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肥胖症怎么办
得了肥胖症怎么办
提高健康认识
充分认识肥胖对人体的危害,了解人在婴幼儿期、青春期、妊娠前后、更年期、老年期各年龄阶段容易发胖的知识及预防方法。父母要协助小孩控制体重,慎防日后发生肥胖。
加强运动
锻炼经常参加慢跑、爬山、打球等户外活动,既能增强体质,使形体健美,又能预防肥胖的发生。减肥的人群要注意减肥速度:轻度肥胖者可每月减重0.5~1.0kg,中度以上肥胖可每周减重0.5~1.0kg。
饮食平衡合理
采用合理的饮食方法,做到每日三餐定时定量,科学安排每日饮食,如饮食不过油腻,不过甜和不过多,宜适当增食蔬菜和粗粮,少食肥甘厚味、多素食、少零食。
保持心情舒畅
良好的情绪能使体内各系统的生理功能保持正常运行,对预防肥胖能起一定作用。
生活规律正常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根据年龄不同合理安排自己的睡眠时间,既要满足生理需要,又不能睡眠太多。
哪些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与肥胖症有关
与肥胖症有关的饮食因素包括食欲、高脂饮食、进食总量等。
(1) 食欲不仅受能量代谢动态平衡影响,还受社交、饮食习惯、情绪等影响。如今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食物种类增多,因高脂食物的口感味道相对好,人们选择进食高脂肪类食物的机会增加,加上社交增多、情绪因素等增加了人们的食欲或进食总量,摄入的总能量增加;
(2)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提高,各类工作对人们的体力活动需求减少,机体的能量消耗减少。
(3) 这样一来,机体能量摄入增加与消耗减少间的不平衡,最终导致了肥胖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得了肥胖症怎么办
治疗:
(一)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为减少热量摄入,增加热量消耗。强调以行为、饮食、运动为主要综合治疗,必要时辅以药物或手术治疗。
(二)具体治疗方法
1.行为治疗
通过宣传教育使患者及其家属对肥胖及其危害性有正确认识从而配合治疗。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饮食和运动习惯,自觉长期坚持,是治疗肥胖症最重要的步骤。同时社会的支持、合理的情绪治疗也很重要。
2.饮食治疗
控制总进食量,采用低热量、低脂肪饮食。对肥胖患者每日摄入的能量应低于生理需要量,达到一定程度负平衡。热量过低患者难以坚持,而且可引起衰弱、脱发、抑郁,甚至心律失常等,有一定危险性。饮食主要分为低热量饮食和极低热量饮食。低热最饮食指每日62~83kJ/kg极低热量饮食指每日体重<62kJ/kg。饮食结构合理,需采用混合的平衡饮食,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提供能量的比例,分别占总热量的60%~65%、15%~20%和25%,含有适量优质蛋白质、复杂糖类、足够新鲜蔬菜(400~500g/d)和水果(100~200g/d)、适量维生素和微量营养素。避免油煎食品、方便食晶、快餐、巧克力和零食等,少吃甜食、少吃盐。适当增加膳食纤维、非吸收食物及无热量液体以满足饱腹感。
3.运动治疗
与饮食治疗相结合,并长期坚持,可以预防肥胖或使肥胖患者体重减轻。关于活动量或运动量则应因人而异,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活动或运动方式应以简单易行为主,结合个人爱好。运动量设计可按以下步骤:日常生活凋查→计算一日消耗能量→将其总量的10%作为日运动量→转换成具体运动种类及时间→根据疗效及反映调整。
4.药物治疗 长期应用减重药物治疗可能产生药物不良反应及耐药性,因而选择药物治疗的适应证必须十分慎重。减肥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1)减重药物:①西布曲明:中枢作用性减重药,推荐剂量为10~30mg/d,一般为每次5mg,每日3次,口服,疗程3~6个月。不良反应有恶心、失眠、口干、鼻炎、便秘、血压增高和心率增快等。②奥利司他:脂肪吸收抑制剂,用量一般为120mg,每日3次,口服,服用早期有轻度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如肠胃胀气、大便次数增多、脂肪便等。应用时注意是否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等。
(2)减重辅助用药: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倍欣等),二甲双胍可1.5~2g/d,分2~3次口服,阿卡波糖每次50mg,餐时服用,进餐应以糖类为主。
(3)其他药物:如瘦素、胆囊收缩素、肠抑素、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和鸦片对抗剂。
5.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肥胖的指征:①患者为病态肥胖,BMI超过40 kg/m2;②BMI为36~40 kg/m2,同时有严重与肥胖相关的疾病;③严重肥胖至少存在5年以上,对非手术治疗不能使体重减轻者;④无酒精中毒和重大精神病史。
(三)治疗注意事项
1.选择减重药物应小心谨慎,妊娠、哺乳、不稳定的心绞痛、未控制的高血压、不稳定的全身性疾病、精神病和畏食者,不宜用减肥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禁忌与减肥药伍用,不宜与治疗偏头痛、闭角性青光眼的药物,以及--环抗抑郁药和全身麻醉药同用。年龄小于18岁和大于65岁者使用也应小心。
2.应用药物减重治疗必须坚持饮食及运动治疗,否则停药后体重可反弹。
3.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时宜严密观察,及时停用。
小儿肥胖症有哪些诊断方法
当人体进食热量多于消耗热量时,多余热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其量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且达一定值时遂演变为肥胖症。许多人常常因一点点的肥胖而担心自己是否得了肥胖症。
那么到底怎样诊断是否得了肥胖症呢?
肥胖症的诊断主要根据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
1. 体重指数BMI 是较常用的衡量指标。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WHO提出BMI≥25为超重,≥30为肥胖。亚太地区肥胖和超重的诊断标准专题研讨会依据亚洲人往往在BMI相对较低时,就易出现腹型或内脏肥胖并显示患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及蛋白尿的危险性明显增加,故提出BMI≥23为超重,BMI≥25为肥胖。
2.理想体重。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或身高减100后再乘以0.9男性或0.85女性。实际体重超过理想体重的20%者为肥胖;超过理想体重的10%又不到20%者为超重。
3. 体脂的分布特征。 可用腰围或腰臀围比WHR来衡量。腰围为通过腋中线肋缘与髂前上棘间的中点的径线距离;臀围为经臀部最隆起处部位测得的距离,腰臀比WHR为腰围与臀围的比值。腰围男性≥90cm,女性≥80cm;腰臀比WHR0.9男性或0.8女性可视为中心型肥胖。
4.皮下脂肪堆积程度 。可由皮脂厚度来估计,25岁正常人肩胛皮脂厚度平均为12.4mm,大于14mm为脂肪堆积过多;肱三头肌部位皮脂厚度:25岁男性平均为10.4mm,女性平均为17.5mm。
5.内脏脂肪。 可用B型超声、双能X线骨密度仪、CT扫描或磁共振测定。在确定肥胖后,应鉴别属单纯性肥胖或继发性肥胖。
以上就是肥胖症的诊断,希望对大家认识肥胖症有所帮助。肥胖症会严重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多锻炼身体,让肥胖远离我们。
肥胖症改称肥胖综合症是否更好
肥胖越来越成为当前健康的话题,从较早美容瘦身的概念,到今天健康的概念经历了数十年的认识,同时也代表了医学的进步,2013年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将减重和糖尿病外科评为本年度十大临床医学进展之首。
随着对肥胖和糖尿病的不断认识,医学家们认为肥胖本身与身体内的激素变化有关;但凡肥胖者大多会伴随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一系列问题,而行减重外科手术后随着肥胖的解决患者的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一系列问题随之解决,因此,美国人首先提出将减重和糖尿病外科更名为代谢外科。这既鲜明地表明了这一学科的特点,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了肥胖只是一系列疾病的最表象的症状。
但在一般百姓的的认识领域,肥胖仅仅只是体形难看而已;在青少年中,肥胖甚至认为是一种可爱的童稚,家庭生活社会进步的表现。在中年人的肥胖,如果没有极强的健康意识,减肥是相当奢侈的行为,更不要提接受手术治疗了,那可以说是没事找事。直到老年行动不便或者发生与肥胖有关的疾病,以至于必须看医生了,才知道肥胖的危害。当然,在临床医学领域也不是所有的医生都能那麽清楚肥胖的危害,只有比较专业的医生看到肥胖的患者来院因为其他的疾病就医时会同时给他诊断肥胖症。
即使诊断了肥胖症,在一般的人看来可能还是不以为然,因为有前面我们提到的百姓认识问题。只有专业的医生会仔细的讲肥胖症只是个表象诊断,它除了分为三级(轻BMI 30—34.9、中BMI35—39.9、重BMI大于40)外,同时常常伴或并发一系列的相关疾病;如糖尿病、痛风,高血压、冠心病、卒中、充血性心力衰竭、静脉血栓形成,哮喘、睡眠呼吸暂停,非酒精性脂肪肝、胃食管反流病,骨关节炎,乳腺癌等各种肿瘤,尿失禁,月经不调、不育、多囊卵巢综合征、妊娠糖尿病、流产,焦虑和忧郁等。
纵观与肥胖相关的一系列疾病,有的可能有直接的关系,有的是间接的关系,甚至其本身就是综合症,如多囊卵巢综合征。但之所以将肥胖症放在首位是因为手术解决了肥胖后,其他的一系列问题随之解决、好转。所以美国人提出以代谢外科替代肥胖和减重外科有他的道理,同时,我在这里提出以肥胖综合症代替肥胖症是否更有助于广大的肥胖患者了解肥胖的危害,了解手术治疗肥胖不仅是减肥,更是治疗与肥胖相关的一系列疾病,更早的防治由于肥胖引起的一系列危害生命的疾病影响健康。
得了肥胖症应该注意些什么
最近这些年,生活水平提高了,如今肥胖的病人也越来越多,由此带来的疾病危害也随之增多,比如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脂血,高尿酸血症、女性月经不调等。还能增加人们患恶性肿瘤的机率。那么,如果一但得了肥胖症您知道要注意些什么吗?
1平时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含脂肪和热量高的食物,平时多运动,减肥贵在坚持。
2体重最好减轻到正常体重或比正常体重稍高一点(+5%)为准。千万不要把体重减轻到比正常体重还低。
3不管是使用饮食疗法或运动疗法,或者是两种一起配合使用进行减肥,如果不能坚持,一但停止这些疗法后,很可能会引起体重回升。
注意事项:减肥贵在坚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但不能减肥,还会对身及为不利的。
儿童得了肥胖病该怎么办
专家指出,要想治好肥胖症,首先,就需要对肥胖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其实肥胖不仅影响体型美,而且有害健康。简单的说,单纯用一些减肥药,减肥茶、减肥营养食品等减肥只是从外表上减肥的短期行为,减肥措施一停止,肥胖又反弹回来。久而久之,会出现各种併发症。为此,就必须从医学科学的角度来重新认识肥胖。体重超过标准重的20%以上,又没有其他神经内分泌疾病,不是激素、避孕药等引起的肥胖,特别又有运动少,进食多等不良习惯者,就须採取积极的综合性治疗措施。
不管是对什么进行治疗,最好是可以遵循一些治疗的原则,而治疗肥胖症,就需要根据病因、肥胖度、血脂、血糖和B超检查有无脂肪肝、胆囊炎、胆石症以及血压、心功能等检查结果来判断治疗的措施和方法。可以采取分期治疗的综合措施。
首先就可以对Ⅰ期肥胖病进行治疗:这种类型的肥胖症患者,一般没有什么明显的自觉症状,饮食和大小便正常,血液及B超检测均正常,仅有体重(体重指数、 F%)达到肥胖标准者。治疗以饮食控制为主,采用低热能平衡饮食,加强运动量,配合耳针穴位疗法(胃、脾、饥点、叁焦、内分泌等穴)。
其次就是Ⅱ期肥胖病的治疗:一般在出现的时候,会有一定的肥胖症状,特别是中医辩证分型中的痰湿型症状群或痰湿型兼挟型症状群,可有血脂异常、脂肪肝,上述患者除积极地饮食管理,增加适合的运动量外,可加用中药方剂、减肥药物辩证分型加以治疗。也可加用非药物疗法减肥。
最后就是Ⅲ期肥胖病的治疗:这种类型的肥胖症,患者会有明显的肥胖症状,比如疲乏、无力、气短、心悸、胸闷、下肢浮肿、食欲一般、痰湿型及兼挟型症状,血压可升高,血脂异常、脂肪肝、心及肺功能不全。肥胖度在Ⅲ度以上。此期应严格饮食管理、低热量、低脂、低盐、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每日坚持活动如散步、气功、太极拳等活动。可採用中医辩证分型方剂、健脾、祛湿、益气、化瘀。
肥胖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1、肥胖是病
一般来说,轻微的肥胖并不算一种病,但是一旦出现肥胖过度的现象,就代表患者患上了疾病。按照医学上的说法,正常男性的体内脂肪要占整个体重的百分之15-18,女性体内的脂肪会占整个体重的百分之20-25。随之年纪的慢慢增大,身体中脂肪所占的比例也会增加。一旦脂肪超过标准的数量,就代表患者出现肥胖,也代表患者患上了肥胖症。
2、传染原因
在大部分情况下,人体出现单纯性肥胖是有一定的遗传因素的。经过报告显示,若是双亲里面有一个人是肥胖,那么子女患上肥胖的概率会高达百分之五十。若是双亲两个人都是肥胖,那么子女患上肥胖症的概率就会上升到百分之八十。所以,在单纯性肥胖的患者中,遗传是他们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肥胖的形成也给饮食情况和胰岛素反应等有一些关系。
3、高胰岛素血症
最近几年,高胰岛素血症在肥胖患者发病中起到比较引人注意的作用。很多时候,肥胖常常会跟高胰岛素血症一起并存在患者体内。但是大多情况下,医学上都认为是高胰岛素血症引起了肥胖。所以,由此证明,高胰岛素血症是引起肥胖病的一种原因。
孩子的肥胖症怎么预防
孩子患了肥胖症是件十分严重的疾病,肥胖症会引发孩子的多种疾病,肥胖症严重威胁着孩子的身体健康,一般预防孩子肥胖症的常用方法就是控制孩子的饮食,那么预防肥胖症怎么饮食呢?
肥胖症指的是由于机体能量超过消耗量,从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造成的一种疾病症状。当一个人的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以上,就成为肥胖症。
在饮食上,肥胖者限制脂肪、糖、糕点、啤酒等食品的摄入量,是每日总热量低于消耗量,多做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要注意尽量避免吃生冷东西,多吃温性食物和含有大量纤维的食品,保持高蛋白和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习惯,最好是吃会使人发汗的食物,这也是“靠吃减肥”的诀窍。多吃富含胶原蛋白和B族维生素的食物,少吃油腻和辛辣食物。
肥胖症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脂肪堆积,以分布于颈、躯干或臀部为主,显著肥胖者常伴易热、多汗、行动不灵活、易感疲劳、呼吸短促、不能耐受较重的体力活动等症状,严重肥胖则可能促使血压增高,左心室肥大,并伴有糖尿病或高脂血等症。肥胖症分为继发性肥胖和单纯性肥胖。
警惕幼儿营养过剩肥胖会影响智力
营养过剩导致小儿肥胖
小儿肥胖大多是单纯性的,虽然与家庭遗传因素有关,但主要是因为吃得过,活动又太少引起的。由于吃得多,过多的热量变成脂肪储存在皮下,皮下脂肪储存越多,孩子就越不爱动,消耗的热量就越少,剩余的过多的热量又都变成了脂肪。..。.这样循环下去,宝宝就越来越胖。
一般说来,根据宝宝的年龄、性别、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就属于肥胖症了。
营养过程肥胖怎么办
1.宝宝脂肪摄入要适量
宝宝如果脂肪摄入过多,很容易发生肥胖症。宝宝膳食中脂肪摄入要适量,儿童脂肪供给量一般占每日热量供给量的30%左右为宜。
膳食中的脂肪,包括烹饪用的油和各种食物本身含有的脂肪。尽量少吃油多的食物,而且选用植物油,不要用动物油。幼儿配方奶粉中的脂肪成分,营养价值较高,比例相对合理,适合宝宝消化吸收。但如果食用过多,更容易导致肥胖。
2.控制甜食,多吃蔬菜
得了肥胖症,就要注意给宝宝控制饮食,尤其是控制甜食和饮料等。但是含蛋白质的食物不能减少,因为宝宝毕竟还处在发育阶段,整天吃不饱也会影响他的身体发育,缺乏蛋白质更会影响他的生长。
儿童得了肥胖症怎么办
1、家长以及亲友们,都要认识到小儿肥胖症是种疾病,必须进行治疗,不治疗会给小儿带来许多害处。
2、家长要做好肥胖症儿童的思想工作,使病儿能配合治疗,能自觉地控制饮食。
3、肥胖症儿童的父母、祖父母和亲友们,甚至邻居、学校的老师和幼儿园的保教人员等,都对治疗小儿肥胖症有统一的看法,一致的言行。尤其在对肥胖症儿童采取饮食治疗时,看法相同,行动一致,共同协助病儿渡过减肥难关。
4、肥胖症儿童要坚持进行饮食治疗,采用低热量、低脂肪、低糖、高蛋白的饮食原则。由于肥胖症儿食欲好、食量大,给病儿的饮食,应在保证营养素的平衡情况下,严格控制每天摄入的热量。就是说,肥胖症患儿每天吃的饭菜,应含比较多的维生素、微盘元素和蛋白质等,但每天的总热量不宜过多。
5、引导肥胖症儿童多活动、多锻炼、多做家务劳动、少睡觉、少看电视、少休息。例如,每天要晚睡早起,清晨起来,父母要带着孩子跑步、做操,让孩子多参加打扫卫生和其他家务劳动。
6、定期进行检查。对肥胖症儿童,在进行家庭治疗前,应到医院作全面检查,治疗中每隔1-2个月再到医院检查一次,以便及时掌握家庭治疗效果和及早发现并发症。
如何检查是不是得了肥胖症
肥胖症患者的实验室检查主要是除外继发于其他疾病的继发性肥胖症和对肥胖相关疾病的检查。通过皮质醇节律结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可以除外库欣综合征,而甲状腺功能检查有助于除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MRI有助于发现由于下丘脑摄食中枢病变导致的肥胖症。3小时葡萄糖耐量试验有助于判断肥胖患者糖耐量状态,血脂、肝肾功能、性腺轴功能、呼吸睡眠监测、心功能评价、肝脏和血管彩超有助于筛查肥胖症患者相关的并发症如脂肪肝、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和动脉粥样硬化等。
诊断目前临床用体重指数(BMI)来评价:<18.5 kg·m-2者为体重过低,18.5~23.9 kg·m-2为正常范围,≥24 kg·m-2为超重;≥28 kg·m-2为肥胖。但应该注意有些BMI增高的患者不是脂肪增多,而是肌肉或者其他组织增多。
肥胖症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
肥胖症孩子的健康问题很重要,很多家长不知道孩子患了肥胖症应该怎么做,有关专家近日指出,儿童期单纯肥胖症是20世纪儿童期严重的健康问题,也是21世纪严重的健康及社会问题。肥胖症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都有哪些影响呢?
有关专家是在近日举行的第49届雀巢国际营养专题研讨会上做这一论述的。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儿童与青少年的肥胖问题。
专家们认为,单纯肥胖症对儿童心血管,呼吸功能产生长期慢性的损伤,迟滞儿童的有氧能力发育,提前动用心肺储备功能,降低体质健康水平,阻碍心理行为发展,压抑潜能发育。儿童期单纯肥胖症还是成人期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和某些部位癌症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者早逝的危险是非肥胖者的1.3至2倍。
儿童单纯肥胖症还造成儿童难以克服的心理行为损伤,使儿童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严重损伤,对儿童的性格塑造,气质培养,习惯养成有破坏性的负面影响。并且40%的儿童青少年肥胖者将在成年后继续肥胖,由于社会习俗和认同方面存在的偏见,肥胖者在升学、求职、社交、婚姻方面都面临着更多的压力。
得了肥胖症容易引起哪些并发症
肥胖症容易并发的各种常见并发症主要有:①肥胖并发高血压;②肥胖并发冠心病和各种心脑血管疾病;③肥胖并发糖尿病和高脂血症;④肥胖并发肺功能不全;⑤肥胖并发脂肪肝;⑥肥胖并发生殖-性功能不全等。
肥胖者在罹患急性感染,遭受严重创伤,以及施行外科手术和麻醉时,机体的应激能力明显低于正常人,一旦发生这些情况,肥胖者的病情发展和预后都比正常人差。
肥胖女性比正常体重女性更易罹患乳腺癌,子宫体癌,胆囊和胆道癌肿也较常见,肥胖男性结肠癌,直肠癌和前列腺癌发生率较非肥胖者高
年轻人糖尿病是怎么引起的 原因一:饮食因素
高热量饮食年轻人患糖尿病与他们的饮食结构关系颇大。如今许多年轻人都喜欢吃炸薯条、鸡腿等高热量的洋快餐,吃得多活动少。结果小小年纪就患上了肥胖症。
而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诱发因素,肥胖者外周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而且容易出现糖代谢的各种缺陷,因而降低了胰岛素的生物效应,导致血糖过高,从而引发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