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出胃癌的方法
查出胃癌的方法
1.放射学检查
胃癌早期如果能及时检查,绝大多数能被发现,但恶性漏诊率仍然较高。胃部影像学检查包括双对比像、黏膜像、充盈像、压迫像等多种检查方法。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双对比像与黏膜像能清晰地显示病变,压迫像对胃下部前壁病变的显示尤其重要,4种检查方法可相互补充证实,提高恶性病变的检出率。
另外,随着双螺旋ct和ct模拟胃镜的临床应用,目前影像学方法检测早期胃癌的敏感性已得到大大提高。根据目前统计显示,ct模拟胃镜诊断早期胃癌的阳性符合率可达到70%以上,最小可显示黏膜病灶的直径达到1cm左右。但尚存在诊断费用高的问题,不适用于胃癌的普查。
2.内镜检查法
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多不具有特异性。因此,对于40岁以上,有明显消化不良症状或癌前期病变患者,应常规作胃镜检查。与影像学检查比较,内镜具有显著优势。它可以直接观察病变形态,视野开阔,分辨力强,活检准确率高。
3.超声内镜检查
超声内镜扩大了内镜的诊断范围,同时缩短了超声探头与靶器官的距离,使超声分辨率更高。超声胃镜检查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的准确率可高达90%以上,对于判断癌种类型以及浸润深度的准确率可达70~80%。超声内镜还有助于发现早期胃癌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
胃溃疡检查
1、胃液分析和胃酸测定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对于诊断和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都非常有帮助。
2、大便隐血试验:这也是比较常见的方法之一,如果同时合并出血的胃溃疡就可能是阳性,如果大便隐血试验一直都呈阳性就应该考虑为胃恶性病变。
3、网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出血和凝血时间和红细胞比容都可以检查出胃溃疡合并出血的情况。。
4、希林试验:这个试验在广泛萎缩性胃炎患者作测定维生素B12。
5、幽门螺杆菌检查:这个检查虽然不可以作为检测胃溃疡的依据,但是因为幽门螺杆菌与胃溃疡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如果此检测为阳性应该要用药物治疗,避免发生胃溃疡。
6、胃镜加活检:这个检查的准确性非常高,而且操作的灵敏性也比较好,一般都是用这个检查作为确诊。胃镜加活检可以有效的检查出胃溃疡的部位,溃疡部位的大小和出血的情况,还可以知道是在活动期还是静止期,溃疡是处于恶性还是阳性,同时还可以检测到是否受到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还可以惊醒局部止血的治疗。
7、CT检查:虽然这个检查不是经常使用,而且不是首选的检查,但是在鉴别诊断胃溃疡还是有一定的意义存在。通过CT检查,可以很容易的发现胃溃疡的病灶,如果不发现病灶对于诊断鉴别会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可以鉴别出胃癌,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
长期胃病会得胃癌吗
普通胃病会不会发展成胃癌呢?会,但并不是所有普通胃病的最终结局都是胃癌。专家认为,患有以下4种胃病的患者,应格外留神胃癌上身。
1、萎缩性胃炎
多数萎缩性胃炎的最终结局是胃癌,甚至有人认为萎缩性胃炎是“胃癌前期”。建议患有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每2年做一次胃镜检查,可以较早发现胃癌。
2、大的胃部溃疡
所谓大的胃部溃疡,是指直径大于2厘米的溃疡。一旦发现大溃疡应立即治疗,并且至少治疗6周以上。溃疡治愈后,还要定期复查,复查间隔时间为半年或1年。
3、息肉
一旦检查出胃部有息肉,无论大小,都要切除,而且应做病理检查。
4、残胃
因为某种疾病切除了部分胃体,称之为残胃。残胃和胃癌的联系也较密切,有研究认为,残胃存在5年以上的,患胃癌的几率增加。所以提醒做过胃部手术的残胃患者,每隔1年要做一次胃镜检查。
让胃癌患者知道自己病情怎么样是非常必要,家长在知道胃癌患者的病情后,不要有所隐瞒,这样对胃癌患者是非常不利的,特别是在胃癌早期,胃癌患者如果对病情有更多的了解,就能更加重视对胃癌的治疗,这样反而对患者身体的康复非常好。
单靠胃镜能检查出胃癌吗
目前:胃镜是检查胃癌有效的检测方法,尤其是对胃癌患者早期的诊断!绝大多数胃癌患者都能耐受胃镜检查。胃镜检查前必须使病人做好准备,远离胃癌应定期做好胃镜检查,目前胃癌的就诊人群中70%~80%的人确诊时已是进展期胃癌,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晚期癌症"。
排查胃癌最好是进行胃镜检查,因为通过胃镜能了解有无食管炎及其范围、性质、严重程度,一旦出现异常状况,就要及时做胃镜检查。
案例胃痛不敢做胃镜检查,确诊胃癌时已是晚期
42岁的黎先生躺在病床上,脸上有无限的凄楚。10天前,他被确诊为胃癌晚期。
黎先生在一家外贸企业担任管理人员,平日工作忙碌,早出晚归,应酬也很多。偶尔会觉得疲劳,但并没有明显的病痛。
只是,在一年前,他的胃出现过几天绞痛。黎先生去医院检查,医生建议他做一个胃镜检查。黎先生一听,犹豫了,他曾听同事说起过,做胃镜很难受。最终,他只是要求医生开点药算了。服药后第二天,黎先生的胃痛消失,凑巧那几天公司业务忙碌,黎先生于是没再做胃镜检查。
主管医生说,现在想想,一年前,癌症已给他拉过一次警报了,可他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他现在的病情,主管医生叹口气说,癌细胞已经扩散,变数很大了。
以上就是笔者的介绍,希望能够引起您的重视,长期酗酒及吸烟、饮食习惯不良的人群,体检时最好将胃镜考虑为常规检查项目,每12年应做一次胃镜检查。萎缩性胃炎患者,或动过胃手术的患者,更应定期到医院复查。
患有慢性胃炎怎样检查
一、胃液分析
胃液分析就是抽取一定的胃液做各种指标的测定与检查分析,从而判断出胃液是否正常,一般可以分为一般性状检查、化学检查和显微镜检查,胃液检查不仅仅可以查出胃液是否正常,同时对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也具有很好的检查效果,甚至是对胃癌也有检查效果。
二、X线钡餐检查
X线钡餐检查可以通过让患者服用硫酸钡充盈剂采用X线进行照射,照射的时候能够将胃部的轮廓清晰的显示出来,这种检查对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穿孔、胃出血、幽门梗阻等多种疾病都有很好的检查效果。
三、胃镜检查
纤维胃镜检查是目前最常用,也是最准确的检查方法,它具有野广、检查安全、图像直观,诊断准确、及时,资料可靠,治疗方便等特点,胃镜检查对于多种胃病都具有很好的检查效果,医生将胃镜从患者的口腔经过食道到达胃里面,能够清楚的看到胃里面的情况,比如哪里有溃疡,哪里有出血,哪里有息肉等,胃镜检查的时候还可以从胃里采取活组织进行检验,大大提高了胃癌的早期检出率,胃镜还可以用于治疗,可以用激光或者是微波进行止血,还可以对胃部进行喷药,直接止血,胃镜还具有送水、吸水、送气、抽气等功能。总而言之,胃镜检查以及治疗是目前最方便最实用的检查方法,也是比较不错的治疗方法。
怎样能检查出胃癌
1、提高对胃癌的警惕和认识。近半数早期胃癌病人没有临床症状,仅部分有轻度消化不良等症状,如上腹隐痛不适、轻微饱胀、疼痛、恶心、嗳气等。大部分患者就诊时都已经是中晚期,原因在于人们对胃癌认识普遍存在误区。如出现有轻微进食阻塞感、上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不到医院就诊,随便服用市售胃药;面对不明原因的消瘦、乏力等症状,又往往自以为是工作疲劳、精神压力过大所致。种种情况造成病情不能早期确诊。因此,中老人一旦出现上腹痛、腹胀、消瘦、吞咽困难等情况,一定要警惕。
2、检查和治疗癌前病变。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胃溃疡、胃息肉、胃良性疾病行胃大部切除术后的病人,列为胃癌前期病变。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胃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是感染阴性者的3~6倍),应定期检查和治疗。
3、胃镜检查。胃镜诊断应为早期胃癌诊断的首选方法,胃镜观察对怀疑有溃疡、胃黏膜异形增生或胃癌的病例,取活检能快速获得早期病理诊断依据。
4、影像检查。X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也是一种能早期发现病变的方法,但为了确诊,仍应动员进行胃镜检查并进行活检,以得到病理的诊断。
5、超声内镜检查。现在有一种新的胃镜可以安装超声探头,对胃隆起性病变如黏膜下或胃壁外肿瘤均可获得早期诊断,并能清楚地显示胃壁的各层结构和肿瘤侵犯的深度。
6、对可疑病人一定要追踪观察,在1~3个月内复查一次。
什么胃病会癌变
专家认为,患有以下4种胃病的病人,应格外留神胃癌上身。
胃病引发癌变的症状1、息肉:一旦检查出胃部有息肉,不管大小,都要切除,而且应做病理检查。
胃病引发癌变的症状2、大的胃部溃疡:所谓大的胃部溃疡,是指直径大于2厘米的溃疡。一旦发现大溃疡应立刻治疗,并且至少治疗6周以上。溃疡治愈后,还要定期复查,复查间隔时间为半年或1年。
胃病引发癌变的症状3、萎缩性胃炎:多数萎缩性胃炎的最终结局是胃癌,甚至有人认为萎缩性胃炎是“胃癌前期”。建议患有萎缩性胃炎的病人,每2年做一次胃镜检查,可以较早发现胃癌。
胃病引发癌变的症状4、残胃:因为某种疾病切除了部分胃体,称之为残胃。残胃和胃癌的联系也较密切,有研究认为,残胃存在5年以上的,患胃癌的几率增加。所以提醒做过胃部手术的残胃病人,每隔1年要做一次胃镜检查。
胃镜可以查出胃癌吗
胃镜可以查出胃癌吗
1、做胃镜可以查出胃癌吗
胃镜是可以查出胃癌的,胃镜检查是利用光纤的特性,把光线送到消化道内,再反射出影像供医师诊断。通过对胃部情况的观察,医生可以做出初步诊断,判断良恶性,如有必要,还可以采用工作取得病变组织进行活检。胃镜是检查胃癌有效的检测方法,尤其是对胃癌患者早期的诊断!绝大多数胃癌患者都能耐受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前必须使病人做好准备,远离胃癌应定期做好胃镜检查,目前胃癌的就诊人群中70%~80%的人确诊时已是进展期胃癌,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晚期癌症”。
2、哪些人需要做胃镜检查
年龄:年龄是个重要因素。40岁以上的人群更需要提高警惕(尤其是男性)。如果在近期内出现包括上腹痛等上腹部症状者,或者原有的上腹部症状程度、性质和规律发生变化,也要注意看医生,进行胃镜检查。
家族史:近亲属中有人患有胃癌的话,如有上腹不适更应该及时就诊。
胃病史:以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应定期接受胃镜检查,特别是重度萎缩伴有重度肠化生者。
有不良生活习惯者:更应该重视胃镜检查,如吸烟,饮酒,饮食无度者。
生活在胃癌高发区:由于环境及饮食因素均有可能影响到胃癌的发生,生活在高发区的人应重视胃镜对胃癌的排查。
常拉黑便者:需警惕是胃部疾病,如果出现黑便要检查是否患有无疼性胃溃疡,早发现、早治疗可避免癌变。
3、做胃镜检查要注意什么
3.1、禁止吸烟
头一天禁止吸烟,以免检查时因咳嗽影响插管;禁烟还可减少胃酸分泌,便于医生观察。
3.2、要空腹6小时以上
检查前患者至少要空腹6小时以上。如当日上午检查,前一日晚餐后要禁食,当日免早餐;如当日下午检查,早餐可吃清淡半流质食物,中午禁食。
重症及体质虚弱禁食后体力难以支持者,检查前应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液。
3.3、不要喝水、进食
做完胃镜半小时内,咽部麻醉药仍在起作用,此期间不要喝水、进食,以免误入气管引起呛咳或发生吸入性肺炎。检查后隔1~2小时方可进食温热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次日可恢复正常饮食。
3.4、含西瓜霜含片
咽部可能会有疼痛或异物感,可口含西瓜霜含片、草珊瑚含片等,症状可减轻或消失。
胃癌有哪些症状
1、胃癌的早期症状
早期胃癌70%以上没有任何症状,即便有症状者也通常不典型,上腹部轻度不适是最常见的初发症状,与消化不良或胃炎相似,非常容易忽视。胃癌常见症状依次为:上腹疼痛或不适(74.7%)、消瘦(73.7%)、食欲不振(57.5%)、呕吐(57.2%)、黑便(32.2%)、腹部肿块(23.7%)、咽下困难(19.9%)、呕血(15.4%),其他还有腹胀、乏力、贫血、水肿、发热等。
2、胃癌晚期症状
病情发展到中晚期则多有明显上腹持续疼痛、消化道出血、穿孔以及癌肿扩散转移而引起的相应症状。患者常有明显消瘦、贫血、乏力、食欲不振、精神萎糜、发热、感染性休克等恶液质症状;常见体征有腹部包块或左锁骨上的转移淋巴结;癌细胞转移致肢体水肿、心包积液、胸腹水、黄疸、肝肿大。难以逆转的恶性营养不良最终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
胃癌怎样检查确诊
胃液检查:胃癌患者大多数都会有缺乏胃酸的特征。基础胃酸中乳酸含量可超过正常(100μg/ml)。但胃液分析对胃癌的诊断意义不大。
CT和核磁共振(MRI)这种检测方法检查适用于晚期胃癌的患者,发现病变的程度,也可用于胃癌患者的诊断提供数据已经确定手术方案,但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欠佳。
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检查:包括免疫反应,特殊的化学成分的测定在癌症和酶反应……血如血清胃蛋白酶原Ⅰ及胃蛋白酶原Ⅰ/Ⅱ之比;CEA,CA19-9,CA125等癌胚抗原及单克隆抗体的检测等,但这些检查假阳性与假阴性均较高,特异性不强。
首选检查方法是胃镜和钡餐检查。二是胃癌诊断的准确率最高,具有推广,方便,痛苦少,检验费用以及适中。其中以胃镜检查优点更多,对发现微小胃癌,确定胃癌的病理组织学类型具有独特的作用。所以建议中老年人和胃癌高危人群最好选择胃镜检查;而一般人群则既可选择胃镜,也可选择钡餐检查。
怎么才能检查出胃癌
1. 内镜检查
消化道内镜是诊断胃癌最常规的检查方法。内镜是一种纤细而柔软的特殊管子,它的头端带有光源和摄像镜头,能把胃内壁的实际图像传输到计算机上,并能对病变区域的组织进行取材活检。新型内镜的头端携带有超声探头,可以对胃壁及其周围组织结构进行超声探测,这就是内镜超声检查。在做内镜之前通常要求患者禁食禁水至少4小时,以待胃的排空。医护人员在做胃镜前向咽喉部喷洒麻药以减轻胃镜刺激所带来的恶心和不适。目前大多数人愿意接受无痛胃镜检查,在做胃镜前静脉注射镇静药,让病人在接受胃镜检查的几分钟内一过性地失去知觉,身体得以充分放松。医护人员会让病人侧卧在检查床上,并嘱咐病人吞咽内镜的末端,然后他们轻柔地将内镜轻轻地推入食管和胃中。内镜进到一定位置时就会开始向里充气,以便看清胃壁四周。在内镜直视下如果发现可疑的区域,医生会用活检钳“咬取”这一部位的少量组织,或用小刷子刷取脱落的细胞,病理医生将在显微镜下观察有无癌细胞。检查结束后将内镜轻轻拔出。内镜检查大约历经十分钟时间,虽然不太舒服但也并不是很痛苦。镇静剂的作用会在几个小时后消失,之后即可回家。无痛胃镜检查后24小时内因麻醉药物的作用尚未完全消失,所以不可自己驾车。有些人在做完内镜后会感到喉咙痛,但几天后就会消失。
2. 钡餐检查
钡餐检查通常在放射科进行,检查前需要将胃部排空,禁食禁水至少4小时。医务人员会嘱咐病人先口服白色粘稠的液体(钡餐),钡剂能帮助食管和胃在x线检查中显影。病人服用钡餐后就躺在检查床上,当钡剂经过病人的胃部时医生通过x线屏幕观察。为了使钡剂能在胃壁均匀地附着,检查过程中检查床会向不同的方向倾斜。 该检查用时不超过半个小时,可能会有轻微不适。
在诊断为胃癌后患者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以了解癌症是否已经发生扩散。常会需要做以下几个检查:
1. ct扫描
ct扫描将会拍摄一系列x线片,并能重建身体内部的3d图片。该检查没有痛苦,需要10~30分钟。在检查前应禁食水至少4小时。ct扫描前,可能会要求病人饮用或注射造影剂以获得更清晰的扫描图片。病人在静脉注射造影剂时会感觉全身发热。如果对碘过敏或者患有哮喘,注射造影剂可能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所以一定要事先告知医生,可在前一天和当天用类固醇类药物来预防造影剂过敏。医生会要求病人在检查前大量喝水以让胃轻度扩张,这样有助于获得高质量的图片。扫描过程中,医生可能会要求病人变换姿势,比如仰卧或俯卧,这样可以从不同角度获得胃的图片。检查结束即可回家。
2.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可准确测量肿瘤的大小和部位。该检查在医院超声室内进行,一般几分钟既可做完,不会引起疼痛,对人体也没有损害。病人平躺在检查床上,医生先在腹部涂上一层凝胶,然后用一个能发出超声波的探头在凝胶上滑行,胃和肝脏等内脏的图片就可清晰的显示在电脑屏幕上。
3.腹腔镜检查
腹腔镜检查一般在有条件的医院才开展该项检查,医生可以通过腹腔镜看到腹腔内部的真实情况,有助于选择最合适的胃部手术方式。这是一项需要普通麻醉的小手术,一般需要住院几日。检查时,医生会在近肚脐处开一个约2cm的小切口,然后小心的向腹腔内插入一根纤细的、柔软的光导纤维管(腹腔镜)。腹腔镜可以使医生看到胃的外部以及其临近器官。同时可以取一些组织样本(活检)在显微镜下检查。腹腔镜拔出后要逢合1-2针经关闭切口,之后几天内随着麻醉剂效应的消失,病人可能会感觉到切口处疼痛,但很快就会恢复正常。
4. 肿瘤标志物检测
部分胃癌患者的血液中能检测到一些特殊蛋白质的含量明显升高,这些蛋白质包括cea,ca19-9等,这些物质被称为肿瘤标志物。如果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升高,就会开始定期检测,常根据变化程度来评估治疗效果、监测有无疾病复发等。
胃不舒服绝不能不理不治
我国胃癌发病率占全球四成
胃癌在全世界范围是高发恶性肿瘤,在我国更是如此。十年以前胃癌发病在我国排在第一位的,这十年来由于大中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加上吸烟、汽车尾气等原因,在大中城市肺癌已经超过胃癌排在第一位,但是在农村胃癌发病率依然很高。
不过,令医生们吃惊的是,胃癌发病全世界主要集中在三个国家———中国、韩国和日本,这三个国家的胃癌加起来占全球三分之二,而我国无论是发病的绝对数和相对数都是比较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主席、解放军八一医院副院长秦叔逵说,据统计,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占到全世界的42%左右,每年发病40万例;死亡人数超过三分之二,所以,每年因为胃癌而死亡的人数每年在30万左右。
对于高发病率的原因,专家们做过很多研究,到目前为止还未能找到确切的原因,秦叔逵指出,胃癌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目前为止只能说有一些原因是重要的因素,比如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等,这和我们的饮食习惯存在很大关系,比如我们喜欢吃酸菜、吃霉变的食物,这些食物里的亚硝胺含量比较高,很有可能就是导致胃癌的原因之一。
年轻!
只顾打拼不注意饮食
在我国胃癌患者多,更令人担忧的是,年轻人胃癌患者逐渐增多。国外文献报道,青年人胃癌占胃癌总数的2.01%,据国内多家医院报道,35岁以下年轻人的胃癌发病率已经高达6%-11%,这依然是国外的三倍多。
“在去年,我碰到一个病人,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8月份毕业,9月份就查出胃癌,在今年年初死了。算起来从发病到死亡也就4个月时间。就这个大学生的原因来说,可以说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他既抽烟又喝酒,而且还特别喜欢吃咸鱼、咸菜,最后出现生命危险时,医生想尽办法抢救也回天无力了。”秦叔逵谈到这个病例的时候,惋惜之情全表现在脸上了。
为什么患上胃癌的青年人群越来越多?秦叔逵说,绝大多数肿瘤,特别是胃癌主要还是环境因素造成的,环境因素造成占到80%-85%,遗传和其他因素只占到10%-15%。
哪些胃病容易发生癌变
胃病引发癌变的症状1、息肉:一旦检查出胃部有息肉,不管大小,都要切除,而且应做病理检查。
胃病引发癌变的症状2、大的胃部溃疡:所谓大的胃部溃疡,是指直径大于2厘米的溃疡。一旦发现大溃疡应立刻治疗,并且至少治疗6周以上。溃疡治愈后,还要定期复查,复查间隔时间为半年或1年。
胃病引发癌变的症状3、萎缩性胃炎:多数萎缩性胃炎的最终结局是胃癌,甚至有人认为萎缩性胃炎是“胃癌前期”。建议患有萎缩性胃炎的病人,每2年做一次胃镜检查,可以较早发现胃癌。
胃病引发癌变的症状4、残胃:因为某种疾病切除了部分胃体,称之为残胃。残胃和胃癌的联系也较密切,有研究认为,残胃存在5年以上的,患胃癌的几率增加。所以提醒做过胃部手术的残胃病人,每隔1年要做一次胃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