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耳朵可以治疗耳鸣吗 温中散寒
艾灸耳朵可以治疗耳鸣吗 温中散寒
艾灸的主要材料是艾叶,艾叶性温热,在耳朵穴位上做此养生疗法,可以疏通经脉,同时为身体积蓄阳气,起到温中散寒的作用。
针刺液门穴怎么操作
液门针刺方向
简易取法:第4.5指指缝间,掌指关节凹陷中。
操作方法:俯掌开指或自然握拳取穴。
进针深度:直刺,0.2-0.3寸,留针15分钟,艾炷灸2-3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作用主治
类属:手少阳三焦经,为该经荥穴。
作用:疏少阳气机,解三焦邪热,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疾病:
1.上焦风热,少阳火邪上攻之耳鸣,耳聋,耳痛,目赤,喉痹,头痛诸病证。
2.经脉痹阻之手臂痛等。
3.咽喉肿痛,上牙痛,手背红肿,五指拘挛,腕部无力,热病汗不出,疟疾寒热。
常用配伍疗法
1.配太冲,中渚,合谷,睛明,侠溪,针刺泻法,疏风清热,治疗上焦风热之热病,目赤,头痛等。
2.配翳风,听会,中渚,听宫,耳门,侠溪,针刺泻法,清泄少阳,治疗少阳火盛之耳鸣,耳聋。
3.配少商,关冲,侠溪,鱼际,针刺泻法,疏散少阳风火之咽喉肿痛。
4.配陶道,大椎,后溪,曲池,针刺平补平泻法,和解少阳,祛邪截疟,治疗邪郁少阳之疟疾。
5.配中渚,针刺平补平泻法,舒筋通络,治疗经脉痹阻之手臂痛等。
实用常见病艾灸疗法 艾灸治疗头痛
外感头痛起病较急,常伴随恶寒,发热,鼻塞,流鼻涕等表证;内伤头痛起病缓慢,时发时止,主要有肝阳头痛,表现为面红口苦,舌苔薄黄;肾虚头痛,男性有遗精,女性有带下,舌红,少苔等表现;血虚头痛表现为头痛,心慌,舌质淡。
百会穴:将耳郭折叠向前,找到耳尖,经过耳尖连成一线,与正中线的交点处,即为百会穴。艾灸这个穴位,可以镇痛止晕,清热开窍,健脑宁神,主治头痛眩晕,耳鸣耳聋,目不能视,鼻塞,鼻出血等症状。
涌泉穴:在足底,屈足卷趾的时足心最凹陷处就是此穴,艾灸此穴可开窍苏厥,回阳救逆,镇痉定眩,益肾清心,主治头痛目眩,小儿惊风,癫痫,失眠等症。
行间穴:在足部,第1,2趾间,皮肤颜色深浅交界处,艾灸该穴位可以清肝明目,熄风定惊,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痛,中风,癫痫,失眠等症。
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跖骨间隙后方凹陷处,在拇长伸肌腱外缘,艾灸该穴位有燥湿生风功效,主治失眠,头痛,腰痛,全身胀痛等症。
艾条温和灸:取百会,列缺,涌泉等穴位用艾条 隔开头发悬灸10-20分钟,每日1次,5-7次为一个疗程,间隔2日可进行下一个疗程,这种灸法适合治疗外感头痛。
艾炷隔姜灸:取列缺穴,选用新鲜的老姜,切成0.3厘米厚的薄片,扎上小孔,小心施灸10-15分钟,每日一次,5-7次为一个疗程,间隔2日可以进行下一个疗程。
艾熏灸:取列缺,涌泉,行间,太冲等穴位,按照先灸背部再灸四肢的顺序施灸,将 艾绒或艾条放入温灸盒内,小心绑在穴位上施灸20-30分钟,每日一次,5-7日为一个疗程,间隔2日可以进行下一个疗程。
艾灸肩周炎的位置是哪里
肩贞穴
位于肩关节后下方,手臂内收时,在腋后纹头上1大拇指宽处。
功效:艾灸此穴有清头聪耳,通经活络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肩周炎,关节炎,耳聋,耳鸣,头痛等症。
秉风穴
位于肩胛骨冈上窝中央,天宗穴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功效:艾灸此穴有散风活络,止咳化痰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肩周炎,支气管炎等。
肩髃穴
位于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功效:艾灸该穴位有活血散风,通利关节,主治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臂神经痛,风热瘾疹等病症。
月子病拔罐可以治好吗 月子病怕冷中医调理
1.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具养血益气、温经通络的作用,可加当归、川芎、鸡血藤以养血通络。
2.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汤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对于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者有良效。
可用黄芪、当归、鸡血藤、杜促、桑寄生、牛膝、狗脊等中药沐足,益气血,温经络,达到治疗效果。具体配方须咨询医生。
产后四肢怕冷显示气虚血弱,而气血有"遇温则行,遇寒则凝"的两大特点,艾灸疗法正是利用艾火对经络穴位的温热刺激,使气血运行,以火攻邪,温通经脉、驱散寒邪。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掌握方法,找准穴位,并防止烧灼皮肤。
“耳为宗脉之所聚”,耳朵与全身经络相通。耳穴贴压疗法正是使用药物、磁珠等圆形物质贴敷在耳穴上,通过刺激耳穴后产生放射性感应,沿经络浅放射,起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的作用。
耳鸣患者吃什么好
1、干姜
能温中散寒。治脾胃寒证,无论是外寒内侵之实寒证,还是脾胃阳气不足之虚寒证均可应用。耳鸣患者做菜时适当放一些,就可以起到治疗耳鸣的效果了。
2、鲢鱼
冬季养胃的好鱼,用于缓解胃痛,常用于脾胃虚弱的治疗。尤其适用于胃寒疼痛或由消化不良引起的慢性胃炎。
3、胖头鱼
有暖胃、平喘的作用。体质虚弱的最好多吃胖头鱼的鱼头,暖胃的同时还能起到治疗耳鸣、头晕目眩的作用。
4、辣椒
吃辣椒能够促进食欲、增进消化,可使心跳加快、末梢毛细血管扩张、流向体表的血液增强。冬季常吃辣椒能够抵御寒冷,并能防止因受潮而引起的关节痛、腰腿痛和胃虚寒症。
月子病怎么养
1、中药汤剂
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具养血益气、温经通络的作用,可加当归、川芎、鸡血藤以养血通络。
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汤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对于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者有良效。
此外,还可以用杜仲、桑寄生等药材煲汤的食疗方法。
2、沐足
可用黄芪、当归、鸡血藤、杜促、桑寄生、牛膝、狗脊等中药沐足,益气血,温经络,达到治疗效果。具体配方须咨询医生。
3、艾灸
产后四肢怕冷显示气虚血弱,而气血有"遇温则行,遇寒则凝"的两大特点,艾灸疗法正是利用艾火对经络穴位的温热刺激,使气血运行,以火攻邪,温通经脉、驱散寒邪。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掌握方法,找准穴位,并防止烧灼皮肤。
4、贴耳穴“耳为宗脉之所聚”
耳朵与全身经络相通。耳穴贴压疗法正是使用药物、磁珠等圆形物质贴敷在耳穴上,通过刺激耳穴后产生放射性感应,沿经络浅放射,起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的作用。
眼药水可以滴耳朵吗 消炎类眼药水:部分可以
眼药水的种类非常多,而消炎类的眼药水,一般情况下是针对眼部炎症使用的,但是在必要时也可以用来滴耳朵治疗耳朵炎症的,如氧氟沙星滴眼液。
但是不要自己胡乱滴,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有的含有抗生素的眼药水,如含新霉素的帕利百,含妥布霉素的点必舒,还有庆大霉素眼药水,用它们治疗眼睛是安全的和有效的,理论上也能消灭耳朵内的细菌,但对耳朵有毒性,可以引起耳鸣、听力下降,严重者出现天旋地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