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如何治疗小肝癌
射频消融如何治疗小肝癌
大家都听说过肝癌吧,但是肝癌有大肝癌和小肝癌之分,今天主要介绍的是射频消融术如何治疗小肝癌。
1、肝功能的射频消融
电极针周围组织的炭化引起针周组织阻抗的升高,阻止了热能的进一步向远处传播,从而影响了消融效果。由于注入的无水酒精在78℃时即气化,无水酒精完全气化前局部温度不再上升,延迟了电极针周围组织的炭化,从而提高消融效果。射频电极针的插入及多电极的张开,会穿破肿瘤内可能存在的纤维间隔而有利于乙醇的弥散,而热消融对肿瘤内的纤维间隔产生的破坏,也可以使乙醇到达更多的区域,扩大消融范围,提高消融效果。
2、小肝癌的消融率与复发率
原因可能与如下因素有关:多极射频消融治疗借助于超声或CT等影像技术引导,将电极针直接插入肝癌组织内后打开子针,通过射频能量使肿瘤局部组织产生气泡、干燥,最终凝固和灭活癌组织。高热杀死局部肿瘤细胞的同时可使肿瘤周围的血管组织凝固,有利于防止肿瘤转移。多级射频针各子针间的消融效果可能不完全一致,从而造成局部消融不彻底,肿瘤局部复发。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有利于无水乙醇渗入肿瘤细胞内,杀灭肿瘤,而高温的无水乙醇有更高的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
射频消融的治疗导航地图
3、小肝癌的切除术
手术切除是小肝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常因合并肝硬化、严重的肝功能异常等原因失去手术治疗机会。肝移植亦是治疗小肝癌的有效手段,但因供体受限及费用高昂而不能广泛开展。射频消融已经被证明是小肝癌局部治疗的首选方法,疗效接近手术切除,不足之处是消融不完全、局部复发率高影响远期生存率。如何提高射频消融治疗后肿瘤的完全消融率、降低局部复发率是肿瘤局部治疗的重点。
术前准备:
① 一般准备:双侧腹股沟和双侧锁骨区备皮。提醒医生做好电解质、凝血四项、血型、肝功、输血三项等一系列检查,观察病人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此外要练习床上解大、小便,防止过早活动引起伤口出血。
② 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思想顾虑、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③ 术前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3天,以免术中因药物作用不诱发心律失常和影响术后的判断。
④ 术前4小时需禁食水,如病人极度紧张,可术前30分钟肌注安定10mg,为便于手术顺利进行,于左下肢留置静脉留置针1枚。
术后护理:
① 术区护理:密切观察穿刺处有无出血、渗血、血肿、触痛等情况,由于射频消融术是股动脉或股静脉穿刺,穿刺导管粗而长,穿刺口较大,故拔管后若压破止血部位不当或压迫不彻底,过早活动均可以引起局部出血或血肿,返回病房后应取平卧位,患肢伸直,用1kg沙袋压迫穿刺部位6~8小时,肢体制动12小时,48~72小时避免剧烈活动。
② 严密监护:心电监护 48~72小时以及早发现可能出现的心律失常及休克,射频消融的病人偶尔在术后数日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因此要特别注意心律、心率的变化。此外,旁道消融术病人还应注意观察已消失的预激波是否复发,预激波的复现往往提示心动过速的复发。推荐阅读:射频消融术的基本常识
③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由于术后易发生出血、感染、心脏填塞、房室传导阻滞、气胸等,因此要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护,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有无胸闷、胸痛、心悸、咳嗽、恶心、呕吐、出冷汗等症状,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及时救治,保证手术成功率。
④ 心理护理:要多次向病人及家属说明该手术复发的几率很小,术后可改善生活质量,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彻底消除病人的心理顾虑、担忧,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少数患者在术中放电时有胸或背疼痛,术后也出现类似的疼痛,护士要向患者解释发作的诱因,教会患者疼痛时自我护理的方法,如深呼吸运动,听音乐等,告知病人很快会消失的。
⑤ 生活护理:合理安排饮食。多食粗纤维、高蛋白、易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做好生活护理,平卧时正确使用便器,以免排便时因体位不当或便秘导致局部出血。
甲状腺结节良性需要手术吗 良性的甲状腺结节其他治疗方法
目前,甲状腺良性结节除了手术外,还有这些处理方法:随访观察、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放射性碘治疗、酒精介入治疗、激光凝固治疗以及高频超声消融(射频消融)治疗。
如果良性的甲状腺结节在比较小,且没有产生不适症状的情况下,是不需要治疗的,仅需要随诊观察。
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
1)心脏电复律:适应证主要有急性快速异位心律失常及持续性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两种。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可引起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而影响循环功能,需积极处理。一般选用药物,如无效,就应尽早进行同步电复律。
心房颤动伴有下述情况,可行同步电复律:病程在1年以内;左房直径小于50mm;心室率快、药物治疗无效;二尖瓣病变已矫治6周以上;甲状腺功能亢进已得到控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房性心动过速、交界性心动过速,经药物治疗无效时可用同步电复律。同步直流电复律禁忌证: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律失常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电复律后使用药物无法维持窦性心律,房颤复发不能耐受药物维持者。
2)导管消融术:心导管消融治疗是通过心导管将电能、激光、冷冻或射频电流引入心脏内以消融特定部位的心肌细胞借以融断折返环路或消除病灶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主要用于治疗一些对药物治疗反应不佳的顽固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创伤范围小,与周围正常组织界限分明,因而并发症较少,操作时无需麻醉,故更安全有效,已取代电击消融。近年来,射频消融临床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临床应用射频消融根治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成功率达95%以上,根治特发性室速的成功率达80%以上。射频消融治疗的发展,使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目前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的适应证有:有威胁病人生命的快速心律失常,如预激综合征、高危旁路并发心室率极快的心房颤动、特发性室速等;频繁发作的房性折返性心动过速或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或预防无效,或药物治疗产生不可耐受的副作用;对药物不能控制心室率的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心脏逐渐增大或心力衰竭难以控制时。妊娠妇女禁忌射频消融。
3)外科治疗:外科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目的在于切除、隔置、离断参与心动过速生成、维持与传播的组织,保存或改善心脏功能。外科治疗心律失常由于创伤大、手术复杂、费用高昂,不可能常规地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心脏介入性治疗迅速发展的今天,心律失常外科手术治疗的领域已逐渐被射频消融治疗所取代。但是,外科手术对于某些介入治疗难以奏效的病例,仍可作为一种最后的选择。对于一些本来需要心脏外科手术的心律失常患者,两种手术可以同时进行,如先天性心脏病伴难以消融治疗的右侧旁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矫正瓣膜关闭不全或狭窄的手术等。此外,有些外科手术方法,为介入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如心房射频划线消融根治房颤的机理,就是根据心房迷宫手术发展而来。
哪些人适合做房颤射频消融术
一、房颤射频消融适应症
1.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
这里所说的阵发性房颤是指房颤间断发作,每次发作时间小于7天,一般会小于2天。如果房颤反复发作,发作时症状很明显,比如心慌、乏力、尿频、没精神、活动时气喘等,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而使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则可以考虑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总体来说这类患者手术效果较好、成功率较高、复发率低。如果是孤立性房颤(特发性房颤),也就是说没有过多的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睡眠呼吸暂停等,则手术效果会更好。不仅可以根治房颤,改善症状,还可以推迟出现持续房颤的时间。
2.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的(长程)持续性房颤
说完阵发性房颤,咱们再谈谈持续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是指房颤发作时间在1周以上,如果超过1年,则临床上称为长程持续房颤,随着房颤时间的延长,心脏的结构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心房心室会增大,一般时间越长、心房增大的会更明显,射频消融手术难度增大、成功率会有所降低,之后复发的几率也会增高,所以对于房颤患者来讲,如果准备行射频消融手术,越早做效果越好。
3.其他类型的房颤
临床的适合做房颤射频消融的情况还有许多,比如甲状腺疾病引起的房颤,如果甲状腺功能正常后,房颤未恢复,也可以考虑行射频消融;再比如肥厚性心肌病合并房颤,有些人甚至出现了心衰,这时需要临床医生仔细评估,如果认为房颤是诱发和加重心衰的原因,待心功能相对稳定后,也可以积极进行房颤消融治疗,既治疗房颤又改善了心功能,有一举两得的效果。另外对于瓣膜性房颤患者,比如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引起的房颤,在瓣膜置换或修补治疗之后,也可以进行房颤射频消融治疗房颤。
二、房颤射频消融术的禁忌症
之前的文章中已经提到,房颤射频消融术的绝对禁忌症是左心房内有血栓,因为房颤射频消融手术要在心房里面操作,如果心房里有血栓,在手术过程中有可能脱落,导致动脉系统栓塞,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所以所有拟行房颤射频消融手术的患者在手术之前都要进行经食道超声心动检查除外左房血栓。如果左房内有血栓,则要先接受抗凝治疗,待血栓消失后才能行射频消融术。
其他不适合行房颤消融术的情况还包括引起房颤的原因未纠正,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减低)、未治疗的风湿性心脏病、疾病急性期、电解质紊乱等。需等到病情平稳时才能进行手术治疗。
总之目前上大多数房颤患者都可以接受房颤射频消融治疗,手术风险较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小于0.5%,这一手术是安全的。具体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需要临床医生综合评估。
大脖子病要怎么治疗
大脖子病除了上面介绍因为缺碘或高碘引起的外,如果有药物、甲状腺肿块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都会造成甲状腺肿大。由于甲状腺是参与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如果有了肿大没有治疗的话会给人体带来非常大的伤害,所以患者如果有发现脖子有变粗即使是没有什么不适症也要及时地到医院进行诊查治疗,要根据病因对症治疗,防止甲状腺肿大带来的不必要的伤害.
专家表示,目前常见治疗甲状腺肿大的方法有:
1、手术
专家表示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手术治疗的,如果发现有癌变或癌症可能性很大的话建议利用手术治疗。
2、FA射频消融技术
FA射频消融技术是肿瘤组织间激光消融治疗,在B超引导下直径约1-2mm射频针尖,可直接在甲状腺结节内定位获得病灶区(消融),射频消融技术是一种肿瘤热疗。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热能损毁甲状腺肿瘤组织,由电极发出射频波使甲状腺周围组织中的离子及极性大分子振荡撞击摩擦发热。将肿瘤区加热至有效治疗温度范围并维持一定时间以杀灭肿瘤细胞。同时,射频消融使周周异常组织的血管凝固性坏死,避免病灶肿瘤转移。另外RFA不但可杀灭肿瘤,也可以增强T淋巴细胞,NK细胞、红细胞等免疫状态,从而起到非特异性肿瘤的杀灭作用。
甲状腺结节良性会变恶性吗 良性的甲状腺结节怎么治疗
一般良性的甲状腺结节在比较小,且没有产生不适症状的情况下,是不需要治疗的,仅需要随诊观察。少数情况需要射频消融治疗或手术治疗。
目前,甲状腺良性结节的处理方法有七种:随访观察、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手术、放射性碘治疗、酒精介入治疗、激光凝固治疗以及高频超声消融(射频消融)治疗。
介入治疗能控制癌细胞扩散吗
介入治疗直达病灶消灭癌细胞
在广东康复乐园举办的癌症讲座上,李家平介绍,介入治疗可将不同的药物经血管或经皮肤直接穿刺注射入病灶内,改变病灶血供以及把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对于肿瘤是“饿死(堵塞肿瘤血管)+杀死(高浓度的抗 癌药物)”。介入治疗还可以采用微波、射频及氩氦刀消融治疗,通过对肿瘤加热到100℃以上或者冷冻到零下40℃以下达到“烧死”或“冻 死”肿瘤的目的。
“对于目前治疗难度大的恶性肿瘤,介入治疗能够尽量把药物局限在病变的部位,而减少对身体和其他器官的副作用,并因创伤小 可以反复进行,非常适合于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李家平称,正由于以上诸多优点,介入治疗已经成为一些如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 癌、血管瘤、盆腔恶性肿瘤等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肿瘤的介入治疗可分为血管性和非血管性介入治疗。”李家平指出,“主要包括动脉栓塞肿瘤 术、血管成形术、血管栓塞止血术、射频消融术、微波消融术、氩氦刀消融术、经皮穿刺微创性胃造瘘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消化道支架置入术、气道支架置入 术、胆道支架置入术、瘤内注药术、肿瘤活检术、椎体成型术等,对付肿瘤,这些介入疗法既可单打独斗,也可联合作战。”
消融治疗微创直接杀灭肿瘤
在过去30多年里,人们已经能够通过多种手段“根治”部分肿瘤。然而,患者的生活质量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例如放化疗会产生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以及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血细胞降低等诸多毒副反应。
李家平称,当患者不愿或不能手术时,可以进行微创介入消融治疗(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氩氦刀消融等),也就是在医学影像技术导引下,不开刀,不流血,在局部麻醉下,经皮直接穿刺,将一根特制的针(刀)送到肿瘤组织内,使肿瘤在短时间内发生完全性坏死或灭活。
“消融治疗由于定位精准,可以高选择性适形灭活肿瘤,正常组织损伤少,还可以减少副作用,保护机体免疫力,临床上可以通过医生的技术和熟练操作,真正做到准确 杀灭肿瘤。”李家平提出,消融治疗对肝癌、肝转移瘤、肝血管瘤、胆管癌、肺癌、肾癌、子宫肌瘤、肾上腺肿瘤、骨软组织肿瘤等可达到微创靶向切除肿瘤的治疗效 果,配合肿瘤化疗栓塞及化学消融治疗效果更佳,尤其适合小肝癌患者。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有效预防肿瘤复发
对于许多癌症患者来说,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面对手术、化疗和放疗都无能为力的局面,是不是就只有默默地等死呢?
李家平称,近年来一种名为“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的治疗技术已在临床开展,这种治疗方式对复发转移性肿瘤有很好的疗效,它的原理是把放射性粒子通过微创技术植入肿瘤,从内部对癌细胞发起进攻,杀灭癌细胞,但对周围正常组织的伤害却非常低。
“具体来说,就是将具有杀伤肿瘤细胞作用的放射性核素放在一个金属钛壳里,密封后制成只有小学生使用的0.7毫米铅笔芯样粗细、不到半厘米长的小短棒。”李家平介绍说,医生通过精确的计量后,利用微创技术把放射性粒子均匀地植入到肿瘤里面,“这些粒子在肿瘤内部持续发出的射线可迅速杀死肿瘤细胞,截断肿瘤细胞扩散的途径。”
小肝癌十年能治好吗
小肝癌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手术切除、消融术、TACE(经皮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放疗、生物免疫治疗、中药治疗等,首选根治性治疗手段,如手术切除或消融术。但是单一的治疗,如手术治疗,肝癌的复发率仍然很高,一般采用综合治疗效果更佳。
1.手术治疗
对于大多数癌症来说,手术切除都是可以实现治愈的主要手段。手术切除是小肝癌最好的选择,切除的预后与切除时的大小有关。2厘米小肝癌切除后的5年存活率为81.5%;而4.1~5.0厘米的肝癌,5年存活率降至59.5%。因此,对肝功能代偿者(总胆红素<34微摩尔/每升,白蛋白/球蛋白未倒置,即A/G比值>0.6,凝血酶原时间为正常值的50%以上)都应该力争彻底切除。
肝癌患者多合并肝硬化,因此肝切除的范围有缩小趋势,现多采用局部切除或肝段切除。一般认为,切除缘距肿瘤包膜2厘米,就是小肝癌的根治术。虽然手术是治疗小肝癌的最好选择,不过需要明确的是,手术治疗所谓的治愈即是生存期达到五年。且手术会给身体带了加大创伤,有可能发生转移,应注意手术的适应症。
2.非手术疗法
对于不能或不接受外科手术的小肝癌患者,可采用非手术治疗。小肝癌的非手术治疗,既包括影像学引导(常用CT或B超)下经皮穿刺消融治疗,如PEI/RF,也包括肝动脉血管栓塞化疗术(TACE)以及中药治疗和生物免疫治疗等。射频消融术,严格意义上说是一种微创治疗,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对于小肝癌,射频消融治疗远期疗效可达到与手术类似的效果,因而,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越来越广泛。射频消融治疗术包括以下几种形式:①外科术中射频消融;②影像学引导(常用CT或B超)下经皮穿刺消融治疗。前一种常由外科医生在术中完成,后一种大多由介入科医生在影像引导下进行。具体采用哪种方式,要根据肿瘤的大小及在肝内的解剖学位置来确定。TACE肝癌的诊断也可以用于肝癌的治疗,尤其是怀疑多发肿瘤时,宜先行TACE治疗。由于化疗效果有限,早期小肝癌很少采用化疗。中药治疗和生物免疫治疗可作为消融治疗、TACE治疗等的补充手段。另外,小肝癌的放疗也是一种较有效的方法,治疗得当能够实现根治。对于有些小肝癌患者,年龄较大、体质较为虚弱,这时放射治疗是较好的选择。像射波刀立体放射治疗,精准度有所提高,治疗时间缩短,能够有效缩小肿瘤的体积,缓解症状,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命。
肝移植治疗肝癌效果怎么样
肝移植治疗肝癌的优点
所谓肝移植是用手术方法植入有活力的健康肝脏,以获得良好的肝功能,肝移植主要用于治疗肝功能衰竭的肝癌患者,另外由于多数肝癌患者合并有严重肝硬化,正如高先生那样,因此肝移植手术可同时解决以上所有问题,因此从理论上来讲,肝移植治疗肝癌是很有效的。
肝移植治疗肝癌的不利因素
肝移植治疗肝癌存在两个不利因素,其一是肝脏供体有限,对于需要进行肝移植的患者是远远不够的;其二是肝移植后,机体会对新的肝脏产生排异反应,因此需要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而这些免疫抑制剂同时会使患者免疫力下降,导致抗肿瘤能力下降,容易造成术后的复发。
如何评价肝移植治疗肝癌的效果
肝癌患者接受肝移植要严格掌握适应证,一般而言,肝移植主要适用于肝硬化严重的小肝癌,因为肝癌局限于肝内,没有发生远处转移,手术后复发率比较低,同时解决肝硬化问题,因此对于这部分肝癌患者接受肝移植治疗有很好的效果。
肝癌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各自特点: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是肝脏切除术和肝脏移植手术,一般而言,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例如,根治性手术切除后,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50%~60%左右;符合肝移植手术标准的患者,经肝脏移植手术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可达70%左右。
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了经皮局部消融治疗、肝动脉栓塞化疗、放射治疗、生物治疗等。局部消融治疗小肝癌,术后5年生存率类似于手术切除,而肝动脉栓塞化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的3年生存率在30%左右。
肝癌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各自适应证: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效果比较好,但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手术切除,需要有较好的心、肺功能,肝脏肿瘤比较局限,没有转移等条件,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而勉强手术切除,是不能获得好的治疗效果的。
非手术治疗:同样,局部消融治疗小肝癌效果好,对于体积较大的肝癌,局部消融不能完全杀灭肿瘤,效果也不会好的。
奥洛克超导和海扶刀治疗子宫肌瘤谁更安全有效
超声消融(海扶刀)和奥洛克(射频消融)都是物理治疗子宫肌瘤方式,都是通过高温达到治疗目的。但两者之间产生高温的方式不同则导致在治疗效果上有根本性的区别。
超声消融是利用超声聚焦原理,让焦点处的温度升高(和太阳光被透镜聚焦的原理类似)。超声波可以穿透皮肤,皮下组织,直接检查内脏的病变(如妇科常用的诊断B超),因此超声消融能利用超声的这一特性从体外对体内进行治疗,没有任何创伤。超声聚焦产生的焦点非常小,热量能够精确控制,能对病变组织进行准确的杀灭。
奥洛克(射频消融)是通过插入电极针到子宫肌瘤组织内,通过射频发生器的高频振动,将能量经电极针传到子宫肌瘤组织内,使组织内的带电荷的离子运动,摩擦生热。在治疗时,奥洛克(射频消融)治疗必须将电极针插入子宫肌瘤内,对肌体有一定的创伤,且奥洛克(射频消融)的电极周围热量高,离电极远的地方,热量低,这样对子宫肌瘤的杀灭就不均匀,有的地方杀灭了,有的地方还没达到效果;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总结:超声消融属无创治疗,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射频消融治疗。
肝癌该怎么办
1、手术治疗
⑴根治手术:早期肝癌的治疗还是以手术治疗为有效方法。一般肿瘤较小、早期患者适合根治性手术切除。然而不规则的局部性、肝硬化患者进行根治手术时尽可能的保证正常的肝组织细胞,提高术后成功率。
⑵姑息性手术:对于多发肿瘤或者是体积较大的肿瘤,以及肝脏伴有门静脉癌栓虽然可以使用姑息手术,但是不能根治。也可选用姑息性外科手术或以肝动脉化疗栓塞。为了防止癌症复发,还是尽力清楚肿瘤以及癌栓,尽量控制肿瘤生长。
2、局部消融治疗
原发性肝癌有哪些治疗方法?此病的治疗还是应以有效的治疗为主,强调无创和微创治疗。用于肝癌的微创治疗有微波固化、瘤内注射、激光热疗,以及射频消融等技术。但是微创一般适合直径5cm以下的肿瘤,病灶不超过三个,或体质较差、不能承受手术和病灶位于肝脏大血管周围的患者。
⑴肿瘤直径小于5cm、病灶少于3个、体质较差不能承受手术以及病灶周围有大血管的患者,可使用无水乙醇注射。但是注射后纤维间隔,而且无法彻底治疗。
⑵微波固化以及射频消融治疗适用于肝外转移以及无门静脉癌栓的患者,综合治疗扩大消融范围可提高治疗肝癌的疗效,同时也可联合肝动脉栓塞治疗。病灶邻近膈肌以及胆囊附近、大血管周围病人应该谨慎使用。
3、肝动脉化疗栓塞
无法切除的肿瘤,尤其是又叶肝癌,以及多发病灶、术后复发却不能进行手术切除的病人,可选择肝动脉化疗栓塞。
射频消融手术注意事项
手术是治疗疾病常见方法,对这样治疗方法选择,一定要根据自身疾病需求进行,手术治疗不能随意选择,否则对自身健康损害很大,那射频消融手术是很多人不熟悉的,对这样手术选择,需要注意事项较多,那射频消融手术注意事项都有什么呢,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
射频消融手术注意事项:
小儿具有血管细、心脏小等特征,实施射频消融术难度高、风险大,需要慎重选择。对于3岁以下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儿,尽量先采取药物治疗,3岁以上可以考虑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对于早搏等心律失常,药物不能缩短病程,只是缓解症状,药物治疗要高度警惕其毒副作用;只有当心动过速影响到孩子的生活质量、身体发育时才积极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适合情况下采用射频消融治疗。
操作过程
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是在一个有特殊设备的手术间进行(称为导管室)。导管室工作人员通常包括电生理医生、助手、护士和技师。患者躺在X光检查床上,医务人员会将各种监测装置与患者身体连接,并将您身体用无菌单盖住,医务人员穿戴上无菌手术衣和手套。
首先导管插入部位(腹股沟、手臂、肩膀或颈部)的皮肤消毒,局麻药进行局部麻醉;然后用穿刺针穿刺静脉/动脉血管,电生理检查导管通过血管插入心腔;心脏电生理检查所用的电极导管长而可弯的导管,能将电信号传入和传出心脏。
电极导管记录心脏不同部位的电活动,并发放微弱的电刺激来刺激心脏,以便诱发心律失常,明确心动过速诊断;然后医生通过导管找到心脏异常电活动的确切部位(此过程称为“标测”),再通过消融仪发送射频电流消融治疗,从而根治心动过速。
肝癌治疗的注意事项
手术治疗
是肝癌首选的治疗方法,通过完整的清除肿瘤组织,达到治愈的目的。现代肝脏外科手术技术日益进步,肿瘤大小并不是制约手术的关键因素。能否切除和切除的疗效除了与肿瘤大小和数目有关,还与肝脏功能、肝硬化程度、肿瘤部位、肿瘤界限、有无完整包膜及静脉癌栓等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行手术切除的患者一般要求其一般情况良好,即没有心脏、肺脏、肾脏等重要脏器的器质性病变,肝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具体需要客观的肝功能储备评估指标,如黄疸水平、白蛋白水平、吲哚氰绿滞留率等指标,同时没有肝外肿瘤转移灶,肿瘤部位局限,而不是多发或弥漫性分布。早期肝癌手术切除后一年生存率达80%以上,五年生存率达50%以上。如在术后辅以综合性治疗,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外科治疗手段除了肝切除还可以选择肝移植手术,尤其对于那些合并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的小肝癌患者,肝移植手术是最佳的选择。目前,我国每年大约开展4000例肝移植手术,其中肝癌患者比例高达40%。关于肝癌肝移植的适应证有很多标准,主要关注肿瘤的大小、数目和有无血管侵润及淋巴结转移。综合来说,这些标准对于无大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及肝外转移的要求比较一致,但对肿瘤的大小和数目的要求不尽相同。我国标准与国际的肝癌肝移植标准相比扩大了肝癌肝移植的适应证范围,超出标准的肝癌患者在接受肝移植治疗后虽然最终可能会发生复发和转移,但是其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要明显优于其他治疗方式,所以应根据供受体的需求比例做出综合判断来选择适应证。
其它治疗
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高强度聚焦超声、动脉化疗栓塞、酒精注射、冷冻治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中医药治疗等,主要用于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
其中,肝癌射频消融或微波消融治疗原理是利用微波或射频的热效应,通过组织中极性分子尤其是水分子的振荡加热肝组织,从而在靶区内引起热凝固,通俗点说就是烧死肿瘤,能达到与肝癌切除、肝移植相媲美的根治效果。适用于较小的单发肝癌,并远离重要血管,肝癌手术切除术后复发或肝功能储备功能差不能耐受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
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即通过动脉置管的方法到达肝动脉,注入栓塞剂或抗癌药,常用于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能够达到控制疾病延长生存的目的。对于不宜作肝动脉介入治疗者和某些姑息性手术后患者,可采用联合或序贯化疗,但是肝癌对化疗效果不佳,常达不到好的治疗效果。
最近几年问世的新的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可以延缓肿瘤进展,能一定程度上延长生存期,此次通过国内外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索拉菲尼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达2-3个月,延缓疾病发展时间为73%,但该药物价格较为昂贵,同时可能会伴有腹泻、皮疹、高血压、手足综合征等较严重不良反应,效果还需进一步评价。
肝癌的治疗方法
1、肝脏移植手术
肝脏移植手术是治疗肝癌中晚期唯一的根治性外科手段,通过手术植入一个健康的肝脏到患者体内,使中晚期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水平。简言之,就是切除患者病 肝后,按照人体正常的解剖结构将供体肝脏植入受体(患者)原来肝脏所处的部位。肝移植在海军总医院肝胆外科开展19年里,成功为1952名晚期肝癌患者带来再生的希望。
2、肝脏切除手术
肝脏切除手术是海军肝胆专家针对肝癌患者的根治 性治疗手段,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仍是医学界根治早中期肝癌的首选方法,肝脏切除手术是以患者最佳预后期为出发点,术中精准的切除肝脏坏死癌变肿瘤,同时最大限度的减轻患者的创伤,海军肝胆外科肝脏切除权威技术,有其不可比拟的优势,患者创伤小、肿瘤切除彻底、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
3、射频消融技术
射频消融技术是人机一体操作的先进技术,准确定位将局部癌变细胞凝固性坏死,达到阻断肝癌细胞扩散的介入性技术,对其它的肝组织及邻近组织伤害小,所以对于小肝癌和多发性肝癌的患者是比较适合的,术中创伤小、恢复快,术后严格遵医嘱指导观察一段时间,即可出院。此方法使肝癌患者受到的痛苦小,能在短时间之内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
4、细胞免疫治疗
肝癌的治疗方法可以用细胞免疫治疗 的方法,可以通过刺激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来达到抑制肿瘤、治疗肿瘤的一种方法,可以弥补传统手术、放化疗的不足,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调节恢复机体内的免 疫功能,杀死成形的肿瘤细胞,抑制新的肿瘤细胞的形成,阻断肿瘤复发转移的本源,是治疗肝癌的最好的方法。
5、放化疗治疗
放疗对肝癌治疗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开始减小肿瘤的大小,能够减轻病痛的症状。但是,放化疗对患者的伤害也比较大,会抑制人体免疫力,对人体机能造成损伤,临床上多联合细胞免疫治疗进行综合治疗。
6、介入治疗
包括肝动脉化疗(HAI)、肝动脉栓塞(HAE)及化疗性栓塞(TACE),单纯给予肝动脉化疗是不够的,化疗性栓塞是目前最主要的介入治疗方法。适应征: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能手术切除,但由于其他原因(例如高龄、严重肝硬化等)不能或不愿进行手术的患者。对于上述患者,放射介入治疗 可以作为非手术治疗中的首选方法。
7、消融治疗
是指影像技术引导下在局部直接杀 灭肿瘤的一类治疗手段,目前以射频和微波消融及无水酒精注射最为常用。适应征:对直径≤5cm的单发肿瘤或最大直径≤3cm的3个以内多发结节,无血管、胆管侵犯或远处转移,肝功能Child-Pugh A或B级的早期肝癌患者,射频或微波消融是外科手术以外的最好选择。
8、生物治疗与分子靶向治疗
目前,大多数生物治疗方法或技术尚处于研发和临床试验阶段,小部分已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肝癌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受到高度的关注。主要包括:抗EGFR药物,如埃罗替尼(Erlotinib)和西妥昔单抗(Cetuximab);抗血管生成药物,如贝伐单抗(Bevacizumab) 和Brivanib等;信号传导通路抑制剂,如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Everolimus,RAD001);多靶点抑制剂,如索拉非尼 (Sorafenib)和舒尼替(Sunitinib)等。
大脖子病要怎么治疗
大脖子病除了上面介绍因为缺碘或高碘引起的外,如果有药物、甲状腺肿块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都会造成甲状腺肿大。由于甲状腺是参与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如果有了肿大没有治疗的话会给人体带来非常大的伤害,所以患者如果有发现脖子有变粗即使是没有什么不适症也要及时地到医院进行诊查治疗,要根据病因对症治疗,防止甲状腺肿大带来的不必要的伤害.
目前常见治疗甲状腺肿大的方法有:
1、手术
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手术治疗的,如果发现有癌变或癌症可能性很大的话建议利用手术治疗。
2、FA射频消融技术
FA射频消融技术是肿瘤组织间激光消融治疗,在B超引导下直径约1-2mm射频针尖,可直接在甲状腺结节内定位获得病灶区(消融),射频消融技术是一种肿瘤热疗。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热能损毁甲状腺肿瘤组织,由电极发出射频波使甲状腺周围组织中的离子及极性大分子振荡撞击摩擦发热。将肿瘤区加热至有效治疗温度范围并维持一定时间以杀灭肿瘤细胞。同时,射频消融使周周异常组织的血管凝固性坏死,避免病灶肿瘤转移。另外RFA不但可杀灭肿瘤,也可以增强T淋巴细胞,NK细胞、红细胞等免疫状态,从而起到非特异性肿瘤的杀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