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黄胆固醇含量
鸡蛋黄胆固醇含量
长期以来,许多人就把鸡蛋等同于胆固醇,认为吃鸡蛋可使血脂增高,故动脉硬化、冠心病及高血压的病人不宜食用。甚至有的人在吃鸡蛋时,要把蛋黄去掉。在此,我们要为鸡蛋平反笔者每天都吃鸡蛋,前段时间去台湾讲学时,作了一个PET检查,结果显示,冠状动脉钙化评为0分,是最理想的状态。可见鸡蛋黄不等于胆固醇,吃鸡蛋黄不会使血脂增高而导致动脉硬化。 近年来,各国医学专家都做过这种实验:给60~80岁的老人(其中包括患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者)每天吃两个鸡蛋,3个月后检查血清胆固醇和血脂均未见增高。这说明,适量吃鸡蛋不会增加胆固醇。化验分析表明,鸡蛋中的胆固醇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可形成一种脂蛋白,按颗粒大小,可分为超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前两种可沉积于血管壁上,后一种却有清除血管壁上胆固醇的作用。所以,鸡蛋中的胆固醇成分本身就可以互相抵消。蛋黄中还含有丰富的卵磷脂,是一种强有力的乳化剂,能使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得极细,乳化成为悬浮于血液中的细微粒子,而不沉积于血管壁上,并能顺利通过血管壁被细胞利用,从而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其实,各种血管疾病的发生,主要是人体功能障碍所致,造成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增高的原因绝不仅仅是因为每天吃1个鸡蛋黄,而是由于体内胆固醇代谢失调,即胆固醇合成的数量多于分解的数量。人体内的胆固醇不光靠饮食摄入,还有体内合成的,即使食物中完全不含胆固醇,肝脏也会自行合成。 鸡蛋黄中不只是胆固醇。一个鸡蛋可孵出一只活生生的小鸡,可见其营养既丰富又全面。一个鸡蛋重约50多克,含蛋白质7克、脂肪6克,产生热能82千卡。鸡蛋蛋白质的氨基酸比例很适合人体生理需要,易为人体吸收,利用率高达98%以上,营养价值很高。鸡蛋中钙、磷、铁和维生素A含量都很高,B族维生素也很丰富,还含有其他多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小儿、老人、产妇以及肝炎、结核、贫血患者、手术后恢复期病人的良好补品。其所含脂肪,呈乳化状态存在于蛋黄中,极易被消化、吸收;其所含的卵磷脂、卵黄素等,对人体神经系统及生长发育有很大补益;其所含的蛋白质质量高超,其中卵白蛋白及卵黄磷蛋白都是蛋白质家族中的上品,卵球蛋白是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必需品。鸡蛋中的铁、钙,还是造血、长骨的必需品。
哪种蛋类最营养 洋鸡蛋&土鸡蛋
洋鸡蛋更适合老年人、三高、冠心病朋友
“土鸡蛋”和“洋鸡蛋”的区别除了口感外,主要体现在胆固醇含量。土鸡蛋的胆固醇含量是洋鸡蛋的2.3倍,而洋鸡蛋蛋黄中胆固醇和脂肪含量较低。
养鸡场中鸡所吃得饲料符合科学配比,因此洋鸡蛋营养最全面均衡,其中的钙、铁、镁等矿物质含量也高于土鸡蛋。
由于洋鸡蛋蛋黄中胆固醇和脂肪含量远低于土鸡蛋,因此更适合老年人食用。
此外,每日摄入1个鸡蛋黄并不会引起血脂的上升,因此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的朋友,选用洋鸡蛋不仅更合适,也更经济。
哪些食物胆固醇含量高 蛋黄
蛋黄对于普通的人群来说是非常营养健康的,尤其是孕妇和儿童。每天摄入适当的蛋黄可以让身体的叶酸以及各种维生素得到相应的摄入。虽说如此,鸡蛋的胆固醇含量很高,不适合果胆固醇高的人群。
胆固醇高能吃鸡蛋吗
老年人适量食用,年轻人不考虑食用。
鸡蛋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尤其是腌制的蛋黄胆固醇含量极高,所以很多人会认为胆固醇高的患者完全不能吃鸡蛋,但鸡蛋中同样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它可以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小保持悬浮状态,从而减少胆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上的沉积,所以胆固醇高的老年人可以适量食用鸡蛋即可。
其次,鸡蛋中的其他营养成分也能为人体健康带来许多好处,鸡蛋的蛋黄中除了胆固醇外,还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而卵磷脂是一种很强的乳化剂,能使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小,并保持悬浮状态,有利于脂类透过血管壁,为组织所利用,从而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鸡蛋的营养是最接近人体的,是一种非常好的营养物质,是适合每个人的,只是不能过量食用。
对于高胆固醇的人群来说,在食用鸡蛋的同时,也需要适当的多吃些水果蔬菜,肉食要少量食用。平时饮食营养一定要丰富均衡,还要适量运动,这样才有利于身体健康。
蒸鸡蛋和煮鸡蛋哪个胆固醇更高
都高。
鸡蛋中之所以会含有胆固醇,主要是因为鸡蛋黄中的胆固醇含量较高,反而鸡蛋白中的胆固醇比较少,蛋白质含量居多。无论是蒸鸡蛋还是煮鸡蛋,两者中的胆固醇含量是很高的,对于体内胆固醇高的人群来说,生活中要适量吃鸡蛋才好。
胆固醇高鸡蛋可以吃吗 胆固醇高可以吃鸡蛋吗
老年人适量食用,年轻人不考虑食用
鸡蛋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尤其是腌制的蛋黄胆固醇含量极高,所以很多人会认为胆固醇高的患者完全不能吃鸡蛋,但鸡蛋中同样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它可以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小保持悬浮状态,从而减少胆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上的沉积,所以胆固醇高的老年人可以适量食用鸡蛋即可。
鸡蛋黄并非血脂杀手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鸡蛋被人们当作珍贵的补品,然而,随着各种山珍海味走上人们的餐桌,鸡蛋的滋补地位每况愈下,尤其是鸡蛋黄被冠上“血脂杀手”的名号后,体形较胖特别是患有高脂血症的人们对它避之唯恐不及。鸡蛋真的是“血脂杀手”吗?
大众观点:鸡蛋黄是“胆固醇冠军”
近年来一直流行着老年人忌食鸡蛋的说法。其实,只要看一看科学数据就知道,鸡蛋并非“胆固醇冠军”:100克鸡蛋黄含胆固醇1510毫克,100克鸭蛋黄含胆固醇1576毫克,而100克咸鸭蛋的蛋黄含胆固醇2110毫克。若单纯比较胆固醇的含量,咸鸭蛋的蛋黄胆固醇含量远远高于鸡蛋。
真相剖析:鸡蛋黄并非“血脂杀手”
近年来的科学研究发现,鸡蛋黄中虽富含胆固醇,但也含有较丰富的卵磷脂。卵磷脂是一种强有力的乳化剂,可以使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得极细,顺利通过血管壁而被细胞充分利用,从而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因而,鸡蛋黄并非“血脂杀手”,而且,鸡蛋黄中的卵磷脂被消化后可释放出胆碱,进入血液中进而合成乙酰胆碱,这是一种神经递质,可提高脑功能,增强记忆力。
深层解读:个儿虽小营养价值高
鸡蛋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是所有食物中最全面、最理想的,普通成人每天吃一个鸡蛋,再搭配适量的鱼类、禽肉、畜肉、豆制品、奶类等食品,即可达到人体需要的蛋白质的均衡营养。同时,鸡蛋还含有许多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如钙、磷、铁等,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
吃的禁忌:婴儿吃蛋白易过敏
鸡蛋清中主要含蛋白质,其蛋白成分复杂,4-8个月的婴儿肠道结构不紧凑,若直接吸收易变为异性蛋白而致过敏,因此,8个月内的婴儿不宜吃全蛋。蛋黄中铁含量丰富,但其中的磷会作为“干扰素”影响其吸收,因此靠鸡蛋黄补铁吸收率并不高。
脂肪瘤饮食应注意什么 摄入足量的蛋白质
脂肪瘤患者应摄入足量的蛋白质,以维持身体的代谢需求。鸡蛋蛋清、牛奶等都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应注意的是蛋黄胆固醇含量较高,宜少吃,牛奶也宜选用低脂、无糖牛奶。
高胆固醇食物一览表 禽类蛋黄
在禽类的蛋黄中胆固醇含量比较高,尤其是腌制的禽类蛋黄:例如:每100g食物中胆固醇含量为咸鸭蛋黄(2 110毫克)、鸡蛋黄(1 705毫克)、鹌鹑蛋黄(1674毫克)、松花蛋黄(1132毫克)。
鸭蛋补肾吗 富含胆固醇的食物
鸭蛋中胆固醇含量不低,食用过多本来会增加体内的胆固醇含量,影响身体健康,如果是吃鸭蛋的时候再食用一些胆固醇超高的食物,血脂浓度会上升,对身体健康不利。
常见的富含胆固醇的食物有:鸡蛋黄、鹌鹑蛋黄、皮蛋黄、咸鸭蛋黄、鹅蛋、猪肾等。
胆固醇高不能吃什么
胆固醇高的朋友需要严格规范自己的日常饮食,一些高胆固醇的食物就不能再食用了。
1、减少动物性脂肪的摄入,比如猪油、黄油、肥羊肉、肥鸭肉等。
2、生活中的蛋黄胆固醇的含量是很高的的,包括鱼子,鱿鱼含量都是很高,所以尽量不要吃。
3、严格戒酒,因为酒会促进内源性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合成,从而导致血脂升高。
4、不能吃胆固醇含量的海鲜,如虾、蟹、沙丁鱼、墨斗鱼(乌贼)、蟹黄、蟹膏和蛤的胆固醇含量都是比较高的。
5、糖分是胆固醇的原料,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所以精致的挑食生活要少吃。
6、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首先应该控制高胆固醇的摄入,每天摄入的胆固醇控制在200毫克以下。蛋黄、动物内脏(肝、肺、肾、胰、心等)、鱼籽、脑(猪脑、羊脑等)、虾籽、肥肉、蟹黄,等等,都是富含胆固醇高的食物,日常饮食中要尽量不吃,或是少吃控制食用量。