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消化不良艾灸哪里 消化不良艾灸的好处

消化不良艾灸哪里 消化不良艾灸的好处

消化不良主要是由胃肠功能紊乱引起,以胃肠运动及内分泌功能紊乱为主,本病属于中医“郁证”,“胃脘痛”范畴,病位涉及脾,胃,肾。通过艾灸相关穴位,可以调理肠胃功能,增强免疫力,达到治疗目的。


艾灸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过饱过饥者不宜艾灸

生活中对于过饱过饥者来说,是不宜进行艾灸的,其中过饱者进行艾灸,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过饥者进行艾灸,则很容易出现疲劳、体虚等不适情况。


功能性消化不良艾灸 消化不良其他疗法

1.将双掌重叠紧贴于中脘穴,先按顺时针方向按揉1-2分钟,再按逆时针方向按揉1-2分钟,至局部有温热感为度。

2.将双手掌重叠贴于小腹部的气海,关元,先按顺时针方向按摩1-2分钟,再按逆时针方向按揉1-2分钟。

3.用拇指指腹推揉内关1-2分钟,左右两臂穴位交替进行,频率不宜过快,指力逐步加大。

4.让患者保持坐位,用右手拇指指峰按揉左侧足三里1-2分钟,再用左手拇指按揉右侧足三里1-2分钟,至局部有酸胀麻的感觉为度,每日按摩1次,10次为1个疗程。

1.先在脾俞,胃俞,天枢,中脘,不容,梁门,足三里,三阴交穴位处均匀涂抹活血剂,然后在以上各穴位处刮痧,刮至皮肤表面呈紫色,出现痧斑为度。

2.在刮痧后的穴位上拔罐,留罐10-15分钟,起罐后对穴位皮肤进行消毒,以免皮肤感染。


艾灸完多久可以吃饭

建议半小时后吃饭。

如果艾灸完后没有特殊的身体不适,是可以立即吃饭的,但如果是从消化的角度上来说,在艾灸后半个小时之后再进食是最好的。

因为艾灸会引起血管扩张,艾灸时胃部的气血流向了别的地方,胃部供血相对不足,胃口可能会不太好,此时进食的话不利于食物的消化,有可能会造成腹胀、消化不良。

而且艾灸后人体会感觉很热,会出大量的汗,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让身体进行平复,稍稍休息一下再进食的话胃口会更好,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也会更好。


消化不良怎么艾灸 艾灸天枢通调肠腑

取穴:采用仰卧姿势,天枢位于人体中腹部,在肚脐中间往两侧两三指即为该穴。

艾灸功效:健脾和胃,通调肠腑。

主治:便秘,腹胀,腹泻,腹水,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症。


三伏灸一次多长时间 过饱过饥者不宜艾灸

过饱过饥者不宜进行艾灸,因为过饱者进行艾灸,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而过饥者进行艾灸,则很容易出现疲劳、体虚等不适情况,为了避免对自身健康造成威胁,所以过饱过饥者是不易进行艾灸的。


消化不良怎么艾灸

选中脘,足三里,天枢,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穴位2厘米处,按照先胸后背再四肢的顺序,分别施灸,每次10-20分钟,每日1次,饭前半小时结束治疗,5-7日为一个疗程,间隔2日可进行下一个疗程。


消化不良艾灸哪里最好 艾灸足三里健脾和胃

取穴:正坐在椅子上,屈膝,足掌放平,自然平铺地面,用手的虎口围住膝盖,食指放于膝下胫骨前缘,四指并拢,当中指尖着处即是。

艾灸功效:健脾益胃,促进消化吸收,改善消化不了,强壮身体,增强免疫功能,并对肠胃,心血管疾病等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主治: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急慢性肠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便秘,痢疾等症。


消化不良艾灸哪里最好

艾灸中脘健脾益胃

取穴:采用仰卧的姿势,中脘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中点即为此穴。

艾灸功效:健脾益胃,培补后天。

主治:胃痛,腹胀,腹痛,反胃,恶心,呕吐,泛酸,食欲不振及泄泻等消化系统的肠胃功能紊乱症。

艾灸天枢通调肠腑

取穴:采用仰卧姿势,天枢位于人体中腹部,在肚脐中间往两侧两三指即为该穴。

艾灸功效:健脾和胃,通调肠腑。

主治:便秘,腹胀,腹泻,腹水,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症。

艾灸足三里健脾和胃

取穴:正坐在椅子上,屈膝,足掌放平,自然平铺地面,用手的虎口围住膝盖,食指放于膝下胫骨前缘,四指并拢,当中指尖着处即是。

艾灸功效:健脾益胃,促进消化吸收,改善消化不了,强壮身体,增强免疫功能,并对肠胃,心血管疾病等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主治: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急慢性肠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便秘,痢疾等症。

艾灸空腹可以做吗

不建议空腹做。

虽然说艾灸不需要出力,但艾灸是使用艾热刺激人体,会导致人体有出汗现象,消耗一定的精气神,出现轻微头晕、乏力等都属于正常现象,要是空腹做艾灸,人体没有足够的能量支撑,容易出现低血糖现象,严重时,可能会出现晕灸的情况。

因此不建议空腹做艾灸,在做之前,建议食用些食物,但不可食用过多,容易在艾灸时引起消化不良、胃胀等不适的情况。


简单艾灸化解胃痛

老中医提示:胃脘痛灸治当以中脘、足三里为主穴,肝气犯胃的加期门穴,脾胃虚寒的加胃俞穴,奇穴辅助。灸疗期间忌食生冷辛辣之物。

足三里穴

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主治:胃痛,腹痛,腹胀,消化不良。

灸法:艾条灸5~15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

中脘穴

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

主治:胃痛,反胃吞酸,呕吐,消化不良。

灸法:艾条灸5~15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

期门穴

在胸部,当乳头直下方,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胸肋疼痛,乳腺炎。《中华针灸学》说:“主治肋下积气,伤寒心痛,呕酸。”

灸法:艾条灸3~5分钟,艾罐灸10~15分钟。

特效反射

在手掌第四掌骨和钩骨的交界处。

主治:胃下垂,胃炎,胃痉挛,十二指肠溃疡。

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

相关推荐

坚持腹部艾灸的奇迹 艾灸后拉肚子是排寒吗

并没有这种说法。大多数人在艾灸之后并不会出现拉肚子的情况,倒是部分患者在艾灸之后拉肚子、肚子疼等情况还会得到改善。另外即便是便秘人群,在经过艾灸调理之后,肠道蠕动增加,就会有排便增加的情况,但也不至于拉肚子。如果在艾灸之后拉肚子,考虑是饮食不洁、消化不良、腹部受凉等原因导致的,与艾灸并没有绝对的联系。

艾灸减肥的注意事项

艾灸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减肥方法,使用灸法调理要有耐心,有科学合理的疗程安排,勿急于求成,要有长久坚持下去的信心,这样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减肥效果。使用艾灸减肥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在施灸之前要保持心情平静,大怒、大喜、大悲之后,不宜马上艾灸。2、艾灸后,要乐观愉快,心情开朗,精心调养,戒色欲,勿过劳,清淡素食,以助疗效。3、使用灸法调理要有耐心,勿急于求成,灸从久,要有长久坚持下去的信心,这样才会收到

艾炙减肥的注意事项

1、空腹,过饱,酒后,极度疲劳和一切热性红肿疾病者禁止艾灸,防止晕灸。2、艾灸的不良反应,一般无不良反应,但由于体质和症状不同,开始施灸可能引起发热、疲倦、口干、全身不适等反应,一般不需顾忌,继续施灸即能消失。3、施灸后,要避免着凉,秋冬季待穿戴整齐后,头上和身上的汗消下去后,再出门。春夏艾灸后,也要注意保暖。施灸的当天不要洗澡,以免染上风寒。4、在艾灸之前后,都要喝一杯温白开水,有利于艾灸后排毒

艾灸穴位治疗胃痛

当前社会没有得过胃病的人似乎已经快消失了,胃痛、胃胀、胃泛酸水,胃部灼热,各种胃病症状大家都不会陌生,有的是功能性的,是精神紧张、压力大造成的,有的是器质性的,多见急慢性胃炎、胃下垂等。中医多根据你胃痛的原因采用对症治疗,下面介绍根据不同病症,通过艾灸穴位治疗胃痛。中医治疗:(1)、气滞胃痛:证候:胃脘胀痛,痛连胸胁,遇情志不遂而诱发或加重,嗳气频繁,伴呕吐吞酸,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治法:疏

艾灸的烟味对呼吸道有害吗

一般情况下,只要通风效果好,艾灸的烟气对人体基本没有不良影响,但是哮喘患者如果对此反应较大,最好停止艾灸。艾叶燃烧时热力温和,能穿透皮肤,直达深部经久不消,起到温通经脉驱散风寒的作用。药理试验证明,艾灸烟对细菌和真菌有较明显的抗菌作用,可用于空气消毒,且对腺病毒、鼻病毒、疱疹病毒、流感病毒和腮腺炎病毒等有抑制作用。所以我们在选择艾灸的时候,无论是烟还是灸火都有各自的治疗效果。艾灸的烟味去除方法1、

艾灸中脘的神奇功效 改善消化不良问题

中脘穴对于沟通脾,胃有重要作用,脾胃疾病一般由气虚或气血堵塞引起,艾灸中脘穴,可以疏通堵塞和补足气血,全面调理脾胃,加强脾胃功能,特别对运化不良的胃部消化问题有特效。

艾灸可以减肥吗

艾灸可以减肥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点燃,熏烤人体的穴位,再利用其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灸可以刺激穴位,调整全身经络气血、脏腑功能的平衡,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脂肪的吸收、增加其排泄,从而达到瘦身功效。艾灸减肥的注意事项艾灸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减肥方法,使用灸法调理要有耐心,有科学合理的疗程安排,勿急于求成,要

艾灸日常保健

艾灸的时候,应注意安全,防止艾绒脱落,灼伤皮肤或衣物。凡实证,热证及阴虚发热者,一般不宜用灸法。颜面五官和大血管的部位不宜施瘢痕灸。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长期艾灸注意不能施灸过量及施灸不当,若施灸不慎出现水泡,注意不能擦破以及局部消毒换药;化脓灸者,灸疮化脓期间注意适当休息,加强营养及局部消毒。只要有适应症: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等,艾灸不论什么季节都可以实施。保健所用的天

消化不良药膳

山药莲子粥山药10克,莲子10克,薏米30克,大枣10枚,大米100克。同煮粥食用,适用于脾肾虚弱之便溏腹泻。扁豆薏米粥薏米50克,白扁豆30克,大米50克。煮粥食用,特别适用于夏季湿阻腹泻。山楂枣茶山楂10克,炒麦芽10克,白术5克,大枣10枚。水煎,代茶饮,适用于食积腹胀、腹泻。山药大枣粥茯苓20克,大枣10克,山药2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大枣去核,与茯苓、山药、粳米同煮成粥,加适量红糖

艾灸注意事项有哪些

1、艾灸时不能吹到风,因此艾灸前请关小门窗,房间内不可以通风、不可开空调。2、饭后不可以马上艾灸,饭后1小时后才可以灸,避免导致消化不良。3、艾灸时不可以过饱或过饥,心情大悲大喜大怒也不可以艾灸,要保持心情平静舒缓。4、艾灸中必须多喝温开水,便于排毒,水温可以稍微高点。5、艾灸表面出现湿气,是体内寒气通过穴位排出,体内寒气较重,艾灸起了作用。1、艾灸完半小时内,不可以用冷水洗手洗脸,也不宜洗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