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迎香穴治鼻炎方法有哪些

迎香穴治鼻炎方法有哪些

现代人常用于治疗嗅觉减退、面神经麻痹或痉挛、胆道蛔虫等。配印堂穴、合谷穴主治急慢性鼻炎;配四白穴、地仓穴治疗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配阳陵泉穴、丘墟穴主治胆道蛔虫症。

主治鼻炎、鼻窦炎、鼻出血、鼻息肉、嗅觉减退等。

按摩方法用食指指尖点压按摩迎香穴,以左右方向刺激比较有效,1次约1分钟,按摩后喝1杯热开水。

用拇指外侧沿笑纹及鼻子两侧,做上下、呈正三角形方向按摩。1次约1分钟,按摩后喝1杯热开水。

将食指指尖置于迎香穴,做旋转揉搓。鼻吸口呼。吸气时向外、向上揉搓,呼气时向里、向下揉搓,连做8次,多可64次,如伤风感冒、鼻流清涕或鼻塞不通,尽可多做。

鼻塞时按揉迎香穴,通常可缓解鼻塞。若未见效,可按压印堂穴(印堂穴在左右眉头间的中央)。将中指指腹按在印堂穴上,稍用力往上推,再缓慢往下压。如此几次施加刺激,鼻塞就可消失。此外,刺激脖子后面的风池穴也有一定效果。

迎香穴能治鼻炎吗

香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在鼻翼旁开约一厘米皱纹中(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鼻窦炎是常见的鼻部疾病,主要症状是头痛、鼻塞、流鼻涕。按迎香穴可有效地改善局部及其临近组织的血液循环,祛风通窍,理气止痛,也就是可以起到缓解鼻子不通气、以及止痛的效果。(具体做法:用双指夹鼻按揉双侧迎香穴1~2分钟,止痛,鼻塞可除)。因此,按迎香穴对于治疗鼻窦炎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并不能单靠此方法来治愈鼻窦炎。要治疗鼻窦炎还是要到正规耳鼻喉医院接受科学有效的方法才能达到治愈目的。

迎香穴治鼻炎原理

迎香穴意义:接收阳明胃经的五谷浊气并向胃经输送大肠经的清阳之气。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

运行规律:大肠经上行的阳气在此交于胃经,而胃经的下行浊气则在此交于大肠经。

功能作用:交换大肠经与胃经的天部之气。

主治疾病

迎香穴的主治疾病为:鼻炎、鼻塞、鼻窦炎、流鼻水、鼻病、牙痛、感冒等。尤其是当您上齿牙痛时,指压迎香穴,可以快速止痛。鼻塞,鼻出血,口歪,面痒,胆道蛔虫症。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3~0.5寸。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之。

天冷鼻炎犯了怎么办

1、按摩迎香穴:

迎香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位于:鼻子两侧,即鼻翼根部正侧方的穴位。主治鼻炎、鼻塞、鼻窦炎、流鼻水、鼻病、牙痛、感冒等)。

2、按摩方法:

双手食指顺着鼻沟,以迎香穴为起点,上下按摩,(5-10分钟),再顺时针方向按摩迎香穴,之后逆时针方向按摩迎香穴。坚持一个月左右即可见效。

常按两个穴位可助防治过敏

迎香穴:位置在鼻翼外缘中点旁,主治鼻塞不通、嗅觉下降,有开通鼻窍、迎闻香臭的功效,故名“迎香”。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开窍于鼻,迎香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俞穴,既可以宣发肺气,又属于患处取穴,按压后可以立刻起到宣通鼻窍、疏散外邪的作用,是过敏性疾病最常用的穴位,尤其对过敏性鼻炎效果最佳。具体操作方法为:屈拇指,用拇指的指间关节按压穴位,以产生酸胀感为宜,鼻酸流泪,效果更佳。每日2~3次为宜。

肺俞穴: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肺主皮毛,外邪侵袭,首先犯肺。过敏性体质的患者大都与肺功能失常尤其是肺气虚相关。季节变换时,因身体虚弱,复感外邪,就容易发病,且易反复。本穴为肺脏经气输注之处,凡是肺功能失常所致的一切疾患,均可取该穴治疗。具体操作方法为:用手掌来回摩擦穴位,以透热为度,每日1~2次为宜,有调理肺气、散寒祛风、止咳平喘的功效。

治疗过敏性疾患,特别是反复发作者,除了穴位保健,还要坚持锻炼身体,两者结合,提高自身免疫力,效果才会更好。

鼻塞按什么穴位

感冒鼻塞可以按摩三个穴位来进行缓解:

鼻通穴(又叫上迎香穴)

位置:在面部、鼻翼软骨及鼻甲交界处。

功效:主治鼻塞、鼻炎、鼻窦炎。

方法:用中指的指腹按压1~2分钟即可。

迎香穴

位置: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处。于鼻翼外缘中点作一水平线,与鼻唇沟(微笑时鼻子与嘴唇外侧自然形成的浅沟)交点处。

功效:清热散风、宣通鼻窍,主治鼻塞、鼻炎、鼻出血、嗅觉减退等鼻病。

方法:用食指的指腹按压1~2分钟。

印堂穴

位置:在额部,两眉头中点。

功效:通鼻开窍,清头明目。主治鼻炎,鼻塞,头痛、目眩等疾病。

方法:中指或食指按揉1~2分钟。

鼻炎怎么治小妙招 按摩疗法

按揉迎香穴

位置: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当鼻唇沟中。

按摩方法:将拇指和食指分别置于鼻梁两侧,边揉边上行,从迎香穴到印堂穴止,再从上到下按揉,重点在两侧迎香穴,约3分钟。

功效:能疏散风热,通利鼻窍,主治鼻塞、流涕、嗅觉减退,对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均有效。


迎香穴治鼻炎好处

(1)迎香。迎,迎受也。香,脾胃五谷之气也。该穴名意指本穴接受胃经供给的气血。大肠经与胃经同为阳明经,气血物质所处的天部层次相近,迎香与胃经相邻,所处又为低位,因而胃经浊气下传本穴,故名。

(2)冲阳穴。冲,直上也。阳,阳气也。冲阳穴名意指大肠经阳气由本穴上冲并交于阳明胃经。本穴为大肠经诸穴的最高穴位,大肠经循经上行的阳气皆聚集于此,而本穴又与阳明胃经的气血物质所处层次相同,因而本穴中的阳气向上直冲交于阳明胃经,故名。

(3)手足阳明之会。理同迎香、冲阳之名解。

附注:(l)手、足阳明经交会穴。(2)《外台》:不宜灸。

相关推荐

按摩迎香的好处 迎香穴疾病

迎香穴鼻类疾病,包括鼻炎,鼻出血,鼻息肉,嗅觉衰退等症;对感冒,口眼歪斜,牙痛,面浮肿,面神经麻痹等亦有疗功效。

迎香是什么意思 迎香怎么按摩

1.用大拇指按揉迎香穴100—200次,每天坚持,可防鼻部疾患(经常用食指指腹点按迎香穴,每次1—3分钟)。2.将食指指尖置于迎香穴,做旋转揉搓。鼻吸口呼。吸气时向外、向上揉搓,呼气时向里、向下揉搓,连做8次,多可64次,如伤风感冒、鼻流清涕或鼻塞不通,建议多多按摩迎香穴。当您齿牙痛时,指压迎香穴,可以快速止痛。

鼻塞捏什么穴位

鼻通穴位置:在面部、鼻翼软骨及鼻甲交界处。功效:主鼻塞、鼻炎、鼻窦炎。方法:用中指的指腹按压1~2分钟即可。迎香穴位置: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处。于鼻翼外缘中点作一水平线,与鼻唇沟(微笑时鼻子与嘴唇外侧自然形成的浅沟)交点处。功效:清热散风、宣通鼻窍,主鼻塞、鼻炎、鼻出血、嗅觉减退等鼻病。方法:用食指的指腹按压1~2分钟。印堂穴位置:在额部,两眉头中点。功效:通鼻开窍,清头明目。主鼻炎,鼻塞

鼻炎鼻塞怎么通

鼻炎可以愈,以下是我的亲身经历,按压”迎香穴,没有事的时候就按压。后来竟然好了。我很吃惊和高兴!你可以试试,关键是1.找准迎香穴2.坚持.祝你顺利。可以找个老中医问问迎香穴在哪里,它分为“左迎香穴”和“右迎香穴”。每边又分为上迎香穴和下迎香穴。按的时候,可以用食指和大拇指同时按住左上和右下迎香穴;再按左下和右上迎香穴。按到了会产生酸痛的感觉。每天按压大约一个小时,一个星期左右你的鼻子边会出现一两

鼻炎按摩疗方法

1、按摩鼻梁用双食指的外侧来回地搓鼻梁两侧的上下,共搓200下,搓揉到鼻梁有发热的感觉。2、按摩迎香穴用双食指尖揉动鼻孔两侧的“迎香”穴位,共揉动200下。“迎香”穴位于鼻翼根部正侧方的小凹陷处。3、按摩合谷穴用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上下揉动右手的“合谷”穴位200下,再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上下揉动左手的“合谷”穴位200下。“合谷”穴位于拇指与食指分叉的凹陷处。鼻炎的偏方1、将大葱捣碎了取出葱汁,

按摩鼻翼两侧迎香穴有什么作用

主要功用 祛风通窍,理气止痛。主 鼻炎、鼻窦炎、鼻出血、鼻息肉、嗅觉减退等。 按摩方法 用食指指尖点压按摩迎香穴,以左右方向刺激比较有效,1次约1分钟,按摩后喝1杯热开水。用拇指外侧沿笑纹及鼻子两侧,做上下、呈正三角形方向按摩。1次约1分钟,按摩后喝1杯热开水。将食指指尖置于迎香穴,做旋转揉搓。鼻吸口呼。吸气时向外、向上揉搓,呼气时向里、向下揉搓,连做8次,多可64次,如伤风感冒、鼻流清涕或鼻塞

天冷鼻炎犯了怎么办

1、按摩迎香穴迎香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位于:鼻子两侧,即鼻翼根部正侧方的穴位。主鼻炎、鼻塞、鼻窦炎、流鼻水、鼻病、牙痛、感冒等)。2、按摩方法:双手食指顺着鼻沟,以迎香穴为起点,上下按摩,(5-10分钟),再顺时针方向按摩迎香穴,之后逆时针方向按摩迎香穴。坚持一个月左右即可见效。3、大蒜鼻炎方法:将大蒜一瓣捣烂,用干净的豆包布包好,挤压出蒜汁滴入每个鼻子孔内两滴(当时刺激的很痛)再用手压几下

1个穴位解决鼻炎鼻塞困扰

得过鼻炎的人都知道得鼻炎的苦处:无论在什么场合都止不住地打喷嚏,不停地擤鼻子,擤过之后鼻子又红又肿,真是又难受又难看。另外,鼻炎还会引起头疼、头晕等症状,脑子昏昏沉沉的,没有精神,记忆力和反应能力都明显下降,非常影响工作。再者,晚上睡觉的时候,鼻子不通气会严重影响睡眠,造成失眠或者睡眠质量下降,甚至会导致呼吸困难,引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鼻炎在医学上指鼻腔黏膜和黏膜下组织的炎症,分为慢性单纯型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艾灸

鼻炎(包括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急性鼻炎、慢性鼻炎、干酪性鼻炎、肥厚性鼻炎、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一系列鼻炎,都可以用这种方法疗。取穴:迎香、鼻梁,印堂、攒竹、阳白、太阳、肺俞。方法:鼻炎不可能用艾灸盒艾灸,因为灸盒太大,扣不住这些脸上的穴位,所以艾灸面部,最好就是用手拿着艾条艾灸,尽量感觉热,这样效果好,从迎香开始艾灸,双侧,每侧艾灸时,迎香的部位多停留一会,感觉大热的时候,移到鼻

鼻塞捏什么穴位

一、鼻塞捏什么穴位鼻通穴位置:在面部、鼻翼软骨及鼻甲交界处。功效:主鼻塞、鼻炎、鼻窦炎。方法:用中指的指腹按压1~2分钟即可。迎香穴位置: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处。于鼻翼外缘中点作一水平线,与鼻唇沟(微笑时鼻子与嘴唇外侧自然形成的浅沟)交点处。功效:清热散风、宣通鼻窍,主鼻塞、鼻炎、鼻出血、嗅觉减退等鼻病。方法:用食指的指腹按压1~2分钟。印堂穴位置:在额部,两眉头中点。功效:通鼻开窍,清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