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的预防护理
肝性脑病的预防护理
1.预防并及时治疗消化道出血:预防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最根本的办法是降低门静脉高压或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一旦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应及时给予止血,并及时清除胃肠道积血。
2.预防和控制各种感染:如肠道感染、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坠积性肺炎、褥疮感染及败血症等,常是肝性脑病的重要诱因,应及时合理地给予抗感染治疗。
3.防治便秘可给予乳果糖、山梨醇、果导、番泻叶、大黄、山梨醇、硫酸镁等酌情口服,也可给予开塞露塞肛,必要时给予清洁灌肠。
4.预防和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5.慎用镇静药,禁用含硫、含氨药物,严禁大量放腹水,减少手术、创伤及利尿过多等,祛除医源性因素。
怎么避免肝性脑病的并发症
我们都知道肝性脑病的患者如果在疾病发展的晚期才会接受治疗的话,那么就会有着严重的临床表现,一旦患者卧床之后,患者的饮食和日常生活护理就需要做好了,但是我们都知道肝性脑病的患者卧床后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大小便问题,这需要我们注意起来。
l. 保持大便通畅,发生便秘,应给予灌肠或导泻,对导泻病人应注意观察血压、脉搏,记录尿量、排便量和粪便颜色,加强肛周皮肤护理。血容量不足、血压不稳定者不能导泻,以免因大量脱水而影响循环血量。
2.慎用药物 避免使用含氮药物及对肝脏有毒的药物,如有烦躁不安或抽搐,可注射地西泮5~10mg。忌用水合氯醛、吗啡、硫苯妥钠等药物。
3、注意保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有肝性脑病倾向的病人,应避免使用快速和大量排钾利尿剂和大量放腹水。
4、预防感染:机体感染一方面加重肝脏吞噬、免疫和解毒的负荷,另一方面使组织的分解代谢加速而增加产氨和机体的耗氧量。所以感染时应按医嘱及时应用有效的抗菌素。
5、积极控制上消化道出血:及时清除肠道内积存血液、食物或其他含氮物质。如并发于上消化道出血后的肝性脑病,故应及时灌肠和导泻。
6、避免发生低血糖:禁食和限食者,避免发生低血糖。因葡萄糖是大脑的重要供能物质,低血糖时,脑内去氨活动停滞,氨的毒性增加。
我们看到专家对于肝性脑病这汇总疾病在临床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护理这些患者都是很重要的,对于肝性脑病的患者来说我们还需要注意的要点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应该对症护理,只有这样患者的病情才会有缓解。
... ...
避免诱发因素拒绝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是肝功能衰竭的一种严重表现,预后不良,死亡率高。了解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对肝性脑病的预防和治疗都是有利的。
一、引起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有:
(1)肝硬化所致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大出血后,一方面血容量减少致使红细胞减少而携氧不足、可直接使脑细胞缺血缺氧,引起昏迷;另一方面,由于肠道积血在细菌作用下产氨,引起血氨升高,促发肝性脑病。
(2)大量放腹水或利尿之后电解质紊乱,蛋白质丢失过多,诱发肝性脑病。
(3)肝硬化病人易合并感染,细菌和其他毒素侵人肝脏的机会和途径增多,加重了肝细胞的变性坏死,促进了肝性脑病。
(4)有的药物如氛化胺、利尿药中双氢克尿噻、镇静止痛剂,可使血氨升高,电解质紊乱,以及加重肝细胞的损害而引起肝性脑病。
(5)其他还有麻醉、手术、短时间过多蛋白质的摄人等均可诱发肝性脑病。
二、现代医学解释肝性脑病发病机理的学说:
肝性脑病(以前叫肝昏迷),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意识和昏迷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肝性脑病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目前倾向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现分述各学说如下:
(1)氨代谢紊乱所致氨中毒学说:目前公认肝硬化氨中毒是肝性脑病特别是外源性肝性脑病的重要原因。
(2)硫醇学说:肝性脑病病人的呼气中有类似大蒜、尿液或烂苹果样味,谓之“肝臭”。这是因肝脏不能分解蛋氨酸的中间产物硫醇等,致使血和尿中的硫醇等明显增加之故。所以怀疑硫醇与肝性脑病有关。
(3)假性递质学说:在正常情况下,神经冲动的传导是通过递质来完成的。肝性脑病时,正常的递质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鲜胺,故称为假性递质。临床上使用左旋多巴抗肝性脑病,就是根据此学说。
(4)其他代谢紊乱
①氨基酸代谢失衡:支链氨基酸明显下降,而芳香族氨基酸则见增加。
②中分子量物质:中分子量物质与肝性脑病病人的神志状态有关。
③脂肪代谢异常:丁氨酸等短链脂肪酸在肝性脑病时明显增高。
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尤其是低钾与低钾性减中毒能使血氨增加,加重肝性脑病。
如何有效预防肝性脑病
①热量每日供给5.02~6.69Cal,维持正氮平衡,避免体内蛋白质分解。
②蛋白质:肝硬化晚期,因胃肠道淤血、水肿、消化吸收障碍、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患者常表现为食欲下降、腹胀、恶心等,故应给予适量蛋白质、适量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的清淡饮食。给予新鲜水果和疏菜、少量多餐,保证营养均衡摄入。
③肝功能显著损害、血氨偏高或有肝性脑病先兆者,应限制或禁食蛋白质。
④病情观察:观察和记录患者情况、生命体征、监测血氨,密切观察有无性格改变或行为异常等。
⑤血氨偏高者及早使用降氨药物。⑥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肠内毒物的吸收。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有效预防肝性脑病的介绍,知道了预防肝性脑病方法,相信您可以更好的预防肝硬化的并发症——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患者怎么治疗呢
肝性脑病的患者在目前的社会中还是比较多见的,对于这种疾病的患者来说根据疾病的发展的程度不一样,我们在临床上给予的护理措施也就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但是需要我们注意的就是认真的学习肝性脑病患者给予什么样的护理措施,才能够缓解患者的病情,然后给予患者一定的治疗。
治疗要点
本病尚无特效疗法,常采用综合治疗措施。
1.消除诱因,避免诱发和加重肝性脑病。
2.减少肠内毒物的生成和吸收 ①饮食:②灌肠或导泻:③抑制肠道细菌生长:
3.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清除,纠正氨基酸代谢紊乱:①降氨药物:②纠正氨基酸代谢紊乱药物:③GABA/BZ复合受体拮抗药:④人工肝:用活性炭、树脂等进行血液灌流可清除血氨,对于肝性脑病有一定疗效。
4.对症治疗: ①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②保护脑细胞功能:③保持呼吸道通畅:④防治脑水肿:
5.肝移植:是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严重肝性脑病在肝移植术后能得到显著的改善。
评价
1.本病的诱发因素已去除,病人神志逐渐清醒、生命体征平稳,未发生受伤、误吸等危险事件。
2.照顾者能明确自身的价值,主动参与制定和实施照顾计划,使病人得到切实有效的照顾。
对于肝性脑病的患者以上我们到底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护理措施,我们就总结了这么多,但是还需要我们肝性脑病患者注意的就是应该随时的发现我们治疗的缺陷和不足之处,应该随时的给予患者一定的治疗,这种疾病的患者在疾病的后期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是比较低的,为此我们还应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肝性脑病的主要诱因
肝性脑病是由严重的肝病引起的,相信大家对这种疾病并不陌生,患者通常会有严重的意识不清楚等常见的症状,为了让大家能够进一步了解肝性脑病的病因,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希望大家能够细心阅读。
一发病原因
引起肝性脑病的原发病有重症病毒性肝炎、重症中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各型肝硬化、门-体静脉分流术后、原发性肝癌以及其他弥漫性肝病的终末期,而以肝硬化患者发生肝性脑病最多见,约占70%。诱发肝性脑病的因素很多,如上消化道出血、高蛋白饮食、大量排钾利尿、放腹水,使用安眠、镇静、麻醉药,便秘、尿毒症、感染或手术创伤等。这些因素大体都是通过:
1.使神经毒质产生增多或提高神经毒质的毒性效应。
2.提高脑组织对各种毒性物质的敏感性。
3.增加血-脑脊液屏障的通透性而诱发脑病。
二发病机制
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在长期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中,人们发现主要由于肝细胞功能的衰竭,蛋白质、氨基酸、糖和脂肪等物质代谢障碍,产生的有毒物质聚积体内,以及肝脏对毒性物质的解毒作用降低等因素的影响,使体内有毒物质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严重抑制脑组织的正常生理活动,而发生脑病征象。其主要发病机制有以下几种学说:
氨中毒学说:氨中毒学说在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中仍占主导地位。肝性脑病病人往往有血氨特别是动脉血氨增高,并与肝性脑病的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也有交叉重叠现象。病人经口服广谱抗生素、乳果糖、低蛋白饮食改变肠道碱性环境,减少氨的吸收,及导泻等治疗后,随着肝性脑病症状的好转,血氨降低甚至恢复正常。严重的肝病和或伴门体侧支循环病人及门腔分流术后病人或门腔分流模型动物,饲以高蛋白饮食或口服氯化铵、尿素等后,可出现血氨升高,并表现肝性脑病的临床症状及脑电图改变,且病人脑脊液内谷氨酰胺、谷氨酸和氨浓度增高。
以上就是肝性脑病的常见病因,由此可知,肝性脑病有一部分是由服用安眠药等药物造成的,因此,为了我们的健康着想,患者们应该要远离一切诱发肝性脑病的因素,时刻预防肝性脑病。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关于肝性脑病的相关信息,可以查阅有关资料。
肝性脑病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肝性脑病过去称肝性昏迷,是严重肝病引起的,诱发肝性脑病的诱因很多,所以不管在药物治疗和平时的饮食中,都要特别的注意。
肝性脑病过去称肝性昏迷,是严重肝病引起的,诱发肝性脑病的诱因很多,所以不管在药物治疗和平时的饮食中,都要特别的注意。我们都知道,合理的饮食对健康的人可增加体质,对于病人则对缓解症状有一定的帮助。那么,肝性脑病的饮食中有哪些禁忌呢?
肝性脑病的饮食禁忌1.每日总热量保持在5.0-6.7mj和足量维生素,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可口服蜂蜜、葡萄糖、果汁、面条、稀饭等。昏迷病人以25%葡萄糖液供给热量,减少蛋白质分解。糖类能促使氨转变为谷氨酰胺,有利于降低血氨。给鼻饲的病人应密切主义为的排空情况,如胃排空不良时应停止鼻饲。在大量滴注葡萄糖供给热量的过程中,必须警惕低钾血症、心力衰竭和脑水肿的发生。
肝性脑病的饮食禁忌2.暂停蛋白质饮食意识障碍期应禁食蛋白质,目的在于减少氨的形成。待病情好转、神志清醒后,可逐渐恢复,从小量开始。每日先给20g,每隔两天增加10g, 逐渐达到50g左右,但需密切注意病人的耐受力,反复尝试,掌握较适当的蛋白质量。如肝昏迷有复发现象,则在度禁用蛋白质。植物蛋白含蛋氨酸、芳香氨基酸较少,此外植物蛋白含非吸收性纤维素较多,有利于氨的排除,故肝性脑病病人恢复蛋白质饮食以植物蛋白为好。也可少量选用酸牛奶等含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
肝性脑病的饮食禁忌3.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肝性脑病多有水潴留倾向,水不宜摄入过多,一般每日2000ml左右。对有脑水肿可依的病人,尤应限制。除肾功能有障碍者,钾应补足,但钠盐要限制。正确记录出入液量,按需要测定血钠、钾、氯化物、血氨、尿素等。
肝性脑病的饮食禁忌应严格遵守,患者不可因一时嘴馋而导致疾病恶化。家属应密切配合及留意肝性脑病的饮食需知,做好护理准备。
老年人肝性脑病的注意事项
因为老年人肝性脑病并不是遗传性的疾病,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护理经验。就算是知道家里老人患有肝性脑病需要仔细照顾,也不知道如何下手,然而对于家里有患这种病的老人的来说,这些问题非常重要。
肝性脑病(HE)是由严重肝病或广泛性门-体静脉分流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肝性脑病多见于肝硬化患者和(或)门-腔静脉分流手术后,以慢性反复发作性木僵与昏迷为突出表现,常因进大量蛋白食物、上消化道出血、感染、放腹水、大量排钾利尿等而诱发。
老年人肝性脑病的注意事项
①暂停蛋白质饮食意识障碍期应禁食蛋白质,目的在于减少氨的形成。待病情好转、神志清醒后,可逐渐恢复,从小量开始。每日先给20g,每隔两天增加10g, 逐渐达到50g左右,但需密切注意病人的耐受力,反复尝试,掌握较适当的蛋白质量。
②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肝性脑病多有水潴留倾向,水不宜摄入过多,一般每日2000ml左右。对有脑水肿可依的病人,尤应限制。
肝性脑病与锌的关系
1肝性脑病与锌的关系是这样的,病人机体的血清锌的增高,提示着肝性脑病的减轻,如果肝脏功能到了失代偿期的话,那么机体的血清锌的含量是很低的。所以体内血清锌指标可以反映肝性脑病的严重程度的。
2换句话来说,说如果病人机体的血清锌的含量越低,那么病人的肝性脑病的疾病就越严重。如果病人机体的血清锌的含量越高,那么就说明病人的肝性脑病的疾病就是逐渐的好转起来了。
3肝性脑病的病人要做好心理护理的,如果病人保持乐观的心态,病人的心理护理一定要做好的。病人的心理上不要每天总是抑郁或是慌张的情绪的,尽量让病人保持一些平和的心态,让病人积极配合治疗的。
注意事项:
患有该疾病以后,在平时的生活中,需要需注意的事项是,家属或是病人要积极配合医生的综合治疗。特别是该疾病的急性期,平时的时候不要吃高蛋白的食物的。
肝性脑病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1)积极寻找诱因,并及时排除。大多数肝性脑病有明确的诱因,因此,在肝硬化患者出现肝性脑病先兆症状时,应立即寻找诱因,并及时排除。
(2)按医嘱及时使用抗肝性脑病药物。通常采用六合氨基酸或凡命注射液静脉滴注,并给精氨酸20g加入10%的葡萄糖溶液中静点。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10%-25%的米醋灌肠,以保持肠道内酸性环境,减少氨的产生和吸收。
(3)加强安全防护。部分肝性脑病早期患者,因性格异常,行为错乱,狂躁而出现自伤或伤害他人行为。因此,在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护理人员除加强巡视外,还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去除病房内一切不安全因素,如床头柜上的热水瓶、玻璃杯、刀子、剪子、皮带等,以防伤人。②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病床,避开窗边,以免医护人员和家属不备时,患者出现爬窗等意外。③及时和患者家属联系,说明病情,让家属有心理准备,并请家属来院24小时陪护,以免发生意外。对没有家属陪护的患者,应派专人守护。④医护人员在患者出现狂躁时,不用训责的语言或口气与患者对话,以免使患者更狂躁。应以说服、劝导的口气,当劝说无效时,为了避免伤人伤己,可用约束带。⑤当患者出现烦躁不安时,切不可为了使患者转入安静,滥用镇静剂,否则会加重或加速患者进入昏迷。
(4)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电解质酸碱平衡。特别是使用利尿剂的患者,更须加强观察。应定期测定电解质,并及时给予补充纠正,在使用利尿剂时,宜联合间歇使用,以避免电解质紊乱。
(5)保持大便通畅。每日了解患者的排便情况,保持每日1次,有便秘时采取乳果糖口服,必要时给米醋稀释灌肠通便。保持大便通畅,是预防肝性脑病发生的必要措施之一。
(6)加强饮食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蛋白质饮食与肝硬化恢复及肝性脑病发生之间的关系,患者根据病情和自身消化能力自觉控制饮食中蛋白质的量。嘱患者多食植物蛋白,少食动物蛋白。对不能自我节制的患者,耐心说服并严格对患肝性脑病患者进食情况进行监督。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关于肝性脑病的一些护理措施,作为患者家属更是需要注意患者日常的护理措施的,很多患者都是因为没有得到适合的护理措施,而导致病情迟迟未能恶化的。
什么是肝性脑病,其并发症怎么处理
大多数患者及患者家属对于肝性脑病都不是很了解。肝性脑病,这种病又称肝昏迷,分为两种一种是慢性,一种是急性。下面给大家介绍介绍肝性脑病的相关基础知识及并发症的处理。
定义
肝性脑病症状中的急性肝性脑病常发生于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因急性大量肝细胞坏死、病情较重、常无明显诱因很快进入昏迷状态。
诱因
慢性肝性脑病多见于各种肝硬化和门体分流术后,常见诱发原因有上消化道大出血、大量利尿或放腹水、高蛋白饮食、氮质血症、镇静安眠药、感染和缺氧、外科手术、麻醉、便秘或尿毒症等。
分期
肝性脑病分为以下四期:1.前驱期 2.昏迷前期 3.昏睡期 4.昏迷期。肝性脑病应早期诊断、及时处理。
治疗
治疗是综合性的,首先要祛除诱因、采取营养支持治疗、改善肝细胞功能、给予维生素和能量合剂、减少或拮抗氨及其他有害物质、改善脑细胞功能,如有脑水肿时应予以脱水治疗、饮食上应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禁蛋白质、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抢救
抢救肝昏迷患者必须做到以下,及早发现肝昏迷征兆、及早控制病情发展、及时去除诱因、及早治疗、实施优质护理,做好上述五点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肝昏迷,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时间,提高生存率。
并发症的护理
1,消化道出血:
除及时止血、补充血容量外,还应清除肠道积血,减少氨的产生。可用食醋20mL、生理盐水180mL每天保留灌肠1次,灌肠液温度适宜,选较细肛管,插入深度17ClTI左右,低压灌肠后取右侧卧位,使药液进入右半结肠,保留2h以上再排便,以利药物吸收。肠内pH值保持5~6。忌用肥皂水及碱性溶液灌肠,口服乳糖、果糖溶液,可促进双歧乳酸杆菌生长,并分解为乳酸和醋酸,也可口服或鼻饲25%硫酸镁导泻。
2,脑水肿:
按时使用镇静剂、脱水剂,严格控制输液滴数,观察尿量。观察瞳孑L、对光反射、血压、呼吸变化,有无恶心、头痛、意识异常现象,严格控制输入量,成人每Et输入量应小于2500mL,同时,消除引起脑水肿的因素,如体位不当(头低位)、低血氧、高碳酸血症、发热等,减少脑水肿的发生。
3,肝肾综合征:
发现少尿、无尿、血尿素氮升高,应按肾衰竭护理。
4,感染:
保持呼吸道畅通,及时吸出口腔及呼吸道痰液,防止吸人性肺炎、压疮等发生。
5,口腔护理:
每日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口腔3次或4次,以保持口腔清洁,去除口臭、污垢,预防口腔感染。
6,皮肤护理:及时更换被污物污染的被褥、衣物,及时清洁皮肤,定时翻身,保持皮肤干燥,预防压疮发生。
7,加强监护:
去除病房内的不必要设备和危险物品,以免伤人和自伤并及时和病人家属联系,说明病情,请家属陪护,指导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对基础病、合并症、并发症以及输液等各种治疗要全程掌握,有问题及时妥善解决,不良因素及时排除。
肝性脑病属于常见急危重症,预后不良,对病情的观察护理有很高的要求。及早治疗,避免或消除不利因素,细心观察及早发现先兆是降低肝性脑病发病率、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此外肝性脑病患者有低氧血症应予以吸氧等。
肝脑病还能活多久
1如果患者患上了这种肝性脑病的话,那么在做治疗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给患者做好治疗的改善,做治疗的时候要跟患者的症状来选择方法做治疗,如果患者有昏迷现象的话,那么就要及时的避免。
2对于这样的肝性脑病疾病给患者做治疗时候还可以选择中药的治疗,治疗的时候可以选择用育阴熄风,泻热解毒的方法来缓解自己的症状,同时也要及时的给患者采用西药门冬氨酸鸟氨酸颗来来治疗自己的疾病。
3对于这种肝性脑病到底能够活多久的话,那么必须要根据患者的疾病程度来决定,按昏迷常规护理必要时特别护理,如果患者的疾病不是很严重的话,那么治愈的几率也是会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