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正确洗手的方法 正确洗手的好处

正确洗手的方法 正确洗手的好处

正确的洗手好处:

1.防止传染:勤洗手可以预防感冒、非典、手足病、腹泻痢疾等一切可以通过手接触传播的传染疾病。

2.防止感染:用脏手挖鼻子、掏耳朵、揉眼睛都会将细菌带入身体,接触伤则会使伤感染。勤洗手,常消毒,可避免身体被细菌感染。

宝宝正确洗手步骤

湿: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搓:手心、手背、指缝相对搓揉20秒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擦搓,交换进行;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指尖并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冲: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

捧:用手捧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再关闭水龙头

甩:双手五指自然下垂,在水池里甩上三甩,防止手上的水滴在地上

擦:用干净的毛巾/纸巾擦干或烘干机烘干

要把手洗干净,除了要将肉眼可见的污渍洗掉外,每次洗手需要双手涂满肥皂反复搓揉10秒钟以上,然后再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如果怀疑接触了感染源,还需要反复按照以上步骤彻底清洗。

夏天怎么预防感冒 勤洗手防感冒

夏天预防感冒要注意勤洗手。研究表明通过手触摸是最容易感染病毒的,通过手感染到的病毒再通过接触自身的身体就容易导致感冒。洗手的时候最好能够使用肥皂、洗手液等帮助更深层的清洁皮肤。

正确洗手方法:冲洗双手后涂抹肥皂搓出泡沫后按照掌心、手背、指缝、指尖、手腕的顺序彻底清洗双手。

洗手的时间应该保持30秒,且宜用温水有效清洁,洗完手之后不要用毛巾等擦手。

洗手一次能洗干净吗 怎么正确洗手

1、用约一角钱硬币大小的洗手液双手搓洗各个部位,搓洗的方式参照七步吸收法进行,直到洗手液完全干燥。

2、洗手掌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3、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4、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5、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6、洗大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7、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8、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每个动作至少洗5下,左右手都要洗,每个动作10至15秒,所有完成7步洗手法,至少需要2分钟的时间。

为什么要洗手

手表面看似干净,但实际可携带多种肉眼看不见的病毒、细菌等病原体,通过“脏手”可传播多种疾病,正确洗手是预防疾病的第一道防线。

正确洗手防病从口入

夏秋季儿童传染性疾病有哪些?家长应如何预防?近日,在厦门市图书馆举办的周末知识讲座中,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传染科专家沈军主任为市民带来了《夏秋季儿童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的讲解。

消化道感染性疾病活跃

沈军介绍,儿童疾病可分为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由各种病原体感染导致,病原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粪口、空气、接触、虫媒传播等,其中一部分的感染性疾病因为容易传播或者危害较大,被称为传染病。夏季的感染性疾病除了消化道感染及食物中毒外,也有呼吸道感染,包括一些传染性疾病;而非感染性疾病常见的有中暑、过敏、哮喘等。

肠道疾病是夏季的高发病,而细菌性痢疾是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沈军介绍,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细菌性痢疾一般是通过饮用或食用被痢疾杆菌污染的水、食物传播,也可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此外,轮状病毒在秋季也比较常见,它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感染途径主要为粪口。

正确洗手避免病从口入

俗话说,病从口入。沈军说,手每天要接触很多东西,每次都会沾染上成千上万个细菌和病毒,所以不但要勤洗手,还要正确地洗手。

那么,如何正确洗手呢?首先,洗手应使用流动水;其次,双手要进行揉搓,时间应不少于15秒;洗完手后,不应用毛巾或纸巾擦手,应让手自然甩干。

沈军强调,下述情况更应及时洗手:手部接触眼、口、鼻之前;咳嗽或打喷嚏用手捂嘴后;进食及处理食物前;如厕后等。

保护自己外,也应注意避免自身的不恰当行为给他人带来健康隐患。随地吐痰或者打喷嚏、咳嗽时不用纸巾掩口鼻,这不仅仅是不礼貌的行为,而且会让带有致病菌的飞沫通过空气流动造成疾病的传播。

正确洗手的方法

对于正常人来说,除了要做到每天固定的洗手外,还需要掌握科学洗手的方法,这样才能保证洗手的效果。

1.用清水润湿手部,打上肥皂或洗手液,两手掌心相对,手指并拢互相揉搓。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掌心相对,手指交叉沿着指缝相互揉搓。

3.一只手握着另一只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支手的掌心旋转揉搓。

4.揉搓手腕,并将手彻底冲洗干净,揉搓时双手交替进行,整个揉搓不应少于20秒。

洗手液洗手可以减少手部多少细菌

并没有具体的值。

洗手液可以减少手部皮肤的细菌数量。而不洗的手一般带有20-30种病菌,可导致肠道、眼病、伤寒病等多种疾病。正确洗手可以让细菌数量减少21%。许多常见传染病,如感染性腹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肠道寄生虫病、皮肤感染、沙眼等疾病都能经手传播。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是预防经手传播疾病的有效手段。

德尔塔病毒戴口罩有用吗 德尔塔病毒戴什么口罩好

医用防护口罩,如:N95、N99口罩等专业口罩。

如N95型口罩,可以对空气动力学直径物理直径为0.075µm±0.020µm的颗粒的过滤效率达到95%以上,而空气细菌和真菌孢子的空气动力学直径主要在0.7-10µm之间变化,完全在N95型口罩的防护范围内,因此N95型口罩可以用于德尔塔病毒的呼吸防护。

无论是一次性的医用外科口罩,还是防护口罩都需要定期更换,一般每隔4小时左右更换一次。另外,除正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外,在目前疫情防控阶段,普通民众还应该注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手、正确洗手,避免聚餐,少去公共场所,居家或办公场所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清洁等,这样,才能有效阻隔病毒,减少疾病的进一步传播。

相关推荐

手足口病有哪些注意事项

手足口病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1、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3、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4、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目前对患病者的隔离一般不少于2周(由于手足口病患者的排毒期限迄今尚未见系统的研究报告,因此尚难确定其传染期)。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5、托幼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地洗手习惯

首先要让幼儿理解和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六步法),再通过长时间一贯性的培养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手脏了自觉洗手、饭前便后主动洗手洗手时节约用水等。 在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洗手习惯之前,我们首先要检查一下为幼儿洗手创设的环境是否适宜。硬件的设施设备要完善,包括有大小适中的肥皂、儿童专用的毛巾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北方的园所可以在冬天提供温水洗手。作为教师,我们还要在幼儿洗手的场所创设相应的教育环境,如洗手的步骤图等。 具备了适宜的环境的同时,我们要让幼儿理解“为什么要洗手”、“你的小手干净吗”以及“什么时

洗手液怎么选择成分 洗手液正确洗手方法

先用清水充分湿润双手,取适量的洗手液于掌心双手充分揉搓至少30秒钟以上,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揉搓到指尖、指缝,并让泡沫能覆盖到整个手的各个部分。揉搓完后用流水冲洗干净。 最后,注意要用清洁的干毛巾或纸巾擦干,最好不要烘干,因为表面水的快速挥发会导致皮肤部分失水,造成皮肤发干,变得粗糙。

正确洗脸方法 洗脸前先洗手

洗脸前先用洗手液或肥皂,充分轻柔手心手背,再用流动的清水把手冲洗干净。这之后才能开始洗脸,用手打出的泡沫才是清洁干净的,能起到很好的面部去污效果。

正确的洗手方法

正确的洗手方法是个人良好卫生习惯重要内容之一,能有效的防止肠道病毒的传播。在与患者接触后,触摸眼、口、鼻前,打喷嚏或咳嗽后,如厕后,带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公共设施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从外面回家后等均应及时洗手。推荐较合理的五步洗手法:湿、搓、冲、捧、擦。 一、湿 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二、搓 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20秒: (一)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二)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三)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四)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

女性长指甲有哪些危害

美国自然疗法专家斯泰茜·莫布里博士表示,长指甲与手指间的缝隙会成为细菌的滋生地。近日,在美国传染病协会旧金山会议上宣布了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一项研究。 研究发现,如果指甲长度超过指尖3毫米,藏匿在指甲缝中的细菌过量的可能性大约是指甲短的人的5倍。其中主要包含能引起肺炎、尿路感染的细菌和一些传染病源,如流感病毒等。勤洗手是防止流感病毒的有效措施之一,但研究负责人、美国密歇根大学内科医学教授卡罗尔·考夫曼博士表示,大多数人洗手不足以清洗掉这些细菌。 为预防感冒,还应该勤剪指甲,使其与指尖平齐,洗手时最好用刷子认真

家长如何教会孩子正确洗手方法

告诉孩子为什么要洗手。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件一件的具体事情,告诉孩子讲卫生的道理。告诉他“洗小手洗得多干净,脏东西洗掉了,就不会得病了,手脏就容易抓东西吃,就会得病”等。让孩子知道讲卫生就可以不得病,讲卫生的孩子是爸爸妈妈喜欢的孩子。经常给孩子讲道理,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入手,逐渐培养他讲卫生的良好品德。 给孩子正确的示范。教孩子挽起袖口,打开水龙头,双手淋湿并抹肥皂,左右手互相搓手心和手背,再将一个个的小手指头洗一洗,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干净毛巾擦干手。 父母要一边说一边做,说话要亲切,动作要慢些,以便让孩

洗手姿势不对有何严重后果

七成人洗手姿势不正确 在现实生活中,相当多的人在洗手时陷入了误区,为此,网易健康对于大家的洗手方式作了一项调查,此次调查中收集有效投票1924票。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78%的人是由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的,19%的人对于洗手的态度很随意,想起来才会洗,而2%的人是根本没有洗手习惯的。从这一组数据可以看出,人们已经认识到,洗手并不是小事,它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在预防疾病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洗手的重要性,但是用怎样的方式洗手才是正确的呢? 对于水流的选择,93%的人选择流动的水来洗手,6%的

洗手用冷水还是热水 怎么正确洗手

1、先用清水将手打湿,然后涂抹上肥皂或者洗衣液等清洁剂,然后两手掌心相对,手指并拢互相揉搓。 2、再将一只手翻过来,手心对手背,沿着指缝相互揉搓,再掌心相对,手指交叉沿着指缝相互揉搓。 3、再用一只手握着另一只手的大拇指进行揉搓,然后再弯曲各手的指关节,在另一只手的掌心旋转揉搓。 4、最后揉搓手腕,并将手彻底冲洗干净,揉搓时注意两手交替进行,整个揉搓不能少于20秒的时间。

奥密克戎病毒怎么预防

除了接种新冠疫苗外,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预防奥密克戎病毒: 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防线,可以降低奥密克戎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 奥密克戎等新型冠状病毒可能通过眼睛、鼻子、嘴巴等黏膜部位感染人体。如果不注意手卫生,手就有可能把病毒“送”入人体。正确洗手的好习惯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便捷、最经济的方法之一。因此,彻底的洗手可以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的可能性。 根据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在空气传播的20分钟内失去了90%的感染能力,其中大部分的能力丧失发生在最初的5分钟。如果通风较好,病毒颗粒会快速“脱水”失去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