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心脏间隔缺损的简介

心脏间隔缺损的简介

心脏室间隔缺损是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小型室间隔缺损一般无症状,缺损随年龄增长而缩小,有人认为约25%可自然关闭。大缺损在孩子出生1~2个月后,出现呼吸急促、多汗,体重增长缓慢、面色苍白。患儿常有呼吸道感染,易患肺炎。听诊可闻杂音。可通过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波检查进行诊断。

手术适应症,可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

1. 不需手术 小型缺损而无症状或进行性闭合缺损,症状逐渐减轻者,暂不手术,进行观察。

2. 择期手术 缺损的大小,由小到中等,症状轻,无肺动脉高压,而肺血流:体血流在2:1左右。在随访中,心脏杂音、心电图和胸片变化不大者,可等到学龄前施行手术;如在观察期间,肺动脉压升高,心脏杂音变短,心尖区舒张期杂音变低或消失者,应提早手术。

3. 早期手术 在大型室间隔缺损婴幼儿,症状重,肺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结构改变以及肺血管生长受阻等,如在8个月内手术修补室间隔缺损,术后一年肺血管改变可恢复,且有新血管长出。而在9个月或更后进行手术刀婴幼儿,术后仍有持续性肺血管阻力的升高,这提示肺血管肌层的肥厚与向外周的延伸以及内膜增生并没有完全退化,新血管的成长亦有限度。

如何对患先心病的婴儿进行护理及手术治疗

保持安静这类患儿啼哭时常有憋气,导致氧气不能被吸收,所以青紫就更为严重。避免呼吸道感染因为先心病患儿肺里的血比正常孩子多,抵抗力低,所以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如有心力衰竭应积极治疗。定期随访如果心脏间隔缺损较小,一部分患儿可能在4-5岁内自行闭合,应定期到先心病门诊复查。如果难以闭合,一般可在4-5岁做手术,如症状严重持久不能控制者应提前手术。危重型新生儿先心病需要急诊手术治疗,如严重肺动脉瓣口狭窄、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等。动脉导管未闭伴心衰经内科治疗无改善者可作结扎术,有左向右大分流的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房室隔缺损等,在新生儿期先采取保守治疗,临床观察,待数月后才进行根治术。

婴儿3个月新室间隔缺损(膜周型)室水平少量左向右分流怎么治?

如果室间隔缺损在四岁前仍没有自然闭合的话,或者四岁前发育差、容易感冒或肺炎、室间隔缺损有增大趋势,就需要手术啦,因为孩子四岁后对事情有所记忆。四岁时成功率近100%。四岁时手术总费用约1万7,不同地区不同医院有所不同。

手术顺利的话,术后和正常孩子一样。没有后遗症。

建议孩子每年做一次心脏超声看看。

如果大于四岁,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建议做“室间隔缺损修补术”。需要手术的依据如下:

1、如果有心脏杂音,心脏杂音影响自己情绪;

2、病人及家人均有心理负担;

3、室间隔缺损有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传导束受损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可能。

4、在技术成熟的医院,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成功率基本是100%。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住院总费用约1万8到2万,不同地区不同医院可能明显不同。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成功率基本是100%。治愈后和正常人一样。不影响病人的工作和生活。

如果手术,建议到开展右腋下美容小切口的医院进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右腋下美容小切口图

(http://hiphotos.baidu.com/zhidao/pic/item/bba1cd1117c62d2cb9127bed.jpg)

术后和正常人一样。没有后遗症。

在发达国家,微创封堵仅限于肌部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

什么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可以治愈

在介绍先心病自愈问题之前,先简单介绍什么是简单先心病和复杂先心病。

先心病按照复杂程度分为二类:既简单先心病和复杂先心病。简单先心病,简单而言,即只有一种畸形的先心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肺动脉瓣狭窄等。复杂先心病:两种或多种畸形合并存在,而且这些畸形在胚胎学上密切相关,其中一种为主要病变,其它为伴随病变。如最常见的法洛四联症,表现为四种畸形同时存在,但其胚胎学发病机制为圆锥动脉干发生异常,在患者表现为主要病变为右心室流出道狭窄,其它为伴随病变。另外,还有一个复合畸形概念,所谓复合畸形是指两种或多种简单畸形合并存在。这些复合畸形在胚胎学上没有关联,是多种简单畸形的组合。

目前研究显示,只有部分简单先心病存在自愈的可能,而复杂先心病没有自愈的报道,只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加重。存在自愈(自动闭合)可能的简单先心病有如下几种:

一、房间隔缺损(简称房缺)

房间隔缺损是婴幼儿最常见的先心病之一,由于没有什么症状,许多人直到成年方才发现,成为最常见的成人先心病。通常房间隔缺损分为三类:(1)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也是最常见的缺损类型,我们平常所说的房间隔缺损即指此类;(2)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又分为上腔型和下腔型;(3)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它实际上是房室隔缺损(也叫心内膜垫缺损)的一种。

在上述房间隔缺损中,仅有小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有自动闭合的可能,而静脉窦型和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均不能自动闭合,必须手术处理。据报道,在婴幼儿,小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直径小于5mm)自愈率高达80%,绝大部分3mm以内缺损能自动闭合,许多3-8mm的房间隔缺损也能在3周岁以内自动闭合。因此对于8mm以内的房间隔缺损可以不着急处理,等孩子到3周岁以后再做决定。由于房间隔缺损早期对心脏和儿童发育影响较小,除非患儿因房间隔缺损而反复诱发肺炎,否则,即使是大型房间隔缺损也以3-6岁处理比较合适。

二、室间隔缺损(简称室缺)

室间隔缺损在儿童是最常见的先心病,占所有先心病的20%左右。也有自动闭合的可能。与房间隔缺损相同,自动闭合的可能性决定于缺损的位置和大小。

总体而言,约75%的小型室间隔缺损在出生后1岁或者10岁以内可以自动闭合,但对于中大型室间隔缺损来说,自动闭合率仅有5%-10%。如果10周岁尚未闭合,则几乎不可能闭合。

此外,闭合率高低也与缺损位置有关。自动闭合率最高的是肌部室间隔缺损,但是,不同的报道自动闭合率差异非常大,1周岁内肌部室间隔缺损自动闭合率自37.9%至93%不等;其次是膜部和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同样差异非常大,1周岁以内自动闭合率自4.7%至35%不等,这种差异可能与人群不一样有关。其它部位的室间隔缺损自动闭合率非常低下,尤其是肺动脉瓣下型室间隔缺损,自愈的几率非常小,而且长期存在会损伤附近的瓣膜,因此此类缺损一旦发现,应及早诊治,听从先心病专家的意见,择期手术治疗。

三、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也是最常见的先心病之一,但发病率略低于上述两种畸形。这种疾病发病率与地理位置存在一定关系,如高原地区发生率更高。另外也与出生状况有关,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产新生儿,体重小的新生儿发生率高于正常体重者。据报道,在出生时体重小于1.5kg的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发生率高达30%以上。

动脉导管未闭可以自动闭合,但与上述两种畸形不同的是,它的自愈率不仅与大小有关,而且与患儿出生状况有关,而且自愈发生时间显着短于上述两种畸形。

对于足月产新生儿,在正常情况下,约50%的动脉导管于出生后24小时自动闭合,90%于出生后48小时闭合,所有动脉导管均于72小时内闭合。如果出生1周后动脉导管仍然不闭合,则没有自动闭合的可能。

对于早产儿,动脉导管自动闭合时间显着延长。通常,60%的动脉导管于出生后3天内闭合,72%-75%于出生后3个月内闭合。虽然有人认为在2岁以内均存在自动闭合的可能,但通常认为出生3个月以后仍未闭合的动脉导管此后自动闭合的现象非常罕见。因此,如果早产儿出生3个月后动脉导管仍然没有自动闭合,也就需要考虑用手术方法将其闭合了。

成人室间隔缺损病征概况介绍

症状

缺损小、分流量小的成人室间隔缺损病人可无症状,生长发育不受影响。缺损大的成人室间隔缺损患者可有发育不良、劳累后心悸、气喘、咳嗽、乏力、肺部感染等症状。后期可有心力衰竭。当肺动肺压显著增高而有右至左分流时可有发绀。成人室间隔缺损患者易于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个别病人伴有心脏传导阻滞。

病理

成人室间隔缺损解剖上一般可分为4型:I嵴上型,缺损在肺动脉瓣下,常合并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此型少见约占5%;II型为嵴下型或膜部缺损,为最常见的类型占80%左右;III型为房室通道型;IV型为肌型缺损,后两型均较少见。

并发症

肺动脉高压是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常见的合并症之一,肺动脉高压严重时手术风险大,病死率较高,完善的围术期处理亦是防止成人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危害的关键。

治疗

成人室间隔缺损患者如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尽早手术治疗。对治疗单纯成人室间隔缺损有4种手术方案:心外常规开胸术、右腋下小切口手术、胸腔镜手术及心内科介入封堵术。可根据缺损大小、部位、年龄及成人室间隔缺损患者的自身情况来定最佳的成人室间隔缺损治疗方案。 成人室间隔缺损应先评估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手术可行性,根据检查结果选择使用合适外科手术治疗。成人室间隔缺损,手术治疗后应加强术后随访,以保障成人室间隔缺损手术治疗效果。

房室缺损三种手术方法简介

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三种手术方法:一片法、二片法和简化一片法

一片法:

先沿前后共同瓣中线偏右侧,自瓣膜游离缘向瓣根方向剪开,取预先裁剪好的心包片插入剪开的瓣隙内做室间隔缺损修补,然后用缝线将剪开的前后共同瓣在房室瓣水平分别连续缝合于心包上,然后进行左侧房室瓣整形,最后利用此心包补片同时修补原发孔房间隔缺损。

二片法:

不剪开前后共同瓣,先利用涤纶片修补室间隔缺损,在左侧房室瓣整形后将修补室间隔缺损的涤纶补片、房室瓣以及修补原发孔房间隔缺损的心包补片三层叠夹缝合在一起,完成房室隔重建。

简化一片法:

将前、后桥瓣往中间部自然对合并稍向下压至室间隔嵴,用带垫的双头针、5-0prolene线,第1针缝在前、后桥瓣和室间隔嵴3点会合处(即在室间隔嵴中点或其附近)室间隔嵴的右心室面肌肉上,然后双头针分别穿出前、后桥瓣,再沿着第1针前、后方向的室间隔嵴间断缝合,在和室间隔嵴相对应的前、后桥瓣组织瓣界部位穿出,在心房面打结直接关闭心室间隔缺损部分;再采用心包补片连续缝合关闭原发孔房间隔缺损。在3种方法中,左侧房室瓣整形技术无区别,主要包括左侧房室瓣裂缺关闭,瓣膜或瓣环整形,其中有2例行一片法手术患儿因瓣膜反流再次进行瓣膜修复。

房间隔缺损严重吗

房间隔缺损患儿,如果缺损较大时分流量也大,导致体循环血流量不足而影响身体智力发育,表现为体形瘦长、面色苍白、乏力、多汗,活动后气促。因此,较大缺损的房间隔缺损患儿应及早进行房间隔缺损手术。房间隔缺损是左右心房之间的间隔发育不全,遗留缺损造成血流可相通的先天性畸形。

房间隔缺损根据胚胎发育可分为继发孔型及原发孔型缺损两大类,前者居多数。有的房间隔缺损患者虽无明显症状,但房间隔缺损患者多有体力缺乏,容易怠倦和呼吸困难,因此对身体智力发育有一定影响。房间隔缺损是一种很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一般难以早期发现.房间隔缺损症状随缺损的大小而有区别。小型房间隔缺损,左向右分流少者可长期无症状,儿童时期活动量正常.大型房间隔缺损患儿左向右分流量大,症状发生较早,并随年龄增长会更明显,可表现为活动后气急,乏力等,因而对患儿身体智力发育有一定影响。

一般房间隔缺损小于5毫米,临床上房间隔缺损自愈的情况还是很有可能的。建议定期复查,到2岁左右再决定是否手术。房间隔缺损患儿家长平时应注意喂养。预防感冒。如果房间隔缺损大于5毫米,即使患儿无明显症状也应及早手术治疗。主要是大型房间隔缺损孩子容易反复感冒肺炎。如果有这类情况建议还是需要手术治疗的。不然房间隔缺损对小孩身体发育智力发育有很大的影响。

肺纹理增重的危害

1、肺纹理增重一般提示病人支气管有炎性病变,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会出现。

2、淋巴性肺纹理增强:肺纹理在两肺内呈纤细的网状,常见于尘肺(如矽肺)、癌性淋巴管炎等。

3、血管性肺纹理增强:肺纹理较粗大,边缘较清楚,从肺门向肺野保持血管走行的特征肺静脉高压时肺纹理增多增粗,以两肺上野为明显,肺野透明度较低;而肺动脉高压所致的肺纹理增强主要是两肺较大肺动脉分枝扩张、增粗。肺野较清晰。前者常见于二尖瓣狭窄,后者常见于心脏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

先心病的最佳治疗时间是哪时

目前,在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上,医学界主要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和内科介入治疗两种治疗方法,比如,近年来开展的封堵介入治疗适合于部分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而外科手术治疗适合于各个部位、各种类型的室间隔缺损病症治疗。

多数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在学龄前是最佳的治疗时机。以室间隔缺损为例,对于大的室间隔缺损反复出现心衰的,经内科治疗无效,可在出生后1~3个月进行手术治疗;对于大的室间隔缺损反复出现肺部感染以及肺动脉压力进行性升高的,可在出生后3~6个月进行手术治疗;对于一般的室间隔缺损,可在2岁至学龄前进行手术;对于小的室间隔缺损无任何症状的,可等待观察至学龄前,如仍未自行愈合,就必须进行手术治疗,防止心内膜炎的发生。

婴儿心脏房间隔缺损

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是较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根据北京和上海的临床资料,在各种先天性心脏病中心房间隔缺损分别占24.6%和21.7%。先天性心脏病较多见于女性,女与男之比为2∶1到4∶1。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是由于胚胎期构成心房间隔的有关组织发育不全所形成。

一部分较小的第2孔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病例,可能在出生后1年内自行闭合,出生后2年则自行闭合的可能性极小。单纯型第2孔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或第2孔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伴有部分右肺静脉异位回流,肺循环血流量与体循环血流量之比超过1.5∶1者均应考虑手术治疗。最适当的手术年龄为4~5岁,早期手术治疗可防止肺循环阻力升高和出现右心衰竭。婴幼儿期呈现充血性心力衰竭,内科手术未能控制心衰者,则需尽早施行手术。 就这个孩子而言,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7.6mm,孩子的病不严重,目前不需要任何治疗。

建议每年做一次心脏超声看看。如果房间隔有明显增大趋势,超过6mm,建议四岁时外科手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治疗。因为四岁后孩子对事情有所记忆。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成功率基本是100%。

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的原因有哪些

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的原因有哪些?专家表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疾病在我们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专家提醒早发现早治疗。那么下面就请专家来详细为大家介绍一下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的原因有哪些吧?希望患者朋友早日康复。

1.内在因素即遗传因素,如染色体异常和基因畸变,约4%~5%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是由染色体病引起的。

2.心脏胚胎发育的关键时期是在妊娠的第2~8周,造成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也主要发生在此阶段,如母亲在妊娠3个月内患严重病毒性感染时,特别是患风疹病毒后出生的新生儿患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的发病率较高。

3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的原因有哪些?.胎儿环境及母体因素,包括胎儿周围局部机械压迫、母亲的营养或维生素缺乏等因素,都会影响胎儿的心脏发育。

4.母亲在妊娠期接触大剂量x射线或使用某些药物,患慢性疾病、缺氧、母亲高龄妊娠,流产保胎和多胎等因素均为高危因素。

以上就是对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的原因的相关介绍.当然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因为每个人体质不同发生疾病的程度及症状不同,所以建议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就诊医生的指导。

新生儿心脏上有个洞该怎么办

新生儿心脏有洞,很有可能就是室间隔缺损或者房间隔缺损,但是室间隔缺损比较常见。室间隔缺损是由于胚胎期心脏发育不全造成两个心室之间的异常交通,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根据缺损的部位可分为膜周部缺损、漏斗部缺损和肌部缺损,膜周部缺损最常见,漏斗部缺损次之,肌部缺损最少见。

1.症状小缺损可无症状。较大缺损由于分流量大,婴幼儿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还可出现心功能不全症状,如气促,肝脏增大等,喂养困难,发育不良、等。

2.体征较典型的体征是胸骨左缘3~4肋间听到Ⅲ~Ⅳ级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并可扪及震颤,肺动脉瓣第二音亢进和分裂。肺动脉高压致左向右分流减少时,杂音可减轻,而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则明显亢进分裂。心脏超声是首选检查。能够全面评估室间隔缺损部位、大小、分流方向、心室大小及心功能等,还可发现并存的心内畸形。

相关推荐

先天性心脏病vsd是什么

膜部室间隔缺损有一定的闭合可能性。但是如果不闭合,建议手术。 国际流行的观点是无特殊症状,没有喂养困难,学龄前手术。如果频发肺部感染,喂养困难,及时手术。 如果仅仅是室间隔缺损,不合并心内膜炎,还算安全的。但是要每年随访心脏超声。 在中国成熟的心脏中心,这类手术非常成熟,比较小的心脏手术。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死亡率3%左右。 手术本身是有风险的。 手术费用现在是2万左右 小孩已经10岁了,建议及时手术。 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的适应症 (1)患者年龄通常≥3岁; (2)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单纯性

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

所以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家庭,也不要过于的着急,只要能够针对病情,针对患者的体质等,为患者选择好治疗的方法,就可以让患者能够健康的成长。下面就是关于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法的介绍。 目前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法包括传统的手术治疗与介入治疗。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实用于各种简单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及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如: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先心病、法乐氏四联征等)。 介入治疗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心脏病的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及部分室间隔缺损并且不合并其

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先心病一般是无法自行愈合的,均需通过手术或者介入的方法根治。但是对于缺损口径小于0.5cm 的室缺或房缺,可以无需治疗,它不会对患儿心脏功能及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但由于孩子存在心脏杂音,对将来升学、就业、婚姻有一定影响,而现在手术又非常成熟,有些家长由于这些社会因素还是选择手术。还有一些小的缺损,比如干下部位的室缺,由于靠近主动脉瓣,就是小于0.5cm,也需要积极手术治疗。对于缺损口径大于0.5cm的患儿建议行手术治疗。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主要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

先心病的最佳治疗时间是哪时

先心病的最佳治疗时间是哪时 目前,在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上,医学界主要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和内科介入治疗两种治疗方法,比如,近年来开展的封堵介入治疗适合于部分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而外科手术治疗适合于各个部位、各种类型的室间隔缺损病症治疗。 多数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在学龄前是最佳的治疗时机。以室间隔缺损为例,对于大的室间隔缺损反复出现心衰的,经内科治疗无效,可在出生后1~3个月进行手术治疗;对于大的室间隔缺损反复出现肺部感染以及肺动脉压力进行性升高的,可在出生后3~6个月进行手术治疗;对于一般的室间隔缺损,可在2岁至学

婴儿心脏间隔缺损怎么治疗

1、宝宝3个月的时候得了一次肺炎,照胸片时发现心影增大,医生建议我们照了心脏彩超,查出有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大小为4.3mm。当时心急如焚,不知道这个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是否对宝宝有致命的危险。后来医生建议2岁后动手术,之前好好护理随时观察。现在宝宝2岁半了,手术很成功,这里和大家分享下这次经历。 2、宝宝3个月的时候突然咳嗽严重,还发烧,马上带去医院,照胸片发现是肺炎,同时提示心影增大,医生怀疑宝宝心脏有毛病,建议照心脏彩超。果不其然,心脏彩超结果确诊宝宝是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缺损4.3mm。

心脏有洞一定要堵吗

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与室间隔缺损可以并称为心脏上有“洞”。 对于较大的心脏上的洞,及时治疗存在共识,但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很多很小的洞被医生发现。 与室间隔缺损一般都会有心脏杂音不同,小的房间隔缺损经常是因为做心脏超声检查发现的,一般通过医生听诊不能发现,即使有反复肺部感染或者其他不适,也不能用这个洞来解释。东阳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杨明烽 但一经查出,总会给家长或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包袱,,甚至没必要的恐慌。这时其面临两个选择,一治疗,二不治疗。 治疗方法,虽然小的房间隔缺损,一般都可以通

先天性心脏病怎么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方法有两种:手术治疗与介入治疗。 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实用于各种简单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及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如: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先心病、法乐氏四联征以及其他有紫绀现象的心脏病)。 介入治疗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及部分室间隔缺损不合并其他需手术矫正的畸形患儿可考虑行介入治疗。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手术治疗适用范围较广,能根治各种简单、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但有一定的创伤,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少数病人可能出现心律

宝宝室间隔缺损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间隔缺损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心脏畸形,约占先心病总数的30%-50%,是由于心脏在胚胎发育中,心室间隔发育障碍所致。缺损可单独存在,也可以与肺动脉狭窄、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及大动脉错位等畸形并存。本病男孩稍多见。 一、室间隔缺损的临床表现 中至大型室间隔缺损患儿,其结果必然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常在婴幼儿期就出现症状,如消瘦、乏力、多、呼吸急促,患儿奶中常因气促而中断,体重增加缓慢,面色苍白等。此外,室间隔缺损患儿易反复多次患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在寒冷季节患儿呼吸道感染更加频

心脏病的治疗

1、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使用于各种简单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及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如: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先心病、法乐氏四联征以及其他有紫绀现象的心脏病)。 2、介入治疗:介入治疗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及部分室间隔缺损不合并其他需手术矫正的畸形患儿可考虑行介入治疗。 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手术治疗适用范围较广,能根治各种简单、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但有一定的创伤,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少数病人可能出现心律失常、胸腔、心腔积液等并发症,

先天性心脏病隔代遗传几率多大

先天性心脏病的遗传方式:单基因 单基因病也就是孟德尔遗传病,很多种类的先心病的遗传就属于单基因遗传。如马凡综合征、Noonan综合征、Holt-Oram综合征、不伴耳聋的长Q-T综合征和主动脉瓣上狭窄等都是属于单基因遗传中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另外,Ellis-Van综合征、伴耳聋的LQT综合征等是单基因遗传中的常染色体隐性隐性遗传。 先天性心脏病的遗传方式:多基因 多基因遗传是指疾病的遗传是由两对以上的基因控制,而且疾病的发生还与环境有关,基因是一部分因素。法洛四联症就是属于多基因遗传。 先天性心脏病的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