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火锅要注意什么 生熟不分,容易污染
吃火锅要注意什么 生熟不分,容易污染
涮火锅时,筷子常常肩接触生、熟两种食材。有的人甚至刚把生肉夹进火锅,就用同一双筷子夹菜进食,这样容易把生食中的细菌带入口中。
建议:用两双筷子分开夹生熟食物,同时,为避免交叉污染,最好使用公筷。
怎么吃火锅不上火 少用辛辣调味料防上火
火锅底料中花椒、辣椒太多,配料中放芥末是吃火锅上火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这类辛辣食物都属于大热的食物,吃太多,体内容易燥热,出现口腔溃疡等上火症状。所以吃火锅要避免上火,尽量食用清汤作为火锅底料,在调味时适量放少许新鲜辣椒。
吃火锅后可以喝酸奶吗 吃火锅的注意事项
1、吃火锅时,往往追求嫩滑可口,往往刚熟或半生熟就吃;在灼肉类时,应灼至熟才可吃,以防肉类中有寄生虫寄生存在。
2、吃火锅少不了混酱,有人会喜欢加入蛋汁一同去蘸食物吃,这是十分不合乎卫生的,因为蛋在形成过程中,细菌会从母鸡的卵巢直接进入蛋中。
3、生熟食物要分开盛放,使用两套筷子、用具和餐具分别来处理生和熟的食物,避免在桌上摆放过多食物,防止交叉污染;每次添水或汤汁后,应待锅内汤汁再次煮沸后方可继续煮食。
4、食用火锅时食品还不宜滚烫,因为口腔、食道和胃黏膜通常只能耐受50℃—60℃的温度,太烫的食物会损伤黏膜,致使急性食道炎和急性胃炎。从锅中取出滚烫的涮食时,最好先放在小碟中晾凉。
火锅虽好吃汤喝不得
很多人喜欢吃火锅,不少年轻人却因贪吃火锅得了“火锅病”,有的脸上长满了“痘痘”,有的得了急性肠胃炎……专家提醒,吃火锅要根据体质选择适合的火锅种类,但对于看似味美的各种火锅汤,尽量不要喝,因为食物成分在不断沸腾中会发生化学变化,对人体有害。
主任王长松介绍,从中医角度看,在冬天人的阳气是内聚的,容易发生肠道蕴热,过于进补以及吃辛辣的食物,会上火诱发“痘痘”。为防止“痘痘”,吃火锅时宜选择萝卜、猪肉、黄花菜、木耳等养阴为主的食物,而少吃羊肉、狗肉等,同时注意保证充足睡眠,多补充维生素C。
专家还针对各类火锅列出了禁食人群。川味火锅对胃肠刺激较大,有胃病、肠炎、急性咽喉炎、口腔溃疡等疾病的人一般不要吃;海鲜火锅含大量蛋白质,有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痛风的人尽量少吃;牛羊肉火锅易上火,有口角慢性感染、内火重的人不要食用;菌类火锅特别要注意菌类食品的卫生,而对菌类本身过敏的人不能吃此类火锅。
吃完火锅可以吃柿子吗 吃火锅要注意什么
冬天吃火锅怎么看都是一个绝佳的选择,但其实,经常吃火锅容易患上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此病是由于尿酸在体内积累过多为引发的,属于“富贵病”,脑力劳动者、中老年人、肥胖者是高危人群,此类人群应该注意吃火锅的频率。
吃火锅要因人而异,并不是指口味的问题,而是不同人群特点的问题,特别是某些慢性病的患者和老年人。胃肠功能欠佳者少吃辛辣火锅。香辣蟹火锅、鱼头火锅多以辣子、胡椒、花椒为作料,吃多了易致胃肠系统疾病。
在吃火锅时,有的朋友喜欢将火锅汤喝掉。火锅汤进入肠胃消化分解后,经肝脏代谢生成尿酸,过多的尿酸沉积在血液和组织中,易引发痛风病,因此,建议大家不要喝或尽量少喝火锅汤。吃火锅时应多饮水,以利于尿酸的排出。
孕妇吃火锅的注意事项
以下是孕妇吃火锅的注意事项:
1、 选择新鲜食材:
吃火锅时应选择新鲜的蔬菜以及肉类,避免食物中毒。
2、 注意汤底:
孕妇吃火锅的话,不要吃红油汤底的火锅,也不要吃中药汤底的火锅,要保证汤底的清淡和营养均衡,可以用鸡汤、排骨汤等来作为汤底。不过火锅汤底切忌反复使用。
3、 掌握好火候:
食物若在锅里烧的时间过长,会导致营养成分损坏,并失去鲜味;若不等火候烧开就吃,又易引起消化道疾病。同时,还应注意不要滚汤吃,否则易烫伤口腔和食道的黏膜。
4、 注意卫生:
孕妇吃火锅时,要准备单独一双筷子,不要用来夹生食材,并且煮火锅时也要注意把生食熟食分开放置。
5、注意吃火锅的频率,不要经常吃以免上火
孕妇怀孕期间可能会出现呕吐反胃现象,因此胃部的消化能力自然降低。吃火锅时,若胃口不佳,应减慢进食速度及减少进食分量,以免食后无法消化,引致不适。
吃火锅应先吃菌藻类和豆制品
吃火锅的好处有很多,比如现捞现食,减少烹饪后微生物污染的几率。但涮火锅要注意均衡,不要少了蔬菜。为避免上火,豆腐、白莲子心等偏凉性的食物要搭配着吃。不少人总结出火锅减脂吃法,先吃蔬菜再吃肉。
专家则建议,先涮豆制品和菌藻类,煮十五分钟以上比较安全,并且能够起到提鲜的作用;再涮青菜吃,垫垫底,减少肉类摄入;最后涮肉更为健康。
这种顺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脂肪的摄入,吃火锅先放蔬菜,此时锅中的油较少,蔬菜吸入的油也较少,豆类不吸油,也可以先吃。
如果先吃肉类再吃蔬菜,情况则相反,蔬菜会吸收肉类留在锅中的油,最后都会进入人体。另外,人们刚开始时食欲较旺,吃饭速度也比较快,很难控制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量,相对来说,此时先吃蔬菜比先吃肉类摄入的脂肪少。
蔬菜和豆类食物中不含脂肪,吃火锅时的肉类一般都不是纯瘦肉,而是肥瘦都有,这样口感也会更好,但不可避免的是,其中也会含有不少脂肪。如果先摄入蔬菜和豆类,在胃部会占据一定的空间,增加饱腹感,肉类就会少吃,自然会减少脂肪的摄入,所以说,吃火锅的“避脂顺序”有一定的道理,若一开始就先吃肉,则会摄入相对较多的脂肪。
秋冬火锅兴盛小心嘌呤过多致痛风
火锅中的食物“嘌呤”导致“痛风”
除了体质、疲劳等因素外,海鲜、动物内脏、蘑菇和酒都是引起痛风病的“罪魁祸首”。因为带来鲜美味道的“嘌呤”人体不能过多承受,而它就是导致痛风病的“祸首”。
如果过多的“嘌呤”不能排出体外,尿酸就会在血液中沉积,痛风病就是因此引起的。初起时经常是莫名其妙的脚趾“扭”伤,反复出现红肿疼痛,如果得不到控制,尿酸就会进一步引起关节变形,直至肾脏损害、功能衰竭。
痛风属于“富贵病”,患者中85%都肥胖。目前,痛风病患者多为收入高、运动少、应酬多的白领上班族,发病年龄从以前的50岁以后提前到目前的30岁左右,经常是在一次豪华的海鲜宴后,第二天清晨突然发病。我国的痛风病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罕见病变为常见病的。
目前能确定的是,海鲜、肉类、动物内脏、蘑菇、酒、浓茶和咖啡含“嘌呤”较多,需要节制。不少人误以为“不吃肉只喝汤”情况会好一些,但因为“嘌呤”能够充分脱落到久炖的汤中,所以痛风病往往在各种锅、煲类菜肴热卖的季节高发。
吃火锅要注意以下几大事项
吃火锅不要太烫免伤肠胃
首先,吃火锅不能吃得太烫。有俗话说“一热当三鲜”,为此,有些人从热腾腾的火锅中一夹起食物就直接往嘴里送,烫得舌头发麻额头发汗才大呼过瘾,这样做对身体是有伤害的,因为口腔、食道和胃黏膜一般只能耐受50℃的温度。
自治区人民医院肠胃外科主任医师秦千子介绍,“摄入太烫的食物,就会损伤黏膜,而火锅浓汤的温度较高,取出即吃的话,很容易烫伤口腔、舌部、食道以及胃的黏膜。吃了火锅后容易上火。如一些本来就患有痔疮的人,加上火锅高温和辛辣食物的刺激导致血管扩张,其痔疮破裂的机会因此又多出好几倍。而患有咽喉炎和肠炎的人,吃火锅也要注意。”
广西总医院肿瘤治疗基地主任医师韩守华介绍,人的口腔、食道和胃黏膜一般最高只能耐受50℃-60℃的温度,太烫的食物会损伤黏膜,导致急性食道炎和急性胃炎。因为人每天都要进食,一旦黏膜出现损伤后,就难治愈,如果这些炎症不及时治疗,很可能会慢慢发展成为胃溃疡。韩主任温馨建议,吃火锅时,从火锅中取出的食物要量小,放在碗里先凉一下,切不可急着吃。
生熟分开不要混着吃
秦主任介绍,在吃火锅时,要注意卫生。如生熟食物要分开盛放,使用两套筷子、用具和餐具分别来处理生和熟的食物,避免在桌上摆放过多食物,防止交叉污染;每次添水或汤汁后,应待锅内汤汁再次煮沸后方可继续煮食。
“很多人为了追求口味鲜美,往往在涮火锅的过程中,不等食物完全熟透就吃,但是端上餐桌的生鲜食品中,往往有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残留。如果一涮就吃,有害微生物入侵人体的可能性很大。”秦主任介绍,火锅以涮烫为主,所选菜料必须新鲜、干净,注意卫生。
吃太辣会诱发疾病
“太辣的食物,不仅会刺激口腔、食管与胃肠道的黏膜而使其发生充血和水肿,还容易诱发一些疾病。”韩主任介绍。
据了解,凡是口腔炎、慢性咽炎、溃疡并慢性胰腺炎、胆囊炎病复发者及上腹部做过手术的人,尽量少吃火锅。
很多人在吃火锅后有饮杯清茶的习惯,认为这不仅可解腻清口,还有清火作用。秦主任介绍,在吃过大鱼大肉的火锅后,不宜马上饮茶,也不能吃太油腻的食物。专家还提醒,火锅汤熬煮时间过长易产生亚硝酸盐,因此吃火锅时要控制时间。
火锅越煮亚硝酸盐越多
不少人吃火锅都会感觉到:越吃到后面汤料越咸。据了解,火锅汤料原本就比较重口味,会放入大量调味料,在煮的过程中,越煮汤料中的亚硝酸盐越多,就会越来越咸。
一项专业学术调查数据显示,火锅越煮亚硝酸盐含量也越多。从亚硝酸盐的含量来看,开始时各类火锅汤底浓度相差不大,在1.3—1.8mg/L之间。但随着涮锅时间的延长,亚硝酸盐含量差异越来越大。90分钟后,酸菜汤底的亚硝酸盐含量为15.73mg/L,海鲜汤底也达到12.70mg/L,骨头汤底含量为3.3mg/L、鸳鸯火锅含量为3.87mg/L。因此,不要喝涮太久的汤。
锅底最好不放酸菜及肉类加工食品
亚硝酸盐的产生不仅和涮煮时间有关,也和食材有关。一般来说,酸菜、香肠、午餐肉等加工类食品含有亚硝酸盐,不建议过量食用;蔬菜也要趁新鲜吃,煮太久也会产生亚硝酸盐。资料显示,亚硝酸盐毒性较大,以人的体重来计算,其半致死量(使受试动物半数死亡的毒物剂量)为22mg/kg。简单说来,一个体重60kg的人,只需1.32克就可以致死。其中毒表现一般为休克、昏迷和呼吸衰竭。但从一些学术的调查数据来看,火锅中的亚硝酸盐并不会引发急性中毒。但并不意味着不会给人体带来不良影响。在火锅汤中,氨基酸和胺类物质的含量较高,它们在加热条件下可能与亚硝酸盐合成亚硝胺。亚硝胺是世界公认的致癌物质。此外,在火锅中涮煮过久的肉类食材和其他成分相互作用也会生成亚硝胺。韩守华主任医师介绍,“火锅汤料原本就比较重口味,会放入大量调味料,在煮的过程中,越煮汤料中的亚硝酸盐越多,就会越来越咸,因此,锅底最好不要放酸菜和海鲜等加工类食品。”韩主任建议,吃火锅要尽量在一个半小时内吃完。如果要品尝火锅汤,最好喝头汤,不要喝尾汤。食材最好以新鲜原料为主,少选鱼丸、香肠等加工食品。
吃火锅后可吃一些水果
韩守华医师建议,吃火锅后应该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素的水果。“人们对纤维素不像食草动物能直接消化、利用。可是肠道内的细菌可把纤维素中的一部分分解而被人类吸收、利用。食物中的纤维素吸收水分性能好,使粪便保持一定量的水分。避免大便干燥,对便秘、痔疮等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韩守华医师强调,除了吃火锅之后,在平时也应多吃水果和蔬菜。
吃火锅的五大坏习惯
一、吃到撑为止
很多人都深有感触,一顿火锅随随便便就可以吃上 1、2 个小时,而且又不像平时吃饭有碗可以看到食量,非常容易吃过量吃撑。
吃太多就容易长胖,吃撑还容易伤胃。因为暴饮暴食导致的急性胰腺炎,也并不少见。
正确姿势:按照先蔬菜 + 薯类垫垫肚子,再吃肉的顺序吃火锅,吃到 8、9 分饱就放下筷子吧。
除此之外,火锅只是偶尔吃。吃完多运动,或者中午吃了火锅,晚上就尽量清淡。
二、吃太急
眼巴巴地等着肉涮熟,迫不及待地夹出就吃。
且慢!
刚从火锅里捞出来的食物是很烫的。要知道,翻滚着的火锅浓汤的温度可达 110 ℃ 以上,而我们的消化道只能耐受 50~60 ℃ 的温度。
别再埋怨吃火锅后口腔溃疡是「上火」了,皮肤碰到热水还会烫伤呢,那么烫的食物,口腔和消化道黏膜能不受伤吗?口腔频繁受到这样的高温刺激,能受得了吗?当然容易引发溃疡和炎症了。
举个例子,著名的红油火锅——就是表面飘着一层辣油的锅底。它是无辣不欢人士的首选,也是点单率最高的鸳鸯锅的标配。
这层红油的保温效果非常好,有心的人不难发现,鸳鸯锅每次都是辣锅那边先煮开。
从红油锅底中捞出来的食物,往往自带保温效果,如果贪图快感直接入口,一时疼痛事小,诱发咽炎,甚至食道癌可不是闹着玩的。
正确姿势:食物夹出来之后先等一等,或稍蘸小料后,再享用。
三、生熟不分
小明吃着火锅唱着歌,刚把肥羊卷放入火锅,就用同一双筷子去夹碗里的熟丸子……
等一下!
食品安全第一点:生熟分开!
正确姿势:如果不希望生肉上的细菌啊、微生物之类的都被你吃进肚,还是乖乖地用两双筷子分开夹生熟食物吧。
四、贪图鲜嫩
很多人偏爱食物的「鲜」「嫩」,把羊肉、鱼肉、还有海鲜稍微烫一下就吃,还美其名曰「这样吃最营养」。
暂且不说食物不熟某些营养物质吸收率低,万一食物中有寄生虫或致病菌,本来火锅的高温能把这些都杀死的,这下好了,留下活口,可就成了自己的健康隐患了。
说到这里,吃货要抗议了:涮太久,肉就老了不好吃了。所以,掌握火候很重要。
正确姿势:食物涮熟了再吃。一般来说,肥羊卷之类涮一分钟即可,而肉丸可能需要至少五分钟以上才能全熟。
五、爱喝火锅汤
吃得酒足饭饱,喝点火锅汤收尾吧?这可能是不少人吃火锅的习惯。
的确,吃到最后的火锅汤味道醇厚鲜美。这是因为涮过的肉、海鲜、菌菇等食材中的嘌呤,会有相当一部分溶在了火锅汤里,高嘌呤当然很鲜啊。
但是,高嘌呤也是痛风和高尿酸人士的禁忌。所以,这类人士还是不要喝久煮的火锅汤为好。
对于普通人来说,除了高嘌呤容易诱发痛风之外,火锅汤一般脂肪和钠含量也高(说白了就是喝起来又咸又油腻),也不推荐喝。鲜美之物何其多,何必贪恋火锅汤!
正确姿势:久煮的火锅汤不要喝。如果实在爱这个味道,在涮火锅之前尝一点就好。
吃火锅能马上喝酸奶吗 吃火锅的注意事项
1、吃火锅时,往往追求嫩滑可口,往往刚熟或半生熟就吃;在灼肉类时,应灼至熟才可吃,以防肉类中有寄生虫寄生存在。
2、吃火锅少不了混酱,有人会喜欢加入蛋汁一同去蘸食物吃,这是十分不合乎卫生的,因为蛋在形成过程中,细菌会从母鸡的卵巢直接进入蛋中。
3、生熟食物要分开盛放,使用两套筷子、用具和餐具分别来处理生和熟的食物,避免在桌上摆放过多食物,防止交叉污染;每次添水或汤汁后,应待锅内汤汁再次煮沸后方可继续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