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际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鱼际配伍治疗方法
鱼际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鱼际配伍治疗方法
1.治疗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配四缝,以拇指指腹按揉穴位3-5分钟,或用拇指指腹自上而下推擦15-30次。
2.治疗喉痹,咽干:配伍廉泉穴,用刮痧板自上而下轻轻刮拭,以局部皮肤发红,有少量痧点为度。
3.治疗身热头痛:配伍大椎,用小号玻璃罐拔罐3-5分钟,以局部发红为度。
鱼际的准确位置图在哪里
鱼际在手外侧,第一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
本穴为肺经荥穴,五行属性属火,“荥主身热”,该穴具有清肺泻火,清宣肺气的作用。可治疗风热犯肺,或痰热壅肺,肺失肃降所致的咳嗽气喘,胸闷胸痛;肺热灼络之咯血;热郁咽喉之肿痛;热邪壅滞,肺金不鸣之失音等。有疏通经络的作用,可治疗臂肘挛痛,为循经远治;治手指挛痛,指麻瘫痪为局部治疗所用。
按摩的时候以一手拇指指断垂直按揉另一手的鱼际穴,以感觉酸痛明显而能耐受为度,按压2分钟,左右交替,早晚各1次,按揉时要使力度深达皮下组织,不可在皮肤表面按揉。
灵墟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灵墟穴配伍治病方法
针刺灵墟有宽胸,理气,通乳之功,主治心肺疾患,乳房病变。治咯痰,咳嗽,气喘,配肺俞,天突,丰隆以宽胸利气,止咳祛痰;治乳痈,配肩井,合谷,有清热化痰,活血散结的作用;呕吐不食配内关,中脘,以和胃降气止呕。
鱼际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鱼际的准确位置
标准定位:在手外侧,第一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
简便取穴:腕关节稍向下屈,于第一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取穴。
肩髃准确位置图作用 肩髃配伍治疗方法
1.治疗肩周炎(配条口):采用艾条悬灸穴位15-20分钟,以局部有温热舒服的感觉为度。
2.治疗肩臂痛(配天宗):以拇指指腹按揉穴位3-5分钟,以局部出现酸胀感为度。
3.治疗风热瘾疹(配风池,大椎):用刮痧板自上而下刮拭,以皮肤发红,出现痧点为度。
4.治疗乳痈(配肩井):使用小号玻璃罐或抽气罐拔罐3-5分钟,以局部发红为度。
期门的准确位置是在哪里
期门的准确位置图
科学定位:在胸部,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乳头直下,与巨阙穴齐平。
快速取穴法:
在胸骨,锁骨中线上,前正中线旁开4寸,男性沿乳头向下推2个肋间隙(第6肋间隙),女性则以锁骨中线的第6肋间隙处。
期门为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阴维脉之会。人体肝气易郁,肝气郁结会引起胁痛,食少,胃痛,呕吐,呃逆,食不化等症;气郁还能化火,肝盛化火,上逆侮肺可导致咳引胁痛,咳喘症,这时多刺激有舒肝郁,清肝热,泻肝实之功的期门穴,有疏肝,利气,化积通瘀的作用,自然能消除诸症。
用双手的大鱼际按揉两侧期门穴1-3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此法可化积消瘀,疏肝理气;如果肝区有不适或疼痛,可取肝俞,胆俞,章门及中脘等穴位,用轻揉慢按手法按摩,多可缓解症。
承满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承满穴常用配伍治疗
和胃降气可配中脘,内关;腹胀,纳差可配中脘,足三里;胃痛可配足三里调理。
针刺鱼际的作用 鱼际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疏散肺经风热作用较强,配尺泽,曲池,中府,大椎,针刺泻法,治疗风热咳嗽;配少商,合谷,曲池,天突,少商点刺出血,余穴针刺泻法,治疗风热咽喉肿痛;配扶突,天鼎,二间,太溪,针刺泻法,治疗风热失音。
2.配曲池,合谷,尺泽,商阳,针刺泻法,清泻肺热,治疗肺热壅盛之咳嗽,气喘,咳痰黄稠,口渴,胸痛等。
3.配肺俞,劳宫,行间,针刺泻法,清肝泻肺,治疗肝火犯肺之咳血。
4.配尺泽,孔最,百劳,然谷,针刺鱼际,补尺泽,滋阴降火,治疗阴虚火旺之咳血。
5.配太溪,照海,廉泉,针刺平补平泻法,滋阴润肺,治疗阴虚咽喉肿痛。
6.配膺窗,温溜,足三里,足临泣,膻中,乳根,针刺泻法,清热解毒,治疗热毒乳痈。
鱼际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按摩鱼际的作用
按摩鱼际具有清宣肺气,清热利咽,泻热开窍,利咽的作用,此外,对过度使用电子产品造成的“鼠标手”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咽喉炎,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并可以改善肺呼吸功能,使呼吸平稳。
侠溪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侠溪常用配伍治疗
头痛可配率谷,风池,百会;目赤肿痛可配瞳子髎,风池,太冲;耳鸣耳聋可配翳风,中渚;颊颌肿痛可配下关,外关;胸胁疼痛可配支沟,阳陵泉;乳痈可配乳根,梁丘;足跗肿痛可配行间,内庭。
大鱼际的准确位置图片 大鱼际的按摩方法
1.双手合掌,使双手的大鱼际贴合,双手交替互搓,直至有发热感为度;也可以一只手固定不动,另一只手对其揉搓,再双手上下假体互搓1到2分钟,手掌发热了,就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疏通静脉,强化呼吸道,从而起到提高免疫力,防御感冒病毒的作用。
2.左右手虎口结合,用右手大拇指按揉左手的大鱼际,直至手掌发热为度;然后换左手按揉右手,每天按揉一到三次,每次大约1到2分钟。
灵台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灵台穴配伍治疗方法
灵台穴有宣肺通络,清热解毒的作用。配合谷,委中,可行气通经,散毒止痛,主治疔疮,风疹;配肺俞,丰隆,可清热化痰,益气止咳,主治咳嗽,痰多;配阳陵泉,可疏肝理气,主治胁肋胀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