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寒体质的体质调理
虚寒体质的体质调理
体质虚寒实际就是中医讲的阳虚证,如果夜尿多是肾阳虚,如大便不成形,一天二三次且形体偏瘦。
在吃药的同时一定要加强体育锻炼,这样才能标本兼治。如跑步、跳绳、陈式太极拳等等。
脾胃虚寒证是由于素体脾气虚,或脾虚日久,波及脾阳,使脾阳也虚。或贪食生冷,损伤脾阳,导致脾阳虚不能温暖胃肠,寒气自内而生的病证。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炎、吸收不良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常出现或伴有脾胃虚寒证。
1. 脾胃虚寒证的临床表现及宜忌食物
临床表现:
胃痛或腹痛隐隐、喜暖喜按、空腹时痛甚、进食后痛减,泛吐清水,纳食不香,精神不振,倦怠乏力,手足发冷,大便溏稀,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
宜食食物:
性温味甘辛,具有健脾补气、温暖肠胃及祛寒作用的食物,如籼米、羊肉、鸡肉、牛肚、猪肚、链鱼、草鱼、荔枝、辣椒、韭菜、茴香菜、芥菜、肉桂、干姜、生姜、花椒、胡椒、小茴香、白蔻、红糖、桃子等。
忌食食物:
性质寒凉、易损伤脾胃阳气的食物,如荞麦、莜麦、绿豆、豆腐、菠菜、空心菜、茄子、黑木耳、金针莱、莴苣、冬瓜、芹菜、苋莱、茭白、黄瓜、苦瓜、西瓜、柿子、香蕉、枇杷、梨等。
味厚滋腻,难以消化,易阻碍脾胃运化的食物,如猪肉、鸭肉、甲鱼肉、牡蛎肉、糯米等。
具有利气消食作用,可损伤正气、加重虚寒的食物,如山楂、萝卜、薤白、香菜等。
2.食疗参考方
a. 红枣籼米粥:大红枣7枚、籼米50克,共同于清水中以文火久炖至熟烂,加入红糖10克,热食。
b. 肚丝汤:牛肚或猪肚洗净后,用清水煮沸3分钟后捞起,倒去原汤,再加入干净清水文火炖煮至七成熟,加入适量盐、料酒、花椒、小茴香再煮,待熟透后再捞起,晾至不烫手,切丝100克,盛入大碗中,加入鲜姜三片、味精适量,将第二次煮肚的汤倒入肚丝碗中没满肚丝,上笼蒸45分钟即可,热食。
c. 茴香菜包子:茴香菜100克、剁碎,去骨去皮鸡肉50克、剁碎,两者搅拌均匀,加入适量鲜姜汁、花椒粉、味精、盐、香油,拌匀作馅;以和好的小麦粉发面擀皮,置馅于皮中,捏成包子,于笼上旺火蒸20分钟即好,热食。
脾胃虚寒型腹痛,临床可见腹痛绵绵,时发时止,痛处喜按,得温则舒,得热食暂缓,腹软喜按,面色苍白,精神倦怠,纳食减少,吃多后腹胀,大便稀溏,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弱。治以温补脾阳,缓中止痛。方选药用高良姜、干姜、益智仁、白芍、香附、肉桂、砂仁(后下)、元胡、炙甘草。水煎,日1剂,分3次温服。若食欲不振,加陈皮、焦山楂、神曲;口泛清涎,加山药、乌药;倦怠乏力,加黄芪、党参;面黄唇淡,加当归、川芎;肢冷便溏,加附子
是否有胃病,请行胃镜检查,以确诊.忌生泠冻食物,服温阳补气的中药较好.胃酸多可服制酸剂。
体寒体质怎么调理呢
自制药膳红枣。红枣营养价值高,味甘,性温,补中益气,是调理体寒的一大圣品。购买时最好买散装的,二三十元一斤的就可以了。选择饱满红润,有淡淡枣香,无黑点霉坏。洗净泡30分钟左右后,沥干。辅以黄芪、当归、太子参(老年人或有肢体麻痹症状的可加天麻)等中药,洗净切片。与红枣一起加水没过,大火煮开后,小火加盖慢熬至一半水时,加入冰糖适量,继续小火慢熬至水呈粘稠状裹于红枣表面。用塑料、玻璃或搪瓷器皿盛出晾凉。可根据各人情况,调些蜂蜜。放入冰箱,冬日每天取食十粒左右。夏日可酌量减少。长期服用,对改善体质很有效。
忌食或少食寒性、凉性食物。例如螃蟹、凉茶、西瓜、海产品等。夏日勿贪凉而多用冷饮、冰饮品。
注意保暖。体寒的人体内本就寒气多,更要注意保暖,勿使寒气入体。例如夏日空调间勿久待,室温保持26度以上,风扇勿对着长时间吹。关节、颈椎、肠胃等部位勿长时间裸露受寒。
临睡前(尤其是冬日)用加了姜汤的热水泡脚15分钟以上。期间可多次加入热水,以保持高水温。这样可以使血脉循环通畅。睡前在被窝里加两个热水袋,一个在脚部,一个在胃部。这两处暖了,全身就都暖了。
可去有资质的养生馆、洗脚店做精油按摩或开背。也可以去正规医疗机构拔火罐去湿气寒气。
虚寒体质如何减肥
体质虚寒的人不宜吃:
性质寒凉、易损伤脾胃阳气的食物,如荞麦、莜麦、绿豆、豆腐、菠菜、空心菜、茄子、黑木耳、金针莱、莴苣、冬瓜、芹菜、苋莱、茭白、黄瓜、苦瓜、西瓜、柿子、香蕉、枇杷、梨等。
味厚滋腻,难以消化,易阻碍脾胃运化的食物,如猪肉、鸭肉、甲鱼肉、牡蛎肉、糯米等。
具有利气消食作用,可损伤正气、加重虚寒的食物,如山楂、萝卜、薤白、香菜等。
尤其是螃蟹,千万不要贪吃!
体质虚寒的人宜吃:
性温味甘辛,具有健脾补气、温暖肠胃及祛寒作用的食物,如籼米、羊肉、鸡肉、牛肚、猪肚、链鱼、草鱼、荔枝、辣椒、韭菜、茴香莱、芥菜、肉桂、干姜、生姜、花椒、胡椒、小茴香、白蔻、红糖、桃子等。
羊肉可以多吃一点,会很有帮助。
按时休息
晚上9—11时为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此段时间应安静或听音乐。
晚间11时—凌晨1时,肝的排毒时间,需在熟睡中进行。
凌晨1—3时,胆的排毒时间,需在熟睡中进行。
凌晨3—5时,肺的排毒时间。此即为咳嗽的人在这段时间咳的最剧烈,因排毒动作 已走到肺;不应用止咳药,以免抑制废物的排除。
凌晨5—7时,大肠的排毒时间,应上厕所排便。
凌晨7—9时,小肠大量吸收营养的时段,应吃早餐。疗病者做好早吃,在6:30前,养生者在7:30前,不吃早餐者应改变习惯,即使拖到9时吃都比不吃好。
适度锻炼
慢跑、快步走、跳绳、跳迪斯科、打太极拳等,都会让全身各个部位活动起来,促进血液循环,但不可运动过度,高强度的运动,大量的出汗,会“发泄阳气”,起到相反的作用。
有时间的时候可以经常揉搓手脚心,以改善末端血管的微循环状况,并具有手脚温暖的效果。
不要进行太剧烈的运动,尤其是不要大量出汗。体质虚汗的人,出汗之后更容易被寒气入侵。
寒性体质的调理
1、腹部热敷
对于寒性体质的女性来说,腹部最容易寒气上扬,影响全身,因此平时坚持拿热敷包敷在腹部部位,冬季出行可以在腹部敷上暖宝宝。
女性下半身血液循环不足,可以坚持泡澡。如果条件不足则可以以下半身坐浴实现。洗澡水中放入少许精油,能够促进血液循环。
2、经常敲胆经
不少女性上半身体热,下半身体寒,这其实跟下半身血液不畅密切相关,因此可以通过敲胆经的方式使得下半身血液循环畅通。平躺在床上,收缩腿部肌肉,在大腿外侧的凹陷处,进行推拉式按压,需要按压到有酸痛感即可。
3、热水泡脚
每天晚上9点,是泡脚的最佳时机,此时人体开始进入每天的排毒期。泡脚能够加快血液循环,有效排出毒素,体寒的MM最好在泡脚热水中加入少许艾叶或者姜片,更能散去寒气,记得水温控制在40℃左右,以舒适不烫为宜,浸泡5分钟左右即可。
4、小型有氧运动
不少女性体寒事实上是由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因此在家做一些小型的有氧运动,会促进血液循环、驱散寒气。瑜伽、普拉提甚至近期流行的PIU健身操占用面积小,很适合在家进行。
5、足部按摩
寒从足生,做好足部按摩能够有效加快血液循环,而足部穴位则对应不少器官,按压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可在泡脚之后,对足部进行点压式按摩。
6、吃温热属性食物
尽量不吃寒性食物,多吃吃温热食物可以促进肌体血液循环,到了冬季,更需要温补,但是切忌摄入热性食物,出现寒性燥热更难调理。
7、多吃含维生素食物
手脚冰冷与末梢血液循环情况有密切联系。而补充维生素E,有助扩张末梢血管,让末梢血液流通顺畅,记得要一直坚持哦。维生素E广泛分布于动植物油脂、蛋黄、牛奶、水果、莴苣叶等食品中,在麦胚油、玉米油、花生油、棉子油中含量更丰富。
8、多喝温补茶
体寒的女性平时最好多喝些具有温补效果的茶水。
秋冬过敏怎么办 对抗过敏三伏天补充正气增加免疫力
过敏体质的形成是导因于身体免疫细胞TH2活性较强,为了抵御过敏原释出组织胺,造成红肿、充血的现象。过敏的人多是虚寒体质,体内正气不足,容易被外邪(如过敏原、冷刺激)影响。若体内长期正气失衡,体质就会长期偏向邪气旺盛的过敏反应路线,也就是TH2较活跃的免疫走向。甚至有可能诱发过敏基因表现增加,让原本小时候过敏症状不严重的民众,就此开启恼人的过敏生涯。
阳虚体质怎么调理 阳虚体质药物调理
可选用补阳祛寒、温养肝肾之品,常用药物有鹿茸、海狗肾、蛤蚧、冬虫夏草、巴戟天、淫羊藿、仙茅、肉苁蓉、补骨脂、胡桃、杜仲、续断、菟丝子等。
女人体质虚寒如何调理
1、进食不宜过量,进食过量不只会形成肥胖,还会惹起体寒。假设进食过多,肠胃活动就会减慢,而血液的大半会在肠胃中滞留。腹部的汇合温热就会招致手脚的酷寒,所以,进食是以八分饱为佳。
2、妥当摄取盐分,在中医中,盐分有着温热身体的说法,所以,恰外地摄取盐分具有调整血液循环的效果。当然,盐分也不可摄取过多,否则,对安康有所影响。
3、把握水分,“多余的水分”是体寒女性的大敌。多余的水分不只会吸走身体的热量,还会使肾脏功能低下从而招致恶性循环,而过剩的水分也会成为下半身肥胖的缘由。
4、“阳性”食品要温热后食用,牛奶、豆腐、青菜等食品原属“阳性”,随便形成体寒,而经过温热加工后,就能转换为阳性,所以,这类“阳性”食品最好是经过加热加工后再食用。
5、注意保暖,病从寒起,寒从脚生。因此足部的保暖很重要,尤其是女性需要特别注意。喜欢露肩、露脐、露脚的女性极易因此受寒着凉,导致子宫、下腹部血液循环不畅,造成经期提前或延迟,严重者还会因子宫肌痉挛、组织缺血而致痛经。
6、热水(生姜)泡脚,一般取15~30克生姜,约为中等大小姜半块,将其拍扁,放入锅中加小半锅水,盖上锅盖用热水煮10分钟。煮好后即可泡脚。既然寒从脚生,我们也就可以从脚上开始御寒。
阳虚体质怎么调理 阳虚体质精神调理
中医认为,阳虚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故而阳气不足者常表现出情绪不佳,易于悲哀,故必须加强精神调养,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感,去忧悲、防惊恐、和喜怒,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
虚寒体质的人如何调理
1.“补阳”粥-山药大米粥.(简单易操作) 山药益肾气,健脾胃,既是一味补益性的中药,又是日常佳蔬,《本草纲目》就将其列为“上品”药材。熬粥时,需用山药100克,大米100克,将两样食材同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共煮为粥即可。还可以在粥里加一些黄芪、太子参。需要提醒的是,“补阳”未必要吃补药,尤其是酷暑,多数人都不适合吃鹿茸和党参。 2."补血益气"粥-南芪南枣煲黄鳝. 材料:南芪20克、南枣6个(中药店有售)、黄鳝400克、猪瘦肉100克、生姜3片。 烹制:各药洗净,并把南枣去核;黄鳝宰洗净,在热水中稍烫取出,洗去表面的黏液,盐腌片刻,起油镬稍煎。一起与生姜下瓦煲,加水3000毫升(12碗量),武火滚沸,改文火煲2小时,下盐便可。为4~5人用。 3.牛乳25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煮至半熟时,再加牛乳,煮至粥成,调以白糖进食。 本方有大补阴血功效。适用于虚弱劳损,形体羸瘦。 本品滋润补益,对脾胃虚寒泄泻及痰湿水饮者不宜食用。 4.鲜乌贼鱼肉250克,桃仁15克,黄酒、酱油、白糖各适量。乌贼鱼肉冲洗干净,切条备用。桃仁洗净,去皮备用。乌贼鱼肉放入锅中,加桃仁、清水,旺火烧沸后加黄酒、酱油、白糖,再用小火煮至熟烂即成。 本方有养血调经功效。适用于血虚经闭。 本方孕妇忌食. 5.鲜桑椹1000克,糯米500克。鲜桑椹洗净捣汁(或以干品300克煎汁去渣),再将药汁,与糯米共同烧煮,做成糯米干饭,待冷,加酒曲适量,拌匀,发酵成为酒酿。 每日随量佐餐食用。适用于肝肾阴亏消渴、便秘、耳鸣、目暗、瘰疬、关节不利等症。桑椹滋阴补血力强,辅以糯米补中益气,提高疗效。
阳虚体质怎么调理 阳虚体质饮食调理
多食有壮阳作用的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鸡肉。根据“春夏养阳”的法则,夏日三伏,每伏可食羊肉附子汤一次,配合天地阳旺之时,以壮人体之阳。
虚寒体质的体质特征
具有这种体质特征的人,对寒、湿等阴邪的易感性较强,受邪发病后多表现为寒症、虚症;表证易传里或直中内脏;冬天易生冻疮;内伤杂病多见阴盛、阳虚之症;容易发生湿滞、水肿、痰饮、淤血等病症。
由于本类体质者阳气偏弱,长期发展,易致阳气虚弱,脏腑机能偏弱,水湿内生,从而形成临床常见的阳虚、痰湿、水饮等病理性体质。
在《本草纲目》中有这样的记载:“珍珠,性寒、味甘咸,入心肺经,具镇心定惊,清肝除翳,生肌解毒之功效。”
为了美,很多女性朋友口服珍珠粉,如果这些女士经常手脚冰冷,体寒,最好不吃或者少吃珍珠粉。需遵医嘱使用珍珠粉,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因为珍珠粉含钙量很高,补钙过量,会造成骨质过早钙化,影响身高。
体寒体质该怎么调理
1、自制药膳红枣。红枣营养价值高,味甘,性温,补中益气,是调理体寒的一大圣品。选择饱满红润,有淡淡枣香,无黑点霉坏。洗净泡30分钟左右后,沥干。辅以黄芪、当归、太子参(老年人或有肢体麻痹症状的可加天麻)等中药,洗净切片。与红枣一起加水没过,大火煮开后,小火加盖慢熬至一半水时,加入冰糖适量,继续小火慢熬至水呈粘稠状裹于红枣表面。用塑料、玻璃或搪瓷器皿盛出晾凉。可根据各人情况,调些蜂蜜。放入冰箱,冬日每天取食十粒左右。夏日可酌量减少。长期服用,对改善体质很有效。
2、忌食或少食寒性、凉性食物。例如螃蟹、凉茶、西瓜、海产品等。勿贪凉而多用冷饮、冰饮品。
3、注意保暖。体寒的人体内本就寒气多,更要注意保暖,冬季多穿一点衣服,秋衣秋裤都用上,勿使寒气入体。关节、颈椎、肠胃等部位勿长时间裸露受寒。
4、冬日临睡前用加了姜汤的热水泡脚15分钟以上。期间可多次加入热水,以保持高水温。这样可以使血脉循环通畅。睡前在被窝里加两个热水袋,一个在脚部,一个在胃部。这两处暖了,全身就都暖了。
5、可去有资质的养生馆、洗脚店做精油按摩或开背。也可以去正规医疗机构拔火罐去湿气寒气。
泥灸敷肚子可以减肥吗 泥灸适合什么人群
1、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现在很多人工作压力大,长时间处于较为紧张和疲劳的环境,适当敷一些泥灸可以缓解身体的疲劳,改善亚健康状态。
2、脾胃功能不好,经常腹泻、腹痛的人群。
3、体质偏寒,需要进行体质调理的人群。长期的虚寒体质容易引发一些慢性病,通过泥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种症状。
4、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女性寒凉体质怎么调理 寒凉体质怎么调理
1、饮食上忌任何寒凉食物,即使是夏天也不要喝冷饮或吃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水果饮品;
2、不适合长期游泳,运动要做一些温和性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太极拳、健身操等。不可运动过度,少做高强度的运动,大量的出汗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3、十全大补汤、八珍汤、四君子汤、四物汤、理中汤、桂枝汤、当归四逆汤、肾气丸、右归丸等这些中成药适合寒性体质的人的调养,但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一年四季都要注意重点部位的保暖,如腰部、肩部、腹部、膝部,女同胞最好不要穿露脐装、低腰裤,超短裙,冬天不要穿靴子短裙。睡觉时,即使是夏天身上也要盖薄被入睡。
5、夏天不适合长时间吹空调,有的女性朋友还喜欢睡前洗澡,头发没有彻底晾干就睡觉,这是一个不好的习惯,如果睡前洗头了一定要吹干了再睡。另外,建议养成一个好习惯——每天用热水泡脚,记得水温控制在40℃左右,以舒适不烫为宜,浸泡5分钟左右即可。
6、食物要多选择一些热性的食材配料,可适量多吃一些肉类、栗子、山楂、核桃、红豆、花生、杏仁、桃子、香椿、葱、姜、茴香、香菜,花椒、胡椒、肉豆蔻等;当归、人参、黄芪、桂圆等可以炖汤喝;冬天可以适量吃一些火锅。
7、天天按摩,可以缓解手脚冰凉及全身畏冷的症状。如有全身畏冷的现象,可按摩合谷穴、内关穴及足三里。如要加强脚的保暖,可按摩脚部的至阴穴和涌泉穴。按摩次数每天2~3次为宜,每次按压穴位各40~5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