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的4大姿势5大技巧
母乳喂养的4大姿势5大技巧
哺乳姿势一般有四种:
1.半躺式
在分娩后的头几天,妈妈坐起来仍有困难,这时,以半躺式的姿势喂哺宝宝便最为适合。把宝宝横倚着妈妈的腹部,背后用枕头垫高上身,斜靠躺卧。
2.榄球式
在喂哺双胞胎时,或同时有另一位孩子想依偎着妈妈时,这种姿势便尤为适合。婴儿躺在妈妈的臂弯,臀部相对,有需要时可用软垫支撑,而妈妈的下臂应托着婴儿的背部。身子应稍微前倾,让婴儿靠近乳房。开始喂哺后,便可放松及将身体后倾。这种姿势能让婴孩吸吮下半部乳房的乳汁。
3.摇篮式
摇篮式喂哺最广为人熟悉。婴儿的头部枕着妈妈的手臂,腹部向内,而妈妈的手应托着婴儿的臀部,方便身体接触。利用软垫或扶手支撑手臂,手臂的肌肉便不会因为抬肩过高而拉得绷紧。采用这种喂哺姿势时,垫高双脚有助身体放松,例如把脚放在脚踏上。
4.侧卧式
在晚上喂哺或想放松一下时,可采用这种姿势。妈妈和婴儿都侧卧在床上,腹部相对,这样婴儿的口便会正对乳头。妈妈的手臂及肩膀应平放在床垫上,只有头部以枕头承托。妈妈可用卷起的毛巾或类似物品垫着婴儿,让婴儿保持同一姿势。
要保证母乳喂养顺利成功,新生儿妈妈除了学习喂养姿势外,还必须学习正确的母乳喂养技巧——正确的嘴乳衔接方法。
1.用乳头挠弄宝宝的小嘴唇
一旦母婴都处在感觉非常舒适的体位,妈妈就可以用乳头轻轻抚弄宝宝嘴唇,等婴儿小嘴完全张开——直到像打呵欠那样大大地张开小嘴为止。
2.嘴乳衔接
一旦宝宝大大地张开了小嘴,就把婴儿向妈妈靠近。妈妈不要将自己的乳房去接近宝宝的小嘴,更不要将宝宝的头部推向乳房。
3.嘴乳衔接的检查
婴儿正确衔接乳头的表现应该是嘴唇向外凸出(就像鱼嘴一样),而不是向口腔内回缩。妈妈还要检查婴儿有没有吸吮自己的下唇,妈妈牵拉下唇就能检查出婴儿是否在吸吮下唇和舌头。
4.给宝宝留点呼吸空间
宝宝衔接乳头后,如果乳房组织阻塞了宝宝的鼻孔,妈妈用手指轻轻地向下压迫乳房表面组织就能让宝宝呼吸畅通,轻轻抬高宝宝也能提供一点呼吸空间。
5.终止吸吮
如果宝宝吸奶完毕仍不肯松开衔在乳头上的小嘴,唐突拉开会导致乳头损伤。首先应该终止婴儿的吸吮,妈妈终止婴儿吸吮的方法就是用手指非常小心地插入宝宝的口角让小量空气进入,并迅速敏捷地将手指放入宝宝上、下牙槽突龈缘组织之间直到宝宝松开为止。
父母如何给先天性心脏病孩子喂食
1、难以摄取足够充足的营养:添加高能营养物质于母乳、配方奶中,提供高脂奶,少量多餐控制喂奶的时间在20分钟内。
2、不能保证安全喂养:掌握喂奶的技巧,安置宝宝于舒适的喂奶姿势正确合适添加辅食,尝试用不同的喂养工具,奶瓶、勺子。
3、宝宝没有食欲:制定鼓励宝宝进食的奖励措施养成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掌握宝宝何时进餐的信号经常表扬,爱抚你的宝宝。
4、母乳喂养困难:帮助你的宝宝含住奶头,妈妈可以尝试用不同的喂养姿势,或改用奶瓶喂养。
5、如果您的宝宝已经可以自己选择食物,那更应该注意食物的均衡营养了。
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
侧躺(足球)抱法:让宝宝在您身体一侧,用前臂支撑他的背,让颈和头枕在您的手上。如果您刚刚从剖宫产手术中恢复,那么这样是一个很合适的姿势,因为这样对伤口的压力很小。
侧卧抱法:您可以在床上侧卧,让宝宝的脸朝向您,将宝宝的头枕在臂弯上,使他的嘴和您的乳头保持水平。用枕头支撑住后背。
摇篮抱法:用您手臂的肘关节内侧支撑住宝宝的头,使他的腹部紧贴住您的身体,用另一只手支撑着您的乳房。因为乳房露出的部分很少,将它托出来哺乳的效果会更好。
橄榄球抱姿:橄榄球抱姿适用于那些吃奶有困难的BB,同时还可以有利于妈妈观察孩子,在孩子吃奶的时候可以调整BB的位置。步骤为让BB躺在一张较宽的椅子或者沙发上,将他置于你的手臂下,头部靠近你的胸部,用你的手指支撑着他的头部和肩膀。然后在孩子头部下面垫上一个枕头,让他的嘴能接触到你的乳头。
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
喂母乳的正确姿势如下:
1、搂抱式:这种方法也称为摇篮式,这是最简单易学的姿势,也是采用最多的姿势。
妈妈可以坐在椅子上,或者半躺在床上,背后靠一个松软的靠垫,手肘下和怀中都垫一个可以作为支撑的垫子或者枕头,可以垫高腿部屈起膝盖,这样会感觉更轻松,有助于妈妈放松全身的肌肉,保持心情的愉悦。把宝宝搂进怀中,将宝宝的小脑袋放在你的手肘中,手臂环绕着宝宝,托好宝宝的小屁股,让宝宝整个身子都依靠在妈妈的怀里,高度和妈妈的乳房平齐。
2、交叉摇篮法:这个姿势其实和搂抱式差不多,只是托着宝宝的手臂是跟搂抱式的反过来。如果宝宝是头右躺在妈妈的怀中,就用左手托着宝宝的屁股,反之亦然。手臂支撑着宝宝的背部,手掌托着宝宝的脑袋,这样的姿势比较适合早产儿,方便妈妈控制宝宝小脑袋。
3、足球抱法:如果妈妈乳房较大或者乳头内陷、扁平时适合这种抱法。将宝宝放在妈妈身体一侧,妈妈用同侧前臂支撑宝宝的头,手要扶住宝宝的颈部和头部,另一只手托着乳房。这样容易观察宝宝是否已经叼牢乳头,以便形成有效哺乳。
4、侧卧抱法:这是对妈妈来说比较轻松的抱法,这种抱法适合刚经历过剖腹产手术的妈妈,可以避免宝宝压迫伤口。妈妈在床上侧卧,与宝宝面对面。然后将自己的头枕在臂弯上,使宝宝的嘴和自己的乳头保持水平方向。用另一只胳膊的前臂支撑住宝宝的后背,手托着宝宝头部。这种方法可以让妈妈在宝宝吃奶的时候得到休息,有利于妈妈产后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当妈妈身体恢复到差不多的时候,最好就换另外的哺乳方法。因为这个喂养方法对于三个月以上的宝宝很适用,但是对于三个月以下的宝宝要慎重,有的宝宝因此会增加吐奶的几率。
另外,三个月以下宝宝的头、颈部力量均很弱,一旦妈妈在喂奶时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乳房堵住了宝宝的口鼻,而宝宝又没有足够的力量避开,就可能因为窒息而发生意外。只有当宝宝4个月后,才具备抬头躲避和用手推开母亲乳房,或用身体动作将母亲惊醒的能力,所以妈妈们留意了。
教你6大母乳喂养技巧
母乳喂养窍门1:你要坐得舒服。
选择一把舒适的、有扶手的椅子,再用枕头支撑好你的后背和胳膊。大多数沙发都不能提供足够的支撑,让你舒服地喂奶,所以你得靠枕头的帮助。
你可以在脚下垫几个枕头,以免身体向宝宝倾斜,也可以把脚放在脚凳、咖啡桌或一摞书上。在大腿上放个枕头或叠起来的毯子,你就不用弯腰了。无论你采用哪个姿势喂奶,都一定要把宝宝抱向你的乳房,而不是用乳房去够宝宝。
母乳喂养窍门2:托好乳房。
母乳喂养期间你的乳房会变得更大、更沉重。所以,你在喂奶的时候可以用空着的那只手以C形(4个手指托在乳房下面,大约在时针9点钟的位置,大拇指在上面3点钟的位置)或V形(把乳房托在分开的食指和中指之间)托住乳房。
小提示:手指应距离乳头和乳晕至少5厘米,以免宝宝咬到你的手指。
母乳喂养窍门3:支撑好宝宝。
让宝宝感到安全舒适,有助于他更愉快有效地吃奶。用胳膊、手加上枕头或叠起来的毯子来支撑宝宝的头、颈、背和臀部,让它们保持在同一直线上。你可以把宝宝包裹起来,或把他的双臂轻轻固定在身体两侧,这样就能更轻松地给宝宝喂奶了。
母乳喂养窍门4:经常变换姿势。
尝试不同的喂奶姿势,有助于找到你觉得最舒服的姿势。
很多妈妈发现避免乳管阻塞的最佳方法就是有规律地变换喂奶的姿势。因为每种姿势都会使乳头的不同部分承受压力,也可能会帮你避免乳头疼痛。
小提示:每次喂奶轮流用不同的乳房先喂,你的奶量会大大增加。
母乳喂养窍门5:先放松,再喂奶。
做几次深呼吸,闭上眼,冥想一些宁静的画面。在手边放一大杯水、牛奶或果汁,准备在喂奶的时候喝。别忘了,补充足够的水分能帮你分泌更多乳汁。
母乳喂养窍门6:正确让宝宝停止吃奶。
理想的状态是,当宝宝吃完一个或两个乳房里的奶时,他能知道自己是否吃饱了,并主动把嘴从你的乳头松开。
如果你需要改变宝宝的姿势、让他换吃另一个乳房,或者出于某些原因需要停止喂奶时,可以把手指轻轻伸进宝宝的嘴角里,当宝宝的嘴发出一声轻轻的“啪”后,就表明他停止吃奶了,这时你就可以把他抱开了。
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
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
1. 坐在有靠背椅子上,脚下放一个小凳子,抬高膝盖;
2. 准备3个枕头,后背垫一个,膝盖上放一个,抱宝宝的手臂下再垫一个,这样,你抱宝宝哺乳就不会弄得腰酸背痛,手酸脚麻。
让宝宝吃奶不费力的正确姿势
1. 用手臂托住宝宝,他的脖子靠在肘弯处,你的前臂托住宝宝的背部,手掌托牢小屁股。
2. 把宝宝的小身体整个侧过来,面对着你,肚子贴肚子。要点:让宝宝的头、脖子和身体成一线,吸吮、吞咽就会比较顺当。
3. 把宝宝放在膝盖和枕头上,或者用矮凳把脚垫高,让他和你的乳房一样高,用膝盖和枕头支撑宝宝的重量,而不是你的手臂。要点:将宝宝往上、往你乳房的位置抱,让宝宝整个身体靠着你,而不是你的身体往前倾。
通过以上介绍,对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也是有着一些了解,因此在喂奶的时候,都是要按照以上方法进行,不过要注意的是,在喂奶的过程,宝宝如果经常有吐奶的现象,也是需要注意,是不是身体出现问题,如果有异常需要立即进行治疗。
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
1、搂抱式:这种方法也称为摇篮式,这是最简单易学的姿势,也是采用最多的姿势。
妈妈可以坐在椅子上,或者半躺在床上,背后靠一个松软的靠垫,手肘下和怀中都垫一个可以作为支撑的垫子或者枕头,可以垫高腿部屈起膝盖,这样会感觉更轻松,有助于妈妈放松全身的肌肉,保持心情的愉悦。把宝宝搂进怀中,将宝宝的小脑袋放在你的手肘中,手臂环绕着宝宝,托好宝宝的小屁股,让宝宝整个身子都依靠在妈妈的怀里,高度和妈妈的乳房平齐。
2、交叉摇篮法:这个姿势其实和搂抱式差不多,只是托着宝宝的手臂是跟搂抱式的反过来。如果宝宝是头右躺在妈妈的怀中,就用左手托着宝宝的屁股,反之亦然。手臂支撑着宝宝的背部,手掌托着宝宝的脑袋,这样的姿势比较适合早产儿,方便妈妈控制宝宝小脑袋。
3、足球抱法:如果妈妈乳房较大或者乳头内陷、扁平时适合这种抱法。将宝宝放在妈妈身体一侧,妈妈用同侧前臂支撑宝宝的头,手要扶住宝宝的颈部和头部,另一只手托着乳房。这样容易观察宝宝是否已经叼牢乳头,以便形成有效哺乳。
4、侧卧抱法:这是对妈妈来说比较轻松的抱法,这种抱法适合刚经历过剖腹产手术的妈妈,可以避免宝宝压迫伤口。妈妈在床上侧卧,与宝宝面对面。然后将自己的头枕在臂弯上,使宝宝的嘴和自己的乳头保持水平方向。用另一只胳膊的前臂支撑住宝宝的后背,手托着宝宝头部。这种方法可以让妈妈在宝宝吃奶的时候得到休息,有利于妈妈产后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当妈妈身体恢复到差不多的时候,最好就换另外的哺乳方法。因为这个喂养方法对于三个月以上的宝宝很适用,但是对于三个月以下的宝宝要慎重,有的宝宝因此会增加吐奶的几率。
另外,三个月以下宝宝的头、颈部力量均很弱,一旦妈妈在喂奶时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乳房堵住了宝宝的口鼻,而宝宝又没有足够的力量避开,就可能因为窒息而发生意外。只有当宝宝4个月后,才具备抬头躲避和用手推开母亲乳房,或用身体动作将母亲惊醒的能力,所以妈妈们留意了。
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
1、搂抱式
这种方法也称为摇篮式,这是最简单易学的姿势,也是采用最多的姿势。
妈妈可以坐在椅子上,或者半躺在床上,背后靠一个松软的靠垫,手肘下和怀中都垫一个可以作为支撑的垫子或者枕头,可以垫高腿部屈起膝盖,这样会感觉更轻松,有助于妈妈放松全身的肌肉,保持心情的愉悦。
把宝宝搂进怀中,将宝宝的小脑袋放在你的手肘中,手臂环绕着宝宝,托好宝宝的小屁股,让宝宝整个身子都依靠在妈妈的怀里,高度和妈妈的乳房平齐。
2、交叉摇篮法
这个姿势其实和搂抱式差不多,只是托着宝宝的手臂是跟搂抱式的反过来。如果宝宝是头右躺在妈妈的怀中,就用左手托着宝宝的屁股,反之亦然。
手臂支撑着宝宝的背部,手掌托着宝宝的脑袋,这样的姿势比较适合早产儿,方便妈妈控制宝宝小脑袋。
母乳喂养的8大优势
1. 酪蛋白的as成分——消化问题
妈妈都希望宝宝吃多吃好,身体壮壮,于是宝宝消化体统的强弱与否至关重要。牛奶中酪蛋白的as成分易在宝宝胃中形成凝乳,不利消化,而妈妈的母乳中只有很少很少的酪蛋白的as成分,两者相对,吃母乳的宝宝更易消化吸收。
2. β-乳球蛋白——过敏反应
宝宝对过敏源的抵抗力较弱,牛奶中含有的β-乳球蛋白对某些人群易造成过敏,而母乳中无此成分,绝无过敏担忧。
3.乳铁蛋白——保护肠道
乳铁蛋白与铁结合,可以保护宝宝的肠道,母乳中此物质高于牛奶,每个妈妈都希望宝宝肠道好,所以还是母乳的好。
4.溶酶菌——抗菌作用
科学实验证明,溶酶菌有抗菌作用,母乳中此含量要高于牛奶3000倍,结果不言自明。
5.分泌型免疫球蛋白IgA——抗病能力
这一物质相当于婴儿抵制病菌的保护伞,而母乳就是这一保护伞源源不断的生产者,牛奶中也有此物质,但牛奶某时会有宝宝肠绞痛的副作用。
6.牛黄素——婴儿脑、神经、视网膜发育
牛黄素在宝宝脑、神经、视网膜发育,以及细胞膜稳定性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牛奶中的此成分含量只是母乳的1/80。
7.早产儿——智力发育
妈妈在哺乳早产宝宝的时候,会有身体的爱抚和情感的交流,这些都有利于宝宝的脑部发育,相对而言,牛奶就不会爱抚和亲吻宝宝了。
8.母乳——安全卫生
据说大陆奶粉99%都不合格,另外1%还不知道在哪里,这也许言过其词,但香港的奶粉限购政策又多多少少在反应什么,如果宝宝吃的是母乳,则无需此隐患。
母乳喂养正确姿势
姿势一:侧躺式
妈妈侧卧,头下垫一个枕头,宝宝也侧身,和妈妈面对面,肚子贴着妈妈的肚子,可以在宝宝的后背垫一个枕头。
适用场景:夜间喂奶。
姿势二:交叉式
妈妈一手臂内侧撑着宝宝的头,将宝宝的身体倾斜一些,另外一只手用来拿乳头放在宝宝嘴里。
适合场景:坐着喂奶。
姿势三:摇篮式
一手抱着宝宝,让宝宝像睡在摇篮里一样,一手放在乳房和乳晕上,在宝宝身体下面放一个垫子。
适合场景:坐着喂奶或站着喂奶。
姿势四:环抱式
将宝宝的双腿用手夹着并放在妈妈的侧腋下,让宝宝上身正对着妈妈的乳房,身体呈半坐卧位,妈妈的手托住宝宝的头部,另一只手的手指张开,贴放在乳房上。
适合场景:剖腹产孕妇。
唇腭裂影响吃奶吗
喂养唇腭裂宝宝也可以采用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两种方式。如果采用母乳喂养,要特别注意喂奶的姿势。应采取头高脚低的方式,把宝宝斜抱至与地面成45°角,以免奶水流入鼻腔或者呼吸道。
如果采取人工喂养的方式,最好使用唇腭裂宝宝专用的奶瓶。严重的也可使用医用注射器针筒,前端连接橡胶头;或使用汤匙和滴管,也能达到理想效果。新手父母要掌握好喂奶的量,每次的奶量不要过多,以60~80毫升为宜。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旦喂奶过程中发现奶水从鼻孔流出来,就说明给宝宝喂奶的速度过快,需要立刻调整喂奶速度;如果宝宝鼻孔里奶水流出的量很多,则需要暂停喂奶,再用棉签将鼻孔中的奶水擦干净;如果喂奶时发生呛咳,不要惊慌,马上把宝宝的头朝下,轻轻拍背,这样奶水就不会流入呼吸道了。
以下是腭裂宝宝喂养小技巧
腭裂宝宝在喂养的时候要比正常宝宝要困难些,不过里面有些小技巧,只要你掌握了,喂养宝宝也很简单哦!
技巧一:乳头或奶嘴朝向正常发育的一侧,这样可以减少磨损腭裂或鼻腔黏膜引起的疼痛,从而避免宝宝哭闹影响进食。
技巧二:腭裂宝宝吃奶时容易吞入空气,可以分次喂养,即在喂奶过程中暂停一下,轻拍宝宝背部,帮助打嗝,排出空气,以避免吐奶。
技巧三:喂奶后让宝宝俯卧或右侧睡,这样有助消化,还可以防止奶水溢出时宝宝不慎被呛到。
母乳喂养采取的姿势
1、我们去喂奶的时候,第一个要做到的是妈妈要觉得舒服,凳子要舒服,最好是能够有一个椅背来依靠,要不然喂奶下来会很累;
2、宝宝是可以移动来接触妈妈的,宝宝的脸对着妈妈的乳房、下巴贴着乳房、鼻尖对着乳头,这样才能让宝宝在最好的姿势下吸奶;
3、宝宝比较软的时候,最好是要托着他的臀部,让他头部与身体呈一直线,如此喝奶才会更加顺利;
4、宝宝吃完母乳以后呢,要拍嗝。要是宝宝吃奶前一直在哭泣的话,或者说他含接的不太好的时候,体内就会吸入一部分的空气,因此我们等宝宝吃完奶后要给他拍嗝,就是将胃里面的空气拍出来的意思。
拍嗝往往有两种方法,一部分的人喜欢让宝宝坐在我们的腿上,我们的手是撑着他下颌的位置,宝宝往前倾,我们用空心掌从下往上拍,这样就能够顺利地让空气出来。还有些妈妈会喜欢让宝宝趴在自己的肩膀上,用一定的力度往下拍,这样一来也能很有效地把空气拍打出来。
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
橄榄球式
1、宝宝放在体侧的胳膊下方,他应该面朝你,鼻子到妈妈的乳头高度,宝宝双脚伸在你的背后;
2、妈妈用手托起宝宝的肩、颈和头部;
3、另一只手呈C形托住乳房(见图)引导他找到乳头,妈妈这时身子应稍微前倾,让宝宝靠近乳房。
最适合:这种方式适合于破腹产的妈妈,因为可以避免宝宝压到你的腹部。另外,如果你的宝宝很小或含奶头比较困难,这种姿势也可以让你帮他找到乳头。橄榄球式还适合乳房较大、乳头扁平或双胞胎妈妈。为了舒服起见,可以在腿上放个垫子。
半躺式
1、妈妈把宝宝横倚着妈妈在自己的腹部,脸朝向妈妈的乳房,宝宝后面可以垫一个枕头;
2、妈妈的背后用枕头垫高上身,斜靠躺卧;
3、妈妈用手臂托起宝宝的背部,手靠在宝宝后面的枕头上,以便宝宝的嘴巴可以衔住妈妈的乳头。
最合适:这种方式适合于分娩后头几天,妈妈坐起来仍有困难,而以半躺式的姿势喂哺宝宝最为适合。
侧躺式
1、妈妈在床上侧卧,背后用枕头垫高上身,斜靠躺卧;
2、把宝宝横倚着妈妈的腹部,让宝宝的脸朝向你,妈妈身体下侧的胳膊枕在自己头下,另一只手抱着宝宝;
3、使宝宝的嘴和你的乳头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
最合适:这种方式适合于早期喂奶,也适合剖腹产的母亲。如果你是剖腹产或分娩时出现过难产、坐着不舒服、白天晚上都在床上喂奶,你可能会愿意躺着喂
新生儿母乳喂养姿势
在母乳喂养宝宝的时候,妈妈应将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别放于乳房上、下方,呈“C”形托起整个乳房。母亲舒适地坐着或躺着,最好在其腰部和手臂下方放置一软枕,坐位时在足下放一脚凳,以使妈妈放松;婴儿的身体贴近妈妈,面向乳房;婴儿的头与身体在一条直线上;婴儿的口对着乳房。
侧卧位适用于:①剖官产术后的妈妈,以避免切口受到压迫;②妈妈倍感疲惫,希望在婴儿吃奶时休息或睡觉;③乳房较大,利于婴儿含接。
母乳喂养宝宝的各种姿势:
1、摇篮抱法:用妈妈手臂的肘关节内侧支撑住宝宝的头,使他的腹部紧贴住妈妈的身体,用另一只手支撑着乳房。因为乳房露出的部分很少,将它托出来哺乳的效果会更好。
优点:通常最简便易学的姿势;多数父母最常用的姿势。
2、交叉摇篮抱法:和使用摇篮支撑法的位置一样,但这一次用对侧的手臂,这样就可以用手来支撑宝宝头部,用前臂支撑身体。这样妈妈可以更多的控制宝宝头部的方向。
优点:使用手支撑颈背部,较使用前臂会对婴儿头部形成更好的控制;当用来为早产儿或叼牢乳头有困难的婴儿哺乳时尤其有效。
3、侧卧抱法:妈妈可以在床上侧卧,让宝宝的脸朝向妈妈,将宝宝的头枕在臂弯上,使他的嘴和乳头保持水平。用枕头支撑住后背。如果是在剖宫产术后,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