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4个年龄段如何保养骨骼
女性4个年龄段如何保养骨骼
护骨也要分年龄段,从20岁开始,以10年为一个阶段,都有具体的护骨重点。
20~29
养好习惯
人在30岁以前,骨的容积及质量随生长发育不断增加,直至骨骼发育完成,骨量储备达到自身的峰值水平。
如果把骨量看成一个银行账号,那么在二十多岁时就要“努力挣钱,少花钱”。喝奶、晒太阳、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锻炼,能为你的骨骼“挣钱”,而下面这些坏习惯则会让你“大笔破费”。
1、不运动。
经常锻炼有助于增加骨骼压力,促进造骨细胞形成,保护骨密度。每天进行20~30分钟的跑步和举重等运动最理想。
2、饮食不合理。
吃肉太多会导致膳食总蛋白质过剩,进而增加尿钙的大量流失。经常喝碳酸饮料的人发生骨折的危险增大,原因是其中的磷酸成分影响骨质沉积。
咖啡和茶碱也会影响钙吸收,最好在饭后两三个小时再喝,对钙吸收的影响较小。
3、过度减肥和防晒。
年轻人特别是女性,为了减肥,常以蔬菜和粗纤维食物为主,高蛋白食品摄入不足,导致营养不良,影响骨的生长发育和骨量。
不少女性夏天担心晒黑,不爱出门或是抹上厚厚的防晒霜,阻止皮肤合成维生素D,阻碍了骨质的吸收。
4、吸烟酗酒。
烟酒对骨骼的伤害一直没得到重视。大量研究已经证明,吸烟会影响骨峰的形成,导致骨密度降低;过量饮酒会使肝功能受损,从而使维生素D的代谢受到影响,不利于骨骼的新陈代谢。
30~39
学会减压
人在30~40岁时,骨代谢处于相对平稳期,骨量丢失缓慢。除了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要关注下面几件事。
1、学会减轻压力。
此年龄段的人面临生活工作双重压力,皮质醇等压力激素会抑制骨骼生长,加速骨质流失。抑郁症对骨骼也有类似的负面影响。因此,调节好压力有助保护骨骼健康。
2、孕期补足钙。
孕期胎儿需要从母体中获得大量钙。如果妇女不能获得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日后骨密度会大量减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3、当心药物风险。
治疗哮喘、炎性肠道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的皮质甾类药物,所含抑制剂等会通过干扰钙质吸收而损害骨骼健康。服用前最好向医生咨询,加用一些抗骨质疏松药物。
40~49
关注慢病
40岁后,骨质开始缓慢下降,之后的十年内要开始留心自己的身体变化,一些慢性疾病可能会不知不觉盯上你。即使身体很健康,也应开始评估自己的“骨质疏松危险”。
1、注意月经异常。
月经不规则或出现“跳月”(隔月一次)可能是进入围绝经期的信号。这时候应该加强力量训练和主动实施补钙的骨骼保护计划。当月经不规则时,骨密度下降就开始了。
2、当心两个“骨质窃贼”。
40岁后,甲亢和2型糖尿病发病率更高,前者会加速骨质流失,后者会增加骨折危险。
3、评估骨质疏松症危险。
高危因素包括:成人后骨折过、有骨质疏松症家族史、太瘦、吸烟、绝经过早(40岁前)等。看医生时,将这些情况如实告知,必要的话接受骨密度检查。
50~59
测骨密度
女性绝经期及绝经后,出现骨量快速丢失,男性骨质也有下降,但幅度没有女性大。
1、增加钙摄入量。
50岁后,女性每天应补钙1.2克。同时补充1000~15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补充前,务必征求医生建议。
2、定期查骨密度。
女性绝经后应每隔3~5年查次骨密度。测量骨质密度的黄金标准方法是“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EXA),可测量髋骨、脊椎或全身任何部位的骨量,精确度高,对人体危害较小。
3、注意背痛。
椎骨骨折在年过50的人中十分常见,而且容易被忽视,症状常为背部突然疼痛。出现这种情况最好上医院检查,如不干预骨折会反复发生。
4、积极治疗。
多种治疗方法有助绝经女性控制骨质流失。比如,双膦酸盐等药物疗法、激素替代疗法、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疗法等。
女性更年期都在哪个年龄段呢
更年期是每一个女性都要经历的不可逾越的鸿沟,女性在更年期时期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影响生理和心理的不舒服症状。详细了解女人更年期年龄段可以有效的在到达这个年期段前做好缓解更年期的准备,一般来说女人的更年期年龄都是因人而异的。
更年期这个阶段总体的可以分为绝经前期、绝经期、绝经后期三个阶段。女人更年期年龄段其实是跟女人自身的生活习惯和先天性的遗传有关系的,有的女性可能是先天性的家族遗传绝经早导致更年期也会提早。一般来说正常的女人更年期年龄段是在45-55之间。在不同的年龄段出现的更年期症状也会有所不同。更年期综合症一般会在绝经后的一到三年之内逐渐消失。
如果女性在30岁左右就进入更年期,其最明显的症状就是皮肤松弛并出现色斑、面色晦暗无光、毛孔粗大粗糙、痤疮不断等不正常现象。一般来说三十岁左右这个年龄段女性就进入更年期都是先天性的遗传导致的,当然后天不注意保养和不健康生活习惯也起到了加成作用。
如果女人更年期年龄段在30到40岁之间,那么就会出现月经不调、乳房下垂、外阴干燥、性欲减退等由内分泌紊乱导致的症状。在这个年龄段就进入更年期更多的是因为现代女性生活太大和不科学的节食减肥。同时也和现在空气污染严重和大量的食品不安全有关系,过度的摄入了大量的有害物质导致卵巢功能衰退。
正常的女人更年期年龄段是在40岁到55之间,有数据证明我国的妇女绝经的平均年龄为49.5岁。这个年期段的更年期女人会经常出现失眠、多梦、盗汗、潮热、烦躁易怒、精力体力下降、记忆力衰退、骨质疏松等症状。大部分的女性在更年期会出现更年期综合症,也有少数身体素质好和平时特别注重保养的女性在更年期阶段更年期综合症表现不明显。按照我国妇女平均绝经年龄计算,55岁之后大部分的女性都已经度过了更年期进入老年阶段。当然也不缺乏有些女性通过手术提前绝经以便更早的度过更年期。
女人更年期年龄段是因人而异的,要判断是否进入更年期不能仅仅用年龄来做标准,而是要通过身体的本能反应全方位的来解读是否进入更年期。
女人4个年龄段的骨骼保养攻略
20~29
养好习惯
人在30岁以前,骨的容积及质量随生长发育不断增加,直至骨骼发育完成,骨量储备达到自身的峰值水平。
1、不运动。
经常锻炼有助于增加骨骼压力,促进造骨细胞形成,保护骨密度。每天进行20~30分钟的跑步和举重等运动最理想。
2、饮食不合理。
吃肉太多会导致膳食总蛋白质过剩,进而增加尿钙的大量流失。经常喝碳酸饮料的人发生骨折的危险增大,原因是其中的磷酸成分影响骨质沉积。
3、过度减肥和防晒。
年轻人特别是女性,为了减肥,常以蔬菜和粗纤维食物为主,高蛋白食品摄入不足,导致营养不良,影响骨的生长发育和骨量。
不少女性夏天担心晒黑,不爱出门或是抹上厚厚的防晒霜,阻止皮肤合成维生素D,阻碍了骨质的吸收。
4、吸烟酗酒。
烟酒对骨骼的伤害一直没得到重视。大量研究已经证明,吸烟会影响骨峰的形成,导致骨密度降低;过量饮酒会使肝功能受损,从而使维生素D的代谢受到影响,不利于骨骼的新陈代谢。
30~39
学会减压
人在30~40岁时,骨代谢处于相对平稳期,骨量丢失缓慢。除了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要关注下面几件事。
1、孕期补足钙。
孕期胎儿需要从母体中获得大量钙。如果妇女不能获得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日后骨密度会大量减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2、当心药物风险。
治疗哮喘、炎性肠道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的皮质甾类药物,所含抑制剂等会通过干扰钙质吸收而损害骨骼健康。服用前最好向医生咨询,加用一些抗骨质疏松药物。
40~49
关注慢病
40岁后,骨质开始缓慢下降,之后的十年内要开始留心自己的身体变化,一些慢性疾病可能会不知不觉盯上你。即使身体很健康,也应开始评估自己的“骨质疏松危险”。
1、注意月经异常。
月经不规则或出现“跳月”(隔月一次)可能是进入围绝经期的信号。这时候应该加强力量训练和主动实施补钙的骨骼保护计划。当月经不规则时,骨密度下降就开始了。
2、当心两个“骨质窃贼”。
40岁后,甲亢和2型糖尿病发病率更高,前者会加速骨质流失,后者会增加骨折危险。
3、评估骨质疏松症危险。
高危因素包括:成人后骨折过、有骨质疏松症家族史、太瘦、吸烟、绝经过早(40岁前)等。看医生时,将这些情况如实告知,必要的话接受骨密度检查。
50~59
测骨密度
女性绝经期及绝经后,出现骨量快速丢失,男性骨质也有下降,但幅度没有女性大。
1、增加钙摄入量。
50岁后,女性每天应补钙1.2克。同时补充1000~15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补充前,务必征求医生建议。
2、注意背痛。
椎骨骨折在年过50的人中十分常见,而且容易被忽视,症状常为背部突然疼痛。出现这种情况最好上医院检查,如不干预骨折会反复发生。
孩子哪个阶段长高较快呢
长高的基础阶段:1-9岁是孩子长高的打基础阶段。科学揭示,人体骨骼在此阶段为储备期,对骨骼发育所需钙离子量为每日300-900毫克。而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大多存在着挑食、偏食、厌食现象,严重制约了从食物中吸收钙离子营养。骨骼中钙离子储备不足,一方面直接导致孩子个子矮小;另一方面,将在孩子发育期使其身高突增幅度减少。
长高的突增阶段:10-16岁是孩子发育期。身高明显,此时对钙离子需要量特别多,专家研究发现,此阶段孩子每多吸收3万毫克的钙离子,身高便可多长1厘米,而一般家庭日常餐桌上,钙离子含量不到青少年所需的50%,不同家庭,钙离子营养的不一样。这样孩子的身高便悄悄拉开了差距。
长高的最后冲刺创段:男性17-25岁,女性16-23岁,为长高的最后冲刺阶段,研究发现,此阶段青少年骺软骨还未真正愈合,每年还存在看2-3厘米的长高潜力,所以补充足量钙离子营养仍然十分重要,过早放弃努力,实在是一种浪费。
综上所述,孩子哪个阶段长高较快是要分性别的。一般情况下,男性长高的年龄段比女性的年龄要晚一点,因为孩子的骨骼生长的情况不大相同,有的比较晚,有的比较早。所以,父母们不用太担心自己的孩子为什么长不高。当然,也可以适当地给自己的孩子吃一些补钙的保健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从饮食上多加注意。
女性不同年龄段的保养法
15岁-25岁的女性
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应该要使皮肤红润而富有弹性,可以多吃白菜、韭菜、豆芽、瘦肉及各种豆类食品,同时要注意少吃咸、甜,多喝水。另外要多吃一下含有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能平衡人体的各种营养,例如韭菜、豆芽菜、豆类、瘦肉、白菜等食物。对于体质比较弱的女性来说,平时可以适当的食用当归、枸杞、熟地等膳食。
25岁-30岁的女性
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平时要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的食物,这些食物有助于女性的抗衰老,比如西红柿、红薯、胡萝卜、金针菇等新鲜的蔬菜或者水果之类。但是不要饮酒、抽烟,因为这会使嘴角和眼四周的皱纹过早的出现。
30岁-50岁的女性
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平时要多吃鱼及瘦肉等动物蛋白质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可以补充皮脂的分泌,有助于滋润皮肤、减少皱纹的形成。还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年龄段要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
50岁以上的女性
50岁以上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对铁和钙的需求比较多,所以,平时要多吃西红柿、柑橘、牛奶、鸡蛋等食物。当然,这个时候女性也是需要注意预防出现老年斑,避免出现老年斑的话,平时就要多吃黄豆、核桃、脂肪、莴笋等食物。
女性各年龄段的皮肤保养
1、15-25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油脂性皮肤,需早晚使用泡沫冻胶或生物矿泉水香皂洗面,可去掉面部污垢,防止细菌滋长。最好每星期做一次面膜除垢,可使用控油的面霜,以免脸部油亮。皮肤细腻而易受伤者,可选用奶类或滋补面霜,甚至晚上也可使用少许植物类面霜。要增强干燥皮肤的营养,可用乳油类面霜和水化物面霜。
2、25-30岁:预防皱纹的产生。为了防止皱纹的产生,不论哪种类型的皮肤,都应充分保持皮肤的含水量。每天都使用含水化合物类、乳油类面霜,以保持皮肤的柔韧和弹性。防止外来的,如阳光的长期照射、风沙等的侵害。此年龄阶段皮肤的好坏,与选用的面霜恰当与否关系密切。有的面霜有刺激皮肤或促使皮肤"早熟" 的成分,会使皮肤逐渐失去坚实性。最好选用无任何副作用的面霜,一星期做一次面膜,干燥型皮肤每15天做一次。
3、30-40岁:预防皮肤光泽消退。此年龄阶段,如对皮肤保养不当,首先出现的是皮肤光泽的消退。尽管有好的卫生习惯和有规律的保养,此时也需要进行一整套疗法。使用水果汁酸类清除皮肤表面的死细胞,再使用水合物类滋润皮肤,是这个阶段保养皮肤的关键,能促进新细胞的生长。最后选用高级防皱营养霜护肤。长期坚持,皮肤会变得柔韧光泽有弹性。越细腻的皮肤越易起皱,所以要选用营养类面霜,以防皮肤松弛。最好定期去美容院护理。
4、40-50岁:增加皮肤养料和水分。这个时期,由于激素平衡失调,皮肤容易脱水,面部开始松弛。所以,及时补充水分和养料是首要问题。早晚都应使用防皱、补水和再生类面霜,每周至少进行2-3次乳清浴。为防止眼周围和嘴四周鱼尾纹的产生,应选用维生素E面霜和胶膜,并有规律地进行按摩。
女性除皱要分年龄段
保持年轻就要赶走肌肤痕迹,关于女性不同年龄段去皱的方法,一起来听听专家的介绍吧。
25岁-35岁去皱重点:祛眼袋与鱼尾纹
女性到这个年龄段,眼部上睑部位开始失去弹性,表情纹开始出现,眼部的皮肤厚度减少,眼周围脂肪外凸形成脂肪袋,并终形成眼袋与鱼尾纹。
35岁-45岁去皱重点:祛表情纹
由于皮肤脂肪减薄,35岁后皮肤开始变得松弛下垂,表情线加深,会使人看起来更显衰老,因此,祛除表情纹最为关键。
45岁-50岁去皱重点:防止眼部皮肤松弛
女人只要过了45岁,脸部骨骼开始收缩,脸部皮肤因失去支撑而出现松弛现象,这时防止眼部皮肤松弛是关键。
50岁-60岁去皱重点:皮肤补水
进入更年期,女性雌性激素分泌越来越少,皮肤修复能力和更代谢速度慢慢减弱,皮肤明显干枯、缺水,此时的爱美者最重要的就是给肌肤补水。
女性到了25岁后就要抓紧时间对皮肤进行护理和保养,而且越早开始抗衰老,效果就越显著。
各个年龄段皮肤保养的秘诀
20岁左右时,清洁是最好的保养。油性皮肤,容易有青春痘等问题产生,应该彻底清除面部污垢、油脂,治疗暗疮,增加自信魅力。
20至30岁时,要注意预防皱纹的产生,慎重选择适合自己肤质的保湿类护肤品并增加营养。
30至40岁时,需要防止皮肤光泽暗淡。除了合理的清洁习惯和规律的生活外,还应有一整套的系统保养方法对抗衰老。
40至50岁时,需要加强水分和营养的补充。
50岁以后,皮肤胶质及弹性蛋白减少,皮肤细胞再生能力减退。应选择有效延缓皮肤衰老的产品,增强皮肤新陈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