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补充营养过度小心肥胖
早产儿补充营养过度小心肥胖
许多孩子因为由于很多原因而提早出生,因为属于被迫出生而往往由于在母体内时间不够而造成各种营养不良、身体虚弱。因此,不少家长认为,为了让孩子达到普通人水准,就什么也让孩子吃可是最后却导致孩子得了肥胖症。
家长切莫过度进补
专家解释,过度进补与孩子身体的吸收不符合,会让营养过剩堆积出现脂肪,导致小儿肥胖等多种问题的出现,对于孩子健康是十分不利的。相当于你给花浇水,开始虽然是好的,但是如果过度,花的根部无法吸收,就会被水泡坏进而出现枯萎。孩子还在成长,这样的方式无异于揠苗助长,得不偿失。
科学饮食最重要
专家指出,其实面对早产儿,应该以科学饮食最为重要,即按照孩子生长发育规律,给予相匹配的饮食,事实上不少家长却错误施爱,反帮倒忙。有些家长过于急于求成,看见自己的孩子因早产或生病瘦瘦小小,便违反喂养规律,过度喂养造成过度营养,孩子胖是胖了,但常胖得一发不可收拾,为将来肥胖、糖尿病埋下祸根。
通过上述文章的介绍各位家长对于早产儿过度的补充营养会引起肥胖有了了解,所以家长要合理的安排孩子的日常饮食,才能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早产儿补充哪些营养
要补充维生素
由于早产儿生长快,又储备不足,维生素A、B、C、E、K、钙、镁、锌、铜、铁等也都应分别在生后一周至两周,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补充。
预防感染
早产儿室避免或不让闲杂人员入内。接触早产儿前任何人(母亲和医护人员)须洗净手。接触孩子时,大人的手应是暖和的,不要随意亲吻、触摸。早产儿的用品要消毒、要干净,桌面床面保持整洁。母亲或陪人感冒要戴口罩,如腹泻则务必勤洗手,或调换人员进行护理。
母乳喂养
早产儿为了“追赶”生长速度,需要更多的蛋白质和热量,而早产儿的母亲身体会迎合这个需要制造出高热量高蛋白的母乳。这种母乳中所含有的更加丰富的抗体和养分,会保护宝宝免于受到早产儿更加容易患上的诸多感染。如母乳不足,则采用早产儿乳粉。
护理小儿脑瘫患者的方法
1、日常护理:日常生活活动是人们维持生活最根本的活动,小儿脑瘫往往存在多方面能力缺陷,需对其进行日常生活护理及练习。更衣时应留意患儿的体位,先穿患侧再穿健侧。
2、营养合理:提倡母乳喂养,尤其是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母乳不足,采用合理的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幼儿补充各种辅食,包括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蛋白质。食物应易消化,高营养。例:冲藕粉、果汁、牛肉汤、牛乳、豆浆、蛋花汤等。
早产儿喂养方法
由于早产儿特殊的体质,在喂养方法上也相对的讲究一些。早产儿喂养方法主要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是注意保温,由于早产儿体质较差,体温调节能力不足,所以,在保温上要特别注意,室温在24℃-26℃,湿度在55%-65%之间。其次是要给早产儿补充充足的微量元素,由于早产儿生长快,又储备不足维生素、钙、镁、锌、铜、铁等也都应分别在生后一周至两周开始补充。
早产儿喂养方法还要注意预防感染,早产儿室避免或不让闲杂人员入内。
最后,就是早产儿的要及时补充母乳,早产儿在营养需求方面相对比较特殊,初乳中各种人体必需的元素,蛋白质、脂肪酸、抗体的含量都高,正好适合快速生长的早产儿所需用。
产后饮食要注意什么 产后饮食忌滋补过量
分娩后,为补充营养和有充足的奶水,一般都非常重视产后的饮食滋补。但是,大补特补不见得对产妇有利,滋补过量很容易导致肥胖。肥胖会使体内糖和脂肪代谢失调,引发各种疾病。此外,营养过于丰富,必然使奶水中的脂肪含量增多,如婴儿胃肠能够吸收也易造成肥胖;若小儿消化能力较差,不能充分吸收,就会出现慢性腹泻,长期腹泻还会造成营养不良。
孕妇要小心孕期饮食的5个误区
孕妇孕期饮食是非常重要的,饮食能够补充孕妇孕期所需的各种营养,但是关于孕期饮食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孕妇们一定要多加小心,别让自己走入饮食误区。
误区一:营养多总比少强
很多准妈妈在孕期只想着如何补充更多的营养,殊不知营养过剩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导致肥胖,不仅增加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危险,还可能导致巨大儿出生,增加难产,容易出现产伤;而且巨大儿出生后容易发生低血糖、低血钙、红细胞增多症等,同时也是成年后患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病的潜在因素。
误区二:孕期补钙,多多益善。
准妈妈都知道钙的重要性,所以大多数孕妇孕期都补钙,但是有些准妈妈体内并不缺钙也盲目进补,这样就适得其反了。超量补钙,会增加肾结石的危险,还可能对其他因素诱发的癌症有促进作用。故正常孕妇应尽量从膳食中获取钙,缺钙孕妇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钙制剂。
误区三:维生素补充要早,多点没关系。
孕早期是胎儿器官发育最为活跃的阶锻,服用过量的维生素对胎儿危害非常大,维生素A在早期摄入过量有致畸作用,维生素C超大量可导致流产。所以,应从孕中期开始补充维生素制剂,提倡优先选择食物补充。
误区四:主食没营养尽量少吃。
主食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其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维持血糖。准妈妈和宝宝脑细胞的代谢和胎盘也都要靠消耗血糖来得到能量。主食吃得过少,易发生低血糖,产生对神经系统有毒性作用的酮体。
误区五:体重增加没关系,产后再减肥。
这种想法非常错误,孕妇的体重是孕期判断营养状况的指标之一,孕妇吃得过多,热量超标,营养失衡,导致妈妈肥胖,胎儿过大,易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和胎儿过大,妊娠糖尿病可导致严重的母婴合并症和并发症。
早产儿奶粉是什么
早产儿奶粉是什么呢?早产儿奶粉是给过早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宝宝准备的,它可供早产的宝宝食用20-30天,用专用奶粉混合母乳喂养早产宝宝更利于早产宝宝的健康。
由于早产儿过早从母体中出生,身体器官为得到完善发育,往往存在各种问题。早产儿吃什么?如何给早产儿补充充足营养,就成了爸爸妈妈们最为关心的话题。早产儿奶粉是针对特殊宝宝在特殊时期适用的奶粉,对于早产儿而言,准确地挑选一款适合自己的奶粉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早产儿护理该怎么做
一、什么样的婴儿是早产儿
在进行早产儿护理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样的婴儿才算是早产儿。一般情况下,在妈妈的肚子里待不到37周的婴儿都算是早产儿。
早产儿的体重比较轻,一般在5斤一下,早产儿身体内部器官的发育比足月婴儿还不成熟些。
二、为什么孩子会早产
对于孩子的早产原因,除了孕妇在待产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意外情况外,还有一些先天的因素。比如和妈妈的体质有关。女性在备孕期没有接受产前检查,此前女性存在子宫方面的健康问题,没有先治疗再怀孕,容易导致胎儿的早产。
除此之外,有些孕妇在妊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急性疾病,这些疾病也很可能会导致女性的早产。
三、早产儿护理
1.为婴儿做好保暖
我们常常看到很多的早产婴儿在刚刚出生后,医生会将其放在保温箱中养着,这样才能够保证孩子处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保温箱中的温度适合早产儿。当孩子离开了保温箱之后,爸爸妈妈们在护理早产儿的时候,也需要注意早产儿的保暖问题。
早产儿睡觉的时候,被窝的温度在29度较为合适。当我们在为早产儿更换尿布的时候,妈妈们要动作娴熟一些,要盖住宝宝的肚子,尽快换好,不要让孩子着凉。
要是早产儿的体重还没有超过五斤,那么我们建议孩子的身子用柔软的毛巾擦拭就可以了,不要将宝宝放在盆子里洗澡。
2、早产儿的喂养问题
当孩子还在保温箱的时候,妈妈们通常需要将自己的奶水挤出来,之后护士会帮忙喂养宝宝。当孩子离开保温箱的时候,妈妈们就需要自己喂养宝宝的。
在喂养早产儿的时候,我们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体重控制好奶水的量。为了防止孩子溢奶,我们要控制好喂奶量,每天喂养八次左右,尽量少吃多餐。
早产儿在妈妈的肚子里待的时间比较短,早产儿身体比足月的孩子虚弱一些,在营养需求方面和足月的孩子也存在差异。妈妈们可以购买专门针对于早产儿设计的婴儿奶粉,该类型奶粉采用独特的配方,利于为早产儿补足营养。
营养充足才能够保证早产儿在骨骼发育以及智力发育上能够和其他的孩子一样。
3、预防出现感染
早产儿身子比较虚弱,体重比较轻,身体抵抗外界病菌的能力也比较差。因此,早产儿还是需要预防出现感染的。在护理早产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宝宝用品的干净卫生。我们还需要注意从饮食起居上,都保证卫生条件。
为什么早产
为什么早产:
一、自发性早产
1、行为和心理因素
过量饮酒、吸烟、吸毒、不良饮食习惯、怀孕期间长期紧张的体力劳动、两次怀孕间隔较短、各种心理负担过重等,特别是当多种原因同时存在时,往往使早产风险增加。
2、社会因素
怀孕的年龄过小(< 17岁)或过大(> 35岁)、未婚、邻里关系紧张、教育程度较低等等。这些因素与早产的关系尚不明确。
3、种族差异
非洲人比其他种族的早产率高,也更容易发生胎膜早破。不知道我国不同民族或地域间是否有差别。
4、既往早产史
如果前一胎为早产,再次发生早产的风险至少超过没有早产史者2倍。所以有时候这一胎不积极保胎或出生后积极救治,下一胎也很难说就一定比这次好。有一些研究认为,早产存在一定的遗传因素。
5、宫颈短
疑似早产的妇女中,宫颈长度小于15毫米容易很快分娩,而大于15mm者继续妊娠的可能性更大。妊娠24周时宫颈长度短于25毫米者,孕35周前分娩的风险增加六倍。
6、感染
有报道认为,70%的早产与感染有关。可见,感染是一个最大的问题。但是,很多妊娠期的感染比较隐匿,可能根本没有察觉。
7、多胎妊娠
双胞胎和多胎妊娠的孩子早产很常见,双胞胎的平均分娩孕周为35周,三胞胎为32周,四胞胎为29周。
8、辅助生殖技术
辅助生殖技术(ART)越来越多,发生早产的危险是自然受孕者的两倍。而且ART容易发生多胎妊娠。
9、体重过低和肥胖怀孕前的体重指数低(体重/身高2< 18.9 kg/m2),早产的危险增加1.5-2.5倍。虽然超重和肥胖与自发性早产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肥胖可以引起各种妊娠并发症,可能导致医源性早产。
二、医源性早产
1、妊娠期妈妈的疾病
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先兆子痫或子痫、产妇的心血管和肺部疾病、多胎妊娠、子宫结构异常。
2、脐带和胎盘问题
羊水过多或羊水过少、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子宫出血、绒毛膜羊膜炎。
3、胎儿的问题胎儿宫内感染、宫内窘迫、先天性发育异常。
早产儿喂养与护理全攻略:
一、喂养篇
1、合理补充微量元素
早产儿比足月儿生长发育要快得多,对维生素A、C、D及钙、铁等矿物质的需求量也相对比足月儿要多。出生体重1000-1500克的早产儿,一岁时的体重可达到出生时的7倍;出生体重1500-2000克的早产儿,一岁时可达到出生时的5倍半,而足月儿一岁时的体重一般仅为出生时的3倍。
早产儿体重增长得是否合理,是喂养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志,一般每日增长体重25克较合理。另外,若不及时给早产儿补充营养,易患贫血和佝偻病,体质也会很弱。
2、喂奶
对于早产儿来说,更需要母乳喂养,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肌体免疫能力。因为早产儿的胃容量很小,每次喂奶量宜少,时间间隔宜短。
如果婴儿体重在1500克以下,每1小时就要喂奶一次;1500-2000克者每2小时喂一次;2500克左右的早产儿则每3小时就喂一次。如果早产儿的吸吮能力差,妈妈可以用滴管或小匙慢慢地喂。如果妈妈母乳不足,可以适量补充一些适合低体重儿的专用奶粉(雀巢、惠氏等)配合母乳喂养。
二、护理篇:
1、做好卫生消毒
给早产儿喂奶、换尿布前应洗手,做到卫生、无污染,其用具更要天天消毒。还要天天给早产儿洗澡、及时更换衣服。
2、创造适宜的中性环境
因为早产儿不能稳定地维持正常体温,所以在出生后要特别注意保暖。在家庭护理中,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6-28℃,相对湿度55-65%之间,空气新鲜。婴儿体重越轻,周围环境的温度应该越高。
妈妈要每天给婴儿量体温,让体温保持在36.5-37℃之间,使其四肢末梢温热、光润。早产儿所用的尿布、衣服及包裹身体用的被子等物件均应加热后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