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低血糖的临床症状表现是什么

低血糖的临床症状表现是什么

癫痫症状:低血糖发展至中脑受累时,肌张力增强,阵发性抽搐,发生癫痫或癫痫样发作,其发作多为大发作,或癫痫持续状态,当延脑受累后,患者可进入昏迷,去大脑僵直状态,心动过缓,体温不升,各种反射消失。

锥体束及锥体外系受累症状:低血糖患者皮层下中枢受抑制时,神智不清,躁动不安,痛觉过敏,阵挛性舞蹈动作,瞳孔散大,甚至出现强直性抽搐,锥体外系与锥体束征阳性,可表现有偏瘫,轻瘫,失语及单瘫等,这些表现,多为一时性损害,给葡萄糖后可快速好转,锥体外系损害可累及苍白球,尾状核,壳核及小脑齿状核等脑组织结构,多表现为震颤,欣快及运动过度,扭转痉挛等。

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表现:低血糖发生后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可发生低血糖症候群,此为低血糖的代偿性反应,患者有面色苍白,心悸,肢冷,冷汗,手颤,腿软,周身乏力,头昏,眼花,饥饿感,恐慌与焦虑等,进食后缓解。

意识障碍症状:低血糖患者大脑皮层受抑制,意识朦胧,定向力,识别力减退,嗜睡,多汗,震颤,记忆力受损,头痛,淡漠,抑郁,梦样状态,严重时痴呆,有些人可有奇异行为等,这些神经精神症状常被误认为精神错乱症。

周围神经损害表现:低血糖晚期常发生周围神经病变而致肌萎缩与感觉异常,如肢体麻木,肌无力或肌颤等,临床上曾有低血糖患者发生肢体远端呈手套袜套型感觉异常者,还可有周围性刺激与灼痛性改变等,这与其脊髓前角细胞变性有关,也有人认为与胰岛素瘤引发的低血糖所致肌萎缩与肌炎有关,低血糖性周围神经病变还可致足下垂,手足细动作失灵,如不能写字,不能进食,不能行走,甚至卧床不起。

铁皮石斛适合哪些人吃 高血糖人群

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症,指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病证。根据现代药理学实验表明,铁皮石斛能显著提高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具有抗氧化作用,也就是说,铁皮石斛能通过抗氧化作用减少自由基对胰岛功能的损伤,促使胰岛B细胞释放和胰岛素合成增加,胰岛素活性增强,从而降低血糖。临床试验结果表明,铁皮石斛有明显的降低血糖作用。

低血糖会晕倒吗

低血糖引起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症状和脑神经功能障碍引起的临床症状,当患者出现脑功能障碍的时候,是由于大脑缺乏足够的葡萄糖供应能量而引起。

早期开始可以出现语言思维迟钝,精神异常,头晕,四肢乏力,如果低血糖始终得不到缓解,甚至可以昏迷死亡。因此低血糖是很容易可以见到晕厥的症状。

清血管的食物 洋葱:三高的完美食物

根据降低血糖临床试验,食用洋葱具有80%的效果,同时不会引起低血糖状态。糖尿病患者每餐食洋葱25~50克能起到较好的降低血糖和利尿的作用,而且不论生食或熟食,都同样有效果。

什么是荔枝病

荔枝虽美味,却不宜多吃,否则易患上低血糖。

荔枝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适量食用可提高皮肤的抗氧化能力,防止雀斑生成,令皮肤白皙光滑。不过,荔枝不能多吃。巩宏斌介绍,荔枝中含大量的果糖,人体必须由肝脏将果糖转化为葡萄糖。如果过量摄入荔枝,大量的果糖充斥在血管内却转化不成葡萄糖,使人体血液内的葡萄糖不足,导致荔枝病——低血糖,临床表现为:头晕心悸、疲乏无力、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还会出现口渴和饥饿感,个别严重可突然昏迷。

一旦发生荔枝病,如仅有头晕、乏力、出虚汗等轻度症状,可服葡萄糖水或白糖水以纠正低血糖。如果出现抽搐、虚脱或休克等重症,应及时送院治疗。

吃荔枝应控制在半斤以内,并在两餐中间吃。儿童一次不要超过5颗。

低血糖的诊断措施

我们有时候也会好奇,有人患上了低血糖病症,医生到底是怎样检验出来的?这里面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化学原理呢?我们知道,发现糖尿病的化学原理是一种特别的砖红色的沉淀,那么,低血糖症状,又会有什么呢?一起看看吧。

诊断标准

诊断困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起病急,和临床症状,体征和生化学异常交织在一起,故临床上易误诊和漏诊,但主要取决于血糖值,凡健康人包括妇女和儿童,当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值低于2.8mmol/L(50g/dl)时,尽管无临床症状,体征亦应诊断为低血糖症,空腹静脉血葡萄糖高于3.9mmol /L(70mg/dl)可排除低血糖症;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2.8~3.9mmol/L(50~70mg/dl)可提示低血糖可能,但极个别的健康妇女在禁食72小时后血糖低至1.4~1.7mmol/L(25~30mg/dl),甚至细胞内葡萄糖水平接近于0和新生儿血糖低至1.7mmol /L(30mg/dl)也曾认为是正常的,有些专家认为儿童和婴儿当血糖水平低于2.8mmol/L(50mg/dl)时,应仔细观察,只有血糖水平低于 2.2mmol/L(40mg/dl)时,才可诊断和治疗,反之,老年人静脉血浆葡萄糖值在3.3mmol/L(60mg/dl)常可发生低血糖症状,所以正常人血糖维持在较理想水平,24小时内波动范围很少超过2.2~2.8mmol/L(40~50mg/dl),这种葡萄糖的内环境稳定是通过各种激素来调节的,很多器官特别是肝脏和肌肉组织等参与糖代谢,当葡萄糖利用,摄取和(或)生成不平衡时,可产生高血糖症或低血糖症,低血糖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与体征并不和血糖值总相一致,因此,作为实验诊断参考值,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在同一病人同一时间动脉血糖值通常略高毛细血管值,而后者又高于静脉值,空腹时毛细血管血糖值(测血糖为全血),高于静脉血糖值5%~10%。

2.血糖测定分为血清,全血,血浆3种方法,测定血清血糖,必须采血后立即离心取得血清,否则时间过长,糖分解,结果偏低;全血糖易受血细胞比容和非糖物质影响,其结果亦比血浆血糖略低5%~10%;所以,目前临床多采用测定血浆血糖,判断各种原因的高血糖症和低血糖症。

3.对原因不明,呈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低血糖,应经常监测血胰岛素,C肽,胰岛素原和血,磺脲类药物浓度,以资鉴别,如高胰岛素症可见于胰岛素瘤,服磺脲类药物,自身免疫性低血糖和外用胰岛素者;而血C肽升高者仅见于胰岛素瘤和服磺脲类药物。

鉴别诊断

1.对发作性(特别在空腹)精神-神经异常,惊厥,行为异常,意识障碍或昏迷者,尤其是对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应考虑到低血糖症的可能,及时查验血糖,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低血糖病人在就诊时血糖正常,并无低血糖症状,往往仅表现为慢性低血糖的后遗症,如偏瘫,痴呆,癫痫,精神失常,儿童智商明显低下等,以致临床常误诊为精神病,癫痫或其他器质性脑病(如脑炎等),因此,应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的疾病相鉴别,如脑炎,多发性硬化,脑血管意外,癫痫,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精神病,药物中毒等。

2.空腹,餐后数小时或体力活动后出现交感神经兴奋为主要表现的低血糖症,应与具有交感神经兴奋表现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嗜铬细胞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更年期综合征等相鉴别。

3.酗酒后出现的低血糖症应与酒醉相鉴别 乙醇不仅可引起低血糖,也可引起酮症,有时乙醇引起的低血糖及酮症可被误认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这是诊断时需注意的。

上面对于低血糖的鉴别的方法做出了详细的讲解。同时,除了一些化学实验的方法来发现低血糖症状,还有一些,主要是患者在某一个特定的状况下的变现状态。比如说,空腹之后的一些表现,酗酒之后的表现,等等,在此不一一赘述。

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新生儿血浆葡萄糖浓度低于2.2mmol/L0儿童低血糖儿童血浆葡萄糖浓度低于2.8ol/L。低血糖临床表现患儿可有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如饥饿感,软弱无力,出汗,颤抖,心动过速,紧张,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等。还可有中枢神经受抑制的表现,如视觉障碍,头痛,头晕,嗜睡,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神志不清,癫痫发作,智力下降;深度昏迷,反射消失,呼吸浅弱,体温、血压下降,瞳孔缩小等。但以混合型表现多见,兼有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受抑制的表现。

低血糖的鉴别诊断

低血糖:血葡萄糖浓度低于2.8mmol/L,并出现饥饿感、软弱、出汗、焦虑、心慌、肢体震颤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或(和)精神失常、恐惧、慌乱、幻觉、健忘、、木僵等脑部症状时称为低血糖。面对低血糖患者,接诊医生考虑的问题是:

1、 是否β细胞瘤?

2、有无垂体、肾上腺皮质、甲状腺以及胰腺α细胞的病变造成升血糖激素分泌不足?

3、 低血糖是器质性病变还是功能性改变?

4、 有无急慢性肝肾疾患影响血糖浓度的调节?

5、 近期内是否使用过影响血糖浓度的药物?

诊断程序

第一步 确定是否低血糖发作

根据低血糖发作症状及发作时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可以诊断。

第二步 空腹低血糖发作还是餐后发作?

根据低血糖发作与进餐的关系初步确定是功能性的还是器质性的。

对于已确定为低血糖发作的患者首先要问低血糖发作与进餐的关系。若是进餐后发作的低血糖,多数情况下是功能性的。系因食物剌激下,迷走神经兴奋,胰岛β细胞释放过多胰岛素引起低血糖;相反,空腹发作的低血糖,说明胰岛β细胞自主性地释放过多胰岛素,多为器质性病变。尤其要警惕β细胞瘤。

第三步 进一步确定餐后低血糖发作。

若低血糖发作于进餐后发生,宜行5小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其中任意一次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证实为餐后低血糖;若所有各次血糖值均大于2.8mmol/L,应注意在5小时内是否出现低血糖临床表现。若有低血糖临床表现,宜重复进行5小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重复试验过程中只要一次血糖小于2.8mmol/L,仍然确定有餐后低血糖。若5小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过程中血糖始终大于2.8mmol/L且无低血糖表现可视为正常。

第四步 寻找餐前低血糖发作的器质性病变的证据。

空腹出现的低血糖样症状时首先怀疑β细胞瘤,其次应排除胰外病变引起的低血糖。

先进行饥饿试验。饥饿12小时测血糖,若血糖大于2.8mmol/L延长至72小时,同时定期采血测胰岛素及葡萄糖浓度并计算胰岛素(μu)与葡萄糖(mg/dl)之比,即I/G之比。

若I/G在0.3以下,血葡萄糖浓度大于2.8mmol/L可视为正常,随访观察。

若I/G在0.3以上,不论血葡萄糖浓度是否低于2.8mmol/L均应疑及β细胞瘤。

若I/G在0.3以下,血葡萄糖浓度小于2.8mmol/L应根据有无饮酒史、营养物摄取情况、肝功能检查结果排除酒精中毒、营养不良以及肝衰竭所致低血糖。若无上述病因,应寻找胸腹腔恶性肿瘤的证据,排除这些肿瘤产生胰岛素样物质所引起的低血糖。

此外,还应注意检查垂体、肾上腺皮质机能,排除席汉-西蒙综合征、阿迪森病所致低血糖。

第五步 进一步确定β细胞瘤。

在实验室检查发现低血患者有高胰岛素血症,I/G比例大于0.3。

低血糖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第一步 确定是否低血糖发作根据低血糖发作症状及发作时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可以诊断。

第二步 空腹低血糖发作还是餐后发作?

根据低血糖发作与进餐的关系初步确定是功能性的还是器质性的。

对于已确定为低血糖发作的患者首先要问低血糖发作与进餐的关系。若是进餐后发作的低血糖,多数情况下是功能性的。系因食物剌激下,迷走神经兴奋,胰岛β细胞释放过多胰岛素引起低血糖;相反,空腹发作的低血糖,说明胰岛β细胞自主性地释放过多胰岛素,多为器质性病变。尤其要警惕β细胞瘤。

第三步 进一步确定餐后低血糖发作。

若低血糖发作于进餐后发生,宜行5小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其中任意一次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证实为餐后低血糖;若所有各次血糖值均大于2.8mmol/l,应注意在5小时内是否出现低血糖临床表现。若有低血糖临床表现,宜重复进行5小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重复试验过程中只要一次血糖小于2.8mmol/l,仍然确定有餐后低血糖。若5小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过程中血糖始终大于2.8mmol/l且无低血糖表现可视为正常。

第四步 寻找餐前低血糖发作的器质性病变的证据。

空腹出现的低血糖样症状时首先怀疑β细胞瘤,其次应排除胰外病变引起的低血糖。

先进行饥饿试验。饥饿12小时测血糖,若血糖大于2.8mmol/l延长至72小时,同时定期采血测胰岛素及葡萄糖浓度并计算胰岛素(μu)与葡萄糖(mg/dl)之比,即i/g之比。

若i/g在0.3以下,血葡萄糖浓度大于2.8mmol/l可视为正常,随访观察。

若i/g在0.3以上,不论血葡萄糖浓度是否低于2.8mmol/l均应疑及β细胞瘤。

若i/g在0.3以下,血葡萄糖浓度小于2.8mmol/l应根据有无饮酒史、营养物摄取情况、肝功能检查结果排除酒精中毒、营养不良以及肝衰竭所致低血糖。若无上述病因,应寻找胸腹腔恶性肿瘤的证据,排除这些肿瘤产生胰岛素样物质所引起的低血糖。

此外,还应注意检查垂体、肾上腺皮质机能,排除席汉-西蒙综合征、阿迪森病所致低血糖。

第五步 进一步确定β细胞瘤。

在实验室检查发现低血患者有高胰岛素血症,i/g比例大于0.3。

相关推荐

面瘫的临床症状什么

一般来说面瘫在发病之前有一些前兆的,许多患者的反应大致为身体有不适的感觉,会产生一些焦急、抑郁、悲观厌世等情绪,加之人们生活不规律,会让人们的正常工作还有生活不能进行的,从而身体的抗病力下降,免疫力低下。病毒、外淫风邪等有了可乘之机。 通常患上面瘫的患者会感觉在发病之前,常常伴有精神萎靡,情绪不稳,没心情工作,半张脸麻木,眼皮乱跳,耳后也有不定时的疼痛,同时,许多的患者也会由于在吃完火锅之后或者直接吹空调、风扇后在第二天清晨醒来,发现自己的嘴角流口水,一照镜子就会有嘴斜眼歪的这些症状。 以上面瘫

新生儿低血糖症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可能与脑的葡萄糖供应不足有关,低血糖时间越长,对脑的影响越大。根据引起低血糖的病因不同,临床上可分为4型。 (一)早期过渡型 窒息、重型溶血病、糖尿病孕妇的婴儿出生后早期易发生低血糖,但一般无症状,有症状者多发生于生后6~12小时,病程短暂且症状轻微。 (二)典型或暂时性低血糖型 孕妇曾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或双胎儿、小于胎龄儿( 由于母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引起 ),可出现典型低血糖症,多发生在出生后2~3天。大多为暂时性,预后良好。 (三)继发性低血糖型 原发疾病如硬肿症、败血症、先天性心脏病、中枢

面瘫的临床症状什么

一般来说面瘫在发病之前有一些前兆的,许多患者的反应大致为身体有不适的感觉,会产生一些焦急、抑郁、悲观厌世等情绪,加之人们生活不规律,会让人们的正常工作还有生活不能进行的,从而身体的抗病力下降,免疫力低下。病毒、外淫风邪等有了可乘之机。 通常患上面瘫的患者会感觉在发病之前,常常伴有精神萎靡,情绪不稳,没心情工作,半张脸麻木,眼皮乱跳,耳后也有不定时的疼痛,同时,许多的患者也会由于在吃完火锅之后或者直接吹空调、风扇后在第二天清晨醒来,发现自己的嘴角流口水,一照镜子就会有嘴斜眼歪的这些症状。

低血糖的症状或表现有哪些

低血糖所带来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了两类,第一类交感神经兴奋,包括心悸,手抖,面色苍白,全身出汗,乏力等等。 第二个中枢神经功能障碍,包括头晕,意识模糊,精神异常,行为异常,严重的甚至昏迷、死亡等等。因此,我们经常根据以上的症状,来判断否发作了低血糖

低血糖的症状有哪些

1.根据病因作如下分类 1胰岛功能亢进性:胰岛B细胞增生、腺瘤及癌瘤,如胰岛母细胞瘤,功能性B细胞分泌缺陷,潜伏期糖尿病,家族性多发性内分泌腺瘤包括胰岛素瘤、垂体瘤及甲状旁腺腺瘤等。 刺激肾上腺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症状包括焦虑、震颤、心悸和饥饿等,这些症状常低血糖的警示信号。导致血流动力学变化包括心动过速,脉压增大。心电图改变,如ST段下移,T波低平及Q-T间期延长和节律失常,特别异位性房性或室性心律不齐。严重时可引起心绞痛发作或心肌梗死和加重视网膜病变等各种并发症。或严重迟钝的患者可表现为低体温,这种情

低血糖的临床表现

1、非特异性症状:少数患者低血糖时,未出现自主神经及神经性低血糖的表现。而以全身不适、头痛、恶心、口唇麻木等非特异性症状出现。 2、自主神经兴奋症状:由于低血糖而引起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出现饥饿感、心慌、出汗、紧张、软弱无力、面色苍白、四肢冷汗、发凉、颤抖、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这一种早期低血糖的警戒症状,促使患者采取即刻进食的防护措施。此组症状多见于注射胰岛素过量以及口服降糖药使用不当的糖尿病患者。

什么症状低血糖

低血糖最早出现的症状有:心慌、手抖、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冰冷、麻木和无力,同时有头晕、烦躁、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和精神错乱等神经症状。继续发展,则出现剧烈头痛、言语模糊不清、答非所问、反应迟钝、眼前发黑、视物不清、心里明白嘴里说不出话来,有时全身肌肉抽动、甚至抽风,最后完全失去知觉发生昏迷和各种反射消失。如仍得不到及时抢救,最终将导致死亡。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ⅰ型)人,当胰岛素注射量太多时,可出现恶性低血糖反应症状,很象躁狂型精神病或癫痫样发作。还有更严重的发生低血糖性脑病,病人可有单瘫,偏瘫、不能

贫血的临床症状什么

1.皮肤、粘膜:苍白。 2.组织缺氧症状及代偿表现: (1)循环系统:心跳、气短、心率加快、杂音、脉压大、心脏扩大,心电图ST-T改变等,严重者可发生贫血性心脏病、心衰; (2)神经肌肉系统:头晕、耳鸣、失眠、记忆力减退及乏力等; (3)消化系统:食欲不振、厌食、腹胀; (4)泌尿生殖系统:多尿、性功能减退及月经紊乱等。 诊断步骤:确立贫血,根据病史、体检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外周血涂片、网织红细胞、骨髓检查等)明确贫血的分类及病因学诊断。

白血病临床症状什么

所谓的白血病一种人们体内干细胞发生异常的一类疾病,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极有可能患病,也疾病中最为可怕的一类,由于很多的患者不能及早的发现这个病,而耽误了疾病的治疗,对于白血病而言,发现的越早,治好的可能性就越大。 1、全身发热:白血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就全身发热,与感冒发烧有着极其类似的症状,这种发热通常反复无常可持续数周之久,由于其发热症状较为暧昧因此患者通常将此症状误认为感冒发烧,没有予以重视,全身发热症状的主要原因由于身体感染,感染源可来自身体各个部位,感染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以及脓毒血症等。 2、全

洋葱生吃怎么样不辣 洋葱生吃有什么好处

1、防止老化 蛋白质糖化会造成身体机能减退,产生和老化有关的AGE物质,洋葱可控制血糖,间接预防AGE生成,防止老化。而斛皮黄酮,强力的抗氧化物质,能够抑制自由基所造成的老化。 2、降低血糖 洋葱可当成抗糖尿病药喔!因为根据降低血糖临床试验,的确具有80%的效果,同时不会引起低血糖状态,安全又有效的抗糖尿食品。 3、清血功能 纤溶状态(溶解纤维使血循顺畅)的高低和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等都有关。根据实验,每周摄取足够洋葱的人纤溶活性最高,而不吃或少吃的纤溶活性低,可见洋葱能提高纤溶活性,达到清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