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老年人如何锻炼效果最好

老年人如何锻炼效果最好

1、现代耐力体育活动:散步、健身跑、游泳、各种球类和骑自行车等。

散步对中老年人最易掌握,是一项随时随地都可锻炼的活动。选择空气清新,林木幽静环境,轻松舒展,不紧不慢地信步而来,一定会感到心旷神怡,周身舒爽。参加约会和社会活动,如果路程不远,时间充裕,那末以步当车,及时到达目的地,也是锻炼机体耐力的良好机会。步行欲达到健身的目的,行走要有一定速度(每分钟达80~90步为中速,100步以上为快速),路程要有一定距离(一般每天6000步左右,体力强的可达1万步)。每天走路1小时左右,一次完成或上下午分次完成。做到自我感觉良好,没有心悸气促,全身温暖舒适或微微有汗。利用“计步器”测定运动量则是更为可靠的科学方法。

健身跑(即慢跑)的运动量比散步走路大,受到许多中老年人的喜爱,是风靡国内外的强身健体的体育项目。健身跑在开始时应舒展活动一下肢体,放松肌肉,作好准备活动。然后展开双臂前后摆动,协调而又节奏,深而均匀地呼吸。锻炼应从慢至快,时间从短而长,开始初练时慢跑5~10分钟而不觉胸闷气短,然后每天逐渐增加至15~20分钟,每天或隔天一次,最后甚至可增到30~40分钟。慢慢结束后,应缓慢步行或原地踏步,不要马上停下,做好放松整理活动,渐渐恢复到安静状态。

骑自行车是我国大多数人的主要出行方法,也是一项锻炼肌肉(特别是腿部肌肉和关节)的全身性运动。很多中老年人仍将骑自行车作为交通和锻炼身体的两重功能。骑车的速度、距离和次数可根据各人体力酌情而定。但老年人究竟年事逐渐增高,应尽量不在刮风、下雨、严寒或酷暑时锻炼。在交通拥挤地区更要特别注意交通安全和意外。

游泳是一项比较适于中老年人的全身性健身运动,经常锻炼对身心健康好处很多。游泳活动需要一定设备和环境,开始前应作一次全身体格检查(患严重心肺疾病和传染病者不宜)。游泳时务必做好安全措施,下水前要作准备活动;姿式则各取所好,蛙泳、仰泳或自由泳等均可。运动量妥善掌握,根据各人的自我感觉,游程一般不宜这长,50米即休息一下,总量不超过500米。如能坚持每天或隔天活动,效果较好。坚持适度的游泳锻炼,可增强心肺功能,促使肌肉发达,减少腹部脂肪,保持匀称体型。

各项球类活动包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台球、门球等,可根据各自的条件和个人爱好加以选择锻炼。目的在于健身而不作剧烈性和竞技比赛。我国古人以圆形核桃置于手掌中运转,用以锻炼指、腕关节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按摩掌心的穴位。目前已制成空心金属球、玉球和石球等,很受广大中老年人喜爱而适宜推广介绍。

2、传统体育健身运动,我国古代传统的民间保健体育,源远流长,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我国中老年保健体育的一大特色。流传最广的项目有太极拳、气功、保健按摩操和八段锦等。

太极拳是人人可参与的健身运动,非常适合中老年人的一种锻炼项目。操练需要全神贯注,精神集中,动作柔和、连贯、稳健、协调、目随手转和身随移,往往一气呵成。流派较多,各有优点,但以“简化太极拳”实用易学,效果较好,便于普及,且室内、外随处均宜。清晨练拳利于启动五脏六腑,傍晚练拳不仅风靡全国,是老少皆宜的活动,而且已传往国外,受到国际友人的重视。

气功是我国传统医学宝库中独有的强身保健方法。中老年人通过调身(调整姿势)、调息(调整呼吸)和调心(调整精神)的锻炼达到协调身体各部的作用,增强体质,增强防病和抗病的能力。练功时应摆好姿势,坐、卧、站可按各人习惯选取,均需使身体端正和肌肉放松,达到“调身”的姿态要求;然后作均匀、深长的腹式呼吸,周而复始,进入“调息境界。练好气功的关键是练”意志“,有意识地集中思想,排除杂念,将”意志“集中在身体某一部位(如丹田),达到”调心“的目的。”调心“和”调息“要互相配合,做到”意“”息“合一,常对增强身体健康,延缓衰老,防治一些慢性病发挥较好的作用。采用何种气功方法,遵循哪个气功流派,均应采取科学的态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必有功效。应避免道听途说,把气功说得玄乎和神秘莫测,甚至有一迷信和愚味的宣传来欺骗大众,这是在发挥气功的保健作用时应要注意避免的问题。

老年人什么时间锻炼好呢

过科学家的研究证明,清晨3点至早上8点,是中老年人心脏最容易出现病症的时期,此时的血压为全天最高,中老年人此时也比较容易中风、猝死,如果进行不恰当的锻炼,这个时候很容易发生意外。此外,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的病人要尽量避免晨练。所以,根据人体生物钟的规律,老年人锻炼身体的最好选择是在上午或黄昏,此时不会导致内分泌的紊乱或者器官过度运转,因此也可以有效地避免一些疾病的发生。

确切地说,老年人锻炼身体最好选择在上午10点左右,此时为疾病发生的低谷阶段,再加上患者早上起来后已服过药物,一些疾病已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对于中年人来说,如果把健身锻炼安排在下午4~6点,此时人体生物钟可以使机体处于最佳运动状态,精力充沛,健身锻炼的量可以增加,效果较为理想。

男性胸肌如何锻炼效果最好

1、选择推举动作而不是飞鸟

你肯定已不止一次的听说训练开始时先做复合动作(也称为多关节动作,动作会涉及到身体两侧的多个关节),可以确定这也是胸部训练的格言。

推举动作(负重从胸部向上推起)和飞鸟(双臂伸展,传过胸部相互靠近的大幅度动作)都会锻炼到胸部,但是做推举时可以使用很大的负重来增加胸肌的负担。

然而做单关节训练像飞鸟时,应该限制负重,预防在动作底端时肩关节受伤。由于推举可使用高负重,因此是训练开始时的最佳动作。

2、先做高负重推举

大部分人喜欢先做卧推。卧推冲击的是胸部肌肉最多的部分,而且使用杠铃可以推举很高的负重,受伤的风险也最小。如果选择开始时做卧推,应该清楚如何在这一动作中获得更多。

3~4个热身组后(肌肉还没有达到力竭),选择一个每组最多能做6次的负重。这个时候推举的负重应该很大,因为此时你的力气最大而且热身后能够恢复到最佳状态,而做2~3个训练以后就不行了。若是在胸部训练的中间或结尾时使用高负重,你不可能集聚起100%的力量。

不要认为只有新手才需要做热身组。热身除了能降低受伤的风险外,还可以使推举加载很大的负重,因为通过热身关节和组织已有了足够的血液。蹬10分钟的自行车和几个轻负重组(每组不断增加抗力)就可以了。

做四个训练组,每组只能推起4~6次,然后至少休息3分钟以保证肌肉的完全恢复,为下一组的推举做准备。削减休息时间会限制你的力气,因此不能太急速。在最后一组可以减轻负重,做10次。 最后,当负重很大时,应有一位助手在身边,保证自己不被困在杠铃下面。助手也可以帮助你做一两个强迫次或利用其他的高级技术提高你训练的强度。

3、变换角度

平板卧推对锻炼胸的中部非常有效,然而要想发展均衡的胸部也必须集中训练胸的上部和下部。

因此,下一个训练应该在可调节的凳子上做上斜或下斜推举。上斜推举重点锻炼上部胸肌。做上斜推举时,凳子的角度要相当低,因为抬起的越高,相对较弱的三角肌前头起的作用越大。如果在一组上斜推举后感到三角肌前头有燃烧感,那就表明它们在上部胸肌之前先达到疲劳了。在这种情况下,应降低凳子的角度,集中锻炼上部胸肌。

反过来,下斜推举对三角肌的依赖性很小,并且动作的幅度越小表明能够推举的负重越大。

在做这两个训练时,一定要注意使身体恰好处于正确的位臵,因此一个好的助手不仅可以帮你撤走杠铃插销还可以辅助你做完最后几次。

把杠铃排在训练前期,是因为觉得如果开始做杠铃推举接下来做哑铃推举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哑铃可提供一种不同的感觉,并且幅度范围要比杠铃大的多。可以进一步降低负重,然后以相对的弧形推举到顶部。由于平衡哑铃要比平衡杠铃难得多,因此需要重点注意平衡。用哑铃可以使身体两侧得到同等的刺激,有利于身体的协调发展。

用可以完成8~10次的负重做三组。若是能做起10次之多,那就是负重不够大。换句话说,若是不能独自做起8次,就说明负重过大。下组就要据此进行调节。

4、最后做器械推举

小编曾看到有的训练者把器械安排在训练的最初和最后。不要理解错的意思——器械确实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在训练的开始应做自由负重训练,因为这些训练可以对肌肉进行最大的冲击。当开始疲劳时(对中高级健身者来说可能是第三或第四个动作),也就是做器械训练的时候了。

简单来说,使用器械只要推举就行了,不用像杠铃或哑铃那样操心平衡性。既然你的肌肉已经筋疲力尽,达到绝对极限的负重也可以放心推举了,而不用担心负重会卡在上面或压在自己身上。

器械的种类和品牌真是数不胜数,只要使用健身房中现有的器械就够了,包括多功能史密斯机。根据自己的高度和尺寸调节器械,保证推举时既舒服又有力。你会发现器械可以训练到胸的各个部分,上部、下部和中部。

在前两个训练中使用从未用过的训练类型,也就是说,如果以杠铃卧推开始,然后做上斜哑铃推举,那么就选择锻炼下胸部的器械。这样,就可以从三个主要的平面锻炼胸部,可有效地打造出充实饱满的胸部。做3个训练组,每组8~12次。

5、将分离训练放在最后

到现在为止,应该能感到胸部良好的发展,也是你圆满完成训练的时候了。这时,应该将单关节动作加入到训练方案中。虽然你还不能在分离训练时加载过大的负重,但重点要几乎全放在所训练的肌肉上,意思是三角肌前头和三头肌的作用要最小化。

正确进行胸部单关节训练的关键是在整组训练中肘部保持微弯。推举时肘部是一屈一伸,但做飞鸟训练时肘部应该锁住。在完成所有次数之前肘部都要保持这一姿势。

胸部的分离动作可以通过上斜、下斜或平板哑铃动作,各种各样的夹胸器械,站在两个拉力器中间或躺在位于拉力器中间的平凳上来完成。每组训练交换使用不同的动作,这样可以持续的从不同的角度来锻炼肌肉。如果某人占用了你想使用的器械,那就做单关节胸部动作。

选择1~2个分离训练来完成整个胸部训练,做3组,每组10~15次。做这些时要使用相对较轻的负重,因为这样不仅肩关节达到了妥协状态(双臂可以向后拉的尽量远),而且还可以用高次数来刺激肌肉。事实上,这是使用高级技术像渐降组或部分次数冲击胸部的最好时机。除此之外,可以减少组与组间的休息时间来增加训练强度,在还没有完全恢复时就开始下一组训练。

6、每次训练都要有所变化

如果你已持续训练了一两个月,那么可能进入了进步平台期,不管多么努力都没有多大的进展。解决停滞不前的方法不是增加强度而是尝试不同。在训练开始时不要总是做杠铃卧推,偶尔用哑铃卧推或上斜或下斜推举开始。当改变训练方案的初始动作时(但要保持组数和次数不变),也应该变换一下两个动作,这样就不会重复相同的动作和器械。

以此种方式改变训练可以使训练的重点和感觉有所不同,这样胸部就不会习惯某种刺激,也不会出现某个特殊部位落后的情况。如果是力量或肌肉训练出现了平台期,类似的变化一下训练也是最佳方法。

老年人健身有什么原则

老年人如何科学健身,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首选有氧运动 对老年人来说,应首选有氧运动。什么是有氧运动?简单地可以理解为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严格地来说,运动时的心率达到本人最高心率的70%至75%。

适合老年人锻炼的有氧运动项目有:慢跑、快步走、游泳、舞蹈、登山、爬楼梯、骑自行车以及某些球类项目。这些项目的特点是时间可长可短,强度可大可小,呼吸比较均匀,各人可根据当时的身体状况灵活掌握,锻炼时还可以与同伴交谈。 掌握适宜强度 没有身体的疲劳,就达不到锻炼效果,但疲劳过度,则对身体带来不利的影响。

如何掌握适度呢?可以从表象来判断,精神愉快,活动后无明显气喘、心跳过速等难受的感觉;食欲有所增加,睡眠有所改善;活动后第二天早晨的血压、脉搏比较稳定。老年人锻炼后,一般在24小时内得到恢复是正常现象。

老年人一般每天能坚持1小时的体力活动,或走步累计5000至6000步,就可以达到健身的目的。初练者应循序渐进,每天走3000步,逐渐增加到6000步而不感到疲劳,爬楼梯从气喘到不太喘,运动时心跳从明显加快到不感觉快,都可以证明健身的效果。 要客观评价适宜的运动量,一般推荐健康老人心率评定的方法,采用运动后170减年龄的公式。举例说,一个60岁的人,锻炼后每分钟心率保持在110次(170减60)左右是比较安全的。

保持平衡膳食 平衡膳食是科学健身的物质基础。食物营养成分不外乎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微量元素、纤维素和水等等,缺一不可。膳食平衡包括氨基酸、热量、营养素、酸碱等的平衡。

老年人怎么锻炼身体

任何体育锻炼都应当坚持不懈才能够取得应有的效果,老年人锻炼身体的时候也是如此,如果老年朋友们在锻炼身体的时候两天晒网,3天打鱼,进行间断的锻炼,那么身体器官势必得不到连续有效的刺激,这样以前的锻炼效果就会消失。如果持续进行体育锻炼,并且从体育锻炼当中体会到运动的乐趣,这样才是更科学的锻炼方法。

身体适当运动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好处很多。在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也是促进老年人长寿的重要手段之一。坚持锻炼,适当运动,可增进中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达到防病祛病之目的。适合中老年人健身锻炼的项目很多,各人应根据年龄、性别、体质状况、原有基础、兴趣爱好、设备条件和周围环境等因素,慎重思考和选择适宜本人锻炼的项目。一般来说,应选择全身各关节和便于掌握和能够坚持的锻炼项目。

散步对中老年人最易掌握,是一项随时随地都可锻炼的活动。选择空气清新,林木幽静环境,轻松舒展,不紧不慢地信步而来,一定会感到心旷神怡,周身舒爽。参加约会和社会活动,如果路程不远,时间充裕,那末以步当车,及时到达目的地,也是锻炼机体耐力的良好机会。步行欲达到健身的目的,行走要有一定速度(每分钟达80~90步为中速,100步以上为快速),路程要有一定距离(一般每天6000步左右,体力强的可达1万步)。每天走路1小时左右,一次完成或上下午分次完成。做到自我感觉良好,没有心悸气促,全身温暖舒适或微微有汗。利用“计步器”测定运动量则是更为可靠的科学方法。

老年朋友在锻炼身体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身体安全,体育锻炼一定要讲究科学性,每一个锻炼的动作的节奏以及重力的大小都应当按照要求来操作,不要莽莽撞撞的锻炼身体,在运动锻炼之前必要的准备活动一定要完成,还要注意睡眠的环境的安全性,不要在水塘边、高坡上、悬崖边锻炼身体。

老年人健身原则

没有身体的疲劳,就达不到锻炼效果,但疲劳过度,则对身体带来不利的影响。

如何掌握适度呢?可以从表象来判断,精神愉快,活动后无明显气喘、心跳过速等难受的感觉;食欲有所增加,睡眠有所改善;活动后第二天早晨的血压、脉搏比较稳定。老年人锻炼后,一般在24小时内得到恢复是正常现象。

老年人一般每天能坚持1小时的体力活动,或走步累计5000至6000步,就可以达到健身的目的。初练者应循序渐进,每天走3000步,逐渐增加到6000步而不感到疲劳,爬楼梯从气喘到不太喘,运动时心跳从明显加快到不感觉快,都可以证明健身的效果。

要客观评价适宜的运动量,一般推荐健康老人心率评定的方法,采用运动后170减年龄的公式。举例说,一个60岁的人,锻炼后每分钟心率保持在110次(170减60)左右是比较安全的。

保持平衡膳食

平衡膳食是科学健身的物质基础。食物营养成分不外乎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微量元素、纤维素和水等等,缺一不可。膳食平衡包括氨基酸、热量、营养素、酸碱等的平衡。

老年人什么时间锻炼好呢

通过科学家的研究证明,清晨3点至早上8点,是中老年人心脏最容易出现病症的时期,此时的血压为全天最高,中老年人此时也比较容易中风、猝死,如果进行不恰当的锻炼,这个时候很容易发生意外。此外,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的病人要尽量避免晨练。所以,根据人体生物钟的规律,老年人锻炼身体的最好选择是在上午或黄昏,此时不会导致内分泌的紊乱或者器官过度运转,因此也可以有效地避免一些疾病的发生。

确切地说,老年人锻炼身体最好选择在上午10点左右,此时为疾病发生的低谷阶段,再加上患者早上起来后已服过药物,一些疾病已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对于中年人来说,如果把健身锻炼安排在下午4~6点,此时人体生物钟可以使机体处于最佳运动状态,精力充沛,健身锻炼的量可以增加,效果较为理想。

老年人如何锻炼效果最好

身体适当运动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好处很多。在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也是促进老年人长寿的重要手段之一。坚持锻炼,适当运动,可增进中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达到防病祛病之目的。

适合中老年人健身锻炼的项目很多,各人应根据年龄、性别、体质状况、原有基础、兴趣爱好、设备条件和周围环境等因素,慎重思考和选择适宜本人锻炼的项目。一般来说,应选择全身各关节和便于掌握和能够坚持的锻炼项目。

1、现代耐力体育活动:散步、健身跑、游泳、各种球类和骑自行车等。

散步对中老年人最易掌握,是一项随时随地都可锻炼的活动。选择空气清新,林木幽静环境,轻松舒展,不紧不慢地信步而来,一定会感到心旷神怡,周身舒爽。参加约会和社会活动,如果路程不远,时间充裕,那末以步当车,及时到达目的地,也是锻炼机体耐力的良好机会。步行欲达到健身的目的,行走要有一定速度(每分钟达80~90步为中速,100步以上为快速),路程要有一定距离(一般每天6000步左右,体力强的可达1万步)。每天走路1小时左右,一次完成或上下午分次完成。做到自我感觉良好,没有心悸气促,全身温暖舒适或微微有汗。利用“计步器”测定运动量则是更为可靠的科学方法。

健身跑(即慢跑)的运动量比散步走路大,受到许多中老年人的喜爱,是风靡国内外的强身健体的体育项目。健身跑在开始时应舒展活动一下肢体,放松肌肉,作好准备活动。然后展开双臂前后摆动,协调而又节奏,深而均匀地呼吸。锻炼应从慢至快,时间从短而长,开始初练时慢跑5~10分钟而不觉胸闷气短,然后每天逐渐增加至15~20分钟,每天或隔天一次,最后甚至可增到30~40分钟。慢慢结束后,应缓慢步行或原地踏步,不要马上停下,做好放松整理活动,渐渐恢复到安静状态。

骑自行车是我国大多数人的主要出行方法,也是一项锻炼肌肉(特别是腿部肌肉和关节)的全身性运动。很多中老年人仍将骑自行车作为交通和锻炼身体的两重功能。骑车的速度、距离和次数可根据各人体力酌情而定。但老年人究竟年事逐渐增高,应尽量不在刮风、下雨、严寒或酷暑时锻炼。在交通拥挤地区更要特别注意交通安全和意外。

游泳是一项比较适于中老年人的全身性健身运动,经常锻炼对身心健康好处很多。游泳活动需要一定设备和环境,开始前应作一次全身体格检查(患严重心肺疾病和传染病者不宜)。游泳时务必做好安全措施,下水前要作准备活动;姿式则各取所好,蛙泳、仰泳或自由泳等均可。运动量妥善掌握,根据各人的自我感觉,游程一般不宜这长,50米即休息一下,总量不超过500米。如能坚持每天或隔天活动,效果较好。坚持适度的游泳锻炼,可增强心肺功能,促使肌肉发达,减少腹部脂肪,保持匀称体型。

各项球类活动包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台球、门球等,可根据各自的条件和个人爱好加以选择锻炼。目的在于健身而不作剧烈性和竞技比赛。我国古人以圆形核桃置于手掌中运转,用以锻炼指、腕关节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按摩掌心的穴位。目前已制成空心金属球、玉球和石球等,很受广大中老年人喜爱而适宜推广介绍。

2、传统体育健身运动,我国古代传统的民间保健体育,源远流长,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我国中老年保健体育的一大特色。流传最广的项目有太极拳、气功、保健按摩操和八段锦等。

太极拳是人人可参与的健身运动,非常适合中老年人的一种锻炼项目。操练需要全神贯注,精神集中,动作柔和、连贯、稳健、协调、目随手转和身随移,往往一气呵成。流派较多,各有优点,但以“简化太极拳”实用易学,效果较好,便于普及,且室内、外随处均宜。清晨练拳利于启动五脏六腑,傍晚练拳不仅风靡全国,是老少皆宜的活动,而且已传往国外,受到国际友人的重视。

气功是我国传统医学宝库中独有的强身保健方法。中老年人通过调身(调整姿势)、调息(调整呼吸)和调心(调整精神)的锻炼达到协调身体各部的作用,增强体质,增强防病和抗病的能力。练功时应摆好姿势,坐、卧、站可按各人习惯选取,均需使身体端正和肌肉放松,达到“调身”的姿态要求;然后作均匀、深长的腹式呼吸,周而复始,进入“调息境界。练好气功的关键是练”意志“,有意识地集中思想,排除杂念,将”意志“集中在身体某一部位(如丹田),达到”调心“的目的。”调心“和”调息“要互相配合,做到”意“”息“合一,常对增强身体健康,延缓衰老,防治一些慢性病发挥较好的作用。采用何种气功方法,遵循哪个气功流派,均应采取科学的态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必有功效。应避免道听途说,把气功说得玄乎和神秘莫测,甚至有一迷信和愚味的宣传来欺骗大众,这是在发挥气功的保健作用时应要注意避免的问题。

传统健身法还有八段锦 (一套由八套运作组成的保健操)、保健按摩(依次自我推拿、拍打按摩身体各部位)和武术锻炼等,都有益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的老年人根据本人身体的条件,自己设计出一套保健操,长期坚持锻炼也能发挥良好的保健作用。

相关推荐

老年人锻炼的6个要

要选择缓慢的锻炼形式。老年人对剧烈运动力不从心,缓慢的运动路散步、太极拳、健身操、气功、慢跑、保健按摩等较适宜老年人。 要运动量合理适宜。在不同季节、不同环境下,运动量要作适当调整。一般来说,每次锻炼后感到轻松、舒畅、食欲佳、睡眠好、无头昏心悸等反应,说明运动量适度,锻炼效果好。 要选择适宜的锻炼环境,应根据各人的不同情况选择锻炼环境,比如心情不畅者,宜选择到鸟语花香的公园等处活动,心火较重、心情烦躁者,宜到江河湖海边或有树木的地方活动。 要坚持不懈的锻炼。无论从事何种运动,只有经年累月、坚持不懈的锻炼

平板支撑能练胸肌吗

有一定的帮助。 平板支撑虽然主要锻炼的是核心肌群,对腹部肌肉的刺激最大,锻炼效果最好,但是在动作过程中,也会动用到胸部肌肉,对其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能帮助锻炼胸肌。

老年人锻炼的禁忌

1、戒急于求成 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降低,对体力负荷的适应能力较差,因而在运动时应有较长的适应阶段。30岁以上的人,年龄每增长10岁,对负荷的适应时间约延长40%。因此锻炼时要循序渐进,对一定的运动负荷适应后再慢慢增加活动量,切忌操之过急而使活动量负荷过大。 2、戒负重练习 老年人肌肉有所萎缩,肌肉力量也明显减退;神经系统反应较慢,协调能力差,对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因此老年的运动宜选择动作缓慢柔和、肌肉协调放松、全身得到活动的练习,如太极拳、步行、慢跑等都很合适。 3、戒屏气使劲 平时我们的胸膜腔内压力低于

​老人倒走锻炼不科学

专家说老年人锻炼是非常好了,可以活动老人身体的各个零件,但是有一点,老人倒走这点是不科学的。 老年人腿脚本来就不灵便,脚底下稍微绊一跤或一打滑,就容易仰面摔过去。程东源告诉记者,这种摔法是最危险的,“人在摔倒时,会有自我保护意识。如果向前摔,手还可以帮助缓冲,将危险降低。但仰着摔的话,根本不可能进行自我保护。”这就造成两种结果——如果是屁股先着地,有可能出现腰椎、尾骨损伤;如果是头部先着地,很可能导致颅内血肿。 “有的老人这样摔了一跤之后,当时还没什么事,可没过两天就去世了。”专家认为,不管何种情况,一旦

练马甲线的最佳时间 马甲线一次练多长时间最佳

30-40分钟左右。 肌肉每次的锻炼时间并不是越久越好,时间过长会容易导致肌肉疲劳,而时间过短又会降低锻炼效果,所以马甲线训练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效果最好,注意这需要保证动作质量的基础上。

老年人锻炼的禁忌

1、忌进行负重锻炼。由于老年人运动器官的肌肉已开始萎缩,韧带的弹性减弱,骨骼中钙质减少,关节活动范围受到限制,进行负重的锻炼,容易发生骨折裂,损伤关节、肌肉和韧带。 2、忌进行屏气锻炼老年人的呼吸肌力量减弱,肺的纤维结组织增多,肺泡的弹性降低,如果在体育活动时屏气,易损坏呼吸肌和导致肺泡破裂而发生支气管咯血等现象。 3、忌进行争抗和竞赛。因竞赛和争抗活动必然引起神经剧烈兴奋,同时争抗会产生付出自身最大能力的获胜心,这种情况会使老年人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力不从心的矛盾,甚至会发生意外。

每天骑车10公里能达到锻炼

可以。 不过每个人锻炼的目的各有不同,有的只是放松一下身体,有的则是增肌或减肥,有的是增强身体机能,但只要参与运动了就能起到一定的锻炼效果,一般骑行10公里的话,由于骑行距离不长,为了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建议以自身情况定一个间歇性的骑行目标,如快速骑行1000米,再中速骑行2000米,然后再加速骑行,再匀速骑行,让自己的心率提升,加强心肺功能以及锻炼臀腿肌肉力量。

春季老年人锻炼“八忌”

一忌激烈竞赛:老年人不论参加哪些项目运动,重在参与、健身,不能争强好胜,与别人争高低,否则激烈竞赛不仅体力承受不了,而且还会因易碰撞、摔倒、激动,极易发生意外。 二忌早:我国北方的早春,气温还相对较低,特别是清晨的气温较一天更低、而且空气湿度大、雾气也很重,空气中有害的杂质也比较多。而室内温度较高,老年人从温暖的环境猛然进入到一个寒冷的环境,人体骤然受冷,特别容易患伤风感冒,会导致哮喘病、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等病情的加重,因此,初春的清晨不适合老年人进行体育锻炼。应在太阳升起后外出锻炼为宜。太阳升起,温度

​老人多动腰可延缓衰老

1、动腰运动过程要注意身体变化 老年人要谨记动腰运动过度的症状,如运动过程中发生腰痛、胸痛、头晕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 2、保证充足充足的睡眠 运动是一项耗体力的事,所以老人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才能把动作做到最好,达到好的效果。 3、剧烈运动要避免 老年人的肌肉在慢慢萎缩,肌肉的力量也有所减退,神经系统反应较慢,所以最好选择一些缓慢、放松的运动,能使全身得到运动,如太极拳、慢跑等。 4、运动需循序渐进 活动量过大或增加过快往往是老年人发生意外损伤的原因之一。因此老人锻炼时要循序渐进,对一定的运动负荷适

三伏天如何调理身体 运动养生

常说的“夏练三伏”,并不是让大家不分时间、地点、情况地去锻炼。夏天人体能量消耗大,跑步、打球、爬山等锻炼方式必须量力而行,最好进行一些“低调”的运动,既能起到锻炼效果,又不至于出现不适。夏天运动最好安排在凉爽的早晨或傍晚;其间注意少量多次地补水。 当最高气温在30到33摄氏度时,老年人要减少运动量,时间以半个小时以内为宜。三伏来临时,老年人要停止一切剧烈活动,以静制动,并保持充足的饮水;同时,身边还要存放一些十滴水、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常规的防暑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