这是阴虚的情况,这个舌苔舌红少苔,在治疗上我们就是补益肺肾阴气,方药可以用麦味地黄丸 ,五子衍宗丸加减,也可以用六味地黄丸加味进行治疗,这是肺肾阴虚的情况。以上就是肺脾肾三脏不同证型的辨证用药。
总结中医儿科治疗哮喘,就是先辨证,根据临床表现,如果属于寒性哮喘,治疗急性发作期的我们辨证治疗,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散寒宣肺止咳平喘的方法;如果是热性哮喘,就需要清热宣肺止咳平喘。缓解期的辨三脏,就是肺脾肾三脏的气虚阴虚血虚阳虚,根据这些实际辨证情况进行用药。
肺气不足有哪些临床表现
肺气虚证的临床表现为咳喘气短,声音低怯,自汗畏风,易感外邪,气短乏力,面白神疲,舌淡苔白,脉弱等。由于肺主诸气而司呼吸与声音,有输布精微至全身,通调水道的作用。因而病理上,肺气不足,一则胸中宗气亏少,呼吸失司;二则卫气不足,卫外不固,易被外邪所袭;三是肺气虚少不能通调水道,布散精气而致水液失调,脏腑周身失养。所以肺气虚的辨证要点大致有以下几方面:①咳嗽声低无力,喘息短气,声怯懒言,痰多清稀。②面色不荣,畏寒自汗,疲乏无力,易患外感,或脾气虚导致大肠传送无力而致便秘,虽有便意而大便难下伴汗出气短。③除上述肺经症状与全身表现外,多见舌质淡,苔薄白,脉虚或细弱。
肺气虚说话语声低怯,气息轻浅。更不用说胸腔共鸣和腹式呼吸了。所以我们说,语声低怯,气息轻浅,这是肺。另外,因为肺气虚的话,肺主皮毛,相对来说它也容易引起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差。所以它可以表现为动态特别怕冷,夏天特别怕热。动态容易冻寒,夏天容易中暑,伤暑。肺气虚又可发展为肺阳虚,前述症状更加严重,且有背寒怕冷,反复感冒等阳虚表现。如肺气虚与脾虚或肾虚同时存在,可出现浮肿,小便不利。
慢性肾炎分几种
根据1986年第二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的辨证分型方案,慢性肾炎分为四个证型,即可辨证为该型:
1、肝肾阴虚型慢性肾炎
2、脾肾阳虚型慢性肾炎
3、肺肾气虚型慢性肾炎
4、气阴两虚型慢性肾炎
其中 肝肾阴虚型慢性肾炎占45% , 脾肾阳虚型慢性肾炎占15%,肺肾气虚型慢性肾炎占15%, 气阴两虚型慢性肾炎占20%
在这里给大家介绍如果能辨别自己的肾病症型,这样方便大家对症用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气虚肺气不足如何调理 肺气虚和脾气虚的区别
肺气虚和脾气虚虽然同属气虚范畴,但肺气虚证病位在肺,除一般气虚证候外,还以有咳喘痰液清稀,气短,动则更甚之症状为其特征。
而脾气虚证病在脾脏,以一般气虚见症伴有纳少,腹胀,食后尤甚,大便溏薄或浮肿等症为特征,若见肺气不足之证同时又有脾虚失运证,则为两者复合之肺脾两虚证。
虚弱吃什么食物好
1、大枣
性温,味甘,为常食之物,它有益气补血的功效,历代医家常用之于气虚病人。《别录》说它补中益气,强力。唐代食医孟诜亦云:大枣补不足气,煮食补肠胃,肥中益气第一。所以,气虚者宜用大枣煨烂服食为佳。
2、粳米
性平,味甘,能补中益气。早在《别录》中即有主益气的记载,唐代食医孟诜亦云:粳米温中,益气。清·王孟英还把粳米粥誉之为贫人之参汤,他说:贫人患虚症,以浓米汤代参汤。气虚者宜常食之。
3、狗肉
性温,味咸,能补中益气,对气虚兼有脾虚或肾虚或肺虚或阳虚者更宜。《日华子本草》云:狗肉补胃气,壮阳,暖腰膝,补虚劳,益气力。《医林纂要》中还说,狗肉补肺气,固肾气。尤以秋冬季食之为佳。
4、燕窝
性平,味甘,有益气补虚、养阴补肺的作用,对气虚又兼肺虚者尤宜。《本草再新》曾说它大补元气。《食物宜忌》也有燕窝壮阳益气的记载。《饮食辨录》中还指出:燕窝,性能补气,凡脾肺虚弱,及一切虚在气分者宜之,又能固表,表虚漏汗畏风者,服之最佳。
肺气虚辨证施治
1.肺脏虚损、肺气不足
(1)证候气短喘促,或咳嗽,声音低微,神疲乏力,血压偏低,面色淡白或自汗,舌淡苔白、脉虚无力者。
(2)治则补益肺气。
(3)主方保元汤加五味子。
(4)方药人参、黄芪、生姜、五味子、炙甘草,加水煎煮,取汁,日服3次;或用开水浸泡,代茶饮。也可用人参胡桃汤加五味子:人参、胡桃仁、生姜、五味子,加水煎煮取汁,日服3次。
2.易患风寒感冒者
(1)证候鼻塞、头昏头痛、恶风寒、疲倦乏力、舌苔薄白、脉浮无力者。
(2)治则全身疲倦,恶寒无力。
(3)主方玉屏风散加紫苏。
(4)方药黄芪、白术、防风、生姜、紫苏。加水煎煮取汁,日服3次。未患感冒,当益肺气固表,宜用玉屏风散(前方去紫苏)煎汤口服,1日2次。或用玉屏风丸1次6克(或冲剂),1日2次。也可用北芪片1次片,1日2次;或用人参北芪片,1次片,1日2次。
3.虚寒性慢性鼻窦炎
(1)证候头昏、恶寒、自汗等。
(2)治则以补肺气为主,兼以通窍、解毒。
(3)主方鼻通宁滴剂滴鼻,或用鼻通丸,均加服北芪片。
(4)方药辛荑、苍耳子(鼻通宁滴剂)。用法:1次~2滴,每日3次。辛荑、不食草、白芷、薄荷、黄芩、甘草(鼻通丸),用法:1次丸,1日2次。
4.肺气阴两虚兼肾阴不足
(1)证候阴虚内热、舌红口干、干咳少痰、手足心发热、失眠盗汗、梦遗失精、大便干燥等症状。
(2)治则滋肾润肺、清虚热止干咳的作用。
(3)主方补阴煎加减。
(4)方药生地、麦冬、天冬、北沙参、地骨皮、女贞子、天花粉、甘草。
5.肺气虚兼肾阳不足
(1)证候形寒而畏冷、清涕不收、小便频数、余沥不禁者。
(2)治则补气温肾。
(3)主方保元汤。
(4)方药人参、黄芪、肉桂、生姜、炙甘草。加水煎煮取汁,口服1日~3次。
中医怎么治气管炎呢
①主症:病发时常以咳为主,咳声清朗,多为单咳或间歇咳.白天多于夜晚,痰量不多。舌质正常或稍淡,舌苔薄白。脉弦细或缓细。②次症;易汗、恶风、易感冒。
辨析:①辨证:以时常咳喘、易汗、易感冒、舌质淡.脉缓弦或缓细为主要辨证要点。临症时尚与表证区别或注意有无兼杂表证。②病机:肺主皮毛,肺气虚弱则卫外不固,故易感冒,自汗、恶风、舌淡苔白、脉弦细或缓细均为气虚之象。
2.脾阳虚 证候:①主症;病发时常咳声重浊,多为连声咳,夜重日轻,咳粘液或浆粘痰。痰量常较多。舌质淡或胖,有齿痕,舌苔白或白厚腻。脉濡缓或滑。②次症:食欲不振,饭后腹胀,面容虚肿,大便溏软。
辨析:①辨证:以痰多、食欲不振、面容虚肿、便溏软、舌质淡或胖有齿印,苔白或白腻,脉濡滑或滑为辨证要点。临证尚应注意痰湿程度。②病机:久咳伤肺,脾阳不足,脾失。健运,或痰湿内生,上渍于肺,肺失宣降,故咳痰浆粘,咳痰量多。脾失健运则食欲不振,饭后腹胀。阳虚湿阻则面容虚肿,大便溏软。舌淡胖有齿印,苔白则脉濡缓或滑均为脾阳虚之
3.肾阳虚 证候:①主症:以动则气短为特征。病发时常咳声嘎涩,多为阵咳,夜多于日,痰量多。舌质淡胖或有瘀象,舌苔白滑润。脉多细(沉细、弦细、细数)。
肺阳虚的人可以吃西洋参吗
尽量少吃或不吃。
肺阳虚证多由肺气素虚,寒邪反复外袭,损伤肺阳,或久病咳喘,耗损阳气,或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虚弱而致肺阳虚衰,或年老体弱,脾肾阳虚衰,阳气耗伤所致,因而要多食温补食物少食伤阳的食物,西洋参作为一种药性偏凉的药材,虽然有滋阴补气的功效,但是肺阳虚的人此时需补温阳,滋阴过甚反而会伤及阳气对自身更加不利。
肺阳虚的人可以吃西洋参吗 肺阳虚和肺阴虚有什么区别
肺阳虚证多由肺气素虚,寒邪反复外袭,损伤肺阳,或久病咳喘,耗损阳气,或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虚弱而致肺阳虚衰,或年老体弱,脾肾阳虚衰,阳气耗伤所致;而肺阴虚证多因燥热邪气,燥热化火,耗伤肺津,肺燥伤阴等外因,以及久咳伤肺,或痨虫袭肺,或肾阴不足,肺失滋润等内因所致。
肺阳虚证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咳嗽气短,呼吸无力,声低懒言,咯吐涎沫,其质清稀量多,口不渴,平素神疲乏力,短气不足以息等,而肺阴虚证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消瘦,五心烦热,盗汗,两颊颧红,口咽干燥,或痰中带血,声音嘶哑,舌红少津,脉细数。
肺阳虚证由于阳气亏虚,肺失温煦,主气失司,虚寒内生,因此其治法多以补气温肺为主,而肺阴虚证由于肺阴不足,虚热内生,因此其治法多以养阴润肺为主,在预防调护上也场合仓哪个推荐食用食梨、萝卜、百合、荸荠、枇杷等养阴偏凉性的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