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个方法都是乳腺癌的筛查方法
这4个方法都是乳腺癌的筛查方法
1.钼靶X线摄片:
乳腺照相是乳腺癌诊断的常用方法,分为干板照相及低剂量调线照相。年轻妇女的乳腺组织容易受放射线的损伤,同时其乳腺组织较致密,一般不易作出诊断及鉴别,因而对35岁以下的妇女常不主张作乳腺照相检查。
2.超声显象检查:
超声显象检查无损伤性,可以反复应用。超声显象对明确肿块大小常较正确,因而可以用来比较非手术治疗方法(如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的疗效。其他影象学诊断方法有热图象检查、近红外线扫描、CT检查、磁共振检查等。
细胞学及组织学诊断;脱落细胞学检查;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FNAB)正日益被广泛采用,其操作安全,诊断迅速。乳腺癌的最终诊断应该来自活组织检查。
3.基因检测:
是一种微创的检测方法,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室手段检测个体的基因排列、表达等,从而评估个体患病的风险。
基因检测可以在人们身体没有患病的情况下,及时了解自己的基因缺陷,知道自身患病风险,对自己的疾病做到早知道、早预防、早治疗,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预防、治疗措施,使自己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等适应于基因的要求,让自己明明白白地活着,做到自己主宰自己的生命。
4.家族性乳腺癌基因的基因突变检查包括:
1、BRCA1基因的基因突变检查。
2、BRCA2基因的基因突变检查。
BRCA1和BRCA2是目前发现的乳腺癌基因,如果病人含有这两种基因突变,在其一生中发生乳腺癌的机会将在80%左右,发病年龄也会提前。同时她的子女中如果查到该基因突变,说明也处于高危状态。通过筛查遗传性乳腺癌易感基因,能发现乳腺癌发病潜在人群,并及时进行干预。
乳腺癌高危人群如何早诊筛查
一般建议普通女性从40岁开始进行乳腺癌的筛查,但对于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人则建议可提前到20岁开始进行筛查。
什么是乳腺癌高危人群?是指那些有明显的乳腺癌遗传倾向的人,比如BRCA基因突变携带者(BRCA基因突变检测阳性)、具有明显的乳腺癌家族病史等;或者既往有乳腺导管或乳腺小叶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的患者;既往因为其他癌症而做过胸部放疗的患者等等。这些人群得乳腺癌的机率较高,要高度重视进行筛查。
那么有哪些用于乳腺癌筛查的措施呢?乳腺癌筛查主要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即所谓的乳腺钼靶检查,其对于降低40岁以上的女性乳腺癌死亡率的作用已得到了多数学者的认可。由于年轻女性的乳腺质地较为致密,而X线对致密乳腺组织穿透力较差,因此,乳腺钼靶检查多用于中老年女性的筛查,一般不建议对40岁以下的女性进行乳腺钼靶X线检查,另外,对于无明确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临床体检没有发现异常的女性一般也不建议进行乳腺X线 检查。
很多人对X线检查有顾虑,认为它有辐射,其实这种常规的乳腺X线检查的射线剂量还是很低的,并不会对健康带来危害,但不要短期内反复多次进行X线检查。
多用于40岁以下的年轻女性,由于中国人的乳腺癌发病年龄偏年轻,同时中国女性的乳腺较欧美女性的乳腺偏小且致密些,所以似乎更适合超声检查,当然,乳腺癌筛查有时不能仅凭一种检查手段,乳腺超声检查可作为乳腺X线筛查的联合检查措施,另外,对于经乳腺X线筛查结果提示为BI-RADS 0级者的女性,乳腺超声检查可作为补充检查措施。
由于不是每个医院都有乳腺专用的磁共振设备,而且磁共振检查的价格较贵,加上检查时间较长,且需要静脉注射增强剂,比较烦琐复杂,乳腺磁共振检查一般不作为首选的措施,可作为在其他筛查措施发现异常怀疑乳腺癌可时的进一步补充检查措施,另外,也可以和乳腺X线检查联合检查用于某些乳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
前者是医生检查乳腺,后者是妇女自己检查乳腺。两者都没有证据显示可以有效提高乳腺癌早诊检出率,也不能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因此,均不是有效的乳腺癌筛查手段,但乳腺临床体检可作为乳腺筛查的联合检查措施以弥补乳腺X线筛查的遗漏或不足。乳腺自我检查的筛查效果就更差,但通过去训练女性进行乳腺自我检查,可以提高女性对乳腺癌的认识和关注,提高防癌意识,因此,还是值得鼓励的。
首先,高危人群什么时候开始筛查?一般建议对乳腺癌高危人群在40岁就开始进行筛查,必要时可提前到20岁就开始。
其次,高危人群多久筛查一次?高危人群的筛查当然要比普通人群的筛查要频繁一些,一般推荐每半年进行1次筛查。
最后,高危人群采取哪些筛查手段?除了一般人群常用的临床体检、超声检查、乳腺X线检查之外,可以考虑应用乳腺磁共振检查。
最近发表在美国《临床肿瘤学杂志》(JCO)的一项研究更加支持磁共振检查是筛查高危人群乳腺癌的最佳选择。 以下中文文字来源MedSci网站。
大约90%的乳腺癌可以通过磁共振成像(MRI)明确诊断。相比之下,乳房钼靶检查结合超声检查对乳腺癌的检出率仅为37.5%。这是一个最新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杂志上研究的关键发现。该项研究由维也纳医科大学的放射科、核医学科与妇产科和临床病理学研究所联合进行。
“在有丝毫怀疑的情况下,尤其是对于风险增加的女性,显然核磁共振是可取的选择。我们的研究清楚地显示了磁共振成像优于乳房钼靶检查和乳腺超声检查,” 该研究的共同研究者、Thomas Helbich与Christopher Riedl说,“核磁共振的优越性也完全独立于的患者年龄、基因突变状态和乳房密度之外。”
为探讨MRI、乳房钼靶与乳腺超声检查在乳腺癌高危妇女人群中筛查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单中心前瞻性的非随机对照研究。该研究以BRCA突变携带者和家族性高危的女性为乳腺癌筛查对象,通过乳房钼靶、超声和MRI每12个月一次检查进行普查。分别对比各个模式及它们的组合之间的诊断性能。此外,研究人员也基于突变状态、年龄、和乳房密度来对高危人群的亚种群进行二分筛查。
这项研究中共有559名女性完成总共1365轮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核磁共振的敏感性(90.0%)(P<0.001)明显高于乳腺钼靶影检查(37.5%)和超声检查的(37.5%)。在40例乳腺癌中,其中18例(45.0%)单独被核磁共振所检测到。两例乳腺癌仅靠乳房钼靶检查发现(一例微小侵润性导管原位癌(DCIS)和一例侵润区域<10毫米的DCIS),但这并没有导致乳房钼靶的灵敏度较单独使用MRI显著增加(P=0.15)。单纯靠超声未能发现癌症。同样,14例DCIS全部被MRI检测到,而乳房钼靶检查和超声检测各检测到5例(35.7%)。年龄、突变状态和乳房密度并没有影像核磁共振对检出乳腺癌的敏感性,也并不影响MRI在筛查方面对比乳腺钼靶检查和乳腺超声检查的优越性。
“对于具有强大的乳腺癌家族病史以及手术切除乳房和卵巢需要的女性患者来说,一年一次的核磁共振扫描检查是她们这群高危人群的最佳选择,“Helbich说,“这绝不是过度诊疗,而是一种必要措施。在奥地利仍有大约13000名妇女处在罹患乳腺癌的高风险中。”
Helbich补充说:“这一研究结果,使我们有责任让女人更加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使用乳房钼靶检查和乳腺超声无法检测到所有类型的乳腺癌。MRI是推荐的方法。”
乳腺癌严重吗
乳腺并不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原位乳腺癌并不致命;但由于乳腺癌细胞丧失了正常细胞的特性,细胞之间连接松散,容易脱落。癌细胞一旦脱落,游离的癌细胞可以随血液或淋巴液播散全身,形成转移,危及生命。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肿瘤。
全球乳腺癌发病率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一直呈上升趋势。美国8名妇女一生中就会有1人患乳腺癌。中国不是乳腺癌的高发国家,但不宜乐观,近年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长速度却高出高发国家1~2个百分点。据国家癌症中心和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2012年公布的2009年乳腺癌发病数据显示:全国肿瘤登记地区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女性乳腺癌发病率(粗率)全国合计为42.55/10万,城市为51.91/10万,农村为23.12/10万。
乳腺癌已成为当前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全球乳腺癌死亡率呈现出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一是乳腺癌筛查工作的开展,使早期病例的比例增加;二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开展,提高了疗效。乳腺癌已成为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
哪些防癌体检不能省
1、肺癌筛查。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排在第一位的恶性肿瘤,并且随年龄增长不断增加。所以,中老年人应警惕肺癌的发生。除常规体检外,对肺癌筛查极为有效的一个项目是低剂量螺旋CT薄层扫描,其比胸部X光片更容易发现小病灶。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检查,包括:长期吸烟,尤其是大于50岁的男性;直系亲属有肺癌者;工作或生活环境中存在致癌因素者;肺部反复慢性损伤,如反复感染、肺结核等。
2、食管癌和胃癌筛查。
我国食管癌病例约占全世界的一半,因此对食管癌和胃癌早期筛查非常重要。建议食管癌和胃癌高发区(如河南、河北、东北、广东等地),45岁以上人群应每年做食管镜、胃镜检查。早期食管癌90%都可以治愈。
3、结直肠癌筛查。
现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结直肠癌发病率已经上升到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肥胖、习惯性便秘、有家族性息肉的人群是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检查。现在,显微结直肠镜检查非常方便,可以在无痛状态下进行。如果发现早期息肉样病变,就要及时地在镜下切除,防止癌变。另外需要提醒的是,早期胃癌的发生跟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如果在筛查中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一定要积极治疗。
4、乳腺癌筛查。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发病率第一位的恶性肿瘤,约占所有女性恶性肿瘤的16.8%,在一些沿海城市、大城市的发病率更高。由于乳腺癌的疗效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通常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因此建议中老年女性要重视乳腺癌的筛查。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对乳腺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都比较高,而且受X线照射的剂量也更低,副作用更小,是目前最成熟筛查早期乳腺癌的方法。因此建议40岁以上的女性都应定期做此项检查。
5、宫颈癌筛查。
我国最常见的妇科肿瘤是宫颈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其中宫颈癌尤其需要引起女性的重视。
建议结婚1年以上,或者有性生活史两三年以上的年轻女性,以及中老年女性,最好能定期做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该检查是筛查宫颈癌以及癌前病变最简单的办法,而且操作简单、无痛,只需要用一个小刷子把宫颈脱落的细胞刷下来即可。同时,还推荐女性定期做妇科检查,如盆腔B超检查、相关肿瘤标记物检查等。这些方法结合起来,对几乎所有妇科肿瘤都能起到有效的筛查。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高脂肪饮食,洁身自好。出现月经不正常、绝经后出血等异常信号都要警惕。
双侧乳腺癌有多可怕
女性乳腺是由皮肤、纤维组织、乳腺腺体和脂肪组成的,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乳腺癌中99%发生在女性,男性仅占1%。乳腺并不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原位乳腺癌并不致命;但由于乳腺癌细胞丧失了正常细胞的特性,细胞之间连接松散,容易脱落。癌细胞一旦脱落,游离的癌细胞可以随血液或淋巴液播散全身,形成转移,危及生命。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肿瘤。全球乳腺癌发病率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一直呈上升趋势。美国8名妇女一生中就会有1人患乳腺癌。中国不是乳腺癌的高发国家,但不宜乐观,近年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长速度却高出高发国家1~2个百分点。据国家癌症中心和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2012年公布的2009年乳腺癌发病数据显示:全国肿瘤登记地区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女性乳腺癌发病率(粗率)全国合计为42.55/10万,城市为51.91/10万,农村为23.12/10万。乳腺癌已成为当前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全球乳腺癌死亡率呈现出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一是乳腺癌筛查工作的开展,使早期病例的比例增加;二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开展,提高了疗效。乳腺癌已成为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
胸部按摩不能预防乳腺癌
1、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女性人群乳腺癌的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占到总数的29%。换句话说,每10位女性癌症患者中,就有3位是乳腺癌患者。
2、西方国家是乳腺癌的高发地区,我国原本属乳腺癌低发地区。但是,我国的发病率年增长速度为3%-5%,高于西方国家的1%-2%。尤其是上海、杭州等发达城市,乳腺癌发病率上升更加迅速。
3、发病率的快速增加主要是因为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和居住环境的改变,职业压力的提高以及雌激素类药物和保健品的滥用。
4、“女性常年喝豆浆会导致乳腺癌”据说是大豆中含有雌激素,很多女同胞都不再敢喝豆浆,甚至彻底与豆类食物断绝关系。
事实恰恰相反,大量研究都证实,适量吃豆制品可以预防乳腺癌。大豆中含有的异黄酮类物质确实是植物雌激素,不过许多研究都表明,食用大豆制品不仅不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反而可以降低乳腺癌患病率,对于预防和减轻更年期综合征也有一定的作用,不必担心。
5、胸部的按摩保养既可保持胸部的挺拔,又是预防乳腺疾病的好方法。
事实并非如此。女性可以定期通过按摩乳房,自检是否有肿块,是否患有乳腺癌,但是,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乳房按摩能预防乳腺癌。相反,如果真的患有乳腺癌,按摩反而会使癌细胞扩散转移出去。不仅是乳腺癌,人体任何部位短时间内出现的肿块,没有疼痛症状,都不建议随便按摩。医学证明,对血管丰富的恶性肿瘤进行过多按摩,可加速癌细胞进入血液系统,有增加转移的风险。
6、乳腺癌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如疼痛、瘙痒等,但是往往有一些蜘丝马迹可循,这要引起女性朋友的警觉,如无意中触摸到乳房或者腋窝异常肿块、乳头自动流出液体或出血、乳腺皮肤橘皮样改变等。
7、乳腺癌筛查可降低20%的死亡率,乳腺癌发现的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生存期越长。建议女性40岁开始到正规医院进行乳腺癌筛查,对于一些乳腺癌高危人群甚至可将筛查起始年龄提前到20岁。
做了乳腺癌手术能不能泡温泉
乳腺癌术后能泡温泉。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国不是乳腺癌的高发国家,但不宜乐观,近年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长速度却高出高发国家1~2个百分点。乳腺癌已成为当前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全球乳腺癌死亡率呈现出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一是乳腺癌筛查工作的开展,使早期病例的比例增加;二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开展,提高了疗效。乳腺癌已成为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早期乳腺癌往往不具备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不易引起重视,常通过体检或乳腺癌筛查发现。乳腺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配合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乳腺癌术后切口愈合后可以泡温泉。
浅析乳腺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乳腺癌临床表现早期有哪些特点
早期乳腺癌往往不具备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不易引起重视,常通过体检或乳腺癌筛查发现。以下为乳腺癌的典型体征。
1.乳腺肿块。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肿块首诊。患者常无意中发现乳腺肿块,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仅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
2.乳头溢液。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称为乳头溢液。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常见的疾病有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癌。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应进一步检查,若伴有乳腺肿块更应重视。
上文介绍的是乳腺癌的症状表现了,一旦出现这样的症状就要马上就医,在医师地协助下查明病因尽早治疗以免导致很大的危害,然而,乳腺癌的危害是什么呢?
乳腺癌的危害有很多,而且都是比较严重的,所以女性朋友一般提前乳腺癌都有种恐惧感,乳腺癌会造成上肢及手部肌肉萎缩,常因手术时损害臂丛神经或其鞘膜所致,多见有小鱼际肌的萎缩。
另外,会导致出血,流血是术后多见的合并症之一,在行包块切除或根治性切除术后,均会有这种合并症的出现。皮瓣坏死,皮瓣坏死亦是乳腺癌术后多见的并发症。
最后,笔者希望大家就上面的说明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人们,如果还有其他想咨询的问题,尽快咨询相关医师进行了解。
乳癌严重吗
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疼痛是非常严重的,止痛的方法很多,如药物控制、手术、神经阻滞、针灸、放松技术、皮肤刺激等。
女性乳腺是由皮肤、纤维组织、乳腺腺体和脂肪组成的,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乳腺癌中99%发生在女性,男性仅占1%。
乳腺并不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原位乳腺癌并不致命;但由于乳腺癌细胞丧失了正常细胞的特性,细胞之间连接松散,容易脱落。癌细胞一旦脱落,游离的癌细胞可以随血液或淋巴液播散全身,形成转移,危及生命。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肿瘤。
全球乳腺癌发病率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一直呈上升趋势。美国8名妇女一生中就会有1人患乳腺癌。中国不是乳腺癌的高发国家,但不宜乐观,近年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长速度却高出高发国家1~2个百分点。据国家癌症中心和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2012年公布的2009年乳腺癌发病数据显示:全国肿瘤登记地区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女性乳腺癌发病率(粗率)全国合计为42.55/10万,城市为51.91/10万,农村为23.12/10万。
乳腺癌已成为当前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全球乳腺癌死亡率呈现出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一是乳腺癌筛查工作的开展,使早期病例的比例增加;二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开展,提高了疗效。乳腺癌已成为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
了解乳腺癌早期症状表现
早期乳腺癌往往不具备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不易引起重视,常通过体检或乳腺癌筛查发现。以下为乳腺癌的典型体征。
1.乳腺肿块。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肿块首诊。患者常无意中发现乳腺肿块,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仅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
2.乳头溢液。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称为乳头溢液。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常见的疾病有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癌。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应进一步检查,若伴有乳腺肿块更应重视。
上文介绍的是乳腺癌的症状表现了,一旦出现这样的症状就要马上就医,在医师地协助下查明病因尽早治疗以免导致很大的危害,然而,乳腺癌的危害是什么呢?
乳腺癌的危害有很多,而且都是比较严重的,所以女性朋友一般提前乳腺癌都有种恐惧感,乳腺癌会造成上肢及手部肌肉萎缩,常因手术时损害臂丛神经或其鞘膜所致,多见有小鱼际肌的萎缩。
另外,会导致出血,流血是术后多见的合并症之一,在行包块切除或根治性切除术后,均会有这种合并症的出现。皮瓣坏死,皮瓣坏死亦是乳腺癌术后多见的并发症。
哪些职业的女性易得乳腺癌
哪些人最容易患乳腺癌呢?
教师、医护人员和白领精英是乳腺癌的高发人群。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大,强度大,尤其是护士夜班多,作息不规律,抵抗力下降,这都是罹患乳腺癌的诱因。”中大医院乳腺病诊治中心、乳腺病影像诊断专家刘万花主任医师指出,白领久坐不运动,工作遭遇压力时,常暴饮暴食来缓解压力,此外,白领精英大多数结婚太晚或不婚,这些都是公认的诱发乳腺癌的风险因素。
凡事别追求太完美
专家指出,“健康的生活方式+心理减压+定期乳腺检查”三管齐下才可能降低诱发乳腺癌的风险。首先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吸烟、不喝酒,作息规律,尽量不熬夜饮食均衡,不暴饮暴食。坚持运动,不久坐电脑前,工作之余到户外走走。少使用含有雌激素的化妆品及避孕药。其次是保持良好的心情与心态,是维持内分泌平衡的关键。遇到烦心事多和家人或好友沟通,凡事不能太追求完美。最后是定期乳腺检查。建议女性多自检,一旦发现乳房表面有酒窝样或橘皮样改变、乳房或腋下有肿块、乳头有血性或黄色溢液、乳头反复破溃等这些乳腺癌的高危症状,需进一步排查。
乳腺筛查避免过度诊疗
美国癌症学会10月20日发布更新版本的乳腺癌筛查指南,建议女性从45岁开始每年接受一次乳腺X光筛查,而此前的建议是从40岁开始。
这份发布在新一期《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指南还建议,55岁以上女性应改为每两年而非每年接受一次乳腺X光筛查。此外,不再建议任何年龄的女性做常规的临床乳腺检查。
美国癌症学会解释说,之所以相对2003年的版本建议乳腺X光筛查延后5岁,是因为有证据表明,对40岁至44岁的女性而言,做乳腺X光筛查弊大于利。而建议55岁以上女性隔年做乳腺X光筛查,是因为老年女性的乳腺癌相对容易检测。
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乳腺癌筛查的目的是早发现、早治疗,但也会带来风险,包括误诊、过度诊断和辐射诱导的癌症等。
乳腺癌自我诊断方法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资料统计,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它的发病常与遗传有关,以及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仅约1-2%的乳腺患者是男性。通常发生在乳房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男性乳腺癌罕见。
女性乳腺是由皮肤、纤维组织、乳腺腺体和脂肪组成的,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乳腺癌中99%发生在女性,男性仅占1%。
乳腺并不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原位乳腺癌并不致命;但由于乳腺癌细胞丧失了正常细胞的特性,细胞之间连接松散,容易脱落。癌细胞一旦脱落,游离的癌细胞可以随血液或淋巴液播散全身,形成转移,危及生命。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肿瘤。
全球乳腺癌发病率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一直呈上升趋势。美国8名妇女一生中就会有1人患乳腺癌。中国不是乳腺癌的高发国家,但不宜乐观,近年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长速度却高出高发国家1~2个百分点。据国家癌症中心和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2012年公布的2009年乳腺癌发病数据显示:全国肿瘤登记地区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女性乳腺癌发病率(粗率)全国合计为42.55/10万,城市为51.91/10万,农村为23.12/10万。
乳腺癌已成为当前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全球乳腺癌死亡率呈现出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一是乳腺癌筛查工作的开展,使早期病例的比例增加;二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开展,提高了疗效。乳腺癌已成为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
中老年人体检的6个防癌体检项目
1、乳腺癌筛查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发病率第一位的恶性肿瘤,约占所有女性恶性肿瘤的16.8%,在一些沿海城市、大城市的发病率更高。由于乳腺癌的疗效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通常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因此建议中老年女性要重视乳腺癌的筛查。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对乳腺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都比较高,而且受X线照射的剂量也更低,副作用更小,是目前最成熟筛查早期乳腺癌的方法。因此建议40岁以上的女性都应定期做此项检查。
2、宫颈癌筛查
我国最常见的妇科肿瘤是宫颈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其中宫颈癌尤其需要引起女性的重视。建议结婚1年以上,或者有性生活史两三年以上的年轻女性,以及中老年女性,最好能定期做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该检查是筛查宫颈癌以及癌前病变最简单的办法,而且操作简单、无痛,只需要用一个小刷子把宫颈脱落的细胞刷下来即可。同时,还推荐女性定期做妇科检查,如盆腔B超检查、相关肿瘤标记物检查等。这些方法结合起来,对几乎所有妇科肿瘤都能起到有效的筛查。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高脂肪饮食,洁身自好。出现月经不正常、绝经后出血等异常信号都要警惕。
3、肺癌筛查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排在第一位的恶性肿瘤,并且随年龄增长不断增加。所以,中老年人应警惕肺癌的发生。除常规体检外,对肺癌筛查极为有效的一个项目是低剂量螺旋CT薄层扫描,其比胸部X光片更容易发现小病灶。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检查,包括:长期吸烟,尤其是大于50岁的男性;直系亲属有肺癌者;工作或生活环境中存在致癌因素者;肺部反复慢性损伤,如反复感染、肺结核等。
4、结直肠癌筛查
现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结直肠癌发病率已经上升到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肥胖、习惯性便秘、有家族性息肉的人群是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检查。现在,显微结直肠镜检查非常方便,可以在无痛状态下进行。如果发现早期息肉样病变,就要及时地在镜下切除,防止癌变。另外需要提醒的是,早期胃癌的发生跟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如果在筛查中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一定要积极治疗。
5、食管癌和胃癌筛查
我国食管癌病例约占全世界的一半,因此对食管癌和胃癌早期筛查非常重要。建议食管癌和胃癌高发区(如河南、河北、东北、广东等地),45岁以上人群应每年做食管镜、胃镜检查。早期食管癌90%都可以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