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身体出现的变化 产后乳房变化
产褥期身体出现的变化 产后乳房变化
伴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孕妇的乳房开始逐渐增大,产后乳房即开始分泌乳汁,在挤压乳头时可挤出少许的淡黄色初乳。在产后的3-4天,为乳房充血期,乳房胀痛,但乳汁开始分泌并不多,有时可能出现局部硬结。胀痛过后,母亲乳汁逐渐增多,乳汁也从浓稠开始转变为乳白色稀稠的液体。
孕早期的身体变化有哪些
肚子变化:随着胎儿长大肚子慢慢变大,身体负担加重。
脉搏变化:脉搏每分钟增加10次,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增加10~15次。
新陈代谢:新陈代谢加速:代谢率增加10%~25%
子宫变化:子宫肌纤维增厚加长。
乳房变化:乳房变大变软,乳腺导管增加。
产褥期身体有哪些变化 产后恶露
恶露为产后阴道排出的血性液体物质,主要是由胎盘剥离出血,混杂一些坏死的蜕膜组织、粘液及细菌等。随着子宫的复旧,恶露排出由多变少,由红便淡、变白,所以恶露的变化也从侧面反映了子宫复位的情况。正常恶露的变化规律为产后3-4天,为血性恶露;产后4-7天,为淡红色浆液性恶露;产后7-14天为白色恶露。
产褥期身体有哪些变化 产后抑郁
由于产后激素变化和突然由分娩时的紧张情绪变得松弛下来,可能出现情绪低落或者容易激动,产褥期间的感情也变得敏感脆弱,有时还可能出现失眠,头痛,心悸等不适,应当注意及时的调整,一般情况下这些不良情绪会很快消失。
产褥期身体出现的变化 阴道、会阴的恢复
经过艰辛的分泌过程,产后会阴、阴道扩张,阴道壁肌肉松弛,黏膜褶皱减少消失。而后随着身体的恢复,肌张力逐渐恢复,黏膜皱褶多在产后20天左右开始出现恢复。如果分娩过程中有会阴裂伤或者会阴侧切的缝合伤口,新妈妈不必过于担心,这些伤口多在产后48小时基本愈合。
产后身体有什么变化 乳房变化
随着怀孕时间日益增长,乳房逐渐发育丰盛,乳头和乳晕变黑,为给即将出生的小宝宝哺乳做准备,胎盘娩出后,经数小时,乳房受大脑分泌的催乳激素影响,开始分泌乳汁,产后一周内分泌的乳汁称为“初乳”,同时由于宝宝吸允乳头,反过来又刺激产妇脑下垂体分泌性激素,不但增加乳汁分泌,还能促使子宫收缩复旧。
更年期身体变化 乳房变化
更年期女性内分泌变化,随着排卵功能体质,不分泌孕激素,但还会分泌雌激素,并且直接影响乳房,因此更年期女性乳房易发生增生症,出现乳房胀痛或形成团块;绝经后雌激素低落,乳腺就会萎缩变小,乳房变得松软而下垂。
产后身体变化 乳房护理
哺乳时常使乳头受伤、产生裂缝,此时易造成感染。注意哺乳时要确定宝宝含住乳晕, 以免牙龈咬伤乳头。
而哺乳完毕后,不可勉强拉出乳头,可用食指轻轻撑开宝宝的嘴即可拉出乳头,并于每次授乳完毕擦干净乳头。若有乳头破裂,应暂时停止授乳,其间将乳汁挤出,并保持干燥。
产褥期是什么意思 产褥期的身体改变
产褥期母亲的全身各个系统都会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其中以生殖系统变化最大,其次是乳房,以及循环、泌尿和内分泌等系统的变化。在产褥期子宫肌层的缩复和子宫内膜进行再生;产后恶露的排出;乳房也开始分泌乳汁;产妇的消化以及内分泌系统也会逐渐恢复到怀孕前的状体;还会在在产褥早期出现尿量增多、体温升高等变化等。
产褥期的生理变化
1,产褥期产妇的生理变化产褥期产妇生理变化包括有子宫复旧,子宫颈和阴道变化,乳房变化、血液循环变化、消 化系统变化,泌尿系统变化,体重变化和皮肤变化等。熟悉这些变化的规律,给予合理科学的护理,能促进身体的康复。否则 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的情况。
2.子宫复旧 产后子宫体积逐渐变小,到4~6周时可以恢复到非妊娠时期的大小,这个过程医学上称为“子宫复 旧”。正常情况下,产后第一天子宫底部在脐下两横指处,以后每天下降1~2厘米。到产后第7天,随子宫的缩小,其底部 已在骨盆内而在腹部不能触及。直至产后6周,子宫可恢复到非妊娠时的大小。如若在此期间坚持进行母乳喂养,对子宫的复 旧是很有帮助的。
3.恶露 随着子宫的复旧,子宫内坏死的脱膜组织随同血液和粘液从阴道排出,医学上称之为“恶露”。产后的恶 露可以持续3周左右,其量从多逐渐减少,颜色从鲜红色转变为暗红色最后为淡黄色或白色,没有臭味。一旦恶露呈鲜红色持 续超过3周或者恶露数量增 再那么引人注目,但妊娠纹不会消失。
产褥期身体的变化 产后宜出汗
女性在产后体内会有大量液体积聚,这些液体一方面通过尿液排出,同时汗腺分泌旺盛,还可以通过皮肤出汗排出,因此产后多汗。这个时候产妇应当注意保暖,否则稍一受凉就容易引起体温升高。
生完孩子身体有什么变化 乳房变化
当女人生完宝宝后,乳房即开始充盈、变硬,触之有硬结,随之有乳汁分泌。如果不注意选择合适的乳罩支撑,并留意锻炼胸大肌,女人的乳房就容易因过大过重而下垂。
新妈妈产褥期身体的变化
1、乳房
产后3—4天,新妈妈会发现乳房开始充盈,血管扩张。
2、子宫
产后子宫将收缩至脐部以下,10后天降入骨盆腔中,6周后恢复到正常水平。
3、恶露
产后1周内,新妈妈阴道会发生流血,颜色鲜红,量较多。第二周为淡红色,量逐渐减少;以后逐渐转为黏稠的淡黄色液体,量更少。3—4周后基本干净。
新妈妈产后即面临两大任务:一是自身身体恢复;二是喂养宝宝,这两个任务均需要大量营养,因此饮食营养对于产褥期的新妈妈尤为重要。
新妈妈在分娩时耗力、损血,流失了大量的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及水分,因此产后初期常常感到脸色苍白、疲乏无力、易出虚汗,且胃肠功能趋于紊乱,容易出现食欲不振、饥不思食、食而无味等情况,加之乳汁分泌也会消耗能量和营养素。此时倘若营养调配不好,不仅母亲身体难以恢复,容易得病,而且不利于哺乳,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孕早期的身体变化有哪些
肚子变化:随着胎儿长大肚子慢慢变大,身体负担加重
脉搏变化:脉搏每分钟增加10次,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增加10~15次
新陈代谢:新陈代谢加速:代谢率增加10%~25%
子宫变化:子宫肌纤维增厚加长
乳房变化:乳房变大变软,乳腺导管增加
产褥期身体有哪些变化 排便困难
由于分娩过程中吃的东西较少,胃肠蠕动较弱,又加上伤口疼痛等原因,产后极易出现排便困难,甚至可能出现便秘的情况。因此产后注重营养、膳食搭配,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有助于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