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艾灸做哪些部位 颈椎病艾灸常用方法
颈椎病艾灸做哪些部位 颈椎病艾灸常用方法
悬灸大杼穴,每次10-30分钟,每日1次,5-7日为一个疗程,间隔2日可进行下一个疗程。
大杼穴位置在上背部,正坐低头或俯卧,在第1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艾灸该穴位有强筋骨,清邪热的功效。
悬灸天柱穴,每次5-15分钟,每日1次,5-7日为一个疗程,间隔2日进行下一个疗程。
天柱穴位于后头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后颈处突起的肌肉侧凹处,后发际正中旁开2厘米左右,艾灸该穴位有化气止痛的功效。
艾灸能治颈椎病吗
艾灸治颈椎病方法
1、取穴:颈夹脊、风池、大椎、啊是穴。
2、灸法一:艾柱隔姜灸,取黄豆大小的艾柱每穴灸5~7分钟,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
3、灸法二:可以用艾条温和灸,每次每穴灸5~10分钟,每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
4、灸法三:温灸器灸,点燃艾绒在颈部来回熨烫,直至施灸部位发红为止,每天1~2次,每次约30分钟,7天为1疗程。
5、灸法四:将点燃的艾条像鸟雀啄食一样对准所选穴位,活动施灸。一个穴位雀啄样施灸100下,每天1次,15天为一疗程。
艾灸治颈椎病注意事项
1、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2、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3、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艾灸治疗颈椎病对缓解症状有较好的疗效。平时应劳逸结合,尤其是伏案工作的人,更应多加注意,一般45分钟左右就应适当休息一下,从而放松颈肩部及全身。每日起卧定时,并按时进行体育锻练,夜卧枕头不可过高或过底,并注意颈肩部的保暖。
以上就是一些艾灸的相关知识,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艾灸的内容,请继续关注养生之道网中医养生频道。
艾灸治疗鼻炎的方法是怎样的
艾灸取穴:迎香穴、印堂穴、大椎穴
快速取穴: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间;印堂穴,位于面部,两眉头连线中点;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下方的空隙处(低头时,用手摸到脖子后方最突出的一块骨头,就是第七颈椎);肺俞穴,位于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2指处。
艾灸方法:迎香穴、印堂穴用温和灸,两个穴位可效替进行,肺俞穴用温和灸,大椎穴用雀啄灸,每次每穴20分钟,每日1次。
治疗原理:迎香穴、印堂穴位于病灶周围,艾灸这两个穴位能将热力直透病灶,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灸肺俞穴对呼吸系统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配合迎香穴治疗慢性鼻炎效果显著;灸大椎穴有益气助阳的作用,能促进鼻腔的通畅。
颈椎病艾灸哪里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指颈椎骨关节病变(如增生性颈椎炎、颈椎间盘脱出等)压迫神经根、脊髓或血管,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以神经根型最为常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上肢部分或全部感觉、运动功能障碍,肌营养不良,且以远端为明显的综合症状。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本病的原因可归纳为:外部原因,也即各种慢性损伤造成颈椎及其周围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内部原因,也即颈椎本身的退变。本病以属于祖国医学“痹证”,“痉证”范畴。多由于外感风寒湿邪,导致督脉受损,气血滞涩,经络闭阻,或气血不足所致。
1、【辨证】本病常表现为头、颈、臂、手、上胸背疼或麻木、酸沉,放射性痛,伴头晕、无力,甚者上肢用手感觉明显减退或出现肌肉萎缩。
2、【治则】温经散寒,疏经活络。
3、【主穴】天柱,大椎,阿是穴,合谷,外关,后溪。
4、【配穴】颈夹脊,天宗,上肢麻痛加手三里,曲池,腕骨,肩髃。
5、【灸法】着肤灸,每次灸3~5穴,每日灸1~2次,每穴3~5壮,或艾条悬灸。
颈椎病艾灸做哪些部位 椎动脉型颈椎病艾灸
主证:发作性眩晕头痛,耳鸣,肢体抬举无力,头摇身颤,腰膝酸软,步履蹒跚,甚则瘫痪,舌体瘦或红绛,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施灸穴位:相应颈夹脊,局部痛点,落枕,风池,肩井,大椎,天柱,阳陵泉,肾俞,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穴。
施灸方法:艾条火头距离穴位3厘米左右进行熏灸,使火力温和缓慢的透入穴下深层,皮肤可有温热舒适而无灼痛感,每次选4-5穴,每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稍起红晕即可,每日灸1次,5-7次为一疗程。
小孩咳嗽艾灸哪里
1、小孩咳嗽艾灸哪里之大椎穴
取穴:大椎穴位于脊柱区,后正中线上,当第七颈椎棘突下间凹陷处。俯首或俯伏取穴。
方法:大椎可以使用单眼艾灸盒背在大椎部位,也可以手持艾条熏灸。时间在20分钟左右,天突,也是艾灸20分钟左右。
2、小孩咳嗽艾灸哪里之身柱穴
取穴:身柱穴是位于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的一个穴位。,取穴时,使宝宝自然正坐平肩,略向前低头,在第三胸椎下陷中取之。
方法:一般每次灸10至15分钟,开始可间日1次,10次以后,可每周灸1次或每月灸1至2次。
3、小孩咳嗽艾灸哪里之肺俞穴
取穴:在身柱穴旁一寸半的地方,正好是在第三胸椎下面旁开一寸半,也就是第三胸椎和肩胛骨之间。
方法:用灸法对准这三个穴位,先灸身柱穴(正中间),然后左右再分别灸,都是三分钟左右。
4、小孩咳嗽艾灸哪里之风门穴
功效:伤风感冒、止咳化痰、颈椎痛、肩膀酸痛等。 位置:人体风门穴位于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方法:通常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风门穴位于背部,从朝向大椎下的第2个凹洼(第2胸椎与第3胸椎间)的中心,左右各2厘米左右之处。
5、小孩咳嗽艾灸哪里之尺泽穴
功效:清宣肺气,泻火降逆,止咳化痰。 位置: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取穴方法:让宝宝采用正坐、仰掌并微曲肘的取穴姿势,尺泽穴位于人体的手臂肘部,取穴时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外即是此穴。该穴上方3-4厘米处用手强压会感到疼痛处,就是“上尺泽”。
6、小孩咳嗽艾灸哪里之天突穴
功效:宽胸理气、通利气道、降痰宣肺。
位置: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在左右胸锁乳突肌之间。
取穴方法:让宝宝坐着,在颈部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取穴。
艾灸如何治疗皮肤病
疗法一
[艾灸取穴] 阿是穴(病变部位) 曲池 血海 三阴交 大椎
疗法二
[艾灸取穴] 阿是穴(病变部位)隔蒜泥灸 施灸,温度不宜高,每日灸一次,每日灸一支灸条,十日一个疗程。
[白癜风]
白癜风是后天发生的局部皮肤色素脱失,病因还不明了。其症状是斑状色素脱失,白斑外围可有一狭窄的色素加深,损害中的毛发正常或变白,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病程缓慢,患者无痛苦、不适。
[艾灸取穴] 阿是穴(病损部位)血海 曲池 合谷 [肱骨外上髁炎] 本病又称(网球肘),多因局部筋膜劳损,体质较弱,气血虚亏所致。初发时,只在劳累后偶感肘外侧疼痛,延久则加重,影响肢体活动,甚至拧毛巾、扫地均感疼痛泛力,但在静息时多无症状。
[艾灸取穴] 曲池 手三里 肘尖(痛点) [肩关节周围炎] 本病是关节囊和关节周围组织的一种退行性、炎症性疾病。常因扭伤、过劳、风寒湿侵袭所致。属“痹症”范畴。表现为肩部疼痛,日轻夜重,受压则痛甚,稍事活动则痛轻。日久粘连,活动受限,手臂不能上举、内收、外展。
[艾灸取穴] 肩髃 曲池 外关 [手抬举困难] [艾灸取穴] 肩髃 肩贞 曲池 合谷 [落枕] 本病是由于睡时体位不正,感受风寒而导致以颈项部强直酸痛不适,转动不灵。 [艾灸取穴] 阿是穴(痛点) 新设 天柱 落枕穴 [颈椎病]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由于颈椎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脊髓、颈动脉而引起的综合症候群,中医将颈椎病归于痹症的范畴。
大椎是不是不能晚上灸 防治颈椎病
大椎穴是督脉的主要穴位,又名百劳、上杼、大槌,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两肩峰连线的中点,此穴位正处于颈椎部位,常用于治疗落枕、颈肩部不适等病症,如颈椎病疼痛的可艾灸或按摩此穴,以疏通颈椎经脉,使得气血畅通,达到缓解治疗的作用。
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柱或艾条,悬于艾灸大椎穴的皮肤2—3厘米处,每处灼烤5分钟即可。
也可用左(右)手四指并拢放于颈后,用力反复按摩大椎穴20~30次,至局部发热为佳,两侧交替进行,每日2-3次,在艾灸后头颈部可适当活动或用热毛巾敷在大椎穴。
艾灸能治疗颈椎病吗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指颈椎骨关节病变(如增生性颈椎炎、颈椎间盘脱出等)压迫神经根、脊髓或血管,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以神经根型最为常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上肢部分或全部感觉、运动功能障碍,肌营养不良,且以远端为明显的综合症状。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本病的原因可归纳为:外部原因,也即各种慢性损伤造成颈椎及其周围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内部原因,也即颈椎本身的退变。本病以属于祖国医学“痹证”,“痉证”范畴。多由于外感风寒湿邪,导致督脉受损,气血滞涩,经络闭阻,或气血不足所致。
专家表示,艾灸能治颈椎病。艾灸是用艾绒或者其他物质,点燃后熏灼皮肤的一定部位来治疗疾病。利用艾灸的温热效果可以促进局部气血运行、祛湿散寒,疏通经络、温阳补中。
艾灸对于治疗颈椎病引起的头痛、颈痛、肩背疼痛及上肢疼痛效果尤为明显,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颈椎病。临床上可以根据取穴需要,选择一组或者几组穴位交替使用。艾灸能治颈椎病方法,一起来看看。
艾灸治颈椎病方法
1、取穴:颈夹脊、风池、大椎、啊是穴。
2、灸法一:艾柱隔姜灸,取黄豆大小的艾柱每穴灸5~7分钟,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
3、灸法二:可以用艾条温和灸,每次每穴灸5~10分钟,每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
4、灸法三:温灸器灸,点燃艾绒在颈部来回熨烫,直至施灸部位发红为止,每天1~2次,每次约30分钟,7天为1疗程。
5、灸法四:将点燃的艾条像鸟雀啄食一样对准所选穴位,活动施灸。一个穴位雀啄样施灸100下,每天1次,15天为一疗程。
艾灸治颈椎病注意事项
1、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2、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3、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平时大家需要注意颈椎病的出现。必须要注意自身的调理方法,而且要注意保健事项,平时应该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而且要注意合理的进行自我调养,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一些治疗方式,有效地进行保健身体,合理进行养生,避免造成更多困扰。
艾灸颈椎病的方法图解 颈椎病艾灸穴位位置
风池穴是足少阳胆经的常用腧穴之一,能够提神醒脑,通利官窍,平肝熄风,对颈椎病,外感风寒,内外风邪引发的头痛以及眼部疾病均有治疗效果。
位置:位于项部,当枕骨直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大椎属于督脉,是督脉与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艾灸本穴可祛风散寒, 截疟止痫。主治头项强痛,胸背疼痛,五劳七伤,腰脊强等病症。
位置:位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大杼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足太阳,手太阳之会,八会穴之骨会,艾灸该穴位可祛风解表,宣肃肺气,强筋骨,清邪热,使颈肩部气血畅通,有效防治颈椎病。
位置:位于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天宗穴属手太阳小肠经,位于肩胛区,颈肩综合症这一职业病主要表现为颈肩部僵硬,发紧,甚至出现五十肩,颈椎病等,艾灸该穴位可以行气宽胸,舒筋活络,使整个颈肩部肌肉放松,有效防治颈椎病。
位置:位于肩胛部,当冈下窝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
颈椎病怎么艾灸 颈椎病常用艾灸穴位
颈椎病的艾灸取穴常用主穴有颈夹脊、天柱穴、后溪穴、申脉穴、风池穴、大椎穴及颈椎压痛点等。根据中医理论辨证分型可相应的配伍以下穴位进行施灸:气血亏虚型可配足三里、三阴交;痰浊上扰型可配丰隆穴、阳陵泉;气虚血瘀型配有颈百劳、足三里、列缺;痰瘀交阻型可配伍膈俞穴、丰隆穴、外关;肝肾阴虚型可配伍肾俞穴、肝俞穴等。
艾灸如何治疗皮肤病
[神经性皮炎]本病为皮肤科常见病,其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确,与病人皮肤神经功能失调及对各种刺激因素敏感性增高等有关。中医称“牛皮癣”。临床表现为初始患部有阵发性皮肤骚痒,以后出现成群的呈皮色或淡褐色小丘疹,丘疹可逐步增多扩大,成苔癣样边界清晰的斑片。疗法一[艾灸取穴] 阿是穴(病变部位) 曲池 血海 三阴交 大椎疗法二[艾灸取穴] 阿是穴(病变部位)隔蒜泥灸 施灸,温度不宜高,每日灸一次,每日灸一支灸条,十日一个疗程。[白癜风]白癜风是后天发生的局部皮肤色素脱失,病因还不明了。其症状是斑状色素脱失,白斑外围可有一狭窄的色素加深,损害中的毛发正常或变白,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病程缓慢,患者无痛苦、不适。[艾灸取穴] 阿是穴(病损部位)血海 曲池 合谷 [肱骨外上髁炎] 本病又称(网球肘),多因局部筋膜劳损,体质较弱,气血虚亏所致。初发时,只在劳累后偶感肘外侧疼痛,延久则加重,影响肢体活动,甚至拧毛巾、扫地均感疼痛泛力,但在静息时多无症状。[艾灸取穴] 曲池 手三里 肘尖(痛点) [肩关节周围炎] 本病是关节囊和关节周围组织的一种退行性、炎症性疾病。常因扭伤、过劳、风寒湿侵袭所致。属“痹症”范畴。表现为肩部疼痛,日轻夜重,受压则痛甚,稍事活动则痛轻。日久粘连,活动受限,手臂不能上举、内收、外展。[艾灸取穴] 肩髃 曲池 外关 [手抬举困难] [艾灸取穴] 肩髃 肩贞 曲池 合谷 [落枕] 本病是由于睡时体位不正,感受风寒而导致以颈项部强直酸痛不适,转动不灵。 [艾灸取穴] 阿是穴(痛点) 新设 天柱 落枕穴 [颈椎病]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由于颈椎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脊髓、颈动脉而引起的综合症候群,中医将颈椎病归于痹症的范畴。
艾灸颈椎的好处
颈椎病常见的原因就是身体受凉之后经络痹阻不通,或者就是生活中劳累过度,引起的气滞血瘀,颈椎病经常引起颈、背部的疼痛以及手指麻木、头晕等症状。
而艾灸本身具有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梳理经络等作用,对于颈椎不适的人群来说,经常艾灸颈椎的话,艾灸时产生的艾热能帮助缓解颈椎部位的疼痛感觉,一定程度上能改善颈椎病的症状。
艾灸时可以选择大椎穴、肩井穴、天宗穴、曲池穴、风门穴、风府穴、风池穴、百会穴等。
虽然艾灸颈椎有一定的效果,但如果症状比较严重的话,建议最好是寻求医生的治疗,平常也要注意避免颈椎受凉,以及长时间伏案工作的话,也要注意休息。
落枕可以艾灸吗
落枕是可以艾灸的。
艾灸有很好的疏筋通络的功效,主治头痛、项强等症状;艾灸还能舒筋活络、强筋壮骨、祛风止痛,主治颈肩部位疾病;灸局部痛点有很好的舒筋活络的作用。
落枕艾灸部位
风池穴
在后颈部,后头骨下两侧,两条大筋外缘,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中,平耳垂处。
肩井穴
该穴位位于肩上,大椎穴(后正中线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取穴时低头,取后颈部最高点与肩部最高点连线的中点即可。
大椎穴
正坐低头时,人体颈部下端最高点,即第七颈椎棘突,其下凹陷处。
落枕穴
在手背侧,第二,三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
天柱穴
在颈部,大筋(斜方肌)外缘之后的发际凹陷中,取穴时摸到后头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脖子处那块突起的肌肉,即斜方肌,此肌肉外侧凹处,后发际正中旁开约2厘米左右即为此穴。
落枕艾灸治疗方法
气滞血淤型落枕
主要症状:晨起颈项酸痛,活动不利,头部歪向患侧,活动室疼痛加剧,局部压痛明显,有时可触及硬结,舌暗。
艾灸疗法:患者取卧位或坐位,取阳陵泉,三阴交,大椎穴及患部阿是穴施灸。
艾灸功效: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风寒阻络型落枕
主要症状:颈项背肩酸痛,拘紧麻木,可见头痛,恶风怕冷等风寒表证,舌淡苔白。
艾灸疗法:1.患者取卧位或坐位,取风门,列缺,患侧凤池,肩井,大椎,落枕及患部阿是穴施灸。如疼痛牵及肩胛,腋后者,与俯卧位加灸天宗,后溪穴,牵及肩头,上臂者,加灸外关,中渚穴施灸。2.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取天柱,大椎,风池,阿是穴。3.患者取坐位,取双侧风池穴施灸。
艾灸功效:舒筋活络止痛。
糖尿病艾灸能治好吗 糖尿病艾灸哪些穴位
肺俞穴位于背部第三胸椎左右两侧, 距离脊椎约比大拇指稍宽的地方。
采用温和灸的方式对准该穴位施灸,可以起到调理肺部功能的作用。
脾俞穴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处,取穴时可站直身体,两手臂紧贴腰部,位于手肘高度附近的胸椎即为11胸椎。
采用温和灸的方式艾灸该穴位,有调理脾脏功能的作用。
将颈部稍微向前倾,在颈部与背部交界附近触摸,摸到有凸出的最高点即为第七颈椎,其下方的凹陷处即为大椎穴。
采用温和灸的方式艾灸该穴位,同时配合其他穴位艾灸,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神阙穴位于肚脐的正中。
用温和灸的方式艾灸该穴位,可以起到温经驱寒,平衡营养,调理气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