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辐射的公开标准
手机辐射的公开标准
韩国未来创造科学部2013年8月1日公布了“电磁辐射等级标准,标注对象及标注方法”,要求从2014年8月1日起,所有在韩国销售的手机等无线设备,必须标注电磁辐射等级,以消除民众的不安。韩国也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强制公开辐射标准的国家。
按照公布的辐射等级标准,手机的电磁辐射吸收率(SAR)低于0.8W/kg时属于第一等级,0.8~1.6W/kg区间属于第二等级。SAR指的是使用手机时可能被人体吸收的电磁辐射量。韩国指定的标准为1.6W/kg,比国际标准(2W/kg)更为严格,超过相关标准的产品将被禁止生产、销售。手机制造商必须在产品的主体、包装盒和说明书及手机内的信息菜单中标注电磁辐射等级或电磁吸收率的测定值。此外,移动通信基站的无线设备、围墙、篱笆和铁丝网等设施上也要标明电磁辐射等级。
手机电磁辐射的有害性不断受到人们的争议,也有多项研究证明,电磁辐射确实会影响人体健康。世卫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曾将手机等无线通信设备发出的电磁辐射归为“可能致癌的物质”,每天使用手机30分钟(10年以上)者,患脑肿瘤和听神经瘤的几率要比一般人高出40%。
韩国政府公布上述规定后,被指偏向韩国手机制造商,因三星和LG等韩国手机制造商的SAR值多在0.353~0.745W/kg之间,满足第一等级的条件,而部分国外品牌手机则远远高于这一标准,它们为获得第一等级的认证,不得不改善手机功能。有分析者认为,手机生产商可能拿辐射等级作宣传噱头,吸引越来越关注健康的人们。
手机辐射主要是由其发射的高频无线电波造成的。据美国移动电话协会的研究,鞭状手机天线发射的微波中,有60%被人脑近距离吸收。手机天线是产生辐射最强的地方,而人脑与发射天线的距离仅2—5厘米,因此是存在潜在危害的。
现在国际通用的手机辐射度量方法是国际移动电讯协会(CTIA)定义的“特殊吸收率”(Specific Absorbed Radiation-SAR),它的单位为W/kg,表示每千克人体吸收的电磁辐射能量。美国就采用了这种标准,联邦委员会的规定是1.6W/kg。而此前我国卫生部和国家环保总局曾提出1.0SAR的标准,但没有强制推行。据业内人士透露,新的手机辐射标准的技术层面工作已于去年底完成,目前国家标准委正在对其进行审批。
中国医学装备CT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研究所专家王骏认为,从总体上来看,手机辐射对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的健康影响是大同小异的。未成年人处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相对于成年人来说受到的损害更大。
王骏表示,未成年人的神经系统最易受到手机辐射的负面影响。长期使用手机确实可能引起未成年人的记忆力衰退、认知能力下降,还容易引发易怒、烦躁等症状。
辐射于不孕不育的关系
不孕不育
尽管此前已有专家提醒,手机辐射易致脑癌,但脑癌的发病率毕竟不如不孕不育者高,辐射会导致不孕不育。其实,得出类似结论的并非只此一家。美国科学家利托韦斯的实验也发现:孕育中的小鸡不停地受到手机辐射的影响,出现畸形鸡只的情况,比没有受干扰的鸡只胎儿,多出一倍,辐射会导致不孕不育,会导致胎儿的畸形。
尽管手机辐射的安全标准迟迟未出台,手机对健康的危害无从知晓,但是,手机制造商的社会责任的底线却早已存在:即为消费者提供透明和全面的产品资料,让消费者享有知情权。辐射会导致不孕不育还是很少有人知道的,因此,我们期待享受烟民的“待遇”:手机广告打出“手机辐射有害健康”的提示;辐射会导致不孕不育,手机上标明辐射指数。
据报道,目前我国已有1.8亿手机用户。在现代信息社会,手机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成了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手机为我们的生活添彩,同时也给我们的健康增忧。如同吸烟一样,它在我们吞云吐雾、风度翩翩之时,悄悄地蚕食着我们的健康。辐射会导致不孕不育,我们大家都要知道辐射对我们身体的危害。
手机信号与辐射的区别
防辐射第一品牌--婧麒防辐射服---指导:首先要明确一点:手机辐射与手机的信号是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东西。
所谓信号是指中国移动、联通等运营商制定的手机发出的信号,这个信号何时何地都存在,是与电视信号一样属于非常正常的民用信号,对人体没有危险,也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如果有危害的话国家也不会让这些运营商存在,如果要彻底防止这些信号,只能生活在太空了。
我们就明白了我们真正要防的是手机对外(也就是我们的准妈妈和宝宝)发出的电磁波干扰辐射,而不是中国移动、联通等对手机发出的信号源,随意完全没有必要屏蔽信号,让手机打不通,我们举个例子:想电脑、微波炉、电磁炉等日常经常使用的电器,辐射的强度比手机严重的多,但却没有信号,可见辐射的根源不在信号,而是电器元件。
至于有的买家说可以屏蔽信号,有的买家说不可以屏蔽信号。这个与您所在地离附近信号发射台远近有关,离得近,信号强不一定能屏蔽信号。反之,离得远信号,就有可能屏蔽信号。
手机通过电磁波进行信息传递,这些电波就被称为手机辐射。手机辐射靠SAR值来衡量。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客观存在的严重社会问题,它不会因为手机产业的刻意隐瞒与回避就可以消失。
当使用移动电话进行呼叫时,移动电话会发射无线电波(也称为射频能量)。这些无线电波可被距离最近的基站接收,一旦基站接收到移动电话传来的无线电波,就会将其传输到交换台,交换台根据当前呼叫的类型将呼叫转接到另一个基站或固定电话线网络,从而实现通话———这就是移动电话的工作原理。当人们使用手机时,手机会向发射基站传送无线电波,而任何一种无线电波或多或少的被人体吸收,从而有可能对人体的健康带来影响,这些电波就被称为手机辐射。
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便携,强大的应用功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手机的辐射问题也给人们的健康带来重大隐患。手机辐射对于孕妇有哪些影响呢?
孕妇应尽量少用手机,避免受到手机辐射的原因还有:
1.长时间使用手机的话可能出现乏力、头晕、失眠多梦等神经衰弱症候群。
2.手机辐射可导致孕妇的泌乳激素异常,影响泌乳。
3.长时间连续使用手机,手到手机辐射可能对大脑神经有危害。用手机通化市部分辐射的能量会被头部吸收,甚至在脑实质中产生热点,影响大脑的正常工作。
4.目前关于手机辐射是否会直接致癌的争论还没有结果,但是很多研究表明手机辐射有可能促使肿瘤生长得更迅速,比如促进肺部肿瘤、乳腺癌、皮肤癌、肝细胞瘤以及肉瘤的发生和发展。基因学研究表明,手机辐射可激活部分导致肿瘤发生的基因反应,但并不等于手机辐射就最终引起肿瘤。
5.手机辐射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
手机电磁辐射的危害有哪些
普通公众虽然对电磁学和生物学并不了解,但还是普遍认为手机辐射有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同样也是电波辐射的伽玛射线和X光射线会伤害人体健康,长时间照射甚至有引发癌症的危险。但是,这两种射线与手机辐射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是电离性辐射,辐射能量能被人体组织大量吸收而导致化学键断裂。而手机辐射属于非电离辐射,其频率远远低于这两种射线,产生的热效应微乎其微,根本没有产生使化学键断裂的危险。
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潜在的危害,主要是人体组织吸收辐射能量所产生的有害热效应,检验手机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国际标准是SAR,即用户头部对手机辐射能量的吸收率,美国的标准是1.6瓦/每公斤,欧洲的标准是2.0瓦/每公斤。这个标准的来源是上世纪初为保护无线发射设备工人的身体健康而制定的一种工业标准,当时对非电离辐射的安全性认识不够,制定的标准比较严苛。其实即使长年接收更大功率的非电离低频率电波辐射,也不会对健康造成损害。
一般的,只有是手机信号基站所产生的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更为严重。法国的一项研究显示,在手机信号基站300米以内生活的人常常感觉疲劳;200米内生活的人会出现头痛、睡眠质量下降等不舒服的状态;而生活在手机信号基站100米内的人则会出现抑郁、不安、易怒、失忆、眩晕、性欲下降等不良反应。其中,女士的反应比男士更强烈。因此从保证身体健康角度来看,基站周围三百米内不宜于人类长期停留或居住。
如今生活空间的辐射源越来越多,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即使认定手机辐射有害健康而不使用手机,那也一样逃避不了电波的辐射。在密集的辐射环境中,个人手机的功率是微不足道的,即使不使用手机,所受的辐射量也不会比手机使用者低多少,就跟在烟雾缭绕的吸烟室里戒烟一样毫无意义,除非有能力关停所有的基站,或远离人群生活在杳无人烟的地方。
手机辐射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手机辐射可危害头部健康
手机辐射对人的头部危害较大,它会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机能性障碍,引起头痛、头昏、失眠、多梦和脱发等症状,有的人面部还会有刺激感。
即使手机在国际辐射安全使用标准内,长时间使用仍然对眼睛等人体部位有损伤。手机接听中产生的电磁微波会损伤眼球的晶状体,破坏细胞通讯连接功能。
白领身边什么辐射最强
经常在电脑前工作的人常会觉得眼睛干涩疼痛,所以,在电脑桌上放几支香蕉很有必要,香蕉中的钾可帮助人体排出多余的盐分,让身体达到钾钠平衡,缓解眼睛的不适症状。此外,香蕉中含有大量的β胡萝卜素,当人体缺乏这种物质时,眼睛就会变得疼痛、干涩、眼珠无光、失水少神,多吃香蕉不仅可减轻这些症状,还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眼睛疲劳,避免眼睛过早衰老。
为了防辐射,竟然装修了一整面的“铜丝墙”,可见老百姓对电磁辐射有多恐慌。
这面铜墙的所有者是一对年轻夫妇,他家窗外不远处有一个变电站,准备要孩子的夫妇俩担心电磁辐射,于是模仿孕妇服的原理,在装修中,把每一片墙体内都铺设了铜线网。
但他们仍然不放心,于是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数值远远低于国家标准。
电器到底哪些辐射最大?程景选择了一些常见的身边物品,按照辐射强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我们做了介绍。
手机:辐射最强 戴耳机使用最保险★★★★★
在检测过的物件中,手机最多,不下100部,基本上涵盖了市面上在售的品牌。
检测时,仪器紧贴手机,从拨号开始直到挂电话结束。检测到的功率密度最大值为400~800微瓦/平方厘米,检测到的最小值为3~5微瓦/平方厘米。目前我国没有手机辐射标准,在检测到的所有物品中,手机辐射最大。建议人们使用耳机接打电话,在手机信号不好时别打或少打电话。
鱼缸水泵:辐射达国标一半★★★★☆
把仪器靠近水泵最近的鱼缸玻璃,检测到的磁场强度最高值50微特,达到国家标准的一半。只要检测仪器离开鱼缸五六厘米,辐射就瞬间掉到了零点几微特。
因此没必要为鱼缸水泵辐射担心,除非整天头贴着鱼缸赏鱼。
无绳电话:离5厘米就没事★★★
无声电话检测到的功率密度最大值为15微瓦/平方厘米。当检测仪器离开5~10厘米时,数据就跌落到1微瓦/平方厘米以下了。国家标准是40微瓦/平方厘米。
哪种手机辐射大
手机辐射究竟对人体有没有害?对此,马拉松式的争论似乎从未停止过。
不久前,英国专家的最新研究又发现:手机的致癌性可能比香烟更强。这也成为迄今为止关于手机最新、最严重的警告,将人们对手机辐射的关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手机辐射争议持续不断
据统计,目前全球约30亿人用手机,是吸烟人数的3倍。中国13亿多人口,移动电话用户已经突破7亿,也就是说,平均两个人中至少有一个人拥有手机。作为使用频率最高的数字产品,很多人几乎24小时手机不离身。
一直以来,世界各国科学家都在努力探明手机辐射的真实危害程度。他们明显分为两派,一派表示乐观,认为手机辐射并无大碍。另一派则非常谨慎,经常发布一些较为悲观的消息,认为手机可能从不同程度上危害健康。
世界移动通信论坛秘书长麦克在一个报告中称,过去20多年全球289项实验,均未能找出手机辐射对人体有害的“罪证”。
但很多医学专家认为,手机要实现通讯功能就必须接收和发送强力的无线电波,在使用手机过程中,信号最强的天线部恰恰离大脑最近,所以一定会对人脑有负面影响。2009年瑞典及多个欧洲国家的研究发现,使用手机10年以上,可能会增加患脑癌和口腔癌的危险。荷兰最新研究也显示,手机辐射还与失眠、老年痴呆症、儿童行为问题、男性不育等有密切关系。
直板、袖珍、山寨手机辐射大
“当人们使用手机时,手机会向发射基站传送无线电波,而无线电波或多或少地会被人体吸收,这些电波就是手机辐射,由高到低依次为天线部、听筒部、键盘部和话筒部。”资深电磁环境专家、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赵玉峰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手机的辐射主要来自天线,包括外置天线和内置天线。”辐射的强度跟手机和人体的距离成反比,距离远一倍,辐射衰减十倍;距离缩短一倍,辐射强度增加十倍。从天线的位置看,外置天线的辐射比内置的要大。
在机型的选择上,直板机的天线离头部最近,所以它的辐射最大,翻盖机的天线离头部最远,所以辐射较小,滑盖机则介于两者之间。而手机的功能多少,则对辐射强度没有影响。
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电磁噪声与干扰委员会中国分会高攸刚教授则认为,袖珍型的手机辐射比较大。手机厂商为了降低电磁辐射,通常会在手机内部设一个金属屏蔽层,这层屏蔽可以将除天线之外的电磁辐射转换成热能消耗掉。手机体积过于小巧,厂家就会在金属屏蔽层的大小上作出牺牲,可能使其对电磁辐射的过滤功能减弱。
山寨手机更成了“辐射大户”。中国消费者协会消费指导部副主任张德志称,有些山寨手机原材料质量、结构设计、发射参数都不合格,为了追求功率,在辐射方面超过了国家标准,有的甚至超标50多倍。
手机辐射还和手机与基站之间的距离、使用者周围的地理环境等因素有关。“前些年,基站之间距离比较远,而城市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会对电磁波产生很大影响,迫使手机加大功率来和基站取得联系,导致其辐射强度增加。现在基站密集化了,信号好了,手机的发射功率就不需要原来那么大,辐射也相对减小了。”赵玉峰强调。
“保守用法”减少辐射
在国内,人们对于“手机辐射”的关注似乎并不强烈,在选购手机时,大部分人往往更注重外形、品牌、价格、电池、铃声等“表面”因素。赵玉峰表示,国外很多手机会将辐射强度标在手机或者说明书上,而我国目前还没有这个制度。
很多研究都透露这样一个讯息:就在你不经意地打电话、接电话,甚至处于待机状态时,手机辐射都在悄悄伤害着你的身体。其实健康和便利并非矛盾体。几位专家均表示,手机在不同状态下,其辐射值会发生变化。所以,在争论未彻底搞清之前,“保守用法”可以将可能的危害降到最低。
长话短说。少用手机“煲电话粥”,准备长时间通话时,应改用固定电话或使用耳机。如果不得不长时间地使用手机直接通话时,也应每隔1—2分钟就换用另一只耳朵接听,以避免一侧大脑长时间地受到辐射。
别挂在胸前或腰间。经常使手机靠在腰部或胸部,其产生的辐射会影响人的生育能力和心血管功能。最好把手机放在随身携带的包中,并尽量把它放在包的外层。如果必须随身携带手机,一定要保证键区位置朝向身体,背面冲着身体外侧。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物理因素室主任医师唐国汉指出,不用时尽量把手机放置在离人体1—2米的地方;睡觉时应尽量关机或将其放在远离枕边的地方。心脏功能不全、心律不齐的人尤其不能把手机挂在胸前。
信号弱的地方少打。信号差时手机的功率会自动加大,从而造成其辐射的强度增大。基于同样的道理,在电梯等小而封闭的环境里使用手机也会使其辐射强度增大。
接通后再放在耳边。手机待机时辐射微乎其微,通话时辐射大一些,而在手机号码已经拨出而尚未接通时,辐射量最大,是待机时的3倍左右。此时应让手机远离头部,间隔约5秒钟后再进行通话。
通话时,手机不要贴在耳朵上。美国匹兹堡大学癌症研究所所长博士罗纳德·赫伯曼建议,应与身体至少保持5厘米距离。手机快没电时、充电时最好也不要打电话。
接电话时不要频繁移动。不要来回走动着打手机,在汽车或火车上也尽量避免使用手机。此时手机不断尝试连接中断的信号,会使辐射增加到最大值。
戴金属眼镜框少打手机。这会明显导致电磁场增强,令使用者对辐射的吸收率增加。最好不要长时间通话,或者左右两边换着听。
使用线式耳机。用耳机虽不能直接“消灭”辐射,但能将人体和辐射源隔离开。在这种情况下,手机辐射仅是标准手机的1%。相比较起来,线式耳机比蓝牙耳机辐射更小。
16岁以下青少年最好别用手机。英国研究人员指出,青少年脑组织纤维对电磁波的吸收率高于成人,更容易因辐射受到损害。
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
20年前,模拟手机(俗称大哥大)只有少数有钱人才买得起,出于成本考虑,基站不能建得太多,为了保证信号质量,只能设计1.3瓦这样较高的手机辐射功率。现在的数字手机非常普及了,其最大设计功率不超过0.6瓦,虽然辐射功率降低了,但因用户太多,其安全性问题也较之以前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有关手机辐射对人体有危害的说法层出不穷,例如频繁使用手机者与不使用手机者相比,脑瘤和癌症的发病率更高、记忆力减退、孕妇更易流产等,专家们还给出了不少安全使用手机的建议,例如把手机挂在腰部使用蓝牙耳机接打电话,交替在脑袋两侧使用手机、睡觉时不要把手机放在枕边、使用手机防辐射贴膜等等。
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危害,多年前就是全球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了,已有上百项科学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手机与脑瘤和癌症的发病率无关。列举近年来比较重要的一些研究:瑞典的国家职业病研究学会通过对905名成年手机用户的研究,于2006年4月在职业与环境健康的国际文献上发表研究结果,称使用手机并不会增加脑瘤的发病率。英国伦敦癌症研究学会联合三所英国大学对966名脑瘤患者和1716名健康人进行了长达四年的跟踪研究,于2006年1月发表研究报告,结论是使用手机与脑瘤的发病率无关。丹麦科学家对420000名手机用户进行了长达21年的跟踪研究,ABC新闻于2006年12月5日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称手机辐射与癌症发病率无关。2008年12月的日本消息称,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对比了 322名使用手机的脑癌患者和683名健康人,发现使用手机与脑癌发病率无关。联合国国际卫生组织在2002年1月4日公称,使用手机与患脑瘤的风险没有关系。
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已是国际学术界的主流观点,但也有个别专家持不同意见,2005年3月在美国马里兰州联邦法庭就有人发起了对手机界的控告,理由是他们没有保证消费者免于不安全的辐射,控方引用了华盛顿大学一位生物工程学教授的观点,称手机辐射会伤害人的DNA并可能导致良性肿瘤。但是,包括这位教授在内的,所有声称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说法,都没有科学理论的根据,也没有实验结果的证实,而只是一种假说。
普通公众虽然对电磁学和生物学并不了解,但还是普遍认为手机辐射有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同样也是电波辐射的伽玛射线和X光射线会伤害人体健康,长时间照射甚至有引发癌症的危险。但是,这两种射线与手机辐射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是电离性辐射,辐射能量能被人体组织大量吸收而导致化学键断裂。而手机辐射属于非电离辐射,其频率远远低于这两种射线,产生的热效应微乎其微,根本没有产生使化学键断裂的危险。2006年网上疯传一个俄罗斯人做的实验,在两部手机中间放置一枚生鸡蛋,通话65分钟后就把蛋煮熟了,甚至有的国外网站称3分钟就可以煮熟,令不少人非常担心自己的脑瓜也像鸡蛋一样被煮熟。稍具一点电磁学知识的就会知道,手机的功率远低于微波炉,根本不可能产生类似微波炉这样强烈的热效应,国内有人重复了这个实验,证明了生鸡蛋不仅煮不熟,甚至温度根本就没有什么变化,俄罗斯人的实验只是一个搞笑的骗局。
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潜在的危害,主要是人体组织吸收辐射能量所产生的有害热效应,检验手机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国际标准是SAR,即用户头部对手机辐射能量的吸收率,美国的标准是1.6瓦/每公斤,欧洲的标准是2.0瓦/每公斤。这个标准的来源是上世纪初为保护无线发射设备工人的身体健康而制定的一种工业标准,当时对非电离辐射的安全性认识不够,制定的标准比较严苛。其实即使长年接收更大功率的非电离低频率电波辐射,也不会对健康造成损害,国内外的军队都有不少大功率电台和雷达,其频率覆盖了手机频段,辐射功率比手机大成千上万倍,大型天线就架设在楼顶上,工作人员长年在这种高强度辐射环境下工作,对健康也从来没有不良影响,从来没有过某人因辐射而影响健康的报道。
国内媒体自2006年以来热炒SAR标准问题,舆论倾向于制定更加严格的国内标准。这种看法很片面,姑且不谈手机辐射对人体是否有害,就算是为了减少人体的被辐射量,制定更加严格的标准也很可能会弄巧成拙。假设标准更严格了,手机的辐射功率降低了,通信公司为了保证通话质量,就需要把基站建得更多更密,基站的辐射功率远大于单个手机,用户与基站的距离就会比以前更近,所受到的辐射量可能不仅没减少,反而增加了。而且,多建基站的成本也会摊在我们的话费里。
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并没有危害,那些建立在有害假设基础上的安全建议毫无意义,甚至非常可笑。商店里有卖手机防辐射贴膜的,十元一个,据说贴上后可以有效减少对脑袋的辐射。手机的电波辐射是全方向的,控制其辐射并不容易,在科研中通常要使用造价十万元以上的电磁屏蔽室,十元一片的防辐射帖膜根本不可能起到任何作用。退一步讲,假设真的把辐射有效衰减了,那还能打得通电话吗?
有专家建议把手机挂在腰部使用蓝牙耳机接打电话,称保持手机距离脑部1 米就可以减少一半以上的辐射,甚至有的说可以衰减99%,虽然辐射能量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加速衰减,但绝对不会达到这种程度,否则的话,距离手机两三米远的地方还能有信号吗?信号还能传递到几公里远的基站上去吗?事实是无论你把手机放在脑袋旁,还是放在腰旁,通信效果都是一样的,对脑袋的辐射量也基本没有什么区别。再者说,因为怕手机辐射伤了脑子而把手机放在腰旁,那为什么就不怕伤了肾呢?大脑好歹还有头骨保护着,能起到一定的屏蔽作用,肾可没有呀。
公众对电波辐射的恐慌是个普遍现象,国内外都一样,一位美国专家于1979 在推测和假设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认为生活在高压线附近的孩子,由于辐射的原因,患白血病的机率会增加到平均值的3倍,此说法引起了全美的广泛关注,在随后的20年里美国因此耗损了多达250亿美元的社会成本。美国国家科学院于 1996年发表了历经3年的研究结果,认为高压线环境与白血病发病率无关。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经过历经7年涉及1200人的研究,于1997年发布了同样的结论。在一场引起全美关注的高压线与白血病的诉讼中,法院聘请了16位顶级专家,包括分别获得物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医学的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给出的结论也同样是高压线环境与白血病发病率无关,终于平息了这场闹剧。其实,那位声称高压线下更易患白血病的专家,其统计数据可能是真实的,但却没有找到真正的因果关系,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认为,生活在高压线附近的家庭通常比较贫困,导致白血病发病率较高的原因是其较差的生活和卫生条件,而与高压线本身无关。
现在的手机普及率非常高,即使发现一些手机用户长了脑瘤,也不能表明就是因为手机辐射引起的,例如美国每年的脑瘤发病率约为6/100000,在全美1亿手机用户中有6000个脑瘤病例是正常的,即使明显超过6000后,也不能贸然得出手机辐射会增加脑瘤发病率的结论,跟高压线的例子类似,频繁使用手机的人员与不使用手机的人相比,往往工作和人际关系压力大、生活节奏快、情绪更加紧张,有可能是这些因素导致的发病而与使用手机本身无关。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经进行了上百项统计研究,发现手机用户的发病率与非手机用户相比,根本就没有异常,说明“手机辐射会增加脑瘤发病率”连成立的可能性都不存在。
我国公众对电磁辐射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看法,即普遍认为电波辐射对人体有害,而磁场辐射却是对人体有益的,磁化杯、磁疗裤、磁疗枕、磁疗拖鞋等所谓的保健品在市场上很常见。磁场对人体有益的说法同样也是毫无根据的,方舟子曾撰文《磁疗真的能治病吗?》,深入地分析并揭穿了磁疗骗局,央视2009年的 3.15晚会也对这个骗局进行了揭露,对于这个猖獗多年的骗局,只能说权威媒体的声音出现得实在是太晚了。认清磁疗骗局并不需要多深的专业知识,仅凭质疑精神和常识就可以做到,很多码头和工厂都有磁力吊装机,吊装机通电后产生强大的磁力,可以把重达上吨的铁板和集装箱吸起来,吊装工人常年在这种强磁环境中工作,被辐射的磁强度是磁疗产品上万倍,也从来没因此而引发什么健康问题,那些磁疗产品中的几块小磁体可能有用吗?
抗美援朝时期,中南海一部10瓦的电台就能与平壤通话,现在再使用这样的电台,恐怕连30公里都通不到,原因在于近几十年来无线设备的数量及功率增加很快,我们生活空间的辐射源越来越多,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即使你认定手机辐射有害健康而不使用手机,那也一样逃避不了电波的辐射,在密集的辐射环境中,你个人手机的功率是微不足道的,即使你不使用手机,你所受的辐射量也不会比手机使用者低多少,就跟在烟雾缭绕的吸烟室里戒烟一样毫无意义,除非你有能力关停所有的基站,或远离人群生活在杳无人烟的地方。
抵制手机辐射10个方法
1、当手机接通时,辐射量会达到正常通话时的三倍。为了减少手机辐射的危害,专家提出四点建议:第一尽量缩短通话时间;第二在手机接通的瞬间,将天线远离头部;第三使用分离式耳机;第四,使用手机防辐射套。
2、避免辐射,打手机应取下金属架的眼镜。金属眼镜框明显导致电磁场增强,其使用者对电子辐射的吸收率增加63%。打手机时产生的电子辐射通过金属眼镜框这种导体,进入人脑,可能会将射线导入眼和大脑从而使之受损。
3、手机信号只有一格时,辐射较大,这时建议不要接通电话。
4、在车上打手机对人危害非常大,越大的车上打手机危害越大。城市上班族一般都会在上下班乘车途中接听手机,由于车厢都是金属外壳,所以大量的手机电磁波在车内来回反射。这些电磁波密度大大超过国际安全标准,严重影响了大家的健康。
5、不要把手机挂在腰部或腹部旁。电磁波辐射不但可以导致孕妇流产、少儿畸形,还严重威胁中青年男性的生育能力。
专家建议: 手机使用者尽量让手机远离腰、腹部,不要将手机挂在腰上或放在大衣口袋里。当使用者在办公室、家中或车上时,最好把手机摆在一边。外出时可以把手机放在皮包里,这样离身体较远。
6、手机充电器、便携式单放机在插座上的变压器磁场较高,不过距离仅30厘米远磁场可降低了不少,所以要保持距离。
7、手机不用时尽量关闭,手机只要接通电源,就会发出电磁辐射,只是在通信的时候发出的辐射量要大于待机时的辐射量,处于待机状态时尽量放在离身体远一点的地方。
8、使用耳机来接听手机也能有效减少手机辐射的影响。配备手机专用耳机,实现远距离的使用是减少手机辐射比较有效的办法。
手机辐射的危害具体有哪些 看手机太频繁易患白内障
常盯着手机屏幕除了容易感到眼睛疲劳之外,手机辐射也同样对眼球会有损伤,即使手机在国际辐射安全使用标准之内,我们在接听手机的时候,手机所产生的电磁波也会对眼球的晶状体造成损伤,导致眼球中的细胞通讯连接功能遭到破坏,甚至引发白内障疾病的发生。
手机辐射对孕妇会怎么样
偶尔手机辐射一下,对孕妇不会有伤害性的。如果长时间手机辐射,容易导致胎儿畸形。对孩子、大人,健康不利。
意见建议:不要长时间受到手机辐射。晚上睡觉的时候要把手机关掉,这样就可以避免手机辐射了。
手机信号与辐射的区别
据调查,90%以上买了防辐射服的准妈咪们,都是采用防辐射服包手机检测是否能打通的方法检测,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为什么?因为手机信号与辐射不是同一概念,防辐射服防的是辐射,而不是信号。
防辐射第一品牌--婧麒防辐射服---指导:首先要明确一点:手机辐射与手机的信号是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东西。
所谓信号是指中国移动、联通等运营商制定的手机发出的信号,这个信号何时何地都存在,是与电视信号一样属于非常正常的民用信号,对人体没有危险,也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如果有危害的话国家也不会让这些运营商存在,如果要彻底防止这些信号,只能生活在太空了。
我们就明白了我们真正要防的是手机对外(也就是我们的准妈妈和宝宝)发出的电磁波干扰辐射,而不是中国移动、联通等对手机发出的信号源,随意完全没有必要屏蔽信号,让手机打不通,我们举个例子:想电脑、微波炉、电磁炉等日常经常使用的电器,辐射的强度比手机严重的多,但却没有信号,可见辐射的根源不在信号,而是电器元件。
至于有的买家说可以屏蔽信号,有的买家说不可以屏蔽信号。这个与您所在地离附近信号发射台远近有关,离得近,信号强不一定能屏蔽信号。反之,离得远信号,就有可能屏蔽信号。
手机通过电磁波进行信息传递,这些电波就被称为手机辐射。手机辐射靠SAR值来衡量。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客观存在的严重社会问题,它不会因为手机产业的刻意隐瞒与回避就可以消失。
当使用移动电话进行呼叫时,移动电话会发射无线电波(也称为射频能量)。这些无线电波可被距离最近的基站接收,一旦基站接收到移动电话传来的无线电波,就会将其传输到交换台,交换台根据当前呼叫的类型将呼叫转接到另一个基站或固定电话线网络,从而实现通话———这就是移动电话的工作原理。当人们使用手机时,手机会向发射基站传送无线电波,而任何一种无线电波或多或少的被人体吸收,从而有可能对人体的健康带来影响,这些电波就被称为手机辐射。
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便携,强大的应用功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手机的辐射问题也给人们的健康带来重大隐患。手机辐射对于孕妇有哪些影响呢?
孕妇应尽量少用手机,避免受到手机辐射的原因还有:
1.长时间使用手机的话可能出现乏力、头晕、失眠多梦等神经衰弱症候群。
2.手机辐射可导致孕妇的泌乳激素异常,影响泌乳。
3.长时间连续使用手机,手到手机辐射可能对大脑神经有危害。用手机通化市部分辐射的能量会被头部吸收,甚至在脑实质中产生热点,影响大脑的正常工作。
4.目前关于手机辐射是否会直接致癌的争论还没有结果,但是很多研究表明手机辐射有可能促使肿瘤生长得更迅速,比如促进肺部肿瘤、乳腺癌、皮肤癌、肝细胞瘤以及肉瘤的发生和发展。基因学研究表明,手机辐射可激活部分导致肿瘤发生的基因反应,但并不等于手机辐射就最终引起肿瘤。
5.手机辐射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
孕妇使用手机注意事项 使用绿色手机
尽管众多独立科研机构的调查显示,至今尚未发现手机有害健康的证据,但手机电磁辐射问题已越来越被广大消费者所关注。由于不同制式的手机辐射量也不同,GSM标准的手机辐射标准较高,而CDMA手机的辐射功率较低,对人体危害小,因此选择CDMA手机也是有效降低手机对人体的有害辐射的方法之一。
手机辐射的介绍
部分人认为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客观存在的严重社会问题,它不会因为手机产业的刻意隐瞒与回避就可以消失。也有人提出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无害论。《破解手机辐射危害健康的流言》分析了手机辐射问题,《基站与健康》分析了基站辐射问题,还特别解释了“若想减轻辐射,应把基站请进小区”的道理。但尚无全面介绍电磁辐射标准的科普文章,文献库里的科技文章专业性太强,不适合公众阅读,因此我整理了相关内容写就此文,以期帮助公众对此产生清晰明确的认识。从对人体健康潜在影响的角度来看,国际上对电磁辐射的测量标准有两种,分别是功率密度标准和比吸收率标准,前者属电磁学领域,后者仍与电学相关,但已扩展到生物学领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