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血藤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大血藤的使用注意事项
大血藤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大血藤的使用注意事项
宜:适合急、慢性阑尾炎,风湿痹痛,赤痢,血淋,月经不调,疳积,虫痛,跌扑损伤等患者使用。
忌:孕妇和手术前患者禁食,大血藤活血药,容易引起流产,降低凝血功能。
孕:孕妇不能使用大血藤。
大血藤属于活血化瘀药物,属于孕妇的禁忌饮食之一,尤其是在孕早中期,胎儿不是很稳定,使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容易引起流产。
婴:婴幼儿能使用大血藤。
大血藤有较强的杀虫作用,尤其是对小儿的蛔虫病有治疗特效,将大血藤研磨成粉末,用水送服少量就能起到杀虫作用。
生:大血藤+红藤、仙鹤草、茅根:治血崩。
大血藤的营养价值 大血藤的营养成分
大血藤含大黄素、大黄素甲醚、β-谷甾醇、胡萝卜甙、硬脂酸、毛柳甙、右旋丁香树脂酚二葡萄糖甙、右旋二氢愈创木脂酸、大黄酚、香草酸、原儿茶酸、以及对香豆酸-对羟基苯乙醇酯和红藤多糖。
大血藤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抗疲劳
大血藤含有的毛柳甙是临床上常见的抗疲劳成分,这种苷类还溶入水,因此,在生活中也有用大血藤泡茶饮用,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
大血藤的食用方法
内服:煎汤,9-15g;或酒煮、浸酒。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大血藤可以泡水喝吗
大血藤,是通络活血的,如果是因为气血不畅等因素导致的话,是可以有一定改善性的
如果你是其他因素导致的痛经,如妇科炎症之类话,那么这个就效果不大的。泡水喝的话,可以带茶饮用即可
大血藤抗癌吗
大血藤败毒抗癌的功效,用于癌瘤积毒:肝癌 大血藤、白毛藤、白花蛇舌草、败酱草、生薏仁、丹参、七叶一枝花、生牡蛎各30克,八月札、海灌、夏枯草、皂刺各15克,炮山甲、地鳖虫、党参各12克 水煎3次分服。能消除肿痛,缓减症状。子宫癌 大血藤、龙葵、蜀羊泉各30克,蛇莓15克,徐长卿9克 水煎3次分服。适应于原位癌。能缓减癌肿与腹痛。直肠癌 大血藤、瞿麦根各60克 水3阍人,合并煎液,浓缩为浸膏,每服15毫升,日2次,湿开水送服。能使大便逐血消失,肿瘤明显缩小。结肠癌 大血藤、白花蛇舌草、龙葵、白英、半枝莲、忍冬藤、败酱草各30克,蒲公英、榆角、地榆各15克 水煎3次分服。能消除肠梗阻及肿痛便血。亦宜于直肠癌。 大血藤消热消肿的功效,用于热蕴炎肿:热毒肠痈 大血藤、紫花地丁、金银花各30克,连翘、丹皮、延胡索、大黄各9克,乳香、没药、甘草各6克 为红藤煎,水煎3次分服。 大血藤逐淤止痛的功效,用于淤阻疼痛:淤阻经痛 大血藤、益母草各15克 水煎服。
大血藤的功效
主产于江西、湖北、湖南、江苏等地。生用。常见于山坡灌丛、疏林和林缘等,海拔常为数百米。生于深山疏林、大山沟畔肥沃土壤的灌木丛中。
红藤是木通科(以前名大血藤科,现归入木通科)藤本植物大血藤的藤茎。又名大血藤、活血藤、血通、赤藤等,主产于江西、湖北、湖南、江苏等省,其皮赤,藤粗如指,能编席缚物。入药首载于《本草拾遗》,李时珍《本草纲目》收录之,名曰省藤、赤藤等,认为能“治诸风,通五淋,杀虫”。其性味苦平,归大肠经,能清热解毒,祛风活血止痛,消瘀散结,杀虫,利尿通淋,可治疗肠痈腹痛、热毒疮疡、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经闭痛经、绦虫、蛔虫等。可惜现今多知其为清热解毒药,而鲜知其驱虫之效。
大血藤的功效与作用 杀菌消炎
大血藤水浸液还是常用的消炎外用药物,对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菌均有抑制灭杀作用;另外,大血藤通大肠经,可用于治疗急慢性肠炎、急慢性阑尾炎等肠道炎症。
大血藤和鸡血藤的区别
由于大血藤与鸡血藤均为藤茎类药材,在砍断时都有红褐色血液状汁液流出,故临床常见混用现象。但实际上,二者为两种不同药材,从来源到功能主治均不相同。
现介绍鉴别要点如下:
大血藤: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藤茎,习称红藤。性平味苦归大肠、肝经。功能清热解毒、活血、祛风,主治肠痈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肿痛。药材性状:茎呈圆柱形,略弯曲,长30~60cm,直径1~3cm.表面灰棕色,粗糙,外皮常呈鳞片状剥落,剥落处显暗红棕色,有的可见膨大的节及略凹陷的枝痕或叶痕。质硬,断面皮部红棕色,有六处向内嵌入木部。木部黄白色,有多数细孔状导管,射线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涩。
鸡血藤: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藤茎。性温,味苦、甘,归肝、肾经。功能补血、活血、通络,主治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药材性状:茎呈椭圆形、长矩圆形或不规则的斜切片,厚0.3~1cm.栓皮灰棕色,有的可见灰白色斑,栓皮脱落处现红棕色。切面木部红棕色或棕色,导管孔多数;韧皮部有树脂状分泌物呈红棕色至黑棕色,与木部相间排列呈3~8个偏心性半圆形环;髓部偏向一侧。质坚硬,气微,味涩。
由于大血藤与鸡血藤均为藤茎类药材,在砍断时都有红褐色血液状汁液流出,故临床常见混用现象。但实际上,二者为两种不同药材,从来源到功能主治均不相同。
现介绍鉴别要点如下:
大血藤: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藤茎,习称红藤。性平味苦归大肠、肝经。功能清热解毒、活血、祛风,主治肠痈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肿痛。药材性状:茎呈圆柱形,略弯曲,长30~60cm,直径1~3cm.表面灰棕色,粗糙,外皮常呈鳞片状剥落,剥落处显暗红棕色,有的可见膨大的节及略凹陷的枝痕或叶痕。质硬,断面皮部红棕色,有六处向内嵌入木部。木部黄白色,有多数细孔状导管,射线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涩。
鸡血藤: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藤茎。性温,味苦、甘,归肝、肾经。功能补血、活血、通络,主治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药材性状:茎呈椭圆形、长矩圆形或不规则的斜切片,厚0.3~1cm.栓皮灰棕色,有的可见灰白色斑,栓皮脱落处现红棕色。切面木部红棕色或棕色,导管孔多数;韧皮部有树脂状分泌物呈红棕色至黑棕色,与木部相间排列呈3~8个偏心性半圆形环;髓部偏向一侧。质坚硬,气微,味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