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和雾有什么区别 形态不一样
雾霾和雾有什么区别 形态不一样
雾霾:雾霾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小颗粒,包括灰尘、硫酸、硝酸等各种化合物。
雾:雾是悬浮于空气中的水滴小颗粒。
雾霾天形成的六大原因
专家指出,近期中东部地区出现的雾在气象学上称为辐射雾,雾霾天气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这些地区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地面灰尘大,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
二、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风力较小,大气层比较稳定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
三、天空晴朗少云,有利于夜间的辐射降温,使得近地面原本湿度比较高的空气饱和凝结形成雾。
四、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一个因素;
五、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
六、 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物。
大范围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加速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
环保专家表示,通常在北方地区冬天因为采暖期猛增的能源消耗排放,中等以上城市人口集中排放量大的主城区连续三天的空气污染物积累就可能达到重度污染的程度,在南方地区如果生产和交通排放量大也可能达到重度污染的程度。
雾霾天别戴隐形眼镜
隐形眼镜的出现,的确为很多人提升自信心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不过,眼科专家想提醒大家,长期佩戴隐形眼镜是会严重伤害眼部健康的,特别是在冬季的雾霾天气中,更不宜佩戴隐形眼镜。
近日,跟随连续雾霾的脚步,有关雾霾的话题也受到了网友的热烈关注。有关雾霾天别戴隐形眼镜的信息在微博上引起疯转热议。那么,雾霾天是不是不能戴隐形眼镜呢?这点已经得到了有关专家的认可。
至此,雾霾天出门戴防霾口罩、不戴隐形眼镜成了预防雾霾伤害的重要方法。
本来,佩戴隐形眼镜就有很大的要求,并不是任何人都能佩戴隐形眼镜的。隐形眼镜如果护理不当,就会对眼睛造成严重的伤害,这点必须警惕。隐形眼镜不适合长期佩戴,很容易引起眼部感染等问题,造成红眼病、角膜炎等眼部疾病的发生。
眼睛是非常脆弱的,很容易招致感染,造成眼部疾病。雾霾中含有的物质,如硫酸、硝酸等,很容易刺激眼睛,导致眼睛红痛痒,严重时可能导致结膜发炎。
隐形眼镜镜片因电荷的关系,雾霾天气可能容易吸附雾霾中的颗粒物质,刺激眼睛,引起发炎的症状。尤其是眼睛有外伤的朋友,更不能佩戴隐形眼镜,需要警惕伤口感染等情况。
为了健康着想,雾霾天出门除了做好戴口罩准备之外,近视的朋友还需要特别注意,不要佩戴隐形眼镜出门,以免导致不必要的麻烦。
雾霾是什么
雾霾是什么?简单地说,雾霾就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污染颗粒与雾结合在一起灾害性的天气现象,它的威力很大,能给人类致命一击,而且有日趋严重的迹象。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有些对它不了解的人,即使说起来也没有太大的反应;但是真正了解它的人,是会谈雾霾色变吧。不要再做无知的小羔羊了,一起去揭开雾霾的神秘面纱吧!
每天早上我们一起床,望向窗外的时候,都会看到远方是朦朦胧胧的,这个时候能看到的白蒙蒙的这些就是雾。但是,随着大气被污染,排放废气的增加,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白蒙蒙的不在是单纯的雾咯,而是雾霾!雾,是一种无毒无害的自然现象。霾,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雾和霾就像一对孪生姐妹,常常相伴而生。雾霾常见于城市中,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也叫做“雾霾天气”。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据专家指出,雾霾里含有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细颗粒、有毒物质达20多种,包括了酸、碱、盐、胺、酚等,以及尘埃、花粉、螨虫、流感病毒、结核杆菌、肺炎球菌等,这些有害物质与雾结合在之后,就会让天空瞬间变得阴沉灰暗。而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常会听到PM2.5的原因啦!
所以,你对雾霾有足够的了解了吗?
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
雾霾天气自古有之,刀耕火种和火山喷发等人类活动或自然现象都可能导致雾霾天气。不过在人类进入化石燃料时代后,雾霾天气才真正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急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能源迅猛消耗、人口高度聚集、生态环境破坏,都为雾霾天气的形成埋下伏笔。
雾霾的形成既有“源头”,也有“帮凶”,这就是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一旦污染物在长期处于静态的气象条件下积聚,就容易形成雾霾天气。雾霾形成有三个要素:
一是生成颗粒性扬尘的物理基源。我国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地区,其土壤质地最易生成颗粒性扬尘微粒。
二是运动差造成扬尘。例如,道路中间花圃和街道马路牙子的泥土下雨或泼水后若有泥浆流到路上,一小时干涸后,被车轮一旋就会造成大量扬尘,即使这些颗粒性物质落回地面,也会因汽车不断驶过,被再次甩到城市上空。
三是扬尘基源和运动差过程集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颗粒最终与水分子结核集聚成霾。目前来看,在我国黄土平高原地区350多座城市中,雾霾构造三要素存量相当丰裕。
形成雾霾的主要来源
第一: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排放PM10的“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 卡车等。城市有毒颗粒物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车子是排放细颗粒物的“重犯”。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雾天,也很容易转化为二次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
机动车的尾气是雾霾颗粒组成的最主要的成分,最新的数据显示,北京雾霾颗粒中机动车尾气占22.2%,燃煤占16.7%,扬尘占16.3%,工业占15.7%。但随着汽车技术进步以及油品质量的上升,环境管理者发现机动车尾气对雾霾天气形成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但作为一些汽车拥有量较大的城市,管理者依旧需要控制机动车排放标准,避免雾霾天气的形成。
第二:北方到了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
第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比如冶金、窑炉与锅炉、机电制造业,还有大量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
第四: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
第五:可生长颗粒,细菌和病毒的粒径相当于PM0.1-PM2.5,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适宜时,微生物会附着在颗粒物上,特别是油烟的颗粒物上,微生物吸收油滴后转化成更多的微生物,使得雾霾中的生物有毒物质生长增多。
第六、家庭装修中也会产生粉尘“雾霾”,室内粉尘弥漫,不仅有害于工人与用户健康,增添清洁负担,粉尘严重时,还给装修工程带来诸多隐患。
除了气象条件,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排放、冬季取暖烧煤等导致的大气中的颗粒物(包括粗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浓度增加,是雾霾产生的重要因素。如今很多城市的污染物排放水平已处于临界点,对气象条件非常敏感,空气质量在扩散条件较好时能达标,一旦遭遇不利天气条件,空气质量和能见度就会立刻下滑。
形成雾霾的气候因素
“‘雾’和‘霾’实际上是有区别的。雾是指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公里时的天气现象;灰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成因有三:
一、在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
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扩散稀释,容易在城区和近郊区周边积累。
二、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
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这种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
第三,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和有机污染物的增加。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导致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
雾霾到底是什么
1 雾霾到底是什么
近段时间以来,雾霾就像一个灰色的幽灵一样盘旋在人们的头顶,久久不散,给我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阴影。但是雾霾到底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是懵懵懂懂的。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因此雾霾其实是指两种事物,雾是雾,霾是霾,二者的差别非常大。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严重会致死。二氧化硫、碳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部分,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而在可吸入颗粒物中,那些粒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就叫做PM2.5,也叫细颗粒物,这是判断雾霾严重性的重要指标。
2 雾霾危害在哪里
人们期盼着雾霾早日散去,但多位气象、环境领域的专家指出,雾霾长期危害可能将集中显现。雾霾天气能见度低,对于交通出行有很大的影响。雾霾中含有很多有害的物质,对人体健康的伤害也非常大。雾霾天气,空中浮游大量尘粒和烟粒等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呼吸道造成伤害,空气中飘浮大量的颗粒、粉尘、污染物病毒等,一旦被人体吸入,就会刺激并破坏呼吸道黏膜,使鼻腔变得干燥,破坏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细菌进入呼吸道,容易造成上呼吸道感染。而雾霾时空气中漂浮着粉尘、烟尘、尘螨等,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这些过敏原,就会刺激呼吸道,出现咳嗽、闷气、呼吸不畅等哮喘症状。雾霾空气中的微粒附着到角膜上,可能引起角、结膜炎,或加重患者角膜炎、结膜炎的病情。雾霾还会影响人体维生素D的合成,从而影响人体钙的吸收,对于儿童而言,则可能导致儿童佝偻病的发生。
3 产生雾霾的原因
雾霾带来的影响是长期的,其形成的原因也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气象专家指出,雾霾天气形成既受气象条件的影响,也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增加有关。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导致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能见度降低。加上秋冬冷空气的袭击,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几个原因叠加,就形成了雾霾。
什么是雾霾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雾霾的来源
第一、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排放PM10的“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 卡车等。城市有毒颗粒物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车子是排放细颗粒物的“重犯”。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雾天,也很容易转化为二次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
机动车的尾气是雾霾颗粒组成的最主要的成分,最新的数据显示,北京雾霾颗粒中机动车尾气占22.2%,燃煤占16.7%,扬尘占16.3%,工业占15.7%。但随着汽车技术进步以及油品质量的上升,环境管理者发现机动车尾气对雾霾天气形成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但作为一些汽车拥有量较大的城市,管理者依旧需要控制机动车排放标准,避免雾霾天气的形成。
第二、北方到了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
第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比如冶金、窑炉与锅炉、机电制造业,还有大量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
第四、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
第五、可生长颗粒,细菌和病毒的粒径相当于PM0.1-PM2.5,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适宜时,微生物会附着在颗粒物上,特别是油烟的颗粒物上,微生物吸收油滴后转化成更多的微生物,使得雾霾中的生物有毒物质生长增多。
第六、家庭装修中也会产生粉尘“雾霾”,室内粉尘弥漫,不仅有害于工人与用户健康,增添清洁负担,粉尘严重时,还给装修工程带来诸多隐患。
雾霾的危害
1、雾或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对公路、铁路、航空、航运、供电系统、农作物生长等均产生重要影响。雾、霾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给人体健康带来较大危害。
2、雾、霾天气时,空气中往往会带有细菌和病毒,易导致传染病扩散和多种疾病发生。
3、城市中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加重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的毒性,危害人体健康。
4、冬季遇雾、霾天气时,若遇空气污染严重可能形成烟尘(雾)或黑色烟雾等毒雾,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和健康。
5、由于人类活动造成大气中污染物增加,我国工业区和城市中心区等部分地区雾、霾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呈增加趋势。
如何应对雾霾天气加重哮喘
最近几天南方的天气是阴雨连绵,而北方的天气是天寒地冻,但是唯一非常相似的就是都是雾霾天气,每天天空都是灰蒙蒙的,看不见蓝天白云,让人感觉很压抑,再加上阴雨不断,这样的天气确实对心情有一些影响,因为人们确实很难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外界的环境还是会影响心情的。
尤其是雾霾天气,你阴雨天更影响心情,阴雨连绵至少还可以有雨中散步的浪漫,但是雾霾天气怎么也是浪漫不起来的,因为雾霾早上不能晨练,因为雾霾出门还要戴上口罩,因为雾霾,非常容易感冒,因为雾霾还会加重哮喘,所以,人们对雾霾虽然很无奈,也只能躲避,所以,雾霾天气会严重影响人们出行和心情的。
雾霾给我们健康造成的危害日益显现,主要是会伤害到我们的呼吸道,所以,雾霾天会加重哮喘,哮喘是一种疾病,主要是各种原因导致呼吸道不畅而出现的呼吸急促,憋气,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这种疾病给人们的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很大的困扰,说一句形容哮喘的状态就是“张口喘”。
哮喘本身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是环境的破坏是一个非常大的诱因,尤其是这种连续的雾霾天气,对哮喘的发作就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会加重哮喘。而虽然哮喘不是什么重大疾病,但是,如果不进行治疗的话,哮喘也会危及生命的,因为哮喘的病症在呼吸道,一旦哮喘就会导致呼吸不畅,如果因为哮喘导致了不能呼吸,那就非常危险了,著名的歌唱家邓丽君就是死于哮喘。
所以,千万不要忽略哮喘这种疾病,那雾霾天气是我们说了不算,也无法控制的,这是人类保护环境不利的后果,所以,雾霾就要我们自己的来承受,无法控制和改善,就只能采取躲避的方式,以下是一些应对雾霾的措施。起到一些辅助的作用。
1、首先在饮食上要注意多吃清淡的食物,少油腻,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如西红柿、豆芽、海带等含有维生素的蔬菜,还可以吃一些止咳的如枇杷、白梨等。并且养成多喝水的习惯,每天至少喝2000毫升。
2、避免过早晨练。雾霾的天气是不适合过早晨练的,如果想锻炼,也要等到太阳升起来,雾霾减少的时间段去锻炼,否则,是越锻炼越麻烦。
3、多在室内。雾霾天气就不要有那么好的兴致想出去游玩了,最好的办法就是呆在家里,虽然不浪漫,但是很安全。
坚持吃药,哮喘患者越是在雾霾的天气越要坚持服药,这很关键。
雾霾是什么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
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雾霾天气图形符号雾霾天气图形符号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它也能使大气浑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
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霾的基本含义
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但是雾和霾的区别很大。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霾就是灰霾(烟霞)。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多出现于秋冬季节(这也是2013年1月份全国大面积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Fog)。
霾(mái),也称灰霾(烟雾) 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将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这种现象称为轻雾或霭(Mist)。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应该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和灰色。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霾天在室外尽量少戴隐形眼镜
雾霾天戴隐形眼镜等于“吸尘器”!这则消息令人非常惊讶,常年戴隐形眼镜的人非常担心眼睛受到伤害,到底雾霾天能不能戴隐形眼镜呢?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有权威实验表明,雾霾天气隐形眼镜上的菌落比正常天气高出11.5倍。而眼科医生特别提醒,雾霾天气,尤其是去室外活动的市民,最好把隐形眼镜摘了。
从医学角度来看,在佩戴隐形眼镜时,眼角膜会明显缺氧,而气压变低会加重眼睛缺氧状态。雾霾中的有害物质分为小颗粒的灰尘和硫酸、硝酸等酸性污染气体,颗粒物可以附着在眼表,的确会造成物理刺激,导致痒、干、涩等症状。酸性有害气体接触眼睛表面可以造成化学刺激,对角膜、结膜造成损害,导致眼睛红肿、疼痛。如果长期佩戴隐形眼镜,雾霾中的小颗粒和细菌、病毒、化学物质就可能会吸附在隐形眼镜上,造成眼部干、痒等不适,磨损角膜,就会增加感染风险。
佩戴隐形眼镜本身就会导致眼睛干涩,尤其是佩戴质量较差的隐形眼镜或者过敏性体质的人群,在雾霾天明显就会反应强烈一些。
在室外最好别戴,出现不适及时检查
眼科医生提醒,霾天气还要持续几天,特别是外出游玩的市民,在室外环境下最好把隐形眼镜摘了,如果有不适要及时检查。如果要戴,雾霾天尽量佩戴框架眼镜。如果必须使用隐形眼镜,每天在护理液中消毒时间至少要12小时,有效杀菌。在家时,也应该取下隐形眼镜,使眼睛及时脱离缺氧状态,让隐形眼镜有足够的消毒时间。
同时,这种雾霾天气,要多眨眼。眨眼像“雨刮器”,使泪液充分铺平,避免干涩,同时减少眼睛暴露,保护角膜。早晚出门和到家,都要洗眼,购买一些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泪液好比眼睛运动的润滑剂,当泪液变少,眼睛自然不舒服。另外,有条件的还可以选用眼睛防护罩,相当于给眼睛戴上“防霾罩”,目前市场上也有一些透明封闭的防护眼罩,雾霾天佩戴可以形成一层保护,减少泪液蒸发。
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一、这些地区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地面灰尘大,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
二、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风力较小,大气层比较稳定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
三、天空晴朗少云,有利于夜间的辐射降温,使得近地面原本湿度比较高的空气饱和凝结形成雾;
四、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一个因素;
五、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
六、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物。
大范围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加速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