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关于风湿热有哪些治疗方法

关于风湿热有哪些治疗方法

风湿热的治疗目的包括四个方面:

①杀灭链球菌;

②缓解关节及其他心脏以外的症状;

③早期洞察有否心脏炎存在并加以处理;

④控制充血性心力衰竭。

(1)一般治疗 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及潮湿。急性期有发热及关节炎、心脏受累者应卧床休息,避免体力活动及精神刺激。无心脏炎的病人;在退热、关节肿痛缓解后可离床。心脏有损害者,需早期卧床休息;体息的好坏可直接影响到疾病的预后。心脏炎病人应根据,心脏炎的严重程度、急性发作缓解的迟早决定卧床休息的时间b有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者,必须绝对卧床,直到病情好转。病情稳定几周后,活动量才可以逐渐增加。应该使病人了解谈病,去除消极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

进食易消化、富含蛋白质、糖类和维生素C的饮食。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应适当限制水和盐的摄人。

(2)抗生素的应用 抗生素的应用目的是消除链球菌感染治疗咽部炎症及扁桃体炎。青霉素仍热是最有效的杀菌剂。常用剂量为每日80万—160万单位,分2次肌内注射,儿童每月肌内注射40万单位;疗程为10~14天。以后用苄星青霉素、(长效青霉素) 120万单位,儿童60万单位,肌内注射,3周1次。经此治疗,多数能控制并预防咽喉部感染。少数病人的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反复发作,以致成为慢性或迁延型风湿热,则可缩短长效青霉素的注射间隔为1~2周1次,至上呼吸道感染较稳定控制后,再维持3周1次;必要时可加用红霉素、林可霉素等;若遇到对青霉素耐药菌株,则可通过咽拭子培养找出敏感的抗生素。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可选用红霉素,儿章剂量为每日每千克体重 30毫克,成人为每日1.5克,分3次口服,疗程为10—14天。

(3)抗风湿治疗 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物为非甾体类抗炎药,因肾上腺皮质激素有较多和较严重的副作用,除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效果不佳者可考虑用激素外,一般不用;有心脏炎和舞蹈病的病人,则应该用激素治疗。

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可选用阿司匹林。该药对退热、消除关节的炎症及降低血沉、恢复C反应蛋白均有一定作用,是最常用的抗风湿药物之一。幼儿每天每千克体重100~300毫克。小儿每天每千克体重70~100毫克,成人每天4~6克,分3~4次口服。该药的剂量应因人而异,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剂量,逐步找出既安全又有效的剂量。本药广般需应用6~8周才可停用。若用阿司匹林后胃部有不适,则可加用氢氧化铝,而不能用苏打片,因苏打片会增加阿司匹林的排泄,会影响治疗效果。目前阿司匹林已逐渐被其他有效及安全性较大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所取代,如布洛芬(每次0.2克,每日3~4次)、怡美力(每次0.1克,每日2次)、莫比可(每次7.5毫克每日1~2次)、乐松(每次60毫克,每日3次)、氨糖美辛(每次0.1~0.2克,每日2-3次)、萘普酮(每日1次1克)、双氯芬酸钠(扶他林,每次25~50毫克,每日3次,或其缓释片75毫克,每日1次)等。

若病人患有心脏炎、舞蹈病等,一般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开始应用激素治疗剂量宜大,成人可用泼尼松(强的松)或泼尼松龙(强的松龙),每日30~40毫克;儿童每日每千克体重 1-1.5毫克,每日总量以不超过印毫克为宜,分3-4次,持续服用2—6周后逐渐减量,一般维持量为每日10-15毫克,疗程最少12周。如病情迁延者,应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延长其疗程。病情严重如合并心包炎和心肌炎并急性心力衰竭者,可每日静脉滴注地塞米松5~10毫克或氢化可的松200毫克,至病情改善后,改口服激素。有舞蹈病的病人,还需给予鲁米那等镇静剂。

另外,还可应用中成药,如尪痹冲剂、湿热痹片、鸡血藤浸膏片、骨宁注射液、复方当归注射液等,并可进行辨证论治服用汤药。

风湿热治疗措施

(一)一般治疗风湿热活动期必须卧床休息。若明显心脏受损表现,在病情好转后,控制活动量直到症状消失,血沉正常。若有心脏扩大、心包炎、持续性心动过速和明显心电图异常者,在症状消失,血沉正常后仍需卧床休息3~4周。恢复期亦应适当控制活动量3~6个月。病程中宜进食易消化和富有营养的饮食。

(二)抗风湿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水杨酸制剂和糖皮质激素两类。对无心脑炎的患者不必使用糖皮质激素,水杨酸制剂对急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1.水杨酸制剂是治疗急性风湿热的最常用药物,对风湿热的退热,消除关节炎症和血沉的恢复正常均有较好的效果。虽然本药有明显抑制炎症的作用,但并不去除其病理改变,因而对防止心脏瓣膜病变的形成无明显预防作用。水杨酸制剂以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和水杨酸钠较为常用,尤以阿司匹林效果最好。阿司匹林起始剂量为:儿童每日~100mg/kg;成人每日~6g;分~6次口服。水杨酸钠每日~8g,分4次服用。使用水杨酸制剂应逐渐增加剂量,直到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或出现全身毒性反应如耳鸣、头痛、或换气过度。症状控制后剂量减半,维持6~12周。水杨酸制剂常有胃部刺激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此时可用氢氧化铝,不宜服用碳酸氢钠,因后者可减低水杨酸制剂在胃肠道的吸收,增加肾脏的排泄,并可促发或加重充血性心力衰竭。

如患者不能耐受水杨酸制剂,可用:氯灭酸(抗风湿灵)0.2~0.4g,每日3次;或贝诺酯(benorilate)每日~4.5g,分次服用,贝诺酯系阿司匹林与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的脂化物,对胃刺激较轻,吸收后在血中缓慢释放出水杨酸。

2.糖皮质激素大型临床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与阿司匹林对风湿热的疗效方面并无明显差别,且有停药后“反跳”现象和较多的副作用,故一般认为,急性风湿热患者出现心脏受累表现时,宜先用水杨酸制剂;如效果不佳(热度不退,心功能无改善),则应及时加用糖皮质激素。激素治疗开始剂量宜大,可用:泼尼松,成人每天60~80mg,儿童每天2mg/kg,分~4次口服。直至炎症控制,血沉恢复正常。以后逐渐减量,以每天5~10mg为维持量;总疗程需2~3个月。病情严重者,可用氢化考的松每天300~500mg;或地塞米松每天.25~0.3mg/kg,静脉滴注。

糖皮质激素停药后应注意低热,关节疼痛及血沉增快等“反跳”现象。在停药前合并使用水杨酸制剂,或滴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12.5~25mg,每天一次,连续三天,可减少“反跳”现象。

(三)抗生素治疗风湿热一旦确诊,即使咽拭子培养阴性应给予一个疗程的青霉素治疗,以清除溶血性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持续存在或再感染,均可使风湿热进行性恶化,因此根治链球菌感染是治疗风湿热必不可少的措施。一般应用普鲁卡因青霉素40~80万单位,每天一次,肌肉注射,共10~14天;或苯唑西林钠(苯唑青霉素钠)120万单位,肌肉注射一次。对青霉素过敏者,可予口服红霉素,每天4次,每次g,共10天。

(四)中医药治疗急性风湿热多属热痹,宜用祛风清热化湿治法;慢性风湿热则多属寒痹,宜用祛风散寒化湿治法。糖皮质激素、水杨酸制剂等辅以中医药治疗,可能取得较好疗效。针刺疗法对缓解关节症状也有一定效果。

(五)舞蹈症的治疗抗风湿药物对舞蹈症无效。舞蹈症患者应尽量安置于安静的环境中,避免刺激。病情严重者可使用镇静剂如鲁米那、地西泮(安定)等,亦可用睡眠疗法。舞蹈症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通常无明显的神经系统后遗症,耐心细致的护理,适当的体力活动和药物治疗大多可取得良好的结果。

关于风湿热有哪些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风湿热活动期必须卧床休息。无心脏炎者应卧床休息2周;心脏炎无心脏增大者应卧床休息4周;心脏炎伴心脏增大者,应卧床休息6周;心脏炎合并心力衰竭者应卧床休息至心力衰竭控制为止。起床活动一般要待体温、血沉、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休息时心率正常。不应过分强调绝对卧床,而应按前述休息时间要求,安排起床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但对心力衰竭者,应严格控制体力活动。注意营养,应给予足量蛋白质、富含维生素A、C及容易消化的高热量的食物。

2.药物治疗

(1)抗生素:目的是清除咽部链球菌,以防止因感染而致病情加重或再次复发。首选青霉素,每日80万~160万U,分两次肌内注射,连用10~14天;如青霉素过敏,可用红霉素30~50mg/(kg·d).分2~4次口服,或罗红霉素2. 5~5mg/(kg·次),每日2次口服,连用10天。

(2)抗风湿治疗:不能改变风湿热的自然病程、终止风湿热活动,但能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

1)非类固醇抗炎药:最常用,对退热、消除关节炎症和血沉的恢复疗效确切。常选用阿司匹林,80~100mg/(kg·d).分4次口服。~般服药2周后症状及体征即可控制,待血沉、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后,再减为半量,用4~6周后逐渐停药。其他非类固醇抗炎药有布洛芬、苯乐来、甲氯灭酸等。

2)糖皮质激素: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特别是全心炎、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者,均应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常选用强的松。2mg/(kg·d)(总量不超过60mg),分3~4次口服,当炎症控制,血沉、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后,逐渐减量,总疗程2~3个月;亦可选用相当剂量的地塞米松。病情严重者,可选用氢化可的松5~10mg/(kg·d),或地塞米松0. 25~0.3mg/(kg·d).或甲强龙1~3mg(kg·d).静脉滴注;症状好转后改口服强的松。

糖皮质激素停药后可出现低热、关节疼痛及血沉增快等“反跳现象”。为防止反跳现象,可在激素开始减量时加服阿司匹林;停服激素后,继续口服阿司匹林2~4周。

(3)对症治疗:心脏炎患者合并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时,应给予相应处理。使用洋地黄制剂时,剂量应为常规剂量的1/3~1/2。

3.舞蹈病的治疗 抗风湿药物治疗常无效,只能对症处理。可给予镇静剂:①苯巴比妥:0.5~1mg/(kg·d).分3~4次口服;②氟哌醇:0.05~0.15mg/(kg·d).分2次口服;③氯丙嗪:0.5mg/(kg·d).分4~6次口服。此外,还可选用安定、眠尔通等,必要时两种镇静剂联合使用。镇静剂一般使用3个月,少数可持续半年或一年。

4.亚临床心脏炎的处理 既往无心脏炎病史,近期有过风湿热,只需定期追踪及坚持长效青霉素预防,无需特殊处理。对曾患心脏炎或现患风湿性心脏病者可根据实验室检查(如血沉、抗心脏抗体或ASP、PCA等)、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体征的变化而制定具体治疗措施:①如仅有轻微体征改变而上述各项检查正常者,无需抗风湿治疗;②如实验室检查变化明显,但无其他原因解释,可试行2周的抗风湿治疗(一般用阿司匹林),如2周后实验室检查回复正常,不需进一步处理,如实验室检查仍不正常,可再继续抗风湿治疗2周后复查有关项目。如仍不转阴,又有可疑症状及体征或超声心动图或心电图改变者,需进行抗风湿治疗;③如实验室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均有明显的改变,而无其他原因解释者,虽无明显症状,也应作进一步观察及作短期抗风湿治疗。

急性风湿热有什么症状呢

1.发热

大部分患者有不规则的轻度或中度发热,但亦可呈弛张热或持续性低热,脉率增快,大量山汗,往往与体温不成比例。

2.关节炎

典型表现为游走性多关节炎,常对称累及膝、踝、肩、腕、肘、髋等大关节;局部呈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但不化脓;部分患者几个关节同时发病,手、足小关节或脊柱关节等也可累及,通常在链球菌感染后一个月内发病,链球菌抗体滴度常可升高。急性炎症消退后,关节功能也完全恢复,不遗留关节强直和畸形,但常反复发作。

3.心脏炎

为临床上最重要的表现,儿童患者中有65%~80%有心脏病变。

4.急性风湿热的皮肤表现

(1)渗出型急性风湿热:可为荨麻疹、斑丘疹、多型红斑、结节性红斑及环形红斑,以环形红斑较多见.

(2)增殖型急性风湿热:可触及皮下小结,结节如豌豆大小,数目不等,较硬,常位于肘、膝、腕、踝、指趾关节伸侧,与皮肤无粘连.

5.舞蹈症

多见于儿童,系风湿活动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基底节、大脑皮质、小脑及纹状体的表现。

6.急性风湿热的其他表现

风湿热偶可累及其他部位,造成如风湿性胸膜炎、腹膜炎、脉管炎等。

上述六种症状是急性风湿热的一般表现,由此可见,这种疾病对于人体的危害还是非常严重的,所以一旦发现了自己出现了一些可疑症状,就要及时的看医生,如果确诊为急性风湿热,早治疗,才可以减少疾病对于身体的伤害,而且患者要注意多休息。

风湿热有哪些护理注意事项

一、根据病情卧床休息及控制活动量:在急性期宜卧床休息,一般至临床症状消失,血沉近于正常,可逐渐起床活动。但恢复期也应限制活动量,一般无明显心脏症状者约一个月,心脏受累但不扩大者2-3月,有心脏扩大或伴有心力衰竭者约需5~6月方可逐渐恢复正常活动。

二、饮食:应给容易消化,富于蛋白质,糖类及维生素C的饮食。重症病例可额外供给维生素B:及维生素C。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者可适当地限制盐及水分的摄入。为防止胃部膨胀压迫心脏而增加心脏负荷,可采取少量多餐。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儿亦应适当限盐。

三、控制感染:原来的感染灶炎症尚未完全消退者,应用青霉素40~80万单位/日,肌肉注射,进行彻底治疗。一般应用2周,亦可根据病情及咽拭子培养持续阳性适当延长,有人主张可用至6周。如不能应用青霉素时,也可考虑用红霉素,剂量一般为30毫克/公斤/日,分3~4次口服。

四、抗风湿药物的应用:常用的有水杨酸制剂,对控制一般急性症状有明显效果。

有明显心脏炎者可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尤其在危重病例更应考虑。鉴于风湿热活动性一般常常持续三个月,故上述药物应用最好不少于12周。个别病例可灵活掌握,或适当延长。

五、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风湿病患儿若出现心力衰竭常伴有风湿活动,治疗时应虑心脏炎的存在,故应配合使用激素,毛地黄及补充钾盐。

六、对有舞蹈病的患儿:应耐心护理,解除患儿的精神负担,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风湿热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临床表现】

多数病人发病前1~5周先有咽炎或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史。起病时周身疲乏,食欲减退,烦躁。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关节炎,心脏炎,皮下小结,环形红斑及舞蹈病等。

(一)发热 大部分病人有不规则的轻度或中度发热,但亦有呈弛张热或持续低热者。脉率加愉,大量出汗,往往与体温不成比例。

(二)关节炎 典型的表现是游走性多关节炎,常对称累及膝、踝、肩、腕、肘、髋等大关节;局部呈红、肿、热、痛的炎症表现,但不化脓。部分病人几个关节同时发病,手、足小关节或脊柱关节等也可累及。通常在链球菌感染后一个月内发作,抗链球菌抗体滴度常可增高。急性炎症消退后,关节功能完全恢复,不遗留关节强直和畸形,但常反复发作。典型者近年少见。关节局部炎症的程度与有无心脏炎或心瓣膜病变无明显关系。

风湿热有哪些并发疾病

在风湿热治疗过程或风湿性心脏病反复风湿热活动等,患者易患肺部感染,重症可致心功能不全,有时并发心内膜炎、高脂血症、高血糖、高尿酸血症,高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还会合并冠心病以至急性心肌梗塞。风湿性心脏病则是本病最常见的并发症。

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病变。表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中有一个或几个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患病初期常常无明显症状,后期则表现为心慌气短、乏力、咳嗽、肢体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直至心力衰竭而死亡。有的则表现为动脉栓塞以及脑梗塞而死亡。从发病机理上来说,由于心脏瓣膜的病变,使得心脏在运送血液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如瓣膜狭窄,使得血流阻力加大,为了吸入和射出足够多血液,心脏则更加费力地舒张和压缩,这样使心脏工作强度加大,效率降低,心脏易疲劳,久而久之造成心脏肥大,如二尖瓣狭窄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左心房压力的增高,导致肺静脉和肺毛细血管压力增高,形成肺淤血,肺淤血后容易引起以下症状:1:呼吸困难2:咳嗽3:咳血;有的还会出现声音沙哑和吞咽困难。 当心脏瓣膜关闭不全时,它带来的问题首先是部分血液返流,这种返流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使心脏压力增大,泵血量减少,在循环中气体交换造成的部份损失,所以风心病病人常感到呼吸困难。

风湿热风湿怎么治疗

本病的发病与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观点已被普遍接受。链球菌菌体的荚膜是由透明质酸组成,与人体滑膜和关节液的透明质酸蛋白之间存在共同抗原性,可抵抗白细胞的吞噬而起到保护作用。A组链球菌的蛋白质抗原与人体心瓣膜和脑等组织存在交叉抗原性,可引起交叉免疫反应。这一交叉反应在风湿热瓣膜病变的发病机制中非常重要。链球菌可产生多种细胞外毒素,在其致病性中也起重要作用。

风湿是指以肌肉、关节疼痛为主的一类疾病。主要影响身体的结缔组织,可能是免疫系统损伤造成的。在现代医学并不是指某一种特定的疾病,而是一类疾病的总称,包括:滑囊炎、强直性脊柱炎、粘附性肩囊炎、骨性关节炎、银屑病 、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复发性风湿病、红斑狼疮、巨细胞性动脉炎、多发性肌炎、腱鞘炎、纤维肌痛、炎性肠病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世界各地的传统医学中有许多种草药用于治疗风湿病,现代医学对上述各种疾病分别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另外,风湿热的发病存在遗传易感性。同一家族成员发病率较无风湿热的家庭为高,单卵双胎同时患风湿热者较双卵双胎者为高 。一般不建议单纯的的用藏药或是中药.可以配合用点西药暂时消炎止痛,会有缓解的效果.要注意休息,饮食营养,坚持治疗是关键 。祝您早日康复。

相关推荐

干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 利尿通淋

鱼腥草善于清膀胱湿热,清热除湿,利尿通淋的功效,常配伍车前草、白茅根、海金沙等中药治疗湿热泻痢,热淋涩痛等病症。

风湿病引发恶寒发热

恶寒发热时风湿病发热的主要类型,常见于该病的起初、急性期、活动期及发展期,外感内伤之分。由于受“一分恶寒,便一分表证”的影响,很多人见之一味按外感表证论治,致使屡犯实实虚虚之诚。 风湿病恶寒发热,可由风湿病自身引起,也可由风湿病合并其他发热性疾病引起,既然以恶寒发热为主症,其辩证除符合风湿病的规律外,还应符合自身规律。 前人对恶寒发热的辩证积累了丰富经验。《伤寒论》称之“病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诸病源候论》载伤寒病、时气病、热病、温病及疫疠,也论之为外感表证。直至唐宋,仍沿上论。金元时期,李东

人老之后手脚皮肤瘙痒怎么办

老年性瘙痒症可用性激素胎儿治疗男性患者专业用丙酸睾丸酮~mg肌肉注射每周~次或甲基睾丸素mg每日次女性术后患者可服乙烯雌酚mg月次应用性激素对于生殖系统肿瘤或肝肾功能不全者应忌用或慎用 对全身性瘙痒症可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或%硫代硫酸钠也可静脉注射或滴注维生素C 对瘙痒剧烈而二年影响睡眠者可用镇静催眠剂可根据病情代表适当选用 中医中药没治疗待人中医认为急性瘙痒症多由于他们风湿热所致故以清热去风为郁闷治疗原则采用荆防清热汤治之慢性太难病人严重除部分病人结果由风湿热引起外多由血虚生风或血淤气滞所致故以养血去

小儿风湿热幼年类风湿病的治疗

(1)早期诊断,合理治疗,防止病情进展造成心脏发生不可恢复的改变。 (2)根据病情轻重,选用合理的抗风湿药物使危重病儿避免死亡,对一般病变能及时控制症状,减少患儿痛苦。 (3)控制及预防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防止疾病复发。 (4)小儿风湿热为一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的疾病,在反复及长期用药过程中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的发生,故应权衡利弊合理使用。

十滴水治痱子是怎样用

十滴水的成分樟脑辛、热、毒。归心、脾经。功效除湿杀虫,温散止痛,开窍辟秽。主治疥癣瘙痒、跌打伤痛、牙痛;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其主治:燥湿消痰、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大黄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的功效,所以其主治的疾病实热便秘;热结胸痞;湿热泻痢;黄疸;淋病;水肿腹满。 辣椒温中散寒,健胃消食的作用。其用于胃寒疼痛,胃肠胀气,消化不良;外用治冻疮,风湿痛,腰肌痛;桉油祛风止痛的作用,可用于皮肤瘙痒,神经痛。 所以十滴水治疗痱子是不错的。十滴水治

外痔熏洗液何功效

外痔熏洗液黄芩、栀子、干莲房、荆芥各 30克,防风、枳壳、薄荷、朴硝各15克。 做法:上药以水共煎,先熏后洗患处。 功效:对外痔伴肛门肿痛、灼热治 疗作用。

类风湿风湿哪些治疗方法

治疗原则包括患者教育、早期治疗、联合用药、个体化治疗方案以及功能锻炼。 1.患者教育 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树立信心和耐心,能够与医生配合治疗。 2.一般治疗 关节肿痛明显者应强调休息及关节制动,而在关节肿痛缓解后应注意早期开始关节的功能锻炼僵直。此外,理疗、外用药等辅助治疗可快速缓解关节症状。 3.药物治疗 方案应个体化,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非甾类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免疫抑制剂、免疫和生物制剂及植物药等。 (1)非甾类抗炎药?抗炎、止痛、解热作用,是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最为常用的药物,适用于活动期等各个时

风湿热是怎么回事?该怎么治疗风湿热

风湿热是一种以侵犯心脏、关节为主的,易复发的全身性、变态反应性结缔组织疾病。心瓣膜斑痕增多时便形成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 风湿热在发病前1-4周会急性扁桃体炎或者咽峡炎史,起病急,多发热、发汗、疲乏或者厌食的情况。小儿还会流鼻血或者腹痛的症状。四肢大关节可出现多发性、游走性、对称性的关节红肿、疼痛。躯干与四肢内侧皮肤可出现环形红斑,消退较快,或呈节性红斑、多形红斑。的皮下还可以触摸到大小如黄豆的皮下结节,些还蚕豆大小,一般分布在膝盖肘部、后颈部、前额,消退相对较缓慢。 风湿热治疗重点是放在控制

小儿风湿热治疗方法

1.治疗原则 (1)早期诊断,合理治疗,防止病情进展造成心脏发生不可恢复的改变。 (2)根据病情轻重,选用合理的抗风湿药物使危重病儿避免死亡,对一般病变能及时控制症状,减少患儿痛苦。 (3)控制及预防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防止疾病复发。 (4)小儿风湿热为一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的疾病,在反复及长期用药过程中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的发生,故应权衡利弊合理使用。 2.急性小儿风湿热治疗 (1)根据病情,卧床休息及控制活动量。在急性期如发热、关节肿痛者,应卧床休息至急性症状消失。心脏炎并发心力衰竭者则应绝对卧床

热风湿的治疗方法哪些

本病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总的治疗原则包括:早期诊断、合理治疗,防止病情进展造成心脏不可逆的病变。 1.一般治疗 主要是针对不同的症状采取相应的对症处理。急性期患者均应卧床休息;如心脏受累应避免体力活动或精神刺激,并应在体温和血沉恢复正常、心动过速控制或明显的心电图改善后继续卧床3-4周,然后逐渐恢复活动,心脏扩大伴心力衰竭者,约需6个月左右才可逐渐恢复正常活动。充血性心力衰竭者还应适当限制盐和水分。 2.抗生素的应用 应用抗生素的目的是为消除残存的链球菌感染灶。推荐应用青霉素一次肌内注射,或者口服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