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仍存死亡危险
甲流仍存死亡危险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维忠昨天接受中央台记者刘天思独家专访时,分析了国内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最新情况。杨维忠表示,根据目前全球甲型H1N1流感的发生及死亡情况判断,随着我国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增加,不排除会出现重症病例,甚至是死亡病例的可能。 而且,杨维忠还指出,今年我国可能面临甲型H1N1流感与季节性流感双重流行的危险,建议公众及时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
杨维忠说,截至上周末8月7号15点,我国内地26个省份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2264例。其中,广东、北京、上海、福建和浙江5省份报告的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78%。目前,西藏、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5省没有报告过病例。我国已治愈2122例,没有重症和死亡病例的报道。但随着我国疾病发生的数量的增加,时间的推移,重症病例,甚至是死亡病例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
杨维忠认为,目前我国的甲型H1N1流感发病趋势尽管略有回落,但仍处在一个波动的相持阶段。根据历史的经验和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的特点,不应该对甲型H1N1流感掉以轻心。杨维忠说,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季节性流感会导致世界范围内数十万人死亡。而今年我国将面临甲型H1N1流感与季节性流感双重危险。
杨维忠提醒,公众在防范上要及时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今年要比以往稍微提前一些时间接种,从过去的10月份开始接种提到9月底前完成,以减少季节性流感个体发病和重症、死亡。在分析可能出现的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的危险因素都有哪些时,杨维忠说:“从全世界目前已有资料的总结,死亡病例的危险因素主要还是有一些基础性疾病、慢性疾病,还包括特殊的生理状态,比如妊娠。季节性流感主要集中在65岁以上老人和2岁以下婴幼儿不同,甲型H1N1流感的死亡病例主要集中在青壮年,还包括一些是既往健康的青壮年。死亡的发生一是取决于病人自身原有的身体特征,包括是否有基础性疾病、妊娠等等。另外跟他是否及时就医和医疗救治的效果、感染的病毒是否有很强的致死力也有关系。目前世界上还未发现病毒的致死力上严重的变异。”
能让老人长寿的50条建议
1.做事认真。做事认真的人更健康,更少得病,人际关系更牢靠,事业更成功。
2.学游泳。游泳可以使男性死亡危险降低50%。
3.保持乐观。百岁老人的另一大共性是:外向、乐观和随和。当然,不可过于乐观,要增强健康和安全意识,不要忽视身边的危险。
4.结婚。结婚者比独身者更长寿。社交和经济支持很关键。
5.尽量不争吵。夫妻争吵越多,健康状况越差,长寿几率越小。
6.婚姻别凑合。如果发现婚姻问题不可调和,果断离婚让人更快乐、长寿。
7.口腔卫生。可降低心脏病、认知障碍症和中风危险。
8.少看电视。25岁后看电视时间每增加1小时,寿命就会缩短22分钟。每天看电视6小时的人比不看电视的人寿命短5年。
9.吃“地中海”式饮食。以水果、蔬菜、全谷食物、橄榄油和鱼等为主的地中海饮食,可显著降低新陈代谢综合征危险。
10.避免久坐。每天坐3小时以下,寿命可增加两年。
11.练习快走。自然走路速度快的人寿命更长。
12.少吃糖。实验发现,甜食会使寿命缩短20%,多吃蘑菇等天然食物。
13.积极健身。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健身可增寿4年。
14.不吃加工肉食。香肠和培根等加工肉食会增加癌症和心脏病死亡危险。
15.从容应对不测。面对好友或亲人离世,能够敞开心扉表达感受,心理更健康,更长寿。
16.身体微胖。体重略高于正常水平(BMI在25~29.9之间)的更长寿。
17.多爬楼梯。爬楼梯取代坐电梯可减肥降血压,使早亡危险降低15%。
18.保持活跃。能让身体更健康。
19.关注新闻。通过媒体关注新闻的人,生活更健康。
20.吃八分饱。“饭吃八分饱”是日本冲绳岛居民的另一长寿秘籍。
21.戒烟。女性戒烟可增寿10 年。
22.吃高纤维食物。男女每天分别摄入38克和25克以上膳食纤维(主要来自谷类),可降低早亡危险。
23.养育孩子。为人父母可降低癌症及心脏病危险。
24.多受教育。上学12年(读完高中)的人比受教育更少的人寿命长,与只读完高中相比,读完大学继续深造可增寿9年。
25.不怕变老。对衰老持积极态度的人寿命多7年。
26.不滥补维生素。滥用β胡萝卜素、维生素A和维生素E会导致死亡危险分别增加7%、16%和4%。
27.家庭观念强。家庭支持多,生活更健康,吸烟、酗酒等折寿行为会更少。
28.善于减压。瑜伽、打坐或者深呼吸等方法可缓解压力,有益长寿。
29.适度饮酒。男女每日饮酒量分别不超过1杯和1~2杯,有益长寿。
30.多吃鱼。从鱼肉等食物中摄入欧米伽-3脂肪酸可增寿2.2年。
31.助人为乐。给他人以帮助的志愿工作有助延年益寿。
32.午后小睡。希腊伊卡里亚岛寿星的一大秘诀是经常午睡。经常午睡可使心脏病死亡危险降低37%。
33.有目标。百岁老人长寿秘诀之一是生活有目标,感觉被需要,并希望做出更大贡献。
34.常吃坚果。常吃坚果可降低早亡危险,多吃核桃,早亡危险降低45%。
35.多走路。玻利维亚123岁的原住居民卡梅洛自称,其长寿秘诀是多走路。
36.常购物。65岁以上老年男女每天购物,死亡危险可分别降低28%和23%。
37.住山区。高海拔地区居民男女寿命平均可增加1.2岁~3.6岁和6个月~2.5岁。
38.与人为善。114岁美国寿星琼斯的一大长寿秘诀是平等待人。
39.关爱自己。关心自身健康最重要。积极锻炼,保证营养,满足需求。
40.经常度假。男人度假次数越多越长寿。
41.性爱规律。每周性爱2~3次心脏病危险降低45%,享受性爱的女性增寿8年。
42.保证睡眠。睡好觉,少得病。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早亡危险增4倍。但睡眠也不宜过多,与每晚睡7~8小时相比,超过9小时的睡眠会致早亡危险增加30%。
43.养个宠物。养猫或狗的人比不养宠物的人更长寿。
44.吃西兰花。西兰花等十字花科蔬菜富含维生素C等营养素,有益防病,强身益寿。
45.经常慢跑。中等强度的慢跑(不要过量)可增寿5~6年。
46.勤洗手。勤洗手挽救的生命远比任何疫苗或其他医疗干预多得多。
47.结交朋友。获得同事、朋友社交支持最多的人最长寿。
48.退而不休。退休后继续做些临时工作的老人更长寿。
49.母乳喂养孩子。母乳喂养的女性发生癌症和心脏病等死亡的危险更小。
50.勇于创新。创新能力强的人寿命更长,死亡率降低12%。
花甲为啥不开口
花甲是一种生活在浅海海底的贝类生物,一般会在安静、没有危险的环境中觅食,如果花甲一直不开口的话,可能考虑是由于外界环境嘈杂,让它受到了惊吓,感觉到了危险,所以闭壳保护自己,建议可以保持安静一段时间再重新观察。
花甲没有开口的原因还有可能是花甲已经死亡,花甲的开壳和闭壳是由其肌肉和韧带来控制的,而死亡的花甲其肌肉和韧带已经僵硬,所以不会开口。
妊娠期甲减对准妈妈的影响
妊娠期母体充足的甲状腺激素对于保证母体健康非常重要。母体临床甲减、亚临床甲减均可以对母体、妊娠过程带来不良结果。
临床甲减患者生育能力降低。
妊娠期母体甲减与妊娠高血压、自发性流产、胎盘早剥、早产以及低体重儿的发生有关。
有临床研究显示:妊娠导致的高血压在临床甲减组发生率为22%,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7.6%),低体重胎儿的发生率在临床甲减组为22%,也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6.8%)。
CASEY的研究发现,母体甲减发生胎盘早剥的危险性是正常妊娠的3倍,并且使在孕34周前早产的危险性进一步升高。
DeVivo等的研究也表明,母体妊娠早期TSH升高,即使是亚临床甲减,自然流产率也将显著上升。
Allan等的研究发现,TSH ≥6mIU/L的妊娠妇女胎儿死亡率明显高于TSH<6miu tsh="">10mIU/L的孕妇胎儿死亡率高达8.1%。
禽流感危险吗 禽流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禽流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很大,这主要取决于禽类种别和毒株以及年龄、环境和并发感染等,通常情况下为高发病率和低死亡率,但在高致病力病毒作用下时,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到100%。
室壁瘤手术治疗效果
(一)早期结果
早年室壁瘤手术的死亡率高达10%左右。近年来随着对左心室成形的概念越来越重视,死亡率有所改善,平均约为 5%。住院死亡中最常见的原因是左心室衰竭和恶性心律失常。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年龄、不完全的再血管化、术前心衰程度重、女性、急诊手术、射血分数小于30%和同期二尖瓣替换术等。
(二)晚期结果
近来报道的5年生存率为58%~80%,10年生存率为34%。远期死亡中大多数是新发生的心肌梗死。随机临床试验显示,只有在三支病变合并室壁瘤的患者中,外科治疗比内科治疗有明显优势,其他情况下两种治疗方法的远期生存率没有差别。远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术前心功能评分、射血分数小于35%、胸片提示心脏扩大、左心室舒张末压力大于20mmHg和合并二尖瓣反流等。
心绞痛分级和心功能分级平均降低1.3~2.3级,因为心衰而再次住院的病例明显减少,因此与内科治疗相比,外科治疗对于临床症状的改善又有令人鼓舞的效果。
禽流感传播途径
世卫组织指出:粪便是禽流感传播的主要渠道。
1.世界卫生组织(who)16日说,在越南已造成至少4人死亡的禽流感主要通过家禽粪便传播,而非煮熟的肉。
2.据报道,病鸡粪便中的h5n1禽流感毒株会在空气中传播,并被风带走。把鸡放在一层叠一层的窄小鸡笼子中,很容易通过其粪便传播禽流感。养鸡者也有吸入病毒的危险。不过,who发言人法德勒·沙伊卜说,几乎不可能因食用煮熟的病鸡肉而患病。他援引who专家的话说:“病毒被煮死了。”他强调说,在拔毛前就把鸡煮了也能消灭病毒。
3.who警告说,人不管接触什么样的病鸡都同样有危险。只有少量染病的家禽能幸存下来,而那些幸存的家禽至少在10天之内还会排泄含病毒的粪便。
4.世界卫生组织15日公布的一份禽流感病毒调查报告说,目前在日本、韩国、越南三国发生的禽流感致病病毒均为h5n1型甲型流感病毒。
甲鱼杀死几个小时有毒
常温下2小时会产生大量毒素,就不能吃了。
甲鱼被杀死或其他原因出现的濒死状态下,要尽快吃掉,否则死亡长了的甲鱼会渐渐产生有毒的物质,导致食用中毒的危害,一般常温下放置2小时就不宜再吃了,有条件的可以放冰箱冷藏或冷冻保存,冷藏时间在6小时左右,而冷冻刚死的甲鱼食用期不能超过1星期,否则同样会有肠胃不适或食物中毒的风险。
长寿方秘方
人人都想长命百岁,老人到底如何才能延年益寿?美国《赫芬顿邮报》9月23日最新载文,刊出了经科学研究证实的100个“长寿妙方”,我们摘取最实用的50条建议,供您参考。
1.做事认真。做事认真的人更健康,更少得病,人际关系更牢靠,事业更成功。
2.午后小睡。希腊伊卡里亚岛寿星的一大秘诀是经常午睡。经常午睡可使心脏病死亡危险降低37%。
3.有目标。百岁老人长寿秘诀之一是生活有目标,感觉被需要,并希望做出更大贡献。
4.常吃坚果。常吃坚果可降低早亡危险,多吃核桃,早亡危险降低45%。
5.多走路。玻利维亚123岁的原住居民卡梅洛自称,其长寿秘诀是多走路。
6.常购物。65岁以上老年男女每天购物,死亡危险可分别降低28%和23%。
7.住山区。高海拔地区居民男女寿命平均可增加1.2岁~3.6岁和6个月~2.5岁。
8.与人为善。114岁美国寿星琼斯的一大长寿秘诀是平等待人。
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有哪些
第一节 我国脑血管病的流行现状与发展趋势
目前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城市居民脑血管病死亡已上升至第一、二位,农村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初脑血管病死亡列第三位,90年代后期升至第二位。全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200万人;每年死于脑血管病约150万人;存活的患患者数(包括已痊愈者)600~700万。 目前,全国每年因本病支出接近200亿元人民币,给国家和众多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第二节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管理
一、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出血和脑梗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国内有研究显示:在控制了其他危险因素后,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9%,舒张压每增加5mmHg,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6%.一项中国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随访4年后,降压治疗组比安慰剂对照组脑卒中的死亡率降低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