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桡骨小头半脱位的症状有哪些?

桡骨小头半脱位的症状有哪些?

半脱位时肘部疼痛、患儿哭闹、肘部半屈曲、前臂中度旋前、不敢旋后和屈肘、不肯举起和活动患肢、

【临床表现】

半脱位时肘部疼痛,患儿哭闹,肘部半屈曲,前臂中度旋前,不敢旋后和屈肘,不肯举起和活动患肢,桡骨头部位压痛,X线检查阴性。

【诊断】

1、本病多为间接暴力所致。如:用双手牵拉幼儿腕部走路中跌倒;穿衣服时由袖口牵拉幼儿腕部;在床上翻滚时,身体将上肢压在身下,迫使肘关节过伸等外力造成。

2、受伤后不愿上抬患肢,前臂不能旋后。

3、肘关节处于伸展、前臂旋前下垂位。

4、肘关节无肿胀、畸形,但桡骨小头处有明显压痛。

5、线片无异常。

桡骨头半脱位的原因 桡骨小头半脱位怎么办

桡骨小头半脱位多出现在小儿时期出现以后需要及时复位。 因为小孩对于疼痛描述不太明显,而且对症状的描述不太完善,所以说,这个时候要根据经验,根据受伤机制,还有检查来判断是否有桡骨小头半脱位,有桡骨小头半脱位的话复位就可以了。

桡骨小头半脱位的手法复位

桡骨小头半脱位,这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损伤,又名“牵拉肘”,多发生在学龄前儿童。主要是因为婴幼儿的挠骨发育尚未完全,挠骨头与颈的直径近似。如沿前臂的纵轴牵拉前臂,挠骨头即被牵拉移位而嵌在环状韧带之内,成为挠骨小头半脱位。

桡骨小头半脱位的症状表现为:上肢处于下垂.前臂旋前位,并拒绝持物及活动,不能上举患肢,患儿哭闹不安。

桡骨小头半脱位的手法复位

当诊断桡骨小头半脱位明确后,不用拍x线片,即可进行手法复位。

术者一手同时轻轻旋转前臂,使之前后旋转,同时用另一手拇指将挠骨头向肘之内—亡方推压。

当感觉到有复位的感觉时,桡骨小头半脱位患儿当时即可屈肘至卿,上肢随即也可以活动的n,执物、高举等。此时应向家属交代在小儿4—5岁时,最易因牵拉前臂而发生这种脱位,故不要用力提拉小儿的手腕以避免此情况的发生。复位后将肘放在功能位悬吊在胸前l周后,再白由活动,以帮助息肢休息。

桡骨小头半脱位自己会好吗

桡骨小头半脱位有时候能自己好,这个主要是根据环状韧带的松弛度,还有发生脱位的程度。如果仅仅是轻度脱位,活动一下,可能就会好了。桡骨小头半脱位复位也很简单,首先要找桡骨小头的位置,然后按住它,按住之后另外一只手握住手腕进行左右旋转,或者让肘关节发生屈伸,这时候就会感觉到按压桡骨小头的这只手手指明显的有一个跳动感,甚至有些时候还能听到一声弹响,然后脱位就恢复了。

肘关节脱位的症状和体征

肘关节的脱位一般都有明确的外伤史,而且畸形比较明显,肘关节屈伸活动受明显影响,患者来的时候疼痛感比较强烈。 所以说,对于肘关节脱位,早期要进行仪器进行手法复位, 但是否有合并韧带的损伤,还需要通过磁共振的检查来判断,如果说肘关节有桡骨小头的脱位,有些时候前臂的旋转是会到受影响的。 有些时候是发生在小儿,小儿的病史述诉能力比较差一些,所以,可以通过病史来判断是否有桡骨小头的脱位,肘关节的脱位症状主要是一个疼痛和畸形的表现。

桡骨小头半脱位是什么意思 桡骨头半脱位复位时间

桡骨小头半脱位常见于五岁以内的儿童,主要是由于患者的手部或者腕部,由于突然的暴力牵拉导致的桡骨小头从环状韧带脱出,环状韧带卡压于带卡要与桡骨小头与肱骨的的关节面之间,复位的时间当然是越早越好,需要举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

桡骨头半脱位的原因

桡骨小头周围有调韧带叫环状韧带,环状韧带的把桡骨小头和耻骨固定在一起。因为这个韧带比较松弛,所以导致桡骨小头在韧带里,可以向前向后和向外进行活动,活动不对劲之后,就跑到肱桡关节外面了。肱桡关节之间还有接触,但是接触不像以前那么致密,这就是桡骨小头半脱位形成的原因。

桡骨小头半脱位如何鉴别诊断?

在鉴别诊断方面,桡骨小头脱位与桡骨小头半脱位要区别开来,主要有以下的一些鉴别要点:

(1)桡骨小头半脱位常见于2-4岁小儿,因桡骨头尚未发育完全,环状韧带较松弛,当强力牵拉时,易发生脱位,桡骨头被拉至漏斗环状韧带的远侧,有时部分韧带嵌于肱桡关节之间。

(2)常有提拉患儿手臂上楼梯或走路的受伤史。

(3)半脱位时患儿哭闹,肘部疼痛,肘部半屈曲,前臂中度旋前,不敢旋后和屈肘,不肯举起和活动患肢,桡骨头部位压痛,X线检查阴性。

(4) 复位时不用麻醉,先将前臂旋后,伸肘稍加牵引,拇指压肘前桡骨小头处,屈曲肘关节,必要时前后旋转前臂,可感到复位的响声,复位后肘部及前臂可活动自如。

(5)复位后用三角巾悬吊一周。

(6)如活动时疼痛或复发,宜用石膏固定于屈肘90度,时间2周,应注意勿提拉小儿手臂,防止复发。

(7)5岁左右桡骨头长大,就不易脱出了。

(8)注意,桡骨小头脱位多为先天性,很少见,小儿无外伤史,肘部可扪及脱位的桡骨小头,X线片显示桡骨小头脱位,即可确定诊断。

(9)婴幼儿期桡骨小头脱位可试图闭合复位,桡骨小头后脱位者前臂旋后位及肘关节伸直位固定,而桡骨小头前脱位者肘关节屈曲位固定,复位后石膏固定4-6周,疗效差。

(10)桡骨小头脱位手术治疗 年龄要在3岁以后,采用桡骨小头切开复位,在桡骨干中部旋前圆肌附着点处短缩截骨,环状韧带重建术,采用克氏针暂时将桡骨小头与肱骨小头固定,石膏固定6周后拔除克氏针。

(11)较大儿童桡骨小头脱位时因无法复位,可到青春期考虑行桡骨小头切除术。另外临床上桡骨小头半脱位还需与肘关节软组织损伤,肱骨外髁骨折,桡骨小头骨折等相鉴别。

相关推荐

怎么诊断肱骨髁上骨折?

①无移位的髁上骨折。肘部轻度肿胀、疼痛,纵轴叩击痛。X线片可显示骨折线,肱骨下端前倾角变小或增大,在前侧或后侧骨皮质凹痕。 ②移位的髁上骨折。肘部肿胀严重,时皮肤出现水泡,骨擦音,肘关节功能丧失,但肘后三角关系保持正常,即肘伸直位时内外上髁及鹰嘴突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屈肘时三点呈等腰三角形。 伸直型骨折肘关节呈半屈位,肘部向后突,在肘窝前方可摸突出的近折端。屈曲型骨折肘关节呈屈曲位,在肘后可触到近折端。通过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可确定诊断。 肱骨髁上骨折的鉴别诊断 ①肘关节脱位。成年人肱骨下端骨骺已闭合

手肘关节痒是什么原因

关节囊附着于各关节面附近的骨面上,肱骨内、外上髁均位于囊外。关节囊前后松弛薄弱,两侧紧张增厚形成侧副韧带。尺侧副韧带呈三角形,起自肱骨内上髁,呈放射状止于尺骨半月切迹的边缘,防止肘关节侧屈的作用。桡侧副韧带也呈三角形,附于肱骨外上髁与桡骨环状韧带之间。此外,在桡骨头周围桡骨环状韧带,附着于尺骨的桡骨切迹的前后缘,此韧带同切迹一起形成一个漏斗形的骨纤维环,包绕桡骨头,可以防止桡骨小头脱出。4岁以下的幼儿,桡骨头发育不全,且环状韧带较松弛,故当肘关节伸直位牵拉前臂时,易发生桡骨头半脱位。 长期在办公室中久

桡骨颈骨折怎么办

桡骨颈骨折并不多见,常与桡骨头骨折伴发,亦可单发,桡骨颈骨折主要是由于暴力引起,当提携角、肘关节多呈自然外翻状,在跌倒手部撑地时暴力由远及近沿桡骨向肘部传导,当抵达桡骨上端时,桡骨头与肱骨小头撞击,引起桡骨头、桡骨颈或两者并存的骨折。 桡骨颈骨折主要是由于暴力引起,当提携角、肘关节多呈自然外翻状,在跌倒手部撑地时暴力由远及近沿桡骨向肘部传导,当抵达桡骨上端时,桡骨头与肱骨小头撞击,引起桡骨头、桡骨颈或两者并存的骨折。如暴力再大一些,还可出现尺骨鹰嘴或肱骨外髁骨折及脱位等。 1.无移位及嵌入型 仅次肘关节用

骨骼发育不良的原因

1、同床睡→斜颈 坏习惯:小婴儿就是这个牛本事,即使闭着眼睛也能用嘴找到妈妈要奶吃。过去我们总提倡婴儿和妈妈分床睡,是为了避免大人捂着宝宝了,其实这样还一个坏处,就是孩子和家长同床睡时孩子会自然地长时间面向妈妈的一边入睡。 可能后果:斜颈 2、牵手走→肘脱臼 坏习惯:宝宝开始学走路了,听说学步车对身体发育不好,还不安全,那就家长亲自弯腰牵着宝宝走吧。可是如果总是牵一侧的手,或者太过用力,也会问题哦。 可能后果:桡骨小头半脱位 3、早走路→O型腿 坏习惯:别家宝宝都能自己走路了,咱也抓紧练吧。些父母

桡骨头骨折是怎么回事

一、发病原因 多为间接暴力所致。 二、发病机制 桡骨头骨折多发生在平地跌倒或体育运动时致伤。跌倒时,肘关节伸直并在肩关节外展位手掌着地,使肘关节置于强度的外翻位,导致桡骨头猛烈地撞击肱骨小头,引起桡骨头骨折。时,这种类似暴力可能导致肱骨小头骨折或肘关节内侧损伤,如肱骨内上髁撕脱骨折。 由于桡骨头与其颈、干并不排列在一条直线上,而是向桡侧偏心地与颈部相接,故桡骨头外侧1/3的骨小梁不与颈、干部垂直,形成力学上的薄弱部。当外力致使桡骨肱骨小头撞击时,桡骨头外1/3骨小梁不与颈、干部垂直,形成力学上的薄弱部。

桡骨小头骨折怎么固定

桡骨头骨折之后分为三型, 一型二型可以考虑手术固定,固定的方法以前是克氏针加螺丝钉, 现在微型螺丝钉、微型钢板,不管用哪种方式,都必须把这个内固定给打了桡骨小头的安全区,否则以后影响前臂的旋前旋后功能。三型、四型以上的骨折就建议行桡骨小头更换了,人工桡骨小头置换术。

桡骨小头骨折要手术吗

桡骨头骨折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比较轻的,骨折线但是移位较轻; 第二种是分离移位的骨折;第三种就是粉碎性骨折;第四种是合并肘关节脱位的骨折。 如果桡骨小头骨折关节面的倾斜度在30°以内,而且关节面塌陷小于三分之一,这种骨折可以选择保守治疗。 可以仅选择前臂的悬吊、制动或者是手法复位,进行挤压复位。如果关节面的倾斜程度大于30°,而且明显的塌陷,这时候是需要手术治疗的。

性子急的父母莫让婴儿早锻炼

娃娃来到世界后,生长发育很快,一声啼哭开始了自主呼吸,2个月就能微笑,1周岁时就能站立行走,掌握各种运动的基本动作。性子急的父母莫让婴儿早锻炼 但些性急的大人,还觉得太慢,总希望自己的宝宝动作发育快点,过早的开始了锻炼,3~4个月就让宝宝“学坐”,甚至“站立”。 殊不知,这样不但没好处,反而害。 母体内的胎儿受到子宫空间的限制,以及为了日后顺利从产道娩出,全身的许多骨骼是软骨,出生后,逐渐变粗变长,演化成硬骨,这个过程一般要持续到22~25岁才最后完成。 因而,婴幼儿的骨骼硬度差弹性大,容易变形;同

桡骨小头是哪个位置

桡骨小头又称桡骨头,它位于桡骨的近端,桡骨就是前壁靠外侧的骨,它上端膨大的部分,就是桡骨头。 桡骨头上边一个关节凹,与那个肱骨小头形成这种叫肱桡关节。桡骨头的下方的略细,被称为桡骨茎。茎的内下侧凸起的桡骨粗隆,通常是肱二头肌附着点。 所以桡骨头是位于肘关节的外侧,它与肱骨小头形成肱桡关节,是肘关节外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关节。

儿童胳膊脱臼怎么办?

宝宝脱臼是因为脱臼处韧带过长,而肌肉控制力还不足造成的.长大点慢慢就好了,注意脱臼处关节运动量不能大哦。而且为了一个健壮的身体,也要增强宝宝的抵抗力哦,平时多做些户外运动,但是运动力度一定要适中哦。 肘关节的桡骨小头半脱位是1-3岁孩子肘关节脱臼中最常见的,又被称为“牵拉肘”。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关节韧带比较松弛,关节囊比较柔韧、薄弱,当胳膊伸直时,如果突然受到纵向牵拉,很容易造成牵拉负重而导致关节脱位。因家长穿脱衣姿势不当或不经意的牵拉引起的孩子手臂脱臼送医的案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家长在拉孩子上楼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