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肩袖损伤如何治疗

肩袖损伤如何治疗

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肩袖损伤的类型及损伤时间。肩袖挫伤、部分性断裂或完全性断裂的急性期一般采用非手术疗法。

1、肩袖挫伤的治疗

包括休息、三角巾悬吊、制动2~3周,同时局部施以物理疗法,以消除肿胀及止痛。对疼痛剧烈者可采用1%利多卡因加皮质激素做肩峰下滑囊或盂肱关节腔内注射。疼痛缓解之后即开始做肩关节功能康复训练。

2、肩袖断裂急性期

仰卧位,上肢零位(zeroposition)牵引,即在上肢处于外展及前上举各155°位做皮肤牵引,持续时间3周。牵引的同时做床旁物理治疗,2周后,每天间断解除牵引2~3次,做肩、肘部功能练习,防止关节僵硬。也可在卧床牵引1周后改用零位肩人字石膏或零位支具固定,以便于下地活动。零位牵引有助于肩袖肌腱在低张力下得到修复和愈合,在去除牵引之后也有利于利用肢体重力促进盂肱关节功能的康复。

3、手术治疗适应证

肩袖大型撕裂,非手术治疗无效的肩袖撕裂,以及合并存在肩峰下撞击因素的病例。大型的肩袖撕裂一般不能自行愈合,影响自行愈合的因素是:

(1)断端分离、缺损。

(2)残端缺血。

(3)关节液漏。

(4)存在肩峰下撞击因素。

经4~6周的非手术治疗,肩袖急性炎症及水肿消退,未能愈合的肌腱残端形成了较坚硬的瘢痕组织,有利于进行肌腱修复和止点重建。

肩袖修复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是Mclaughlin法,即在肩袖原止点部位大结节近侧制一骨槽,于患臂外展位将肩袖近侧断端植入该骨槽内。

此方法适应证广泛,适用于大型、广泛型的肩袖撕裂。为防止术后肩峰下间隙的粘连和撞击,在肩袖修复的同时应切断喙肩韧带,并做肩峰前外侧部分切除成形术。对存在肩峰下撞击征的患者,肩峰成形术是其适应证。

对于冈上肌腱和冈下肌腱广泛撕裂造成的肩袖缺损,也可把肩胛下肌上2/3自小结节附着部位游离,形成肩胛下肌肌瓣向上转移,覆盖固定于冈上肌腱和冈下肌腱的联合缺损部位。此外,Debeyre的冈上肌推移修复法对冈上肌腱巨大缺损也是一种手术治疗方法。即在冈上窝游离冈上肌,保留肩胛上神经冈上肌支及伴行血管束,将整块冈上肌向外侧推移,覆盖肌腱缺损部位,并使冈上肌重新固定在冈上窝内。对大型肩袖缺损还可以利用合成织物移植进行修复。肩袖修复患者经过术后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肩关节功能可以达到大部分恢复,疼痛能得到缓解,日常生活活动能够得到满足。

肩膀酸又疼不一定是肩周炎

肩袖损伤常发人群为中老年人,一些都市女白领单肩包里总会有很多杂物,让一侧肩膀担负着这样的重量,这种非正常状态下的受力持续时间太长,关节之间会逐渐产生炎症,有的就会出现肩袖损伤;一些长期进行羽毛球、网球、游泳等过肩运动的人,也是高发人群;很多长期跳广场舞、经常玩微信“摇一摇”的市民也可能会造成肩袖损伤。

“一些疾病,如肩关节撞击综合征、肩峰下滑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颈椎病等,都会造成肩关节疼痛,很容易让人与肩周炎混淆。”王智明说,50-60岁人群中有一半曾有过肩痛的情况,以往这些常常被认为是肩周炎,然而,随着肩关节研究的不断深入,真正的肩周炎患者只占肩痛人群的1/4,大量的肩痛患者并没有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他认为,二者区别其实很明显:肩周炎可自愈,大部分肩周炎1年左右会自行缓解,一般不会超过1年半。相反,肩袖损伤者则无法自愈,且越动疼痛会越明显。最佳治疗时间为3个月以内。肩周炎患者一般会出现患肢各个方向都受限,还会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进入冰冻期,手臂抬不高转不动;肩袖损伤者活动受限程度不及肩周炎,主要表现为,上举无力,需要对侧手帮助才能完成上抬动作。此外,还有一个典型的特点为夜间疼痛。

“肩周炎”和“肩袖损伤”的治疗不尽相同。“肩周炎”越是痛越要动,医生会建议患者适当进行爬墙、伸展运动等锻炼,也可在专业医院做理疗。而“肩袖损伤”则截然相反,病人通常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保守治疗,如休息和限制过顶运动。如果将肩袖损伤误认为是肩周炎,让肩袖撕裂的患者继续进行“爬墙”等运动锻炼,或人为松解肩关节,可能会造成肩袖裂口继续扩大,最后形成巨大的或不可修复的肩袖撕裂,失去手术机会。

确诊“肩周炎”或“肩袖损伤”,一般需要通过专科的体格检查及磁共振等检查。如经非手术治疗4—6周后效果不佳,或症状严重,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应进行手术治疗。否则肩袖撕裂会逐渐增大,肌腱回缩固定,从而给治疗带来困难甚至丧失最佳的治疗机会,引起长期慢性疼痛及关节功能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肩袖损伤会被误当肩周炎

65岁的王大爷一直把肩痛当做肩周炎治疗,8年来尝试了各种方法,都不奏效,最近来到东南大学中大医院骨科才发现自己的肩痛不是肩周炎的毛病,而是肩袖撕裂,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后,王大爷的肩痛迅速改善,并通过康复科的功能训练于近日康复出院。

据该院骨科李永刚主任医师介绍,临床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患者,大约60岁以上的患者中有30%是肩袖损伤,主要是由于急性撕裂损伤和慢性劳损导致,这些患者往往表现为活动时肩关节疼痛僵硬,休息或夜间的时候疼痛明显与肩周炎的表现完全相同,很多患者甚至医生都会把它当做肩周炎的毛病来治,结果疗效很差,患者越治越疼。李永刚主任医师分析说,肩袖损伤和肩周炎虽然症状很相似,但治疗方法完全不同。肩周炎一般有自限性,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肩部关节活动来加速血液的供应,以改善炎症症状。而肩袖损伤则肌腱纤维撕裂,甚至断裂,需要手术缝合修补。肩袖损伤时需要保持肩部绝对休息,不能活动,注意养护,恢复肌肉的损伤程度。如果误认为“肩周炎”,让肩袖撕裂的患者继续进行“爬墙”等运动锻炼,或人为地强行手法松解肩关节,可能会造成肩袖裂口继续扩大,最后形成巨大的或不可修复的肩袖撕裂,失去手术机会。

目前关节镜下微创治疗可以对撕裂的肩袖组织进行缝合,使患者症状和功能得到显著改善。

李永刚主任医师强调说,许多患者只要肩痛就会当肩周炎治疗,其实肩部各部位疾病的治疗方法各不相同,有的需要功能锻炼防止粘连,有的则需要手术治疗。像锁关节脱位、肩关节半脱位、肩关节损伤、肩后部软组织损伤、胸大肌撕裂、滑膜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都可能引起肩部疼痛,此外肺结核、肩部肿瘤及纵膈上下恶性肿瘤也会引起肩痛,因此需要专科医生通过手位姿势和影像资料加以鉴别,以免延误患者最佳治疗时间。建议平时不要过度使用肩关节,尤其是甩膀子运动要注意分寸,最好以不过肩运动为宜,以免对肩部造成损伤。

肩关节疼痛要警惕的误区

正确认识肩关节疾病

肩袖损伤发病率排名首位的肩袖损伤占肩关节疾病的30%-40%。这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肩关节退行性病变,其发生与年龄成正相关。典型症状是颈肩部夜间疼痛,上举手臂疼痛;有时不敢向疼痛的一侧睡,甚至被痛醒;肩关节可在外展、上举或后伸时无力,有时连生活自理也存在困难。

肩峰撞击症肩峰撞击症是肩峰和肩峰下滑囊组织在肩关节外展、上举过程中与肩袖组织发生撞击和挤压,造成肩关节疼痛和上举功能障碍。一般而言,年纪较大者和投掷运动员,发生撞击及肩袖病变的较多。若耽误治疗,病人可能会出现肌肉严重萎缩,且夜不能寐;如任其发展,后期则可能导致肩关节重要肌腱断裂,严重影响患者的功能和生活。

肩关节不稳肩关节疾病中发病率第三的是肩关节不稳。由于外伤或关节结构退变,以及肩关节本身活动度大,稳定性相对较差,肩关节易发生脱位或半脱位。若不及时治疗,会发生骨头缺损,关节表面破坏,给后期治疗带来困难,有的甚至会变得非常棘手。

除此之外,肩关节疾病还存在许多病种,如肩锁关节炎、肱二头肌腱炎和钙化性岗上肌肌腱炎等。

针对不同的疾病要采取相应的治疗。保守治疗包括:休息;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皮质类固醇关节内注射;超声波协同药物治疗的效果,且有热效应,具有辅助疗效;肩关节功能锻炼。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肩袖损伤可采用肩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或者联合肩关节镜和小切口的微创手术治疗;严重的肩袖损伤需要进行开放性手术重建或者肩关节人工关节置换。

肩膀疼痛是什么原因

很多中老年人出现肩膀疼痛、活动受限,就自认为是肩周炎,然后就开始进行拉吊环、爬墙等针对肩周炎的锻炼,却发现效果并不好。

这是因为中老年人肩膀痛的原因中,肩周炎只占肩膀疼痛患者的10%~20%,更常见的原因是肩袖损伤。

肩袖:肩膀外侧包绕肩关节的四块肌肉,因形似袖口而得名,这四块肌肉收缩,能够使肩关节内旋、外展、外旋等。当各种原因引起肩袖肌腱损伤,就会出现肩膀疼痛无力,活动受限。

损伤原因:肩袖本身退化、特殊职业(教师、乒乓球运动员、油漆工人等)使得肩袖组织过度使用、平时手抓公交车扶手等。

肩周炎主要表现为疼痛、外旋活动受限,不能梳头;肩袖损伤主要是肩关节外展上举无力。

肩袖损伤的锻炼则以练习肩关节外旋、内旋为主,并要尽量避免做过顶及过肩运动,防止肩袖进一步损伤,严重的甚至需要手术治疗。

肩袖和肩周炎它们有什么区别

肩袖损伤可以是急性创伤造成,也可由于反复的劳损引起,而中老年人常由于肩袖退行性改变、质地变脆引起,因此一般发生于惯用肩。此外,肩袖损伤也有其特殊的症状表现:反复发作或持续的肩关节疼痛;夜间疼痛加重,特别是不能向患侧侧睡;肌肉力量减退,特别是试图举起上臂时;关节活动度可能受限。其治疗需要专业的运动医学或肩关节外科医生明确诊断后进行。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

肩周炎是发生于不同解剖部位,有各种不同病理特点的一组疾病,其中包括:钙化性肌腱炎、粘连性肩峰下滑囊炎、肱二头肌肌腱炎、冈上肌肌腱炎、撞击综合征、肩袖损伤撕裂等等。

目前文献上所出现的肩周炎常特指粘连性关节囊炎,其病因不明,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受限,因而又被称为"冻结肩"。

肩袖损伤治疗时,需要病人保持肩部绝对休息,不能活动,注意养护,恢复肌肉的损伤程度。

而肩周炎的治疗则截然相反,它需要通过活动加强肩部关节活动来加速血液的供应,以改善炎症症状。

肩膀痛未必都是肩周炎

遭遇肩部疼痛时,人们常常会联想到患了肩周炎,尤其是中老年人,觉得年纪大了得肩周炎很正常。事实上,并非所有的肩关节疼痛都是由肩周炎引起的,相反,肩周炎只占一小部分。

在日前举办的“国际肩肘外科峰会”上,专家指出,虽然人们对肩周炎这一疾病耳熟能详,但其发病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随着磁共振检查手段的普及以及对肩关节疾病研究的深入,专家发现,引发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困难的主要“元凶”是:肩袖损伤、肩峰撞击征、肩关节不稳等。据统计,这三者的发病率占肩关节疾病的70%左右,远高于人们熟知的肩周炎,其严重性也远远超过肩周炎。

在排名前三位的肩关节疾病中,肩袖损伤位列第一。年龄的增长、劳累过度、外伤以及肩部外展活动频繁等原因,都容易引起肩袖损伤。其主要表现是:肩部疼痛、压痛,活动时加重、弹响,肩关节功能明显受限,时间久了甚至会出现肩袖肌肉萎缩,并会引起肘关节疼痛等。肩袖损伤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且往往是在没有明显的外伤下发生的。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肩袖损伤患者并没有听说过这一名词,因而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导致病情加重。如果把肩袖损伤错当做肩周炎来治疗,不仅对症状的缓解于事无补,还有可能越治越严重,甚至会造成肩关节功能的严重损伤。

肩痛可能是什么原因 肩袖损伤

对于近期肩膀受过伤或既往有肩关节外伤又没有正规治疗的人,肩膀疼痛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肩袖损伤了。肩袖损伤表现为:肩外展上举时疼痛,损伤严重的患肩因为肩关节上举无力,需要对侧手帮助才能完成上抬动作,有时候可能会有程度较轻的肩关节活动受限合并存在。而且,功能锻炼无助于肩袖撕裂的止痛。如果误认为“肩周炎”,让肩袖撕裂的患者继续进行“爬墙”等运动锻炼,或人为地强行手法松解肩关节,可能会造成肩袖裂口继续扩大,最后形成巨大的或不可修复的肩袖撕裂,加重伤情。

"肩袖损伤"有什么 症状呢

肩袖损伤将导致其正常功 能减弱甚至丧失,严重影响上 肢外展功能。本病常发生在需要肩关节极度外展的 反复运动中(如棒球、自由泳、仰泳和蝶泳、举重、 球拍运动)。肩袖损伤时可出现受损侧肩关节畸形、 活动障碍及局部肩关节的疼痛。

肩关节疼痛可不一定就是得了肩周炎

肩周炎目前医学上称为“冻结肩”,俗称“五十肩”,其主要症状是肩关节活动受限,不能抬起上肢,即使他人帮助也不能抬起上肢,特别是手不能触摸到后脑勺,影响梳头动作。另外,可伴有疼痛,特别是活动到最大角度是疼痛明显,夜间疼痛明显,可痛醒。但是,肩周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不经过治疗,经过数月或1年以上时间后,多数病人疼痛可消失,关节功能可恢复。

肩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是肩袖损伤和肩峰下撞击综合症

肩关节是人体最复杂、最灵活的关节,也是活动范围最广的关节,由于肩关节运动,可使手能触摸到人体自身的任何部位。正是由于它的复杂性和灵活性,受损伤的病症也具有多样性。肩关节的解剖结构是头大底小,骨性结构非常不稳定,而要维持肩关节的稳定性,就需要周围的韧带、肌腱、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支持和保护,在这些组织结构中,肩峰可以阻挡肩关节向上方移位,而肩袖可以有效地稳定肩关节,所以这些部位容易受到损伤。

当肩关节外展时,特别是在肩关节外展平举时,肱骨头会和肩峰发生碰撞,从而影响肩关节部位的滑囊,出现炎症反应,在肩关节处出现疼痛,疼痛主要是慢性钝痛,在肩关节上举或外展活动时疼痛会加重。

这种病症在老年人,经常需要上举上肢工作的人群和体育爱好者中容易出现。在平常的运动中,如打羽毛球、练健身操、游泳等运动中,如果方法不正确,可导致肩峰下撞击症的发生。

在肩峰和肱骨头之间,还有包绕肱骨头的4条肌腱组成的肩袖,在肩关节的运动和稳定性方面起重要的作用。在反复的肩峰和肱骨头的撞击中,肩袖逐渐退变,严重时发生肩袖组织断裂,使疼痛加重,并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肩袖损伤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在60岁以上“肩痛”的老年人中非常常见,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肩关节退行性病变,患病率高达60%,远远高于所谓的“肩周炎”。此外,运动员、有肩部外伤史者及经常提拉重物的人也容易发生肩袖损伤。

肩袖损伤主要的表现是肩关节疼痛,半夜痛醒或因疼痛不能入睡,上肢上举疼痛,特别是在上举后放下的过程中会出现疼痛加重,疼痛部位主要是在肩关节的前外侧,疼痛可以向上臂放射。另一个症状是上肢上举时无力,但是可以依靠另一上肢帮助上举。

肩峰下撞击症和肩袖损伤是逐渐发展的过程,如果出现肩关节疼痛,早期很可能只是肩峰下撞击,经过保守治疗和正确的功能锻炼可以愈合,如果没有治疗或者不适当的功能锻炼,症状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很有可能出现肩袖损伤,而出现肩袖损伤后继续进行不适当的锻炼,有可能使损伤进一步扩大。

肩袖损伤症状

1.临床表现

(1)外伤史:急性损伤史,以及重复性或累积性损伤史,对本病的诊断有参考意义。

(2)疼痛与压痛:常见部位是肩前方痛,位于三角肌前方及外侧,急性期疼痛剧烈,呈持续性;慢性期呈自发性钝痛,在肩部活动后或增加负荷后症状加重,被动外旋肩关节也使疼痛加重,夜间症状加重是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压痛多见于肱骨大结节近侧,或肩峰下间隙部位。

(3)功能障碍:肩袖大型断裂者,主动肩上举及外展功能均受限,外展与前举范围均小于45°,但被动活动范围无明显受限。

(4)肌肉萎缩:病史超过3周以上者,肩周肌肉有不同程度的萎缩,以三角肌,冈上肌及冈下肌较常见。

(5)关节继发性挛缩:病程超过3个月者,肩关节活动范围有程度不同的受限,以外展,外旋及上举受限较明显。

2.特殊体征

(1)肩坠落试验(arm drop sign):被动抬高患臂至上举90°~120°范围,撤除支持,患臂不能自主支撑而发生臂坠落和疼痛即为阳性。

(2)撞击试验(impingement test):向下压迫肩峰,同时被动上举患臂,如在肩峰下间隙出现疼痛或伴有上举不能时为阳性。

(3)疼痛弧征(pain arc syndrome):患臂上举60°~120°范围内出现肩前方或肩峰下区疼痛时即为阳性,对肩袖挫伤和部分撕裂有一定诊断意义。

(4)盂肱关节内摩擦音:即盂肱关节在主动运动或被动活动中出现摩擦声或轧砾音,常由肩袖断端的瘢痕组织引起。

肩痛都是肩周炎作祟吗

肩周炎不是肩疼“主谋”

肩周炎主要是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肌腱、滑囊、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的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一般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早期症状主要变现为肩痛,起初时肩部呈阵发性疼痛,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外旋更为明显,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

据了解,肩周炎好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临床发病率并不高,只占肩痛的10%-15%,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肩痛都是由肩周炎引起的。

肩袖损伤更易导致肩疼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同时也是最不稳定的关节。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肩关节病变中发病率最高的是肩袖损伤,占17%-41%;其次是肩峰撞击征和肩关节不稳。

肩袖损伤的症状与肩峰撞击征相似,以疼痛为主,外展上举60度-120度范围时疼痛加重,患者侧卧位时疼痛也会加重,甚至影响其睡眠,同时还伴有上举无力等症状。退变、撞击和创伤等都是造成肩袖损伤的主要原因,城市建设者经常会参加体力劳动,反复过度活动时极易产生慢性磨损撞击,导致肩袖损伤。

其他疾病也可致肩部疼痛

据了解,有很多疾病也可导致肩部疼痛,如颈椎病,除肩部疼痛外常伴有手部麻木,上肢放射性疼痛等,一般在局部没有压痛点,和肩周炎相比,后者往往在肩部有明确的肌腱或关节囊等处的压痛点,肩关节功能运动有明显的受限表现,而颈部活动不受障碍。

不仅如此,有的肺癌患者也会有肩部疼痛的表现,这是由于肺尖部的上方正好是胸腔出口部,其周边区域有许多神经丛,当肺尖部位发生癌肿后,随肿瘤的不断发展可压迫侵犯肺尖及周围部位的胸膜,就会出现肩背肌肉疼痛等。骨科专家提醒,出现肩疼时不要盲目治疗,一定要先诊断病情,对症施治,才能减少对肩部组织的伤害。

肩膀痛是什么原因 肩袖损伤

肩袖损伤是肩关节疼痛最主要的原因,尤其是对于近期肩膀受过伤或既往有肩关节外伤又没有正规治疗的人以及重体力劳动者。肩袖损伤表现为:常见表现是肩前方疼痛,急性期疼痛剧烈,呈持续性;慢性期呈自发性钝痛。在肩部活动后或增加负荷后症状加重,夜间症状加重。有时候可能会有程度较轻的肩关节活动受限合并存在。病史超过3周以上者,肩周肌肉有不同程度的萎缩。而且,功能锻炼无助于肩袖撕裂的止痛。如果当成“肩周炎”治疗,让肩袖撕裂的患者继续进行“爬墙”等运动锻炼,或人为地强行手法松解肩关节,可能会造成肩袖裂口继续扩大,最后形成巨大的或不可修复的肩袖撕裂,加重伤情。

如何保护肩部健康

人老了感觉好多关节就像锈住了一样,很不好使还经常会出现一些酸痛等症状。许多不明原因的肩痛往往被患者自己武断地认为是肩周炎,盲目地在家里进行功能锻炼、自我康复。事实上,造成肩痛的疾病有很多种,“肩周炎”占其中的六成左右。最易和肩周炎混淆的骨科疾病是“肩袖损伤”。60岁以上老年人,约有30%患有不同程度的肩袖损伤。很多人按照肩周炎而“久治不愈”后,才发现肩袖损伤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肩袖损伤一般可分为急性撕裂伤和慢性劳损伤两种。急性撕裂伤常见于猛烈提拉重物、摔倒时肩部支撑、外来暴力牵拉时。撕裂的肩袖会往两边越扩越大,不会自愈。因此一旦肩部有了第一次脱位,就应该及时寻找专业的关节科医生就诊。慢性劳损在长期从事网球、棒球、羽毛球、游泳、登山等需要上肢举过头顶的运动人群中比较常见。如果颈肩部夜间疼痛,上举手臂疼痛,不敢患侧睡,肩关节外展、上举或后伸时无力就要注意。

此外,肩痛还有可能是“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关节盂唇损伤”、“肩关节骨性关节炎”、“颈椎病”等,甚至“骨肿瘤”、“冠心病”也会造成肩部疼痛,非专业的外科医生也难以准确鉴别。肩部疼痛的治疗,关键在于要由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断。

肩袖损伤的治疗

肩袖撕裂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

依据下列五个方面选择治疗方式:①撕裂的原因(撞击和不稳);②撕裂的程度;③关节内其它损伤;④骨性异常;⑤病人的运动水平。

非手术治疗

包括休息、冰敷、理疗、口服消炎止痛药物、肩袖肌力训练、肩峰下间隙封闭等,成功率62%~83%。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肩袖撕裂已经有90多年的历史。

手术目的包括:①关闭肩袖缺损;②消除撞击;③保护三角肌止点;④以不损害肌腱愈合为前提,通过细致的康复,防止粘连。

1. 传统切开手术

早期手术方式为肩峰外端甚至全肩峰切除及肩袖修复术,尽管缓解疼痛效果明显,但术后三角肌力量明显减弱,影响正常功能。

后来前肩峰成形+肩袖修复术成为了治疗肩袖撕裂的标准技术。

切开手术具有创伤大、恢复慢、无法发现和处理关节内病变等缺点。

2. 关节镜下肩峰下减压术(ASD)

80年代报道了关节镜下肩峰下减压术,并逐渐取代了切开肩峰成形术。有

些作者认为对于一些高龄肩袖撕裂患者可以单纯应用ASD而不缝合肩袖,近期效果令人满意,疼痛明显减轻,但远期效果不佳。

3. 小切口修复技术

90年代报道了关节镜辅助小切口肩袖修复技术(mini-open技术)。

与传统切开手术比较,小切口技术采用顺行分开三角肌纤维暴露肩袖,保留三角肌在肩峰的止点,成功率在80%至94%。

4. 关节镜下肩袖修复

近年来,随着关节镜技术的提高和关节镜器械的发展,特别是锚钉(Anchor)技术的出现,肩袖撕裂的修复已逐渐向全镜下技术发展。

一些文献将全镜下技术与小切口修复技术进行比较,认为两者效果相当,而全镜下技术具有切口小,三角肌损伤轻微,术后关节僵硬发生率低,恢复快等优点。

5. 双排固定技术(double row technique)

近年来,根据肩袖止点的解剖学研究,人们开始尝试肩袖止点双排固定技术。该技术更符合正常的解剖结构,增加了肌腱与骨的接触面积,分散了修复的张力,增加了肌腱与骨愈合的机会。

不可修复的肩袖撕裂

不可修复的肩袖撕裂虽然少见,但却是临床医生所面临的一个挑战。目前的定义是:由于撕裂巨大,回缩严重,通过常规肌腱松解无法修复的撕裂。Goutallier等则提出通过研究肌肉的萎缩程度和脂肪浸润的程度来判断肩袖能否修复。

不可修复的肩袖撕裂有两种解剖类型:①肩袖后上部撕裂:指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撕裂;②肩袖前上部撕裂:指冈上肌和肩胛下肌撕裂。

尽管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或任何运动水平人群,但不可修复的肩袖撕裂常见于两类人群:①最常见于老年人,运动水平不高,常常由于小的外伤而出现症状。②另一类人群年龄较小,爱好运动,多在急性损伤后出现症状;

不可修复的肩袖撕裂的治疗比较困难,目前仍存在不少争议。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疼痛程度,关节功能,运动水平,以决定治疗方法。同时应注意喙肩弓的完整性和关节的退变程度。

非手术治疗包括休息、理疗、口服消炎止痛药物,封闭治疗等。一旦疼痛减轻,关节活动度增加,就开始肌力训练。一般应持续至少3个月才能见效。

手术治疗方式包括:肩峰下间隙清理;肌腱转移;关节置换术。

1. 肩峰下间隙清理

适用于年龄较大,运动要求不高的人群。术中行有限肩峰成形,保留喙肩

韧带。

2. 肌腱转移手术

适用于年龄较轻,运动要求较高的人群,患者力弱症状明显,但应具有正常三角肌功能。文献报道了多种肌腱转移修复后上部肩袖,包括肩胛下肌、小圆肌、三角肌前部、大圆肌、斜方肌等。但目前最受推崇的是背阔肌腱转移。

肌腱转移手术操作比较复杂,术后康复周期较长,因此,那些不愿意经历长时间康复训练的患者不要采取这种术式。

3、 关节置换手术

适用于合并骨关节病或前上不稳的患者。对于合并骨关节病但喙肩弓完整的患者,可采用半关节置换或同时应用肱骨头表面置换。对于合并前上不稳的患者,可采用反向假体。

相关推荐

肩关节疼痛要警惕什么

长期以来,由于对肩关节损伤的认识误区,人们习惯把很多和肩部有关的疾病,归类为“肩周炎”,殊不知很多情况下,“肩袖撕裂”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由于缺乏相关知识以及错误的诊断,很多患者在治疗道路上越行越远。 肩关节是上肢与躯干的连接部位,是上肢功能活动的基础。作为人体中最灵活的运动部位,肩部活动的范围最广泛,可使手能触摸到人体自身的任何部位。正是由于它的灵活性和重要性,受损伤的病症也具有多样性,如肩周炎、肩袖撕裂、鱼唇损伤等。 虽然肩部患者大多数为中老年患者,但是其中的肩袖撕裂、鱼唇损伤,也有年轻化转移的趋

如何远离老年肩痛症

肩痛常见于哪些病? 据国内一份6276例45岁以上门诊患者就诊调查,肩痛患者达到679例,占比10.9%,其中肩部撞击症在肩痛患者中的构成比为36.08%,是引起肩痛的最常见病因,其次为肩袖损伤占比23%,冻结肩占比21%,肌肉损伤9%,滑膜炎5%,骨关节炎5%,左右侧优势手肩痛比例1:1。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导致肩痛的疾病,如颈椎病、肺部肿瘤,胆囊炎等,但临床非常少见,不具代表性。可见肩痛的病因是多种多样的,只有弄清楚疾病的原因,才能恰当的预防和治疗。 肩痛的来龙去脉? 肩痛最常见的原因是肩峰撞击综合症,占

打羽毛球肩膀疼怎么办呢

肩关节是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组成,关节面大小相差较大,关节囊薄弱松弛,连接它约有三条韧带和肌腱,三角肌包裹在肩峰的三面。肩部损伤即指上述肌群和韧带、肌腱等软组织的拉伤、扭伤、发炎等。在人体所有关节中,肩关节最为灵活,很多运动如划舢舨、打球等需要肩部的几块骨头及其连接的肌肉、韧带、肌腱共同工作才能完成。因此,人们在体育运动时若不注意保护,肩关节很容易受伤。 肩关节在运动中易受伤的内在原因主要是,其高度的灵活性是以“牺牲”一定稳定性为代价的。一些运动如果超过肩关节运动极限或因运动不当使局部负荷超载,都将导

肩周炎治疗的4大误区

误区一:肩痛就是肩周炎 真正的肩周炎发病率仅占肩痛病人的2%~5%,而肩袖损伤和肩峰撞击症的发病率高达85%。由于肩袖损伤和肩周炎都有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症状,鉴别存在一定困难。譬如打羽毛球、乒乓球易导致肩袖损伤,常被误认为肩周炎,患者常希望通过按摩、理疗来减轻症状,却久久无法康复,甚至病情加重。 医生建议如果出现患肢上举无力,高举过头顶时疼痛明显,被动活动范围大于主动活动范围等情况,就需要高度怀疑肩袖损伤,需到骨科或运动医学科就诊。 误区二:早期症状不在意 肩周炎早期症状为经常性肩关节疼痛、活动不利、有

右肩膀酸痛诱因疾病

1、肩袖损伤 几乎占据所有肩痛患者的一般以上,肩袖损伤是由于肩关节骨刺、退变或者是外伤导致的肩部肌肉组织,特别是岗上的肌肉的急性和慢性的病变,表现为无力,疼痛的部位局限,肩部的活动的范围是基本正常的。 2、肩周炎 作为常见骨科疾病,肩周炎是肩关节的周围软组织发生损伤而引起的广泛性无菌性炎症,与肩部不活动僵硬等有关,多发于50岁左右,所以又称“五十肩”。其主要表现为肩部全范围的疼痛,疼痛面积大,且难以指出明确的疼痛部位,肩关节与手臂各个方向的活动均受限。肩周炎的临床发病率并不高,只占肩痛的10%~15%,肩

肩周炎治疗的4个误区

误区一:肩痛就是肩周炎。在门诊中我发现很多人一有肩痛症状就以为得了肩周炎。事实上,真正的肩周炎发病率仅占肩痛病人的2%~5%,而肩袖损伤和肩峰撞击症的发病率高达85%。很多上肢运动,如打羽毛球、乒乓球易导致肩袖损伤,常被误认为肩周炎,患者常希望通过按摩、理疗来减轻症状,却久久无法康复,甚至病情加重。由于肩袖损伤和肩周炎都有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症状,鉴别存在一定困难。建议如果出现患肢上举无力,高举过头顶时疼痛明显,被动活动范围大于主动活动范围等情况,就需要高度怀疑肩袖损伤,需到骨科或运动医学科就诊。 误区二

白领怎么挎包不会肩袖损伤

1、背包最重也不应超过4.6公斤。一个快速测量的方法是:找一个重量接近4.6公斤的东西(比如一袋重5公斤的大米),一手拎包,一手拎大米,包的重量别超过大米就行。 2、双肩包能使身体两侧肩胛骨向后、向下牵拉,从而在负重行走时保持脊柱的平衡和放松。斜挎包将包的重量平均分配到人体一侧肩膀和另一侧腰部之间,从而有效减少脊柱向身体某一侧的弯曲。 3、如果你的东西很多,最好选择尼龙、棉布和帆布材质的包,而不要选本身重量就很大的皮质包。 4、选择宽肩带的背包。有些包的肩带太细,会影响肩颈部的血液循环,或压迫到手臂神经。

到了冬天肩膀痛是什么原因

1、冬天肩膀痛原因之肩周炎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种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专家说,该病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患者患病后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且日益加重。40岁以上中老年人是易患人群,多见于体力劳动者。 肩周炎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比如肩关节可有广泛压痛,并向颈部及肘部放射,还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三角肌萎缩。 2、冬天肩膀痛原因之肩袖撕裂 不是所有的肩膀酸痛都是肩周炎,肩袖撕裂在中老年人中的发病率较高

肩周炎的4大认识误区

误区一:肩痛就是肩周炎 很多人一有肩痛症状就以为得了肩周炎。事实上,真正的肩周炎发病率仅占肩痛病人的2%~5%,而肩袖损伤和肩峰撞击症的发病率高达85%。很多上肢运动,如打羽毛球、乒乓球易导致肩袖损伤,常被误认为肩周炎,患者常希望通过按摩、理疗来减轻症状,却久久无法康复,甚至病情加重。 由于肩袖损伤和肩周炎都有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症状,鉴别存在一定困难。建议如果出现患肢上举无力,高举过头顶时疼痛明显,被动活动范围大于主动活动范围等情况,就需要高度怀疑肩袖损伤,需到骨科或运动医学科就诊。 误区二:早期症状较

肩周炎做什么检查才能确诊 肩关节造影

肩关节造影是向肩关节腔注入造影剂后摄X线片,以定位确诊肩部疾病的辅助检查方法。造影摄片可显示: (1)关节囊缩小,表现如下: ①关节容量减少。 ②腋隐窝缩小或闭塞。 ③肩峰下滑液囊或肱二头肌长头腱鞘不显影。 (2)关节囊破裂,造影剂自破裂处溢出,在关节外腋窝内呈现不规则片状或袋状影。 (3)肩胛下滑液囊破裂,溢出的造影剂主要积于肩胛下窝内,不超过关节盂缘之外。 (4)肩峰下滑液囊的形态、容量、滑囊壁下冈上肌的表面形态,以及肩袖损伤的情况。能可靠地反映肩袖破裂情况以及断端回缩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