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如何护理酒精性肝病

如何护理酒精性肝病

目前多数研究认为,连续5年以上每天摄入酒精超过40克,有48%会患上不同程度的酒精性肝病;每日摄入80—100克酒精时,酒精性肝病的危险性增加5倍;每日摄入超过160克则增加25倍……

为什么饮酒会引起肝病呢?

各种酒都有不同含量的酒精,酒精进入人体后只有10%自肠胃排出,90%则在肝脏中代谢。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进入肝细胞后经氧化为乙醛。乙醇和乙醛都具有直接刺激、损害肝细胞的毒性作用,能使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甚至坏死。

酒精性肝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与饮酒量、饮酒年限、性别、遗传、营养、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有关。

饮多少酒,喝多长时间会造成肝脏疾病?

目前多数研究认为,连续5年以上每天摄入酒精超过40克,有48%会患上不同程度的酒精性肝病;每日摄入80—100克酒精时,酒精性肝病的危险性增加5倍;每日摄入超过160克则增加25倍;如果持续饮酒8年,每日平均消耗酒精227克,则33%嗜酒者会发生酒精性肝炎,14%发生酒精性肝硬化。一次大量饮用的危险性比小量分次饮用大,早年饮酒发生肝病危险性高。

40克的酒精量约相当于白兰地100毫升,威士忌120毫升,黄酒250毫升,啤酒1000毫升,56度的白酒毫升,38度白酒130毫升。

女性对酒精较男性敏感。女性体型较小,体内脂肪含量高,喝相同量的酒,其血液中酒精浓度也高于男性,同时女性胃内乙醇脱氢酶较男性低,因此比男性更易发生酒精性肝病。女性甚至在停止喝酒后也容易由酒精性肝炎变成肝硬化。

营养不良,蛋白质缺乏,可以加重酒精对肝脏的毒性,因此吃适量的脂肪和高蛋白饮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减轻酒精对肝脏的毒性。但过量饮酒,超过酒精中毒临界值,膳食调节就没用了。

当发生慢性酒精中毒时,病人慢慢地会发现记忆力大不如从前,判断力减退;当戒酒时,部分病人出现幻视、幻听、狂躁等精神异常;性欲减退,严重者甚至会造成不孕不育;有些人患糖尿病;食欲下降,急慢性糜烂性胃炎、慢性胰腺炎和慢性胆囊炎也时常发生。还有些病人会合并动脉硬化、心肌炎、冠心病;更多的损害是在肝脏,约75%发生脂肪肝,40%发生酒精性肝炎,8%—29%发生肝硬化。一旦发展到肝硬化阶段,病情就不可逆转。

脂肪肝是酒精性肝病的早期阶段,轻度脂肪肝多无症状,中、重度脂肪肝可呈现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如倦怠、上腹不适、两肋胀满感、食欲不振等,少数病人有低热、腹泻、四肢麻木、手颤、性功能减退、男性有性功能障碍等。

得了酒精肝怎么办?

酒精性肝病患者治疗首先是终身戒酒,包括含酒精的饮料,如啤酒、果酒以及药酒等。

摒弃有害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合理保肝治疗。消化道症状严重的病人必须保证营养物质的补充,摄入高热量食物及多种维生素。同时适当补充复方氨基酸和复方丹参制剂,可以维持正氮平衡,增加进人肝脏的血流,促进肝组织修复和抗感染。水飞蓟类保肝药在临床上疗效较为肯定,天津天士力制药公司生产的药物水林佳是一种纯天然药物,其活性成分水飞蓟宾纯度高,可以减轻酒精中毒时有毒物质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同时有阻止和清除脂肪在肝脏沉积和浸润作用,副作用较小。

哪些病因会导致酒精性肝病

影响酒精性肝损伤进展或加重的因素较多,目前国内外研究已经发现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饮酒量、饮酒年限、酒精饮料品种、饮酒方式、性别、种族、肥胖、肝炎病毒感染、遗传因素、营养状况等。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酒精所造成的肝损伤是有阈值效应的,即达到一定饮酒量或饮酒年限,就会大大增加肝损害风险。然而,由于个体差异较大,也有研究显示饮酒与肝损害的剂量效应关系并不十分明确。酒精饮料品种较多,不同的酒精饮料对肝脏所造成的损害也有差异。饮酒方式也是酒精性肝损伤的一个危险因素,空腹饮酒较伴有进餐的饮酒方式更易造成肝损伤。女性对酒精介导的肝毒性更敏感,与男性相比,更小剂量和更短的饮酒期限就可能出现更重的酒精性肝病。饮用同等量的酒精饮料,男女血液中酒精水平明显有差异。

种族、遗传以及个体差异也是酒精性肝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汉族人群的酒精性肝病易感基因乙醇脱氢酶(ADH)2、ADH3和乙醛脱氢酶(ALDH)2的等位基因频率以及基因型分布不同于西方国家,可能是中国嗜酒人群和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低于西方国家的原因之一。并不是所有的饮酒者都会出现酒精性肝病,只是发生在一小部分人群中,表明同一地区群体之间还存在着个体差异。酒精性肝病病死率的上升与营养不良的程度相关。维生素A的缺少或维生素E水平的下降,也可能加重肝脏损害。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可促使酒精性肝病的进展,而饱和脂肪酸对酒精性肝病起到保护作用。肥胖或体质量超重可增加酒精性肝病进展的风险。肝炎病毒感染与酒精对肝脏损害起协同作用,在肝炎病毒感染基础上饮酒,或在酒精性肝病基础上并发 HBV或HCV感染,都可加速肝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脂肪性肝炎及时用药才能避免悲剧

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中毒性肝损害,其表现多样,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性肝病,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

不过,真正因为嗜酒而导致肝脏遭受如此灾难的毕竟还是少数,而且只要早一日远离酒精,根本不会陷入肝病的泥潭。因此,从此种意义上来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更需要警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主要与和代谢异常相关的疾病有关,如:体重增长迅速、内脏性肥胖、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因素。现在,随着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严重危害着全球民众的健康。在发达国家,此种肝病已约占全部人口的20%;在我国,它也成了我国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需做的事情,比如少喝酒,吃低脂、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做有氧运动等。

及时用药才能避免悲剧

值得提醒的是,由于酒精性肝病患者在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或肝功能衰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如果不能及时治疗,也会发展为单纯性脂肪性肝病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因此,光靠生活方式的干预显然是不够的。如果不能在该用药时及时用药,很可能到最后追悔莫及。因为,目前临床上还没有能根本治愈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有效药物。最积极有效的措施是:主动预防脂肪性肝病、积极治疗脂肪性肝病,从源头杜绝各种终末期肝病的发生。

酒精性肝病的治疗

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治疗原则是:戒酒和营养支持,减轻酒精性肝病的严重程度,改善已存在的继发性营养不良和对症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及其并发症。

戒酒戒酒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最重要的措施,戒酒过程中应注意防治戒断综合征。

营养支持酒精性肝病患者需良好的营养支持,应在戒酒的基础上提供高蛋白,低脂饮食,并注意补充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K及叶酸。

药物治疗(1)糖皮质激素可改善重症酒精性肝炎。

(2)美他多辛可加速酒精从血清中清除,有助于改善酒精中毒症状和行为异常。

(3)S一腺苷蛋氨酸治疗可以改善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物化学指标。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酒精性肝病患者有防止组织学恶化的趋势。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类、多烯磷脂酰胆碱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药物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及细胞器等作用,临床应用可改善肝脏生物化学指标。

(4)酒精性肝病患者肝脏常伴有肝纤维化的病理改变,故应重视抗肝纤维化治疗。目前有多种抗肝纤维化中成药或方剂。

(5)积极处理酒精性肝硬化的并发症如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性脑病和肝细胞肝癌等。

(6)严重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可考虑肝移植,但要求患者肝移植前戒酒3~6个月,并且无其他脏器的严重洒精性损害

酒精性肝病如何分级

酒精性肝病主要是由于长期过量饮酒所导致的肝脏疾病,由于酒精性肝病发展过程中各类病变多有不同程度的联合,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个人掌握标准不同,诊断难于统一、且在病理诊断之后,时常需要加以文字等描述。为了使病理分类指标更加标准化,更能全面反映病变特点与程度,使病理分类更加明确、客观,根据酒精性肝病的基本病变特点,制定了酒精性肝病的分级分期标准,然后根据分级分期进行分类。

在制定分级分期标准中,参考了对慢性肝炎的分级分期标准。通过136例酒精性肝病肝穿的验证,证明这个方案的可行性。它明确地划分了病变程度、指标标准化,既有利于病理医师掌握,也有利于临床与病理医师的沟通,更有利于动态观察病情,监测疗效,知道临床。

在病理与临床医师达到共识后,分级、分期有利说明诊断分类。建议采用五型分类,分类与分级、分期并用。五型分类为轻症酒精性肝病(aml)、酒精性脂肪肝(afl)、酒精性肝炎(ah)、酒精性肝纤维化(af)和酒精性肝硬化(ac),合并病毒性肝炎者,在以上五型基础上附以病毒性肝炎类型(如甲、乙、丙型病毒性肝炎)。在五型分类诊断之后附以分级分期,这样可以更全面反映出酒精性肝病三种主病演变的程度。

酒精肝患者须知的治疗原则

a:戒酒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最主要措施,戒酒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最主要措施。戒酒过程中应注意戒断综合征(包括酒精依赖者,神经精神症状的出现与戒酒有关,多呈急性发作过程,常有四肢抖动及出汗等症状,严重者有戒酒性抽烟或癫痫样痉挛发作)的发生。

b:加强营养

酒精性肝病患者需良好的营养支持,在戒酒的基础上应提供高蛋白、低脂饮食,并注意补充维生素B、C、K及叶酸。

c:药物治疗

⑴糖皮质类固醇可改善重症酒精性肝炎患者的生存率。

⑵美他多辛可加速酒精从血清中清除,有助于改善酒精中毒症状和行为异常。

⑶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酒精性肝病患者有防止组织学恶化的趋势。甘草酸制剂、水飞蓟宾类和多烯磷脂酰胆碱等药物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及细胞器等作用,临床应用可改善肝脏生化学指标。但不宜同时应用多种抗炎保肝药物,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及因药物间相互作用而引起不良反应。

⑷酒精性肝病患者肝脏常伴有肝纤维化的病理改变,应重视抗纤维化治疗。

⑸积极处理酒精性肝硬化的并发症(如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性脑病和肝细胞肝癌)。

⑹严重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可考虑肝移植,要求患者肝移植前戒酒3~6个月。

哪些人喝酒更容易伤肝

1、饮酒量和饮酒年限: 女性发生酒精性肝病的酒精摄入阈值为12-22g/d,而男性则为24-46g/d,饮酒年限≥10年与酒精性肝损害的发生密切相关。

2、饮酒方式: 与伴餐饮酒相比,空腹饮酒对肝脏造成的损害更大。

3、种族和遗传: 我国汉族的嗜酒人群和酒精性肝病的患病率要低于西方国家。

4、个体营养: 维生素缺乏(例如维生素A或E),可能潜在地加重酒精对肝脏的损害;肥胖或超重可增加酒精性肝病的进展。

5、饮食结构: 进食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深海鱼类中含量丰富)的饮食可促进酒精性肝病的进展,而饱和脂肪酸(如畜肉类食物中脂肪多为饱和脂肪酸)则对酒精性肝病患者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6、肝炎病毒: 在肝炎病毒感染的基础上饮酒,或在酒精性肝病的基础上并发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都可以加速肝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喝酒对肝脏的危害有哪些

肝脏处理酒精的能力有限,体重为六十公斤的健康人,肝脏每小时能处理7.5克酒精, 24小时约180克,超过这个量,肝脏就不能负担.酒精性脂肪肝:在酒精性肝病的组织学改变中,酒精性脂肪肝出现最早,出现率也最高。形态学上尚不能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脂肪肝区别,因此诊断须依靠临床资料。低倍镜下,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的肝细胞占肝小叶1/3~1/2为轻度脂肪肝;占肝小叶1/2~2/3为中度脂肪肝;占小叶2/3以上者或肝细胞弥漫脂肪变性呈鱼网状者为重度脂肪肝。部分可表现为泡沫状特殊类型的小滴型脂肪化。对于肝炎患者,肝功能已有损害,各种对乙醇代谢的酶类活动减低,肝脏解毒功能降低。

很多病人的酒精性脂肪肝是完全可治疗的,一般情况下戒酒后脂肪肝逐渐消失。但如果长期过度饮酒,可使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坏死,发展为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严重者危及生命。脂肪肝病人还会发生猝死,此为多发性脑病和肺脂肪栓塞的结果。

喝酒会导致很多种疾病的发生,而尤其以伤害肝脏为最,是酒精性肝病的主要原因,故而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及疾病康复后,绝对禁止饮酒。在日常治疗中,因不能戒酒使疾病复发以及病情恶化的情况,有很多,应引以为戒。若能彻底戒酒,消除病因,则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防止疾病的复发、恶化或它变,最终恢复健康。

由此可见,酒精对肝脏的危害性是很大的,因为肝脏处理酒精的能力有限。虽然有些关于喝酒产生的疾病是可以治疗痊愈的,但是如果是过度喝酒的话,后果就难以猜测了。所以希望大家还是少喝酒,或者说喝酒也要适度。

酒精性肝病的发病原因

酒精性肝病的早期病变有酒精性脂肪肝(afl)、酒精性肝纤维化(af)、酒精性肝炎(ah)和酒精性肝硬化(ac)。病理学检查发现,酒精性肝病中的肝细胞癌几乎都合并有肝硬化基础。目前认为,酒精本身未必是直接的致癌物质即无起始因子意义,而hbv、hcv、化学致癌物质和免疫抑制等可能为“辅致癌因子”,而具启动因子作用。

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向来重视营养缺乏学说。近年的研究表明,乙醛中毒加之酒精代谢过程中生成的活性氧等酒精化学反应与药理学机制颇受瞩目。

有关酒瘾以及酒精性肝病为主的脏器损害发病因子的研究现已进入分子遗传学水平,其中在细胞色素p4502e1、aldh2领域的研究进展尤为显著。在重症酒精性肝炎的发生机制的研究中发现,又与某些细胞因子和免疫反应密切相关。这些研究在探索酒精性肝病发生机制深度与广度方面均甚可观,而认识上的速度更须提高。

怎么治疗酒精肝效果最好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增长,人们的交际应酬也增多,这导致酒的消耗量也增大。久而久之,酒精肝成了现在社会常见的肝病之一。酒精肝对人们的危害不可小瞧,随病情发展,酒精肝也会导致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疾病。

因此,得了酒精肝要及时治疗。那么该怎么治疗酒精肝呢?具体介绍如下:

首先,患者一定要彻底戒酒,包括所有含酒精的饮料,比如啤酒、果啤等等。戒酒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最主要措施,其疗效与酒精性肝病的严重程度有关,对尚无纤维化的轻型患者,戒酒后其临床和病理改变可在数周至数月内明显改善。对酒精性脂肪肝,戒酒也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1、怎么治疗酒精肝——要注意营养。

有报道发现,75%以上严重肝病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故酒精性肝病患者需良好的营养支持,在戒酒的基础上应提供高蛋白、低脂饮食,并注意补充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K及叶酸。患者一定要控制高糖、高脂肪类食物的食用,可以多吃一些粗粮、新鲜蔬菜水果,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补充一些维生素片。

2、怎么治疗酒精肝——患者要注意预防肝硬化

酒精性肝病患者肝脏常伴有肝纤维化的病理改变,应重视抗肝纤维化治疗。抗肝纤维化的中成药和方剂具有优势,可酌情试用。积极处理酒精性肝硬化的并发症(如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性脑病和肝细胞癌等)。

关于怎么治疗酒精肝,小编就简单为大家介绍这些,希望可以帮到大家。此外,小编还要酒精肝患者,要注意休息,不要熬夜,不能过度劳累,运动时要选择温和的运动,比如散步、打太极等,此外,良好的心态也能有助于酒精肝的康复哦。

酒精性肝病有哪些治疗方法

疾病治疗

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治疗原则是:戒酒和营养支持,减轻酒精性肝病的严重程度,改善已存在的继发性营养不良和对症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及其并发症。

戒酒

戒酒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最重要的措施,戒酒过程中应注意防治戒断综合征。

营养支持

酒精性肝病患者需良好的营养支持,应在戒酒的基础上提供高蛋白,低脂饮食,并注意补充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K及叶酸。

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可改善重症酒精性肝炎。

(2)美他多辛可加速酒精从血清中清除,有助于改善酒精中毒症状和行为异常。

(3)S一腺苷蛋氨酸治疗可以改善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物化学指标。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酒精性肝病患者有防止组织学恶化的趋势。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类、多烯磷脂酰胆碱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药物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及细胞器等作用,临床应用可改善肝脏生物化学指标。

(4)酒精性肝病患者肝脏常伴有肝纤维化的病理改变,故应重视抗肝纤维化治疗。目前有多种抗肝纤维化中成药或方剂。

(5)积极处理酒精性肝硬化的并发症如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性脑病和肝细胞肝癌等。

(6)严重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可考虑肝移植,但要求患者肝移植前戒酒3~6个月,并且无其他脏器的严重洒精性损害。

酒精肝患者传染吗

酒精肝患者传染吗?答案是否定的,酒精肝不会传染,因为酒精肝是长期过量饮酒导致的慢性肝脏性疾病,是由于酒精对肝脏的损伤作用主要由乙醇本身及其代谢产物乙醛所致。乙醇和乙醛的大量聚集会降低肝细胞内各酶的生物活性,影响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正常代谢,改变细胞膜结构,造成肝细胞破坏、脂肪沉积、甚至肝纤维化、肝硬化。另外,乙醛是血管活性物质,可引起毛细血管扩张。有些人因体内缺乏乙醛代谢酶,不能迅速将乙醛转化成乙酸,故饮少量白酒后即可出现面颊、颈胸部皮肤潮红,严重者可出现心慌、气急或抑郁。

轻度酒精性肝病无自觉症状,严重者有食欲下降、恶心、腹胀肝肿大、黄疸或腹水等临床表现。化验检查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功异常,其中以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谷氨酰转移酶(ggt)升高较为突出。

很多人都认为酒精性肝炎和其他肝病一样都具有传染性,肝病专家指出其实并不是所有的为酒精性肝炎都传染。一般来说肝炎泛指肝脏发炎,而人们通常所说的传染性肝炎指的是病毒性肝炎,只是众多肝炎中的一种。病毒性肝炎都有不同程度的传染性,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发病率高是其特点。

目前已明确的病毒性肝炎主要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5种。近年又发现有己型、庚型和ttv肝炎。另外,一些较为少见的病毒感染人体后,也可以导致病毒性肝炎,如eb病毒、巨细胞病毒、黄热病病毒、某些肠道病毒等,也有一定传染性。

而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细菌、真菌、立克次体、螺旋体及某些病原虫和寄生虫的感染引起的肝脏发炎等,生活中也常见到,都没有传染性。

近年,酒精性肝病已是比较常见的疾病,所以我们对酒精性肝病一定要重视,以防酒精性肝病的发生,肝病专家说要做好酒精肝病的预防,首先要了解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一般酒精性肝病的早期病变有酒精性脂肪肝(afl)、酒精性肝纤维化(af)、酒精性肝炎(ah)和酒精性肝硬化(ac)。病理学检查发现,酒精性肝病中的肝细胞癌几乎都合并有肝硬化基础。

酒精性肝病的病理诊断

酒精性肝病一、轻症酒精性肝病

病人临床症状轻微,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诊断主要靠详细询问饮酒史,结合临床、肝穿活检有助确诊。此型在中日友好医院136例酒精性肝病肝穿中占31.3%,较日本的报告所占比例为大。

轻症酒精性肝病中可见酒精性肝病的基本病变,如大泡脂变、灶壮气球样变、坏死灶伴pmn侵润及小叶中心窦周纤维化,但病变程度较轻,均在1级范围。由于病变较轻,肝小叶结构无破坏,戒酒后可以完全恢复。

酒精性肝病二、酒精脂肪肝

临床症状多较轻,有不同程度肝肿大,肝重量常达2000-2500g,甚至达3000g以上(正常1200-1500g)。肝脏色黄,边缘钝。镜下大部分病人的脂变为大泡性脂变,主要见于肝腺泡2、3区分布,严重者弥漫分布。

酒精性肝病三、酒精性肝炎

酒精性肝炎发生于慢性嗜酒者,往往发病前有短期内持续大量饮酒史。酒精性肝炎可无症状但通常伴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肝肿大,肝酶学升高,25%肝损伤严重,病人可有发热、厌食、黄疸、白细胞升高,也可出现肝功能衰竭或肝性脑病。

酒精性肝病 四、酒精性肝纤维化

各型慢性酒精性肝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纤维化作为一个独立类型,近十几年才被一些学者所采用。

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基本病变包括:窦周纤维化、终末静脉纤维化、汇管区及汇管区周围纤维化、桥接纤维化(间隔形成)。根据纤维化的范围及程度不同,酒精性肝纤维化分为轻、中、重度。各类中均可伴有脂变及炎症,唯后二者的程度均轻于纤维化的程度。

轻度酒精性肝纤维化镜下特点为明显的蔸周纤维化,并有少数纤维间隔形成,但小叶结构保留。中度酒精性肝纤维化范围广或出现中至重度窦周纤维化,纤维间隔多,致小叶结构紊乱,此阶段部分病人可以出现门静脉高压体征,包括食管静脉曲张,脾脏肿大及腹水,继续发展进入重度酒精性肝纤维化即早期肝硬化。

酒精性肝病五、酒精性肝硬化

酒精性肝硬化特点是小结节性肝硬化、肝脏肿大。早期酒精性肝硬化结节甚为细小,镜下特点为肝细胞结节小,再生不著,汇管区多尚保留。纤维化自终末肝静脉周围,沿3区与汇管区间,形成较宽的含扩张血窦的血管纤维间隔,常沿3区将小叶腺泡分隔成微小结节。

酒精性肝病的分级以及分期

由于酒精性肝病发展过程中各类病变多有不同程度的联合,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个人掌握标准不同,诊断难于统一、且在病理诊断之后,时常需要加以文字等描述。为了使病理分类指标更加标准化,更能全面反映病变特点与程度,使病理分类更加明确、客观,中日友好医院根据酒精性肝病的基本病变特点,制定了酒精性肝病的分级分期标准,然后根据分级分期进行分类。

在制定分级分期标准中,中日友好医院参考了对慢性肝炎的分级分期标准。中日友好医院通过136例酒精性肝病肝穿的验证,证明这个方案的可行性。它明确地划分了病变程度、指标标准化,既有利于病理医师掌握,也有利于临床与病理医师的沟通,更有利于动态观察病情,监测疗效,知道临床。在病理与临床医师达到共识后,分级、分期有利说明诊断分类。中日友好医院建议采用五型分类,分类与分级、分期并用。

五型分类为轻症酒精性肝病(AML)、酒精性脂肪肝(AFL)、酒精性肝炎(AH)、酒精性肝纤维化(AF)和酒精性肝硬化(AC),合并病毒性肝炎者,在以上五型基础上附以病毒性肝炎类型(如甲、乙、丙型病毒性肝炎)。在五型分类诊断之后附以分级分期,这样可以更全面反映出酒精性肝病三种主病演变的程度。

相关推荐

喝多少酒会造成肝脏疾病

什么饮酒会引起肝病呢? 各种酒都有不同含量的酒精,酒精进入人体后只有10%自肠胃排出,90%则在肝脏中代谢。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进入肝细胞后经氧化为乙醛。乙醇和乙醛都具有直接刺激、损害肝细胞的毒性作用,能使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甚至坏死。 酒精性肝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与饮酒量、饮酒年限、性别、遗传、营养、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有关。 饮多少酒,喝多长时间会造成肝脏疾病? 目前多数研究认为,连续5年以上每天摄入酒精超过40克,有48%会患上不同程度的酒精性肝病;每日摄入80—100克酒精时,酒精性肝病的危

得了酒精肝怎么办

在酗酒严重的西方国家,酒精性肝硬化占肝硬化病人的50%-70%,故酒精性肝病在国外很早就受到重视,但在我国尚未引起足够重视。酒精性肝病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轻症酒精性肝病会出现如腹胀、乏力、肝区不适、厌食等常见症状;酒精性肝炎会出现严重的腹胀、乏力、肝区不适等症状,部分病人出现发热、白细胞增多(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增多),酷似细菌性感染等症状,并出现黄疸、肝肿大和压痛,少数有脾脏肿大、面色灰暗、腹水、浮肿、蜘蛛痣等症状;酒精性脂肪肝、轻度脂肪肝多无症状,中、重度脂肪肝少数病人有低热、腹泻、四肢麻木、手颤、性

夏季应及时做好酒精肝的护理

酒精肝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嗜酒)所致的肝脏损伤性疾病。轻度脂肪肝多无症状,中、重度脂肪肝可呈现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如轻度全身不适、倦怠、易疲劳、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等。 专家指出,患者夏季的酒精肝护理工作需要注意最重要的就是戒酒,夏季是啤酒消费最大的季节,很多朋友都喜欢喝啤酒解暑降温,酒精肝患者如果也去凑热闹,非加重病情不可,酒精肝要戒酒,酒精对肝细胞有较强的毒性,95%的酒精直接影响蛋白、脂肪的代谢功能,从而降低肝脏的解毒能力,加重患者的病情。 合理饮食是养肝护肝的保障,合理饮食,应以多食素食,谷类

喝多少酒不伤肝

喝多少酒才不伤肝,喜欢喝酒的人注意了,给酒量设定精确安全界限,在享受喝酒中给自己预留一个安全措施,自己算一算,最近5年之内喝酒要是超过100公斤就很有可能得酒精性肝病。若连续5年以上每天摄入酒精超过40克(8钱),即累计73公斤以上,有48%会患上不同程度的酒精性肝病;而喝酒年数大于5年,酒精总摄入量超过100公斤的酗酒人群中,患病比例更大。浙医一院已经研究出了一个公式,为喝酒量划出安全界限。 计算酒精摄入量可以套用以下的公式:摄入的酒精量(克数)= 喝酒量(毫升数)×含酒精的浓度(%)×0.8。例如,一

酒精性肝病临床诊断标准

酒精性肝病临床诊断标准: 1.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折合乙醇量男性≥40g/d,女性≥20 g/d,或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折合乙醇量>80 g/dt。但应注意性别,遗传易感性等因素的影响。乙醇量(g)换算公式=饮酒量(m1)X乙醇含量(%)×0.8。 2.临床症状为非特异性,可无症状,或有右上腹胀痛、食欲不振、乏力、体质量减轻、黄疸等;随着病情加重,可有神经精神症状和蜘蛛痣、肝掌等表现。 3.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一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

如何理解酒精肝

过量饮酒,大量乙醛对肝细胞有明显的毒性作用。所以引起酒精肝,那么酒精肝是什么呢,怎样理解酒精肝呢。 直接和间接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以及纤维化,严重时可发展为肝硬化。根据国内临床标准,日饮酒精量 超过40g(合50度白酒100ml),连续5年以上的病人定为嗜酒者。嗜酒者发生的肝病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及酒精性肝硬化。 酒精性肝病表现多样,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在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或肝功能衰竭。近年来,酒精性脂肪肝的

慢性酒精性肝炎怎么治

1.戒酒 治疗酒精性肝病的首要方法是戒酒,其疗效与肝病的严重度有关。对于普通的酒精性肝病,及时戒酒后往往在几周至几月内临床和病理表现即可明显改善,病死率明显下降;对于严重的酒精性肝病,戒酒和药物支持治疗不一定能改善其症状;伴有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和腹水的酒精性肝硬化时,病程常有反复,戒酒也难以使其逆转;对于酒精性脂肪肝,戒酒是惟一的治疗方法,肝内脂肪可于数周至数月内消失,如果同时补充蛋白质或氨基酸,则可进一步促进肝细胞恢复。 2.糖皮质激素 酒精性肝病时肝内有炎症反应,肝细胞肿胀坏死以及胶原生成和沉积。酒精

重度酒精性肝病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酒精性肝病虽然危害性巨大,但想从症状上进行早期预防发现有一定难度,因为酒精性肝病早期一般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只有随着病情的继续发展,继而出现一些消化系统和肝病的指征的重度酒精性肝病症状。如未采取有效的措施,重度酒精性肝病病情将继续恶化加重,逐渐会出现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以及发生肝硬化。 重度酒精肝症状表现:轻症会出现腹胀、乏力、肝区不适、厌食,还有黄疸、肝肿大和压痛、面色灰暗、腹水、浮肿、蜘蛛痣、发热、白细胞增多类似细菌性感染,少数重度酒精肝有脾脏肿大等症状,血清胆红素

酒精肝受遗传因素影响吗

1.酒精 酒精饮料品种较多,不同的酒精饮料对肝脏所造成的损害也有差异。饮酒方式也是酒精性肝损伤的一个危险因素,空腹饮酒较伴有进餐的饮酒方式更易造成肝损伤。女性对酒精介导的肝毒性更敏感,与男性相比,更小剂量和更短的饮酒期限就可能出现更重的酒精性肝病。饮用同等量的酒精饮料,男女血液中酒精水平明显有差异。 2.基因 汉族人群的酒精性肝病易感基因乙醇脱氢酶(ADH)2、ADH3和乙醛脱氢酶(ALDH)2的等位基因频率以及基因型分布不同于西方国家,可能是中国嗜酒人群和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低于西方国家的原因之一。 3.

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酒精性肝病的早期病变有酒精性脂肪肝(afl)、酒精性肝纤维化(af)、酒精性肝炎(ah)和酒精性肝硬化(ac)。病理学检查发现,酒精性肝病中的肝细胞癌几乎都合并有肝硬化基础。目前认为,酒精本身未必是直接的致癌物质即无起始因子意义,而hbv、hcv、化学致癌物质和免疫抑制等可能为“辅致癌因子”,而具启动因子作用。 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向来重视营养缺乏学说。近年的研究表明,乙醛中毒加之酒精代谢过程中生成的活性氧等酒精化学反应与药理学机制颇受瞩目。有关酒瘾以及酒精性肝病为主的脏器损害发病因子的研究现已进入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