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是什么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是什么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70% -80%由病毒引起。主要有流感 病毒(甲、乙、丙)、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 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细菌感 染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 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 其感染的主要表现为鼻炎、咽喉炎或扁桃腺炎。
病毒呼吸道感染是什么
多种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分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和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前者表现为急性鼻炎、咽炎和喉炎,后者表现为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炎。本类疾病发病率高,人群普遍易染,小儿、老人、营养不良及患有慢性病者更易患病。以冬春季发病较多。不少呼吸道传染病如麻疹、风疹等可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应注意鉴别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
什么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表现
根据病因和病变范围的不同,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的类型
1.普通感冒
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多由鼻病毒引起,其次为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
发病较急,潜伏期为1~3天,与病毒不同,肠病毒、腺病毒、呼吸道病毒等时间越短。主要用于鼻塞症状,如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咳嗽,喉咙,咽喉痒或烧灼感,甚至后鼻滴。
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2~3天后鼻涕变稠,常伴咽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体检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
并发咽鼓管炎时可有听力减退等症状。脓性痰或严重的下呼吸道症状提示合并鼻病毒以外的病毒感染或继发细菌性感染。如无并发症,5~7天可痊愈。
2.急性病毒性咽炎或喉炎
(1)急性病毒性咽炎
多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或灼热感,咳嗽少见,咽痛不明显。
当吞咽疼痛时,常引起链球菌感染。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感染可有发热和疲劳。与眼睛发炎有关的腺病毒可以与。咽部充血、水肿明显,检查下颌下淋巴结肿大和压痛。
引发肋软骨炎的病因有哪些
肋软骨炎急性者可骤然发病,感胸部刺痛,跳痛或酸痛;隐袭者则发病缓慢,在不知不觉中使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呈弓状的情形。肋软骨炎与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类风湿性关节炎,胸肋关节半脱位,以及胸部撞击伤,剧烈咳嗽等损伤有关。
疾病病因:
曾有报道与结核病,全身营养不良,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类风湿性关节炎,胸肋关节半脱位,以及胸部撞击伤,剧烈咳嗽等损伤有关。此病常发生在冬春之交和秋冬之交季节变换之时,显然与受风寒湿邪侵袭有关。
内分泌异常:
免疫或内分泌异常引起肋软骨营养障碍。中医认为,肋软骨炎疼痛窜及胸胁,上臂乃气滞,局部隆起,压痛明显,痛点固定不移乃血瘀。气滞血瘀,风热入侵经络,毒热交炽,气血壅遏不通,不通则痛。
病毒感染:
许多病例报道患病前有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病因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小儿时期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每人每年可发病数次。病原体主要侵犯鼻、咽、扁桃体及喉部而引起炎症。对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主要有:
(一)病原体
1、病毒: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90%左右,常见的病毒有:①粘病毒包括流行性感冒病毒(A及B型)、副流感病毒(1、2、3、4型)、呼吸道合胞病毒等;②腺病毒:目前有30余种血清型可致轻重不等的上呼吸道感染;③小核糖核酸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A、B组、ECHO病毒以及鼻病毒。
2、细菌:细菌感染多为继发,因为病毒感染损害了上呼吸道局部防御机能,致使上呼吸道潜伏菌乘机侵入。少数为原发感染,常见细胞为β型A族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等。亦可为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
(二)诱发因素
1、特点见第一节,表明防卫能力差。
2、育价段全身及局部免疫功能低下。
3、疾病影响
(1)先天性疾病:常见的如兔唇、腭裂、先心病及免疫缺陷病等。
(2)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水痘、猩红热以及流行性腮腺炎等。此外肺结核变为常见诱因。
(3)营养性疾病:如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以及小儿腹泻等。
4、环境因素
(1)卫生习惯及生活条件不良:如住处拥挤、通风不良、阴暗潮湿、阳光不足、家长吸烟、护理不周以及呼儿平日缺乏锻烁防御功能更低下。 ...
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呼吸道感染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分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和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前者表现为急性鼻炎、咽炎和喉炎,后者表现为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炎。本类疾病发病率高,人群普遍易染,小儿、老人、营养不良及患有慢性病者更易患病。以冬春季发病较多。不少呼吸道传染病如麻疹、风疹等可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应注意鉴别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主要有:
1、急性起病。
2、早期有咽部不适、干燥或咽痛,继之出现喷嚏、流涕、鼻塞、咳嗽。
3、可伴有头痛、发热、声音嘶哑、乏力、肢体酸痛、食欲减退。
4、鼻、咽、喉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有哪些
第一、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是由生物、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临床主要症状有咳嗽和咳痰。常见于寒冷季节或气候突变时。也可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蔓延而来。
第二、肺炎
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临床上分为细菌性肺炎,肺炎支原体、衣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细菌性肺炎是常见的一种肺炎,同样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而患上细菌性肺炎的患者则会出现咳嗽,咳痰以及胸痛和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
第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不同分为普通感冒(俗称伤风)、病毒性咽炎和喉炎、疱疹性咽峡炎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为病毒、少数是细菌,其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差异。
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防良好。但由于发病率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不仅影响生产劳动力,有时还可产生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
上感全年皆可发病,但冬春季节多发、主要通过含有病原体的飞沫或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多为散发,但可在气候突变时流行。主要临床表现为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有些有发热、伴以咽喉痛、扁桃体肿大等。
第四、肺结核
是由结核杆菌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所致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呼吸道传染病。目前我国有高感染率、高患病率、高死亡率现象是我国目前急需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午后潮热、乏力、盗汗等。
第五、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高,易爆发流行。临床特征是急起高热、乏力、肌肉酸痛,而呼吸道卡他症状较轻。患者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接触及空气飞沫传播,冬春季多发,人群普遍易感。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因
一、病原体 以病毒为主,可占原发上呼吸道感染的90%以上。支原体和细菌较少见。病毒感染后,上呼吸道黏膜失去抵抗力,细菌可乘虚而入,并发混合感染。
常见病毒:
1、鼻病毒(rhinovirus):有100余种不同血清型,冠状病毒(coronavirus)分离需特殊方法。两者皆为常见的病原。其感染症状局限于上呼吸道,多在鼻部。
2、柯萨基病毒(parvovirus)及埃可(ECHO)病毒:此类病毒均微小,属于微小病毒(Picomavims)常引起鼻咽部炎症。
3、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分甲、乙、丙三种血清型。甲型可因其抗原结构发生较剧烈的变异而导致大流行,估计每隔10~15年一次。乙型流行规模较小且局限。丙型一般只造成散发流行,病情较轻。以上三型在小儿呼吸道疾病中主要引起上感,也可以引起喉、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
4、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分4种血清型。1型称“红细胞吸附病毒2型”(HA2);2型称“哮吼类病毒”1型(HA1),往往引起细支气管炎或肺炎,也常出现哮吼;3型为地方性流行,全年均可发生,传染性强,能引起婴儿气管炎和肺炎,多数1岁内可感染;4型又称M-25,较少见,可在儿童及成人中发生上呼吸道感染。
5、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仅有一型,对婴幼儿呼吸道有强致病力,可引起小流行。1岁以内婴儿约75%左右发生毛细支气管炎,30%左右致喉、气管、支气管炎及肺炎等。2岁以后毛细支气管炎发病减少。5岁以后,仅表现为轻型上感,下呼吸道感染明显减少。以上所述后三种病毒均属于黏液病毒。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以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及冠状病毒较为多见。
6、腺病毒(adenovirus):有41种不同血清型,可致轻重不同的上呼吸道感染,如鼻咽炎、咽炎、咽-结合膜炎、滤泡性结膜炎,也可引起肺炎流行。3、7型腺病毒可持续存在于上呼吸道腺体中,可引起致死性肺炎。第8型腺病毒容易在学龄儿童中引起流行性角膜结膜炎。第3、7、11型可致咽、结膜炎。1979~1983年夏季曾由于游泳在北京引起3、7型腺病毒咽结膜热流行。
二、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又名肺炎原浆菌或胸膜肺炎样微生物(简称PPLO),不但引起肺炎,也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多见于5~14岁小儿。
三、常见细菌:仅为原发性上呼吸道感染的10%左右。侵入上呼吸道的继发性细菌感染大多属于β溶血性链球菌A组、肺炎球菌、嗜血流感杆菌及葡萄球菌,其中链球菌往往引起原发性咽炎。卡他奈瑟球菌,是鼻咽部常见菌群之一,有时在呼吸道可发展为致病菌感染,且有增多趋势,但次于肺炎链球菌和流感杆菌感染。 2.诱发因素 营养不良、缺乏锻炼或过度疲劳,以及有过敏体质的小儿,因身体防御能力降低,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特别在消化不良、佝偻病以及有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或后天获得性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并发这类感染时,往往出现严重症状。在气候改变较多的冬春季节,更易造成流行。必须指出,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发展不但取决于侵入的病原体种类、毒性和数量,且与宿主防御功能和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如居住拥挤、大气污染、被动吸烟、间接吸入烟雾,均可降低呼吸道局部防御能力,促使病原体生长繁殖。故加强锻炼,改善营养状况与环境卫生对预防上感十分重要。
孩子消炎药有哪些呢
常用的有:阿莫西林颗粒、阿奇霉素颗粒。
1、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喉炎
上呼吸道感染是指病原体侵犯鼻腔、咽或喉部引起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呼吸道最常见的一种传染病。局部症状明显,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日后变稠。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急性感染性喉炎是喉部黏腊的急性弥漫性炎症。以犬吠样咳嗽、声嘶、喉鸣、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临床特征。
以上这些病症为临床常见病,一般建议轻者使用阿莫西林颗粒,重者使用阿奇霉素颗粒,不必选用更新、更高级的抗生素。
2、小儿急性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是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常见的病因为病毒或细菌感染,物理、化学性刺激或过敏反应等。该病常继发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起病往往生有鼻塞、喷嚏、咽痛、声嘶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全身症状大多轻微,仅有轻度畏寒、发热、头痛及全身酸痛等,婴幼儿可有发热、呕吐和腹泻等症状。咳嗽开始不重,呈刺激性,痰少。1~2日后咳嗽加剧,痰由黏液转为脓性。咳剧时可伴恶心、呕吐或胸腹肌痛。当伴发支气管痉挛时,可有哮鸣和气急。两肺呼吸音粗,有不固定的散在干湿啰音,咳嗽后消失,建议使用疗效稳定的阿莫西林颗粒或阿奇霉素颗粒。
3、小儿肺炎
小儿肺炎起病急骤,可有发热、拒食、呕吐、烦躁和精神萎靡等症状。发病前可先有上呼吸道感染数日,早期体温在38度~39度之间,亦可高达40度,多为驰张热或不规则热。咳嗽较频,呼吸急促,敏分钟可达40~80次。重症病儿可出现口周、鼻唇沟、指趾端紫缙,鼻翼扇动及三凹征。轻者心率增快,重症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及心肌炎,甚至合并心力衰竭。应尽快服用阿奇霉素颗粒,并及时就医。
作为孩子的家长在孩子生病后是不可以乱给孩子服药的,需要马上到医院来检查,不过建议各位家长最好不要给孩子打点滴,因为点滴会形成依赖性,如孩子因发病明显肺炎可以使用一些消炎药物来进行治疗,并且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避免病情严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孩子如果得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般有以下症状:
1、急性起病。
2、早期有咽部不适、乾燥或咽痛,继之出现喷嚏、流涕、鼻塞、咳嗽。
3、可伴有头痛、发热、声音嘶哑、乏力、肢体酸痛、食欲减退。
4、鼻、咽、喉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根据病因和病变范围的不同,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的类型:
1、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多由鼻病毒引起,其次为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起病较急,潜伏期1—3天不等,随病毒而异,肠病毒较短,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较长。
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灼热感,甚至鼻后滴漏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2—3天后鼻涕变稠,常伴咽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等。
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体检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并发咽鼓管炎时可有听力减退等症状。脓性痰或严重的下呼吸道症状提示合并鼻病毒以外的病毒感染或继发细菌性感染。如无并发症,5—7天可痊愈。
2、急性病毒性咽炎或喉炎
(1)急性病毒性咽炎 多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或灼热感,咳嗽少见,咽痛不明显。当吞咽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感染时可有发热和乏力。腺病毒咽炎可伴有眼结合膜炎。体检咽部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且触痛。
(2)急性病毒性喉炎 多由鼻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咽痛或咳嗽。体检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可闻及喉部的喘鸣音。
3、急性疱疹性咽峡炎常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1周,多于夏季发作,儿童多见,偶见于成年人。体检可见咽充血,软腭、悬雍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以后形成疱疹。
4、咽结膜热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有发热、咽痛、畏光、流泪,体检可见咽及结合膜明显充血。病程4—6天,常发生于夏季,儿童多见,游泳者易于传播。
5、细菌性咽-扁桃体炎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体检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脓性分泌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