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后有必要控制体重吗 产后恢复体重的常见问题
生完孩子后有必要控制体重吗 产后恢复体重的常见问题
孕期体重管理不好,不仅仅带来了分娩期的问题,也增加了产后恢复的困难。
那么如果现在已经生完孩子了,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帮助体重的恢复呢?
虽然具体建议无外乎「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不过这里也有些问题要说明一下。
很多人产后拒绝控制体重的原因就是:「还喂着奶呢,减什么肥啊?」
于是产后体重的增加,又归结到为了孩子身上。
虽然曾经有研究认为,运动后乳汁的口味会变得偏酸一点,从而可能影响婴儿对母乳的接受。不过通过对婴儿身高体重的测量比较,并不影响婴儿发育。而限制卡路里,对于乳汁量的分泌也没有明显的影响。
因此,目前的研究认为,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都不影响母乳喂养。
绝大多数相关研究,干预的时间都放在产后6周之后,也就是产褥期结束之后,通俗说法就是「坐完月子」。虽然也有少数研究在产后1~3周就开始了,但是这些研究基本都是调查性质,回顾性的,刻意干预很少。
所以,如果要着手恢复体重,可以在产后6周之后开始。
2013年,循证医学最权威的Cochrane图书馆收录了一篇文章,对这两种方式进行了详细综述,得到以下结论:
1.单纯运动,对于体重恢复效果不明显,不过可以对女性心血管系统有好处;
2.单纯饮食控制,或饮食控制+运动,这两种方法都对体重恢复有帮助,而且效果差不多。
3.单纯饮食控制在减脂肪的同时,对于非脂肪组织可能也有影响。
4.饮食控制+运动,减轻的体重可以仅针对脂肪,而且还可以对心血管系统有好处。
因此,最推荐的方法是饮食控制+运动。
我汇总了十来篇运动相关的文章,考察他们提供的运动方法。形式上,建议温和的有氧运动方式,比如慢跑,走路。其中有项研究提供的运动方式,就是推着婴儿车走路。
在运动强度上,多数建议是每天30~45分钟,每周4~5次;或者每周总共两个半小时的相应运动。
有个比较经典的说法是,循序渐进地使自己适应一次走3公里路,每周走5天。
面对美食,如何抵挡住诱惑?运动带来的疲劳,如何使自己坚持?
这些都是干预过程中要面对的问题。
所以,无论是饮食控制还是适量运动,都是需要一定自我控制的。如果没有超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又没有相应监督的话,就很容易给自己找出前面提到的各种借口。在医学研究中,也在强调诸如见面分享会、电话随访等方式的督促作用。
所以,如果想要体重恢复,不妨动员家人监督,或者和其他姐妹们一起互相督促。
食管炎要控制体重
食管炎是较常见的食管疾病。主要是由于胃内容物返流入食管,刺激食管粘膜而引起的炎症;正常人食管下端括约肌在不进行吞咽活动的时候是紧闭的,防止胃内容物向食管返流,但在一些诱因的作用下,此处括约肌不能正常地关闭,从而导致酸性的胃液或碱性的肠液返流入食管,并刺激、腐蚀食管粘膜,就引起返流性食管炎。食管炎的一般治疗应避免精神刺激,少食多餐,低脂肪、清淡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不宜吃的过饱,特别是晚餐;睡前不要吃东西;忌烟、酒和咖啡,餐后不要立即躺平,睡眠时应把床头抬高,以减少胃酸返流的机会。
为什么得了高血压需要控制体重?怎样才能控制体重
肥胖或超重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减肥可以明显降低高血压的风险,对于超重/肥胖的高血压患者,即使体重减轻的程度达不到理想体重水平,也对降低血压有帮助。控制体重的要点包括控制总能量摄入和增加体力活动。
(1)控制总能量
总热量按照 20~25kcal 每公斤体重每天计算,或者每天减少 500~1000 千卡能量摄入。换算成食物的话,每天需要减少主食 100~200 克(约 1~2 碗米饭)及烹调油 15~30 克(约 1~2 瓷勺),或者选择减少主食 50~100 克(约 0.5~1 碗米饭)及瘦肉 50~100 克(约 1 个鸡蛋大小)和花生、瓜子等 50~100 克(约花生、带壳瓜子一小把)。
(2)增加体力活动
每日运动 30 分钟以上,每周 5 次以上,可以选择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方式。
产后护理有5大要点
1、产后测量体重
对于产后的新妈咪们来说,体重过轻或者过重都是非正常的表现,都会给你带来许多的健康隐患,因此,产后的体重多少是判断产妇健康状况和身体恢复状况的一个基本指标,新妈咪们可以买一个电子秤,自己在家测量,如果月子期间让你吃胖了,那么,就要控制体重了,过多的脂肪摄入会危害身体健康;如果带孩子让你劳累得瘦了很多,就要及时增重了,别让自己体质太差。
2、妇科检查很有必要
产后就不需要做妇科方面的检查了吗?你错了,生完宝宝后,仍然需要做一系列的妇科检查,做完月子之后,检查盆腔的器官,观察自己是否已经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同时要观察阴道的分泌物的量是否正常、以及颜色是否正常;剖腹产的妈咪们还应检查子宫缝合的伤口愈合情况等等,一系列的检查都在正常范围内的话才可以喔,千万不要忽视这些检查,只有确定了这些都在正常状态下,身体才真正恢复健康。
产后减肥的最佳时机与方式 产后减肥的最佳时机
产后六个月是最好控制体重的黄金时期,若产妇能够在这6个月内恢复到怀孕之前的体重,8至10年后,体重平均大约会增加2.4千克;要是产后的体重无法下降,则8~10年后,平均体重会增加8.3千克,产妇生完孩子后,限于身体情况和恢复状况,进入健身中心训练最好是生产后两到三个月以后或听从医生建议。产后坚持5个好习惯,有助于恢复产前好身材。
剖腹产后减肥注意事项
剖腹产的妈妈不仅关心宝宝的健康,也担心自己的恢复情况。特别是生完孩子后,体重增加了不少,不少妈妈都为减肥而发愁。那么剖腹产后减重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呢?
1.刚刚生完孩子后不可以减肥
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不可以刚生完孩子就忙着去减肥,不要随意节食或者通过吃药来控制体重。首先,刚生完孩子的女性,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到从前的状态,盲目减肥对身体不利;其次,特别是要喂养孩子的女性,产后正是需要补充大量营养的时候,不然对身体和孩子都没有好处。生完孩子后强迫自己少吃食物,不仅会让身体恢复的速度变慢,严重还会导致各种产后并发症。而通过服用药物达到减肥的目的,就更不可以采用了。大部分减肥药会造成腹泻,通过大量的排泄来瘦身。但是这种方法是很不健康的,会对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造成不利影响。
2.要合理地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
健康合理的饮食结构对于产后减肥作用重大。合理的饮食结构,不仅要保证妈妈的营养均衡,也要保证婴儿能够摄入足够的营养成分。日常食物一定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和矿物质。而这些营养成分可以通过食用鱼、瘦肉、蛋、奶和瓜果蔬菜等实现补充。
3.要树立正确的观念
生完孩子六个月后是女性减肥的最好时机。但刚刚生完孩子的妈妈要注意了,千万不可以盲目地减肥,产后过早减肥不仅伤身,而且对哺乳也不利。
4.要适当进行有氧运动
生完孩子后的第二天,妈妈们就可以下床稍微走动了。但是对于失血过多、血压较低的妈妈们以及剖腹产的妈妈们来说,还是应该生完孩子三天后再下床走动。总之,要想达到瘦身的目的,妈妈们不可以一直躺着或者坐着,还是需要适量的有氧运动。
生完孩子后肚子为什么还是很大
怀孕肚子为什么会变大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为什么怀孕肚子变大。医生解释,这是因为怀孕之后,子宫慢慢变大,子宫里羊水逐渐变多,小宝宝也随着长大,所以肚子才会逐渐变大。
看了医生的了解,很多人就想问,既然是这样,那么生完孩子后,子宫变大,羊水没了,孩子也出生了,但是肚子为什么没有变小呢?其实这是因为孕妇增长的体重和孕妇产后减少的重点不成比例。
胎儿和羊水其实并不是很重
一般说来,怀孕体重会增长16-28斤,这和孕妇的身高、遗传和孕期营养还有怀孕前的体重都有关系。那么这些增长的体重分布在哪里呢?胎儿,7斤;羊水,1.8斤;胎盘,1.3斤。
这些数据表明,如果你怀孕以前,身高1.60米,体重50公斤,怀孕后体重增加了28斤,那么生完孩子后,宝宝和羊水、胎盘之类的一共也只带走了10.1斤,还剩下18斤的重量长在你的身上。
子宫会逐渐恢复变小
但是这18斤肉并不是只长在肚子上的。怀孕之后,身体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子宫变大。怀孕前子宫只有梨子大,重1两,但是等到足月分娩时,子宫已经有2斤了,这时子宫可以容纳胎儿和羊水重达10斤。有人形容怀孕之后肚子就像吹气球一样长大,其实就是子宫在长大。子宫恢复原先的大小至少要3-6个月,所以刚生完宝宝没几个月的妈咪不用担心,子宫还在恢复,肚子很大纯属正常。
产后肚子大怎么减肚子
但是有个问题小编要提醒各位妈咪,别以为子宫恢复了肚子就会自然而然的变小。整个怀孕过程不少人都增加了很多肥肉,特别是怀孕前腰上肚子上就有赘肉的妈妈来说,怀孕之后肚子不会那么容易平坦下去的。
怀孕期间肚皮撑大,肚子上的皮肤变得松弛,而脂肪也累积到了一定的厚度,所以在生完孩子后,妈咪为了减肚子,一定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再加上必要的腹部运动。剖腹产的妈咪,必须要等到产后大约2个月伤口恢复才能进行腰部腹部运动。
怀孕期孕妇长多少斤合适
一般而言在理想体重下怀孕的健康妇女,其怀孕过程体重增加平均约8~12公斤。不论怀孕前体重如何,在怀孕二、三期,每月体重增加少于1公斤或每月体重增加3公斤以上都是不适当的。虽然不能减肥,但是却必须控制体重,否则除了身材变形外也容易导致生产困难……
你以前就比较“丰满”,怀孕使你更加“富态”。生完孩子后,多余的肉会不会再也去不掉?其实,真正的危险并不是仅仅在“体形”上。
事实上,肥胖不仅仅是美观的问题。有时,怀孕的9个月增加的体重还会给你的身体和孩子带来危险……
怀孕期长多少斤合适?
眼下流行的美学经典,有点让人失去了现实感!身高1.6米,体重58千克,让你处在正常体重的边缘,再多长上2千克,你就超重了。你可以自己来计算合理体重的指数,计算的办法是:将你的体重(千克,当然是怀孕之前的体重)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得出的指数应该在18~23之间。
千万不要节食。这可不是让你挨饿的时候,而是让你吃好的时候。也就是说,你需要放弃一部分自己喜欢的食品,比如不要过度贪恋甜食、甜饮料等,而要“大嚼”些自己不太喜欢但营养丰富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