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涌泉穴治疗偏方

涌泉穴治疗偏方

1、慢性咽炎

取吴茱萸30克、生附子6克、麝香0.3克,共研细末,加少许面粉与醋调和,做成面饼,将药饼蒸微热敷双侧涌泉穴,敷后安睡3小时。若半夜脚心发热,则火气下行。每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

2、急性扁桃腺炎

取黄连30克、吴茱萸20克,共研细末,混匀贮瓶备用,贴敷时取上药适量,加火醋调成糊膏状,晚上睡前敷于双侧涌泉穴,然后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第二天早晨取下,每晚贴敷一次,3次为一疗程。

3、牙龈炎

生附子30克,研为细末,用时取上药适量,加水调成糊膏状,敷于双侧涌泉穴,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一次,本方对肾阴亏损型牙龈炎疗效较好。

4、小儿腹泻

取苦参、苍术各30克,共研为细末,用时取上药适量,加米醋调成糊状,敷于双侧涌泉穴,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10次为一疗程。本方用于湿热型小儿腹泻疗效较好。

5、高血压病

取吴茱萸100克,龙胆草60克,土硫磺20克,朱砂15克,明矾30克,将上药共研细末,每次用上药适量,加米醋调成糊状,贴敷于双侧涌泉穴,覆盖纱布,胶布固定,两日一换,1月为一疗程。

6、风热感冒

取白芥子9克、鸡蛋清1个,将白芥子研成细粉,然后用蛋清调匀,分成两份,敷于双侧涌泉穴,1小时后取下,本方有较好的退热效果,适用于高热者。

7、口疮

取吴茱萸30克,研成细末,贮瓶备用,每次取上药适量,用醋调成膏状,敷于双侧涌泉穴,再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

8、治疗阳痿

取巴戟天、补骨脂、仙茅各10克。制法:将上药共研细末,加入适量食醋调成稀糊状,分成2份。用法:将调好的药膏贴敷于双足的涌泉穴上,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一次,连续用药5~7天。功效:温阳补肾,适用于肾阳虚所致的阳痿。

老人皮肤瘙痒的治疗偏方

皮肤瘙痒治疗偏方1:中药药剂

当归10克,生地黄1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红花6克,茜草10克,白鲜皮10克,防风10克,荆芥10克,苦参10克,蝉蜕10克,甘草6克,桃仁10克,鸡血藤10克。

每日一剂,连服7日。当晚睡眠见好,服一周,痊愈如常。注意饮食,睡眠,少用碱性肥皂。方中当归、桃仁、红花、川芎活血养血,白鲜皮、苦参、蝉蜕、防风祛风除湿止痒,茜草、鸡血藤、生地黄凉血活血,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祛风止痒之功效。

皮肤瘙痒治疗偏方2:药醋疗法

取苦参100克,加入食用白醋适量,浸泡3~5天即成。每日洗浴时,加入苦参醋液30~50毫升于浴水中洗浴,或用棉签蘸药液外搽瘙痒处,每日2~3次,连用5~7天。

皮肤瘙痒治疗偏方3:足浴疗法

取苦参、癣皮、蛇床子、虫衣、红紫草、防风各10克,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时足浴,每日2次,每次10~30分钟,每日1剂,连用5~7天。

皮肤瘙痒治疗偏方4:贴敷疗法

取刺蒺藜、何首乌各等量,研为细末,装瓶备用。每晚洗浴后,取药末适量,加米醋少许调为稀糊状,外敷于双足心涌泉穴,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晚贴敷,次晨取下,连用7~10天。

治疗宝宝皮肤过敏偏方

治疗宝宝皮肤过敏,民间也流传着一些偏方,比如脚底按摩、头部按摩、吃胎盘等。小编在此给大家介绍几种千奇百怪的治疗偏方,是否有效,有待科学验证。

偏方一:按摩宝宝脚底涌泉穴

给宝宝脚底的涌泉穴每日按摩一次,每次按摩(点按或点搓)30至50次即可。

偏方二:用艾叶泡脚

用艾叶泡脚的治疗原理跟按摩脚底涌泉穴类似,温开水泡30分钟左右即可。

偏方三:按摩头顶的囟门

这个穴位适合于一岁半以一下的孩子,因为这个时候孩子的囟门还未完全闭合,用起来比较有效果。建议爸爸用自己的双手捂在孩子的囟门上,因为爸爸阳气明显比妈妈要高,捂15至30分钟,一般孩子的寒就出来了,这个时候要给孩子大量喝温水,不要喝热水,刺激孩子薄弱的鼻腔和喉腔黏膜容易引发黏膜充血,抵抗力下降。

偏方四:给宝宝吃胎盘

传说给宝宝吃紫河车(胎盘)能够缓解过敏症状。有条件的家长可以购买药店的紫河车(胎盘),最好是新鲜的,用烤箱反复烤干。烤干后打磨成粉,一次给孩子吃半啤酒盖的量,坚持半个月可以快速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温补肾虚。

涌泉怎么简单取准确 涌泉的伍配功效

1、涌泉穴配然谷穴:治喉痹;

2、涌泉穴配阴陵泉穴:治热病挟脐急痛,胸胁满;

3、涌泉穴配水沟穴、照海穴:治癫痫;

4、涌泉穴配太冲穴、百会穴:治头项痛。

怎样按摩涌泉穴比较好

正确按摩涌泉穴方法

(1)用热盐水浸泡双侧涌泉穴。热水以自己能适应为度,加少许食盐,每日临睡觉前浸泡15~30分钟。

(2)用艾灸或隔药物灸,每日一次,至涌泉穴有热感上行为度。

(3)用按摩手法推搓、拍打涌泉穴。

(4)在床上取坐位,双脚自然向上分开,或取盘腿坐位。然后用双拇指从足跟向足尖方向涌泉穴处,作前后反复的推搓;或用双手掌自然轻缓的拍打涌泉穴,最好以足底部有热感为适宜。

(5)取自然体位、仰卧位或俯卧位,用自己双脚作相互交替的对搓动作,可也用脚心蹬搓床头或其他器械。

涌泉穴位的作用

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的就是涌泉穴在我们身体的哪个部位,这样才能够每天更好的进行按摩或者是艾灸以及针灸。这个穴位位于我们的脚底,也就是脚掌前面的三分之一的位置,弯曲脚趾出现的凹陷部位就是涌泉穴了。涌泉穴是身体中俞穴的最下面。中医方面认为,肾主要管理的就是身体的生长发育还有生殖器官,如果体内肾精充足,那么身体自然就能够正常了,主要表现为头发乌黑靓丽,思维反应敏捷,同时耳聪目明性功能也很好;但是如果出现了肾虚精少的情况,那么身体就会出现记忆力衰退、腰膝酸痛、未老先衰以及性功能减弱的毛病。所以说,日常经常对涌泉穴进行按摩,能够很好的促进肾脏健康,起到补肾、疏肝还有明目等等保健身体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预防身体患有哮喘、失眠多梦、头晕眼花还有高血压等疾病。

涌泉穴和我们的身体健康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他维持着我们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日常对于涌泉穴的主要保健方法就是按摩。每天晚上睡觉之前可以放松的坐在床上,然后用手掌来回的揉搓或者是按摩涌泉穴以及脚底的部位,并且最好能够揉搓到脚底发烫或者是发热,然后再用大拇指的指腹位置点按涌泉穴,等到出现酸痛情况就可以停止换另外一只脚。

按摩涌泉穴可以治疗什么疾病呢?如果你经常上火,口腔溃疡久治不愈的话,那么就可以适当的对涌泉穴进行按摩,这样就可以起到治疗的作用。此外,经常按摩涌泉穴还可以治疗高血压以及预防呼吸道疾病,女性按摩则可以排毒养颜。

艾灸涌泉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

涌泉穴属于全身最下部的俞穴,属于肾经的首穴,艾灸涌泉穴有滋阴益肾,养心安神,散热生气,强身健体,益寿延年之功效。

艾灸涌泉能对肾,肾经及全身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能够防治很多因为肾虚引起的疾病,比如阳萎,遗精,健忘,头晕目眩等。肾中所藏的元气足够了,就能保障人体正常的运转。

艾灸涌泉穴可滋阴降火,宁心安神,有效治疗失眠,可每晚睡前用艾条在涌泉穴灸至20分钟,施灸时要主要火头离穴位1寸左右,以感到局部有温热感,皮肤出现红润为宜。

涌泉穴相当于足底疗法的肾上腺反射区,刺激涌泉也就刺激了肾上腺激素分泌,肾上腺激素与人的心脑血管及血压关系密切,艾灸这个穴位能引气血下行,可帮助治疗高血压。

鸠尾的准确位置及功效 鸠尾的配伍疗法

1.鸠尾穴配梁门穴、足三里穴:治胃痛。

2.鸠尾穴配足三里穴:治呕吐。

3.鸠尾穴配涌泉穴:有化痰宁心的作用,主治癫痫,呕痰沫。

4.鸠尾穴配中脘穴、少商穴:有和胃化积,行气清热的作用。主治食痫,胃脘胀满,不得眠。

搓脚心有什么好处

脚心的涌泉穴有助于打开十二经络,调节神经系统,有助于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畅通,从而促进新陈代谢,加快毒素的排出。

脚心的涌泉穴与脏腑、经络有密切关系,涌泉穴还是肾经的首穴,《黄帝内经》: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由此可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保健等方面都有很重要作用。

搓脚心涌泉穴还有助于防治腰酸腿软、下肢浮肿。涌泉穴还常用于治疗休克、失眠、神经性头痛、遗尿、尿潴留等。

冬季冻手冻脚按摩哪里

1.涌泉穴

缓解手脚冰冷的按摩方法,最重要的一个穴位是脚底的涌泉穴,它是肾经的起点穴位,在按摩的时候可用手心摩擦脚心,可引火归元,擦到发热,一般5至10分钟即可。一般手脚冰凉的人,睡眠也不会太好,因为气血运行不太畅顺。如有这样的情况,可在每天洗澡后、睡前半小时摩擦涌泉穴,治疗失眠的效果也不错。

2.劳宫穴

手上的劳宫是心包经的穴位,握拳屈指时中指指尖在手心上抵住的位置就是劳宫穴。具体方法是,找到劳宫穴后,一只手握拳,用拳头的掌指关节擦另一只手手心位置的劳宫,至微微发热。

哑门的准确位置如何寻找 哑门的配伍功效

1、泻哑门穴、听会穴、外关穴(或中渚穴)、丘墟穴:治高热或疟疾所致耳聋;

2、配人中穴、廉泉穴:治舌强不语、暴喑、咽喉炎;

3、配百会穴、人中穴、丰隆穴、后溪穴:治癫狂、癫痫;

4、配风池穴、风府穴:治中风失语、不省人事;

5、配劳宫穴、三阴交穴、涌泉穴等九穴为回阳九针:可以开窍醒神治昏厥;

6、配脑户穴、百会穴、风池穴、太溪穴、昆仑穴、肾俞穴:治大脑发育不全:;

7、针哑门穴、肾俞穴、太溪穴:治疗贫血。

睡眠不好灸什么穴位

中医理论中,艾灸涌泉穴对失眠有着确切的治疗效果。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井穴,具有宁神苏厥的作用,又是足少阴肾经经气所出之处,可以交通阴阳、启闭开窍,因此,艾灸涌泉穴可以生髓健脑,使得心神内守,阴阳平衡,寐寤有序。

定位:涌泉穴位于人体脚底,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脚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是肾经的首穴。

方法:每天晚上睡觉前用艾条在涌泉穴上艾灸20分钟。操作时,对准涌泉穴,距离3厘米左右的高度,让局部有温热感,使得局部出现红润。在治疗期间停服安眠药。患者可以自己艾灸,也可以让别人操作。10天为一个疗程,一般一个疗程就可以见效。休息2到3天后,开始下一个疗程。艾灸之前,患者最好热水洗脚10分钟。

相关推荐

失眠多梦艾灸什么穴位

艾灸治疗失眠的穴位:涌泉,神门,百会 艾灸治疗失眠有养心安神的作用,每晚临睡前1小时,用较热的温水先泡脚15分钟然后将艾条点燃,对准双侧涌泉穴,如果你的失眠用这种方法没有实质性的改善,你还可以艾灸肓募穴,用隔姜灸的方法,每次艾灸5-10状。主要调和阴阳,安神健脑。肓募穴位于腹中(肾经),为脏腑气交通的重要穴位,灸此穴能调和脏腑气血,故可艾灸治疗失眠。

涌泉穴为补肾之要穴

涌泉穴,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即—泉水涌出之处,涌泉穴,在人体的经络系统归属于人体的足少阴肾经,肾又为人的一身之根本,而涌泉穴又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为补肾的重要穴位之一。 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大约当足底2、3趾趾中点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处。 那么涌泉穴有什么功效呢,王医师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 第一,涌泉穴可以治疗人体的神志疾病,如癫痫、晕厥、狂躁、神志不清、精神分裂症等等,同样对于小儿高热惊厥(俗称抽风),有较好的疗效,常常是急救常用穴位之一,可以选择针刺,也可以用普通的艾灸。 第二,头痛、头晕

高血压为什么不能按摩涌泉

涌泉穴位于足底前部凹陷处,是足少阴肾经的重要穴位,高血压期间是可以按摩涌泉穴的,因为血压从中医上来看,主要是阴阳失衡所致,而调节高血压关键是调节机体阴阳平衡,按摩涌泉或艾灸涌泉穴正好能很好的温通血脉,引热下行,调和阴阳,使血压趋于正常,故高血压期间可以按摩涌泉,起到一定的缓解治疗作用。

老人想要健康 要常搓脚心

俗话说“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温暖”,推搓涌泉穴俗称“搓脚心”,需搓出热感,对于老年性的哮喘、腰腿酸软、便秘等病效果较明显。 足少阴肾经主干起始于足小趾下,斜穿过足心,沿内踝后方,进入足跟,再向上行于小腿肚内侧,到达腘窝后继续向上,沿大腿内侧后缘循行,通向脊柱。在肾脏直行的经脉还向上进入肺和咽喉。此条经络主要治疗妇科、前阴、肾、肺、咽喉的病证,如月经不调、遗精、小便不利、水肿、便秘、腹泻等。其中,涌泉穴和太溪穴对于日常保健很有好处。 涌泉:位于足底部,在第2、3趾的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俗话说“若

睡眠不好灸什么穴位

一、睡眠不好灸什么穴位 中医理论中,艾灸涌泉穴对失眠有着确切的治疗效果。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井穴,具有宁神苏厥的作用,又是足少阴肾经经气所出之处,可以交通阴阳、启闭开窍,因此,艾灸涌泉穴可以生髓健脑,使得心神内守,阴阳平衡,寐寤有序。 定位:涌泉穴位于人体脚底,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脚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是肾经的首穴。 方法:每天晚上睡觉前用艾条在涌泉穴上艾灸20分钟。操作时,对准涌泉穴,距离3厘米左右的高度,让局部有温热感,使得局部出现红润。在治疗期间停服安眠药。患

按这个穴位能补肾强精

[补肾填精]《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通过推搓艾灸涌泉穴,对肾、肾经及全身起到由下到上的整体性调节作用,达到补肾填精益髓功效,使人精力充沛、耳聪目明、腰膝壮实。 [引热下行]老年人肾精不足,易导致“阳气上浮”、“虚阳不敛”、“浮火”等,表现为上热下寒、面色浮红、头晕耳鸣、口舌糜烂、牙齿松痛、咽喉干痛、腰酸腿软、两足发凉等症。涌泉为处于人体最低点,艾灸此穴能以热引热、导热下行,能收补火而不上火之妙。 [纳气平喘]涌泉穴

偏头疼的按摩自疗

1.常用手法 拿法、揉法、抹法、扫散法。 2.常用穴位及部位 印堂、睛明、阳白、太阳、百会、风池、合谷、涌泉,及头侧部足少阳胆经部位。 3.操作方法 ①基本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健侧,医生先选用指揉法自风池穴起沿颈项部夹肌而下至颈根,如此上下往返3~5分钟;拿风池穴,拿颈项夹肌3~5遍。用手指按揉印堂、睛明、阳白、太阳、百会、率谷等穴各20~30次。抹前额、上下眼眶,3~5次。 指揉合谷30~50次。用扫散法在头侧部足少阳胆经循行路线自前上向后下方操作30~50次。 患者取坐位于床边,以五指拿法(拿五

艾灸哪里可以治失眠 涌泉穴

涌泉穴位置: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 涌泉穴是神经上的保健药穴,在防病,治病,人体养生,保健等各个方面都有重要作用,特别有助于治疗神经衰弱和腰膝酸软的治疗。艾灸次穴位可以有效治疗失眠症。

中医怎么针灸治疗偏头痛

偏头痛发作期的针灸治疗以近部与远部取穴来宣通清窍、祛邪止痛,近部取百会、风池、太阳、头维、角孙、率谷等穴以疏通患部经气,远部取外关、太冲、行间、足临泣等穴以通调本经经气。以上腧穴为治疗偏头痛的基本处方,临床还要结合中医辨证与辨经的方法治疗。辨证治疗:如属肝阳上亢者,加用中封、行间、涌泉以平肝潜阳;属痰浊上扰者,加中脘、丰隆、足三里、内庭、厉兑、太白以运中祛痰;属气滞血淤者,加膈俞、血海、少冲、三阴交以活血化淤。辨经治疗:疼痛以前额为主者,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选用头临泣、头维、印堂、阳白、合谷、阳溪、曲池

按压三大穴位让你远离亚健康

命门穴: 是人体督脉上的要穴。位于后背两肾之间,第二腰椎棘突下,与肚脐相平对的区域。 命门穴,为人体的长寿大穴。命门的功能包括肾阴和肾阳两个方面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命门之火就是人体阳气,从临床看,命门火衰的病与肾阳不足证多属一致。补命门人的药物叉多具有补肾阳的作用。 经常擦命门穴可强肾固本,温肾壮阳,强腰膝固肾气,延缓人体衰老。疏通督脉上的气滞点,加强与任脉的联系,促进真气在任督二脉上的运行。并能治疗阳萎、遗精、脊强、腰痛、肾寒阳衰,行走无力、四肢困乏、腿部浮肿、耳部疾病等症。 命门穴的锻炼方法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