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钱子散药材鉴别
马钱子散药材鉴别
干燥成熟的种子呈扁圆形,纽扣状,略弯曲,边缘微隆起,常一面稍凹下,另一面稍突起,直径1~3厘米, 厚3~6毫米,表面灰棕色或灰绿色,密生匐伏的银灰色毛茸,呈辐射状排列,有丝光,底面中央有一稍突出的圆点,边缘有一小突起,在圆点与小突起之间有一条棱线。质坚硬,难破碎,破开后种仁淡黄白色,稍透明,角质状。纵切面可见心形的子叶。无臭,味极苦。毒性剧烈,口尝宜特别谨慎。以个大、肉厚、质坚者为佳。主产印度、越南、缅甸等地。
马钱子历来多为进口药,现中国云南有马钱藤 Strychnospierriana A·W·Hill 经测定种子含番木鳖碱,可以代替进口马钱子。生药外形与马钱子相似,长径 20~30毫米,短径15~22毫米,中央厚6~10毫米,每个重1.3~1.9~2.7克;外面密被棕白色至棕色、光亮的绢毛,自中央向四周辐射状匍匐排列;种脐在种子中央,珠孔在种子的边缘。显微鉴定:种子横切面:种皮表皮细胞分化成单细胞毛,向一侧斜伸,长500~ 1100μm,宽约 25μm以上,其部膨大,似石细胞状,直径约75μm,壁极厚,强木化,有纵长扭曲的纹孔,毛的体部肋状木
马钱子-中药材化增厚,胸腔断面观类圆形;种皮内层为舫的棕色薄壁细胸,内胚乳细胞壁厚约25μm ,胞间连丝隐约可见,以碘液处理后较明显,细胞内含脂肪油滴及糊粉粒。粉末:灰黄色。
①非腺毛单细胞,大多断裂,完整者长至1100μm,直径25~63μm,壁强木化,基部似石细胞状,壁极厚,纹孔纵裂缝状,毛体部向一方倒伏,圆柱形,顶端钝圆,有 5~18条肋状增厚,易纵裂成裂片,宛如纤维,单个裂片直径3~9μm,有的裂片再 2~ 3不完全纵裂。
②内胚乳细胞多角形、长多角形或类圆形,壁较厚或甚厚,隐约可见极细密的孔沟,有的胞间层呈细波状弯曲,内含脂肪油滴、糊粉粒。此外有色素层(种皮内层细胞)。该品以个大饱满、质坚肉厚、 色灰黄、有光泽者为佳。《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 年版规定,该品以干燥品计算,含番木鳖碱应为1.20%~2.20%。
关节炎的治疗方法
1、热熨疗法
防己适量,威灵仙适量,苍术适量,马钱子适量,生川、草乌各适量,南星适量,生姜适量,当归适量,木瓜适量,牛膝适量,樟脑适量,红花适量,将上药共研末,用酒拌湿,装入布袋。将药袋围摊于关节周围,缠扎,外用热水袋热熨30分钟,每日3~4次。本法适于遇冷加重的寒痛。特别提醒:此药毒性大,用后要认真洗手。此方严谨内服。
2、热敷疗法
生川、草乌各适量,乌附片适量,当归适量,丹参适量,白芥子适量,生麻黄适量,干姜适量,桂枝适量,木通适量,白酒适量。制用法:除麝香外,全部中药共研细末,将马钱子散和虎力散掺入,再将葱白捣烂均匀和入,后入白酒,调成稀糊状,入锅内炒热至不灼伤皮肤为度。注意事项:严谨内服;若为湿热痹痛,禁用此方;敷药可采用晚敷晨去法。
3、其他治疗
包括物理、康复、职业训练、心理等治疗,是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法中不可少的部分。
有关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法,希望可以给您带来一定的帮助作用,专家建议患者,以上疗法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之下,循序渐进的施行。
马钱子散的作用
马钱子的作用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主要作用于脊髓,兴奋其反射功能,使神经冲动在神经原间易于传导。亦具兴奋大脑的作用,引起各种感觉器官功能的敏感,能使抑制状态的病人苏醒,并调节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
对消化系统。
用病人肠瘘管直接测验证明,士的宁对人体平滑肌没有兴奋作用。对消化道的唯一作用是:内服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马钱子碱的作用为士的宁的1/8。据报道它对氨水及S02引起的小白鼠咳嗽。有较强的镇咳作用。强度超过可待因,其去痰作用类似氯化铵。当用药时间延长,药量增加,则能加强家兔抗组织胺的引喘。
提高肌肉张力。
马钱子里的番木鳖碱可提高横纹肌,平滑肌及心肌的张力。
抑菌作用。
对嗜血流感杆菌有抑制作用;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亦有抑制作用。
马钱子炮制的方法与标准
古代的炮制方法:明代有豆腐制(《纲目》)、牛油炸(《禁方》)、炒黑(《保元》)等法。清代有炒焦(《尊生》)、香油炸(《良朋》)、油煮、炙炭存性(《全生集》)、土炒、甘草水煮(《串雅补》)、切片炒研磨(《得配》)等炮制方法。
现代的炮制方法:首先,要生马钱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其次要制马钱子,其一是砂烫,要取砂子置锅内,用武火加热,加入净马钱子,拌炒至褐色,鼓起,内部红褐色,并起小泡时,取出,筛去砂子,放凉。供制马钱子粉用。其二是油炸,要取麻油适量,置锅内,加热至230℃左右,投人马钱子,炸至老黄色时,立即取出,将油过滤掉,放凉。用时碾粉。
马钱子味苦,性温;有大毒。归肝经、脾经。具有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的功能。生马钱子毒性剧烈,仅供外用。常用于局部肿痛,如治喉作痛,面瘫等。制马钱子毒性降低,亦易粉碎,常供内服。多用于风湿痛,跌打损伤,痈疽,疔疮,瘰疬,痰核,麻木瘫痪。
中药外用止痛药有哪些 马钱子通络止痛
马钱科植物马钱的成熟种子。
性味归经:苦,寒,有大毒。归经:肝,脾。
药性特点:马钱子苦味通泄,善通络散结,消肿定痛,治外伤肿痛,风湿顽痹等症。
功效:通络止痛,散结消肿。
用法:外用适量,研末撒,浸水,醋磨,煎油涂敷或熬膏摊贴于患处。
注意:马钱子不可多服久服,体质虚弱及孕妇禁服,高血压,心脏病及肝肾功能不全应禁服或慎服,麝香,延胡索可增强马钱子毒性,故不宜同用。
马钱子的鉴别与应用
马钱子的鉴别与应用
马钱子原名番木鳖,又称苦实,为马钱子科植物马钱的成熟种子,始载于《本草纲目》,李时珍曰:“状如马之连钱,故名。”《本草原始》载:“番木鳖,木如木鳖子大,形圆而扁,有白毛,味苦。”主要生长在热带,分布于印度、越南、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地,我国云南、海南等地亦有产。
每年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肉,取出种子,晒干即为生马钱子,其性寒,味苦,因其成分中含有毒性的番木鳖碱,故入药多用炙马钱子,有砂烫及油炒两种炙法,具有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的功效,常用于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扑损伤、痈疽肿痛,还可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类风湿关节炎等。
临床上用于治疗颜面神经麻痹、结核病、子宫糜烂等症收到明显效果。内服多入丸、散,或外用研末调敷。此药虽具毒性,但对一些顽症有特效,因此,为常用中药。在市场上,有以同科植物山马钱子、牛眼马钱子或密花马钱子等冒充正品,使用时要注意鉴别。
马钱子常用炮制方法
马钱子为较常用的中药,始载于《本草纲目》。李时珍曰:“状似马之连钱,故名马钱”。本品“苦寒、有毒,归胃、肝二经”,具有良好的活络止痛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痈疽、类风湿性关节炎、肢体瘫软、小儿麻痹后遗症等。由于马钱子的治疗量与中毒量比较接近,用量稍有不慎,易引起毒性反应,故必须进行炮制。常用的炮制方法有:
甘草制:取甘草煎液稀释,然后投入马钱子,煮4小时,捞出稍晾,切成1.5毫米的薄片,80℃以下烘干。
油炸:取市售麻油置铁锅内加热,待油沸腾,投入马钱子,炸至老黄色为度,取出沥尽油,晾冷即得。
醋泡:取净马钱子,用清水浸2天,润半天,切成1.5毫米薄片,用5%醋酸泡5天,取出后水漂,3天后捞出,晾干,80℃以下烘干。
砂烫:将净砂子用武火炒热,投入马钱子,不断翻动。炒烫鼓起,成棕褐色或深棕色,筛去砂子,放凉即可。
醋炙:取净马钱子,用醋拌均匀湿润,待醋被吸尽后,炒干,取出放凉。
马钱子的营养价值 马钱子营养价值
马钱子中含有生物碱,主要为番木鳖碱(士的宁)及马钱子碱,并含有微量的番木鳖次碱,硝酸番木鳖碱,伪马钱子碱,奴伐新碱,士屈新碱以及脂肪油,蛋白质,绿原酸、多糖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