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出汗有什么好处 健康出汗6大招

出汗有什么好处 健康出汗6大招

中医学认为,汗为心之液。人体除黏膜外,全身都分布着汗腺。出汗方式包括两种,动汗(主动出汗)和静汗(被动出汗)。

静汗:在30摄氏度以下,看不到汗珠的汗,平均一天出600毫升,多了就是不正常,比如:自汗(气虚)、盗汗(阴虚)等;

动汗:气温超过30摄氏度,人体有意识的运动导致出汗,就是动汗,这样出汗才叫好。

中医讲究“动汗可贵”,是说运动过程中出的汗最可贵,因为这是深层次出汗。

我们平常“蒸桑拿”,或是因温度过高而出的汗,都是浅层出汗。深层出汗相对于浅层出汗来说,更利于体内毒素的排出和阳气的舒展,所以夏天不妨参加一些运动,让身体适量出些汗。

主动出汗后,不仅让人感觉很舒服,还是真正的“人体天然补药”。下面六个方法,让您每天主动出汗,每天吃补药!

运动前,喝杯热水或热粥,让毛孔进入蓄势待发、将开未开的状态;再锻炼一段时间,就能让毛孔全部打开,汗出透了,一通百通。但运动后,一定不要马上吹空调、风扇或洗凉水澡,要耐心等汗消退。

生姜在夏季是个好东西,既散湿暖脾胃,又走表开汗孔。不得不在空调环境上班的人,可以坚持喝点生姜水。比如茶叶加生姜片泡水、生姜红枣水等,促进排汗。

久坐不动的人,可以用热水袋、暖宝宝等来增加排汗。每天上班后,将一个暖宝宝贴在膝盖上,让人体自发生热,深入到皮肤深处。

泡澡或泡脚,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在40℃ 左右的水温下泡澡或泡脚,有利于身体排汗、缓解疲劳。

夏天的时候,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每天定时关掉空调,静静地坐一个小时,培养身体主动出汗的能力。

夏日阳光,是人体主动出汗最佳的动力。每天上午9~10点和下午4~5点,晒15分钟左右太阳,并做一些简单的舒展运动,能使身体能量逐渐被激活。

长期坐在空调房,这样会让毛孔变迟钝,影响排汗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夏天可以选择10点前或下午5点后去户外运动,让身体微微出汗。不得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的人,可以多喝温热的水,也能有效促进排汗,对消暑也很有帮助。

总之,除了患有心力衰竭等严重疾病的人群外,大多数人都适合主动出汗,不过要依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最适合主动出汗方式。


健康出汗的三要点

一是范围,全身均匀;

二是量,微微有汗、微似有汗,说白了就是发潮、发润而不至于形成汗珠、汗滴;

三是时间,可持续,符合前面两点的话,时间越长越好。

达到正常出汗的一种方法就是运动。运动肯定要出汗,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很多人都知道这一点。但是有些消耗高体能的运动出汗未必就是健康型出汗,有些轻运动的出汗则对身体很有好处。

像是以“更高、更快、更强”为目标的运动就与健康无关,如打篮球、羽毛球、剧烈快跑等高对抗性、高强度的运动都与健康无关,这点职业运动员多伤病的事实可以为证。所以必须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叫“健康型运动”。

汗蒸出汗部位可以看出身体健康吗

可以。

从汗蒸的出汗部位的汗液多少,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出身体是否健康的。例如以下几点:

在人处于情绪紧张、激动或者害怕的时候,手心或者脚心就比较容易出汗,中医认为这是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血虚的表现,在汗蒸的时候若是这个部位出汗比较多,则说明问题,可以通过汗蒸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若是鼻子出汗的话,在中医的角度上来说是肺气不足,而西医的角度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现,汗蒸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提升免疫力,提高身体健康程度。


怎么健康出汗才算好

我们都强调运动最能养生,但是我们之所以要运动,目的主要也是为了让我们能出汗,因为只有出汗,才能促进我们人的身体新陈代谢,从而提高免疫力,让我们健康的生活。那么我们究竟要怎么出汗才能算是健康的流汗呢?

运动是达到正常汗出的一种手段,很多医生和患者都明白这点,笔者也将“适度多动”列为“四多”之二,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多误区。

如以“更高、更快、更强”为目标的运动就与健康无关,如打篮球、羽毛球、剧烈快跑等高对抗性、高强度的运动都与健康无关,这点职业运动员多伤病的事实可以为证。所以必须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叫“健康型运动”。

健康型运动,简言之,就是以同时符合“持续、均匀、微汗”为目标的运动,也就是以长久的健康为最终目标的运动。在与银屑病患者沟通的时候,我们会经常讲到一句话——“低强度长时间运动,一滴汗出遍全身”,便是讲健康型运动的。

要把治疗融入到生活中去,比运动更容易常态化的是劳动。

运动可以分健康型运动和竞技型运动;与此相应,劳动也可以分为健康型劳动和竞技型劳动。

多年前,笔者曾经把运动和劳动的区别总结为四点:一是动作范围不同;二是目的不同;三是心情不同;四是节律的有无。

第一点,劳动的动作范围多是局部的;而运动的范围多是全身的。

第二点,劳动的目的在于尽快做完,获取报酬;而运动的目的在于锻炼身体,慢慢享受其过程。

第三点,劳动的心情多数时候是有压力的;而运动的心情多数是放松、愉悦的。

第四点,劳动的时候很少有人会注意节律;而运动很多是要体现生命的美与律动的。

出汗与健康的关系

正常的汗水

正常情况下,汗水是没有颜色的,人们的肉眼是看不出其它颜色。

汗水出现颜色变化

但是,当皮肤上的汗水开始出现异样颜色就要多加注意了,黄色的汗水可能极其常见,出现黄色汗水,可能是身体中的微量元素发生反应导致的。

根据不同的病症,皮肤上出现汗水颜色不尽相同。当出现较为明显的颜色变化,就要注意了,这样的情况,可能预示着身体出现了病变。

中医如何解释汗水

作为中华瑰宝,中医理解汗水显得也很独特。在中医看来,出汗属于机体排毒过程,通过排汗能把体内毒素排出。

因为汗液的产生其实和脏腑有关系,出汗如果过多,很有可能会耗血伤津。但是,当出汗如果过少,很有可能会造成津亏血少。

一般来说,出汗在夏天居多,这样对促进身体新陈代谢、维持经络平衡非常好,但是,当你长时间不出汗,皮肤就不再呼吸,进而会造成身体免疫力出现紊乱。

中医从出汗看健康

1.额头出汗:肝阳上亢

如果额头常常出很多汗,中医认为可能是肝阳上亢引起的。

【建议】平时尽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气,要保证充足睡眠,否则容易导致阴虚、肝阳上亢。每天冲泡枸杞茶饮用,有平肝功效。

2.鼻子出汗:肺气不足

如果平时鼻子总出汗,说明肺气不足,需要调理补气。西医认为这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现,需要提升免疫力。

【建议】每天用双手敲打双腿,并按压双腿的左右两侧,因为这是人体肺经分布的部位,通过敲打刺激,可起到调理肺经的作用。

3.颈部出汗:内分泌失调

颈部汗腺分布稀少,所以很少有人颈部会出汗。如果你的脖子常常出汗,可能与你全身内分泌失调有关。

【建议】最好去医院接受全面激素检查。

4.胸口出汗:脾胃失和

如果胸口常出汗,中医认为这是脾胃失和的表现,说明体内的血液循环很慢,氧气运输不顺畅。

【建议】不要过度焦虑,少吃油腻、生冷食物,平时用黄芪、大枣泡水喝,可以缓解症状。

5.腋下出汗:汗腺过大或饮食过重

因为腋下分布大量汗腺,所以较易出汗。若汗液分泌过分旺盛,且气味很大,就可能说明日常饮食的味道过重,吃了太多葱、蒜、洋葱等食品。

【建议】若诊断为汗腺过大,可以去医院做简便有效的激光治疗。另外,饮食要清淡,多吃水果、蔬菜。

6.手心、脚心出汗:血虚

若情绪紧张、激动或害怕,手心或脚心就容易出汗,中医认为这是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血虚的表现。

【建议】每天餐后按揉腹部,先顺时针揉30圈,再逆时针揉30圈。另外,要控制食量,避免生冷食物,以七八分饱为好。

7.背部出汗:阴阳虚弱、极度疲劳

背部汗腺分布较少,所以背部爱出汗说明身体阴阳虚弱,已极度疲劳。

【建议】保证充足睡眠,饮食要丰富有营养,以滋阴补阳为主,女人应该多吃些海鲜,还可以早晚做15分钟瑜伽冥想。

此外,左右半身或上下半身出汗属偏汗,多见于风湿、偏瘫病人,有时也是中风临身的信号。额汗仅限于额头,若出汗量少,且无其他症状,属正常现象。若发生在病人身上,则可能是病情加重的征兆。生殖器出汗限于生殖器周围,常与肾病有关。

手脚等四肢出汗多因血虚、阳亏引起。若因精神紧张而导致手足出汗则属正常。

暴饮暴食面部出汗说明脾胃有问题。通常男性暴饮暴食后出现头面部多汗,同时觉得上腹胀满、口渴、不想吃饭,多为积食,可通过减少进食量、吃清淡饮食缓解,也可吃点消化药;若伴随肢体沉重无力、胃胀不适、想呕吐、身体发热、舌苔厚而黄腻,是脾胃有湿热的表现,应注意清淡饮食。

身体虚弱、易感冒是气虚的表现。有些人常有身体虚弱、说话语声较低、食欲差、易感冒等特点,中医认为是气虚的表现。这类人饮食上可选择山药、豆浆、牛羊肉等,也可用党参或黄芪炖鸡或腔骨,以补益机体,缓解气虚。

手脚心热、心烦、面部发红发热、口咽干燥等特点,中医认为是阴虚表现。手脚心热、心烦、面部发红发热、口咽干燥等特点,中医认为是阴虚表现这类人饮食上可选择百合、雪梨等滋阴之品,少吃羊肉、洋葱、葱、姜、蒜等热性食物,也可用沙参、麦冬、五味子或西洋参等泡水饮用。

如何运动才能健康出汗

健康出汗

如何出汗就算健康了呢?很多都知道冒虚汗肯定不是健康出汗,虚汗代表你身体有不适。那么运动过后的满头大汗或者在太阳地下曝晒的全身是汗,它们是健康出汗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健康出汗的必备三点。

健康出汗的三点

一是范围,全身均匀;

二是量,微微有汗、微似有汗,说白了就是发潮、发润而不至于形成汗珠、汗滴;

三是时间,可持续,符合前面两点的话,时间越长越好。

达到正常出汗的一种方法就是运动。运动肯定要出汗,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很多人都知道这一点。但是有些消耗高体能的运动出汗未必就是健康型出汗,有些轻运动的出汗则对身体很有好处。

出汗与疾病 汗味与健康

多见于糖尿病患者,除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外,经常微微出汗,汗味具有芳香气味。

汗出津津、绵绵不断,散发出一股糊焦味或烯煤味。此症局限于青年男性,多见于手淫过频或经常梦遗滑精,又不注意清洗会阴者。

见于风湿热或长期服用水杨酸、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物的病人。

见于多汗者或脚癣合并感染患者。


相关推荐

出汗看健康状况 多汗疼痛——心脏病

这是由于心脏的血液供应不足而使心肌受到损伤而引起的。它的表现包括:胸部的疼痛或压迫感,会持续数分钟。疼痛时也会放射到你的肩膀、手臂或背部。此外,还会呼吸困难和大量出汗的情况。如果你或你的亲人出现了这样的症状,应该立即到医院就诊。时间就是生命,每一分钟都很重要!

如何运动才能健康出汗

运动是达到正常汗出的一种手段,很多医生和患者都明白这点,笔者也将“适度多动”列为“四多”之二,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多误区。如以“更高、更快、更强”为目标的运动就与健康无关,如打篮球、羽毛球、剧烈快跑等高对抗性、高强度的运动都与健康无关,这点职业运动员多伤病的事实可以为证。所以必须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叫“健康型运动”。健康型运动,简言之,就是以同时符合“持续、均匀、微汗”为目标的运动,也就是以长久的健

宝宝正常出汗更健康

当气温上升到33℃时,汗腺这一“空调器”开始启动,分泌汗液。气温高于33℃时,出汗增加。据测量,每毫升汗液可带走580卡热量。这样,体内产热(或 受到热辐射)与散热才能处于平衡状态,保持体温的恒定。否则,假如在气温高于33℃或体温超过37℃时汗腺不排汗,体内积聚的热量就会逐渐增多,促使体温上升。当体温上升到40℃以上时,体内重要的生物催化剂--酶的活性就会受到破坏耐热能力可以训练。 婴儿出汗更多的

汗蒸出汗多好还是出汗少好 汗蒸出汗什么坏处

人在出汗同时就是身体内水分流失的过程,所以出汗太多很可能造成人体脱水的情况。因此,汗蒸过程中要及时适当补充水分。汗蒸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若出汗太多,人受不了可能出现头晕、晕厥等状况发生。所以,汗蒸必须在人能承受的基础上,要量力而行,且汗蒸过程中及汗蒸过后要学会及时补液。汗液中含大量钙、钾成分,流汗过多,也意味着人体钙、钾质丢失很多。长期下去人们会出现钙缺乏症状。所以,汗蒸后或汗蒸前要学会适当补充钙

出汗部位看健康

1.额头出汗=肝阳上亢如果额头常常出很多汗,中医认为可能是肝阳上亢引起的。建议你去医院检查一下甲状腺激素分泌是否正常,因为这很可能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剩造成的。若暴饮暴食后出现头面部多汗,同时觉得上腹胀满、口渴、不想吃饭,多为积食,可通过减少进食量、吃清淡饮食缓解,也可吃点消化药;若伴随肢体沉重无力,胃胀不适,想呕吐,身体发热,舌苔厚而黄腻,是脾胃湿热的表现,应注意清淡饮食。孩子睡眠时出现轻微头汗

汗蒸出汗和运动出汗什么不同 汗蒸出汗和运动出汗一样吗

汗蒸和运动出汗是不一样的,汗蒸为被动性出汗,运动出汗为主动性出汗。运动排毒借着启动肌肉帮浦及呼吸帮浦产生动能。此种体能会随着年纪增长而渐减,若超越此种极限的动能,将产生活性氧,此活性氧部分会以汗水,但因消耗大量的氧会产生活性氧,对身体反而不利。此外,肌肉因过量的运动加上氧气供应不足,会从葡萄糖产生乳酸囤积于肌肉中,造成酸性体质。在汗蒸房内不会产乳酸即活性氧的自由基。汗蒸房与一般蒸气不同的是不仅仅是

出汗可以减肥吗 怎么减肥出汗才健康

如果运动时身体裹上保鲜膜,或者穿不透风的衣服,在闷热的环境下出大量的汗,这样不仅减肥效果限,还损身体健康。如果是每天进行适量氧运动,如慢跑、骑自行车、跳绳等,使身体多出汗,这样减肥是利健康的。

如何出汗就算健康了呢

三点:一是范围,全身均匀;二是量,微微汗、微似汗,说白了就是发潮、发润而不至于形成汗珠、汗滴;三是时间,可持续,符合前面两点的话,时间越长越好。运动是达到正常汗出的一种手段,很多医生和患者都明白这点,笔者也将“适度多动”列为“四多”之二,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多误区。如以“更高、更快、更强”为目标的运动就与健康无关,如打篮球、羽毛球、剧烈快跑等高对抗性、高强度的运动都与健康无关,这点职业运动员

出汗部位看身体健康

额头出汗:肝阳上亢如果额头常出很多汗,中医认为可能是忧郁肝阳上亢引起的。建议你去医院检查一下甲状腺激素分泌是否正常,这很可能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剩造成的。建议:平时尽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气,女人尤其要每天睡足,否则容易阴虚、肝阳上亢。每天冲泡枸杞茶,平肝功效。鼻子出汗:肺气不足平时鼻子爱出汗,说明你肺气不足,需要调理补气。西医方面看,你的免疫力也多半点低,需要提升自身的免疫力。建议:每天用双手或

夏天运动出汗多好吗

运动出汗多少因热而异,汗腺数量多的人,出汗相对较多,体质强壮的人,机体比较健康,出的汗自然少,体质差的人则相反。夏天运动不要盲目追求出汗,人体应该排汗,但也要健康适量的排汗,出汗量过于异常,可能是说明你的身体疾病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