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长强穴怎么针刺正确

长强穴怎么针刺正确

长强的针刺方法

取穴法:俯卧,在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取穴。

进针方向:从后下向前上刺,与水平面成45°。

进针深度:针0.5-1.0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3-7壮,或温和灸5-2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酸胀至肛门。

针刺长强的作用

长强为督脉之经穴,络穴,督脉与足少阴经之交会穴,循环无端为之长,健行不息为之强,任脉位于身前,督脉居于身后;二脉相合,则升降轮回,循环不息,无尽无休,故而得名。本穴具有调和阴阳,疏调局部经气,升清降浊,消肿止痛作用,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痔疮,便血,痢下赤白,便秘,脱肛,腰脊疼痛,癫狂,痫证等。

注意事项

针刺长强应沿着骶骨和直肠之间刺入,不得直刺过深,以防刺穿直肠,造成感染;禁用火针或粗针重刺,以防伤及直肠。

阳痿患者的针灸疗法

针灸治疗阳痿有独特疗效,且操作方便,近些年来积累了不少经验。针对不同类型的阳痿有不同的针灸方法,现介绍如下:

①肾气虚弱。取会阴、长强、肾俞为主穴,取三阴交、曲骨、然谷、曲泉为配穴。会阴针1.5寸;针长强穴时,针尖向上与骺骨平行刺入0.5~1.5寸,局部多有痛胀,或放射至肛门部,古人在针此穴时,以大痛为度;肾俞穴刺1寸.三穴在得气之后向左向右交叉捻转,用补法。配穴得气后左右交叉捻转用补法,留针5分钟。每次针主穴3个,配穴1~2个。隔日1次,7次为1个疗程。每次并用艾条雀啄灸会阴穴49次。

②命门火衰。取长强、会阴、命门为主穴,取肾俞、关元、太溪为配穴。针主穴得气后向右捻转3600停,再捻,如此30秒,取针。针配穴得气后留针5分钟。另以艾条作雀啄灸,先关元后会阴穴,各49次。

③湿热下注。取肝俞、行间、曲泉、会阴为主穴,取阳陵泉、膀胱、水分为配穴。先针主穴,捻转泻法不留针。后针配穴,平补平泻。7次为1个疗程。

④肝气郁结。取太冲、会阴、曲骨为主穴,取行间、中极、急脉、太溪为配穴配先针太冲、行间、中极穴,泻法不留针。其他穴位平补平泻。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⑤惊恐伤肾。取胆俞、肾俞、长强、心俞、神门、阳陵泉等穴。以艾条雀啄灸胆俞、肾俞穴各49次;针长强、心俞、神门穴。长强穴刺痛出针,心俞、神门穴捻转补法,阳陵泉穴深刺泻法。

Tips:

部分穴位位置

会阴穴:位于人体肛门和生殖器的中间凹陷处。

长强穴:位于尾骨端与肛门之间。

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

曲骨穴:腹下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

命门穴: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

关元穴:在脐下3寸,腹中线上。

肝俞穴: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行间穴:在足背侧,当第一、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中极穴:体前正中线,脐下4寸。

太溪穴: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心俞穴:第五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神门穴: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阳陵泉:人体的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

女性患绝经综合症时需要治疗吗

绝经的常见的体针治疗方法:

(一)取穴主穴:长强。配穴:肾俞、阴交、三阴交、地机、八。

(二)治法以长强为主,效不显加配穴。先令病人取俯卧位,在尾骨下端与肛门之间中点陷凹中取穴,以28号针刺入1寸深,施强刺激手法。留针20分钟,隔5分钟行针1次。配穴,前三穴针刺,中等刺激,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后二穴以指针按揉5~6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以上法共治40例,结果,痊愈3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本法适用于继发性绝经。

取穴主穴:

中极、十七椎下、公孙、次。

配穴:

Ⅰ型为冲、任、督三脉不足,气血亏虚,脉络失养,加关元、气穴、百会、神门、肝俞、志室、肓俞、复溜、气门。

Ⅱ型为邪侵冲任,气血瘀阻,脉络失宣,加中脘、大赫、子宫、腰俞、肝俞、脾俞、蠡沟、三阴交。

小儿推拿治疗便秘 第六步:推下七节骨

位置:七节骨穴位于腰骶部正中位置,处于命门到尾椎骨底端(长强穴)的一条直线。

推拿方法:进行推拿时可用拇指挠侧或食指、中指指腹从小儿的腰部命门处至长强穴从上而下做直推100一200次。

会阳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会阳的作用

按摩会阳穴,有清热利湿,理气升阳的作用,对泄泻,便血,痔疮,带下有很好的疗效;临床上配伍曲池,血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痒的作用,能够治疗阴部皮炎,瘙痒症状;配伍百汇,长强穴,有升阳固脱的作用;利用针刺会阳穴,配伍肾俞,使用泻法,能有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长强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穴位按摩

众所周知,肾为生命之源,中医认为,肾是作强之官,长强穴名字的得来也和此有关系。

按摩长强穴,能神经痛、遣精、阳 痿等与肾精相关的病症。现代临床研究表明,按摩长强穴,能治疗便血、痔疮、脱肛、泄泻、便秘、腰脊痛等多种症状。

按摩长强穴的手法:俯卧,双脚稍稍分开,用手指揉、按压长强穴,每次揉4分钟,双手交替按摩。每日2次。

承山针刺方法和注意事项?承山针刺图解 承山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清热凉血止血,为治疗便血要穴。配长强,三阴交,上巨虚,内庭,针刺泻法,治疗大肠热盛,热伤血络之便血。

2.配风门,少商,迎香,合谷,针刺泻法,清热凉血止血,治疗肺热鼻衄。

3.配次髎,长强,二白,太白,会阳,大肠俞,针刺泻法,清热除湿散瘀,治疗湿热下注大肠之痔疮及肛门裂、

4.配上巨虚,合谷,天枢,腹结,大肠俞,秩边,针刺泻法,清热理气,通调肠腑,治疗热结肠腑之腹痛拒按,便秘。

5.配百会,二白,长强,针刺泻法,百会加灸,补气举陷,治疗中气下陷之脱肛。

6.配委中,昆仑,腰阳关,肾俞,腰部夹脊穴,针刺平补平泻法,舒筋活络,强健腰脊,治疗各种腰背脊痛。

7.配委中,承筋,阳陵泉,足三里,悬钟,针刺平补平泻法,舒筋解痉,治疗各种原因所致之腿痛转筋。

8.配条口,针刺平补平泻法,通络止痛,治疗经脉不通之肩凝症。

9.配委中,太溪,昆仑,阳陵泉,悬钟,针刺平补平泻法,通经活络,治疗经脉痹阻之下肢痹痛。

10.配昆仑,太溪,三阴交,丘墟,针刺补法,填精补肾通络,治疗精血不足,经脉失养之足跟痛,足下垂。

11.配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八风,针刺泻法,祛风除湿,治疗风湿脚气。

针灸治疗阳痿的方法

惊恐伤肾

取胆俞、肾俞、长强、心俞、神门、阳陵泉等穴。以艾条雀啄灸胆俞、肾俞穴各49次;针长强、心俞、神门穴。长强穴刺痛出针,心俞、神门穴捻转补法,阳陵泉穴深刺泻法。

肝气郁结

取太冲、会阴、曲骨为主穴,取行间、中极、急脉、太溪为配穴配先针太冲、行间、中极穴,泻法不留针。其他穴位平补平泻。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命门火衰

取长强、会阴、命门为主穴,取肾俞、关元、太溪为配穴。针主穴得气后向右捻转3600停,再捻,如此30秒,取针。针配穴得气后留针5分钟。另以艾条作雀啄灸,先关元后会阴穴,各49次。

湿热下注

取肝俞、行间、曲泉、会阴为主穴,取阳陵泉、膀胱、水分为配穴。先针主穴,捻转泻法不留针。后针配穴,平补平泻。7次为1个疗程。

直肠脱垂的针灸法

一、直肠脱垂的艾灸治疗: (一)取穴。主穴:百会、长强。配穴:大肠俞、上巨虚、脾俞、肾俞、气海、关元。 (二)治法:分二法。一为艾条灸,一为隔姜灸。如为艾条灸,主穴每次必取,配穴2~3个,轮流取用。将艾卷点燃后,对准穴位,距离约3~5厘米,以患者感温热而不灼烫为度。百会穴施灸时,可用左手分开头发,以暴露穴位,食、中指置于施灸穴位两侧。一般每穴灸5~7分钟,以局部出现红晕为度。百会穴,宜在温和灸之后,再行雀啄灸5~10分钟。小儿施灸时,应注意随时调节时间和温度,以防止烫伤。上法每日1次,7天为一疗程,疗程间歇3天。

二、直肠脱垂的针灸治疗: (一)取穴主穴:分2组。1、长强、承山、大肠俞、气海俞。2、百会、次髎。 (二)治法第一组穴用于针刺,第二组穴用于艾灸。每次取2~3穴,穴位可轮用。针刺得气后,留针20~30分钟,艾条作回旋灸,每穴20分钟,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三、直肠脱垂的体针治疗: (一)取穴主穴:长强、会阳。配穴:承山、百会。 (二)治法主穴均取,配穴每次加1个。长强穴,从尾骨尖凹陷处进针,针尖向上与骶骨平行刺入1.5寸,会阳穴针尖向内刺1.5寸,快速进针后,紧按慢提9次;配穴用弱刺激,缓慢捻转4~5次。留针20分钟。每日1次,6次为一疗程。

相关推荐

宝宝便秘按摩手法图解 推下七节骨

位置:七节骨穴位于腰骶部正中位置,处于命门到尾椎骨底端(长强穴)的一条直线。 按摩方法:进行推拿时可用拇指挠侧或食指、中指指腹从小儿的腰部命门处至长强穴从上而下做直推100一200次。

针刺极泉穴怎么操作正确

极泉针刺手法 操作方法:上臂外展时,在腋窝正中,避开动脉,直刺1-1.5寸,以局部有酸胀感或有强烈触电感向前臂放射为宜,一般不用灸法。 避开腋动脉常用方法为一手扪住搏动的动脉,在指尖引导下,于动脉的内后缘处进针。 功能主治 极泉是手少阴心经的起始穴,刺之可 调整心脏的生理功能,激发其“心生血,血生脾”的作用,使脾不断化生气血,而治其本。因该穴位于心经脉气发源之处,循行于上肢内侧,刺之可由上而下,疏通上臂筋脉气血,起到宽胸宁心,活络止痛之功。多用于治疗心绞痛,胁肋疼痛,咽干,肩周炎,腋臭,上肢麻木,神经损伤

针刺攒竹穴怎么正确操作

攒竹的针刺方法 取穴:坐位,眉内侧端,正中线外侧0.5寸(眼眶上切迹处)。 简易取法: 1.皱眉,可见眉毛内侧端隆起处即是本穴。 2.顺眼眶边缘向内侧循摸至眉毛内侧端处,可触及眼眶有一凹陷处,即眶上切迹处是本穴。 进针方向:从上刺向下与额平面成45°,沿皮下刺。 深度:用亳针直刺0.3-0.5寸,或向下斜刺透睛明穴0.3-0.5寸,或横刺透鱼腰1-1.5寸,留针15分钟,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感觉及放射方向:局部及眼眶周围有胀痛感。 功能主治 攒竹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宣调太阳经气,起祛风散邪,清热明目,通络

长强穴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长强穴在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取穴时平躺屈膝,位于尾骨端下方,尾骨下端与肛门之间的凹陷处即是本穴。 长强属于督脉的络穴,督脉统领人体阳气,而本穴为督脉起始穴,又是位于尾骨端与肛门之间的的一个穴道,升阳举陷之力甚强,经常刺激本穴,前可治会阴之疾,后能疗骶骨之病,可调整阴阳平衡,促进任督两脉经气流通。刺激长强穴,能够促进直肠的收缩,具有通便作用,长期坚持按摩该穴位,可以起到通淋调肠,解痉止痛,育阴潜阳,益气固脱的功效。

按摩长强的作用有哪些

长强是督脉的第一个腧穴,这个腧穴的气血很强盛,它决定了气血的旺盛, 气血运行的通畅。按摩长强可以促进气血流通,促进直肠的收缩,使大便通畅;减轻盆腔压力,使痔静脉丛血流畅顺,主治便血,痔疮,脱肛,泄泻,便秘,腰脊痛,小儿惊风,尾骶骨痛等疾病。 按摩长强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俯卧,双脚稍稍分开,用手指揉,按压长强穴,每次揉压4分钟,双手交替按摩至长强处感到发热即可,每天2次。 2.用中指和食指指腹用力按揉长强穴1-3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 3.用食指点按长强,后至会阴(位于人体肛门和生殖器的中间凹陷处),

针刺耳门穴怎么正确操作

耳门针刺方法 取穴:坐位,耳屏上方,耳前切迹前0.5寸,在下颌支后缘垂线上,颞浅动脉后缘。 简易取法: 1.耳屏上切迹之前方与下颌髁状突稍上方之凹陷处,张口用手掐切时有一凹陷,闭口时关闭,该处即是本穴。 2.耳前,屏上切迹前的凹陷中取穴。 进针方向:从前外刺向后内,与矢状面成45°。 针灸时间:针刺耳门一般取正坐或侧卧位,微张口,可斜刺,从浅向后内0.5-1寸;或向下透听宫,听会,进针1-1.5寸,以局部出现酸胀感,有时可扩散至半侧面部为宜;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功能主治 类属:手少阳三

针刺地仓穴怎么正确操作

地仓针刺方法 取穴法:坐位,口角水平外侧延线与鼻唇沟延线的交界点。 简易取法:正坐平视,瞳孔直下垂线与口角水平线相交点是穴。 进针方向:取侧坐或侧卧位,向颊车方向透刺,或向迎香穴透刺。 进针深度:向颊车透刺1.5-2.5寸(治疗面瘫);向迎香穴透刺1-2(治疗三叉神经痛)。留针20分钟。艾条温和灸5-1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局部或半侧面可有酸,胀,痛感。 作用主治 地仓穴位足阳明胃经穴,并为该经与手阳明大肠经,阳跷脉相会之处,有祛风扶正,通经活络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小

气血虚闭经怎么办

闭经是困扰女性的一大烦恼,长期闭经会对女性生殖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可能引起不孕,因此必须及时进行治疗。 一、膏药外贴 有些医院具有中药独特秘方制成膏药,对治疗闭经效果明显。一般患者在使用时当先以生姜擦拭相应贴敷部位皮肤,然后取一贴膏药直接贴于神阙穴(肚脐处)即可,可隔天换一次。膏贴穴位,透皮传药效至血液,以滋肾益气、养血调经、活血化瘀通脉为主,全面调理女性机能,加速女性胞宫的血液循环,让行经期经血顺畅,进而使月经恢复正常。 二、针灸治疗 针灸在治疗闭经等妇科疾病方面可有良好成效,以长强为主,效不显加配穴

常按这几个穴位有助于孩子长高

1.揉腹 家长可以每天轻轻的为孩子揉腹,顺时针逆时针各几分钟,可以调理脾胃、促进宝宝的消化、补益气血。 2.捏脊 将孩子俯卧,背部裸露,涂抹一点霜或者粉,用拇指顶住孩子的皮肤,再用拇指食指提拉皮肉,同时向上捻动。每天给孩子捏3-5遍,可以调理孩子的消化系统,增强孩子的抵抗力。 3.搓脊柱,搓长强穴 家长可以每天用掌心搓孩子的脊柱和长强穴长强穴在孩子尾椎最高处向上移三指处,每天5-7次,可以补充阳气。 4.按压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心,家长可以每天按揉孩子的百会穴20-50次,可以补充阳气的同时清利头

针刺子宫穴怎么操作正确

针灸子宫操作手法 位置:仰卧,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 进针方向:从前向后直刺与腹壁成90°。 针刺方法:直刺或向耻骨联合外横刺1.5-2寸。 感觉及放射方向:在下腹部可有酸胀感,有时向外生殖器扩散。 子宫为经外奇穴,内为子宫所居,故名子宫穴。该穴内与生殖器官相应,有暖宫散寒,调经种子之效。以种子为要,对月经不调,通经,阴挺,不孕症,附件炎,盆腔炎,膀胱俞,肾盂肾炎,阑尾炎诸症有调理保健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该穴位不宜深刺,若针深刺,针尖可穿过腹横肌深面进入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腹膜壁层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