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诊断
肺癌的诊断
肺癌的诊断
1、支气管肺炎
早期肺癌产生的阻塞性肺炎易被误诊为支气管肺炎。支气管肺炎一般起病较急,发热、寒战等感染症状比较明显,经抗菌药物治疗后症状迅速消失,肺部病变也较快吸收。如炎症吸收缓慢或反复出现,应进一步深入检查。
2、肺脓肿
肺癌中央部分坏死液化形成癌性空洞时,X线征象易与肺脓肿混淆。肺脓肿病例常有吸入性肺炎病史。急性期有明显的感染症状,痰量多,呈脓性,有臭味。X线片上空洞壁较薄,内壁光滑,有液平面,脓肿周围的肺组织或胸膜常有炎性病变。支气管造影时造影剂多可进入空洞,并常伴有支气管扩张。
肺癌有一项血液检查叫NSE请问是什么参照物
由于吸烟、环境污染等因素,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升高。肺癌血清学标志物细胞角蛋白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癌胚抗原(CEA)的检测对肺癌的诊断、疗效观察和监测复发都有肯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单项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均不高。考虑到肺癌组织分型的不同,肺癌标志物与肺癌组织分型可能有密切关系,本文采用放免分析对正常人和不同组织分型的肺癌患者进行血清CYFRA21-1、NSE和CEA联合检测,以评价CYFRA21-1、NSE和CEA在不同组织类型的肺癌中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
血清CYFRA21-1是细胞角蛋白19(CKl9)的片段,CK19是—种酸性蛋白,主要分布于单,复层上皮细胞内。结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且不同分期的肺癌阳性率不同,因此各家报道其对肺癌诊断阳性率各不相同,但其对鳞癌和肺癌的阳性率都在50%以上:另外其对胰腺癌、胆囊癌也有较高的阳性率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是一类糖代谢酶,存在于神经元细胞及神经内分秘组织中,在诊断小细胞肺癌中有较高的阳性率,本次统计NSE阳性率73.3%与相关报道基本一致。癌胚抗原CEA是一类具有人类胚胎抗原特异性决定簇的酸性糖蛋白,存在于胎儿肠道和由内胚层分化来的肿瘤细胞膜上,主要用于消化道肿瘤的诊断和疗效观察。现发现肺癌的腺癌阳性率较高,王自正报道阳性率为57.0%。与本次统计基本—致。
肺癌的组织类型可分为非小细胞肿癌(鳞癌、腺癌及其它)和小细胞肺癌。不同组织类型的肺癌化疗方案不同,放疗敏感性不同,手术机会不同。患者的预后也不同。本研究表明CYFRA21-1、NSE和CEA在肺癌中的表达情况与肺癌组织分型有密切关系。CYFRA21-1主要表达于非小组胞肺癌(鳞癌和腺癌),在小细胞肺癌与正常人血清中表达很低。NSE主要表达于小细胞肺癌,与正常组和非小细胞肺癌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在鳞癌和腺癌组也有一定的表达,但与正常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CEA主要表达于腺癌,在鳞癌和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表达很低。这三项指标在检测肺癌中,各有侧重,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能互补不足,可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对肺癌病理分型及指导临床治疗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肺癌诊断三大手段
一:血液生化检查
对于原发性肺癌,无特异性血液生化检查。肺癌病人血液碱性磷酸酶或血钙升高考虑骨转移的可能,血液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或胆红素升高考虑肝转移可能。
二:肿瘤标志物检查
(1)CEA:30%~70%肺癌患者血清中有异常高水平的CEA,但主要见于较晚期肺癌患者。目前血清中CEA的检查主要用于估计肺癌预后以及对治疗过程的监测。
(2)NSE:是小细胞肺癌首选标志物,用于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和监测治疗反应,根据检测方法和使用试剂的不同,参考值不同。
(3)CYFRA21-1: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标记物,对肺鳞癌诊断的敏感性可达60%,根据检测方法和使用试剂的不同,参考值不同。
三: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检查:应包括胸部正位和侧位片。在基层医院,胸部正侧位片仍是肺癌初诊时最基本和首选的影像诊断方法。一旦诊断或疑诊肺癌,即行胸部CT检查。
(2)CT检查:胸部CT是肺癌的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检查方法,用于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期及治疗后随诊。有条件的医院在肺癌病人行胸部CT扫描时范围应包括肾上腺。应尽量采用增强扫描,尤其是肺中心型病变的患者。另外CT是显示脑转移瘤的基本检查方法,有临床症状者或进展期病人应行脑CT扫描,并尽可能采用增强扫描。
(3)超声检查:主要用于发现腹部重要器官及腹腔、腹膜后淋巴结有无转移,也用于颈部淋巴结的检查。对于贴邻胸壁的肺内病变或胸壁病变,可鉴别其囊实性及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超声还常用于胸水抽取定位。
(4)骨扫描:对肺癌骨转移检出的敏感性较高,但有一定的假阳性率。可用于以下情况:肺癌的术前检查;伴有局部症状的病人。
肺癌诊断鉴别
诊断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依据包括:症状,体征,x线表现以及痰癌细胞检查(痰检),诊断工作中,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步骤。
一、X线阴性,痰检阴性
1、凡无症状但具有三大高危因素(男性,年龄≥45岁和吸烟>400支/年)者应半年进行70~100mm荧光缩影x线摄片或胸部透视和痰液细胞检查。
2、凡有咯血或和干性呛咳,伴有三大高危因素者应反复进行痰细胞学检查,同时给以规则抗炎治疗;可以考虑作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纤支镜检)和电视透视,如反复痰检或镜检仍阴性,应每两个月复查一次,坚持一年。
二、X线阴性,痰检阳性
1、排除上呼吸道和食管癌肿。
2、进行纤支镜检,争取窥及亚亚段,遇可疑的局部粘膜增厚,粗糙或有血迹,须在该处作刷检,冲洗或穿刺支气管壁粘膜寻找癌细胞,如发现局部有高低不平或粗糙明显,应考虑作咬取活检。
3、进行电视透视,变动体位,重点注意隐蔽部位小结节灶。
4、如经以上检查均未能发现病灶,仍应每两个月复查痰液,电透和纤支镜检,也可作CT检查,在可疑处作细分层,定期复查持续不少于一年。
三、X线阳性,痰检阴性
1、有段,叶性肺炎或阻塞性肺炎,怀疑为中央型肺癌者应作纤支镜检,包括经纤支镜活检(TBB),或选择性支气管造影;并反复加强痰检。
2、肿块或结节病变应作局部断层片,有条件者可作经纤支镜肺活检(TBLB),或经皮肺活检,或抽吸作细胞学诊断。
3、连续痰检至少十二次以上。
4、反复痰检仍为阴性,而x线高度怀疑肺癌时,应作剖胸探查与冷冻切片活检。
四、X线阳性,痰检阳性
1、积极作手术前准备。
2、疑有区域淋巴结肿大时,可摄正侧位倾斜分层片,必要时可作CT,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在大医院则应常规采用CT和正侧倾斜分层片,肝脏B超,骨同位素扫描和骨髓穿刺成活检涂片检查,以利制订治疗方案。
鉴别诊断
1、肺结核
特别是肺结核瘤(球)有时很难与周围型肺癌相鉴别,肺结核瘤(球)较多见于40岁以下青年病人,病程较长,少见痰带血,血沉变化少,有16%~28%病人痰中发现结核菌,胸片多呈圆形,见于上叶尖或后段,体积较小,一般不超过5cm直径,边界光滑,密度不匀可见钙化,16%~32%病例可见引流支气管影指向肺门,较少出现胸膜皱缩,增长慢,如中心液化出现空洞,多居中薄壁且内缘光滑,结核瘤(球)的周围常有散在的结核病灶称为卫星灶,周围型肺癌多见于40岁以上病人,痰带血较多见,痰中癌细胞阳性者达40%~50%,X线胸片肿瘤常呈分叶状,边缘不整齐,有小毛刺影及胸膜皱缩,生长较快,在一些慢性肺结核病例,可在肺结核基础上发生肺癌,因此在慢性肺结核的成年病人,如果肺部出现异常团块阴影,肺门阴影增多或经正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后,病变不见吸收好转反而增大时,都应怀疑肺癌的可能性,必须进一步做痰液细胞学和支气管镜检查,必要时施行剖胸探查术。
2、肺部炎症
老年病人支气管肺炎,有时难与肺癌阻塞支气管引起的阻塞性肺炎相鉴别,阻塞性肺炎常按支气管分支做扇形分布,而一般支气管肺炎则呈不规则片状阴影,但如肺炎多次发作在同一部位,则应提高警惕,应高度怀疑有肿瘤堵塞所致,应取病人痰液做细胞学检查和进行纤维光导文气管统检查,在有些病例,肺部炎症部分吸收,剩余炎症被纤维组织包裹形成结节或炎性假瘤时,很难与周围型肺癌鉴别,在可疑病例,应施行肺叶切除术,以免延误治疗。
3、肺部良性肿瘤及支气管腺瘤
肺部良性肿瘤如结构瘤,软骨瘤,纤维瘤等都较少见,但都须与周围型肺癌相鉴别,一般良性肿瘤病程较长,增长缓慢,临床上大多没有症状,X线摄片上常呈圆形块影,边缘整齐,没有毛刺,也不呈分叶状,支气管腺瘤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肿瘤,常发生在年龄较轻的女性病人,多起源于较大的支气管黏膜,因此临床上常有支气管阻塞引致的肺部感染和咯血等症状,经纤维文气管镜检查常能作出诊断。
4、纵隔恶性淋巴瘤(淋巴肉瘤及霍奇金病)
临床上常有咳嗽,发热等症状,X线片显示纵隔影增宽,且呈分叶状,有时难以与中央型肺癌相鉴别,如果有锁骨上或腋窝下淋巴结肿大,采取活组织做病理切片常能明确诊断,淋巴肉瘤对放射治疗特别敏感,对可疑病例,可试用小剂量放射治疗,达到5~7Gy时,常可使肿块明显缩小.这种试验性治疗也有助于淋巴肉瘤的诊断。
肺癌诊断标准
对于肺癌患者而言,疾病诊断最终要依靠支气管镜或者手术切除以后,获取的标本进行病理检测来判断。病理诊断是诊断肿瘤的“金标准”,其它检查都只是有助于医生发现、判断病情,或在治疗过程中跟踪治疗效果。也就是说,其他任何检查,如CT、MRI等,即使在影像上发现有肿块、病灶,都不能最终判断病变的性质、类型,确诊还要依靠病理诊断。这是肿瘤治疗过程中,最关键的依据。
一般来说,病理诊断中的大标本是指手术切除后获取的标本,小标本则是指通过支气管镜、胸腔镜或穿刺获取的活检标本。此外,在人体的体表进行活检取材获取的标本也称为小标本。
一个完整的病理诊断包括四个方面的信息:
第一,病人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以及病理号。其中,病理号是每个病人在检查的医院里拥有的唯一号码,十分重要。此外,每家医院根据情况不同,基本信息中还有病人的病案号或者ID号等;
第二,报告的内容,即送检标本来源的方式和部位。也就是说,需要标明标本来源于哪个器官,通过哪种方式获取的,如穿刺、腔镜或者手术切除等;
第三,病理报告的内容。病理报告内容是整个病理诊断中最重要的部分,包含通过检测后发现的病变类型、性质。手术切除获取的标本还包含肿瘤侵犯的范围、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以及有无脉管瘤栓等。此外,如果肿瘤病变不典型,在病理报告内容中还需增添鉴别诊断的内容,而肿瘤的鉴别诊断常常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来实现;
第四,分子分型。对于肺癌来说,分子分型也是病理诊断报告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分子分型报告的具体内容,有可能是后续单独发报告,也有可能就在病理报告中附上,形成第四部分。
如何诊断肺癌
影像学检查
这些检查使用X线、磁共振或者放射性物质生成体内图像来发现癌症扩散的程度。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或者称CT扫描,是使用X线来产生详细的身体横截面。和普通的胸部X线不同的是,CT扫描在围绕你旋转时产生许多图像。计算机结合这些图片拼成你身体薄片的图像。机器将拍摄你身体的多个切面用于研究。
通常在一系列图像拍摄后,将给你静脉注射对比试剂,或者显色剂,以更好的帮助勾勒出你的身体结构。然后再拍摄另外一套图像。有些人会因此得荨麻疹,罕见更严重的过敏反应,如发生呼吸困难或者低血压。如果你以前有过X线对比试剂(造影剂)过敏史,请一定告诉医生。
CT扫描将帮助提供精确的有关肿瘤大小、形状和位置的信息,并且能够发现肿大的可能有癌转移的淋巴结。CT扫描比常规的胸部X线在发现早期肺癌上更加敏感。
磁共振成像(MRI):MRI扫描使用无线电波和强磁场而不使用X线。无线电波的能量被组织及特定疾病以特定方式吸收后然后释放。计算机翻译组织发射的无线电波的形式成为详细的身体横断面图像。也可以使用和CT扫描时的对比材料静脉注射。这些图像通常用于探测肺癌有没有扩散到脑或者脊髓。
放射性核素骨扫描:这个方法将帮助明确癌症是否扩散到骨头。患者静脉注射一种叫做二磷酸锝的放射性材料。其使用的放射总能量非常低,不会造成长期的影响。放射活性物质被全身骨骼中有病的骨细胞吸收。骨扫描图像中能够看到有病的骨头,显示为高密度,灰色到黑色的区域,被称为“热点”。这些区域可能提示癌症已经转移,但是关节炎、感染或者其它骨病可能也会导致类似的表现。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扫描:这是另外一种类型的核医学研究。小剂量的放射活性荧光脱氧葡萄糖(FDG)通过手臂的静脉注入。这种物质像糖一样被机体利用。因为癌细胞比一般的细胞消耗更多的糖,因此,更多的FDG被癌细胞吸收并导致发射更多的放射能量,结果在扫描时获得较亮的图像。这能帮助鉴别癌组织和非癌组织。但是,其它一些情况,比如炎症也可以在扫描时显示为较亮的图像。
诊断和明确肺癌扩散的方法和标本
依靠影像学检查的结果,下列一个或者多个方法可以用于取样,以明确是否含有癌细胞。病理学家是专门做实验室检查研究来诊断癌症等疾病的医生,他们使用显微镜来检查样品。如果你有和病理结果或者诊断试验有关的问题,请毫不犹豫的询问你的医生。你可以将你的组织标本送到NCCN中心或者你的医生建议的其它实验室的会诊病理专家那里,你就可以获得第二个关于你的病理报告的观点,叫作病理复查,
痰液细胞学:检查痰液(从你肺里咳出的痰)样品看是否有癌细胞。
细针活检:使用荧光镜透视(荧光镜透视类似于X线,只是图像是通过屏幕观察而不是在胶片上)观察双肺,使用细针通过肋间隙导向肿块。CT扫描也能用于针的定位。一旦医生断定针尖在肿瘤里,样品取出后送往实验室。细针也能够通过支气管镜使用,穿透气管壁对附近的淋巴结取样。这种方法称为经气管细针吸引,通常用于对隆突下淋巴结(在气管分叉为左右支气管处的周围)和纵隔淋巴结(沿着气管和主要运气管区域)取样。
支气管镜:有光源的,可弯曲的管子称为支气管镜通过嘴巴进入支气管。这个检查能够帮助发现肿瘤并且对组织或者液体进行取样看看是否存在癌细胞。诊断肺癌后,支气管镜被用来彻底地检查肺的其它气道的内层。如果发现其它癌症不靠近原来的那个,可能就无法切除所有的癌组织。
纵隔镜:患者在全麻下(深睡下),空心的、有光源的管子从胸骨下经颈部底端作一小切口插入。特殊的仪器经过这个管子能够从纵隔淋巴结(沿着气管和主要支气管区域)取样。
胸腔穿刺术:这个方法用于判断肺周围的液体是不是由癌症扩散到胸膜(包裹着肺的细膜)引起或者为癌症无关的因素如心衰或者感染所致。从肋间放置穿刺针引流液体,在显微镜下寻找癌细胞。如果液体汇集在肺的周围,它们阻碍肺的充气,因此,胸腔穿刺术能够帮助患者改善呼吸。
胸腔镜:这项技术使用连在电视摄相机和监视器上的有光源的细管来观察肺和胸壁之间的空隙。这使医生能够看到肺表面的肿瘤,也能够对任何有怀疑的地方取活检。
骨髓活检:针通常用来取一小片骨质和骨髓样本,约1英寸长,直径1/16英寸,通常取髋部后面的骨头。样本用于确定肺癌组织是否已经转移到骨髓。这仅适用于某些小细胞肺癌患者。
血液检查:特定的血液学检查通常用于判断肺癌是否转移到肝脏或者骨头。这些检查包括完全血液计数(CBC)和血液生化。CBC判断患者的血液是否含有正常的不同种类的血液细胞。医生会给化疗的患者定期做这个检查,因为这些药物会短期内影响骨髓里的血液生成细胞。癌症转移到肝脏和骨头时可能产生某个血液生化指标的异常。医生进行血液生化检查用于发现这些异常。
肺癌诊断标准
诊断检查:
(一)病史采集要点
虽然大部分的肺癌只有在已经扩散的时候才产生症状,一些最常见的症状是因为癌症在肺里生长并且侵犯附近的组织。应警惕下列症状:长期干咳或有粘液痰,尤其是痰中带血时应予警惕,特别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但青年人并不排除患肺癌的可能性。慢性咳嗽的患者,当咳嗽性质发生变化,或某一肺叶、肺段反复发生炎症时。应考虑肺癌的可能性。长期吸烟、慢性咳嗽和家族肿瘤病史、以及某些职业如接触放射性物质、石棉尘、制造重铬酸盐等的工作人员应列为重点普查人群,最好每半年检查1次。“肺结核”患者,正规抗结核治疗无效,或X线检查发现肿块影进行性增大,有节段性肺炎或不张,肺门阴影增大,不规则偏心厚壁空洞者,应重视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肺癌扩散到其它器官可导致下列症状:骨痛;手或者脚无力或者麻木,头昏;皮肤或者眼睛变黄色(黄疸);体表肿块,由癌症扩散到皮肤、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所致;副癌综合征等。
(二)检查
1.体格检查要点
支气管肺癌在早期没有特殊的体征。癌肿长大引起支气管阻塞后可呈现相应的征象。对肺癌病人进行体格检查时要全面细致,特别应注意颈部有无肿大淋巴结,肝是否肿大等常见的转移病灶。另外需检查:
(1)局限性喘鸣音:为局限性哮呜音,多在吸气阶段出现,咳嗽后并不消失。
(2)声音嘶哑:淋巴结转移压迫或侵犯喉返神经时出现。
(3)上腔静脉综合征:肿瘤压迫或侵犯上腔静脉回流受阻,产生头面、颈、上肢水肿,上胸部静脉曲张并水肿,伴头晕、胸闷、气急等症状。
(4)Horner综合征:肺尖痛压迫或侵犯颈交感神经节时,出现患侧眼球凹陷,上睑下垂、瞳孔缩小、眼裂狭窄、患侧上半胸部皮肤温度升高、无汗等。
(5)肩臂疼痛:肺尖癌压迫或侵犯臂丛神经时,出现该侧肩部上肢放射状疼痛。
(6)膈神经麻痹:膈神经受侵时出现气急胸闷,X线透视示膈肌矛盾运动。
(7)吞咽困难:纵隔淋巴节结肿大压迫食管所致,压迫气管可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
(8)心包受侵:心包受侵时出现心包积液、气急、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临床表现。
(9)胸膜转移:可见胸痛,癌性胸水等。
(10)肺癌转移:肺癌的血行转移常见部位依次是骨、肝、脑、肾、肾上腺、皮下组织等,另外肺癌内转移也较常见。临床随转移部位不同而有相应的症状、体征。
(11)肺外体征:常见有四肢关节疼痛或杵状指,多发性神经炎,重症肌无力,库欣病、男性乳房增生肥大、高钙血症或低钙血症、精神异常等。88.9%~100%。
2.X线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肺癌最常用的重要手段。通过X线检查可以了解肺癌的部位和大小。早期肺癌病例X线检查虽尚未能显现肿块,但可能看到由于支气管阻塞引起的局部肺气肿、肺不张或病灶邻近部位的浸润性病变或肺部炎变。
怎样读懂你的肺癌诊断报告
肺癌的诊断通常包括病理类型和分期。时下因为靶向药物在肺癌治疗中的卓越成果,有些肺癌诊断内容还包括分子诊断,即基因分型。给肺癌进行病理分型和基因分型是有原因的:肺癌是一种癌症的统称,分为不同亚型,每个亚型的治疗原则不同。病理分型可以指导医生选择何种化疗药物,基因分型可以指导医生选择何种分子靶向治疗药物。
怎样确诊肺癌
肺癌这种疾病是如何诊断出来的?很多朋友对这个问题非常关注,毕竟肺癌这种疾病是恶性肿瘤中的一种啊,他们害怕会出现误诊的情况,其实没有这个必要,现在医学这么发达,肺癌的检查方法众多,那么哪种检查方法可确诊肺癌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咨询了肿瘤科医生,目前来看临床上常用肺癌诊断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常用的肺癌诊断方法一:开胸肺活检
若经痰细胞学检查、支气管镜检查和针刺活检均未确立细胞学诊断,则考虑开胸肺活检,但必须根据患者年龄、肺功能、手术并发症等仔细权衡利弊后决定。此外在某些情况下,组织学诊断可对转移病灶施行活检而作出,如肝、淋巴结、骨骼或骨髓等。肿瘤累及胸膜时胸腔穿刺结合胸膜活检诊断率可高达90%。
常用的肺癌诊断方法二:放射性核素扫描检查
利用肿瘤细胞摄取放射性核素的数量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进行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方法简便、无创伤。目前应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放射性核素肿瘤阳性显像,另一种是分设免疫肿瘤显像。前者以肿瘤的标记化合物作为显像剂进行肿瘤显像,虽性能稳定,但特异性差。后者以放射性核素标记肿瘤抗原或其新管抗原制备的特异抗体为显像剂进行肿瘤定位诊断,它的特异性高,但制备过程复杂,影响因素多,稳定性不如前者。近年发展了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技术PET,采用 18C乙酸等可以较准确地对
常用的肺癌诊断方法三:电子计算X线机体层显象CT
CT的主要优点在于能发现X线进差不能显示的解剖结果,特别对于位于在心脏后、脊柱旁沟和在肺尖、近膈面下及肋骨头部位极有帮助。还可辨认有无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如纵隔淋巴结直径大于20mm,肿瘤侵入多个脂肪间隙或包绕大血管,则基本不能手术。CT还能发现肿瘤有无直接侵犯邻近器官。螺旋CT对病灶大于3mm者多能发现。它对转移癌的发现率比普通断层高。
通过以上所介绍的几种诊断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及早发现和正确诊断,提高肺癌治疗效果.预祝所有的肺癌患者能够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