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的功效有哪些
维生素d的功效有哪些
1、维生素d能有效地稳定血清钙磷浓度。当血液中钙浓度低,甲状旁腺激素(PTH)就会分泌,并把它疏松到肾脏和骨细胞,从而调节血清钙磷浓度。
2、维生素d的神奇之处还在于,只要每天服用一次剂量的维生素d就能够将患乳腺癌、结肠癌和卵巢癌的几率减少一半。另外,保持正常的维生素d值也能预防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精神分裂症等多发疾病。
如何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滴剂
滴剂可以帮助每天获得适当的足够量的维生素D。但长期过量服用,可能会出现中毒现象。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维生素D滴剂。
维生素D的功效与作用 过量摄入维生素D的危害
维生素D是脂溶性维生素,过多的摄入不会排除体外,在体内会从骨骼中把钙质分离出来,若在钙质缺乏的情况下继续摄取,剂量达到50克则可能有中毒的危险。摄取过量的维生素D会产生如下症状:头痛、厌食、恶心、口渴、多尿、低热、嗜睡、心律不齐、抽搐、血清中钙、磷增加、软组织钙化,还可出现肾衰竭、高血压等。这些不良反应,在停止服用维生素D后,数周后可恢复正常。
芒种养生六字诀 养
睡眠:“春困、秋乏、夏打盹”,夏季炎热,人体容易大量出汗,更容易疲乏,精神不振,夏季养生首先需要保证睡眠,出来早睡早起外,中午小憩一会儿也十分重要,及时补充精神。
晒太阳:夏天阳光强烈,因此,夏季晒太阳最好选在早上或下午,早上晒太阳,顺应阳气上升,对气血运行有益,而在下午晒太阳能起到很好的补充维生素D功效,适合补钙。
维生素D有什么功效 防治骨质疏松
人在35岁之前,人体的钙质一直在处于上升阶段,这段时间注意维持机体维生素D的充足,能有效的提高自身的骨峰值,对35岁以后骨质的流失时间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在中老年后骨质大量的流失,这段时间注意维持体内的维生素D的量能有效的增强小肠对食物中钙质的吸收,减少自身钙质的消耗,减缓骨质的流失速度,预防骨骨质疏松。
维生素d的功效及作用 预防疾病
维他命d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营养成分,如果身体不能吸收丰富的维他命d就会导致多种疾病高发,特别是佝偻病,手足抽搐以及软骨病等的发病率特别高,平时多吃富含维他命b的食物,或者及时为身体补充维他命b就能有效预防这些疾病发生。
维生素D的作用及功能
强化骨骼与牙齿;维持婴幼儿牙齿、骨骼的正常发育;保持肌肉力量;防治佝偻病;预防成人更年期钙质流失、骨质疏松;有助于治疗结膜炎。
外科医生:防治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
体内一旦缺乏维生素D,婴幼儿就会患佝偻病,而成人则会患软骨症或骨质疏松症。佝偻病是一种脚骨和肋骨等所有骨骼变形、弯曲的疾病。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中形成空隙,稍不留意就容易骨折的疾病,这种病在停经后的女性和高龄人群之中较为多见。
患有上述病症的人,应该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增加阳光照射的机会,并适当补充钙和维生素D。众所周知钙是骨骼的重要构成元素,但人体吸收钙还需要维生素D的协助,如果缺少维生素D,即使补充再多的钙,依然不能被人体吸收,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内科医生:预防癌症,加速治愈结核病
维生素D有助于降低罹患结肠癌、乳腺癌和宫颈癌的风险,这是美国研究人员对全球63项关于维生素D与癌症间关系的研究进行分析之后得出的结论。日本《日经产业新闻》则报道说,维生素D可防止正常血细胞突变引起的白血病,同时还具有抑制白细胞增殖的作用。
另外,维生素D还可促使结核病灶的钙化,加速治愈结核病。
牙科医生:防治龋齿,保护牙齿健康
维生素D的养颜功效
人体维生素D缺乏时,钙的吸收减少,体内常缺钙。除乳类外,一般食品中含钙量常较少,中国人群钙摄入量常低于营养标准,故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疾病时,应补充适量的钙,有利于骨的钙化。但给钙不宜过多以免影响铁、锌等矿物质的吸收。
在人们的一般常识中,维生素D主要是促进骨骼和牙齿健康生长的主要成分,而它的美容养颜功效却往往被人忽视。简单而言,维生素D缺乏时,会影响你健美的体形,严重时会导致身体变形。同时,如果人体缺少了它,皮肤就易患渗出性疾病,且容易受伤损破、溃烂难愈,使肌肉弹性减退,形成皱纹及影响皮肤健康。维生素D如果过量的话,会造成暂时性脱发。
维生素D可以从食物中获取,但大部分却是通过紫外线照射在皮肤上转化而成的,因此适当的日晒是有益处的。
正常成人每日需要维生素D约400国际单位,相当于10微克。维生素D在各种食物中的含量可参见维生素A含量表,这是因为维生素D差不多是与维生素A共存的。如果通过适当日晒和食物调配仍不能补足体内所需的维生素D时,那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鱼肝油制剂给予补充。
维生素d的作用 维生素d一天补充多少
维他命D2是天然植物制造,D3则是当我们皮肤曝露在紫外线B阳光照射后由身体自然产生。人体需要摄取适量的维他命D,成人及8岁以上的儿童最高安全摄取量为每日100μg(4000单位/天)。专家不建议过度曝晒阳光来增加维他命D的产生,因为会增加皮肤癌风险。
维生素d功效作用有哪些
1、心脏病:
维生素D可降低对胰岛素的耐受性,而胰岛素耐受性是导致心脏病的主要因素之一。肺病:肺部组织在人的一生中会经历修复和“改造”,由于维生素影响多种细胞的生长,它可能对肺的修复过程起到一定的作用。
2、糖尿病:
在Ⅰ型糖尿病中,免疫系统会杀灭人体自身的细胞。科学家认为,维生素D可起到免疫抑制剂的作用。他们认为,它也许能防止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
3、高血压:
维生素D为颈部甲状腺上的副甲状腺所利用。这些腺体分泌出一种调节体内钙水平的激素,钙则帮助调节血压,但科学家尚未完全理解这一过程。
4、精神分裂症:
患精神分裂症的几率大概与出生前几个月的日照情况有关。缺乏日照可能会导致维生素D缺乏。科学家认为,这会改变胎儿大脑的发育。
5、多发性硬化:
缺乏维生素D会限制人体产生的1,25二羟基维生素D3,这是维生素D3的一种激素形式,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它的缺乏可能提高患上多发性硬化的风险。
6、佝偻病和骨质疏松:
维生素D可坚固骨骼,预防儿童佝偻病和老年骨质疏松症。
维生素D的作用 维生素D有什么用
维生素D可以防治骨质疏松,预防鸡胸、漏斗胸、O型腿等软骨病,对骨骼健康非常重要。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维生素D能够大幅度减少心脏病威胁,可以调节免疫力,减少乳腺癌、结肠癌和前列腺癌的风险。
既然维生素D这么重要,立马去药店买几瓶回来补补?且慢,先判断自己缺不缺再说。
1. 自测
1、身体缺维生素 D ,骨骼自己会“说话”,比如:
2、背部及腰腿常常出现疼痛,动一动就更痛;
3、肌肉无力,感觉身体被掏空,爬楼梯、坐下起立都费劲;
4、用手按着胸骨、肋骨、膝盖等处,会出现压痛,甚至出现走路困难、卧床不起、易骨折;
5、出现骨质疏松;
6、出现驼背、身高缩短。
2. 抽血
去医院抽血检查血清 25-(OH)D,是最准确直接的办法。如果25-(OH)D低于一定水平,就说明身体缺乏维生素D了。
维生素D的补充剂量是:
1、19-49岁的健康人每天400-800 IU
2、50岁以上的健康人每天800-1000 IU
在常吃的食物中,蛋黄、奶酪、蘑菇、牛奶、奶油、动物内脏和某些海鱼肉类能提供少量的维生素D。
其中海鱼的肝脏脂肪(鱼肝油)能提供大量的维生素D,但它们又不是日常的食物。
因此,维生素D缺乏是个普遍的问题。
补充方法仍然是口服为主,肌肉注射不方便,还会出现维生素D水平上升过快的问题。
由于太大剂量会造成维生素D中毒,在选择服用维生素D前,应该先咨询专业医生。
维生素D的安全剂量是每天不超过4000IU,所以只要正确服用,通常是不会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