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俞的功效与作用 胆俞的按摩手法
胆俞的功效与作用 胆俞的按摩手法
1.胆俞穴的穴道指压时,由上而下,一面吐气一面强压6秒钟,每回压5次,每天压5回。如果指压肚脐正上方5厘米处的“中脘”也很有效,中脘指压法是由左右向中压即可。
2.按摩肝俞穴治疗慢性肝炎的手法:按压肝俞穴时,一面吐气一面用力按压6秒钟,每回按压5次,每天5回。
慢性胆囊炎的推拿按摩
慢性胆囊炎是临床上胆囊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大多为慢性胆石性胆囊炎,少数为慢性非胆石性胆囊炎,属祖国医学中的胁痛范畴,其病因病机在于情志失调,或湿热内郁,或外伤久病,或阴血亏虚,以致肝络不和,疏泄不利或络脉失养。
临床表现为轻重不一的腹胀,上腹或右上腹不适,持续性钝痛或右肩胛区疼痛,进油煎或脂肪类食物后可加剧。
肝郁气滞者兼嗳气吞酸,肠鸣,矢气频多,每因情志因素诱发或加重;脾虚湿阻者兼形体肥胖,神疲气短,大便溏薄,每因嗜食肥甘厚味诱发或加重等;胃虚食滞者兼纳食无味,食后饱胀,嗳气吞酸,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或矢气后症状减轻,大便臭秽等。
按摩能疏肝理气,或健脾化湿、疏利气机,或消食导滞、疏理肝胆,治疗各型慢性胆囊炎。
肝郁气滞
(1)取仰卧位:家人用掌擦法擦两胁肋2分钟;再用拇指指端按压章门、期门、胆囊穴、足三里穴各1分钟。
(2)取左侧卧位,左腿伸直,右腿屈曲,家人站其背后,用双手提拿右季肋2分钟。
(3)取俯卧位,家人用拇指指端按压肝俞、胆俞、膈俞及背部阿是穴各2分钟。
脾虚湿阻
(1)取仰卧位,家人用手掌快速推抚右胁肋部1分钟;再用双手掌相叠逆时针按上腹部30下;最后用拇指指端压梁门、章门、胆囊穴、足三里、丰隆穴各1分钟。
(2)取左侧位,依肝郁气滞按摩疗法操作。
(3)取俯卧法,家人用拇指指端按压肝俞、胆俞、脾俞、三焦俞及背部阿是穴各1分钟。
胃虚食滞
(1)取仰卧位,家人用手掌按揉腹部2分钟;再用拇指指端按压天枢、梁门、京门、期门、足三里、胆囊穴、手三里穴各1分钟。
(2)取左侧位,依肝郁气滞型按摩疗法操作。
(3)取俯卧位,家人用禅推法推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膈俞及背部阿是穴各1分钟。
背部按摩可以减肥吗 背部减肥最有效方法
经过精油的按摩后,人体的穴位受到了刺激,进而精油渗入了皮肤,起到疏通淋巴组织和清除堆积毒素的效果。从而可以分解脂肪,排除体内的多余积水,起到排毒紧肤的疗效。大家不妨尝试精油按摩,让自己的皮肤更紧致,肌肉更健硕,赶走虚胖的身材。
上背按摩作用于肺俞穴、心俞穴、督俞穴和膈俞穴。而刺激肺俞穴有着主治肺部疾病的好处;刺激心俞穴可以治疗心脏疾病;刺激督俞穴能够宽胸理气;刺激膈俞穴有理血、宽中和胃的好处。通过四大穴位的刺激起到养生保健的功效。
上背按摩作用于肝俞穴、胆俞穴、脾俞穴等穴位。而刺激肝俞穴可以治疗肝脏疾病;刺激胆俞穴可以治疗胆囊疾病;刺激脾俞穴有着键脾、和胃、化湿的功效。
对于左右肩胛的穴位按摩可以治疗治疗头部、面部疾病;还对颈椎病、肩周炎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背的侧部按摩可以让你宽胸理气,肋间疼痛有所缓解。按摩颈肩膀的大椎和风门穴位时,按摩者需要尽量挺胸,肩胛向后。长期按摩可以治疗颈椎病。
慢性胆囊炎按摩哪里
慢性胆囊炎可以采用以下按摩方法:
胆俞穴
本穴属膀胱经腧穴,为胆之肾俞穴,有疏肝利胆,理气解郁的功效。
腧穴定位:在脊柱区,第10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按摩方法:患者取俯卧位,按摩者用拇指按揉穴位,并做横向拨动,配合阳陵泉穴,对胆道疾病的缓解和治疗效果更加明显,每次5分钟。
阳陵泉穴
本穴属足少阳胆经,有活血通络,通调经脉的作用,是治疗胆腑病症的要穴。
腧穴定位:在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按摩方法:正坐,用拇指指尖稍用力掐按穴位,以有酸麻胀痛感觉为度,每次5分钟。
全身按摩
1.患者俯卧位,按摩者用掌根按揉患者的右背疼痛部位,反复操作10分钟。
2.用拇指指端用力按压胆俞,肝俞,可迅速缓解疼痛。
3.将双手重叠,垂直按压患者的背部脊柱,自上而下反复按摩5次。
4.患者左侧卧位,左腿伸直,右腿屈曲,按摩者站在患者身后,用双手提,拿,捏患者的肋部10次,尤其是用力按揉患者的疼痛部位。
5.患者仰卧位,按摩者可沿着肋骨,用掌根自上而下推拿50次。
6.用拇指指腹按压期门,巨阙,阳陵泉,三阴交,大巨各50次,直至患者感到酸胀为止。
7.如果患者伴随尿黄,口苦,可以用手用力按压曲池50次。
8.如果伴随左右胁痛,可按压三阴交,肾俞,每穴按揉2分钟。
9.患者正坐,用掌心按摩脊椎两旁的肝俞,胆俞,上下往返50次。
10.用对侧手掌或按摩器用力拍打肩背各30次。
11.用手指揉捏大腿外侧,小腿肚肌肉,上下往返30次。
12.以拇指用力按压阴陵泉,足三里,内关,直至感到酸胀麻为宜。
背部按摩益身体
1、按摩上背时,可以刺激到主治肺部的肺俞穴,同时还有主治心脏。疾病的心俞穴,以及有理血、宽中和胃的膈俞穴。
2、按摩下背部时,可以刺激的主治肝脏疾病的肝俞穴;主治胆囊疾病的胆俞穴;键脾、和胃、化湿的脾俞穴等等。
3、按摩左右肩胛刺激到的穴位,对治疗头部、面部疾病、颈椎病、肩周炎等,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4、按摩背的侧部,可以治疗肋间疼痛的疾病;尽量挺胸,按摩颈肩部的大椎、风门穴位,可以治疗颈椎病、颈肩综合症。
5、按摩背部的各个穴位都达到疏通经络、行气通窍、促进血液循环,并可以反射性调节内脏活动、增强内脏的功能。只要坚持背部按摩,都收到了明显的治疗疾病和保健的效果。
6、长期坚持背部按摩,还可以减肥,起到身体保健长寿的效果,当然,还有种说法,长期按摩能治疗高血压等,不过自我感觉还是在减肥上面有很大效果。
腰背部保健推拿,是在腰部、背部的特定部位、穴位上施以特定的手法,以松弛肌筋、舒筋通络、壮腰补肾、调和脏腑气血,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保健方法。
操作方法很多,也可以综合实施,只要持之以恒,就能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
胰腺炎按摩什么穴位
方法一:患者坐位,按摩者取三焦俞、大肠俞,用拇指指腹点压;然后患者改仰卧,按摩者左手放于脐上腹部,右手放于下腹部,左手将左上腹部推向右侧,而右手将右下腹部推向左侧,即行推脾运胃法;然后,点按天枢、梁门二穴;最后,施狮子滚绣球法。此法能疏调脏腑,理气消滞。
方法二:患者俯卧,按摩者用双手拇指点按三焦俞,然后用掌在八髎穴上往返揉搓,以局部有热感为宜;改仰卧,用掌根推揉长强穴:最后,施狮子滚绣球法。此法能祛郁行滞,适于湿热型病症。
方法三:患者坐位,按摩者用双手拇指点按肝俞、胆俞、膈俞;改卧位,施用点三脘开四门法以理气疏肝。此法能疏肝利胆,泄热理气,适用于肝胆湿热症。
方法四:患者坐位,按摩者取脾俞穴、胃俞穴,用拇指指腹点按;改仰卧,施以推脾运胃法,点按中脘穴;最后,施用揉拿手三阴法,取足三里、公孙穴,点按。此法能健脾和胃,补中益气。
大便不通按摩哪里 大便不通基本按摩手法
按摩手法:一指禅,㨰,按,揉,摩,擦。
取穴与部位:中脘,天枢,气海,关元,大肠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
操作:
1.患者俯卧,在背部两侧膀胱经用㨰法,重点在脾俞,胃俞,大肠俞,八髎。
2.患者仰卧,一指禅推中脘,天枢,气海,关元。
3.顺时针摩腹。
肝脏排毒按摩哪里
按摩足三里穴
经常按摩足三里穴,能够疏肝理气,通经止痛,增强肝脏功能,促进肝脏排毒,达到强身定神,养护肝脏的效果。
足三里穴为主:胫骨外侧,在膝眼下方约3横指处。
按摩方法:以拇指或食指断布按压双侧足三里穴,指端附着皮肤不动,由轻渐重,连续均匀地用力按压。
按摩日月穴
肝胆相表里,肝胆气郁,可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毒素无法正常排出而淤积于体内,而日月穴具有疏肝利胆,行气开郁的作用,经常按摩此穴能够增强肝功能,从而增强肝脏的排毒功能。
日月穴位置:在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仰卧位,拇指螺纹面按于日月穴,其余4指放在肋骨上,按揉2分钟。
点揉胆俞穴
胆俞穴是胆的背俞穴,具有疏肝,利胆,清热化湿的作用,经常按摩此穴位,能够促进肝胆的排毒功能,从而帮助改善因肝毒所致的色斑,面色萎黄等问题。
胆俞穴位置:在肩胛骨内侧,背部第十胸椎棘突下,左右2横指宽处。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立位,两手握拳,用4指掌关节突起部点揉胆俞穴约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按摩期门穴
按摩期门穴能够调节肝脏功能紊乱,排除肝脏毒素,帮助改善因肝火过剩所导致的脸色蜡黄,粗糙,痘痘等问题。
期门穴位置:在乳头直下,当第6肋间隙中。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仰卧位,对侧中指螺纹面按于期门穴,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和轻度温热感为度。
胆俞的功效与作用
1.缓解治疗胆囊炎、肝炎等
2.缓解治疗坐骨神经痛、肋痛、风湿性关节炎等
3.缓解治疗黄疸、口苦、呕吐、失眠等
4. 临床应用:现代又多用以治疗肝炎、胆囊炎、胆道蛔虫症、胃炎、食道狭窄、胸膜炎、淋巴结结核、肋间神经痛等。
胆结石按摩哪个位置
胆俞穴
功效:可以促进胆囊机能的穴位,加上肝俞穴、肾俞穴的指压,可以增强效果。
位置:位于背部上下正中央附近的脊柱(第10胸椎)两侧。
操作:患者俯卧,按摩者用两手压在其背部,以拇指指压,先轻度的指压按摩,后稍微加力。
日月穴
功效:日月穴掌管人体机能而维持健康的重要穴位。本穴有收募充补胆经气血的作用,通过按摩刺激能够缓解因胆结石引起的呕吐、胀满、胁肋疼痛、吞酸、黄疸等不适。
位置:位于期门穴正下方,于人体的腹部,当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操作:患者仰卧,按摩者以两手拇指指腹用力,以肋骨下方轻度凹陷为度,从心窝的巨虚穴到本穴进行按摩,其效果更佳。
丘墟穴
功效:丘墟穴是治疗胆结石的特效穴位,能够缓解和治疗胸肋满痛不适。可用急救处理和缓和胆结石引起的剧烈疼痛。
位置:位置外踝前侧下方的穴位,于足背,外踝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距跟关节间凹陷处。
操作:以拇指之间用力指压,以局部酸胀为度。
期门穴
功效:期门穴属于足厥阴肝经穴位,通过按摩刺激可以有效肝肾因胆结石引起的胸胁胀满疼痛,呕吐,呃逆,吞酸,腹胀等不适。
位置: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操作:用掌心摩擦期门5分钟,可以疏泄肝胆。
中脘穴、天枢穴
当胆结石发作腹痛时可以通过腹部按摩来进行缓解,选择的穴位有中脘(位于胸骨下端与肚脐连线中点处)、天枢(位于中腹肚脐左右各三横指处)等。
具体方法:以食指为中心,四指为辅,或以手掌为点,顺时针按揉穴位,每次30-50次,每日1次。也可采用腹部揉按法可采取仰卧或坐位,右手紧贴着右上腹,在前臂和腕关节的带动下,连续并有节奏地做环形按摩,顺时针方向,用力要均匀,平均每分钟80-100次,按摩时间为15分钟左右,腹痛缓解即可停止。
按摩法对抗结石的三大穴位
按揉日月穴
位置: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
按摩方法:取立位或仰卧位,拇指螺纹面按于日月穴,其余四指放在肋骨上,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用力宜适中,以局部有酸胀感和轻度温热感为度。
祛病功效:对胆囊炎、胆系结石、胆道蛔虫症等具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点揉胆俞穴
位置:肩胛骨内侧,第10胸椎下旁开2横指。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立位,两手握拳,用4指掌指关节突起部点揉胆俞穴约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祛病功效:经常按摩胆俞穴可增强胆腑的功能,对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等均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按揉肾俞穴
位置: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宽处,左右各一穴。
按摩方法:按摩者用两手拇指按压被按摩者肾俞穴1分钟,再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按揉各1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祛病功效:经常按摩对消除肾结石有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