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骨折固定方法有哪些

骨折固定方法有哪些

1、前臂骨折固定法:夹板放置骨折前臂外侧,骨折突出部分要加垫,然后固定腕肘两关节(腕部8字形固定),用三角巾将前臂屈曲悬胸前,再用三角巾将伤肢固定于胸廓。

2、上臂骨折固定法:夹板放置骨折上臂外侧,骨折突出部分要加垫,然后固定肘、肩两关节,用三角巾将上臂屈曲悬胸前,再用三角巾将伤肢固定于伤员胸廓。

3、无夹板前臂、上臂三角巾固定法:

(1)前臂骨折:先将展开的三角巾将伤肢悬挂胸前,后用三角巾将伤肢固定于胸廓。

(2)上臂骨折:先用三角巾将伤肢固定于胸廓,后用三角巾将伤肢悬挂胸前。

4、锁骨骨折固定法:

(1)丁字夹板固定法:丁字夹板放置背后肩胛骨上,骨折处垫上棉垫,然后用三角巾绕肩两周结在板上,夹板端用三角巾固定好。

(2)三角巾无夹板固定法:挺胸,双肩向后,两侧腋下放置棉垫,用两块三角巾分别绕肩两周打结,然后将三角巾结在一起,前臂屈曲用三角巾固定于胸前。

5、小腿骨折固定法:将夹板放置骨折小腿外侧,骨折突出部分要加垫,然后固定伤口上下两端, 固定膝、踝两关节(8字形固定踝关节),夹板顶端再固定。

6、大腿骨折固定法:将夹板放置骨折腿外侧,骨折突出部分要加垫,然后固定骨折上、下两端,固定踝、膝关节,最后固定腰、髂及腋部。

7、大、小腿无夹板三角巾固定法:将患者两下肢合并,健肢移向伤肢,在膝、踝之间加垫,用三角巾分段固定髂部、膝部、踝部,打结在健侧,踝关节处作“8”字形固定。

骨折以后固定的方法有很多,在古代是选择用竹片,现在一般采用石膏其优点是固定作用确实可靠。其缺点是无弹性,固定范围大,每个人的骨折部位和固定方法都不一样,所以固定的方法也是因人而异的。

肱骨骨折固定法介绍

1、肱骨骨折患者在进行夹板固定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一个大小适合的夹板和压垫,因为如果夹板过长的话,那样的话是很可能会其他的一些部位造成损伤的,但如果患者所使用的而夹板过短的话,那个时候是很难对骨折部位进行完全固定的,这样也就会直接影响到夹板固定后的效果了。

2、肱骨骨折患者在进行夹板固定之前还应该给局部涂抹一些油膏,而这种油膏最好是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以及消肿止痛功效作用的药膏,而在涂抹的时候范围也最好是大一些,而且表面也应该平整,这样患者涂抹之后才会达到一定的功效。

3、肱骨骨折患者在进行夹板固定之后在使用绷带的时候最好是要松松的缠绕四到五圈,而且要是适当的位置放置压垫,最后再以胶布进行固定,这样才可以避免患者的局部有血液不畅的症状出现。

4、肱骨骨折患者在进行夹板固定还应该要注意适合的安防夹板,而在进行捆绑的时候也应该先想捆绑中间,之后再捆绑两边,而扎带的松紧也要是以在夹板面上可以上下移动一厘米为准。

肱骨髁骨折的疾病护理知识其实有很多,患者有时候不能积极地认识到自己处理疾病的态度,其实也会导致患者出现更多的疾病痛苦,肱骨髁骨折的手术处理方式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地进步,疾病的处理和治疗效果也会在不断地出现,患者对于疾病的知识有越多的了解,疾病的处理目的就会达到,在很多的时候为了能够更加的舒适,其实对于肱骨髁骨折的患者来说,疾病的饮食知识也是需要做好了解的。

固然对于肱骨髁骨折的患者来说一旦出现之后自己的日常生活或者是工作都会有不同的程度的影响,疾病的处理需要一定的时间,患者就需要保持积极地疾病处理方式,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肱骨髁骨折患者的疾病健康知识,让疾病的处理效能够达到,从而保持更为健康的生活习惯,在很多情况下对于肱骨髁骨折患者的病情痛苦还是需要我们做好认识。

跟骨骨折固定关键点找到

跟骨骨折占足部骨折的60%,由于其损伤机理和骨折类型复杂,治疗不当可引起较严重的患肢功能障碍,残疾率高达20%~30%。国外近年来对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研究,优良率仅在70%左右,其局部并发症较多、且缺乏理想的内固定材料。科研人员从1997年5月起在对跟骨进行传统保守治疗和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的基础上,在国内外首先提出了跟骨的解剖分区并探讨了有关临床意义,建立了模拟跟骨骨折模型,发现跟骨载距突在跟骨骨折中极少发生移位,可作为跟骨骨折内固定的固定支撑点,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严重跟骨骨折三点固定原则,即三点固定关键点:跟骨前部或骰骨、截距突、跟骨粗隆,在这三点固定跟骨骨折,不仅提高了解剖复位的成功率,而且减少了手术的并发症。

科研人员还根据跟骨骨折模型,分析了骨折机制与骨折类型,设计并研制了新型的可塑性跟骨钛钢板,并治疗了186例220侧(其中34例左右足同时跟骨骨折)各类关节内跟骨骨折,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良率达到92%,比国外先进水平还提高了20多个百分点。

骨折后多久可以同房

骨折后固定4周可以同房

一般骨折固定后4周就可以性生活的,但需要注意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瘀去骨新生以及骨折的修复首先依赖气血的生长,骨折期间尽量减少同房,可以一周一次,过于频繁会影响骨折的愈合。药物方面建议你配合服用专业的接骨续筋,消肿止痛,舒筋活络,活血化瘀药物八仙接骨宝治疗,可以帮助骨折促进骨细胞生长,帮助骨痂(骨头)快速形成,提前愈合恢复的快些.

右小腿开放性骨折怎么办才好呢

凡骨折时,合并有覆盖骨折部位的皮肤及皮下软组织损伤破裂,使骨折断端和外界相通者,称为开放性骨折。开放性骨折是创伤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高速工具的使用,所造成的开放性骨折日趋严重,病情越发复杂、治疗更加困难。

开放性骨折分为 3型。

Ⅰ型:伤口不超过1cm,伤缘清洁;

Ⅱ型:撕裂伤长度超过1cm,但无广泛软组织损伤或皮扶撕脱;

Ⅲ型;有广泛软组织损伤包括皮肤或皮瓣的撕裂伤,多段骨折,创伤性截肢以及任何需要修复血管的损伤。

骨折固定是治疗开放性骨折的中心环节。骨折固定除具有维持骨折复位,保障骨折愈合,实现肢体早期锻炼,促进功能恢复的一般目的外,对开放性骨折来说更具有消除骨折端对皮肤的威胁,减少污染扩散,便于重要软组织(血管、神经、肌腱)修复,利于伤口闭合的特殊意义。

治疗开放性骨折不同于闭合性骨折,它容易发生感染和坏死。因此处理开放性骨折要求迅速,尽量减少对组织的再损伤。骨折的固定方法应以简单,迅速,有效为原则。

骨折固定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者" 全身情况,伤口能否安全闭合及骨折类型来判断:

Ⅰ型骨折可考虑Ⅰ期闭合伤口和骨折内固定;

Ⅱ型和Ⅲ型骨折应优先选用外固定器行骨外固定,后者具有方法简便,创伤小,并兼有骨折固定和便于观察处理伤口的优点。

跟骨骨折固定关键点找到

我国一位知名骨科教授等经过3年多时间的探索,在国际上率先提出跟骨骨折三点固定原则,并创新设计研制了治疗的可塑性跟骨钛钢板,这项题为“跟骨骨折的应用解剖学、生物力学及临床研究”,日前通过了上海市科委组织的成果鉴定。专家认为,该研究经文献检索国内外未见类似报道,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跟骨骨折占足部骨折的60%,由于其损伤机理和骨折类型复杂,治疗不当可引起较严重的患肢功能障碍,残疾率高达20%~30%。国外近年来对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研究,优良率仅在70%左右,其局部并发症较多、且缺乏理想的内固定材料。科研人员从1997年5月起在对跟骨进行传统保守治疗和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的基础上,在国内外首先提出了跟骨的解剖分区并探讨了有关临床意义,建立了模拟跟骨骨折模型,发现跟骨载距突在跟骨骨折中极少发生移位,可作为跟骨骨折内固定的固定支撑点,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严重跟骨骨折三点固定原则,即三点固定关键点:跟骨前部或骰骨、截距突、跟骨粗隆,在这三点固定跟骨骨折,不仅提高了解剖复位的成功率,而且减少了手术的并发症。

科研人员还根据跟骨骨折模型,分析了骨折机制与骨折类型,设计并研制了新型的可塑性跟骨钛钢板,并治疗了186例220侧(其中34例左右足同时跟骨骨折)各类关节内跟骨骨折,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良率达到92%,比国外先进水平还提高了20多个百分点。

骨折后怎么选择固定术方法

一、小夹板固定

(一)方法可用木板、竹片或杉树皮等,削成长宽合度的小夹板。固定骨折时,小平板与皮肤之间要垫些棉花类东西,用绷带或布条固定在小夹板上更好,以防损伤皮肉。此法固定范围较石膏绷带小,但能有效防治骨折端的移位,因其不包括贩折的上下关节,故尔便于及时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发生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具有确实可靠,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治疗费用低等优点。

(二)适应症

1.四肢闭合性管状骨折。

2.四肢开放性骨折,创面小,经处理后创口已愈合者。

3.陈旧性四肢骨折适合于手法得位者。

二、石膏绷带固定

(一)方法有无水硫酸钙(熟石膏)的细粉末,均匀撒在特制的稀纱布绷带上,做成石膏绷带,经水浸泡后缠绕在肢体上数层,使成管型石膏;或做成多层重迭的石膏托,用湿纱布绷带包在肢体上,待凝固成坚固的硬壳,对骨折肢体起有效的固定作用。其优点是固定作用确实可靠。其缺点是无弹性,固定范围大,不利于患者肢体活动锻炼,且有关节僵硬等后遗症和防碍患肢功能迅速恢复的弊病。

(二)适应症

1.小夹板难于固定的某些部位的骨折,如脊柱骨折。

2.开放性骨折,经清创缝合术后,创口尚示愈合者。

3.某些骨,关节手术后(如关节融合术后)

4.畸形矫正术后。

5.治疗化脓性骨髓炎、关节炎者。

三、外展架固定

(一)方法 用铅丝夹板、铅板或木板制成的外展架,再用石膏绷带包于病人胸廓侧方后,可将肩、肘、腕关节固定于功能位。病人站立或卧床,均可使患肢处于高抬位置,有利于消肿、止痛、控制炎症。

(二)适应症

1.肿胀较重的上肢闭合性损伤。

2.肱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

3.臂丛牵拉伤,严重上臂或前臂开放性损伤。

4.肩胛骨骨折。

5.肩、肘关节化脓性炎症及结核。

四、几种骨折固定技术

固定技术在急救中占有重要位置,及时、正确的固定,对预防休克,防止伤口感染,避免神经、血管、骨骼、软组织等再遭损伤有极好作用。

急救固定器材:院外急救骨折固定 时,常不能按医院那样要求,而常就地取材,代替正规器材。如各种2~3cm厚的木板、竹杆、竹片、树枝、木棍、硬纸板、枪支、刺刀,以及伤者健(下)肢等,者可作为固定代用品。

1.颈椎骨折固定:

(1)使伤者的头颈与躯干保持直线位置。

(2)用棉布、衣物等,将伤者颈睛、头两侧垫好,防止左右摆动。

(3)用木板放置头至臀下,然后用绷带或布带将额部、肩和上胸、臀固定、于木板上,使之稳固。

2.锁骨骨折固定:用绷带在肩背做8字形固定,并用三角巾或宽布条于颈上吊托前臂。

3.肱骨骨折固定:用代用夹板2~3块固定患肢,并用三角巾、布条将其悬吊于颈部。

4.前臂骨折固定:用两块木板,一块放前臂上,另一块放背面,但其长度要超过肘关节,然后用布带或三角巾捆绑托起。

5.股骨骨折固定:用木板2块,将大腿小腿一起固定。置于大腿前后两块长达腰部,并将踝关节一起固定,以防这两部位活动引起骨折错位。

6.小腿骨折固定:腓骨骨折在没有固定材料的情况下,可将患肢固定在健肢上。

7.脊柱骨折:脊柱骨折和脱位是常见伤害之一,常常是骨和脊髓伤情比较严重而复杂脊柱骨折由各种暴力使颈椎、胸椎、腰椎、尾椎骨折或错位,以及脊髓损伤,常使致残废,危及生命,需要及时、正确地急救。脊柱骨折正确搬运和不正确搬运见图31.

正确搬运如下:

(1)伤者两下肢伸直,两上肢垂于身两侧。

(2)3~4名急救者在伤者一侧,两人托臀和双下肢,另两人分别托头,腰部部,置伤者于担架或门板上。

(3)不要使伤者躯干扭曲,千万不能一人抬头一人抬足。

(4)用枕头、沙袋、衣物垫堵腰和颈两侧。如果颈、腰脱臼错位,或骨折时应将颈下、腰下垫高,保持颈或腰过伸状态。

五、固定注意事项

1.遇有呼吸、心跳停止者先行复苏措施,出血休克者先止血,病情有根本好转后进行固定。

2.院外固定时,对骨折后造成的畸形禁止整复,不能把骨折断端送回伤口内,只要适当固定即可。

3.代用品的夹板要长于两头的关节并一起固定。夹板应光滑,夹板靠皮肤一面,最好用软垫垫起并包裹两头。

4.固定时应不松、不紧而牢固。

5.固定四肢时应尽可能暴露手指(足趾)以观察有否指(趾)尖发紫、肿胀、疼痛、血循环障碍等。

​不幸骨折应该如何急救与固定

急救固定器材院外急救骨折固定时,常常就地取材,如各种2—3厘米厚的木板、竹竿、竹片、树枝、木棍、硬纸板、枪支、刺刀,以及伤者健(下)肢等,均可作为固定代用品。

颈椎骨折固定使伤者的头颈与躯干保持直线位置;将木板放置于头至臀下,用棉布、衣物等,将伤者颈、头两侧垫好,防止左右摆动;然后用绷带或布带将额部、肩和上胸、臀部固定于木板上,使之稳固。

锁骨骨折固定用绷带在肩背做8字形固定,并用三角巾或宽布条系于颈部吊托前臂。

肱骨骨折固定用代用夹板2—3块固定患肢,并用三角巾、布条将其悬吊于颈部。

前臂骨折固定选用两块木板,长度要超过肘关节,分别置于前臂掌、背两侧,然后用布带或三角巾捆绑托起。

股骨骨折固定选用木板两块,将大腿小腿一起固定。置于大腿前后长达腰部,并将踝关节一起固定,以防这两部位活动引起骨折错位。

小腿骨折固定腓骨骨折在没有固定材料的情况下,可将患肢固定在健肢上。

骨折固定五大技巧:

1.遇有呼吸、心跳停止者先行心肺复苏术;出血休克者先止血,病情有根本好转后进行固定。

2.院外固定时,对骨折后造成的畸形禁止整复,不能把骨折断端送回伤口内,只要适当固定即可。

3.代用品的夹板要长于两头的关节并一起固定。夹板应光滑,夹板靠皮肤一面,最好用软垫垫起并包裹两头。

4.固定时应不松、不紧而牢固。

5.固定四肢时应尽可能暴露手指(足趾),以观察有无指(趾)尖发紫、肿胀、疼痛、血循环障碍等.

骨折固定方法有哪些

前臂骨折固定法①夹板固定法:在骨折前臂外侧放置夹板,加垫于骨折突出部分,最后固定腕肘两关节,将前臂用三角巾屈曲悬胸前,最后固定伤肢于伤者胸廓。②无夹板固定法:先用三角巾将伤肢悬挂胸前,将伤肢固定于胸廓。上臂骨折固定法①夹板固定法:在骨折上臂外侧放置夹板,骨折突出部分要加垫,然后固定肘、肩两关节,最后将上臂屈曲悬胸前,并将伤肢固定于伤员胸廓。②无夹板固定法:用三角巾先将伤肢固定于胸廓,再将伤肢悬挂胸刖0锁骨骨折固定法①丁字夹板固定法:丁字夹板放置背后肩胛骨上,骨折处垫上棉垫,用三角巾绕肩两周最后固定......

骨折后教你最好的固定技术

一、小夹板固定

(一)方法 可用木板、竹片或杉树皮等,削成长宽合度的小夹板。固定骨折时,小平板与皮肤之间要垫些棉花类东西,用绷带或布条固定在小夹板上更好,以防损伤皮肉。此法固定范围较石膏绷带小,但能有效防治骨折端的移位,因其不包括贩折的上下关节,故尔便于及时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发生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具有确实可靠,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治疗费用低等优点。

(二)适应症

1.四肢闭合性管状骨折。

2.四肢开放性骨折,创面小,经处理后创口已愈合者。

3.陈旧性四肢骨折适合于手法得位者。

二、石膏绷带固定

(一)方法 有无水硫酸钙(熟石膏)的细粉末,均匀撒在特制的稀纱布绷带上,做成石膏绷带,经水浸泡后缠绕在肢体上数层,使成管型石膏;或做成多层重迭的石膏托,用湿纱布绷带包在肢体上,待凝固成坚固的硬壳,对骨折肢体起有效的固定作用。其优点是固定作用确实可靠。其缺点是无弹性,固定范围大,不利于患者肢体活动锻炼,且有关节僵硬等后遗症和防碍患肢功能迅速恢复的弊病。

(二)适应症

1.小夹板难于固定的某些部位的骨折,如脊柱骨折。

2.开放性骨折,经清创缝合术后,创口尚示愈合者。

3.某些骨,关节手术后(如关节融合术后)

4.畸形矫正术后。

5.治疗化脓性骨髓炎、关节炎者。

三、外展架固定

(一)方法 用铅丝夹板、铅板或木板制成的外展架,再用石膏绷带包于病人胸廓侧方后,可将肩、肘、腕关节固定于功能位。病人站立或卧床,均可使患肢处于高抬位置,有利于消肿、止痛、控制炎症。

(二)适应症

1.肿胀较重的上肢闭合性损伤。

2.肱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

3.臂丛牵拉伤,严重上臂或前臂开放性损伤。

4.肩胛骨骨折。

5.肩、肘关节化脓性炎症及结核。

四、几种骨折固定技术

固定技术在急救中占有重要位置,及时、正确的固定,对预防休克,防止伤口感染,避免神经、血管、骨骼、软组织等再遭损伤有极好作用。

急救固定器材:院外急救骨折固定 时,常不能按医院那样要求,而常就地取材,代替正规器材。如各种2~3cm厚的木板、竹杆、竹片、树枝、木棍、硬纸板、枪支、刺刀,以及伤者健(下)肢等,者可作为固定代用品。

1.颈椎骨折固定:

(1)使伤者的头颈与躯干保持直线位置。

(2)用棉布、衣物等,将伤者颈睛、头两侧垫好,防止左右摆动。

(3)用木板放置头至臀下,然后用绷带或布带将额部、肩和上胸、臀固定、于木板上,使之稳固。

2.锁骨骨折固定:用绷带在肩背做8字形固定,并用三角巾或宽布条于颈上吊托前臂。

3.肱骨骨折固定:用代用夹板2~3块固定患肢,并用三角巾、布条将其悬吊于颈部。

4.前臂骨折固定:用两块木板,一块放前臂上,另一块放背面,但其长度要超过肘关节,然后用布带或三角巾捆绑托起。

5.股骨骨折固定:用木板2块,将大腿小腿一起固定。置于大腿前后两块长达腰部,并将踝关节一起固定,以防这两部位活动引起骨折错位。

6.小腿骨折固定:腓骨骨折在没有固定材料的情况下,可将患肢固定在健肢上。

7.脊柱骨折:脊柱骨折和脱位是常见伤害之一,常常是骨和脊髓伤情比较严重而复杂脊柱骨折由各种暴力使颈椎、胸椎、腰椎、尾椎骨折或错位,以及脊髓损伤,常使致残废,危及生命,需要及时、正确地急救。

常见骨折的固定方法

1.肱骨(上臂)骨折固定法

夹板固定法:用两块夹板分别放在上臂内外两侧(如果只有一块夹板,则放在上臂外侧),用绷带或三角巾等将上下两端固定。肘关节屈曲90度,前臂用小悬臂带悬吊。

无夹板固定法:将三角巾折叠成10厘米~15厘米宽的条带,其中央正对骨折处,将上臂固定在躯干上,于对侧腋下打结。屈肘90度,再用小悬臂带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2.尺、挠骨(前臂)骨折固定法

夹板固定法:用两块长度超过肘关节至手心的夹板分别放在前臂的内外侧(只有一块夹板,则放在前臂外侧)并在手心放好衬垫,让伤员握好,以使腕关节稍向背屈,再固定夹板上下两端。屈肘90度,用大悬臂带悬吊,手略高于肘。

无夹板固定法:大悬臂带、三角巾固定:用大悬臂带将骨折的前臂悬吊于胸前,手略高于肘。再用一条三角巾将上臂带一起固定于胸部,在健侧腋下打结。

3.股骨(大腿)骨折固定法

夹板固定法:伤员仰卧,伤腿伸直。用两块夹板(内侧夹板长度为上至大腿根部,下过足跟;外侧夹板长度为上至腋窝,下过足跟)分别放在伤腿内外两侧(只有一块夹板则放在伤腿外侧),并将健肢靠近伤肢,使双下肢并列,两足对齐。关节处及空隙部位均放置衬垫,用5~7条三角巾或布带先将骨折部位的上下两端固定,然后分别固定腋下、腰部、膝、踝等处。足部用三角中“8”字固定,使足部与小腿呈直角。

无夹板固定法:伤员仰卧,伤腿伸直,健肢靠近伤肢,双下肢并列,两足对齐。在关节处与空隙部位之间放置衬垫,用5~7条三角中或布条将两腿固定在一起(先固定骨折部位的上、下两端)。足部用三角巾“8”字固定,使足部与小腿呈直角。

4.脊柱骨折固定法:不得轻易搬动伤员。严禁一人抱头,另一个人抬脚等不协调的动作。

如伤员俯卧位时,可用“工”字夹板固定,将两横板压住竖板分别横放于两肩上及腰骰部,在脊住的凹凸部位放置衬垫,先用三角巾或布带固定两肩,再固定腰骶部。现场处理原则是,背部受到剧烈的外伤,有颈、胸、腰椎骨折者,绝不能试扶着让病人做一些活动,以此“判断”有无损伤。一定要就地固定。

5.头颅部骨折:头颅部骨折,主要是保持局部的安定,在检查、搬动、转运等过程中,力求头颅部不受到新的外界的影响而加重局部损伤。具体做法是,伤员静卧,头部可稍垫高,头颅部两侧放两个较大硬实的枕头或沙袋等物将其固定住,以免搬动、转运时局部晃动。

目前国际上采用让病人卧于特制硬板上,然后用带子固定头颅部;或用头颅部专用固定装置,其目的也如上述。颈部骨折也如上述原则,应保持颈部安定。众所周知,颈部骨折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如果转运中因搬运、位置不当可致脊髓损伤,可导致高位截瘫。

发生骨折应该如何固定

1、上臂肱骨骨折固定

肱骨在外伤骨折后,可以出现上臂的肿胀、淤血、活动障碍及疼痛,有时可有明显畸形存在。如症状不典型,检查可将伤肢伸直并使手腕尽量背伸,轻扣手掌根,力量传导至上臂骨折部位,可引起疼痛。肱骨骨折在现场可用木板木棍儿、杂志、书本、硬纸夹等敷于上壁内外侧,用三角巾叠成带状或其他布带、领带、皮带等环绕绑扎3--4匝,然后再用三角巾或绷带等将上壁悬吊并固定在躯干上。注意所有硬质外固定物均应在用柔软的毛巾等敷料衬垫后使用,不要直接敷在肢体上,防止损伤皮肤、软组织及血管神经。在没有木板等物品的时候,可以用多根布带将上臂绑扎固定在躯干上,然后再屈肘悬吊即可。

2、锁骨骨折固定法

(1)丁字夹板固定法:丁字夹板放置背后肩胛骨上,骨折处垫上棉垫,然后用三角巾绕肩两周结在板上,夹板端用三角巾固定好。

(2)三角巾无夹板固定法:挺胸,双肩向后,两侧腋下放置棉垫,用两块三角巾分别绕肩两周打结,然后将三角巾结在一起,前臂屈曲用三角巾固定于胸前。

3、小腿骨折固定法

将夹板放置骨折小腿外侧,骨折突出部分要加垫医学|教育网整理,然后固定伤口上下两端,固定膝、踝两关节(8字形固定踝关节),夹板顶端再固定。骨盆骨折固定使伤病员呈仰卧位,两膝下放置软垫,膝部屈曲以减轻骨盆骨折的疼痛;用宽布带从臀后向前绕骨盆,捆扎紧;在下腹部打结固定;在两膝之间加放衬垫,用宽布带捆扎固定。

4、颈椎骨折固定

可用颈托、脊柱板固定:双手牵引头部恢复颈椎轴线位,上颈托或自制颈套固定;保持伤病员身体长轴一致位侧翻,平移至脊柱固定板;将头部固定,双肩、骨盆、双下肢及足部用宽带固定在脊柱板上,以免运送途中颠簸晃动。

桡骨骨折怎么固定

桡骨骨折固定方法两种,一种是外固定,一种是内固定。

外固定就是通过闭合复位,然后做甲板、石膏或者外固定支架的固定,有时候外固定支架固定完之后还得需要结合克氏针的固定单纯,因为外固定支架的比较少。

内固定就是手术固定,这个如果是不稳定的骨折,经过那个手法复位之后没法维持正常的位置,这时候就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 那固定一般都用钢板,儿童一般用克氏针,所以说桡骨骨折之后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固定方法,要么内固定要么外固定。

相关推荐

肱骨干骨折有什么表现

肱骨外科颈远端1cm以下至肱骨髁部上方2cm以上为肱骨干。肱骨干骨折多见于青壮年,好发于中部,其次为下部,上部最少。中下1/3骨折易合并桡神经损伤,下1/3骨折易发生骨不连。 【临床表现】 骨折局部肿胀,可有短缩、成角畸形,局部压痛剧烈,有异常活动及骨擦音,上肢活动受限。合并桡神经损伤时,出现腕下垂等症状。 预防常识: 肱骨干中下段骨折易合并桡神经损伤,术前需详细检查,术中应避免损伤。不同平面骨折,移位方向不同,须根据X光片进行复位固定骨折端过度分离者易发生骨不连接形成假关节。骨折固定后早期进行上臂肌肉

外伤的急救步骤是什么 躯干及肢体固定

如果我们对外伤引起的出血进行处理急救后,还要观察有无骨折的现象。因此,首先我们需要判断患者有无骨折的症状:疼痛、肿胀、畸形、骨擦音、功能障碍、大出血。 骨折的急救原则 1、在处理开放性骨折伤口时,要先对局部进行清洁消毒,用纱布包好伤口后,再进行固定,严禁把暴露在伤口外的骨折端断送回伤口内,以免造成伤口污染和再度刺伤血管和神经。 2、对于大腿、小腿、脊椎的骨折,一般要就地笃定,不要随意移动上着,不要盲目复位,避免加重伤口损伤程度。 3、固定骨折所用的夹板的长度与宽度要与骨折肢体相称,其长度一般应超过骨折上下

髌骨骨折多长时间能下地 髌骨骨折如何锻炼

髌骨骨折以后,需要将髌骨固定、制动一段时间,在固定和制动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膝关节的僵硬,从而引起膝关节的屈伸活动会受到影响,所以说髌骨骨折在治疗骨折的时候,还要适当的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比如说早期固定髌骨的时候,可以让患者的主动的收缩股四头肌以及小腿三头肌,从而预防血栓,并且能够通过肌肉锻炼,避免出现肌肉萎缩,还可以指导患者背伸踝关节,加强踝泵的训练避免踝关节出现了僵硬,骨折固定稳定以后,可以坐于床旁,让膝关节自然的屈曲,贴近床边的时候,屈曲的度数可以达到九十度,如果说自然屈曲有困难,可以用健侧肢体推

骨质疏松骨折能恢复吗 骨质疏松骨折了怎么办

骨折是骨质疏松的三大临床表现之一,但骨质疏松的骨折有自己的特点,是脆性骨折,因为骨单位减少,骨骼产生退变,然后导致应力强度下降,造成的骨折就是脆性骨折,表现为一个很轻微的外力就能造成骨折。 除了按照常规的骨折治疗方法之外,还得同时治疗骨质疏松,要做到双管齐下。常规骨折需要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特殊治疗就需要应用抗骨质疏松的药物,而且在固定的时候要考虑最好应用骨质疏松专用的器械、钢板、螺钉等。 目前很多公司都在生产,猪油这样才能增加骨折固定的稳定性,同时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主要是为了让病人能够骨折快速愈合。

影响骨折愈合的几个因素

1、神经损伤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有些人骨折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一半都可以愈合,但是有些人骨折后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还没有愈合。究其原因有很多,但是可以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有哪些呢? 2、健康状况 健康状况欠佳,特别是患者有慢性消耗性疾病者,如糖尿病、营养不良症、恶性肿瘤以及钙磷代谢紊乱,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延长。 3、治疗方法的影响 反复多次的手法复位、切开复位时软组织和骨膜剥离过多、开放性骨折清创时过多地摘除碎骨、持续骨牵引治疗骨折时牵引力过大、骨折固定不牢固、过早和不恰当的功能锻炼等。

胫骨骨折需多长时间愈合

骨折固定是必须的,经过石膏固定对血液循环是不好的,如果使用小夹板固定对血液循环比较好些,因为血液循环好,对骨头愈合快.建议服用有激发骨细胞快速生长的专业接骨中药,能促进体内氧化和还原作用,并维持结缔组织正常功能,增大肌体纤维连接,促进伤口愈合,加快血液循环,加快骨痂快速形成. 从骨内向外连接固定,使骨折处骨痂坚硬牢固.一粒能够帮助快速激发骨细胞生长,使骨内的成骨细胞与软骨细胞快速连接,快速修复破坏的地方,在3天可以止痛消肿后就可以轻微活动,使在最短的时间(20-40天)内康复.

骨折的急救常识

一、定义: 现场急救是指伤病员在发病或受伤时,由医务人员或目击者在现场对其进行必要、有效的医疗救治,以维持患者基本生命体征、防止再损伤和减轻患者痛苦。及时有效的现场急救,对维持患者生命、防止再损伤和提高抢救成功率,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现场急救原则: 1、立即使病人脱离险区;2、先救命后治病,先复苏后固定,先止血后包扎,先重伤后轻伤;3、争分夺秒,就地取材;4、保留离断肢体和器官;5、加强途中监护和详细记录。 三、现场急救护理评估和紧急处理: 1、颈部制动、气道维持 评估气道是否通畅:查看口腔内有无

髌骨损伤如何治疗 髌骨手术后多久能下地活动

如果手术做的非常好,骨折固定的非常牢固,关节面固定的很平整,关节腔内积血处理的很干净,在麻醉期过了之后,就可以让病人借助双拐,患肢不允许触地,就是患肢悬空的情况下,下地进行活动。我们通常来说,都是让病人术后第一天按照上述的方法,下地开始进行活动。

骨折怎么急救

1、判断伤情: 骨折物员的伤情判断。根据伤员的外伤史、生命体征变化和受伤部位简单而迅速地做出伤情判断。 如病人处于休克状态中,应以抗休克为首要任务;注意保温,有条件时应输血、输液。对处于昏迷的病人,应注意保证呼吸道通畅。闭合性骨折有穿破皮肤,损伤血管、神经的危险时,应尽量消除显着的移位,然后用夹板固定。 2、创口包扎: 绝大多数的创口出血,用绷带压迫包扎后即可。在大血管出血时,可用止血带,记录开始用止血带的时间。若骨折端已穿出创口并污染,但未压迫血管神经时,不应立即复位,以免将污染物带进创口深处。可待清创

骨折后要如何固定

骨折的正确的现场急救和安全转运是减少患者痛苦、防止再损伤或污染的重要措施,其中最要紧的是妥善固定。 一、小夹板固定 (一)方法 可用木板、竹片或杉树皮等,削成长宽合度的小夹板。固定骨折时,小平板与皮肤之间要垫些棉花类东西,用绷带或布条固定在小夹板上更好,以防损伤皮肉。此法固定范围较石膏绷带小,但能有效防治骨折端的移位,因其不包括贩折的上下关节,故尔便于及时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发生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具有确实可靠,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治疗费用低等优点。 (二)适应症 1.四肢闭合性管状骨折。 2.四肢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