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的步骤 确认呼吸状况
心肺复苏的步骤 确认呼吸状况
在确保呼吸通道的状态下,在10秒以内确认伤病者是否可以正常呼吸。 1、观察胸腹部有无呼吸动作。 2、确认有无呼吸音「听」 3、用面颊凑近鼻子感觉有无气息 即使可以呼吸,如果呼吸时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或啸鸣音,有必要采取确保呼吸通道的措施。如果确认无法正常呼吸,则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针对心脏骤停的患者可采用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主要是针对心脏骤停的患者。抢救得越早,复苏的成功率越高。
朝阳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梅雪表示,首先要检查病人的意识和呼吸状态。拍打双肩,大声询问。看是否有反应和呼吸,如果没有立刻复苏,同时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后,按照工作人员指示,实施抢救。最关键的复苏要点是胸外心脏按压:手掌根部放在两乳头连线中点,中指放在一侧乳头上,两手重叠,十指交叉、相扣,两臂垂直,用身体重量向下压。最少下压5厘米或使胸部下陷1/3。每分钟至少按压100次,按压30次后进行口对口吹气。一手压前额,一手提下颌,抢救者嘴唇包住患者嘴唇,连续吹气两次。如此周而复始,一直等到有人接替。专家表示,徒手心肺复苏是一个体力活,施救者要用身体重量向下压,按压用力要垂直,压下去多深就要抬起来多高,形成有效按压。
婴幼儿急救技巧
观察有无意识
1岁以下的宝宝,可轻轻敲打其脚掌,1岁以上则可摇动他的肩膀来确认意识,如果是在没意识的状态下,喉咙肌肉会松弛,舌头会往后倒,很有可能会阻塞呼吸道。
确认呼吸与脉搏
抬起宝宝下巴打开气道,观察宝宝胸腔的起伏、仔细听呼吸声,以确定宝宝是否还有呼吸,经判断后若无呼吸,要立刻实施人工呼吸。确认心脏是否跳动,可通过摸脉搏的方式得知,如果已无脉搏,就要马上进行心肺复苏术。
Tips:什么是心;
CPR是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英文单词的字母缩写。这是在你的宝宝没有生命迹象(呼吸或活动)时,你可以采取的一种救生措施。心肺复苏术 (CPR)通过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使携带氧气的血液循环到脑部和其他重要器官,直至急救人员赶到,保持含氧血液循环,有助于防止脑损伤。脑部缺氧几分钟,就会造成脑损伤,甚至死亡。
婴幼儿的CPR急救
1、叫、拍
叫喊宝宝并轻拍宝宝肩膀,如果他没有反应,马上叫人拨打120或当地的急救电话,并将他背部朝下躺好。
快速而轻柔地把宝宝的脸朝上放到一个稳固的物体表面上,确认他没有严重出血。如果他出血很多,先采取措施按压出血部位止血。在出血情况得到控制之前,不要进行心肺复苏术。
2、畅通呼吸道
用一只手扶着宝宝的头向后仰,另一只手轻轻地抬起他的下巴(婴儿的头不用向后倾斜很多,就可以打开气管)。检查生命迹象(活动和呼吸),但不要超过10秒钟。
检查宝宝的呼吸,低下头靠到宝宝的嘴前,眼睛看向他的脚——检查他的胸部是否有起伏,并仔细听是否有呼吸声。如果他在呼吸,你应该能感觉到他呼到人面颊上的气。
3、做人工呼吸,轻吹2次
如果宝宝没有呼吸,给他做两次人工呼吸,轻轻吹两口气,每次1秒钟。用你的嘴盖住宝宝的鼻子和嘴,把气吹入他的肺部,直到看到宝宝胸部出现起伏。
要记住,宝宝肺比成人要小很多,你不用把气吹尽就可以填满。吹气太用力或太快会使气体进入宝宝的胃,或者会伤害到宝宝的肺。
如果宝宝的胸部没有起伏,说明他的气管阻塞了。先给他做针对气管阻塞的急救。如果能把空气吹进宝宝的肺,你可以连续给宝宝吹两口气,然后停一会儿,让进去的气体排出来之后再吹。
4、进行30次胸外心脏按压
让宝宝仍然保持仰卧的姿势,用两三根手指,将指腹放在宝宝的两个乳头中间略向下的位置。在指腹位置向下按压大约1.2~2.5厘米。要垂直向下按压,动作要均衡流畅,不能急促。 以每分钟100下的频率给宝宝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大概20秒)。做完30次后,再做2次人工呼吸。
5、重复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重复进行30次胸外心脏按压和两次人工呼吸。如果只有你单独和宝宝在一起,在进行2分钟急救后,拨打120或当地的急救电话。继续重复按压和吹气,直到急救人员赶来。
心肺复苏多久人工呼吸
单人操作按30:2的比例进行人工呼吸。如果是一个人进行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的情况下,在每做完30组心肺复苏的情况下,进行两次口对口的人工呼吸。
双人操作按15:1的比例进行人工呼吸。如果是两个人进行心肺复苏时,在每做完15组心肺复苏后,进行1次人工呼吸。
心肺复苏开放气道具体怎么做 心肺复苏注意事项
一旦发现有人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必须马上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有以下注意事项:
第一个、发现病人心跳呼吸骤停,必须马上尽早进行心肺复苏。
第二个、心肺复苏的时候,一定要将患者平躺置于硬板床或者是地面上,一定要把体位准确放好。
第三个、心肺复苏的时候按压的部位一定要准确,要防止肋骨骨折、肝脾破裂、血气胸等并发症的产生。
新生儿缺氧 宝宝缺氧要怎么处理
1、最初复苏步骤
①保暖:娩出婴儿置于远红外或其他预热方法的保暖台上。
②用温热干毛巾揩干头部及全身。
③摆好体位,肩部用布卷垫高2~2.5cm,使颈部微伸仰。
④立即吸净口、咽及鼻部粘液。
⑤触觉刺激:拍打足底2次及磨擦婴儿背部,促使呼吸出现。
2、复苏步骤
上述初步复苏后,婴儿出现正常呼吸,心率》100次/分,肤色红润或仅手足青紫者予以观察。如无自主呼吸和心率《100次/分,应立即用复苏器加压给氧,15~30秒后心率》100次/分,出现自主呼吸者可予以观察;心率在80~100次/分,有增快趋势者宜继续复苏器加压给氧。如心率《80次者,同时加胸外按压心脏30秒,无好转者行气管插管术,同时给于1:10000肾上腺素0.1~0.3ml/kg,由静脉或气管内注入,如心率仍《100次/分,应依据病情给予纠酸、扩容及抗休克等措施。
什么是新生儿心肺复苏
新生儿心肺复苏是指在心跳呼吸骤停,患儿突然呼吸及循环功能停止,这时候就需要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包括采用一组简单的技术,使生命得以维持的方法。
婴儿和儿童心脏病很少见,该年龄级的心搏骤停主要由于呼吸的原因而导致心肌缺乏氧供所致。呼吸问题可继发于哽噎、气道疾病、肺部疾病、气道或颅脑损伤。假如婴儿停止呼吸,即可在极短时间内停止心搏,如果能及时对这些患儿进行人工辅助呼吸,便可避免心搏停止。
在心肺复苏中,1岁以内的小儿称为婴儿,1-8岁为儿童。其心肺复苏处理基本同成年人。
基本生命支持儿童基本生命支持包括一系列支持或恢复呼吸或心跳呼吸停止儿童的有效的通气或循环功能的技能。任何一个受过训练的医务人员或非医务人员都可以进行基本生命支持,它对伤病儿童的最终恢复是非常重要的。当心跳呼吸停止或怀疑停止时,同样需要迅速将患儿送到能给以进一步生命支持的医疗机构。
高级生命支持为心肺复苏的第二阶段,有经验的医护人员参与此时的抢救工作,并且常有明确的分工,协调处理呼吸、胸外心脏按压、辅助药物应用、输液、监护及必要的记录。
心脏病发病急救措施是什么?
心脏病是一种发病速度快的病症,除了了解病症外,最好还需要掌握一些急救知识,这对于防治心脏病是有重大意义的。
心脏病的通常发病病症有,胸前疼痛并且可能蔓延到双臂,颈及下颌;呼吸困难,心跳不规律,眩晕,恶心,大汗,紫癫,甚至是意识丧失,在确定其是心脏病后,最先做到排打急救电话,同时对于患者要做以下急救的措施。
1、检查患者呼吸状况,如果没有的话,直接做心肺复苏。
2、保护患者的舒适,解锁较紧的衣服,如果患者已经丧失意识,就将患者摆成复性体位,将患者处于腹卧位,保持患者头部的呼吸通畅,保持患者温暖,最好不要试图弄醒患瘏地,不要进食及喝水。
3、持续观察患者的呼吸状态,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心肺复苏。
记住这「四要四不要」能救命 第四个“不要”
心肺复苏。传说:一旦发生心肌梗死,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不是一定不能用,而是要先判断情况。这种急救方法适用于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而急性心梗患者并非都会没了呼吸和心跳。
对于没有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的人来说,心肺复苏反而会增加室速室颤的发生风险。一定要先判断患者意识是不是清楚、大动脉搏动有没有消失、呼吸还有没有等,然后再决定要不要进行心肺复苏。一旦患者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直到医护人员到达。
如何判断心肺复苏是否成功
事实上如果是判断心肺复苏是否成功基本只要把用于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心肺复苏的条件倒过来应用一下基本就可以了。
判断患者是否需要心肺复苏通常要注意患者是否存在呼吸和自主运动,如您是专业人员则还需要注意检查是否有大动脉搏动。
那么当心肺复苏成功时,患者将会有自主呼吸(即可看到自主的胸廓起伏呼吸动作,可以于患者口鼻处听到呼吸声,并感觉有呼气气流冲击面部的感觉),可见到患者出现挣扎和其他自主运动,并且可在大动脉处触摸及脉搏。
但有必要指出,虽然在心肺复苏的实施过程中有提及每5个30:2按压通气比的复苏循环后需要检查一次生命体征(基本就只需要检查是否出现自主呼吸,方法已在前介绍),但事实上患者在此时恢复生命体征的可能性并不大,所以最重要的还是持续有效地进行心肺复苏抢救。
另外,当持续抢救30分钟患者无任何生命迹象时可以放弃抢救,因为此时复苏成功的概率几乎已经接近于零,且即使复苏成功也会有严重神经系统损害,但对溺水和低温所致的心搏停止应适时延长抢救时间(因低体温存在患者的神经系统可被低温保护,还有一定复苏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