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痉挛怎么缓解 穴位按摩
胃痉挛怎么缓解 穴位按摩
梁丘穴位于伸展膝盖用力时,筋肉凸出处的凹洼。可缓解治疗胃痉挛、腹泻、膝盖头痛、浮肿等。
具体做法:坐姿,将虎口卡在梁丘穴周围,用食指和中指指端按压梁丘穴,尽量用力,每次按压下之后停留10秒,如此反复20次,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按压另一条腿上的梁丘穴,之后可以用拳头在梁丘穴上敲打,但不可过分用力。
中脘穴是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即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可治胃脘痛、腹胀、呕吐、呃逆等消化系统疾病,对于缓解胃痉挛有帮助。
具体做法:按摩中脘穴,先用拇指指肚按揉,然后用手掌摩擦中脘穴周围,以温热舒服的感觉为宜。
足三里是位于胫骨外侧,膝盖下方约4横指宽处,可以用来治疗胃痛、腹痛、食欲不振、呕吐等不适。
具体做法:以拇指指腹着力,以顺时针方向稍微用力按揉足三里穴约2分钟,然后再以逆时针方向按揉约2分钟,分别做左右两腿,以局部感觉到酸胀为佳。
穴位按摩除面肌痉挛
神庭、攒竹、阳白、颧 、四白、地仓、下关、颊车、大迎、翳风、百会、率谷、风池、太阳、印堂、桥弓、合谷、脾俞、肾俞、足三里等。
【按摩方法】
1. 用双手拇指桡侧缘交替推印堂至神庭30遍。
2. 用双手拇指螺纹面分推攒竹,至两侧太阳穴30遍。
3. 用拇指螺纹面按揉阳白、颧 、四白、地仓、大迎、下关、颊车、翳风、百会各100次。
4. 用双手大鱼际按揉太阳穴30次。
5. 以率谷为重点扫散头侧面左右各30遍。
6. 以大鱼际部着力按揉患部约5分钟,至局部产生温热感。
青少年胃痉挛该怎么办
1胃痉挛引起的因素有环境因素,公认的观点是饮食不规律引起的;疾病因素,一些慢性疾病可引起胃痉挛;自身因素,胃痉挛的引起可能是因为个人不同生活习惯;遗传因素也占一部分;身心因素,长时间的持续高度紧张或长期心理压力也可导致胃痉挛;药物因素也能导致胃痉挛。
2胃痉挛的表现症状为:突发性的剧烈腹痛,痛感不同,如钻、如刺、如灼、如绞。患者经常屈起上肢或用拳头来重按来缓解疼痛。痛甚往往向左胸部、左肩胛部、背部放射,并且同时可能会恶心,、呕吐,甚则颜面苍白、手足厥冷、冷汗直流,乃至不省人事。
3胃痉挛的治疗有,通过葱姜来治疗急性胃痉挛,葱姜均为辛温,温中散寒,胃痉挛应用葱姜外敷疗法治疗。刮痧治疗,用刮痧疗法可疏通经络、运行气血,使胃部痛疼缓解。穴位刺激法,用指压刺激梁丘穴,朝大腿方向加压时,震动较强,可用大拇指用力地压。
注意事项:胃痉挛的预防首先要规范饮食,不要大量吃用生冷食物,不要暴饮暴食。要听医嘱,不要乱服药。忌喝大量冰凉的饮料,温度相差太大会强烈刺激胃肠道,导致突发性挛缩。
胃俞怎么找最简单 胃俞常用按摩方法
1.推揉运摩法:俯卧,按摩者沿被按摩者膀胱经胃俞穴以掌缘推揉运摩10分钟,并以搓法结束,可以帮助缓解胃肠痉挛腹痛。
2.搓摩温中法:单掌根或小鱼际肌快搓两侧胃俞穴,搓后缓缓揉动,使热感渗透,以温暖脾胃,适合脾胃虚寒者。
3.按揉法:取卧位,按摩者双手拇指同时用力按压或揉压左右两侧的胃俞穴3分钟。
中医穴位按摩如何治疗胃痉挛
胃痉挛是比较难受的,一般来说导致胃痉挛的原因主要就是饮食原因,有胃病或者是精神紧张等等,不少患者在胃痉挛的时候只能吃药治疗或者是忍着,其实中医的穴位按摩对于缓解胃痉挛是很有帮助的。
胃痉挛本身是一种症状,不是疾病,出现胃痉挛时,主要对症,解痉止痛止呕,如果常常出现胃痉挛,应注意寻找原因,从根源上治疗,才是最有效的办法。以下为大家介绍一种特别的治疗方法——胃痉挛的穴位治疗方法:
胃痉挛的穴位治疗方法,梁丘穴在膝盖骨附近。脚用力伸直,膝盖骨的外侧(小脚趾方向)会出现细长肌肉的凹陷。朝着大腿用力压这个凹陷的上方看一看,应会有震动感,这就是梁丘穴。
以指压刺激此穴,朝大腿方向加压时,震动较强,可用大拇指用力地压。微弱的刺激无法止住突然发生的心窝疼痛。这种状况的要诀是:用会痛的力量用力加压。
每次压20秒,休息5秒再继续。如此重复几次,疼痛便会逐渐消退,这效果确实是不可思议。
然而,诚如前面所述,刺激梁丘穴仅是一种紧急救护,并不因为止痛了,所有的问题就解决了。心窝会出现激痛,乃是有某种原因导致,所以到医院查明真正病因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胃痉挛患者朋友可不要忽视,毕竟胃部的疾病不容易治疗,很多胃痉挛患者往往常年吃药治疗,同时饮食也有很多希望注意的地方,所以有了胃痉挛最好还是及早开始治疗,这样治愈的几率还能大一些,不用承受病痛。
胃痉挛按摩什么穴位
胃痉挛按摩什么穴位?当出现胃痉挛的时候,患者会感觉到非常的疼痛,而这个时候可以采用按摩穴位的方法来快速缓解病症。那么胃痉挛按摩什么穴位呢?
胃痉挛是胃部肌肉抽搐,或从心窝到侧腹、肚脐上方附近突然疼痛的症状,有时会持续几分钟,有时会持续几小时,主要表现为上腹痛、呕吐、昏厥。引起胃痉挛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胃溃疡、胃炎、胆汁返流,饮食因素,受寒等。
一、胃痉挛按摩什么穴位
按揉内关穴和足三里穴等穴位确实对缓解胃痛不适有一定的作用。据古书有记载,内关穴主要用于治疗消化、心脏、神志系统疾病。而足三里穴是胃经的核心穴位,专门治疗与消化系统有关的各种疾病。尤其是胃痛时,强刺激该穴(比如可用手用力按揉或用小木棍加压按揉),有很好的止痛作用。
1、按压梁丘
取穴:伸展膝盖用力时,筋肉突出处的凹陷;或从膝盖骨右端,约三个手指左右的上方处。
方法:用拇指指端用力按压腿部的梁丘3分钟。
功效:理气和胃、通经活络。
2、点按足三里
取穴: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方法:用手指指腹端,点按腿部的足三里约3分钟。
功效:补脾和胃、调理气血。
3、按揉三阴交
取穴:位于小腿内侧,内脚踝突出处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左右各一。
方法:用双手手指指腹端,按揉腿部的三阴交约3分钟。
功效:健脾益血、调肝补肾。
4、点按解溪
取穴:位于小腿与足背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或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足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处。
方法:用手指指腹端,点按腿部的解溪约3分钟。
功效:通络止痛、疏肝理气。
5、按揉内关
取穴:位于腕部横纹上两横指处。
方法:用拇指指端螺纹面轻轻按揉手臂的内关约1分钟。
功效:通络散寒、理气止痛。
6、按压手三里
取穴:位于前臂,手肘弯曲处向前3指,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方法:用指关节按压臂部的手三里约2分钟。
功效:通经活络、调理肠胃。
7、按压鱼际
取穴:位于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压手部的鱼际约2分钟。
功效:清热止痛、疏肝理气。
8、按压中脘
取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处。
方法:用双手手指指腹端,按压腹部的中脘约2分钟。
功效:和胃健脾、降逆利水。
9、按揉不容
取穴:位于上腹部,当脐中上6寸,距前正中线2寸处。
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揉腹部的不容约3分钟。
功效:通络止痛、疏肝理气。
10、按压肝俞
取穴:位于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
方法:用手指指端,按压对侧肝俞约1分钟。
功效:疏肝利胆、和胃止痛。
11、按压胆俞
取穴:位于背部第十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
方法:用手指指端,按压背部的胆俞约1分钟。
功效:疏肝利胆、清热化湿。
12、按压脾俞
取穴: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方法:用手指指端,按压背部的脾俞1分钟。
功效:调和气血、和胃止痛。
13、按压胃俞
取穴: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压背部的胃俞1分钟。
功效:健脾利湿、和胃止痛。
二、胃痉挛者日常要注意的饮食细节
减少刺激性的食物的摄入,诸如辣椒、生姜这类食物会刺激胃粘膜,引起疼痛加剧。此外还要注意减少过酸、过冷、过烫的食物的摄入。特别是如果喝了冰镇啤酒之后,要马上喝一杯热水、热汤暖暖胃。
一定不要空气吃香蕉、柿子。如果空腹吃则会加重胃痉挛的症状,此外因为香蕉中含有丰富的镁,如果食用过多,对心脏功能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油炸类食物。胃痉挛期间一定要尽可能的减少油炸食物、油煎食物的摄入,因为这些食物不好消化,再者如果食用过多,易引起大量的胃酸,从而加重肠胃的负担。
烟酒、咖啡、茶叶、汽水、酸性饮料、糯米食品、牛奶等也都是胃痉挛期间要尽量减少食用的。
日常要尽量选择一些易消化,粗纤维、蛋白质、热量都相对较丰富的食物。比如豆类及豆制品、稀饭、细面条、新鲜的蔬菜水果等。
多吃具有健脾养胃功效的食物:像莲子、大豆、山药、香蕉、牛肉、鸡肉、黄芪、白术、苓茯、猪瘦肉、板栗等食材都有促进脾胃健康的作用,日常宜适当多吃。
三、推荐食疗方法
猪肚白果汤
材料:猪肚1个、白果100克、胡椒适量。
做法:将猪肚处理干净,然后同白果一起炖食成汤,汤好之后,加入适量的胡椒、食用盐进行调味即可。
鳗鱼螵花生汤
材料:鳗鱼胃一个、花生米100克。
做法:交晒干的鳗鱼胃同花生米一起加三碗水炖至一碗食用即可。
最后提醒大家,胃痉挛及其它胃肠疾病都不是一两天形成的。胃病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要缓解肠胃方面的疾病也要从日常长期的调理做起。
胃痉挛的治疗办法是怎样的
胃痉挛即胃部肌肉抽搐,主要表现为上腹痛,呕吐等。胃痉挛本身是一种症状,出现胃痉挛时,主要对症治疗,解痉止痛止呕,如果常出现胃痉挛,应注意寻找原因,从根源上医治。
胃痉挛的治疗办法是怎样的
1.药物治疗
(1)问苯三酚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胃痉挛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2)25%葡萄糖2支,山莨菪碱(654-2)注射液2支,利多卡因1支,三者混和后口服。
2.中医刮痧治疗
应用刮痧疗法可疏通经络、运行气血,使胃部疼痛缓解。
3.穴位刺激法
以指压刺激梁丘穴,朝大腿方向加压时,震动较强,可用大拇指用力地压。
上面就是对胃痉挛的治疗办法是怎样的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知道胃痉挛的治疗方法也是有很多种的,不要在出现这样的症状时就盲目的模样止疼药进行缓解,止疼药对身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我们出了药物治疗还可以选择刮痧和穴位按摩,这样不会对身体有副作用,另外平时不要吃生冷刺激性的食物。
胃痉挛按摩什么穴位
1、按压梁丘
取穴:伸展膝盖用力时,筋肉突出处的凹陷;或从膝盖骨右端,约三个手指左右的上方处。
方法:用拇指指端用力按压腿部的梁丘3分钟。
功效:理气和胃、通经活络。
2、点按足三里
取穴: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方法:用手指指腹端,点按腿部的足三里约3分钟。
功效:补脾和胃、调理气血。
3、按揉三阴交
取穴:位于小腿内侧,内脚踝突出处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左右各一。
方法:用双手手指指腹端,按揉腿部的三阴交约3分钟。
功效:健脾益血、调肝补肾。
4、点按解溪
取穴:位于小腿与足背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或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足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处。
方法:用手指指腹端,点按腿部的解溪约3分钟。
功效:通络止痛、疏肝理气。
5、按揉内关
取穴:位于腕部横纹上两横指处。
方法:用拇指指端螺纹面轻轻按揉手臂的内关约1分钟。
功效:通络散寒、理气止痛。
6、按压手三里
取穴:位于前臂,手肘弯曲处向前3指,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方法:用指关节按压臂部的手三里约2分钟。
功效:通经活络、调理肠胃。
7、按压鱼际
取穴:位于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压手部的鱼际约2分钟。
功效:清热止痛、疏肝理气。
8、按压中脘
取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处。
方法:用双手手指指腹端,按压腹部的中脘约2分钟。
功效:和胃健脾、降逆利水。
9、按揉不容
取穴:位于上腹部,当脐中上6寸,距前正中线2寸处。
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揉腹部的不容约3分钟。
功效:通络止痛、疏肝理气。
10、按压肝俞
取穴:位于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
方法:用手指指端,按压对侧肝俞约1分钟。
功效:疏肝利胆、和胃止痛。
11、按压胆俞
取穴:位于背部第十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
方法:用手指指端,按压背部的胆俞约1分钟。
功效:疏肝利胆、清热化湿。
12、按压脾俞
取穴: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方法:用手指指端,按压背部的脾俞1分钟。
功效:调和气血、和胃止痛。
13、按压胃俞
取穴: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压背部的胃俞1分钟。
功效:健脾利湿、和胃止痛。
胃痉挛按摩什么穴位
按揉内关穴和足三里穴等穴位确实对缓解胃痛不适有一定的作用。据古书有记载,内关穴主要用于治疗消化、心脏、神志系统疾病。而足三里穴是胃经的核心穴位,专门治疗与消化系统有关的各种疾病。尤其是胃痛时,强刺激该穴(比如可用手用力按揉或用小木棍加压按揉),有很好的止痛作用。
1、按压梁丘
取穴:伸展膝盖用力时,筋肉突出处的凹陷;或从膝盖骨右端,约三个手指左右的上方处。
方法:用拇指指端用力按压腿部的梁丘3分钟。
功效:理气和胃、通经活络。
2、点按足三里
取穴: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方法:用手指指腹端,点按腿部的足三里约3分钟。
功效:补脾和胃、调理气血。
3、按揉三阴交
取穴:位于小腿内侧,内脚踝突出处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左右各一。
方法:用双手手指指腹端,按揉腿部的三阴交约3分钟。
功效:健脾益血、调肝补肾。
4、点按解溪
取穴:位于小腿与足背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或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足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处。
方法:用手指指腹端,点按腿部的解溪约3分钟。
功效:通络止痛、疏肝理气。
5、按揉内关
取穴:位于腕部横纹上两横指处。
方法:用拇指指端螺纹面轻轻按揉手臂的内关约1分钟。
功效:通络散寒、理气止痛。
6、按压手三里
取穴:位于前臂,手肘弯曲处向前3指,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方法:用指关节按压臂部的手三里约2分钟。
功效:通经活络、调理肠胃。
7、按压鱼际
取穴:位于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压手部的鱼际约2分钟。
功效:清热止痛、疏肝理气。
8、按压中脘
取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处。
方法:用双手手指指腹端,按压腹部的中脘约2分钟。
功效:和胃健脾、降逆利水。
9、按揉不容
取穴:位于上腹部,当脐中上6寸,距前正中线2寸处。
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揉腹部的不容约3分钟。
功效:通络止痛、疏肝理气。
10、按压肝俞
取穴:位于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
方法:用手指指端,按压对侧肝俞约1分钟。
功效:疏肝利胆、和胃止痛。
11、按压胆俞
取穴:位于背部第十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
方法:用手指指端,按压背部的胆俞约1分钟。
功效:疏肝利胆、清热化湿。
12、按压脾俞
取穴: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方法:用手指指端,按压背部的脾俞1分钟。
功效:调和气血、和胃止痛。
13、按压胃俞
取穴: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压背部的胃俞1分钟。
功效:健脾利湿、和胃止痛。
穴位按摩除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是阵发性面部肌肉抽动或跳动的一种顽固性疾病。不同季节,不论男女,均可发病,中老年多发。多因七情所伤,肝阴暗耗,或过度疲劳,耗伤气血,或因产后失血过多,或阴虚阳亢所致。亦可有口眼歪斜史者因风寒未除,筋脉收引所致。
面肌痉挛相当于现代医学之神经抽动、肌肉痉挛,中医属“ ”的范畴。初起易治,久病难医,继发者易治,原发者难医。穴位按摩重在温散风寒、补益气血、熄风解痉。
【按摩选穴】
神庭、攒竹、阳白、颧 、四白、地仓、下关、颊车、大迎、翳风、百会、率谷、风池、太阳、印堂、桥弓、合谷、脾俞、肾俞、足三里等。
【按摩方法】
1. 用双手拇指桡侧缘交替推印堂至神庭30遍。
2. 用双手拇指螺纹面分推攒竹,至两侧太阳穴30遍。
3. 用拇指螺纹面按揉阳白、颧 、四白、地仓、大迎、下关、颊车、翳风、百会各100次。
4. 用双手大鱼际按揉太阳穴30次。
5. 以率谷为重点扫散头侧面左右各30遍。
6. 以大鱼际部着力按揉患部约5分钟,至局部产生温热感。
7. 按揉脾俞、肾俞各100次。
8. 拿捏风池、合谷、足三里各10~30次,以局部有较强的酸胀感为宜。
9. 用拇指螺纹面向下直推桥弓,先左后右,每侧10遍。
10. 由前向后用五指拿头顶,至后头部改为三指拿,顺势从上向下拿捏项肌3~5遍。
11. 用双手大鱼际从前额正中线抹向两侧,在太阳穴处按揉3~5次,再推向耳后,并顺势向下推至颈部。做3~5遍。
12. 重复6。
按摩每日可做1~2次,持续治疗。康复后,可改为每日1次,续做1个月以巩固疗效。
【养护须知】
患者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避免精神紧张、焦虑和急躁情绪,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如正处冬季,外出应戴口罩,避免面部吹风受寒。宜用温热水洗脸,忌用冷水或过热水刺激面部,以免造成面肌反射性痉挛。
胃痉挛按摩什么穴位
1、按压梁丘
取穴:伸展膝盖用力时,筋肉突出处的凹陷;或从膝盖骨右端,约三个手指左右的上方处。
方法:用拇指指端用力按压腿部的梁丘3分钟。
功效:理气和胃、通经活络。
2、点按足三里
取穴: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方法:用手指指腹端,点按腿部的足三里约3分钟。
功效:补脾和胃、调理气血。
3、按揉三阴交
取穴:位于小腿内侧,内脚踝突出处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左右各一。
方法:用双手手指指腹端,按揉腿部的三阴交约3分钟。
功效:健脾益血、调肝补肾。
筋缩是什么意思 筋缩的按摩手法
以手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按压,并作圈状按摩。每日坚持数次,便可以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筋缩穴和至阳穴是缓解胃痉挛的重要穴位,治疗各种抽筋的病,针对胃痉挛急性的胃痛,按上两三分钟就好了。
做仰卧起坐为什么胃疼 受冷刺激引起
天冷的时候在户外做仰卧起坐,容易吸入冷空气到肚子里,这对于肠胃的刺激是比较大的,胃部受凉之后容易产生痉挛,从而引起疼痛。
缓解措施
可以适当的喝一点温开水,能帮助缓解胃部痉挛,另外还可以尝试对内关穴或足三里等穴位按摩来帮助缓解不适症状。
点按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相当于四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在胫骨和腓骨之间。以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穴,平时36次,痛时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揉内关穴
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三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在两筋之间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疼痛发作时可增至200次。
胃俞怎么找最简单
俯卧,胃俞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处。
胃俞穴是胃的背俞穴,为胃腑之气输注之所,按摩胃俞有和胃健脾,理中降逆之功,当寒邪犯胃,引起胃疼,腹泻等症时,刺激胃俞可以调节脏腑功能,缓解上述症状。现代常用于治疗胃炎,胃溃疡,胃扩张,胃下垂,胃痉挛,肝炎,腮腺炎,肠炎,痢疾等消化系统疾病。
胃俞常用按摩方法有以下三种:
1.推揉运摩法:俯卧,按摩者沿被按摩者膀胱经胃俞穴以掌缘推揉运摩10分钟,并以搓法结束,可以帮助缓解胃肠痉挛腹痛。
2.搓摩温中法:单掌根或小鱼际肌快搓两侧胃俞穴,搓后缓缓揉动,使热感渗透,以温暖脾胃,适合脾胃虚寒者。
3.按揉法:取卧位,按摩者双手拇指同时用力按压或揉压左右两侧的胃俞穴3分钟。
胃痉挛是怎样引起的,如何有效缓解
严重的胃痛胃痉挛,可能由于饮食生冷,或者胃溃疡、慢性胃炎、胆汁返流,受寒等因素引起,也有可能是某种抗生素刺激而引起的。
缓解方法:
1、平躺休息:当出现胃痉挛的时候,首先应平静在床上平躺着,并用热水袋捂在胃部,缓解疼痛。平躺的目的是放松,利用生物机体的自身作用,让痉挛慢慢消失,临床上叫做解痉挛。此时你如果一直保持着站立,或东跑西跑的去求医问药,胃痉挛非但得不到缓解,还很可能会加剧。
2、药物治疗:出现胃痉挛时,可以口服止痛药来缓解胃痉挛所带来的腹痛症状。但此时的服药只能帮助止痛,并不是针对引起胃痉挛的病因的,因此出现胃痉挛的朋友应留意引起胃痉挛的原因,如长期出现胃痉挛,应及时到医院就医,找出病因。
3、穴位按摩:胃痉挛引起剧烈腹痛时,患者可以指压刺激梁丘穴,朝大腿方向加压时,震动较强,可用大拇指用力地压,能有效缓解疼痛。梁丘穴在膝盖骨附近,当你的脚用力伸直时,膝盖骨的外侧(小脚趾方向)会出现细长肌肉的凹陷,当朝着大腿用力压这个凹陷的上方看看,应会有震动感,这就是梁丘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