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阴茎的形态特征

阴茎的形态特征

外形

不同动物的阴茎形状不同,特别龟头部分差别很大。马的阴茎较粗大,呈两侧稍扁的圆柱形;牛、羊阴茎较细,在阴囊后形成”S“形;猪的阴茎也细,在阴囊前形成”S“形。

很多的有袋动物,除了两种最大的袋鼠外,都有一个分叉的阴茎(就是在阴茎的末端分成两个柱状物)。

阴茎可分为前端膨大部分的阴茎头、中部的阴茎体以及后部的阴茎根三部分。

阴茎头

阴茎头为阴茎前端的膨大部分,俗称”龟头“,外形因畜种的不同而不同。

牛的龟头较尖,略呈扭转形。 马的龟头钝而圆,外周形成龟头冠,龟头窝内有一尿道突(2.5厘米)。 猪的龟头呈螺旋状,有一浅螺旋沟。 羊的龟头呈帽状隆突,有一尿道突伸入龟头前方(绵羊弯曲细长,山羊粗直) ,犬的龟头有阴茎骨(大型犬可达10厘米),阴茎头后段有两个龟头球。 虎、猫的龟头有角质化的乳头突起。

阴茎体

阴茎中部为阴茎体,呈圆柱形,以韧带悬于耻骨联合的前下方,为可动部分。

象的阴茎体呈圆柱状,较细较长,约90厘米,位于腹壁之下,起自坐骨弓,经左、右股部之间向前延伸至脐部。虎的阴茎体呈长圆柱形,长约18厘米,直径1.5-2.5厘米,灰褐色,不透亮。龟头圆锥形,顶部较圆,中下部有细小乳突起或砂粒状细小倒刺,触之有糙手感。龟头外有包皮或包皮翻起,内有一短截阴茎骨,尿道口处呈丫状。

牛的阴茎体呈扁长圆柱形,基部粗,先端渐尖,长30-70厘米,直径1.5-2cm,褐色或淡褐色,透亮。龟头长圆锥形,全体具剪刀剪或用牛舌表面带有钩刺状突起的薄皮包裹而成的倒刺,触之有扎手感。龟头外有包皮翻转或无,无睾丸,无阴茎骨。龟头顶剖成三叉状。

阴茎体由阴茎海绵体和尿道绵体组成,具有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管。

勃起组织及勃起:勃起组织主要是一对阴茎海绵体,在尿道海绵体背侧,以厚密的纤维组织包覆。海绵体是由许多纤维组织的小渠构成,小梁分割成许多间隙,实则是毛细血管膨大而成静脉窦。当勃起兴奋时,血液大量注入海绵体血管部,容积增加。回缩是因坐骨海绵体肌解除对阴茎背静脉的压迫,使血液回流。

阴茎根

阴茎后端为阴茎根,藏于阴囊和会阴部皮肤的深面,固定于耻骨下支和坐骨支,为固定部分。

阴茎根是阴茎的起点。

阴茎脚——由阴茎根部开始分成两条阴茎脚,固定在耻骨弓的两侧。

西瓜 形态特征

一年生蔓生藤本;茎、枝粗壮,具明显的棱沟,被长而密的色或淡黄褐色长柔毛。卷须较粗壮,具短柔毛,2歧,叶柄粗,长3-12厘米,粗0.2-0.4厘米,具不明显的沟纹,密被柔毛;叶片纸质,轮廓三角状卵形,带白绿色,长8-20厘米,宽5-15厘米,两面具短硬毛,脉上和背面较多,3深裂,中裂片较长,倒卵形、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顶端急尖或渐尖,裂片又羽状或二重羽状浅裂或深裂,边缘波状或有疏齿,末次裂片通常有少数浅锯齿,先端钝圆,叶片基部心形,有时形成半圆形的弯缺,弯缺宽1-2厘米,深0.5-0.8厘米。

雌雄同株。雌、雄花均单生于叶腋。雄花:花梗长3-4厘米,密被黄褐色长柔毛;花萼筒宽钟形,密被长柔毛,花萼裂片狭披针形,与花萼筒近等长,长2-3毫米;花冠淡黄色,径2.5-3厘米,外面带绿色,被长柔毛,裂片卵状长圆形,长1-1.5厘米,宽0.5-0.8厘米,顶端钝或稍尖,脉黄褐色,被毛;雄蕊3,近离生,1枚1室,2枚2室,花丝短,药室折曲。雌花:花萼和花冠与雄花同;子房卵形,长0.5-0.8厘米,宽0.4厘米,密被长柔毛,花柱长4-5毫米,柱头3,肾形。

果实大型,近于球形或椭圆形,肉质,多汁,果皮光滑,色泽及纹饰各式。种子多数,卵形,黑色、红色,有时为白色、黄色、淡绿色或有斑纹,两面平滑,基部钝圆,通常边缘稍拱起,长1-1.5厘米,宽0.5-0.8厘米,厚1-2毫米,花果期夏季。

黄芪形态特征

黄芪,羽状复叶,有13-27片小叶,长5-10厘米;叶柄长0.5-1厘米;托叶离生,卵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4-10毫米,下面被白色柔毛或近无毛;小叶椭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长7-30毫米,宽3-12毫米,先端钝圆或微凹,具小尖头或不明显,基部圆形,上面绿色,近无毛,下面被伏贴白色柔毛。

总状花序稍密,有10-20朵花;总花梗与叶近等长或较长,至果期显著伸长;苞片线状披针形,长2-5毫米,背面被白色柔毛;花梗长3-4毫米,连同花序轴稍密被棕色或黑色柔毛;小苞片2;花萼钟状,长5-7毫米,外面被白色或黑色柔毛,有时萼筒近于无毛,仅萼齿有毛,萼齿短,三角形至钻形,长仅为萼筒的1/4-1/5;花冠黄色或淡黄色,旗瓣倒卵形,长12-20毫米,顶端微凹,基部具短瓣柄,翼瓣较旗瓣稍短,瓣片长圆形,基部具短耳,瓣柄较瓣片长约1.5倍,龙骨瓣与翼瓣近等长,瓣片半卵形,瓣柄较瓣片稍长;子房有柄,被细柔毛。

荚果薄膜质,稍膨胀,半椭圆形,长20-30毫米,宽8-12毫米,顶端具刺尖,两面被白色或黑色细短柔毛,果颈超出萼外;种子3-8颗。花期6-8月,果期7-9月。[2]

蔓菁形态特征

芜菁二年生草本,高达90厘米。块根肉质呈白色或黄色,球形、扁圆形或有时长椭圆形,须根多生于块根下的直根上。茎直立,上部有分枝,基生叶绿色,羽状深裂,长而狭,长30~50厘米,其中1/3为柔弱的叶柄而具有少数的小裂片或无柄的小叶,顶端的裂片最大而钝,边缘波浪形或浅裂,其他的裂片越下越小,全叶如琴状,上面有少许散生的白色刺毛,下面较密;下部茎生叶象基生叶,基部抱茎或有叶柄;茎上部的叶通常矩圆形或披针形,不分裂,无柄,基部抱茎;侧面生长多个裂状叶片从上向下逐渐变小。

总状花序长,花小,鲜黄色,长约7毫米;萼片4,2列,展开;花瓣4,十字形,具长爪;雄蕊6.4强;雌蕊1,子房上位,1室,由1层膜质隔膜隔成假2室。长角果圆柱形,长3.5~6厘米,喙细长。花期春季。

本植物的花(芜菁花),种子(芜菁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与萝卜的区别:芜菁与萝卜同属十字花科,并且萝卜部分品种跟芜菁的形状很相似,都是圆球状,所以有些人就会将其混淆。

但是两种植物还是有区别的。芜菁为芸薹属,萝卜则是萝卜属,且小颗芜菁的肉质较为硬,水分较少,芜菁成熟后肉质较为松软,所以可作为主食加以食用。萝卜成熟后脆嫩多汁。不过两者在药用价值跟食用价值上都十分接近。其外形与甘蓝或苤蓝也不相同。

萝卜 形态特征

二年或一年生草本,高20-100厘米;肉质直根,长圆形、球形或圆锥形,外皮绿色、白色或红色;茎有分枝,无毛,稍具粉霜。基生叶和下部茎生叶大头羽状半裂,长8-30厘米,宽3-5厘米,顶裂片卵形,侧裂片4-6对,长圆形,有钝齿,疏生粗毛,上部叶长圆形,有锯齿或近全缘。

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花白色或粉红色,直径1.5-2厘米;花梗长5-15毫米;萼片长圆形,长5-7毫米;花瓣倒卵形,长1-1.5厘米,具紫纹,下部有长5毫米的爪。

长角果圆柱形,长3-6厘米,宽10-12毫米,在相当种子间处缢缩,并形成海绵质横隔;顶端喙长1-1.5厘米;果梗长1-1.5厘米。种子1-6个,卵形,微扁,长约3毫米,红棕色,有细网纹。花期4-5月,果期5-6月。

蚕的形态特征

下面介绍一下蚕种、蚁蚕、蚕蛹、蚕蛾的形态及桑蚕的生长特点。

蚕卵:蚕以卵繁殖。蚕卵看上去很像粒细芝麻,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一只雌蛾可产400~500粒蚕卵。1700~2000粒蚕卵重约1克,直径0,.2cm。蚕卵的颜色,刚产下时为淡黄色或黄色,经1~2天变为淡赤豆色、赤豆色,再经3~4天后又变为灰绿色或紫色,便不再发生变化,称为固定色。蚕卵外层是坚硬的卵壳,里面是卵黄与浆膜,受精卵中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摄取营养,逐渐发育成蚁蚕,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卵壳空了之后变成白色或淡黄色。

一龄 四至五天;二龄 三至四天;三龄 四天;四龄六天;五龄 七至九天;蛹期十四至十八天;蛾期 三至五天。

蚁蚕:蚕从蚕卵中孵化出来时,身体的颜色是褐色或黑色的,极细小,且多细毛,样子有点像蚂蚁,所以叫蚁蚕。蚁蚕长约2毫米,体宽约0.5mm,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后,经过2~3小时就会进食桑叶。

蚕的眠性:蚕宝宝

食桑量极大,因此,长得很快,体色也逐渐变淡。但它的食欲逐渐地有所减退乃至完全禁食,它吐出少量的丝,将腹足固定在蚕座上,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眠中的蚕,外表看似静止不动,体内却进行着脱皮的准备,脱去旧皮之后,蚕的生长就进入到一个新的龄期,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共蜕皮4次。具有眠性是蚕的生长特性之一,眠性是蚕的遗传性状,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目前我国饲养的蚕属四眠性品种。

蚕龄:又称龄期,表示蚕宝宝处于某一个发育阶段。从蚁蚕到第一次蜕皮为第一龄;眠起后进入第二龄;再次蜕皮后进入第三龄;第三次蜕皮后进入第四龄,第四次蜕皮又称大眠。大眠后就进入第五龄,五龄的蚕宝宝长得极快,体长可达6~7cm,体重可达蚁蚕重量的1万倍左右。

熟蚕:蚕宝宝到了五

龄末期,就逐渐体现出老熟的特征:先是排出的粪便由硬变软,由墨绿色变成叶绿色;食欲减退,食桑量下降;前部消化管空虚,胸部呈透明状;继而完全停食,体驱缩短,腹部也趋向透明,蚕体头胸部昂起,口吐丝缕,左右上下摆动寻找营茧场所,这样的蚕就称为熟蚕。

成虫期结茧:人们把熟蚕放在特制的容器中或蔟器上,蚕便吐丝结茧了。

结茧可分为四个过程:1.熟蚕先将丝吐出,粘结在蔟器上,再吐丝连接周围蔟枝,形成结茧支架,即结茧网。茧网不具备茧形,只是一些松软凌乱的茧丝层,以作为结茧的支架。2.蚕结制茧网后,继续吐出凌乱的丝圈,加厚茧网内层,然后以S型方式吐丝,开始出现茧的轮廓,叫做结茧衣。茧衣的丝纤维细而脆,排列极不规则,丝胶含量也多。3.茧衣形成后,茧腔逐渐变小,蚕体前后两端向背方弯曲,成“C”字型,蚕继续吐出茧丝,吐丝方式由S形改变成∞形,这就开始了结茧层的过程。4.当蚕由于大量吐丝,体躯大大缩小时,头胸部摆动速度减慢,而且没有一定的节奏,吐丝开始显得凌乱,形成松散柔软的茧丝层,称为蛹衬。

蚕蛹:蚕上蔟结茧后经过4天左右,就会变成蛹。蚕蛹的体形像一个纺棰,分头、胸、腹三个体段。头部很小,长有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胸足和翅;鼓鼓的腹部长有9个体节。专业工作者能够从蚕蛹腹部的线纹和褐色小点来判别雌雄。蚕刚化蛹时,体色是淡黄色的,蛹体嫩软,渐渐地就会变成黄色、黄褐色或褐色,蛹皮也硬起来了。经过大约12~15天,当蛹体又开始变软,蛹皮有点起皱并呈土褐色时,它就将变成蛾了。

桑蚕蛹 蚕蛾(成虫):蚕蛾的形状像蝴蝶,全身披着白色鳞毛,但由于两对翅较小,已失去飞翔能力。蚕蛾的头部呈小球状,长有鼓起的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三对胸足及两对翅;腹部已无腹足,末端体节演化为外生殖器。雌蛾体大,爬动慢;雄蛾体小,爬动较快,翅膀飞快地振动,寻找着配偶。一般交尾3~4小时后,雌蛾就可产下受精卵。交尾后雄即死亡,雌蛾约花一个晚上可产下约500个卵,然后也会慢慢死去.

蚕蛾产下的卵→孵蚕→变蛹→化蛾,又将完成新一代的循环。这就是蚕的生活史。

板栗形态特征

板栗科属:山毛榉科 栗属

形态特征:

枝叶稠密,树冠扁球形

分布与习性:

辽、华北至华南、西南

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主要城市:哈尔滨、牡丹江、鹤岗、鸡西、双鸭山、伊春、佳木斯、长春、四平、延吉、抚顺、铁岭、本溪)

北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主要城市:沈阳、葫芦岛、大连、丹东、鞍山、辽阳、锦州、营口、盘锦、北京、天津、太原、临汾、长治、石家庄、秦皇岛、保定、唐山、邯郸、邢台、承德、济南、德州、延安、宝鸡、天水)

南部暖带落叶阔叶林区(主要城市:青岛、烟台、日照、威海、济宁、泰安、淄博、潍坊、枣庄、临沂、莱芜、东营、新泰、滕州、郑州、洛阳、开封、新乡、焦作、安阳、西安、咸阳、徐州、连云港、盐城、淮北、蚌埠、韩城、铜川)

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区(主要城市:南京、扬州、镇江、南通、常州、无锡、苏州、合肥、芜湖、安庆、淮南、襄樊、十堰)

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区(主要城市:武汉、沙市、黄石、宜昌、南昌、景德镇、九江、吉安、井冈山、赣州、上海、长沙、株洲、岳阳、怀化、吉首、常德、湘潭、衡阳、邵阳、桂林、温州、金华、宁波、重庆、成都、都江堰、绵阳、内江、乐山、自贡、攀枝花、贵阳、遵义、六盘水、安顺、昆明、大理)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主要城市: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广州、佛山、顺德、东莞、惠州、汕头、台北、柳州、桂平、个旧)

雪菊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达50厘米,茎平卧或斜升多少被毛;叶菱状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2-2.5厘米,全缘,少有具齿,两面被疏贴短毛。头状花序单生于茎、枝顶端,径约1厘米;总苞片被毛,叶对生,基部 生叶2一3回羽状深裂,裂片呈披针形,上部叶片无叶柄而有翅,基部叶片有长 柄。头状花序着 生在纤细的枝条顶部,有总梗,常数个花序组成聚伞花丛,花序直2~4cm。舌状花单轮,花瓣 6~8枚,黄色,基部或中下部红褐色,管状花紫褐色。总苞片2层,内层长于外层。瘦果纺锤形, 千粒重0.259,种子寿命3~4年。花期8~9月。同属作一年生栽培的有金鸡菊外层总苞片基部软骨质,雌花约10-12个,舌状,黄色或橙黄色,顶端具3齿,两性花暗紫色,顶端5齿裂;托片膜质,长圆状披针形,麦秆黄色;雌花瘦果扁压,三棱形,顶端具3芒刺;两性花瘦果三棱形至扁,暗褐色,顶端有2刺芒或无刺芒,边缘有狭翅,外面有白色瘤状突起或无小瘤而成细纵肋。

木瓜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10米,树皮成片状脱落;小枝无刺,圆柱形,幼时被柔毛,不久即脱落,紫红色,二年生枝无毛,紫褐色;冬芽半圆形,先端圆钝,无毛,紫褐色。叶片椭圆卵形或椭圆长圆形,稀倒卵形,长5-8厘米,宽3.5-5.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边缘有刺芒状尖锐锯齿,齿尖有腺,幼时下面密被黄白色绒毛,不久即脱落无毛;叶柄长5-10毫米,微被柔毛,有腺齿;

托叶膜质,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具腺齿,长约7毫米。花单生于叶腋,花梗短粗,长5-10毫米,无毛;花直径2.5-3厘米;萼筒钟状外面无毛;萼片三角披针形,长6-10毫米,先端渐尖,边缘有腺齿,外面无毛,内面密被浅褐色绒毛,反折;花瓣倒卵形,淡粉红色;雄蕊多数,长不及花瓣之半;花柱基部合生,被柔毛,柱头头状,有不显明分裂,约与雄蕊等长或稍长。

木瓜花

木瓜果实横切面果实长椭圆形,长10-15厘米,暗黄色,木质,味芳香,果梗短。花期4月,果期9-10月。[1]

形态特征

株高2-3米。叶片披针形,长30-60厘米,宽5-10厘米,顶端渐尖而有一旋卷的小尖头,基部渐狭,边缘具短 柔毛,两面均无毛;叶柄长1-1.5厘米;叶舌长5-10毫米,外被毛。

圆锥花序呈总状花序式,下垂,长达30厘米,花序轴紫红色,被绒毛,分枝极短,在每一分枝上有花1-2 (3)朵;小苞片椭圆形,长3-3.5厘米,白色,顶端粉红色,蕾期包裹住花,无毛;小花梗极短;花萼近钟形,长约2厘米,白色,顶粉红色,一侧开裂,顶端又齿裂;花冠管较花萼为短,裂片长圆形,长约3厘米,后方的1枚较大,乳白色,顶端粉红色,侧生退化雄蕊钻状,长约2毫米,唇瓣匙状宽卵形,长4-6厘米,顶端皱波状,黄色而有紫红色纹彩;雄蕊长约2.5厘米;子房被金黄色粗毛;腺体长约2.5毫米。

蒴果卵圆形,直径约2厘米,被稀疏的粗毛,具显露的条纹,顶端常冠以宿萼,熟时朱红色;种子有棱角。花期:4-6月;果期:7-10月。

杏的形态特征

杏树是乔木,高5-8(12)米;树冠圆形、扁圆形或长圆形;树皮灰褐色,纵裂;多年生枝浅褐色,皮孔大而横生,一年生枝浅红褐色,有光泽,无毛,具多数小皮孔。[1]

叶片宽卵形或圆卵形,长5-9厘米,宽4-8厘米,先端急尖至短渐尖,基部圆形至近心形,叶边有圆钝锯齿,两面无毛或下面脉腋间具柔毛;叶柄长2-3.5厘米,无毛,基部常具1-6腺体。[1]

花单生,直径2-3厘米,先于叶开放;花梗短,长1-3毫米,被短柔毛;花萼紫绿色;萼筒圆筒形,外面基部被短柔毛;萼片卵形至卵状长圆形,先端急尖或圆钝,花后反折;花瓣圆形至倒卵形,白色或带红色,具短爪;雄蕊约20-45,稍短于花瓣;子房被短柔毛,花柱稍长或几与雄蕊等长,下部具柔毛。[1]

果实球形,稀倒卵形,直径约2.5厘米以上,白色、黄色至黄红色,常具红晕,微被短柔毛;果肉多汁,成熟时不开裂;核卵形或椭圆形,两侧扁平,顶端圆钝,基部对称,稀不对称,表面稍粗糙或平滑,腹稜较圆,常稍钝,背稜较直,腹面具龙骨状稜;种仁味苦或甜。花期3-4月,果期6-7月。2n=16。

苦瓜形态特征

一年生攀援状柔弱草本,多分枝;茎、枝被柔毛。卷苦瓜须纤细,长达20厘米,具微柔毛,不分歧。叶柄细,初时被白色柔毛,后变近无毛,长4-6厘米;叶片轮廓卵状肾形或近圆形,膜质,长、宽均为4-12厘米,上面绿色,背面淡绿色,脉上密被明显的微柔毛,其余毛较稀疏,5-7深裂,裂片卵状长圆形,边缘具粗齿或有不规则小裂片,先端多半钝圆形稀急尖,基部弯缺半圆形,叶脉掌状。雌雄同株。

雄花:单生叶腋,花梗纤细,被微柔毛,长3-7厘米,中部或下部具1苞片;苞片绿色,肾形或圆形,全缘,稍有缘毛,两面被疏柔毛,长、宽均5-15毫米;花萼裂片卵状披针形,被白色柔毛,长4-6毫米,宽2-3毫米,急尖;花冠黄色,裂片倒卵形,先端钝,急尖或微凹,长1.5-2厘米,宽0.8-1.2厘米,被柔毛;雄蕊3,离生,药室2回折曲。

雌花:单生,花梗被微柔毛,长10-12厘米,基部常具1苞片;子房纺锤形,密生瘤状突起,柱头3,膨大,2裂。果实纺锤形或圆柱形,多瘤皱,长10-20厘米,成熟后橙黄色,由顶端3瓣裂。种子多数,长圆形,具红色假种皮,两端各具3小齿,两面有刻纹,长1.5-2厘米,宽1-1.5厘米。花、果期5-10月

形态特征

马兰头根状茎有匍枝,有时具直根。茎直立,高30-70厘米,上部有短毛,上部或从下部起有分枝

基部叶在花期枯萎;茎部叶倒披针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3-6稀达10厘米,宽0.8-2稀达5厘米,顶端钝或尖,基部渐狭成具翅的长柄,边缘从中部以上具有小尖头的钝或尖齿或有羽状裂片,上部叶小,全缘,基部急狭无柄,全部叶稍薄质,两面或上面有疏微毛或近无毛,边缘及下面沿脉有短粗毛,中脉在下面凸起。

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并排列成疏伞房状。总苞半球形,径6-9毫米,长4-5毫米;总苞片2-3层,覆瓦状排列;外层倒披针形,长2毫米,内层倒披针状矩圆形,长达4 毫米,顶端钝或稍尖,上部草质,有疏短毛,边缘膜质,有缘毛。花托圆锥形。舌状花1层,15-20个,管部长1.5-1.7毫米;舌片浅紫色,长达10毫米,宽1.5-2毫米;管状花长3.5毫米,管部长1.5毫米,被短密毛。

瘦果倒卵状矩圆形,极扁,长1.5-2毫米,宽1毫米,褐色,边缘浅色而有厚肋,上部被腺及短柔毛。冠毛长0.1-0.8毫米,弱而易脱落,不等长。花期5-9月,果期8-11月。[1]

海兔 形态特征

海兔不是兔。海兔头上的两对触角突出如兔耳,体光滑,或有许多突起。触角分工明确,前面一对稍短,专管触觉;后一对稍长,专管嗅觉。海兔在海底爬行时,后面那对触角分开成“八”字形、向前斜伸着,嗅四周的气味,休息时这对触角立刻并拢,笔直向上,恰似兔子的两只长耳朵。当它不动时,活像一只蹲在地上竖着一对大耳朵的小白兔,因而最早被罗马人称为海兔。后被世人所公认,海兔因而得名。日本人称它“雨虎”。

海兔的个体较小,一般体长仅10厘米,体重130克左右,身体呈卵圆形,运动时身体可变形。海兔并非哺乳动物,体外无皮毛。它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类动物。但又与常见的腹足类动物(如鲍、田螺、蜗牛)不同:海兔没有石灰质的外壳,而是退化成一层薄而透明、无螺旋的角质壳,被埋在背部外套膜下,从外表根本看不到,而是在背面由一层薄而半透明的角质膜覆盖着身体(这一点和蛞蝓相同,故又名海蛞蝓),薄薄的壳皮一般呈白色,有珍珠光泽。

海兔的足相当宽,足叶两侧发达,足的后侧向背部延伸。平时,海兔用足在海滩或水下爬行,并借足的运动作短距离游泳。

海蛞蝓是雌雄同体的生物,海底栖息,体裸露,雌雄两个生殖孔间有卵精沟相连。

海兔还是重要的神经生理学实验动物。200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坎德尔德在《追寻记忆的痕迹:2000年诺贝尔奖得主坎德尔德探索之旅》中有对海兔的详细描述,其由于海兔的巨大的、便于监测的腹神经节而选中海兔作为研究对象,进而发现了经典学习模型的细胞原理[1] 。

中国的海兔已定名的有21种。海兔个体较小,一般体长仅10厘米,体重130克左右。海兔不是哺乳动物,体外无皮毛。它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类动物。但又与常见的腹足类动物不同:没有石灰质的外壳,只有一层薄而半透明的角质膜覆盖着身体。体呈卵圆形,运动时身体可变形。头上一前一后,长有二对触角。

生活在美国新英格兰地区和加拿大的盐碱滩的一种通体碧绿的海蛞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可生成植物色素叶绿素的动物。除了生成叶绿素所必需的基因外,它们还“窃取”了称为叶绿体的细胞器,利用其实施光合作用。同植物一样,海蛞蝓的叶绿体借助叶绿素将阳光转化为能量,因此就没了通过吃食物以获取能量的必要。研究人员采用放射性示踪剂以确保海蛞蝓确实是通过自身力量生成叶绿素,而不是从藻类身上窃取的这种现成的色素。事实上,海蛞蝓完全吸收了这种遗传物质,将其遗传给下一代。这些海蛞蝓的后代同样可以生成自己的叶绿素,不过,在吃掉足够的藻类以获取必要的叶绿体之前,它们还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科学家迄今尚不清楚这种动物是如何盗用所需要的基因的。

形态特征

梨果的功效: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等功效,适用于热病伤津烦渴、消渴症、热咳、痰热惊狂、噎膈、口渴失音、眼赤肿痛、消化不良。

梨果皮的功效:清心、润肺、降火、生津、滋肾、补阴功效。根、枝叶、花可以润肺、消痰清热、解毒。

梨籽的功效:含有木质素,是一种不可溶纤维,能在肠子中溶解,形成像胶质的薄膜,能在肠子中与胆固醇结合而排除。梨子含有硼可以预防妇女骨质疏松症。硼充足时,记忆力、注意力、心智敏锐度会提高。

知道了梨子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建议您春季不妨多吃些梨子来滋阴养肺

相关推荐

小米形态特征

一年生。须根粗大。秆粗壮,直立,高0.1-1米或更高。叶鞘松裹茎秆,密具疣毛或粟无毛,毛以近边缘及与叶片交接处的背面为密,边缘密具纤毛;叶舌为一圈纤毛;叶片长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45厘米,宽5-33毫米,先端尖,基部钝圆,上面粗糙,下面稍光滑。圆锥花序呈圆柱状或近纺缍状,通常下垂,基部多少有间断,长10-40厘米,宽1-5厘米,常因品种的不同而多变异,主轴密生柔毛,刚毛显著长于或稍长于小穗,黄色、褐色或紫色;小穗椭圆形或近圆球形,长2-3毫米。 黄色、桔红色或紫色;第一颖长为小穗的1/3-1/2,

雪莲形态特征

整体特征 雪莲花多年生草本,高15-35厘米。根状茎粗,颈部有多数褐色的叶残迹。茎粗壮,基部直径2-3厘米,无毛。[1] 叶片特征 雪莲花的叶密集,基生叶和茎生叶无柄,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达14厘米,宽2-3.5厘米,顶端钝或急尖,基部下延,边缘有尖齿,两面无毛;最上部叶苞叶状,膜质,淡黄色,宽卵形,长5.5-7厘米,宽2-7厘米,包围总花序,边缘有尖齿。 花朵特征 头状花序10-20个,在茎顶密集成球形的总花序,无小花梗或有短小花梗。总苞半球形,直径1厘米;雪莲花总苞 片3-4层,边缘或全部紫褐色

梨的形态特征

根 根系发达,垂直根深可达2-3m以上,水平根分布较广,约为冠幅2倍左右。喜光喜温,宜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缓坡山地种植,尤以砂质壤土山地为理想。干性强,层性较明显。结果早,结果期长,有些品种2-3年即开始结果,盛果期可维持50年以上。 花 梨树因分布范围广,因而物候期差别很大。就开花期而言,四川会理,梨树一般于2月上中旬开花,吉林延边5月中旬开花;鸭梨在湖南长沙于3月上旬开花,辽宁北镇在5月上旬开花,各地花期相差近两个 梨花 月。同一地区栽培的梨树,因种类、品种不同 ,物候期也有差异,从芽萌动到开花,

桃子形态特征

桃是一种乔木,高3-8米;树冠宽广而平展;树皮暗红褐色,老时粗糙呈鳞片状;小枝细长,无毛,有光泽,绿色,向阳处转变成红色,具大量小皮孔;冬芽圆锥形,顶端钝,外被短柔毛,常2-3个簇生,中间为叶芽,两侧为花芽。 叶片长圆披针形、椭圆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上面无毛,下面在脉腋间具少数短柔毛或无毛,叶边具细锯齿或粗锯齿,齿端具腺体或无腺体;叶柄粗壮,长1-2厘米,常具1至数枚腺体,有时无腺体。 花单生,先于叶开放,直径2.5-3.5厘米;花梗极短或几无梗;

莲雾形态特征

莲雾属于乔木,高12m。嫩枝压扁。叶对生,叶柄极短,长不过4mm,有时近于无柄;叶片薄革质,椭圆形至长圆形,长10-22cm,宽6-8cm,先端钝或稍尖,基部变狭,圆形或微心形,上面干后变黄褐色,下面多细小腺点,侧脉14-19对,以45度开角斜行向上,离边缘5mm处互相结合成边脉,另在靠近边脉1.5mm处有1条附加边脉,侧脉间相隔6-10毫米,有明显网脉。 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长5-6cm,有花数朵;花白色,花梗长约5毫米;萼管倒圆锥形,长7-8毫米,宽6-7毫米,萼齿,半圆形,长4毫米,宽加倍;雄蕊极多

枣的形态特征

落叶小乔木,稀灌木,高达10余米;树皮褐色或灰褐色;有长枝,短枝和无芽小枝(即新枝)比长枝光滑,紫红色或灰褐色,呈之字形曲折,具2个托叶刺,长刺可达3厘米,粗直,短刺下弯,长4-6毫米;短枝短粗,矩状,自老枝发出;当年生小枝绿色,下垂,单生或2-7个簇生于短枝上。叶纸质,卵形,卵状椭圆形,或卵状矩圆形;长3-7厘米,宽1.5-4厘米,顶端钝或圆形,稀锐尖,具小尖头,基部稍不对称,近圆形,边缘具圆齿状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无毛或仅沿脉多少被疏微毛,基生三出脉;叶柄长1-6毫米,或在长枝上的可达

黄皮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黄皮小乔木,高达12米。小枝、叶轴、花序轴、 尤以未张开的小叶背脉上散生甚多明显凸起的细油点且密被短直毛。 叶有小叶5-11片,小叶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常一侧偏斜,长6-14厘米,宽3-6厘米,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两侧不对称,边缘波浪状或具浅的圆裂齿,叶面中脉常被短细毛;小叶柄长4-8毫米。 圆锥花序顶生;花蕾圆球形,有5条稍凸起的纵脊棱;花萼裂片阔卵形,长约1毫米,外面被短柔毛,花瓣长圆形,长约5毫米,两面被短毛或内面无毛;雄蕊10枚,长短相间,长的与花瓣等长,花丝线状,下部稍增宽,不呈曲膝状;

龙眼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通常10余米,间有高达40米、胸径达1米、具板根的大乔木;小枝粗壮,被微柔毛,散生苍白色皮孔。叶连柄长15-30厘米或更长; 小叶4-5对,很少3或6对,薄革质,长圆状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两侧常不对称,长6-15厘米,宽2.5-5厘米,顶端短尖,有时稍钝头,基部极不对称,上侧阔楔形至截平,几与叶轴平行,下侧窄楔尖,腹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粉绿色,两面无毛;侧脉12-15对,仅在背面凸起;小叶柄长通常不超过5毫米。 花序大型,多分枝,顶生和近枝顶腋生,密被星状毛;花梗短;萼片近革质,三角状卵形

泥鳅形态特征

我们在餐桌上经常吃到泥鳅,那么对于泥鳅到底长什么样子,大家知道吗?其实,泥鳅有须5对,最长口须后伸到达或稍超过眼后缘。无眼下刺。鳞小,埋于皮下。尾柄上皮褶棱低,与尾鳍相连。尾柄长大于尾柄高。尾鳍圆形。肛门靠近臀鳍。 泥鳅体较小而细长,前端呈亚圆筒形!腹部圆,后端侧扁。体高与体长之比为 1.7:8。 泥鳅头部较尖,吻部向前突出,倾斜角度大,吻长小于眼后头长。口小,亚下位,呈马蹄形。唇软,有细皱纹和小突起。眼小,覆盖皮膜,上侧位视觉不发达。鳃裂止于胸鳍基部。 泥鳅的体表黏液丰富。体背及体侧2/3以上部位呈灰黑

甘草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与根状茎粗状,直径1-3厘米,外皮褐色,里面淡黄色。具甜味。 茎直立,多分枝,高30-120厘米,密被鳞片状腺点、刺毛状腺体及白色或褐色的绒毛。叶长5-20厘米,托叶三角状披针形,长约5毫米,宽约2毫米,两面密被白色短柔毛;叶柄密被褐色腺点和短柔毛;小叶5-17枚,卵形、长卵形或近圆形,长1.5-5厘米,宽0.8-3厘米,上面暗绿色,下面绿色,两面均密被黄褐色腺点及短柔毛,顶端钝,具短[1] 尖,基部圆,边缘全缘或微呈波状,多少反卷。 总状花序腋生,具多数花,总花梗短于叶,密生褐色的鳞片状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